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下金榜学案第22课《陋室铭》及答案_第1页
七级下金榜学案第22课《陋室铭》及答案_第2页
七级下金榜学案第22课《陋室铭》及答案_第3页
七级下金榜学案第22课《陋室铭》及答案_第4页
七级下金榜学案第22课《陋室铭》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训练·达标检测一、双基积累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谈笑有鸿儒()(3)无案牍之劳形()(4)无丝竹之乱耳()(5)往来无白丁()(6)可以调素琴()2.翻译下面的句子。(1)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译文:(),有仙/则名,草色/入帘青,往来/无白丁,无/案牍之劳形()“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二、课内阅读(2013·株洲中考)阅读课文,完成5~7题。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①斯是陋室()②谈笑有鸿儒()6.翻译下面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文::“既然‘斯是陋室’,不管怎么说,陋室就是陋室,怎么可能‘何陋之有’呢?”如果你是刘禹锡,如何回答他?答:三、美文品析(一)(2013·朝阳中考)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完成8~12题。【甲】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安贫乐道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营②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③,意怡如④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⑤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⑥(选自《晋书》)【注】①耽:非常爱好。②营:谋求。③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④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⑤哂:讥笑。⑥通儒:指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惟吾德馨()(2)何陋之有()(3)其妻患之()(4)常丐食诵《诗》()9.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文:(2)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译文:10.【甲】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陋室的?答:11.【乙】文写王欢与妻子的对话有何作用?答:12.比较【甲】【乙】两文,说说刘禹锡与王欢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二)(2013·南通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何陋轩记[明]王守仁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①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②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夷之人其好言恶詈③,直情率遂。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④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⑤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⑥孔子之言。嗟夫!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然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来者。(选自《王文成公全书》,有删节)【注】①蔡:周代古国。②上国:国都。③詈:骂。④郁:阴滞。⑤莳:栽种。⑥信:伸张。13.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就其地为轩以居予14.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人以为陋()(2)于是人之及吾轩者()(3)因名之曰“何陋”()(4)记之以俟来者()15.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译文:16.阅读全文,请概述作者写《何陋轩记》的目的。答:17.阅读刘禹锡的《陋室铭》中的文字,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两文是如何体现“陋室不陋”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答:答案解析1.答案:(1)出名(2)大儒,学识渊博的人(3)官府的公文(4)使……受到扰乱(5)平民。文中指没有学问的人(6)弹奏2.答案:(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2)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出名了。3.【解析】选B。“苔痕上/阶绿”应划分为“苔痕/上阶绿”。4.【解析】选B。“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屋主人品德高尚。5.答案:①这②大6.答案:没有(嘈杂的)奏乐的声音使双耳受到扰乱,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7.答案(示例):物质方面的确比较简陋,但“何陋之有”是说“我”志趣方面高雅绝俗,并不鄙陋。(理解“陋室不陋”主旨即可)8.答案:(1)散布得很远的香气。文中指(品德)高尚(2)宾语前置的标志(3)为……而担忧(4)像乞丐一样乞讨9.答案:(1)没有(嘈杂的)奏乐的声音使双耳受到扰乱,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2)王欢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志向,后来终于成为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10.答案:生活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答出两点即可)11.答案:反衬王欢专心求学的决心。12.答案:相同之处:安贫乐道。不同之处:刘禹锡居室简陋,生活高雅,品德高尚;王欢安于过贫困的生活,专心求知。附【乙】【译文】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他安于贫困的现状,以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快乐,精神专一地沉迷于学业之中,不谋求家业,常常边乞讨食物边诵读《诗经》。即使家中没有一斗粮食的储蓄,内心还是安适愉快。他的妻子为这件事感到忧心,有时焚烧他的书而要求改嫁,王欢笑着对他的妻子说:“你没有听说过朱买臣的妻子吗?”当时听到这话的人大多讥笑他。王欢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志向,后来终于成为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13.【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的停顿。“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中,“就”“为”是动词,所以应在“为”之前停顿,“以”相当于“而”,解释为“来”,所以“以”之前也要停顿。答案:就其地∕为轩∕以居予14.【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把握能力。解答时应联系课内文言文。比如,“陋”可以联系《陋室铭》中的“何陋之有”,“及”可以联系《郑人买履》中的“及反”,“名”可以联系《醉翁亭记》中的“名之者谁”,“俟”可以联系《捕蛇者说》中的“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答案:(1)简陋(2)到(3)命名(4)等候,等待15.【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完成时要抓住句中关键字词。比如,“而”“旬”“安”。答案:然而我在这个地方生活了十个月,感到生活安宁而快乐。16.【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能力。应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完成。根据第1段最后一句,可以知道写作此文的目的在于伸张孔子夷地“何陋之有”的观点。根据第2段最后一句,可以知道作者期待“君子”来夷地教化百姓。根据“然此无损于其质也”,可以知道该文还赞美夷人的美好品行。作者在条件艰苦的夷地居住而忘记了居住在夷地,可知此文和《陋室铭》一样,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答案:①伸张孔子夷地“何陋之有”的观点;②期待品德高尚的人来夷地教化百姓;③表达作者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④赞扬少数民族人民直率坦诚、乐于助人的品性。17.【解析】此题同时考查对课内以及课外文言文内容的把握能力。《陋室铭》是从居住环境、生活情趣、交往人物等角度体现陋室不陋的,《何陋轩记》与其类似。答案:①居住环境优美:刘禹锡居所苔痕碧草相映;王守仁住处竹木花草相伴;②生活情趣高雅:刘禹锡调素琴、阅金经;王守仁添置琴编图史;③交往人物不俗:刘禹锡只与鸿儒交往;王守仁与游学读书人往来。附【译文】当初,孔子想搬到九夷(边远之地)去住,别人都认为那里简陋落后。孔子说:“君子居住在那里,有什么简陋的呢?”我因罪被贬龙场,龙场在上古蔡国属地以外的边远地区。人们都以为我来自京城,一定会嫌弃这里简陋,不能居住;然而我在这个地方生活了十个月,感到生活安宁而快乐。夷人好骂人,说粗话,但性情率真、淳朴。我刚来的时候,没有房子居住,住在丛棘之中,则非常阴滞;迁到东峰,就着石洞住下,却又阴暗潮湿。我曾在丛棘的右边开园种菜,夷民纷纷砍伐木材,就着那块地搭建起一座轩房让我居住。我于是种上桧柏竹子,又栽上芍药等花卉,(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来交往的文人学士,也慢慢聚集增多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