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洋务运动中中体西用的看法_第1页
对洋务运动中中体西用的看法_第2页
对洋务运动中中体西用的看法_第3页
对洋务运动中中体西用的看法_第4页
对洋务运动中中体西用的看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洋务运动中“中体西用”的看法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一、“中体西用”形成的社会基础“中体西用”是近代中国“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发展演变的必然产物,具有其历史必然性。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是这一思想产生的主要基础。十九世纪中叶的中国笼罩在一种传统与守旧的氛围当中,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从封建社会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的资本主义和传统的封建主义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当时的清政府面对这些矛盾时采取了调和折中的方式,有选择的采用了资本主义的某些有用的部分为其统治服务,这就是“中体西用”思想产生的政治基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传统的封建小农经济根深蒂固。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产品,资本主义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战后,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了破坏,同时,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也乘机传入中国,这就为先进的知识分子接触和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提供了可能。这就是“中体西用”思想产生的经济基础。漫长的封建社会在中国人的心中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民族优越感,鸦片战争第一次冲击了中国人心中的民族优越感,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用理智的眼光来“开眼看世界”。由于他们从小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并且大多数也都是封建科举考试出身,他们希望在传统主流儒学不受到很大摧残的前提下,将西方文化中有助于巩固封建统治的部分引进来。这就是“中体西用”产生的文化思想基础二、“中体西用”的形成与内涵解读张之洞在《劝学篇》中系统阐述了“中体西用”思想:“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讲西学必先通中学,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网者用之,西政之可以起我疾者取之,斯有其益而无其害,既免迂陋无讥,又杜离经畔道之弊。”!"同时,张之洞也对“中学”和“西学”都做了明确的界定。首先,他对“中学”做了定义。在“中学”中,他尤其推崇“四书五经”的正统地位,他认为其他的一些“杂博之考据,浮诞之词章,非孔门之学也”。!"对于当时文化教育中的针砭时弊和谈及佛道之文更是做了无情的批判,认为“腐败之时文,禅寂之性理,皆浅陋之讲章,无可取之处也。”,"其次,他又对“西学”做了界定。“西学”也称“新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西政指的是西方有关文教制度、工商财政、军事建制和法律行政等管理层面的文化,西艺即近代西方科技。他认为“西艺非要,西政为要”,“救国之计,谋国之方,政尤急于艺”。,"但是,张之洞讲“西政”,只限于西方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的具体措施,而不愿意涉及到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体制。他的目的只是想借用资本主义的甲胄保护清朝封建主义的躯体,因此绝对不可能使中国教育彻底摆脱传统封建教育的束缚。但是,作为刚刚走出封闭时代的中国人,只能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外来的西方文化中采撷新的思想素材,使其融合和渗透,而“中体西用”是当时人们能够将两者融为一体的较优思想。三.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是:1.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但是,洋务派兴办洋务新政,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并不是要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1)洋务工业对中国近代工业基础的奠定和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重工业是基础,没有重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就谈不上工业化的完成。洋务派在创办近代工业时,首先从军事工业着手,这是由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的,我们也不否认他们建立的军事工业在镇压人民反抗、维护清朝统治中所起的反动作用,但正是从军事工业开始,几千年来一直靠手工劳动的文明古国开始了机器生产的新时期。在船政局设立期间,先后生产了三十四艘各式兵船及商船,特别是1874年在雇佣日意格合同期满后,船局辞退了大部分外国技师和工头,技术设计改由船局培养的技术人员主持。截止1895年,成船十九艘,而且由生产木质船发展到铁胁艘、钢甲船。与西方各国相比较,船局依靠自己的力量,与泰西各国在制造技术、更新换代上几乎接近。当然在某些技术上仍有差异,但正如左宗棠所说:“纵令制不及各国之工,究其慰情胜无仓卒,较有所恃。且由钝而巧,由粗而精,尚可期诸异国,孰如羡鱼而无纲也。”由上可见,尽管洋务派在其三十余年的活动中,虽然还没有建立起独立的机器制造业,但通过各种军用武器、船舶的制造,对于莫立我国最初的制造能力及训练相应的技术人员、技术工人打下了初步的基础,而且洋务派在追随世界新式武器更替的同时,也追随了较为新型的机器制造设备、工艺技术。军事工业与采掘、燃料、钢铁、交通运输等工业部门的发展紧密相连,军事工业的发展必须以这些工业作为它发展的条件。因此,随着军事工业的创建,与之相应的民用工业也创办起。煤炭、钢铁等资源的开采与生产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首先它是一个国家走向富强、独立所需要的重要物资。英国之所以富甲他国,就在于煤铁生产之发达。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煤铁不但攫取了中国的很多利益,而且以此对中国进行垄断控制。洋务派创办的煤炭、钢铁厂在当时基本上解决了发展工业所需要的基本原料、燃料,使船炮及各机器所需钢材、煤炭皆不外求,摆脱了受制于人的状况。西方列强掠夺中国目的在于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而中国近代工业的建立,洋务派对西方各国侵略者本质上的认识使得他们对中国的矿产资源只能垂涎而不能肆意侵吞。西方的商品也因此而减少了在中国市场上的倾销。煤炭的开采,避免了由于人民生活、工业生产所需燃料而导致大量砍伐林木这一悲剧,从这一点上讲,洋务派做了一件好事。(2)洋务工业的创办,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大机器生产所需的技术人才,促进了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此,洋务派在创办近代工业中,设立了学堂,翻译局,派遣了留学生,培养了如赖长、徐建寅等第一批懂得近代技术和科学的宝贵人才。他们不仅为中国近代科技进步、工业发展作出了贡献,更重要的是开了社会之风气。他们中“一些少数人因接触西洋事物而接触了新的思想;从而对中国封建制度心怀不满,倡议变法维新,这些人实际上成了戊戌变法的先驱者。”。(3)因军事工业的建立而建立的新式防务体系对抗击外国入侵发挥了重要作用。七十年代洋务派在创办军工企业基础上,创建了新式陆军和海军,用近代新式武器装备了军队,初步形成了一套新的防务体系。我们不难作出判断,如果没有洋务运动,那么在列强瓜分日益严重和封建势力的强大压制下,中国近代的陆海军不知要推迟到何时方能建立;没有洋务派建立的国防力量,那么边疆的收复、中法战争的胜利、甲午海战的英勇抵抗将不可思议。(4)从官办到官督商办再发展为商办,这几种形式同时并存,构成了企业经营的多元化状态。这说明了企业的经营形式,经营状况都在发生着转变,资本主义的成份越来越多。发生经济是封建政治赖以存在的基础,而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的存在,拼命束缚和禁锢人们的思想,并将之内化为一种封建政治机能,这就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内容的传统意识形态在传统意识形态里,“天不变,道亦不变”是其中心,“尊祖”是其主要手段.统治者认为只要这样就会使封建统治之“天,永固.可万万没有想到,鸦片战争的炮声把“唯我独尊”的局面打得粉身碎骨,中国事实上已面临二场空前的大变局.在这个历史关头,首先清醒看到这一点的是洋务派。所以,薛福成认为“方今中外之势,古今之变局也”,“是数千年来之大变局睁。面对外强内弱,彼富我贫,他们认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不能闭门不纳,束手而不向。”“不变通则战守不足恃,而和亦不可久也。”因为“以时局观之,中外通商之举,将与地球相始终矣,此时而曰徙戎攘夷,真迁儒不通事变者也.”因此,只有“力排浮议,以成格为万不可泥,以风气为万不可不开”,这样才能“转祸为福,变弱为强.不患彼西人之日来,而但患我中国之自域。无他,在一变而已矣。”洋务派的这种反对拘泥成格.力开风气的变易观,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他们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直面西方挑战的心理。这种变化彻底冲破了“天不变,道亦不变”观念的束缚.要求大胆开放,以变制变,为中国近代接受西方思想文化开辟了道路。(2)洋务派的华夷观在传统观念看来,除华夏之外,其余各国皆是“蛮夷”之邦,认为中国乃世界之中心。所以,在清乾隆年间,英国派使臣马戈尔尼来华请求通商,乾隆对曰:“天朝物产丰盛.无所不有,本来就不靠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天朝德威远播,万国来朝,种种奇珍异品,纷纷来献,何须你国制办东西,”加以拒绝。而洋务派在同西方“洋夷”接触中,特别是经过鸦片战争的洗礼,使他们打破了传统的华夷观,认识到“夷狄”也有比我们中国先进的地方.不能一概而论之。所以,冯桂芬认为:“中国人无弃才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船坚炮利不如夷,有进无退不如夷。”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六方面提出了华不如夷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法苟不善,虽古先吾斥之;法苟善,虽蛮貂吾师之。”同时,洋务派还认为:“天下万国,各有所长,取长补短,彼此有益。”洋务派的另一个主要代表王韬的华夷之辩更为独特。他认为:“自世有内华外夷说,人遂谓中国为‘华夕,而中国以外统谓之‘夷’。此大谬不然也,……华夷之辩,其不在地之内外,而系于礼之有无也明矣。苟有礼也,夷可进为华;苟无礼也,华则变夷.”这就提出了新的划分华夷的标准,即以文化上的先进与落后来划分华与夷。替告顽固派,西方科技、文化日兴,有居中国之上成“华”之势,中国若夜郎自大,闭目塞听不思进取,亦有为“夷,之可能。洋务派的华夷观,对传统的华夷观提出了异议,并且提出了新的划分华夷的标准,反映了洋务派在世界日益发展的形势下,他们的民族危机感和时代责任感。这就是说,如果我们仍然沉溺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无视西方的快速发展,“就犹如渡河,人操舟而我结筏,譬犹使马,人跨骏而我骑驴”,永远处于落后挨打的地步。洋务派的这种震聋发喷的观点,使人们从狭隘的世界观中解放出来,看到了除中国之外,世界还很大,而且“蛮夷”的展已超过了我们许多,如果我们不奋起直追,那么被称之为“夷”的将是我们自己。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是中国求富求强的唯一出路。(3)洋务派的义利观中国传统的义利观是重义轻利,所以,治国的根本在于“尚礼义不尚权谋”,“在人心不在技艺”,“欲求制胜必求忠信于人,欲谋自强必谋礼义之士”。并且认为:“中国之强弱,视乎政事之得失,而不关乎货财之多寡;而世运之安危,根乎治理之纯驳,而不在乎兵力之盛衰”,“岂在天文、算数、轮船、机器哉?”划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则是“君子言义,小人言利.”洋务派根据对西洋发展的考察,对传统的“重义轻利”的观点进行了批驳。他们认为:“中国之睿知运于虚,外国之聪明寄于实。中国以义理为本,艺事为末,外国以艺事为重,义理为轻”,指出了中西在义利观上的不同和差别。而且进一步提出“仅以忠信为甲宵,礼义为干格,谓可折冲茸姐,足以制敌之命,臣等实为敢信”的疑虑.为此,他提出既要“修明礼义,以忠义之气为.根本”,“又要实力讲求战守,将外洋各种机利火器,实力讲求.以期尽窥其中之秘。”“举凡制枪炮炸弹,铸钱治水,有造民生日用者,均可次第为之.”。所以,洋务派喊出了“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先经商”的口号,并把“求富求强”作为洋务运动的宗旨。义利观实际上是一个社会生产方式或经济发展状况在人头脑中的反映。“重义轻利”就反映了封建时代的那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社会交换在经济生活或日常生活中占次要地位,所以衡量人是否有价值的尺度亦非经济尺度,而是“义”—道德尺度。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类的经济生活首先在西欧出现了新飞跃.这就是经济形式由物与物的交换上升到商品交换,从而引发了政治、社会组织、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进步,使人类社会进入更高一级的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生产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人们对利益的极大追求和社会行为的法治化。同时,资本主义世界为了占领市场、获取廉价的原料,开始向落后的国家和民族扩张、渗透.洋务派就是在这种形势下接触西方的,而且敏锐地看到了中西义利观上的差别,大胆提出了“求富求强”的口号,对传统的“轻商”观念提出挑战,并在“商战”思想的指导下,先后创办了军工、民用企业一百零八个,资本总数一千八百多万元,开了中国官方经商务实之先河,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向前发展。在洋务派的倡导下,形成了制造、煤炭、纺织、邮电、运输等行业的中国近代工业体系。因此,可以说洋务派的来利观为实业在中国正当发展开辟了道路,树立了榜样,批驳了把西方技术看成是“奇技淫巧”,是末技的思想。(4)洋务派的人才观中国自隋以来选才主要通过科举考试来进行,科考的内容文试四书五经,武试弓、刀、石这种选才内容古板任化,一成不变,使得学用脱节,严重束缚了人的创造力。但是,“朝命官必用科甲正途者,为其读孔孟之书,学尧舜之道,明体达用,规模宏远也.”这样选取的人才皆无实学,远远不能适应急剧变化的国内外形势。而洋务运动主要同西方打交道,学习西方先进的工业、军事等技术,这就需要有许多新型人才。但是,清代那种腐朽空疏的教育制度是无能为力的。为此,洋务派呼吁朝廷“力开风气,破拘挛之故习,求制胜之实济”,强调“造就人才,皆不可拘执常例;激励人才勿为浮义所摇,勿为常例所格。”他们提出了造就“洞达时势之英才,研精器数之通才,练习水师之将才,联络中外之译才”的人才标准。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洋务派为培养人才创办新式学堂和派谴留学生。他们创办的新式学堂大致有三类:一类是外语学堂,如北京的京师同文馆,上海的广方言馆,广州的同文馆,湖北的自强学堂等.这些学堂主要培养译才。一类是军事学堂,如福州的船政学堂,天津的北洋水师学堂,天津的武备学堂,广东的水陆师学堂等。这些学堂主要培养将才。还有一类是技术学堂,如天津电报学堂,湖北工程学堂,上海机械学堂等。这些学堂主要培养通才。同时,为了“使西人搜长之技,中国皆能谙习”,洋务派积极组织选派留学生到英、法、德、美、日等国学习军事技术和自然科学。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培养造就出了一批新型人才.如詹夭佑、严夏、徐建寅、温子韶、吴应科以及唐绍仪等.池们为近代中国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洋务派的人才思想对传统的封建人才观念提出了挑战。他们提出的新的人才标准.开辟的新的育才途径.为新型人才的涌现创造了条件.并为其施展才华提供了用武之地.从而否定了旧的人才观存在的价值.为沉闷的封建教育吹进了一丝新鲜空气.使中国的教育制度出现了新旧交替的过渡形态.也奠定了中国近代教育之基础。通过以上论述我们不难发现.洋务运动不仅否定了陈腐的变易观和华夷观.而且冲破了传统义利观的束缚.瓦解了旧的人才观念,简而言之,它破坏了封建政治制度思想保护伞和精神支柱。从此以后.封建的思想观念失去了其往日的“独尊”的局面.新思想、新观念风起云涌.形成了解放思想的大潮.对于最后推翻封建制起了巨大的作用。5.洋务派的幕僚设置冲击了封建官吏制度在洋务运动以前的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从中央到地方的大小官员都是由皇帝或代理皇帝办事的衙门铨选和委派的,形成了一个官僚等级金字塔。洋务运动兴起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洋务派官员,为了方便与外国人打交道、创办新式企业和建立新式学堂等任务,采用新的用官方法,建立了为自己服务的文武兼备的幕府,不同于清政府旧有的官吏制度。洋务派官僚贴榜招贤,广延才人奇士,组建幕府,使用幕府的幕僚来辅佐自己的政务。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洋务派官僚,每开展一项新的洋务工作,都设置一种非法定的“局”来负责,他们委派幕府中的幕僚或其他公认的专家来负责主持。幕僚的使用使旧的官吏制度出现了断裂。从幕僚自身看,他们都对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大,一部分人既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又对西方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一部分人则对传统文化接触不多,对西方文化较有造诣。随着西方文化日益涌入,中西文化冲突日益加剧,于是他们舍弃中国传统文化,追随西方文化。从幕僚地位看,封建社会的每一个官吏都是整个官僚网络上的一个网结,各个网结交织严密,构成封闭的官僚体系。洋务派大员的幕僚,不是封建官僚网络上的实际网结,只是某个实际网结的依附品。他们既不在封建官僚网络之外,又不在封建官僚网络之中,而是生活和活动于封建官僚网络的缝隙里。当封建官僚体系日趋坍塌的形势下,他们很难获得实际网结的地位,成为封建官僚体系的异己力量。他们成了冲击和瓦解封建官僚体系及封建政治的重要力量。在某种意义上说,洋务派不仅冲击了封建的官吏制度,而且还造就了封建政治的强悍对手。洋务运动历时30多年,虽然办起了一批企业,建立了海军,但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一.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封建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维持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发展一些近代企业,未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服务。洋务派企图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决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因为新的生产力是同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不相容的,是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桎梏下充分地发展起来的。他们既要发展近代企业,却有采取垄断经营、侵吞商股等手段压制民族资本;既想培养洋务人才,有不愿改变封建科举制度。二.其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洋务运动进行之时,清政府已与西方国家签订了一批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正是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控制,它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能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官员一再主张对外“和戎”,其所兴办的企业一切依赖于外国,他们企图依赖外国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于与虎谋皮。三.再次,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派所创办的一些新式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基本上仍是封建衙门式的。洋务派所办的军事工业完全有官方控制,经营不讲效益,造出的枪炮、轮船往往质量低下。即使是官商合办和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其管理大多也是有政府“专派大员,用人理财悉听调度”,商人没有多少发言权,还要承担企业的亏损。企业内部极其腐败,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受贿、挥霍浪费等官场恶习。大小官员既不懂生产技术,又不懂经营管理,无法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从经济的组织形式来看,腐败的官僚主义作风和封建等级制度盛行,缺乏合理的经营和管理,即使是商办企业,商人也很难有一定的自主性。难怪参与洋务、有志西学的人指责“官督商办”是“国家之厚敛”,“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因此,从理论和实际来看,要保证经济现代化的推进就要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性安排,然而“中体西用”思想首先阻断了建立制度性安排的空间,或者说“中体西用”的思想前提在发展经济和变革制度之间划了到不可逾越的鸿沟,这不利于经济现代化向深度和广度推进。四.“中体西用”论体系中的本质缺陷(一)“中体西用”论中“体用”关系的局限“体用”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对重要的范畴。原始儒学即有“既务本又重用”的倾向。东汉时期就有“内体”、“外用”的说法;到了宋代则有“明体达用”,即明确“体”是指不变的根本原则,“用”是把原则运用于具体实践;到了近代,传统文化体用观演变为“中体西用”,它继承了以体用来区分“经义”和“治事”,即内在的精神原则和外在的应事方术的传统观点。“中学”的“体”被抽象概括为“儒、道、墨、法”等“伦常名教”和典章制度,其核心是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思想文化。而“西学”的“用”则被具体化为器物和技艺。在中学的发展过程中,“中用”慢慢地脱离了适合于“中体”的那个轨道,甚至于消失殆尽。而“体用”这种相互作用的矛盾统一体又必然要求“用”的存在,因此,“中用”被慢慢占据强势地位的“西用”所取代,于是就产生了“中体西用”这样的文化模式。“中体”与“西用”的慢慢磨合并相互适应的过程体现了中学与西学的关系慢慢走向协调发展的过程。但是,“中体西用”论实际上割裂了体和用的统一:在“中体西用”的公式中似乎中学是有体而无用,西学则有用而无体。而事实上,“中学有中学的‘体用’,西学有西学的‘体用’”。不是提出“中体西用”就能在实践中真正实现“中体”和“西用”的完美嫁接。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在引进外来文明成果的时候,无论这种文明如何先进如何优越,都只有解决好它与本土文化的结合问题,才能充分发挥外来文明所具有的先进效能。所以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中体西用”论中的“体用”关系渐渐地变得不适用于文化潮流的发展,并受到诸多批评。(二)“中体西用”所处的文化构成的层次较低现在学术界公认的一般文化构成有三个层次:文化的表层——物质层次;文化的中层——制度层次;文化的深层——思想层次。纵观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历程,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随着西学东渐,“中学”和“西学”所覆盖的内容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两种文化融合的过程即构成了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过程。从经世派、洋务派是在器物层面上承认西学的价值,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着“科学”和“民主”的旗帜,试图以激进的方式推翻旧道德与旧礼教,中国人对西学的认识以及将其纳入中学之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过程。由以上的分析可知,西学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三个阶段,同时,它在与中学交融并形成中国近代文化的过程中,同样地产生了三个不同的层次。而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的“中体西用”文化观所处的只是文化构成的表层即物质层次。洋务派无论在思想认识上还是实践上都基本停留在物质层面。如李鸿章就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而洋务派在地方上兴建的安庆军械所、江南机器制造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