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新高考地理热点冲刺复习正午太阳高度_第1页
2024届新高考地理热点冲刺复习正午太阳高度_第2页
2024届新高考地理热点冲刺复习正午太阳高度_第3页
2024届新高考地理热点冲刺复习正午太阳高度_第4页
2024届新高考地理热点冲刺复习正午太阳高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新高考地理热点冲刺复习

正午太高度变化

结合实例,计算出区域的时间差和判断日期的变更。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结合实例,能判断计算太阳高度、日影及其变化特点。结合实例,计算出区域的时间差和判断日期的变更。学习过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1.“远小近大”: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距离越近,则越大。2.“来增去减”:太阳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3.“同线相等”:同一纬线上,同一日正午太阳高度相等。4.“对称规律”:以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为对称轴,南北对称的两条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相等。5.相等规律:极点的太阳高度(包括正午)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6.互余规律: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互余,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能集热板的倾角互余。结合实例,计算出区域的时间差和判断日期的变更。学习过程正午日影朝向规律(1)南北回归线之间:随太阳直射点在回归线间来回移动;当太阳直射点在该地以南,朝向正北方;当太阳直射点在该地以北,朝向正南方。(2)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始终指向正北方。(3)南回归线到南极圈之间:始终指向正南方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H=90˚-纬度差子夜太阳高度计算H=纬度和-90˚(2022·海南等级考·T10)1909年5月,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水师官兵乘伏波舰、琛航舰巡查南海诸岛。在今三沙市西沙区测绘地图,勘察岛屿,勒石竖旗,遂一命名,其中琛航岛(16°27'N,111°42'E)以琛航舰命名。李准滩(7°48'N,110°28'E)位于三沙市南沙区,是为了纪念李准当年巡查南海诸岛而命名(下图)。8.一年内李准滩的正午太阳高度与琛航岛相比,正确的是 ()A.夏至日都达到最大值B.始终大于琛航岛C.冬至日都达到最小值D.达到90°的次数多典例精析(2022·海南等级考·T10)1909年5月,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水师官兵乘伏波舰、琛航舰巡查南海诸岛。在今三沙市西沙区测绘地图,勘察岛屿,勒石竖旗,遂一命名,其中琛航岛(16°27'N,111°42'E)以琛航舰命名。李准滩(7°48'N,110°28'E)位于三沙市南沙区,是为了纪念李准当年巡查南海诸岛而命名(下图)。8.一年内李准滩的正午太阳高度与琛航岛相比,正确的是 ()A.夏至日都达到最大值B.始终大于琛航岛C.冬至日都达到最小值D.达到90°的次数多C结合实例,计算出区域的时间差和判断日期的变更。典例精析某校开展“时空智能,因融至慧”跨学科主题学习系列活动。结合2023年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同学们展示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作品。图是学生设计创作的网页截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观天察地、认识自然的智慧结晶,客观反映了(

)①太阳活动②四季变化③降水总量④物候现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据图推断(

)A.甲地种冬小麦正值梅雨时节 B.可以通过遥感监测乙地涝灾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比乙地大 D.昼长周年变化甲地小于乙地CB【解析】12.二十四节气,它基本概括了一年中四季交替的准确时间以及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故②④正确;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与二十四节气无关,①错误;二十四节气反映了物候、气候等多方面变化,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以及日照、降雨、气温等的变化规律,但无法直接反映降水总量,③错误。故②④正确,故选C。13.根据图示可知,甲为山西省,乙为湖南省。梅雨天气现象主要出现在我国的江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江淮地区,到韩国、日本列岛一带,甲地位于山西省,不是梅雨分布区,A错误;通过对遥感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可以为灾情信息获取、救灾决策和灾区重建提供重要支撑,B正确;甲地纬度高于乙地,且两地纬度都在北回归线以北,故正午太阳高度角甲地小于乙地,C错误;纬度越高,昼长周年变化幅度越大(有极昼极夜地区变化幅度为24小时),甲地纬度高于乙地,故甲地昼长周年变化幅度大于乙地,D错误。故选B。【解析】12.二十四节气,它基本概括了一年中四季交替的准确时间以及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故②④正确;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与二十四节气无关,①错误;二十四节气反映了物候、气候等多方面变化,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以及日照、降雨、气温等的变化规律,但无法直接反映降水总量,③错误。故②④正确,故选C。13.根据图示可知,甲为山西省,乙为湖南省。梅雨天气现象主要出现在我国的江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江淮地区,到韩国、日本列岛一带,甲地位于山西省,不是梅雨分布区,A错误;通过对遥感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可以为灾情信息获取、救灾决策和灾区重建提供重要支撑,B正确;甲地纬度高于乙地,且两地纬度都在北回归线以北,故正午太阳高度角甲地小于乙地,C错误;纬度越高,昼长周年变化幅度越大(有极昼极夜地区变化幅度为24小时),甲地纬度高于乙地,故甲地昼长周年变化幅度大于乙地,D错误。故选B。典例精析【解析】12.二十四节气,它基本概括了一年中四季交替的准确时间以及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故②④正确;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与二十四节气无关,①错误;二十四节气反映了物候、气候等多方面变化,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以及日照、降雨、气温等的变化规律,但无法直接反映降水总量,③错误。故②④正确,故选C。13.根据图示可知,甲为山西省,乙为湖南省。梅雨天气现象主要出现在我国的江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江淮地区,到韩国、日本列岛一带,甲地位于山西省,不是梅雨分布区,A错误;通过对遥感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可以为灾情信息获取、救灾决策和灾区重建提供重要支撑,B正确;甲地纬度高于乙地,且两地纬度都在北回归线以北,故正午太阳高度角甲地小于乙地,C错误;纬度越高,昼长周年变化幅度越大(有极昼极夜地区变化幅度为24小时),甲地纬度高于乙地,故甲地昼长周年变化幅度大于乙地,D错误。故选B。典例精析(2021·江苏卷)图为2016年12月8日游客在悉尼(33°55'S,150°53'E)15时15分拍摄的照片。据此回答问题。1.该日悉尼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约是()A.32°B.58°C.66° D.79°1.南北回归线的纬度大约是23.5°,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大概四天移动1°,一个月移动8°,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23.5°S附近,故12月8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以北约3.5°,可求出当日直射20°S附近,结合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H=90°一∣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悉尼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是H=90°一|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90°-(33°55'-20°)=76°05';故D选项最接近,故选D。D考查角度

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实战演练

(2023·南通二模)方位角是指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在平面上沿顺时针方向到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观测日影的方法研究太阳高度和太阳方位的日变化。下表为该小组成员某日三个时刻的观测数据表。据此完成1~3题。北京时间太阳高度太阳方位角7:4020.9071.7012:4086.502.8018:408.00

1.该中学最有可能位于 (

)A.重庆 B.海南

C.福建 D.湖南2.该日北京时间12时同学们发现杆影朝向 (

)A.正北 B.西南

C.西北 D.正南3.下列四幅图中,与同学们绘制的当日北京时间18时40分杆影相符的是 (

)

(2023·南通一模)北京某中学开展观测影长变化的地理实践活动,下图为某日三个时刻拍摄的同学影子的照片,其中有一张为北京时间12:00拍摄。据此完成4~6题。4.下列日期中,该日可能是 (

)A.1月1日 B.4月1日C.7月1日 D.10月1日5.图示照片拍摄时间的先后排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6.若乌鲁木齐(87°E)某学校同日开展活动测量该日最短影长,拍摄时间应选择北京时间 (

)A.9:48 B.13:44 C.14:00 D.14:12【加固训练】

2021年唯一的日全食从格林尼治时间6点开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