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金融市场及功能_第1页
第四章金融市场及功能_第2页
第四章金融市场及功能_第3页
第四章金融市场及功能_第4页
第四章金融市场及功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金融市场及功能本章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主要讨论的问题:1、金融市场概述2、直接融资间接融资3、金融市场结构与组织管理

4.1金融市场概述一、金融市场的定义(一)狭义:进行金融交易的场所。(二)广义:以各种金融资产为标的进行交易的组织系统或网络。(三)深层定义:金融市场是交易金融资产并确定金融资产价格的一种机制P55二、金融市场的分类1按融资期限划分,可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2按交易对象划分,可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3按融资方式划分,可分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4按交易方式划分,现货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信用交易市场。

5、交易程序分,一级市场、二级市场6、按地域范围划分,可分为国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三、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1、交易主体4、交易价格2、交易客体5、交易价格3、交易媒体6、交易管理四、金融市场的广度、深度与弹性1广度:是指市场参与者的类型复杂度。2深度:主要是指市场中是否存在足够大的经常交易量,从而可以保证某一时期、一定范围内的成交量不会导致市价的失常性波动。3弹性:是指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及大额成交后价格迅速调整的能力*五、金融市场的功能P571、聚集和分配资金功能(融通资金)2、资金期限转换功能(资金流动性)3、分散与转移风险功能4、信息集散功能六、现代金融市场的特点1、金融市场全球化2、融资活动证券化3、金融创新多样化4、金融服务多元化4.2金融市场结构与组织管理一、金融市场结构—参与者、金融工具二、组织管理---机构与手段4.3货币市场概述一.含义P109*二.构成三.特点四.短期借贷市场五.同业拆借市场:P109(含义\形成\特点\参与主体\)六\票据市场:(一)票据贴现的含义和种类1.票据贴现的含义:P1112.票据贴现的种类①贴现——持票人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交换关系②转贴现——商业银行之间的票据转让行为③再贴现——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交换关系

3.票据贴现的期限和贴现率

①票据贴现期限(3,6,9)

②贴现率

③贴现利息=票面金额×贴现率×贴现期限/360

④贴现金额(价格)=票面金额-贴现利息=票面金额(1-贴现率×贴现期限/360)(二)商业票据承兑市场1.概念识别:汇票\远期汇票\承兑(商业承兑\银行承兑)2.银行承兑汇票的处理程序七.短期债券市场(一)种类:国库券市场\企业短期融资市场1.国库券发行市场2.国库券行转让市场(二)企业短期融资市场1.现状:2.主承销商:3.发展的意义:八.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场CDs115CDs的价格决定1、CDs的到期日价格决定

V=P(1+C×N/360)

V:存单到期的价格;

P:存单的面额;

C:存单的利率;

N:从发行日到到期日的天数2、二级市场上的CDs的转让价格⑴原存单价格

本金1+原存单利率×从发行日到到期日/360×1+新存单利率×从发行日到到期日/360(2)存单转让价格1+存单利率×从发行日到到期日/360=本金1+市场利率×从购买日到到期日/360×=九、回购市场118(一)回购协议的定义与分类

1.定义1)回购协议2)反回购协议

2.分类——按期限分类1)隔夜合约2)定期合约3)连续性合约3.实质:(二)回购协议的收益与风险

1.回购协议的收益回购收益=投资金额×利率×天数/360

2.回购交易的风险

1)面临的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2)减少风险的方法4.4资本市场一.构成: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证券交易所二.股票市场(一)概念及特征951.

股票的定义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作为入股凭证并借以获取股息收入的一种有价证券(所有权凭证)。2.*股票的特征P95无期性、参与性、流动性、风险性、收益性

(二)股票的分类

1.普通股和优先股2.国家股、法人股、公众股、外资股3.A股、B股、H股、N股(三)股票价格1.概念识记1)票面价值:股票票面上标明的金额,表示每股的资本额。2)账面价值:又称股票资本净值,指每股股票所代表的公司实际资产的金额。每股股票的账面价值=资产总额-负债总额/股票总份额3)发行价格:(平、溢、折)是新股票发售时的实际价格。4)市场价格:(交易价)指由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5)内在价值:(理论价值)也称股票的理论价值,即股票未来收益的现值,取决于股票收入和市场收益率。2.股票理论价格形成1)公式推导P97复利公式:S=P.(1+r)n现值公式:P=S/(1+r)n2)股票价格=预期股息收益/市场利率(四)影响股票市场价格其他因素公司经营状况;一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经济周期的变动;政治因素;心理因素

1.定义:P98股价指数,是用来反映不同时期股价总体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即把某一时期的股价平均数化为以另一时期股价平均数为基准的百分数,并以指数形式表示.2.单位:“点”3.计算方法:简单算术平均法、加权平均法、除数修正法4.世界代表性的股价指数P99(五)股价指数

三、股票发行市场P100股票发行市场又称为一级市场或初级市场,是新股票初次发行的市场,也是股份公司筹集社会闲散资金,将其转化为生产资金的场所。(一)股票发行目的征募股份;增资扩股;改善财务结构(二)股票发行条件(三)股票发行方式1、公募发行P1002、私募发行P100(四)股票发行程序P100四、股票流通市场股票流通市场又称二级市场或次级市场,是以发行在外的股票进行买卖交易的场所,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证券交易所-----二级市场的典型代表(二)店头市场(场外交易市场)(三)第三市场(四)第四市场五、债券市场(一)债券的定义和特征1、定义:债券是债务人依照法定程序发行,承诺按约定的利率和日期支付利息,并在特定日期偿还本金的书面债务凭证。2、债券的特征P102:期限性;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3、债券与股票的区别1)持有者权利不同2)期限不同3)收益稳定性不同4)分配和清偿顺序不同(二)债券分类103(三)债券发行市场与流通市场103(四)债券评级六、证交所(一)证券交易所含义:101(二)特征:101(三)功能:(四)组织形式:第5章金融机构内容摘要:1.概述2.中外金融机构体系3.国际金融机构5.1概述一、含义P42二、类型:

1.监管与被监管

2.存款性与非存款性金融机构

3.政策性与非政策性金融机构

4.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三、商业银行的起源及途径P42(一)货币兑换业阶段(13-14)(二)早期银行业阶段(15-16世纪)(三)现代商业银行阶段(17世纪—1694英格兰银行)四、途径:P42

1.由货币兑换业转换而来

2.以股份公司形式转换为现代商业银行五、银行集中与垄断(一)原因:P44(二)表现:P45*六、银行职能与作用-P461、信用中介2、支付中介3、信用创造4、金融服务5、调节经济5.2非银行金融机构一、存款性金融机构二、非存款性金融机构

5.3中外金融机构体系

央行—核心商行—主体非银行金融机构一.一般金融机构体系架构

央行(四种形式)商行(最早的现代金融机构)专业银行(开发银行\投行\储蓄银行\农行\住房信贷)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信托\投资基金\养老基金\邮政储蓄机构\信用合作社)二.西方金融机构体系

央行中国人民银行(核心)国有商行全国性的商行股份制商行地方性的外资银行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三.中国金融机构体系四.美国的金融机构架构图五.中国的金融机构架构图5.4国际金融机构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二.世界银行集团世行—IBRD国际金融公司—IFC国际开发协会IDA等三.国际清算银行四.区域性金融机构第六章商业银行概述主要讨论的问题:一、商行的组织形式二、商行的性质及功能三、商行的资产负债表6.1商行的组织体制一、商行类型

1、职能分工型2、全能型二、商行组织形式(一)单一银行制

1、定义:单一银行制,又称单元银行制。是指由于法律上禁止或限制商业银行设立分支机构,银行业务只能完全由总行经营的制度。2、评价:P144(二)分支行制---世界商行的主要形式1、定义:分支行制,也称总分行制,是指商业银行可以在其总行所在地区及国内或国外的其他地方设立分支机构的制度2、背景:1443、评价:144(三)持股公司制---集团银行制1、定义:持股公司制银行也称集团制银行,是指由一个集团成立股权公司,在由该公司收购或控制的一家或若干家独立的银行。2、形式:非银行性持股公司;银行性持股公司。3、产生及发展的原因:4、评价---145

6.2商业银行性质及功能的双重性一、商业银行性质及其影响1、性质:商业银行是一个特殊的企业2、特殊性的表现:1453、功能的双重性:一方面为社会各主体融通资金;另一方面在直接信用不发达的情况下调控经济运行。

二、商业银行的资金融通功能

总体上看,商业银行就是应资金融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原因分析:1、理论依据----交易费用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2、直接融资之不足--P1463、银行融资的优点147三、商业银行的调控功能(148)(一)从存款角度分析--147首先,存款的规模大小直接制约着银行调节经济的广度和深度。其次,银行吸收存款可以协调国民经济中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再次,银行吸收存款可以调节货币流通,促进货币流通的稳定。(二)从贷款角度分析--1481、贷款规模调整:是指商业银行在一定时期内的贷款数量。2、贷款结构调整:是指贷款在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各企业之间以及在流通资金与固定资金之间的分布及其数量比例关系。3、通过调整利率来进行: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来配合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或调整经济运行

6.3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一、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作用与特点(一)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作用:149反映商业银行资产总量及其结构状况。说明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渠道及构成,包括其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为报表使用者提供预测和决策的依据*(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特点1、商业银行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很小---0.5~2%2、商业银行的资本与工商企业的资本在经营活动中的作用不同。商行的自有资本15%左右。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基本内容:P150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部分。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第7章商业银行业务本章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主要讨论的问题:1、资产业务2、负债业务3、其它业务

7.1商行负债业务一、相关含义:1.负债业务定义:商业银行吸收资金并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主要由存款、借入款、占用款、自有资本组成。2.特点3.广、狭义定义:

广义的负债:指除银行自有资本和一切外来资金。

狭义的负债:指银行存款、借款等一切非资本性的债务。二、构成:商行资金来源

资本金(商行自由资本)

附属资本

存款负债(各类存款)

借入负债

同业拆借

央行借款

企业

国际金融市场

社会

实收资本

核心资本资本公积金未分配利润

准备金坏帐准备金

储蓄存款活期存款:使用支票是活期存款的典型特征。活期存款特点流动性强不付息存取款和转帐频繁银行的服务成本较高各国绝大多数商业银行不对活期存款支付利息提现。转帐。多用于转帐而非提现。支付。可开支票,进行支付,作为货币使用。活期存款三大功能储蓄存款特点:盈利性强,流动性差。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的存款人不能用支票提款,支取相对稳定,构成商业银行可靠的资金来源定期存款:单位企业存入人民币、外币存款时与银行约定存期和利率,在存款到期支取时,银行按存入日约定的利率计付利息的一种存款。二.商行资产业务(一)商业银行资产的概念

1、定义:

商业银行的资产是指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业务。(现金资产、贷款、证券投资)2、作用:

1)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重要的盈利来源商行(税前)经营利润=贷款利息+投资收益—存款利息—费用二.商行资产业务2)是增加社会货币供给的最重要渠道3)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二)商业银行资产的种类1.现金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在央行存款(存款准备金)、同业存款和在途资金。

2.贷款:银行利润最大来源(1)定义:P199

(2)分类199

a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按期限分b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抵押贷款—按保障程度c一次性偿还贷款和分期偿还贷款—按偿还方式*d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按贷款的质量分类(贷款风险度)3.商行证券投资业务证券投资:目的一是作为银行的二级准备;二是增加银行收益。主要投资对象如下:中央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机构债券公司债券其他有价证券三.其他业务(中间)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含义、性质、发展原因、业务类别1.定义:2.性质:3.原因:

4.业务类别: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种类结算性中间业务:结算、进口押汇、信用卡业务担保性中间业务:出售信用为客户承担风险融资性中间业务:租赁、信托投资、出口押汇业务管理性中间业务:代理理财业务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期货、期权、互换业务其它中间业务:咨询、评估、服务性中间业务7.3商行管理主要讨论的问题:1、商行经营原则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理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3.《巴塞尔协议》

一、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一)原则1.流动性:205(衡量指标)2.安全性:指银行具有控制风险、弥补损失、保证银行稳健经营的能力。

206(衡量指标)3.盈利性:指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力求获取最大利润,以实现银行的价值最大化。204(衡量指标)(二)关系207(前提、保障、终极目标)

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一)资产管理理论1.商业性贷款理论:强调贷款投向应该是商业的短期流动资金,而且必须有真实的商业票据作为抵押或贴现。2.可转换理论:要保持资产的流动性,除了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外,还可持有转换性强的资产。3.预期收入理论:强调银行应依据借款人的贷款偿还能力安排贷款的发放。(二)负债管理理论1.存款理论-----被动负债理论2.购买理论----真正的负债管理理论3.销售理论(三)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管理技术三、《巴塞尔协议》---第八章中央银行主要讨论的问题:2231、央行的产生与发展3、央行的性质与职能4、央行的支付清算系统8.1央行的产生与发展一、产生背景:二、产生客观要求(原因):(1)银行券统一发行的需要(2)统一票据交换和清算的需要(3)对最终贷款人的需要(4)对金融管理的需要三、央行发展(阶段性)四、我国央行产生与发展2298.2央行的性质与职能一.性质:特殊的金融机构。—表现*二.职能:三.央行的支付清算系统:1.清算:金融机构通过中央银行收付款结清债权债务关系的业务叫清算

2.清算系统:组织安排

3.清算内容:第九章货币需求与供给主要讨论的问题:一、货币需求1.货币需求概论(定义、影响因素、测量)2.西方货币需求理论二、货币供给1.银行系统与货币供给2.货币供给模型3.货币供给理论包括的内容9.1货币需求一、货币需求概论:(一)含义:(二)货币需求理论研究的内容(三)分类:二、西方货币需求理论

西方货币需求理论(一)古典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传统的货币数量说)1.现金交易数量说1)代表人物及基本观点2)内容:注重研究货币数量与物价之间的因果关系。3)费雪交易方程:MV=PT费雪方程式:Md=PT/V4)结论:在货币流通速度和商品交易量不变的条件下,物价水平是随流通中的货币量成正比变化的。货币需求取决于名义的国民收入。

2现金余额数量说

1)代表人物及基本观点:2)内容:是从个人资产选择的角度分析货币需求决定因素。3)剑桥方程:Md=KPY4)二者的异同(评价):(二)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1.货币流通规律:M=PT/V2.纸币流通规律(三)凯恩斯及后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1.流动性偏好理论1)定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又称流动性偏好理论。所谓流动性偏好,就是指人们宁愿持有流动性高但不能生利的现金和活期存款而不愿持有股票和债券等虽能生利但较难变现的资产.2)凯恩斯对货币需求动机的划分——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3)分析第一.交易动机、预防动机两个层面上的货币需求基本与利率无关,而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的大小,并且与收入水平同方运动。用函数表示为:

M1=L1(Y)

M1=L1(Y)

货币需求利率M2=L2(i)第二.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与利率成反函数关系凯恩斯假设,人们只能在货币和债券这两种资产间选择其财富的持有形式。投机层面上的的货币需求是当前利率的反函数:

M2=L2(i)4)结论:将以上两个公式合并,得到货币需求的总函数:

M=M1+M2=L1(Y)+L2(i)=L(Y,i)5)评价P261

2.凯恩斯学派对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1)鲍莫尔模型---“平方根公式”鲍莫尔认为,人们持有用作交易媒介的现金,同企业持有存货一样,也要耗费成本。最适度的用作交易媒介的货币平均余额为:

M=C/2=√Tb/2i2)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托宾认为,任何一种证券投资都具有收益和风险两重性。一般说来,收益的增加意味着投资者效用的增加,风险的增加则意味着投资者效用的减少。第一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是不确定的,故应使资产持有多样化第二投资者的类型第三对风险、收益、效用的分析(四)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现代货币数量说---弗里德曼)1.货币需求函数:M/P=f(Y,W;rm,rb,re,1/P*dP/dt;U)2.影响人们实际持币量的因素1)总财富----决定因素(恒常收入)2)财富构成----人力财富/总财富3)持有货币和持有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成正比4)影响货币需求的其他因素9.2货币供给主要讨论的问题:一、银行系统与货币供给二、货币供给模型三、货币供给理论包括的内容一.概念货币供给是指经济主体把所创造的货币投入流通的过程。货币供给量通常是指一国经济中的货币存量,由货币性资产组成.*二.货币供给理论研究的内容

注意:货币供给量的内外生含义

三、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

1.定义:基础货币也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是由流通中的通货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组成。2.公式:B=R+C3.央行控制基础货币的手段—公开市场业务4.现金运行机制--*四、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的创造(一)商业银行与派生存款:(含义)(二)实现的条件1、部分准备金制度2、部分现金提取(三)创造过程()1、假设;2、过程;3、公式1)D=A/r2)C=D-A=(A/r)-A3)k=D/A=1/r4)公式修订:k=1/r+e+c4、制约因素:P293超额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定、活期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比例;客户对贷款的需求五、货币供给模型(一)简单乘数的货币供给模型M=(1/r

d)*B=mB(二)弗里德曼—施瓦兹的货币供给模型(D/R)(1+D/C)*B

M=D/R+D/C(三)卡甘的货币供给模型1C/M+R/D-(R/D)(C/M)

(四)乔顿的货币供给模型

M=(1+K)*B/(rd+rtt+e+K)*BM=第十章货币政策本章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主要讨论的问题:1、货币政策目标体系2、货币政策工具3、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一、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的构成(一)定义:当代各国政府干预和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政策之一.

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各项措施的总和。

10.1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10.1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狭义定义: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二)构成:三个层次有机组成最终目标:中介目标(货币供给量、利率、汇率)操作目标(准备金、基础货币)

(一)最终目标的内容1.币值稳定(物价稳定)---(30年代)确定的背景;包含的内容;测量的指标;2.充分就业(30年代)3.经济增长(50年代)4.国际收支平衡(70年代)(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目标之间的关系)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10.1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理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