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培训教材_第1页
《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培训教材_第2页
《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培训教材_第3页
《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培训教材_第4页
《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培训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出生医学证明》

江西省卫生厅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处

二O一年四月•南昌

目录

一、概述........................................................................3

1.《出生医学证明》法律依据..................................................3

2.《出生医学证明》作用......................................................3

3.《出生医学证明》相关文件..................................................3

3.1卫生部与公安部联合发文.................................................3

3.2卫生部文件.............................................................4

4.《出生医学证明》的设计及其印制............................................5

4.1《出生医学证明》(第四版)的图案设计....................................5

4.2《出生医学证明》编号的赋值方法..........................................5

4.3《出生医学证明》的印制..................................................6

二、机构职责....................................................................7

1.管理机构的职责............................................................7

2.签发机构的职责............................................................7

三、空白证件的管理流程..........................................................7

1.申领........................................................................7

1.1计划与审核.............................................................7

L2追加申领.................................................................9

2.入库......................................................................10

3.保管......................................................................10

4.出库......................................................................11

四、印章管理...................................................................11

1.印章的分类................................................................11

2.印章的式样和内容.........................................................11

2.1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12

2.2出生医学证明补发专用章................................................13

3.印章的刻制...............................................................14

4.印章的使用...............................................................14

5.印章的管理...............................................................14

五、签发.......................................................................14

1.首次签发..................................................................15

1.1医疗保健机构内出生的首次签发..........................................15

LI.1签发程序和要求......................................................15

1.1.1.1首次签发流程...................................................17

1.1.1.2首次签发要求...................................................18

1.1.2案例分析..........................................................20

1.2医疗保健机构外出生的首次签发...........................................20

1.2.1首次签发对象......................................................20

1.2.2首次签发机构......................................................20

1.2.3首次签发程序和要求.................................................21

1.2.4案例分析..........................................................25

2.换发.......................................................................25

2.1换发的概念............................................................25

2.2换发机构..............................................................25

2.3换发原因..............................................................25

2.4换发的程序和要求......................................................26

2.5案例分析..............................................................26

3,补发.......................................................................29

3.1补发概念..............................................................29

3.2补发机构..............................................................29

3.3补发的程序和要求......................................................29

3.4案例分析...............................................................29

六、废证管理...................................................................32

1.废证的概念...............................................................32

2.废证的管理...............................................................32

2.1登记....................................................................32

2.2统计上报...............................................................32

2.3销毁....................................................................32

2.4案例分析...............................................................33

七、档案管理...................................................................34

1.档案管理工作责任主体.....................................................34

2.档案管理要求.............................................................34

2.1档案管理方法..........................................................34

2.2档案管理期限..........................................................35

3.保管的形式...............................................................35

八、真伪鉴定...................................................................35

1,真伪鉴定的责任主体.........................................................35

2.真伪鉴定流程.............................................................35

3.真伪鉴定方法.............................................................35

3.1第-4版的启用日期及版式...............................................36

3.1.1第一版.............................................................36

3.1.2第二版.............................................................36

3.1.3第三版.............................................................37

3.1.4第四版.............................................................38

3.2《出生医学证明》各版真伪鉴别特征表.....................................39

3.3证件内容的真伪鉴定.....................................................39

九、保密管理...................................................................40

十、信息统计...................................................................40

1.主体......................................................................40

2.内容......................................................................41

十一、宣传工作.................................................................42

十二、人员培训.................................................................42

十三、监督检查.................................................................42

附:1、江西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43

2、《江西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解读56

一、概述

1.《出生医学证明》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医疗保健机构

和从事家庭接生的人员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出具统一制

发的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

我国自1996年1月1日(边远地区3月1日)起开始启用由卫

生部统一制发的《出生医学证明》(卫妇发(1995)第10号)。

2.《出生医学证明》作用

《出生医学证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规定的法定医

学证明文书,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⑴证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出生的新生儿的出生状态;

⑵证明新生儿的血缘关系(卫妇社发(2004)319号);

⑶作为新生儿获得国籍的医学依据(卫妇社发(2004)319号);

⑷作为户口登记机关进行出生户口登记、取得公民身份证号码的

原始凭证(卫妇发(1995)第10号、卫妇社发(2004)319号);

⑸作为新生儿依法获得保健服务的凭证(卫妇发(1995)第10

号);

⑹为以《出生医学证明》为有效证明的其他事项提供依据。

3.《出生医学证明》相关文件

3.1卫生部与公安部联合发文

卫生部与公安部联合下发了4个文件,对《出生医学证明》的签

发、换发、补发、印章管理等相关情况提出了明确规定。

⑴《关于统一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的通知》(卫妇发(1995)第

10号)

⑵《关于印发〈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补充规定的通知》(卫基妇发

(2001)45号)

⑶《关于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基妇发

(2003)23号)

(4)《关于加强新版〈出生医学证明》启用管理的通知》(卫妇社发

(2004)319号)

3.2卫生部文件

卫生部下发了多个文件,对《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与使用的具

体事宜作出详细规定。

⑴《关于〈母婴保健法〉法律证件管理和使用的通知》(卫妇幼发

(1995)第56号)

⑵《关于申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有关法律证件等问题

的通知》(卫妇幼妇发(1996)第51号)

⑶《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法律证件有关事宜的通

知》(卫妇幼妇发(1997)第62号)

(4)《关于〈母婴保健法》执法证件收费归口管理的通知》(卫基妇

妇卫发(1999)第38号)

⑸《关于〈母婴保健法》执法证件管理的补充通知》(卫基妇妇卫

发(1999)第41号)

(6)《关于转发关于同意继续收取〈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技术

服务执业许可证)工本费等问题复函的通知》(卫规财发(2001)316

号)

⑺《关于停止征收“母婴三证”工本费有关事宜的通知》(卫办

妇社发(2008)225号)

(8)《关于进一步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的通知》(卫妇社发

(2009)96号)

4.《出生医学证明》的设计及其印制

4.1《出生医学证明》(第四版)的图案设计

《出生医学证明》的底纹版线设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示意

图案,其上方有一多层环形空洞,空洞中央印有暗记“五角星”;版

面中央印有“中国妇幼卫生”标徽暗记,标徽中央为“MCH",Maternal

andChildHealth的英文缩写,勾画出一幅“母婴亲昵图”;多层

环形空洞表示时间隧道,以该标徽和环形空洞为中心向外辐射多条直

线与曲线共同形成网状。整体设计寓意是:一个新的生命通过时间隧

道,诞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上,中国妇幼卫生依法为其提供优

质的母婴保健服务。

4.2《出生医学证明》编号的赋值方法

《出生医学证明》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统一编号,前两

位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编号,后七位每省均由0000001号起始

编制流水码。省级行政编号前为年度识别英文字母,自2000年起《出

生医学证明》编号前按顺序增加一个英文字母,如2000年加“A”,2001

加“B”,依次类推。

省级行政编号列表

序号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名称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编号

1北京11

2天津12

3河北13

4山西14

5内蒙古15

6辽宁21

7吉林22

8黑龙江23

9上海31

10江苏32

11浙江33

12安徽34

13福建35

14江西36

15山东37

16河南41

17湖北42

18湖南43

19广东44

20广西45

21海南46

22重庆50

23四川51

24贵州52

25云南53

26西藏54

27陕西61

28甘肃62

29青海63

30宁夏64

31新疆65

4.3《出生医学证明》的印制

《出生医学证明》由卫生部统一印制,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私自印制。

二、机构职责

1.管理机构的职责

卫生部负责全国《出生医学证明》的统一印制、管理与监督;县

(区)级及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出生医学证明》的

具体管理与监督,并制定实施细则(省级、地市级),组织开展相关

培训和宣教等工作。

卫生行政部门可书面委托相关机构负责《出生医学证明》的事务

性管理工作,明确受委托机构的职责,并将有关情况报上一级卫生行

政部门备案。受委托机构应严格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委托履行职责。

2.签发机构的职责

签发机构包括具有助产技术服务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卫生行政

部门及受委托机构。

签发机构应建立健全《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及签发的各项制度(人

员管理、申领、出入库、保管、签发、印章管理、废证管理、档案管

理、真伪鉴定、保密、信息统计等),规范签发流程,开展宣传告知

工作,及时为新生儿签发《出生医学证明》,做好《出生医学证明》

的相关工作,并接受上级管理机构的监督检查。

三、空白证件的管理流程

1.申领

1.1计划与审核

各级管理机构和签发机构,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逐级上报年度申

领计划表。(各级签发机构一所在地县区级管理机构一地市级管理机

构f省级管理机构f国家级管理机构)。

省级管理机构于每年10月底前将本行政区域下一年度的申领计

划表上报至国家级管理机构。年内未使用的,下一年度可继续使用,

上报计划时应考虑库存数。

年度母婴保健法律证件申领计划表

上报单位(盖章):

年度计划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证件种类

(套)计划(套)计划(套)计划(套)计划(套)

出生医学证明

母婴保健技术服

务执业许可证

母婴保健技术考

核合格证书

合计

负责人: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

《出生医学证明》的申领计划需经上一级管理机构审核。各级管

理机构根据上一年度活产数和上一年度《出生医学证明》使用情况,

审核下一级管理机构或签发机构上报的年度申领计划。如图示:

各级管理机构和签发机构上报、审核申领计划流程

各级管理机构应认真制订年度申领计划,国家级管理机构依据省

级管理机构申领计划按季度发运,并于发运前通知发运时间和数量。

1.2追加申领

各省制订年度计划时要全面、细致、准确,原则上不予追加。经

省内调剂后确需追加的,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出生医学证明》

的实际使用情况,充分说明追加原因,于每年10月底前填写本年度

的追加申领计划表上报至卫生部审批。

年度母婴保健法律证件追加申领计划表

上报单位(盖章):

当年使用情况

A当年9年当年为截至9

器月30月30日

以往年预计追月

的1-9

日前当换发补发度出生废证合计的库存

证件种类数加申领活产数

已申首数

数数的新生数(11)

次数(10)

⑴领数签(4)(5)儿首次(7)(8)(9)

(2)数签发数

(33)(6)

出生医学

证明

母婴保健

技术服务

执业许可

母婴保健

技术考核

合格证书

注:《出生医学证明》数量单位“万套”,其他两证件数量单位为“套。

表中逻辑关系:(8)=(3)+(4)+(5)+(6)+(7);(9)=(1)+(2)-(8)

负责人: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

2.入库

各级管理机构及签发机构在接收证件入库时,至少有2名证件管

理人员在场验收,确认无损坏、按清单核实数量、编号无误后入库。

验收时如发现有损坏、编号有误或遗失的,应及时上报上一级管理机

构并查找原因,于一个月内上报情况说明和处理结果。

3.保管

各级管理机构及签发机构应落实专人妥善保管空白《出生医学证

明》。存放环境整洁,相对湿度不超过30%,温度-5—40七,无腐蚀

性气体,通风良好,防潮、防虫、防火、防盗等措施齐全。

4.出库

各级管理机构及签发机构应落实专人负责证件出库工作,规范发

放程序,完善领取手续。如发放人员可核实领取人员提供的单位介绍

信、有效身份证件等。发放机构和领取机构均应设立证件出入库登记

本,详细登记证件编号、发放时间(领取时间)、发放机构和人员(领

取机构和人员),证件发放人员和领取人员分别在双方证件出入库登

记本上签字确认。

四、印章管理

1.印章的分类

《出生医学证明》印章包括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和出生医学证明

补发专用章。

2.印章的式样和内容

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和出生医学证明补发专用章为直径32mm圆

形图案,仿宋体字篆刻。(见样章)(增加各种情形印章式样)

2.1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

上半圈环形排列文字为“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

团)行政区划名称+出生医学证明

中间横线上方文字为:“专用章

“专用章”中间横线下方文字为:

对于省、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发机构所在地为县或县

级市的,下方文字为“县、市(县级市)行政区划名称”;签发机构所在

地为区的,下方文字为“设区的市行政区划名称+区行政区划名称

对于直辖市:下方文字为“县(区)行政区划名称

下半圈环形排列文字为“签发机构名称”:原则上按机构行政公

章的全称;签发机构是县(区)级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可省略县(区)

行政区划名称;若字数太多者可按惯例简称。

2.2出生医学证明补发专用章

6f

天补发专用章寻

区卫

32mm32mm

上半圈环形排列文字为“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

团)行政区划名称+出生医学证明”。

中间横线上方文字为:“补发专用章”。

下半圈环形排列文字为“卫生行政部门名称”:原则上按机构行

政公章的全称;若字数太多者可按惯例简称。

对于省、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行政部门所在地为县

或县级市的,下半圈文字为“县、市(县级市)行政区划名称”+卫生局;

卫生行政部门所在地为区的,下半圈文字为“设区的市行政区划名称

+区行政区划名称”+卫生局。

对于直辖市:下方文字为“县(区)行政区划名称

3.印章的刻制

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严格按照卫生部、公安部规定的印章

规格及式样刻制印章,并将印模式样抄送同级公安机关户政部门和上

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签发机构变更名称或印章发生损毁等情况应

当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申请刻制新印章。

4.印章的使用

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用于出生医学证明的首次签发(包括医疗保

健机构外出生的签发)、换发;出生医学证明补发专用章用于出生医

学证明补发的审核工作。

《出生医学证明》正页、副页和存根上加盖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

盖印要使用红色印泥,清晰端正,不得涂抹,不得盖其他印章或骑缝

章,否则为无效证件。签发机构加盖印章前须认真核实《出生医学证

明》上的信息,严禁在空白《出生医学证明》上盖章。

(说明:我省规定补发专用章不盖在《出生医学证明》正、前

页上,仅限于卫生局审核使用)

5.印章的管理

签发机构必须落实专人管理《出生医学证明》印章。

签发机构被撤销或取消助产技术服务资质的,应及时将印章上交

至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归档保存。

五、签发

《出生医学证明》的签发包括首次签发、换发和补发。

1.首次签发

首次签发是指签发机构第一次为新生儿出具《出生医学证明》。

跨年度、延时的第一次签发都属于首次签发。

《出生医学证明》的首次签发包括医疗保健机构内出生的首次签

发和医疗保健机构外出生的首次签发。

1.1医疗保健机构内出生的首次签发

医疗保健机构内出生的首次签发是指具有助产技术服务资质的

医疗保健机构第一次为该医疗保健机构内出生的新生儿出具《出生医

学证明》。

1.1.1签发程序和要求

签发机构依据《出生医学证明》首次签发登记表,按《出生医学

证明》首次签发要求规范签发《出生医学证明》,并做好签发登记。

《出生医学证明》首次签发登记表

分娩信息

产妇姓名住院病历号接生单位

新生儿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时分

出生地省市县(区)乡出生孕周周

健康状况良好一般差体重克(g)身长公分(cm)

以上内容由接生人员填写,请核对正确无误后签字确认。

接生人员签字:填表日期:年月日

新生儿姓名及其父母相关信息备注:

新生儿姓名

母姓名年龄

亲国籍民族

信有效身份证件类别

息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父姓名年龄

亲国籍民族

信有效身份证件类别

息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家庭住址

领姓名与新生儿关系

证有效身份证件类别

人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以上内容由领证人填写,请核对正确无误后签字确认,并承担相应法律

责任。《出生医学证明》一经签发,证件上的各项信息原则上不应变更。

领证人签字:填表日期:年月日

注:1.填写《出生医学证明》首次签发登记表时,需提供新生儿父母有效身份证件原件。2.表中的

分娩信息和新生儿姓名及其父母相关信息分别由接生人员和领证人填写,所有项目要字迹清

楚。若出现涂改,相应内容须由接生人员或领证人签字确认。

首次签发登记表包括分娩信息、新生儿姓名及其父母相关信息和

备注栏。

分娩信息包括:产妇姓名、住院病历号、新生儿性别、出生时间、

出生地点、体重、身长、孕周、健康状况、接生单位、接生人员(接

生人员是获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的从事助产技术服务的

人员);产房要及时录入分娩信息,实现出生活产一个录入一个。接

生人员负责分娩信息的确认。

新生儿姓名及其父母相关信息包括:新生儿姓名;母亲信息:母

亲姓名、母亲国籍、母亲民族、母亲有效身份证件类型、母亲有效身

份证号;父亲信息:父亲姓名、父亲国籍、父亲民族、父亲有效身份

证件类型、父亲有效身份证号;领证人信息:领证人姓名、与新生儿

关系、有效身份证件类型、有效身份证件号。领证人负责新生儿姓名

及其父母相关信息的确认。

(说明:我省规定存根联粘贴在签发登记本背面,签发登记表

上留作备注说而'

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时可以保存新生儿父母及领证人有效身

份证件复印件等相关资料。

1.1.1.1首次签发流程

接生人员确认分娩信息后将首次签发登记表转给签发人员,签发

人员核实领证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及相关材料,由领证人填写和确认新

生儿姓名及其父母相关信息,签发人员手工书写或打印《出生医学证

明》;签发人员如发现分娩信息有误,需重新核实,准确无误后,手

工书写或打印《出生医学证明》;盖章人员在盖章前需对《出生医学

证明》的信息进行核对,准确无误后方可加盖印章,并做好首次签发

登记。

首次签发流程图

1.1.1.2首次签发要求

1.《出生医学证明》由正页、副页和存根三部分组成,所有项目

要填写齐全,字迹清楚,内容准确。

2.《出生医学证明》应当使用规范汉字和符合国家标准的数字符

号打印或用钢笔(蓝黑墨水)、碳素笔一次填写,外籍人士的部分信

息可使用英文。

3.签发机构审验新生儿父母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后,根据《出生医

学证明》首次签发登记表签发《出生医学证明》。《出生医学证明》上

的“身份证号”栏目按照居民身份证、护照、军官证等有效身份证件

的号码填写;新生儿父母“年龄”栏目按照新生儿出生时其父母的年

龄填写。

(1)若领证人不是新生儿母亲,还需提供新生儿母亲签字的委

托书以及领证人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

(2)对于未提供新生儿父亲信息的,新生儿母亲须提供书面声

明,签发机构可在《出生医学证明》上父亲信息的相应栏目处填写

“/”;

(3)对于新生儿母亲有效身份证件原件与住院分娩登记的产妇

姓名等相关信息不一致的,领证人需提供户口登记机关的相关证明,

必要时需提供法定鉴定机构有关亲子鉴定的证明。

4.分娩信息中健康状况可结合出生时的Apgar评分判定;出生地

依据新生儿出生所在地行政区划名称填写。

5.在妇幼保健机构出生的,在妇幼保健院后口内划“J”;在妇幼

保健机构以外的其他医疗机构出生的,在医院后口内划“J”;由家庭

接生员接生的,在家庭后口内划“J”;其他地点出生的,在其它后口

内划“,”,并在“”上注明出生地点。

6.接生机构名称按接生的医疗保健机构的全称填写,签发日期按

实际签发日期填写。

7.副页和存根相关内容的填写:

(1)出生地点:与正页“出生地”一致;

(2)家庭住址:按照领证人提供的家庭住址填写;

(3)婴儿母亲签章:由新生儿母亲或领证人签字;

(4)接生人员签字:由负责接生的助产技术人员签字或签发人

员签字。

《出生医学证明》首次签发登记本

年度第页

序新生儿领取人身领取人签发人

领取时间母亲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出生证编号

号姓名份证号签名签名

1.1.2案例分析

首次签发机构被取消助产资质后,未领取《出生医学证明》的新

生儿的首次签发机构?

首次签发机构被取消助产资质后,未领取《出生医学证明》的新

生儿的《出生医学证明》由原助产机构提供相关分娩信息,当地卫生

行政部门指定相关机构负责首次签发。

1.2医疗保健机构外出生的首次签发

1.2.1医疗保健机构外出生的首次签发对象

医疗保健机构外出生的首次签发对象包括由家庭接生员接生和

在具有助产技术服务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外出生的新生儿。

1.2.2医疗保健机构外出生的首次签发机构

新生儿出生地县(区)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出生医学证

明》签发机构为医疗保健机构外出生的新生儿签发《出生医学证明》。

1.2.3医疗保健机构外出生的首次签发程序和要求

签发机构确认新生儿监护人提供的下列证明材料:由新生儿父母

或监护人出具的“亲子关系声明”(表)、有效身份证件和新生儿与其

监护人亲子关系的旁证。旁证为家庭接生员出具的接生情况证明(同

时附家庭接生员技术合格证书复印件),或见证人证明和新生儿监护

人户口所在地村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出生事实的证明,或亲子鉴

定证明。报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后依据《出生医学证明》医疗保健机

构外出生的签发登记表,按《出生医学证明》医疗保健机构外出生的

签发要求予以签发《出生医学证明》。以上证明材料由签发机构保存。

亲子关系声明

(婴儿姓名),(性别)是

(母亲姓名)与(父亲姓名)亲生。

母亲姓名:出生年月:国籍:民族:

现居住地:联系电话:

父亲姓名:出生年月:国籍:民族:

现居住地:联系电话:

出生时间:年月日时

出生地:省地县(市)乡(街)村(居委会)

由(接生人员姓名)接生,与婴儿关系___________

因原因,未在医院出生

出生时婴儿状况:1、良好2、一般3、差

以上情况若不属实,愿负法律责任。

母亲签名:身份证号:日期:年月日

父亲签名:身份证号:日期:年月0

(或监护人签名:日期:年月日)

证明人签名:日期:年月日

证明人与婴儿关系:

《出生医学证明》医疗保健机构外出生的首次签发登记表

新生儿性出生年月日时分

姓名别时间

出生地省市县(区)乡出生孕周周

(街)村(居委会)

健康状良好;一般;差体克身长公分

况重

母亲姓年龄国民身份证号

名籍族

父亲姓年龄国民身份证号

名籍族

家庭住联系备注

址电话

申请人(-)由新生儿父母或监护人出具的“亲子关系声明”;

提供的()

证明材(二)新生儿与其父母亲子关系的旁证之一:

料1、家庭接生员出具的接生情况证明(同时附家庭接生

员技术合格证书复印件);()

2、新生儿出生所在地居民(村民)委员会或单位出具

的证明;()

3、亲子鉴定证明。()

以上提供的信息及证明材料是真实的,本人愿意承担一切

法律责任。

申请人

确认

母亲/父亲/监护人签字:

时间:年月日

医疗保健机构外出生的《出生医学证明》首次签发登记本

年度第页

与新生经办

新生儿性出生出生证领取人领取人

序号领取时间母亲姓名儿的关人签

姓名别日期编号身份证号签名

系名

1.2.4案例分析

2.换发

2.1换发的概念

换发是指原签发机构为因当事人或签发机构责任导致原《出生医

学证明》无效;或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要求更改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

信息的。

1.由户口登记机关提供相关证明不能进行出生登记而需变更新

生儿姓名的;

2.当事人提供法定鉴定机构有关亲子鉴定的证明,要求变更父亲

或母亲信息的。

2.2换发机构

《出生医学证明》的换发机构是原签发机构。

2.3换发原因

换发的原因包括两类:无效证件的换发和需变更信息的换发。

无效证件的换发包括如下6种情形:⑴《出生医学证明》手写时

未用钢笔或碳素笔的;⑵《出生医学证明》被涂改的、填写字迹不清

的、有关项目填写不真实的;⑶私自拆切《出生医学证明》副页的;

⑷《出生医学证明》未加盖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的;⑸《出生医学证

明》为非法印制的;⑹其他原因导致《出生医学证明》无效的。

变更信息的换发包括2种情形:⑴户口登记机关提供相关证明不

能进行出生登记而需变更新生儿姓名的;⑵当事人提供法定鉴定机构

有关亲子鉴定的证明,要求变更父亲或母亲信息的。

2.4换发的程序和要求

签发机构根据当事人提供的《出生医学证明》正、副页完整情况

按当事人换发原因核定相应材料予以相应换发,换发后原证件由原签

发机构归档保存,并做好换发登记。

非父母或监护人户口所在地出生的新生儿,持出生地签发机构出

具的《出生医学证明》,回父母或监护人户口所在地的户口登记机关

申报出生登记。不得以异地《出生医学证明》换取申报出生登记地《出

生医学证明》。

2.5案例分析

新生儿父母的身份证号发生完全改变或由户口登记机关原因出

具了错误的身份证号,如何换发?

由户口登记机关提供相关证明。

《出生医学证明》换发申请表

10证

编号

申请1.无效证件的换发:

换发(1)《出生医学证明》手写时未用钢笔或碳素笔的口旧《出生医学证明》

原因⑵《出生医学证明》被涂改的、填写字迹不清的、有关项目填及相关材料粘贴处

写不真实的口

⑶私自拆切《出生医学证明》副页的口

(4)《出生医学证明》未加盖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的口

⑸《出生医学证明》为非法印制的口

⑹其他原因导致《出生医学证明》无效的口

2.需变更信息的换发:

⑴户口登记机关提供相关证明不能进行出生登记而需变更新生

儿姓名的口

⑵当事人提供法定鉴定机构有关亲子鉴定的证明,要求变更父

亲或母亲信息的口

3.原《出生医学证明》正、副页交回情况:

正页口

正页和副页口

以上提供的信息及证明材料是真实的,本人愿意承担一

申请

切法律责任。

人确

申请人签字:时间:年月日

《出生医学证明》换发登记本

年度第页

领取人

母亲新生儿性出生原出生新出生换发领取人经办人

序号领取时间身份证

姓名姓名别日期证编号证编号原因号签名签名

3.补发

3.1补发概念

补发是指原签发机构所在地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为因遗失、

被盗等情况造成《出生医学证明》丧失的新生儿补办《出生医学证明》。

3.2补发机构

补发机构是原签发机构所在地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或指定的

签发机构。

3.3补发的程序和要求

签发机构在审验新生儿父母提供的书面申请、原签发机构提供的

签发记录等相关材料后依据《出生医学证明》补发申请表,按《出生

医学证明》补发要求予以补发。

补发《出生医学证明》的内容须与原证信息一致,补发的证件应

当加盖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并做好登记。未报户口前遗失《出生医

学证明》者,补发《出生医学证明》正副页;已办理户籍手续后遗失

《出生医学证明》者,只补发《出生医学证明》正页。

补发书面申请和相关材料由签发机构保存。

3.4案例分析

医疗机构撤销后,补办的信息没有,如何提供原始签发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