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_第1页
2024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_第2页
2024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_第3页
2024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_第4页
2024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一模语文试卷语文一、基础·运用(共15分)学校开展“我拍到了‘语文课本封面’”文化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任务。1.下面是策划方案中的一段文字。请你完成(1)(2)题。(共4分)当万里河山被框入小小封面,一帧帧美景仿佛多了一份书卷气。楷体“语文”两个大字,加上拼音“YUWEN”,配上家乡的美景,让人不禁感叹:“最极致的中式美学就藏在语文课本上!”请发挥你的创意,进行二次创作【甲】你可以将自己拍的家乡美景,配上教科书封面的“语文”二字;也可以把山川河流的图片放进教科书的封面模板里;还可以甄选语文课本里的插图,把静态照片做成动态封面【乙】浪漫的春天已经上线,接下来的华夏大地万物复苏,春和景明。让我们一起来制作属于自己的语文课本封面吧!(1)有同学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有疑问。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2分)A.“框”指“在文字、图片周围加上线条”,应读为“kuàng”。B.“书卷气”指“读书人的风格气质”,“卷”应读为“juàn”。C.“不禁”的意思是“抑制不住”,“禁”应读为“jìn”。D.“春和景明”的“和”意思是“和煦”,应读为“hé”。(2)在文段【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甲】:【乙】,B.【甲】:【乙】。C.【甲】,【乙】,D.【甲】,【乙】。2.同学们纷纷参与,积极投稿。活动编辑准备从下面三幅图片中选用一幅作为课本封面。请你完成(1)(2)题。(共3分)(1)下面三幅图片,你选择哪一幅?并简述理由。(要求:使用关联词“既……又……或“不但……而且……”)(2分)【甲】八达岭长城【乙】北京商务中心区【丙】国家体育场请用正楷字为课本封面书写“语文”二字。(1分)3.活动最后,某同学总结发言。阅读发言稿,完成(1)-(4)题。(共8分)①北京的首钢奥园、武汉的东湖樱园、温州的泗溪廊桥、云南的梅里雪山,这些地标图片在网络平台并不罕见。②为何会吸引大家纷纷点赞转发?③这是因为赏心悦目的美景与端庄大气的“语文”二字跨界融合,增添了诗画相融的意境,也为家乡美景披上了光环。④语文课本配风景的创意,切中了人们对家乡的热爱。⑤从评论区看,这些封面大片,也实实在在地为宣传各地景物文化出了把力。⑥祖国山河竞秀,寻觅文化根脉。⑦看到无与伦比的封面,有人触景生情,想回老家转转;有人心驰神往,计划“跟着课本去旅行”。名山大川的封面会让更多人钟爱语文,“语文”二字也带火了风景图片。风景名胜之美,与语文之美相得益彰,妙就妙在将文化之美、人文之美、自然之美、家乡之美巧妙地融为一体。举起相机,将各地的风景定格在语文课本封面上,正符合语文美学的丰富内涵和指导理念。看到这样的封面,我们怎能不爱语文呢?(1)文段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A.赏心悦目无与伦比相得益彰(2)对文段中语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恰当的一项是(2分)A.第①句使用排比,列举众多地标景观,表达对祖国河山的强烈自豪感。B.第②句使用反问,突出强调网友点赞转发语文课本封面图的热情。C.第⑤句使用拟人,让人们对语文课本封面的宣传作用产生鲜明印象。D.第⑥句使用对偶,写出人们在语文课本封面的感染下强烈的出行愿望。二、古诗文阅读(共16分)(一)默写,完成4-6题。(共4分)4.万里赴戎机,。(《木兰诗》)(1分)5.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1分)6.如果引用两句古诗文来表达你对高尚人格的理解,你会选用“①,②”。(本试卷中出现的句子除外)(2分)(二)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7-8题。(共5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7.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2分)这首词上片由“挑灯看剑”写起,描述①。下片首先描写战斗场面,继而直抒胸臆,“②”一句,凝聚着作者万千感慨。这首词处处扣着“壮”来写,风格雄壮。结合画线句中体现“壮”的形象,简要说说你的理解。(3分)(三)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9-11题。(共7分)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9.“呼尔而与之”中的“与”与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与人方便B.与日俱增C.与会人员D.年与时驰10.下列对“本心”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侧重“羞恶之心”。保持“本心”的人将是否合乎“义”作为取舍生死的标准。B.指“与生俱来的良心”。保持“本心”的人“所欲莫甚于生,所恶莫甚于死”。C.侧重“羞恶之心”。贤人能够保持这种与生俱来的“本心”,不会让它丢失。D.指“与生俱来的良心”。受物欲、人情的蒙蔽,有人会丧失这样的“本心”。材料一齐大饥,黔敖①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②,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终不食而死。(取材于《礼记·檀弓下》)材料二六年,序③行④部至襄武,为隗嚣别将苟宇⑤所拘劫。宇谓序曰:“子若与我并威同力,天下可图也。”序曰:“受国重任,分当效死,义不贪生、苟背恩德。”宇等复晓譬之。序大怒,以节楇⑥杀数人。贼众争欲杀之。宇止之曰:“此义士死节,可赐以剑。”序受剑,衔须于口,顾左右曰:“既为贼所迫杀,无令须污土。”遂伏剑而死。(取材于范晔《后汉书・独行列传》)注:①[黔敖]春秋时齐国人。②[蒙袂辑屦]用袖子遮着脸,脚上拖着鞋。③[序]温序,汉朝太原祁县人,曾任州从事。④[行]巡视。⑤[苟宇]隗嚣的部下。⑥[楇]击。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饿者”宁愿饿死也①,温序认为“②”,并选择衔须伏剑,他们的言行都可以和孟子“③”的观点相印证。孟子的这一主张影响深远,是我们民族传统道德修养中的精华。三、名著阅读(5分)12.阅读经典,我们常被这样一些人物打动:他们内心强大,能在困境中直面人生。请从《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儒林外史》《简·爱》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作品内容,说说你的理解。(100字左右)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15题。(共7分)材料一花园城市是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全域森林城市、公园城市的赓续发展。建设花园城市,可以为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为推进花园城市建设,北京市先后编制了《北京花园城市专项规划(2023年-2035年)》《关于深化生态文明实践推动首都花园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并在东城、西城、朝阳、海淀、通州5个区开展了花园城市试点工作。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市园林绿化基础较为薄弱。在党的领导下,政府持续推进首都园林绿化建设。到今天,基本形成了“一屏、三环、五河、九楔”的绿色空间结构。从2019年到2023年,,这为北京市花园城市建设奠定了基础。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花园城市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北京市将进一步促进绿色生态与生产生活空间的有机融合,提升人民的绿色获得感和幸福感。今年,全市将通过建设东花市街道等20处花园城市示范街区、对300座立交桥进行垂直绿化建设、在工人体育场北路等沿线打造100条美丽的“城市画廊”等行动,提升人民的生活舒适度和便利性。材料二花园城市建设要传承文化、彰显特色。例如,西城区围绕区域历史文化,打造京韵化历史街区。西城区立足西城历史,发挥文化优势,强化历史名园的引领功能,打造园林外交名片;将新的文创经济、文艺活动融入老城空间,由点及面形成渐进式历史街区的活化迭代;净化胡同空间,还原院落韵味,鼓励居民运用老北京乡土植物及传统方式打造“最美院落”,建设花园式历史街区;沿历史街巷打造“一个古树故事、一间胡同书房、一场京剧表演、一处名人故居、一尺街坊花园”模式的文化探访线路,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老城历史、胡同生活。材料三微花园是塑造花园城市的最小空间单元,通过植物和艺术的介入,推动环境品质的提升,是老城区绿色微更新的重要内容。绿色微更新通过参与式工作坊的形式,实现共同设计、共同建设、认养维护,使居民实现从使用者到建设者身份的转化,在充分尊重场地现状和文化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实现绿色微更新。位于朝阳区新鲜胡同71号院的微花园示范中心邀请周边社区居民共同参与设计、共同建设完成,后期养护则由社区志愿者担任维护,从而实现微花园的长效可持续运营。由此可见,花园城市建设要坚持全民参与、共建共治。未来,北京市还将广泛开展“花果进庭院”“园艺进社区”“市民花园节”等活动,推广“人人是园丁”参与模式,引导居民参与小区、阳台、屋顶绿化、立体绿化的设计、建设和管理。1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建设花园城市可以有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B.打造“城市画廊”等行动,有利于提升人民的绿色获得感。C.为全方位展现老城历史,西城区将文创经济融入老城空间。D.微花园的建设有利于老城区循序渐进地实现绿色微更新。14.根据材料一文字内容和表1的信息,在横线处补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甲】北京市城市绿化覆盖率稳步提升,城市绿化建设成效显著【乙】北京市城市绿化覆盖率飞速提升,城市绿化建设进展缓慢【丙】北京市城市绿化覆盖率缓慢提升,城市绿化建设收效甚微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花园城市建设必须坚持①、②、③的原则。(3分)(二)阅读《春到太平》,完成16-19题。(共10分)春到太平①后河的桥是吉安城的老桥。有人数过,说后河上有九座桥,最南端的是太平桥。河水从太平桥流入,穿过几座联接吉安东西城区的桥,最终汇入赣江。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僧人云豁修。桥高二丈,广一丈二。据《庐陵县志》中载:“立春日,郡县官率属迎春于城隍庙南,从太平桥过候人跪桥侧,呼:春到太平。”②已经记不起来,是因了一种什么样的缘由,我对这个地名产生了一种别样的情怀。是因了那句“春到太平”的美好祝愿吗?可能有一些。但倘要细细说来,似乎又不全是。③今天的太平桥,与其他吉安的桥,并无二致。从桥上走过的人,甚至不会感觉到脚下是一座桥。它已经和公路连为一体,一样的宽,一样坑洼的水泥路面。至于桥的长度,我甚至说不上来,这桥是从哪里算起点的。因为现在桥下只有一个长约两米的桥洞了。④两年前,后河上新立了一座类似微缩景观的仿古单拱桥,上边写着:太平桥。⑤问桥边闲坐的老阿婆:“哪个是太平桥?”⑥“都是!一座是新的,一座是旧的。”老阿婆说。⑦其实,哪座新哪座旧对于我是不重要的。那座能让我们这个城市的先民在心里呼唤“春到太平”的桥,它的形象作为一种象征,始终沉淀在我的心中。之后每年开春,我总想着要来桥上坐一坐,看一看,就像游子看望自己的祖屋,一踏上这块土地,就被这座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古城深深吸引。至于它今天的位置是否还在老地方,营造的范式是否和曾经的太平桥一个模样,是无关紧要的。⑧春到太平。我嘴里念叨着,眼前仿佛浮现了历史长河中这座古城的立春盛景。我常常在心里默默感谢那些地方志的书写者,把我们这个城市的年轮和脉络描绘得如此清晰,又如此充满诗意。“立春日,郡县官率属迎春于城隍庙南,从太平桥过候人跪桥侧,呼:春到太平。”那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立春日,天已渐暖,风自南来。鼓乐齐鸣的仪仗队,服饰整齐的地方州县官吏,还有百姓代表,执三牲芒神春牛等物,在微明的天光下,浩浩荡荡,向城南的城隍庙而去,迎春祭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可以想象,此刻的太平桥上官民同乐,一派祥和!是啊,重农悯农,才有天下太平;先忧后乐,才有天下和谐!⑨春到太平。在我心里,这里还应该是全城离春天最近的地方。古时的吉安城,只在今天的北门街一带,而太平桥、后河一线都是郊外。城里的春意总是要比城郊的来得迟钝些。立春一过,太平桥下春水勃发,草木萌动,鱼跃鸢飞。“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从这层意义上看,春到太平,又确实是古代吉安一个探春踏青的好去处、好景致了。如今,经过河道清淤疏浚、护岸砌筑、引水活化的后河,水更清了,鸟和昆虫也更多样了,环境更优雅了。⑩春到太平。这一声呼唤,早已将沉淀在百姓内心深处对这座古城丝丝缕缕的依恋和爱唤醒。那日探春之行,适逢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人。他以古稀之年,陪我从古南塔一直走到吉安大桥下,告诉我龙阳阁、天后宫、仁山巷、习溪桥的具体位置,告诉我发生在吉安的老故事:状元桥与文天祥同在,龙阳阁里还萦绕着端午龙舟下水竞渡的余音,习溪桥上走过刘辰翁……“这里说阁有阁,说宫有宫,说巷有巷,说桥有桥!”老人说话时,眼神中有一种光芒。老人从小在后河边长大,熟悉沿河一带的点点滴滴。一座桥,一条后河,一条赣江……在他平静的述说里,增添了一丝亲切,一片希望。⑪明人李东阳有一首诗《吉安》:“山势西来断,江流北去平。万家深树里,闻是吉安城。”吉安城依山傍水,山环水抱,而天生一条好后河,九曲萦回,更是上苍对吉安城的眷爱。就这样坐在太平桥边,听风,观水,让心深呼吸,感受着个人经历与集体记忆的延续,时光变得那么柔软、醇厚而悠长!(取材于傅洪文的同名文章)本文作者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太平桥与吉安人的情缘。先由太平桥引出了【甲】及“我”对太平桥的别样情怀,接着借【乙】引出了太平桥在“我”心中的象征意义,最后围绕“春到太平”叙写寓于其中的丰富情感。(2分)文章第⑩段画线句是吉安老人的话。结合语境,说说你从中读出了什么。(2分)这是一篇充满美感和诗意的作品,其中有景物的美、文化的美、氛围的美、人情的美……请你任选一处语句,加以品味。(3分)阅读全文,说说你对题目《春到太平》的理解。(3分)(三)阅读《传递善意是最好的感谢》,完成20-22题。(共7分)传递善意是最好的感谢①近来,一则视频引发热议:高铁上,女孩看到一位大叔坐得笔直,就主动上前帮他调整了靠背,后者不好意思地说道:“我不懂。”评论区,有人点赞“边调节还边给大叔讲解,下次他就知道怎么调了”,有人发问“这是谁的爸爸第一回坐高铁”,也有人主动发起“在外都帮帮陌生人的父母”的约定,跟帖留言者众多。②说起来,“陌生人父母互助条约”其实是一个流传已久的网络约定——在外遇到了需要帮助的老人,尽量伸手帮一把。这次我帮了你的爸妈,有可能下次你就会帮到我的爸妈。一句口头的承诺,全凭自愿,但从一个个视频,一段段暖心的文字中不难看出,不少年轻人是在切实践行这个约定的。主动帮助他人,也大大方方说“希望陌生人帮帮自己的爸妈”,其中透着当代年轻人独特的真诚与可爱。有道是“【甲】”。现代社会的网络协议,又何尝不是对传统美德的新践行?③我们还要看到,“陌生人父母互助条约”所适用的多数都是像调节高铁座椅靠背一样举手之劳的小事情。当今社会更新加速,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愈发频繁地面临各种各样的“第一次”,“信息鸿沟”“常识短板”大量存在。尤其是老年人出门在外,面对各种新事物,更会有手足无措之感。比如同样是坐高铁,年轻人早已轻车熟路,一些老人却是第一次,什么都不敢乱碰,只能小心翼翼、板板正正地坐着;同样是就医,过去排队问诊耗时费力但流程简单,现在线上线下来回操作,刚上手时很容易晕头转向。无论是年龄代沟导致的认知滞后,还是地区发展带来的信息差异,在一些人眼里的“小儿科”,可能就是其他人挠头的大问题。“【乙】”。出手帮一把,耐心解答一番,帮助他人更从容地适应现代生活,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④从更大范围看,在应对社会老龄化方面,“陌生人父母互助条约”也算一个颇具启发意义的民间方案。可以预见,随着社会老龄化不断深入,适老化建设方面的种种新问题还会层出不穷。除了不断优化制度,也有必要让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互助成为社会常态。毕竟,每个踌躇不安的老人身旁总会有陌生人,他们若能热心伸出援手,小小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⑤“你不懂没关系,我愿意教你”“下一个路口还有我”……网络之上,善意的互动、美好的约定,还在继续。期待这些正能量能更多传递到现实生活中,推动“人人助我、我助人人”蔚然成风。(取材于《北京日报》晁星同名文章)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中“传递善意”的含义。(2分)21.请为文章【甲】【乙】两处选填恰当的句子。(只填序号)(2分)A.勿以善小而不为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22.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第④段画线句是如何推进论证的。(3分)五、写作(40分)23.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文章。(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世上许多事,只要肯动手做,就并不难;“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世上许多事,只要肯坚持下去,就并不难……请将“只要肯”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2)我们与陌生人的约定,促使善意在心间流动;春风与杨柳的约定,催生点点绿意的萌发;阳光与夜晚的约定,让世界保持着平衡与和谐……请你以“美好的约定”为题,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要求:请将完整的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参考答案一、基础・运用(共15分)1(1)答案:C(2分)(2)答案:B(2分)2(1)答案示例:我选乙。图片中北京商务中心区高楼林立,不但彰显了都市的繁华,而且展现出向上的朝气。(共2分。内容,1分;使用关联词,1分)(2)答案:略(1分)3(1)答案:B(2分)(2)答案:C(2分)(3)答案示例:“语文”二字带火了风景图片,名山大川的封面也让更多人钟爱语文。(共2分。调整语序,1分;“也”字位置,1分)(4)答案:A(2分)二、古诗文阅读(共16分)(一)(共4分)4.答案:关山度若飞(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5.答案:一鼓作气(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6.答案示例:①不义而富且贵②于我如浮云(共2分。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二)(共5分)7.答案示例:①军旅生活②可怜白发生(共2分。每空1分)答案示例:画线句抓住了战场上最具典型特征的“马”和“弓”,写出马快弦急,说明战斗的激烈,衬托了人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情感豪迈,风格雄壮。(共3分。形象,1分;理解,2分)(三)(共7分)9.答案:A(2分)答案:B(2分)答案示例:①不食嗟来之食②义不贪生③舍生而取义(共3分。每空1分)链接一:建武六年,授温序为谒者,升为护羌校尉。温序巡视部属到襄武,被隗嚣别将苟宇拘劫。苟宇对温序说:“你如果同我合作,天下是可以得手的。”温序说:“我受国家重任,按职责应当效死命,大义所在,决不能贪生怕死,苟且背叛朝廷的恩德。苟宇等人又劝说他。温序一向有气力,大怒,大声对苟宇等人喝道:“丑虏哪敢胁迫汉将!”就用节击杀了几个人。贼人多,争着要杀温序。苟宇止住他们说:“这是义士为节而死,可以给他一把剑。”温序接过剑,在嘴里衔着胡须,环视周围的人说:“既然被贼所逼迫杀害,不要让土弄脏我的胡须。”就伏剑而死。链接二: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无力地拖着脚步,莽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吃食,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扬眉抬眼看着他,说:“我就是不愿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终于饿死了。三、名著阅读(5分)12.答案示例:《简·爱》的主人公简,自幼父母双亡,寄住在舅妈家。在舅妈向学校负责人散播自己善于撒谎的谣言时,简当场回击,揭穿舅妈伪善的面具。面对生活中的不公,她勇于抗争,捍卫尊严,成长为人格独立、内心强大的女性。(共5分。选择人物,1分;内容,2分;分析合理,2分)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一)(共7分)13.答案示例:C(2分)14.答案:甲(2分)15.答案示例:①以人为本②传承文化③全民参与(共3分。每空1分)(二)(共10分)16.答案示例:【甲】“春到太平”的来由【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