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观论摘要_第1页
临床医学观论摘要_第2页
临床医学观论摘要_第3页
临床医学观论摘要_第4页
临床医学观论摘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症状学

1.体温的范围:肛温是最高的,测量也是最准确的。

测体温的部位腋温口温(舌下)肛温

温度36~37℃36.3~37.2℃36.5~37.7℃

2.呼吸困难的定义:呼吸困难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官变现为呼吸活动费力,

重者鼻翼煽动、张口耸肩,呼吸辅助肌也参加活动,甚至出现紫笫,并有呼吸、深度与节

律的异常。临床上常见的呼吸困难有端坐呼吸以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第二章体格检查

1.基本检查方法: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

触诊方法:浅部触诊法(适用于体表潜在病变)

深部触诊法(①深部滑行触诊法②深压触诊法:阑尾触诊③冲级触诊法)

(双手触诊:肝脾触诊)

2.“三凹征”:上呼吸道和大气道梗阻时,可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向内凹陷,

称为三凹征。

第三章器械检查

1.超声波的定义:指频率大于20kHz,超过人耳听阔的声波,一般诊断用超声波的的频率为

l-10MHZo

超声检查的主要用途:P39

2.X射线检查:P41

图像的特点:只能呈现大致的轮廓图

X射线检查的优缺点:

•优点:①是一种普及、迅速、经济的检查方法

②可获得永久性图像记录,对复查疾病的进展有重要帮助,其为目前呼吸系统、

骨关节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限制:X射线检查是一种有射线的检查方法。该检查为组织的重叠图像,对于组织

密度差小的器官组织较难分辨;部分造影检查为有创伤和有碘造影剂过敏反

应危险的检查。

3.CT检查:

图像的特点:门截面

CT检查的优缺点:

•优点:CT图像为人体组织断面像,其密度分辨率明显优于X射线检查图像,能良好地

显示人体内部位的器官结构,除发现形态改变外,还能检查组织的密度变化,

扩大了影像学的检查范围。

•缺点:CT检查是有射线的检查方法,较难发现器官组织结构的功能变化,个别部位如

顷底部骨伪影可影响颅凹脑组织检查;因成像野的限制,不宜检查四肢小关

节,难以显示空腔器官的粘膜变化;做强化扫描时有造影剂的副反应存在。

CT值:组织对X射线吸收衰减可以通过量化CT值表示,其一般使用Hounsfield(Hu),

规定骨骼为+1000HU,空气为-lOOOHu,人体各组织位于这一规定值以内。

4.MRI检查:

MRI检查优缺点:

•优点:MRI图像无射线损害;通过梯度场和射频场的更换可完成矢状、冠状、横切、

斜切等多轴成像;图像不受人体正常组织的干扰,不像CT有骨骼等干扰伪影;

MRI强化扫描使用铝造影剂,无副反应。

•缺点:MRI成像检查时间长;因患者置于磁体内有恐惧感,现在已经改为宽入短磁

体,可避免或者消除恐惧;因成像线圈和成像野的限制,小关节小部位的成

像开展不普及;机器昂贵,运费费用高,检查费用高。

第四章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详见教材P52)

1)红细胞与血红蛋白

红细胞血红蛋白

正常参考值成年男性(4.0-5.5)*10Al?/L120~160g/L

成年女性(3.5-5.0)*10Al?/L110~150g/L

新生儿(6.0-7.0)*10Al?/L170~200g/L

临床变现及其临床意义详见书

2)白细胞计数、分类及血小板计数

白细胞计数成人(4-10)*10A9/L

新生儿(15-20)*10A9/L

6个月~2岁(11~12)*10A9/L

白细胞分类计数及临详见书P53

床意义

血小板计数(100-300)*10A9/L

血小板异常及其临床血小板减少脾肿大、免疫状态变化、药物副作用、血管内皮功

意义能异常

血小板增多血栓形成及出血的危险性均增加

2.肝功能

转氨酶正常值: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5-40U/L天门冬城酸氨基转氨酶(AST)8~40U/L

•临床意义:书P53

3.肾功能:

血清肌酣(Cr)男性53~106Hmol/L血清肌酣持续升高,提示严重的肾小球损害,同

女性44~97pmol/L时根据血清肌酣值指导治疗

电解质血清3.5~5.3mol/L增高〉—

钾5.6mol/L

降低<——

3.5mol/L

4.乙肝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e

抗体(抗-HBe)、核心抗体(抗-Hbc)

•临床意义:书P55

第五章非药物治疗

1.介入治疗:指在医学影像或内镜的导向下,用特别细的穿刺针经血管、胆管等人体内的各

种管道将导管插入人体病变部位,通过药物、物理、化学等手段直接消除或减轻局部病变,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第六章药物治疗原则

1.一级动力学:药物浓度的变化速率与药物浓度成正比,其数学表达式为:

c/dt=—KC

其中C为药物浓度;K为一级速率常数;t为时间。大多是药物在常用剂量下,其体内的的

药动力学过程具有或近似一级动力学特点。

2.零级动力学:药物浓度的变化速率在任何时间都是恒定的,与药物浓度无关,其数学表达

式为:c/dt=一Ko

其中,Ko为零级速率常数。零级动力学的时间曲线不呈直线,故又称非线性动

力学。

3.首过效应:药物口服之后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肝脏中经肝药酶代谢后,其血

药浓度降低,这种作用称为肝脏对药物的“首过效应”。

4.抗菌药物的类别:青霉素类、头抱菌素类、氨基糖甘类、大环内脂类(小孩不

宜使用)、喳诺酮类

第七章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

1.流行病学的概念:是从宏观的或群体的角度,研究疾病的分布特点、流行因素

(包括外环境因子和人群自身的某些特征)及消长规律,从而探讨疾病在人群中

发生和流行的原因,并据此制定合理的防治对策和措施。

2.群体的定义:有限范围内的一组人,通常又叫人群,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可以

是患者,也可以为健康人。

3.误差的分类: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P87

4.临床流行病学临床试验的特点:

•1)样本量大,一般病例数都在数千万以上

•2)多中心共同完成,每一项一般都有儿十或几百家医疗单位参加

•3)选题得当,绝大多数选择当前最重要的或临床有争议的课题

•4)目标明确,评估某种治疗措施对某种疾病的真正疗效和实际应用价值

•5)设计科学严谨,每项试验均需临床、药理、流行病学、统计学多方面的专

家充分论证后方可实施。

•6)方案简便,易于执行

•7)多选择常见病、多发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8)终点事件严格,多将死亡、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等严重心脑血管事件作为终

点指标

•9)方法统一,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前瞻性

•10)不限制其他治疗措施,一般在其他医疗的基础上进行

5.试验设计的原则:代表性、对照性、随机性、重复性、盲性

第八章循证医学诞生和发展的背景

1.定义:应用最多的相关信息(最佳的证据),通过谨慎、明确和明智的确认和评估,做出

医学决策的实践活动。

2.背景:①对传统医学局限性的认识

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及汇总分析的结果逐步被认可

③繁忙的临床工作与知识更新和扩容的矛盾日益突出

④如何评价与选择文献的问题十分严重

⑤临床治疗由单纯的控制症状向改善转归、提高生活质量转化

⑥日益尖锐的卫生经济学问题提出更严格的要求

⑦在市场经济的冲击性,没有严格验证和良好效果的治疗或药物泛滥

⑧研究成果与临床实践的巨大差异

3.循证医学的组成:

•制定医学决策的技巧

•获取医学信息的办法

•医学信息可靠性的评估

4.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指直接用于患者预防、治疗和康复的支出,如检查费、治疗费、药费、医务人

员的劳务费用等卫生服务所消耗的资源。

•间接成本:指由伤病或死亡使患者本人以及其亲友们所付出的代价或社会成本,包括因休

学、病假、照料患者等损失的工资、经费,或丧失劳动力所创造的产值的损失。

第十一章呼吸系统

1.呼吸系统常见疥状:发热、咳嗽与咳痰、咯血、呼吸困难、胸痛

(铁锈色痰一肺炎球菌肺炎、破红色胶冻样痰一肺炎克思柏杆菌、黄绿

色或翠绿色痰一铜绿假单胞菌)

2.常见体征:三凹征、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湿罗音、干罗音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为各种原因引起的上腔静脉阻塞,导致上腔静脉收容区出现静脉扩

张、回流受阻,组织水肿等表现,可出现胸壁、上肢、颈部静脉曲张,血流方向自上而下,

严重者课出现颜面、头颈部静脉曲张、组织水肿、脑水肿伴意识改变等。

3.常用辅助检查:血液检测、皮肤测试、痰液检查、胸液检查和胸膜活检、纤维支气管镜检

查、影像学检查、肺活组织检查、呼吸功能检查等。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表现一症状:1)咳嗽:长期、反复、逐渐加重的咳嗽;2)咳痰:咳白色黏痰或浆液泡

沫痰,继发感染时痰量增多,呈黏液脓痰;3)喘息:可见于部分慢性支气

管炎者;4)呼吸困难

体征:1)视诊: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2)触诊:语颤减弱;3)叩诊:过清

音,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4)听诊:呼吸音减弱,呼吸延长、心音遥远,

感染时两肺底可闻及干、湿性罗音

分期分类: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

辅助检查:血常规:急性加重期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分类升高

X射线及CT:双肺纹理增重、增粗、紊乱,可出现肺气肿征象

治疗:1)抗感染;2)平痰、止咳:3)祛痰药物:4)如有呼吸衰竭按呼吸衰竭

治疗。缓解期需鼓励戒烟、加强体质以及功能锻炼,必要时家庭氧疗。

5.呼吸衰竭的定义: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

下亦不能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酸血症,

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第十二章循环系统

1.心力衰竭: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或心室负荷过重,引起心

排出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综合征。临床上以肺循环和(或)体循

环淤血及组织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

2.心功能分级:I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II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

III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IV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

3.右心衰竭:以体静脉淤血的表现为主

1)症状: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单纯性右心衰也有明显的呼吸困难

2)体征:水肿,首先在身体最低垂部位,为对称性可压陷性,可出现胸腔积液;

颈静脉征为颈静脉搏动增强、充盈、怒张,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更具特征性;肝脏肿大;心

脏体征,可因右心室显著扩大至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反流性杂音。

4.心脏的治疗原则:1)病因治疗:去除基本病因,消除诱因;2)一般治疗:休息是减轻心

脏负荷的重要措施之一,包括体力、精神及减轻胃肠负担三方面;同时应控制钠盐摄入;3)

药物治疗.

5.急性心力衰竭:由于急性的心脏病变,引起的心排出量显著、急骤降低,导致组织器官灌

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的综合征。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竭为常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重者伴随

心源性休克。

6.高血压: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可引起严重的心、恼、肾并发症。

国际公认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是:收缩压力140mmHg和舒张压力90mmHg。

7.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官腔狭窄或阻塞和(或)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

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症状:1)无症状性心肌缺血;2)心绞痛;3)心肌梗死;4)缺血性心肌病;5)猝死

8.心肌梗死:由于心肌缺血引起的任何面积大小的心肌细胞的坏死。

临床表现:1)先兆:多数患者在发病之前数II至数周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

气急、烦躁等前驱症状。心绞痛发作较以往频繁、性质较剧烈,

硝酸甘油疗效下降,诱因不如以往明显。同时心电图可有一过性

ST段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或增高。

2)症状:疼痛、全身症状、胃肠道症状、心率失常、休克与低血压

3)心电图:①特征性改变

②动态变化

③心电图定位(详见P120)

★4)并发症:①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②室壁膨胀瘤

③心肌梗死后综合征: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

④栓塞:左室符壁血栓脱落发生相应动脉栓塞

⑤心脏破裂:较为少见,导致心脏压塞而猝死

第十三章消化系统

1.消化系统疾病: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及腹膜、肠系膜、网膜等脏器的疾病,属

与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胃癌和肝癌的病死率在恶性肿瘤病死率中分别排第二、第三

位,消化性溃疡是最常见的消化疾病之一。

1)常见症状:吞咽困难、恶心与呕吐、腹泻、腹胀、腹痛、呕血和黑便、便血

2)常见体征:肝肿大、脾肿大、腹部包块、腹水、黄疸、门脉高血症

-3)内镜检查术:包括胃镜十二指肠镜、小肠镜和结肠镜及超声内镜检查。近年来开展的

胆囊内镜对于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特别是小肠疾变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2.常见疾病:溃疡

1)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两者同时存在时称为复合型溃疡)

•检查首选方法:内镜检查(溃疡直径>2cm称为巨大溃疡)

★•并发症:大量出血;伴穿孔时可有剧烈腹痛伴肌紧张;伴幽门梗阻时可有呕吐宿食

2)胃癌的并发症:早期无症状,或有消化不良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上腹痛、

食欲下降、体重减轻、乏力、贫血、呕血等症状。中晚期胃癌患者可

出现上腹部肿块,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肝转移等

★3)肝硬化:病因:①病毒性肝炎;②血吸虫感染;③酒精中毒;④胆汁淤积;⑤循环障

碍;⑥药物或毒物;⑦代谢遗传病及营养不良;⑧隐源性

第十四章泌尿系统疾病

1.尿路刺激症状:常表现尿急、尿频、尿痛,见于泌尿系感染化学性膀胱炎。

2.蛋白尿:每日尿蛋白持续超过150mg或尿蛋白/肌酎比率>200mg/g称为蛋白尿。

常见的原因: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功能性蛋白尿。

3.肾病综合征:由多种原因导致肾脏损害引起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通透性增高,大量血

浆蛋白自尿中丢失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肾病综合征有三高(大量蛋白尿、血

脂血症及水肿)、一级(低蛋白白血症)四大临床特点。

4.慢性肾功能不全:

①肾功能不全加重的诱因:

•1)血容量不足

•2)感染,常见呼吸道、消化道和尿路感染。

•3)尿路梗阻,如尿路结石。

•4)慢性心力衰竭和严重心律失常等。

•5)肾毒性药物,如氨基昔和X射线造影剂。

•6)急性应激状态,如严重创伤、大手术等。

•7)血压波动过剧,如血压急剧升高或降低。

•8)高钙血症、高磷血症或转移性钙化征。

②临床变现:胃肠道;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肌肉系统;呼吸系统;皮肤症状;肾

性骨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代谢失调;易发感染为主要死因之一;水、电解

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③治疗原则:饮食:优质低蛋白【0.3~0.6g/(kg・d)】,高热量低磷饮食

肾脏代替治疗:a.腹膜透析(PD)和血液透析(HD);b.肾移植

5.上尿路结石的伴随症状:1)伴感染时;可有尿频、尿痛等症状。继发急性肾盂肾炎或

肾积脓时,可有发热、胃寒、寒战等全身症状。

2)双侧上尿路结石引起双侧完全性梗阻或独肾上尿路结石完全

性梗阻时可导致无尿。

3)有时感染症状为为尿路结石的唯一表现。特别是儿童上尿路

结石,大多数表现为尿路感染。

(双侧上尿路结石手术原则:双输尿管结石一先处理梗阻严重侧

•侧输尿管结VS对侧肾结石一先处理输尿管结石

双侧肾结石手术原则:保留肾脏)

第十五章血液系统疾病

1.常见症状和体征:贫血、出血倾向、黄疸、骨痛、脾大、淋巴结肿大、皮肤表现。

2.血液检检查:1)•般血液检查: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数量的改变;红细胞形态改变;白细

胞数量及形态改变;血小板数量及形态改变;全血细胞

减少

2)骨髓检查:食骨髓图片检查:主要用于:a.诊断血液系统疾病,对于白

血病、再障、多发性骨髓瘤、巨幼细胞贫血等诊断有重

要意义;b.帮助诊断某些代谢障碍性疾病,如戈谢病、

尼曼-匹克病,于骨髓涂片中找到特殊细胞即可确诊;c.

诊断原发性或转移性癌;d.诊断某些原虫性传染病,如

在骨髓图片中寻找疟原虫、黑热病的利什曼谷小体;e.

骨髓也常用于病原菌的培养,有较高的阳性率。

骨髓活检:用骨髓活检术取骨髓组织做切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3.缺铁性贫血:1)定义: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是由

于铁摄入量不足,吸收量减少,需求量增加、铁利用障碍或丢失过

多所致。

2)临床表现:a.贫血的表现: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心悸心急、头昏眼花。

b.黏膜损害;c.皮肤表现;d.神经、精神系统异常

★4.急性白血病:a.起源于造血系统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白血

病细胞)大量增殖并浸润各种器官、组织。正常造血受抑制,主要表现为贫

血.、出血、继发感染等。

b.实验室检查:登髓:有巨核细胞显著增多,原始(M3型为早幼粒)细胞一

般占非红系细胞的30%以上。成熟中间型细胞缺如,正常的幼红细胞和巨

核细胞减少。部分骨髓增生低下称为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M6型(红白

血病)红系细胞巨幼样改变常与巨幼细胞贫血相似。Auer体有助于鉴别急

淋和急非淋白血病。

第十六章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性疾病

1.激素(了解P147)

2.糖尿病:

①定义: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

减低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伴有蛋白质、脂肪和水、电解质代谢异常的临床综合

征。

★②诊断标准:1)随机测定的血糖值2ll.lmmol/L(200mg/dl);

2)禁食8h后空腹血糖(FBG)>7.0mmol/L(126mg/dl);

3)口服75g葡萄糖后(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2h(2hPBG)血糖

(200mg/ld)

★③糖尿病的分型:1型糖尿病:发病急f酮症

2型糖尿病:临床最常见(占90%)

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GDM):占2%

④临床表现:三多一少:口干、多饮、多食、多尿,并有乏力、消瘦。

⑤慢性并发症: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感染、糖尿病足

⑥治疗原则:纠正代谢紊乱,缓解症状,维持正常体力,防止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保证青

少年患者正常生长

第十七章神经系统疾病

★1.颅内压增高:因颅内容物的体积增加(如脑水肿,脑血管扩张、脑积水等),或颅内占位

性病变等因素(如颅内肿瘤、血肿、脓肿等)引起,是神经科常见重症之」

当颅内压超过200mmH2。时,即为颅内压增高(正常值80~180mmH2。).

a.临床表现: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b.辅助检查:腰椎穿刺和脑脊液检查。P158

2.脑出血(止血脱水剂)和脑梗塞(抗凝治疗)P161

★3.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定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多发性神经炎,主要侵犯神经根、周围神经、

恼神经,并伴脑脊液中蛋白质-细胞分离现象。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夏秋

季多久。发病以青、中年多见。P163

4.癫痫:

1)定义:是一组由于反复发作的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而导致以发作性、短暂性、重复性

及刻板性的脑功能失调为特征的综合征。

2)临床表现(大标题):a.全面性发作: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失神发作

b.部分性发作:单纯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

c.持续状态:一次大发作持续30min以上,或短期内频繁发作,

以致发作间歇期意识持续低迷者,称为癫痫持续状

态。P165

第十八章传染病

1.传染病:a.定义: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b.基本体征: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感然后免疫

c.传染源的定义: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

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2.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组全身性传染病。P171

3.艾滋病:

a.定义: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锁引起的,

主要通过性接触和体液传播的慢性感染传染病。HIV主要侵犯和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使

得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最后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b.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经血液及血制品传播;母婴传播;其他。

第十九章中毒

1.中毒的定义:机体过量或大量接触化学毒物,引发组织结构和功能损害、代谢障碍而发生

疾病或死亡者

★2.中间综合征:少数病例在急性中毒症状缓解后和迟发性神经病变前,约在急性中毒后

24~96小时突然发生死亡P179

第二十章普通外科

1.急腹症:腹部急性病的总称

2.腹外疝:指腹腔内器官或组织通过腹壁或盆壁的薄弱点或缺损点向体外突出。(疝内容物:

小肠最多,大网膜次之)P185

★3.肠梗阻:(P185)由任何原因所引起的肠腔内容物向远端运行发生障碍。

临床一现: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和不排气排便。

4.急性胆囊炎:定又:胆囊是一个盲袋,有细长而弯曲的胆囊管和胆总管想通,极易发生梗

阻而导致急性炎症,最常见的原因是胆囊结石。

症状:腹痛。P187

5.脾破裂:(手术切除)

6.乳腺癌:女性常见的癌症之一,在我国各占恶性肿瘤的7%~10%,乳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

为23/10万

乳腺癌的转移途径:①直接浸润;②淋巴转移;③血行转移。P190

第二十一章骨科

★1.骨折的临床定义: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

a.病因: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力牵拉;疲劳骨折;病理骨折。

b.临床表现:全身表现:休克;体温升高

局部表现:疼痛和压痛;局部肿胀;功能障碍

体征:畸形;反常活动;骨榛音或骨榛感

★c.治疗原则:(先救命后保肢)

•1)首先要注意全身情况

,2)妥善处理伤口

•3)妥善固定

•4)迅速转送医院

★d.骨折治疗三大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2.关节脱位: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称为关节脱位,失去部分正常对合关系称为半脱位。

★3.腰椎间盘突出症:指腰椎间盘变纤、纤维环破裂和遂核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马尾神经、

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①临床表现:症状a.腰痛;b.坐骨神经痛;c.马尾神经受压

体征a.腰椎测突;b.腰部活动受限;c.压痛;d.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实验阳性

e.感觉、肌力、腱反射改变

②治疗原则:1)非手术治疗:a.绝对卧硬板床休息;b.持续牵引;c.皮质类固醇硬模外封闭

2)手术治疗:诊断明确,症状严重,定位体征确切,经严格非手术治疗无效,

或有马尾神经受损,应考虑行髓核摘除术或椎间盘镜镜下髓核摘除术。

(P201-203)

4.骨与关节结构:有柱结核发病率最高。其他了解P203

第二十二章产科

L着床的定义:约在受精后六到七天,早起囊胚透明带消失,体积迅速增大,形成的晚期囊

胚植入内膜的过程。

2.分娩的定义:妊娠满28周和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由母体产道排出的全过程称为分娩,

即从临产发动开始至胎儿及其附属物排出为止。

3.分娩机制:

a.定义:指胎儿先露部在通过产道时,为适应产道的形状及经线而发生的一系列适应性转动,

使胎先露部以最小经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临床上枕先露占96%以上,现以枕左前

位为例,将其分娩机制如下:衔接一下降一附屈一内旋转一仰伸一复位及外旋转一

胎儿娩出。

h衔接的定义:胎头双顶经进入骨盆入口平面,颅骨的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为

衔接。P210

4.临产征兆:1)子宫底下降;2)不规则子宫收缩;3)见红

5.子宫破裂定义及其处理原则:

定义:指发生于妊娠后期及分娩期的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的裂伤,可有自发性破裂或损伤

性破裂,以分娩期自发性破裂为多见,是严重威胁母婴生命的分娩并发症

处理原则:

1)先兆子宫破裂的处理:立即停止一切操作和刺激,及时给予镇定剂抑制宫缩。

2)子宫破裂的处理:立即补液输血,防止或纠正休克,同时应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尽

快行剖腹取胎术,取出胎儿及附属物,清理腹腔羊水、积血和胎粪。子宫的处理要根据产妇

的情况、破裂的时间长短、破裂程度和有无感染而定,一般分修补手术与全切手术P215

6.产后出血的病因(宫缩乏力及其处理原则、胎盘滞留)★

a产后宫缩乏力:由全身或局部因素所致如产程延长、双胎、巨大胎儿、羊水过多等因素

造成。处理原则:加强宫缩,迅速止血,防止休克及感染。

b.胎盘因素c.软产道破裂.d.凝血功能障碍

7.异位妊娠:(宫外孕)(P218)

定义: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发育者,称为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

第二十三章妇科疾病

1.子宫颈癌:P225

2.子宫肌瘤(良性)及其表现

临床表现:月经异常;下腹肿块;压迫症状;疼痛,不孕,体征

3.月经失调

定义:正常月经周期的建立有赖于丘脑下部一垂体一卵巢轴功能的协调,其中任何

一个环节异常均可导致月经失调。

4.功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定义:指由于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

而排除了全身性疾病及生殖器官明显的器质性病

变。功血是妇科常见病,亦是月经病中常见的一种

类型。

5.闭经的定义、病因及分类:

a.定义:闭经是妇科疾病的常见症状,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是指妇女年过

18岁月经尚未来潮者;后者是指妇女在建立正常月经周期后,因为病理因素而停经6

个月以上者。

b.病因:丘脑下部一垂体一卵巢轴间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均可导致闭经。根据病变发

生的主要部位,可分为下列类型:子宫性闭经、卵巢性闭经、垂体性闭经、下丘脑性闭

经。

第二十四章新生儿常见疾病

1.新生儿窒息:(P233)

a.病因:母亲因素;胎盘因素;脐带因素;胎儿因素;分娩因素

b.临床表现及诊断:

早期胎动增加,胎心率)160次/min;晚期胎动减少甚至消失,胎心率<100次/min,

肛门括约肌松弛,胎粪排出,羊水污染。

c.评分内容

评分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