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1页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2页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3页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七年级历史试题2024.4说明:1.考试形式为开卷书面考试。可查阅所带教材、资料,但不得相互讨论和互借资料。2.考试时间为50分钟。试卷满分为5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到下列对应的答题框内。每小题1.5分,共21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1.隋唐时期位于洛阳的含嘉仓有粮窖287座,其粮食来源地有江南的镇江、苏州等,也有来自华北一带的邢州、德州等地,被誉为“天下第一粮仓”。含嘉仓的重要地位主要得益于当时A.大运河的开通B.手工业达到很高水平C.都江堰的兴修D.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2.唐太宗强调,“中书、门下,机要之司”,需要“擢才而居”。即使是曾经的政敌部下王珪,也被太宗收为己用,出任门下省长官。以上体现出唐太宗的治国特点是A.虚心纳谏B.用人唯贤C.约法省刑D.爱惜民力3.小华同学在查找古代杰出帝王的资料时,查阅了史书《唐玄宗传》,对他传奇的一生深表震撼,并收集了以下对联。其中符合唐玄宗一生写照的是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D.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4.1965年考古学家在中亚的丝路古城撒马尔罕发掘出大量大使厅壁画,据学者考证,北墙所绘为唐高宗猎豹和武则天泛龙舟图(如右图),这与唐代杜佑在《通典》中记载的“北壁绘华夏天子”的内容一致。以上材料说明唐高宗猫豹图武则天泛龙舟图5.唐朝时期,外国商人取得入境通行证即可“往来通流,自为贸易”,同时,唐朝政府还对这些外商进行钱粮等方面的补贴,并且规定官员不得无故刁难外国商旅。由此可知唐朝D.图像史料与文献史料相互印证C.盛唐文化对非洲地区影响深远B.唐朝社会习俗胡汉交融A.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D.图像史料与文献史料相互印证C.盛唐文化对非洲地区影响深远B.唐朝社会习俗胡汉交融A.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A.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B.水陆交通异常发达C.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D.注重对官吏的考核6.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图中的a处应填写的是A.隋朝B.元朝C.十六国D.五代十国7.作为宋代中央最高军事机构的枢密院,长期由文官掌握,这种现象被称作“文臣主枢密”。据此推知宋代A.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B.藩镇割据局面依然存在C.文官的地位史上最高D.统治阶级思想十分开明8.毕仲游《西台集》:“王荆公以兴作之说歆动先帝,先帝信之而患财之不足也,乃散青苗,置市易,敛役钱,变盐法;凡政之可以得民财者,无不用。”这说明王安石变法的重点在于A.分散宰相权力B.增加财政收入C.加强军事实力D.加强皇权专制9.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年迈的人),不识干戈”。与这种安定局面出现有关的因素是A.休养生息B.澶渊之盟C.宋夏和议D.宋金和议10.诗词可抒情言志,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陆游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都极言家国之痛。这“痛”的政治原因是A.南宋偏安一隅B.南方战乱不断C.签下澶渊之盟D.文人爱好各异11.以下史料中,不能用于佐证宋朝商业贸易繁荣的是A.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东京梦华录·卷三》B.弘舸巨舰,千舳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旧唐书·崔融传》C.会子初行,止于两浙,后通行于淮、浙、湖北、京西。—《宋史·食货志》D.黄田港北水如天,万里风樯看贾船。——王安石《予求守江阴未得酬昌叔忆阴见寄之作》12.“骏马凌风,拓土开疆成一统。弯弓挽月,擎天立柱启蒙元。”此对联评价的是A.阿保机B.忽必烈C.阿骨打D.成吉思汗13.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南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都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A.具有家国情怀B.主张和而不同C.崇尚天人合一D.重视以人为本14.《元史》卷五十八《地理志一》中记载:“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反映出A.古代经济重心完成南移B.多民族政权由并立到统一C.宋元时期交通四通八达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二、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共29分)15.(10分)中国古代中央王朝都十分注重对地方的统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材料二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三宣政院置院使二员,由朝廷命官任领。吐蕃有事,则设分院往治。宣政院官员军民通摄,僧俗并用,是元朝设立的一个特殊的机构。它既是管理全国佛教事务的机关,又直接统领吐蕃的政务和军事。——摘编自《元史·百官志三》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宋朝与唐朝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不同之处。分析两种政策分别造成了怎样的影响?(4分)(2)据材料二,概括元朝行省“权力大而不专”的原因。(2分)(3)据材料三,归纳宣政院的主要职能。并结合所学,说明该机构设置的重要意义。(3分)(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古代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策略。(1分)16.(10分)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初继续施行均田制,抑制土地兼并,扶植自耕农,并在此基础上推行租庸调制,从而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减轻了农民的徭役负担,促进了唐前期社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材料二唐代的主粮结构主要由粟、麦、稻构成。粟、麦的生产和消费在全国占有绝对优势。北宋时,稻米不仅是南方居民的主粮,也是北方广大城市居民和军队、官员的主粮。为防备契丹铁骑南侵,政府鼓励北方种稻,河北沿边,“自顺安以东濒海,广袤数百里,悉为稻田”。宋代麦的地位超过了粟,南方麦类的种植面积得到扩大。——摘编自刘朴兵《从饮食文化的差异看唐宋社会变迁》材料三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对外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成为海外贸易的主角。——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促进唐前期社会生产恢复与发展的主要原因。(2分)(2)据材料二,指出唐宋主粮结构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稻米地位上升的原因。(3分)(3)据材料三,分析宋代海外贸易的兴盛有哪些表现?结合所学,指出“在宋代中国人成为海外贸易主角”的最重要的技术条件。(3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因素。(2分)17.(9分)经济发展、政治改革及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上的常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隋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并且使之更为完善,换下来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使唐时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材料二一代名君唐太宗即位之后追求“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并宣称“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尽管唐王朝也采取过诸如武力征伐的政策,但其治边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以怀柔、羁縻(笼络控制)为主。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材料三辽宋西夏时期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呈现出相互吸收的特点。在辽朝,契丹族上自皇帝下至臣僚百姓,大都向往汉文化。西夏王室同样重视吸收汉族文化。虽然宋朝自以为是文化大国,但仍然吸收了辽夏的某些文化成分。——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