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学前儿童发展课件)_第1页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学前儿童发展课件)_第2页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学前儿童发展课件)_第3页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学前儿童发展课件)_第4页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学前儿童发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1)学习目标:1.理解感知觉的概念,能够用生活中的案例阐释概念中的关键词。2.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能够说出感知觉的区别和联系。3.了解感知觉的种类及作用,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说出感知觉在人类认识活动中的重要性。检查课前学习情况:1.请找出感觉、知觉两个概念中的关键词,并说说其含义。2.多种感觉的简单相加是否就构成知觉?二者有什么关系?3.感觉、知觉有什么区别与联系?4.感知觉非常重要,是不是感觉刺激越多越好?感知觉概述客观事物属性感官脑形状颜色大小滋味气味质地重量温度眼舌皮肤视觉味觉肤觉鼻听觉嗅觉什么是感觉外部感觉内部感觉视觉(视网膜)听觉(耳蜗)味觉(味蕾)嗅觉(鼻上部粘膜)触觉(皮肤)运动觉(肌肉、神经)平衡觉(前庭、半规管)机体觉(内脏的神经细胞、皮肤)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什么是感觉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对事物的整体反应觉察分辨确认什么是知觉物体知觉社会知觉对自己的知觉对他人的知觉人际关系的知觉空间知觉:反映物体大小、方位、距离、形状的知觉时间知觉:反映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运动知觉:反映物体位移和位移快慢的知觉知觉什么是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感知觉的区别和联系区别: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仅依赖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

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知觉依赖于多个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联系: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感知觉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1.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感觉剥夺实验flv)感觉剥夺实验装置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实验表明: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上的。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感知觉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感知觉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2.感知觉是婴儿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基本手段。3.感知觉在幼儿心理活动中仍占主导地位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视觉: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小孩越小视力越好,对吗?为什么?应该如何保护婴幼儿的视力?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有什么特点?如何促进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1.视觉集中指通过两眼肌肉的协调,能把视线集中在适当的位置观察物体。新生儿视觉(flv)机能调节较差,视觉的焦点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两个月时才能改变焦点,四个月时才能像成人那样改变晶体的形状,以看清不同距离的客体。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2.视觉敏度(视敏度):整个学前期,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必须从小注意用眼卫生,保护孩子的视力。1.保证孩子看书有充分的照明。2.教给孩子正确的看书、握笔姿势。3.给孩子看的字、画,年龄越小字画越大。4.不要让孩子长时间看书看电视等。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2.视觉敏度(视敏度):视敏度是指眼睛精确地辨别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是发觉物体形状或体积最小差别的能力,即一般所说的视力。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2.视觉敏度(视敏度):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正常成人的视敏度是1.0。美国:新生儿的最佳视距在20cm左右,视敏度在20∕200到20∕600之间,6个月左右的婴儿视力可达20∕70左右;我国的研究:1—2岁儿童的视力为0.5—0.6,3岁视力可达1.0,4—5岁后视力趋于稳定。

2.视觉敏度(视敏度):在整个学前期,儿童的视敏度在不断提高。1.保证孩子看书有充分的照明。2.教给孩子正确的看书、握笔姿势。3.不要让幼儿坐在距离图片或实物太远的地方4.给孩子看的字、画,年龄越小字画越大。5.不要让孩子长时间看书看电视等。教育启示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婴幼儿视觉发展训练方法

视觉转移

移动玩具

笑脸说话

抖动玩具

看婴儿画报

训练方法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3.颜色视觉: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颜色视觉也称辨色能力,是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人眼视网膜上有3种分别含有红、绿、蓝不同感光色素的视锥细胞,分别对生出红色、绿色、蓝色的光波敏感。3.颜色视觉:Borntein认为,婴儿出生时就具备辨别各种颜色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内在固有的。一般认为,新生儿从3-4个月起就能分辨彩色和非彩色,4-8个月的婴儿最喜欢波长较长的暖色调,红颜色特别能引起儿童的兴奋。4岁,能将基本颜色与名称联系起来。5-7岁,能正确地命名常见颜色。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我国主要运用“配对、指认、命名”三种方式来研究儿童的辨色能力。幼儿初期:认识基本色,难以辨认混合色和近似色,不能说出颜色的正确名称。幼儿中期:认识基本色、混合色,能说出基本色的名称。幼儿晚期:不仅认识颜色,而且能够调配颜色,说出多种颜色的正确名称。3.颜色视觉: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颜色视觉的障碍有:色盲、色弱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学前儿童颜色视觉的发展,主要依靠生活经验和教育。为儿童提供色彩丰富的生活环境指导学前儿童认识和辨别各种色彩指导幼儿掌握明确的颜色名称;教育启示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3.颜色视觉: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听觉:刚出生的新生儿有听觉吗?人是什么时候开始有听觉的?学前儿童听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小孩越小听力越好,对吗?为什么?应该如何保护婴幼儿的听力?请思考:刚出生的新生儿有听觉吗?人是什么时候开始有听觉呢?学前儿童听觉的发展研究表明:胎儿期就有了听觉。把孕妇的心跳声录下来,新生儿大哭大闹或急躁不安的时候,把录音播放给新生儿听,新生儿很快就会安静下来,说明对这种声音是熟悉的。因此可知,胎儿已经有了基本的听觉能力,而且有了听觉记忆。2个月宝宝听音乐学前儿童听觉的发展1.纯音听觉:绝对感受性—分辨最小声音的能力差别感受性—分辨不同声音最小差别的能力

学前儿童听觉的发展幼儿纯音听觉感受性有很大的个别差异。有的幼儿听觉感受性高些,有的则低些。幼儿的纯音听觉感受性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发展。1.语音听觉:小班:能感知词的声音,还不一定能辨别语音。中班:可以辨别语音的微小差别大班:能区别本民族语言所包含的各种语音。学前儿童听觉的发展语音听觉指辨别语音的能力。婴幼儿辨别语音的能力是在言语交际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婴儿对人的语音感知能力十分敏感,对母亲的声音尤为偏爱。3个月的婴儿就能觉察出快乐与悲伤的声音。幼儿比较偏爱语速慢、声调高、音调夸张的语言,也就是“妈妈语”。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触觉:学前儿童触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婴幼儿触觉的发展对婴幼儿认识的发展有什么意义?应该如何促进婴幼儿触觉的发展呢?触觉是学前儿童探索世界、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学前儿童触觉的发展1.口腔探索:口腔探索是婴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尤其是1岁前。学前儿童触觉的发展儿童对物体的探索最早是通过口腔的活动进行的。2.手的探索:是儿童触觉探索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学前儿童触觉的发展触觉是学前儿童认识世界的主要手段,在其认知活动和依恋关系形成的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用不同的织物抚摸皮肤触摸玩具抚摸头和四肢勾拉手指活动手掌抓握小物品浴后刺激抓握吊挂玩具做手心游戏触摸脚掌、小腿主动触摸学前儿童触觉的发展思考与练习1.婴幼儿的视觉、听觉、触觉发展各有什么特点?2.怎样发展婴幼儿的视觉、听觉和触觉?感觉规律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感觉规律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思考:当你从光亮处进入电影院时,最初感到伸手不见五指,过一会儿就能够看清楚周围的东西了,为什么?染色工人能够辨别几十种不同的黑色,而我们却不能。为什么?感觉规律主要表现为感受性的变化规律。感受性:即人的感觉能力。不同的人对同样的事物感受性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的感受性也不同,即人的感受性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感觉规律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1.感觉适应: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引起人的感受性降低或提高的现象。感觉规律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把手放入冷水中,过一会儿就不觉得那么冷了。从暗处进入亮处,最初看不见东西,过一会儿就能够看清楚了。从亮处进入暗处,最初看不见东西,过一会儿就能够看清楚了。1.感觉适应:感觉规律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在组织活动时要遵循感觉适应规律,如带领幼儿从亮出进入较暗的电影院、录像室,或由暗处进入亮处时,要注意让孩子有个视觉适应的过程,稍微停留一下再行动。2.感觉对比:是同一感觉器官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

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规律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同时对比:同样的小方块在黑色背景上比在灰色背景上显得更白继时对比:凝视上排两个圆数秒钟,然后立刻转看下排两圆,虽然它们为同一颜色(黄色),但一开始看起来好像是不同颜色的两个圆。2.感觉对比:感觉规律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月明星稀,无月满天星;鹤立鸡群。吃了酸的再吃甜的,会感觉更甜。白底的贴绒教具上要贴黑色的图形。教师在制作和使用玩教具等活动中,要善于利用感觉对比规律,提高幼儿的感受性。3.感觉的相互作用:即多种感觉之间的相互影响。感觉规律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听轻音乐可以提高视觉感受性强烈的噪音则降低视觉感受性。一个物体在眼前晃动久了会感觉头晕。联觉现象。教师应指导学前儿童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通过不同感觉的协同作用,提高学习的效果。4.感受性的训练(感觉的敏感化):即通过教育和训练可以提高人的感受性。感觉规律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通过适当的教育活动(如音乐、美术、手工等)促进幼儿的听觉颜色视觉、触觉等能力的发展。染色工人能够辨别几十种不同的黑色,而我们却不能。盲人的听觉、触觉特别敏锐(感觉的代偿作用)【讨论与分析】:教师上课说话时要轻声细语,不要高声大叫。“入芝兰之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