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_第1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_第2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_第3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_第4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例1、例20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数位顺序表,并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

和“亿”,知道亿以内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2、经历多位数的读法过程,在具体情境中,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

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3、渗透结合现实素材认识亿以内的数的教学思想,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

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团队

精神。

三、教学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能正确地读

出多位数。

四、教学难点:

感受计数单位的大小,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及十进关系。

五、教学方法:导学法、练习法。

六、教学准备:每位学生准备一个拨珠计数器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1)小组派代表读数比赛:3465、7903、3210、5060

(2)复习万以内数的读法。

怎么读得又快又准,有什么好方法?

总结方法:从左往右读,数位上是儿就读儿;中间不管有儿个“0”,只读一

个零;末尾“0”,不读。

复习数位上各数的意思

每个“9”在什么数位上,分别表示多少?

2、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经常用

到比万大的数。(出示我国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

评价读得对错)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同学们有信心学好吗?(板

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通过老师在计算器上拨珠认数,初步了解计数单位。

1、联系生活,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1)复习“万

老师在计数器上拨珠,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拨,一直拨到九千。

同学们,能不能再在千位上拨一个珠子?(不能)那怎么办?九千加上一千

是多少?(一万)

对极了,千位满十,应该向万位进一,所以我们应该在万位上拨一个珠子。

也就是说,几个一千是一万?(10个)(板书:万)

(2)认识“十万”。

师生一起在计数器上边拨边数边想,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

到九万,再加上一万是多少?(十万)

刚我们又满十进一,产生了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十万”,也知道了10个一万

是十万(板书:十万)

先让学生估计十万人站在一起会是什么场面,再课件展示鸟巢十万人集会的

图片,让学生感受十万有多大。

(3)认识“百万”。

同样的方法,学生在计数器上边拨边数,十万十万地数,认识“百万”,知

道10个十万是一百万。(板书:百万)

先让学生估计一百万人站在一起会是什么场面,再课件展示天安门广场上容

纳100万人的盛大集会图片,让学生感受一百万有多大。

(4)认识“千万工

通过同桌互相讨论,和类推的方法,认识“千万”,知道10个一百万是一

千万。(板书:千万)通过10个天安门能容纳一千万人,让学生感受一千万有多

大。

(5)认识“亿工

通过独立思考,和类推的方法,认识“亿”,知道10个一千万是一亿。(板

书:亿)通过书上第4页“做一做”第二题中的两个例子,让学生体会一亿有多

大。

同学们,那10个一亿是多少呢?(十亿)10个十亿又是多少呢?(让学生

明白还有无穷多个计数单位)

(6)了解十进制计数法,并学会应用。

同学们看黑板上的板书,我们刚已经学过这么多的计数单位,我们--起说•

说。那你们发现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请同桌互相合作,完成老师给

你们的表格。

()个一是十()个一万是十万

()个十是一百()个十万是一百万

()个一百是一千()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个一千是一万()个一千万是一亿

结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练习:()个一百是一万()个一千是一亿()个一万是一千万

2、认识新的数位。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它们分别在

数位顺序表中的什么数位上?

今天我们认识的“十万”“百万”“千万”“亿”呢?它们分别又是在什么数

位上呢?(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

3、学习数级,熟记数位顺序表。

(1)学习数级。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4页,仔细比较书上的数位顺序表和老师黑板上的有什

么不同?

真是火眼金睛,马上就发现了,书上的表中多了数级。下面就由老师给大家

介绍一下我国的四位分级计数法。(从右往左四位分为一级,第一级是个级,包

括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第二级是万级,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

位;第三级是亿级。)

(2)读、记数位顺序表。

考考你:从右边起,第5位是什么数位?第7位呢?第9位呢?

4、巩固练习。

书上第4页“做•做”第一题数数

(-)通过试着读数,进一步深化认识亿以内的数。

(1)学生试着读13628945

(2)交流读数的方法。

预设学生汇报有以下读法:

①标上数位再读。

②把数写在数位表中,按照数位顺序往下读

③先分级,用虚线把万级和个级隔开,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3)学生试着读3100895249600085000300

(4)根据学生读数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和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好这些数字,

学生再读。

(5)小组讨论大数的读法。

①含两级的数怎么读?

②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

③数位上出现0又该怎么读?

(6)交流讨论的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出含两级的数的读法:含有两级的数,

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中间

不管有儿个不管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不读。

6、练习读数。

7.理解位值、数的组成。

说出下面每个数中,各个数在数位上表示多少。

3100895249600085000300例3100895中“3”表示3个百万。31008195是

由3个百万,1个十万,8个一百,9个十,5个一组成的。

(四)应用。

1、读出课本上第2页上第2、3题的大数。

找个别同学读,其他同学评论读的对不对。然后再自己读。

2、练一练。

摆一摆:用四个“5”,四个“0”按下列要求摆出八位数。

①一个“零”都不读出来的八位数。

②只读出一个“零”的八位数。

③读出两个“零”的八位数。

小组合作完成,在班上集体订正。

3、引申拓展。

(1)在58后面添()个0,这个数就变成58万。

(2)要把108变成一百零八万,要在108后面添()个0。

教师先给出一定的提示,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五)课堂小结。

含有两级的数,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

加一个”万〃字;中间不管有儿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0”,不读。

八、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认识

含有两级的数,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按个级的读法来

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中间不管有几个“0”,只读一个零;

末尾“0”,不读。

第2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的例1,例2,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中的习题1—5

题。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

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并掌握亿以内的数

位顺序。

2.经历多位数的读法过程,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

数,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3.渗透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及学生

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教学读万级的数。

四、教学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五、教具准备:计数器。

六、教学方法:导学法、自学法。

七、教学过程:

(-)复习与导入。

1、复习。

(1)考考你:这些数你会读吗?让学生尝试读数。

(2)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o

2、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经常用

丁~国>%2000千第五:大/国人d什全白今址4孱.

到比万大的数。

同学们这些数据你会读吗?今天我们i起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同学们有

信心学好吗?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二)通过学生预习课本,,初步了解亿以内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先四人小组讨论,在汇报,师在黑板上作简要记录。

1.数位名称: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

2.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边汇报边整理成数位顺序表:

3.计数方法:

用万作单位,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

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由此得出: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要求学生在小组里拨珠数一数,然后请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示范。

4.分级方法: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都是一级。

(1)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一。

(2)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万。

(3)亿位和亿位以上的数位是亿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亿。

在数位顺序表上补充数位。

5.数的组成:在13819000中8在十万位,表示8个万,说说其他数位上

的数各表示多少?

6.总结: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一个数字所占的数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

7.练一练:

(1)一万一万地数,从九十六万数到一百零三万。

(2)十万十万地数,从七十万数到一百万。

(3)一千万一千万地数,从八千万数到一亿。(指名读,全班读。)

(4)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分小组读一读本小组成

员收集的信息数据。)

(三)通过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进一步深化多位数的读法。

看来大家对亿以内数的知识了解得真不少,那么这些亿以内的数你们会不会

读呢?

249624960000640700085000300

1.学生试读。

2.全班交流。

(1)在出现不同答案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阐明理由。教师适当点拨,

指正。

(2)把每个数的读法用汉字记录下来,开展小组讨论:读数时有哪些规则?

(3)小组推荐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修正,最后进行归纳:

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读万级时,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

有儿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儿个0,都只读一个“零”。

(4)试一试:读出下面各数。

56900024600708000

(5)向读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取经,看怎样读起来更方便?学生可能提出以

下儿种方法:

数出最高位后,按照数位顺序往下读;

先分级,用虚线把万级和个级隔开,先读万级,再读个级;(可以进一步询

问:为什么用虚线隔开呢?)标上数位再读。

肯定学生的方法,然后征求意见:你们会选用哪种方法呢?

(四)应用。

1.课本第9页的第5题:你能正确地读出第2页上的数吗?

先个别读,再同桌互读。

2.练一练。

680000是()位数,最高位是()位,读作:()0

2030404是()位数,最高位是()位,读作:()o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引申拓展。

8和6中间添()个0,这个数才是八百万零六。

教师先给出一定的提示,再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五)课堂总结。

先分级,用虚线把万级和个级隔开,先读万级,再读个级。读万级时,按照

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八、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读法

先分级,用虚线把万级和个级隔开,先读万级,再读个级。读

万级时,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每级末

尾不管有儿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儿个0,都只

读一个“零、

第3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例3、例4,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6、9、11、

12题。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

2、经历写亿以内数的过程,体会亿以内数的写法。

3、渗透对学生进行爱国思想教育,培养学生主动迁移知识的思维习惯。

三、教学重点:教学写万级的数。

四、教学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五、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

六、教学准备:

师:含有亿以内数相关信息的音像材料•,数位顺序表。

生:收集现实生活中亿以内数的信息数条,计数器或算盘。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导入。

1、复习。

播放新闻。

荆州长江大桥总长四千三百九十八米。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北京路二小现有学生一千九百五十三人,校园面积为九

千五百平方米。

2、导入。

师:你在刚才的画面中了解到了哪些数据?你能把这些数据写出来吗?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万以内数的写法:从高位写起,哪一位是几就在哪一

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Oo

(-)通过信息,初步学习亿以内数的写法。

1.继续播放新闻:

据统计,2000年有六千八百五十万少先队员参加了“手拉手”活动,三千

零八十万人参加了“保护母亲河”行动。

2.提问:在刚才的新闻中你注意到了哪些数据?这些数据有什么共同的特

点?

学生可能会说:这些数都很大,它们都占有两个数级……。学生的回答只要

有道理,教师都给予肯定。

师:你能试着写出这些数吗?先独立写一写,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倾听小组意见,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

各小组代表介绍自己的方法,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意见:

(1)先写出数位顺序表,对准数位一位一位地往下写,如果哪一位上一个

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2)一级一级地写,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

在哪一位上写Oo

教师鼓励同学提出质疑或进行补充。

(三)通过练习,进一步深化亿以内数的写法。

让学生试写第6页“做一做”的四个数。

师:这些数的位数很多,写的时候可能会出错,谁有好的检查方法介绍给大

家呢?学生可能提出两种方法:

(1)写完后可以把写出的数再写一遍,看是否与要求写的数…致。

(2)根据最高位的判断这个数是儿位数,然后进行核对。

教师肯定学生的方法,并提醒学生写完后注意检查。

(四)应用。

1、完成第9页第6题。

先在计数器上拨出下面各数,然后再写下来。最后集体订正。

2.练一练。

写出由下面各数组成的数。

三十万、八万和五千

二千万、六十万和六百

学生先自己写,然后集体订正。

3、引申拓展。

数学游戏:

由新闻发布官发布自己在课前收集的信息,各位小记者负责将信息中的数据

记录下来。

其他同学当裁判,最后统一核对,考察小记者工作是否合格。评选出最佳小

记者。

(五)课堂总结。

亿以内数的写法:

(1)先写出数位顺序表,对准数位一位一位地往下写,如果哪一位上一个

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2)一级一级地写,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

在哪一位上写Oo

八、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写法

(1)先写出数位顺序表,对准数位一位一位地往下写,如果

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2)一级一级地写,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

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第4课时大数的认识练习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12页练习一中的1——16题。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以及数的组成。

2、经历读数写数的过程,体会大数的读法与写法。

3、渗透认真读和写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独立思考等的学习习

惯。

三、教学重点: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四、教学难点:亿以内数的数的组成。

五、教学方法:引导练习法。

六、教学准备:练习题卡。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导入。

1、复习。

学生回忆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

2、导入。

实践练习。

(-)通过各种题型的练习,初步巩固亿以内数的读写法以及数位顺序表。

1、练习一第1题。

回忆数位顺序表,找学生说一说,同桌互相说。独立填在书上。

2、练习-2——5题。

回忆亿以内的数的读法,自己读数,在班上找学生读,同桌互读,找儿个学

生做在黑板上,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最后全体学生订正。

(三)通过后面题型的练习,进一步巩固亿以内数的写法。

完成练习一第8页练习一6——8题。

1、完成6题。

先说数位顺序表,看着图说数。先自己说,再同桌互相说,最后写数。老师

巡视批改。

2、做7、8题。

为提高每个学生课堂的参与机会,本题安排的内容可以在同桌学生间开展。

活动可以分两步实施:第一步一个学生读数,另一个学生根据所读的数写数,经

过几次读数,两人可以交换角色;第二步一个学生写数,另一个学生根据所写的

数读数,然后交换角色进行。在同桌学生练习的基础上,也可以派代表在全班进

行比赛,以增强学生的兴趣。

学生先自己写数,教师巡视,个别辅导,最后集体订正。

(四)应用。

1、做练习一9——15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重点讲解。

2、练一练。

写出由下面各数组成的数。

三十万八万和五千二千万六十万和六百

同桌互相说想法,全班交流。

3、引申拓展。

写出由20985组成的最大五位数和最小五位数。

找个别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做法,然后教师讲解。

(五)课堂总结。

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都是从高位起,先万级再个级。

八、板书设计:

大数的认识练习

1、30600900读作:三千零六十万零九百

2、一千零伍十万零三十写作:10500030

第5课时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例4及相应的做一做。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

2、经历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体会数的大与小。

3、渗透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归纳

概括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四、教学难点:能正确地比较数的大小。

五、教学方法:导学法。

六、教学准备:题卡。

七、教学过程:

(~)复习与导入。

1、复习。

同学们收集了有关大数的信息,请你把收集到的数和同学说一说?

2、导入。

你们知道这些数中哪个大?哪个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讨比较这些

数大小的方法。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通过仔细观察数,初步了解数的大小的比较。

例4出示我国最大的6个省份面积的情境图。

4下面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六个省份(单位:平

方千米)。

W是江:454B00内蒙古:11000CO斤海2720000

西川:485000西藏1210000新踩:1660000

师:你会比较每两个省面积的大小吗?试一试。

汇报:说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

(三)通过比较数的大小,进一步深化大数大小的比较。

1、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是什么?

小组讨论,班上汇报,最后商讨结论。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的数大的哪个数就大;

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2、练习:比较数的大小。

92504010360050140063140289060288906203000307300

3、学生尝试在本上比大小。

1210000)72000

454800(48500

1100000<1660000

1660000)11720000

小组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自己组的比较方法。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出比较大小的方法。

收集生活中的数进行展示,提高学生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能力……

通过迁移类推,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

(四)应用。

1、课本13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

2、练一练。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98965010000020880809999970060070201

3050000003050000

集体订正。

3、引申拓展。

(1)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505005005005500040005

老师抽查,再讲解。

(2)写出儿个大于99987的五位数。

学生先独立完成,老师再讲解。

(五)课堂总结。

多位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

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的数大的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

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八、板书设计:

多位数的大小的比较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

位数相同,左起第

一位的数大的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

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第6课时大数的改写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15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的改写

整万的数。

2、经历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的

方法过程。体会”略写“非整万的数的方法。

3、渗透自主探究的教学思想,掌握“四舍五入”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培养学生利用教材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科普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

三、教学难点: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做范围的近似数。

四、教学重点:大数的“改写“和“略写

五、教学方法:讲解尝试法、自主探究。

六、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导入。

1、复习。

(1)旧知铺垫。

写出下面各数。

一百二十万二千三百写作:

二百零四万五千写作:

三千零二十万零六百八十写作:

写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然后出示正确写数。

(2)、读一读下面各数。

2000000读作:

3500000读作:

10200000读作:

86000000读作:

学生读数完成后,教师板书补充读数。

2、导入。

有些较大的数,写起来比较麻烦,还有另一种写法,比较简单。怎么写呢?

(二)通过阅读情境图,初步掌握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

1、教学例5

(1)出示挂图或电脑课件展示人体血液的构造,介绍红细胞,白细胞的作

用。

—“、滴血■液.^^有:

、红外月包:5000000个=500万个

白细月包:10000个=万个

说明在一滴血液中含有多大数目的红细胞和白细胞。

(2)让学生读一读这两个数.再看看这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后,教师说明:这两个数都是整万的数.什么是整万的数呢?

像2000035000010000001020000.......都是整万的数。

像2003535600010000051025600......都是非整万的数。

(学生明确了整万数与非整万数后,不仅对改写以“万”坐单位的数有帮助而

且对将非整万数“四舍五入“到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做了铺垫。)

(3)明确告诉学生:在生产,生活中人们为了方便读写,常常将万位后面的4

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万”字来代替数末尾的4个0,这样就把整万的数改写成

了以“万”作单位的数。

(4)改写。

板书出示:500;0000个=500万个

强调:把个级的4个0省略掉,在500后面写上个“万”字.这样照样读作:

五百万个。

想一想:10000个=1万个。

先让学生来说,然后教师添上板书“1”

(5)即时尝试。

把下面的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8000030000018000000

学生独立改成.老师巡视,观察学生是否记住写“万”字,并当作要点进行强

调。

(三)通过电脑展示情景图,进一步深化亿以内数的改写。

>6>地球的直径大约是多少万千米?太阳的呢?

我的肚子大约可以

乳下130万个你.

12756千米

地球蚓W

(1)让学生观察情景,了解太阳和地球的大小关系。

(2)让学生读出太阳和地球的直径分别是多少。并说一说太阳的直径是地球

的多少陪.这时学生感到直接说出这两个大数之间的陪数关系比较困难。

(3)启发学生想到:用“万”作单位的数进行比较会比较方便。

(4)观察这两个数有什么特征?怎样把这两个数改为整万的数?

(5)介绍“四舍五入”法及如何用“四舍五入”法将非整万的数改写成以“

万”作单位的数。

①找准万位上的数.板书:12756

②看万位右边第一位上的数,是2

③说明:根据“四舍五入”法规定,像这样小于5,把它和右边的数全舍去,改

写成。板书:12756%10000。

说明:因为得出的是近似数,所以必须用“心“,不能用"="。

④再把1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板书10000=1万(说明:这里两数是相等的,只能用"=")

(6)想一想:怎么将1389000用“四舍五入”法该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

数。

先让学生尝试联系,然后教师在逐步引导。

①找准万位上的数:1389000

②看万位右边第1位上的数.大雨5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

改写成0o

板书:1389000处1390000

③再把1390000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板书:1390000=139万

教师: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多少倍飞

(7)即时尝试

把下面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126400813285431209000

先由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教师讲评,如果学生直接“略写“成以“万”作单位

的数也可以,但要强调写上“心”。

如:1264008Q126万1328543抄133万

(四)应用。

1、课文第15页的“做一做”。

学生自己完成,老师订正。

2、练一练。

97865432(精确到万位)97865432(精确到千位)

通过让学生分别求出同一个大数的不同的近似数,联系使用“四舍五入”求近似

数,这样可以加深写生队近似数的理解。

学生板书,集体订正。

3、引申拓展。

()里能填几。

5()8702p54万35()860235万599()125P600万

先回忆求近似数的方法,再让学生试着填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最后老

师讲解。

(五)课堂总结。

近似数的改写:根据“四舍五入”法规定,万位右面第一位上的数小于5,把

它和右边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万位右边第一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5向前一位

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写成Oo

八、板书设计:

大数的改写

根据“四舍五入”法规定,万位右面第一位上的数小于5,把它

和右边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万位右边第一位上的数.大于或等

于5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写成Oo

第7课时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20页的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练习三中的习题1—2题。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数的产生过程,并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2、经历数的产生过程,体会数是怎么来的。

3渗透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

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计数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

四、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已学过的万级数的数位顺序表迁移类推亿级数的数位顺序表。

五、教学方法:导学法、自学法。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复习。

读一读这些数:7、29、9000、1360

2、导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数,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一起来交流。

(二)通过观察主题图,初步了解数的产生。

1.数的产生。

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就产生了数。

2.计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

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二、三这些数词

来数物体的个数。只知道“一样多”、“多”或“少二

①计数方法。

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物品来计数。

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

例: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

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

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

例:出去打猎时,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在

木棒上刻多少道;打猎回来时,再把拿回来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对应起来,

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样多,如果是,就说明武器没有丢失。结绳计数的道理也

是这样。这些计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对一个地

对应起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对应。

②符号。

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又发明了一些记数

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

现在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等是自然数。一

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师问:你们观察一下,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差是

几?最小的自然数是谁?最大的呢?

生小组讨论完派代表发言,最后请同学进行总结。

最小的自然数是零,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无限的就是一个一个地数,总

也数不完,数出一个很大很大的数以后还可以数出一个比它多1的大数。

(三)通过制作数位顺序表,进一步深化对数位顺序的理解,从而掌握十进

制计数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往的增多,需要相互交换物品,又经过了很长时间,

产生了较完善的计数方法。

就象我们已经学过亿以内的数及计数单位和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在日常生活

中还经常用到比亿大的数,例如我国人口已达到13亿,世界人口已有50多亿,

银行存款已超过百亿等。你能从亿接着往下数吗?

1.数位顺序表。

(1)猜一猜

师问:“亿”后面的计数单位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可能会说从前面学过的万级、个级类推出来,这时师从学生所说的引导生

说出10个亿是十亿等。

(2)师小结: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

十进制计数法。

师:相邻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

师:像个与十,十与百,万与十万,千万与亿这样紧挨着的就是相邻的两个

计数单位。

(3)学生独立补充完整课本数位顺序表

(小组合作完成)填写完整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千万是多少?

②10个亿是多少?10个十亿是多少?10个百亿是多少?

③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叫什么级?每级各表示什么?

2.个、十、百、千、万.....千亿都是用来计数的,叫什么?(计数单位)

直到现在我们一共学了哪些计数单位?

亿以内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小组讨论)

(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即十进关系)

写数的时候,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四)应用。

1、认真阅读课本20页的内容。填写课本上的数位顺序表。

2、练一练。

写出一些多位数,说说每个数字所在的数位和表示的意义。

先找个别学生说,再自己说。

3、引申拓展。

一个数有两级,其中一级上的数是850,另一级上的数是1200.这个数最大

是多少?最少是多少?

教师先给予适当提示,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集体订正。

(五)课堂总结。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像个与十,十与百,万与十万,千万与亿这样紧挨着的就是相邻的两个计数

单位。

八、板书设计: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

进制计数法。

像个与十,十与百,万与十万,千万与亿这样紧挨着的就是相

邻的两个计数单位。

第8课时亿以上数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1——22页,练习三部分习题。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正确读亿以上的数,并会写亿以上的数。

2、经历学习的过程,体会到数学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

3、渗透学习数学过程与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学习亿以上数的读法、写法。

四、教学难点: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

五、教学方法:导学法、练习法。

六、教学准备:教具题卡。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导入。

1、复习。

小组交流:

在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生活中的大数,可以有意识的用学生复习亿以内数时

用到过的一些数据。

同学们把搜集的数据在小组内互相读读、写写。再说说是怎样读或写这些数

的。

2、导入。

我们已经知道亿以内的数是怎么读的,怎么写的。那么亿以上的数是怎么读

的,怎么写的呢?

(-)通过以下信息,初步感知亿以上数的读法。

1、出示一些亿以上数的信息。例如:

①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600000千米。

②我国平均每月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大约是3700500000双。

③2002年我国出口总额约为325600000000美元。

④截止到2003年一月,我国青少年上网人数约为102000300人。

师:请你比较一下这些数和刚才读的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研究:要求:

(1)先自己试着读读这样含有三级的数,再在小组内互相读读。

(2)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你是怎样在小组内互相读读、写写

一些搜集的数据。

小组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自己组的比较方法。

学生说数据的来源,说读写数的方法。

学生读信息,并思考问题。

学生试着读,再在小组内互相读读。

帮助学生复习,亿以内数的读写法,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学生试着说说读数方法是什么?

3.全班反馈:

在学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读亿以上的数的方法是什么?

4.说读法时,重点处理0的读法:

如果刚才学生说到的数中有0的可以指着让学生读读(不管学生说到0的问

题没有,都要着重处理0的读法。在读数时,0最难读,数中间连续有几个。都

只读一个。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出示儿个练习强化0的读法)例如:

(1)听录音判断对错:

6100000000023605090008

10040002000

“你怎么这么快就得出答案来了?”(分级了)

(2)教师出示读数的卡片让学生读:

800700065000615008000

304000007000005000

508000600000

(教师在这要重点抽问:哪个0读了?哪个0没读?为什么?)

5、师:你觉得读含有两级的数和含有三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6、你是怎么读出比亿大的数的?

①从高位读起,一级--级往下读。

②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③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或“万”字。

(三)通过试写,进一步深化亿以上数的写法。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怎样写含有两级的数。请同学们打开练习二,你能

试着写出下面这些数吗?

写出下面各数。(先自己写,再小组间互相说说)

二百零六亿零五百八十万写作:

四百八十亿写作:

2、亿以上数的写法。

(1)写出下面各数。

二百零六亿零五百八十万写作:

四百八十亿写作:

十二亿七千六百万写作:

三十亿零六十万写作:

一千零四十亿零五百万写作:

同时提供给学生思考题思考:o

请你思考一下:有什么好方法、好经验要和同学们交流的?

写亿以内数的方法:

先写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

数位上用0占位。

(四)应用。

1、教科书21页做一做和22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把下面的数读出来。

土星是太阳系中的第二大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27000000千米,绕

太阳一周要用29年半。我们用最大的天文望远镜至少可看到1000000000颗星。

我国自行车社会拥有量为470000000,有“自行车王国”之称。

先找儿个同学读数,再让同桌互相读。

3、引申拓展。

写出用2、0、8、9、5组成的最大五位数和最小五位数。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重点讲解。

(五)课堂总结。

比亿大的数的读法:

①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②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③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

“万”字。

比亿大的数的写法:

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

上用0占位。

八、板书设计:

亿以上数的认识

1、比亿大的数的读法:

①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儿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

的零都不读。

②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③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

个“亿”字或“万”字。

2、比亿大的数的写法:

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

就在那个数位上用0占位。

第9课时用计算器计算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6页例1例2,做一做。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电子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学会熟练使用计算器。

2.经历电子计算器的使用过程,体会电子计算器计算顺序和笔算顺序是一

样的。

3、渗透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秘密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熟练使用计算器的能

力。

三、教学重点: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四、教学难点:懂得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

五、教学方法:示范引导法。

六、教学准备:计算器。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导入。

1、复习。

笔算。

323+465=647+589=690-258=

2、导入。

这几道题用笔算太麻烦,如果利用计算器计算,既快又准确。

(-)通过老师示范,初步了解计算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386+179=

(先按“386”,屏幕上显示386,再按“+屏幕显示不变,再按“179”,

屏幕显示179,按“=”,显示结果565。)

试试CE键有什么功能?(清除)

自己试试看:

26X39=3124-8=

你觉得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些什么?

看清数,别撼错了;每次计算前要清0。

(三)通过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进步深化计算器的使用过程。

1、54+46=60X2=

198+49=50+30=

38X79=201+99=

计算后说一说你怎么算的这么快?(并不是任何时候用计算器计算都是最好

的,像可以直接口算的、能简算的题目,就不需要使用计算器了。)

2、做一做练习。

让学生在小组内做一做,然后同桌做一做。

3、观察发现。(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9999X1=9999X2=9999X3=9999X4=

说说你为什么做的又对又快。

观察上面的算式和结果,你发现什么规律?

生畅所欲言。

师:根据你们的发现大胆猜测,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答案吗?

9999X5=9999X7=9999X9=

师总结:碰到9999乘9以内的自然数(0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数,最高位

和个位就是自然数与9的乘积,中间三位数都是9。

(四)应用。

1、做教科书30页的第11、1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

2、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34X357=5089-4759=6709+1247=

找几个学生板书,集体订正。

3、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找规律。

9X9-1=98X9-2=987X9-3=9876X9-4=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五)课堂总结。

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

看清数,别撼错了;每次计算前要清0。

八、板书设计:

用计算器计算

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

看清数,别握错了;每次计算前要清0。

第10课时大数的认识综合练习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8——32页练习三中的1——19题。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并会用计算器计算。

2、经历读数写数的过程,体会大数的读法与写法。

3、渗透认真读和写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独立思考等的学习习

惯。

三、教学重点: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

四、教学难点:亿以上数的组成。

五、教学方法:引导练习法。

六、教学准备:练习题卡。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导入。

1、复习。

学生回忆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

2、导入。

实践练习。

(-)通过各种题型的练习,初步巩固数学知识。

1.做练习三的第1——5题。

先找学生在班上读,然后同桌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