中考历史一轮-学科学习方法指导+答题技巧_第1页
中考历史一轮-学科学习方法指导+答题技巧_第2页
中考历史一轮-学科学习方法指导+答题技巧_第3页
中考历史一轮-学科学习方法指导+答题技巧_第4页
中考历史一轮-学科学习方法指导+答题技巧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学科学习方法指导一、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从市考到省考,从开卷到闭卷,中考历史实现了大跨度的改革,再加上全新的试卷结构和题型,所有的改革与应试都在与高考无缝接轨,也为老师的教学和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提供了新的挑战!高效学习,背诵要点,掌握技巧是我们新中考学习历史的方向,结合《高效课堂自主学习导学稿》的历史【四段学习法】是我们的应对策略。1、预习导学通过提前预习课本,对历史的知识脉络体系和知识要点有个大致的了解,带着疑难问题去上课会让你效率更高。2、新课学习课堂上的效率无疑是最重要的,必须要做到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这样才能把零散的知识点整合成知识体系,便于记忆。熟记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要认真思考这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在时间上的纵向联系和同类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横向联系。3、课堂巩固新课预习和课堂听课效果是需要通过练习来加以检测和巩固的,知道不足和薄弱环节才能更好地查缺补漏;校对答案需要用红色笔,以便下次重点复习错误的题目,知错就改才不会一错再错。4、温故知新不断地温习已学知识,不仅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也是在为学习新的知识做好准备,知道了前因后果、纵横联系,才能更好学习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二、历史知识记忆方法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如何在短期内记住大量的历史知识?结合我校的历史教学实践,初步总结了一些巧记历史知识的方法。1、关键词记忆法(压缩记忆法)。快速有效,方便记忆。化繁为简,把内容压缩成少数几个字或者关键词的记忆方法。但答题时应该采用教材上的原文。如,魏晋以来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北人南迁、条件优越、社会稳定。又如隋朝大运河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可以压缩速记“永通邗江”。2、总结记忆法。总结知识,高度概括。如,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联汉姻。再如:隋朝大运河,一条二长三点四段五河(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2000多千米长,以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南抵余杭,由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组成,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3、对比记忆法。同类知识点,对比列表记忆会更加深刻牢固。如列表对比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对比秦朝与隋朝的相似之处。4、特征记忆法。根据特征来加深印象的记忆方法。1)“一肩挑两头”式的年代:中间一个数,挑左右两个相同的数组成的年代。383年,淝水之战: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626年,玄武门之变。2)“反复”式的年代:后两位数字与前两位数字相同的年代。如: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818年,马克思诞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等等。3)数字特征:如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尾数3个7,和年份中37吻合。4)相距时间相同:如前356年商鞅变法与前256年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相距100年。隋统一全国(581—589年)、安史之乱(755—763年)都是8年时间。5、歌诀记忆法。把知识点变成歌诀或顺口溜,有趣又好记。如《历史朝代顺序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再如唐太宗统治,贞观之治在唐朝,知人纳谏兴科考;三省六部治王朝,政治清明经济好。三、历史试题解题技巧正确地审题、答题思路和方法,既省时高效,又能提高答题的准确度和得分率。新中考试卷形式、结构、题型的改革,必须要有计划地逐题钻研,对各类题型、题目、不同的设问方式等的解题方法进行总结归纳,真正做到熟悉掌握并能灵活准确地运用。1、选择题:1)通读题干,领会题意。解题时,不管题干长短,紧扣引导语,抓住“关键词”,注意限制条件,不要被题目创设的情景迷惑。2)细读四个备选项,根据题意直接选出最佳。不能直接选出的可采用排除法。先排除说法有错误的选项,减少干扰,再排除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3)另外,一般选择题都有两个选项与题意明显不相符,可立即排除。另两个选择一个最有可能的选项,无论如何不可以放空白。2、辨析题:解题技巧:先做出判断,再作双向说理。1)要先回答观点是否正确。有四种情况:(注意审题)①不正确。②某某观点是片面的或者说两个人的观点都是片面的。③某某观点是不正确的,某某观点是正确的。④正确的。2)作双向说理。①分别给不搭配的两项内容找出相应搭配的内容,一定要做到双项说理。②不能用否定式说明理由,如那时“不能”“不可能”“没有”“还没有”③如果遇到很难双向说明的题目,尽量做到理由充分,有理有据;有时说理要先分析原因,然后得出结论。④观点正确的,也需要列举事实依据加以说明。3、材料解析题:①先看题目再看材料,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这样省时间,提高效率,而且目的性强,准确度高。有时看问题后不用看材料,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回答问题即可。②如果是“根据材料(或据材料)……”那就要从所提供的材料里去找答案。如果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就要把材料和教材内容综合起来提炼答案。③答题时有问必答,问什么答什么,逐一回答,注意论从史出,语言准确,逻辑严谨。答案尽量要点化、条理化和序号化(注意看分值给答案)。④要学会从图表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提炼“关键词”。⑤对于开放性问题,一定要扣紧题意,言之有理,有的放矢。许多考生对开放性问题有畏难情绪,其实大可不必,开放性题目,只要意思相近或有点沾边即可得分,尽可大胆作答,争取得分机会。4、论述题:解题技巧:“观点、论述、结论”三段式解答,论述要三个论据。1)提出观点的解题技巧①概括材料的中心思想。(类似于语文的概括材料中心思想)②找出材料的核心关键词句,用评价式、影响式、启示式的语句加以概括。2)论述要以材料的史实和历史的史实(即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为依据,紧密围绕观点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