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渝蓉高速铁路工程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环境影响报告书(信息公开版本)_第1页
沪渝蓉高速铁路工程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环境影响报告书(信息公开版本)_第2页
沪渝蓉高速铁路工程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环境影响报告书(信息公开版本)_第3页
沪渝蓉高速铁路工程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环境影响报告书(信息公开版本)_第4页
沪渝蓉高速铁路工程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环境影响报告书(信息公开版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建沪渝蓉沿江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概述

1.项目背景

本项目建设是实施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支撑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需要;是优

化长三角空间格局,助推区域融合发展的需要;是推动铁路客运高质量发展、建设交

通强国的需要;是提升长江主轴运输能力,满足旅客运输需求的需要;是平衡长江南

北两岸地区发展,促进经济协同发展的需要;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障生态文明

示范带建设的需要。

本项目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之沿江通道的骨干线路、沿海及京沪辅助

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骨干城际通道;是承担沿江通道主要路网

客流、沿海及京沪通道部分直通上海客流的铁路客运通道;是一条以路网功能为主,

兼顾城际功能的高速铁路骨干线路。

2.项目概况

本项目线路等级为客运专线,正线数目双线,速度目标值350km/h。位于上海、江

苏省和安徽省,全线新建线路519.195公里,其中上海境内新建线路51.115km,江苏

省境内新建线路364.928km,安徽省境内新建线路长度103.152km,途经3省(市)、8

市26县(区)。此外工程还包含南京枢纽普速系统(江北地区)改建工程。

正线工程新建车站10座、改建车站5座、既有车站1座。其中新建车站分别为上

海宝山站、崇明站、启东西站、海门北站、如皋西站、黄桥站、泰州南站、仪征北站、

六合西站(本项目不含)、南京北站、大墅站;改建车站为太仓站、南通站、扬州东站、

滁州站、肥东站;利用既有车站为合肥南站。此外,新建上海宝山动车所、南京北动

车所、扬州东存车场,扩建南通动车所,在启东站还建原南通客整所及机务折返段。

南京枢纽普速系统改建工程共涉及改建车站5座,为永宁镇站、高里站、林场站、

铺镇站、殷庄站;新建南京北站普速车场(与正线南京北站共站)。拆除浦口北站。在

南京北站西端新建机务折返所及客整所各1座。

工程总占地3164.17hm2,其中永久占地2298.09hm2、临时占地866.08hm2。

本次设计正线新增定员总数为6626人,全线新增房屋总建筑面积115.8353万m2。

本工程设计年度为近期2035年,远期2045年。上海宝山站(含)至启东西站(不

含)段工期为7年,启东西站(含)至合肥段工期为4年。南京枢纽普速系统改建工

1

新建沪渝蓉沿江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程工期为4年。正线投资概算总额1570.10亿元,技术经济指标为3.06亿/正线公里。

南京枢纽普速系统(江北地区)改建工程初设鉴修概算总额145.65亿元,技术经济指

标为1.09亿元/铺轨公里。

3.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

受建设单位的委托,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设”)、中铁第

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一院”)承担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中国铁设、中铁一院于2019年12月完成了本项目《可行性研究》,于2021年4月完

成本项目《初步设计》,于2021年8月完成本项目《初步设计鉴修》。在此期间,评价

单位提早介入并积极参与到工程设计工作中,将环境保护要求贯彻到工程选线之中,

并对各种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完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结合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工

作进程,两院先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多次赴现场开展现场踏勘、调查监测、收集资料、

信息公开等工作,并充分与沿线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结合、征询意见。本着预防为主、

保护优先的原则,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及导则的要求于2021年8月编制完成《新建沪渝

蓉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环境影响报告书》。在本报告书的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上海

市、江苏省、安徽省及沿线各市、区县生态环境、林业、水保、水利、文物、建设、

自然资源等政府部门及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4.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工程沿线区域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沿线分布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遗产地、种质

资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源保护区、清水维护通道,居民住宅、

学校、医院等敏感保护目标,工程实施后对生态、噪声、振动等方面的影响是公众关

心的主要环境问题。

沿线评价范围内分布噪声环境保护目标共计780处、振动环境保护目标共计541

处、电磁环境保护目标68处。线路与多条既有、规划铁路通道并行,沿线敏感建筑物

分布集中。

工程在选线过程中对重要环境敏感区均进行了绕避方案比选论证,确因线路走向、

技术条件、站址位置、地形地貌或地质等因素限制而无法绕避的敏感区均采取对环境

影响较小的方案通过,并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控制工程施工和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工程

贯通方案共穿越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水源保护区5

2

新建沪渝蓉沿江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处、省级湿地2处、市级湿地3处、生态保护红线5处(上海1处、江苏省1处、安

徽省3处)、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32处(重要湿地4处、种质资源保护区4处、森

林公园3处、水源涵养区1处、生态公益林1处、洪水调蓄区2处、清水通道维护区

17处)、世界文化遗产1处。

本线路采用电力牵引,沿线无燃煤设施,项目采用节能型设备,符合控制煤炭消费比

例的要求;项目产生的污废水经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无管网地区污水经处理后回用或达

标排放,符合水污染防治计划要求;项目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符合控制耕地总量的要

求;项目无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对当地土壤环境质量影响小;对于工程实施后产生的噪声、

振动等的影响,本工程从污染源头、传播途径、受影响敏感目标各方面加强控制与治理措

施,符合有关环境标准要求。针对项目沿线生态敏感区,本工程对于无法绕避路段均采用

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线路与敷设方式通过,并采取了相应的污染防治及生态恢复措施,线路

穿越敏感区均履行相关行政审批手续,待线路通过敏感区依法取得相关行政审批手续后,

本项目类型及其选址、布局、规模等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法定规划要求。

5.分析判定相关情况

(1)环境准入条件

本工程为《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项目,设计方案生态保护红线5处(上海1

处、江苏省1处、安徽省3处),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生态环境领域进一步深化“放

管服”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环规财〔2018〕86号),“对审批中发现

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和相关法定保护区的输气管线、铁路等线性项目,指导督促项目优

化调整选线、主动避让;确实无法避让的,要求建设单位采取无害化穿(跨)越方式,

或依法依规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履行穿越法定保护区的行政许可手续、强化减缓和补

偿措施。”沪渝蓉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已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长江三

角洲地区交通运输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根据《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

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本项目属于必须且无法避让、符合县级以上国土空间规划

的线性基础设施。工程不在红线内设置取弃土(渣)场,工程施工对地表植被会造成

一定的破坏,扰动水环境,但不会显著降低其主导生态功能,能够确保生态功能不降

低,性质不改变,工程建设符合国家、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要

求。目前涉及上海市生态保护红线(长江刀鲚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已完成专题影响

报告编制,准备报审;江苏省生态保护红线已完成不可绕避论证报告,并已取得《关

3

新建沪渝蓉沿江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于呈报新建沿江高速铁路工程上海至合肥段(江苏段)不可避让生态保护红线论证意

见的函》(苏自然资函(2020)574号);安徽省生态保护红线已完成不可绕避论证报告,

已取得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复。

同时,项目线路已绕避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森林公园核心景观区和生态

保育区、水源地保护区一级保护区等法律法规严格禁止的区域,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和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的要求。

(2)与产业政策的符合性

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的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

政策。

6.评价结论

对于工程实施后产生的噪声、振动等的影响,从污染源头、传播途径、受影响敏

感目标各方面加强控制与治理措施,其影响可控。噪声采取声屏障和隔声窗的治理措

施;振动超标敏感目标采取搬迁措施;产生的污水均处理后达标排放;新增车站采暖

采用燃气锅炉或者空调;一般固体废物交环卫部门处理;项目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能

够确保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同时采取了必要措施预防和控制生态破

坏。

工程符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国家产业政策。前期研究工作过程中深入贯彻

了生态保护的理念,工程建设及运营主要带来生态、噪声、振动、水、大气、固废等

影响,通过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强化施工期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工程

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得到有效控制或缓解。

工程穿越长江刀鲚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影响专题报告已完成,待农业部长江渔

业监督管理办公室评审并出审查意见;穿越安徽琅琊山国家森林公园已取得国家林业和草

原局林场种苗司复函,同意将项目纳入安徽琅琊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一般游憩区,

专题报告已审查待批复;穿越5处水源保护区二级区或准保护区,已取得当地市政府原则

同意意见;穿越江苏省省级重要湿地2处已取得江苏省林业局原则同意意见;穿越南京市

市级重要湿地3处已取得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复函;穿越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已取得江苏省、

安徽省人民政府的不可避让论证意见;穿越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已取得沿线5个地市

人民政府的不可避让论证意见;穿越京杭大运河已取得国家文物局原则同意意见。

本工程是一项符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工程,在取得环境

4

新建沪渝蓉沿江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敏感区相关手续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工程建设可行。

5

新建沪渝蓉沿江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一章总论

一、编制依据

(一)环境保护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修改,2015年1月1日起施

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10月26日第二次修正,2018年1

0月26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27日修改,2018年1月1日起

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4月29日修订,自2020

年9月1日起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12月29日第二次修正,201

8年12月29日起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第二次修正,2018年1

2月29日起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19年12月28日修订,2020年7月1日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8月26日第三次修正,2020年1月1

日起施行);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7月2日修改并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18年10月26日第三次修正,2018年

10月26日起施行);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13年12月28日修改,2014年3月1日起施行);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017年11月4日修改并公布,自公布之

日起施行);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6月28日公布,2003年10月

1日起施行);

14.《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2015年4月24日修改并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

新建沪渝蓉沿江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25日修改,2011年3月1日起

施行);

16.《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8年10月26日第二次修正,2018年10

月26日起施行);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2月29日修改,2012年7月1

日起施行);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7年11月4日修改并公布,自公布之日起

施行);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4月23日第二次修正,2019年11月

1日起施行);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18年10月26日修正,2018年10月2

6日起施行);

2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016年7月2日修改,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009年8月27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8年8月31日公布,2019年1月1

日起施行);

(二)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及国务院有关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2年3月1日公布,2016

年2月6日国务院令第666号修改);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2013年12月7日国务院令第

645号修改并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2018年3月19日国务院令第698号修改,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2011年1月8日修改并公布,自公布

之日起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2017年10月7日国务院令第687号修改,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2017年10月7日国务院令第687号修

改,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

新建沪渝蓉沿江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2号2017年7月16日公布修改,

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14年7月29日修改并公布,自公

布之日起施行);

9.国务院令第257号《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011年1月8日修改并公布,自公

布之日起施行);

10.国务院令第27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2000年1月29日公

布,2018年3月19日国务院令第698号修改);

11.国务院令第37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03年5月18

日公布,2017年10月7日国务院令第687号修改,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2.国务院令第474号《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年9月19日公布,2006年12

月1日起施行,2016年2月6日国务院令第666号修改);

13.国务院令第524号《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年4月22日公

布,2017年10月7日修订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4.国务院令第591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3年12月4日修改,20

13年12月7日起施行);

15.国务院令第639号《铁路安全管理条例》(2013年8月17日公布,2014年1

月1日起施行);

16.国务院令第641号《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2013年10月2日公布,20

14年1月1日起施行);

17.国发〔2011〕35号《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

18.国发〔2013〕37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19.国发〔2015〕17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20.国发〔2016〕31号《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21.中发〔2015〕12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22.国务院令第736号《排污许可管理条例》(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三)环境保护规章及部委有关文件

1.建设部令第157号《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2007年4月28公布,2007年

7月1日起施行);

3

新建沪渝蓉沿江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2.文化部令第14号《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2006年11月14日起施行);

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9号《环境监测管理办法》(2007年9月1日起施行);

4.农业部令第1号《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2011年3月1日起施

行);

5.生态环境部令第15号《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6.生态环境部令第16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1月

1日起施行);

7.环发〔2001〕108号《关于加强铁路噪声污染防治的通知》;

8.环发〔2004〕24号“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

9.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

10.环发〔2010〕7号《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11.环发〔2012〕7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12.环发〔2012〕98号“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13.环发〔2013〕8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

的通知”;

14.环发〔2014〕30号“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

通知”;

15.环办〔2013〕103号“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

行)》的通知”;

16.环办〔2015〕52号“关于印发环评管理中部分行业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的通

知”;

17.铁计〔2001〕8号《转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

18.铁运〔2004〕52号《转发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等行为

的紧急通知》;

19.铁计〔2010〕44号“关于印发《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噪声振动源强取值

和治理原则指导意见(2010年修订稿)》的通知”;

20.铁总建设〔2013〕94号《铁路工程绿色通道建设指南》;

(四)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规、部门规范

1.《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修订),2016年10月;

4

新建沪渝蓉沿江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2.《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6年12月1日实施;

3.《上海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2004年5月;

4.《上海市建筑垃圾处理管理规定》,2018年1月1日实施;

5.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试行)》

的通知(沪环规[2019]8号);

6.《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2018年3月;

7.《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18年3月;

8.《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8年3月;

9.《江苏省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91号),2013年8月;

10.《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04年6月;

11.《江苏省渔业管理条例》,2019年3月29日;

12.《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2017年7月;

13.《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

14]1号),2014年1月;

14.《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15]175号),

2015年12月;

15.《关于印发“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苏发[2016]47号),2016

年12月。

16.《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2018年1月1日实施

17.《安徽省林地保护管理条例》,2021年3月29日修订发布实施;

18.《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18年4月2日修订实施;

19.《安徽省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2016年12月1日实施;

20.《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办法》,2021年5月

31日修订公布,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21.《安徽省实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2020年7月31日修订施行;

22.《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2018年4月2日修订施行;

23.《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5年3月1日期施行;

24.《安徽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2015年3月27日施行;

25.《安徽省建设工程文物保护规定》,2003年8月1日起施行;

5

新建沪渝蓉沿江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26.《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2005年7月1日起施行;

27.《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3年12月30日;

28.《安徽省生态保护红线》,2018年6月发布;

29.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本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

见》的通知(沪府规〔2020〕11号);

30.《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苏政发

〔2020〕49号);

31.《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通知》

(五)报告书编制有关技术导则、规范

1.HJ2.1-201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2.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3.HJ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4.HJ2.2-201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5.HJ2.3-201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

6.HJ610-20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7.HJ169-201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8.HJ/T10.3-1996《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

9.HJ24-202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

10.HJ2034-2013《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

11.HJ964-201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

12.GB50433-2018《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

13.GB/T50434-2018《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14.GB/T3222.1-2006《声学环境噪声的描述、测量与评价第1部分:基本参

量与评价方法》;

15.GB/T3222.2-2009《声学环境噪声的描述、测量与评价第2部分:环境噪声级

测定》;

16.TB10501-2016《铁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17.《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国家环境保护局1986年)。

6

新建沪渝蓉沿江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六)环境保护区划及规划文件

1.国发〔2016〕65号《“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2.环科技〔2017〕49号《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

3.发改基础〔2016〕1536号《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4.发改基础〔2017〕1996号《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

5.有关部门和各行各业发展规划,国民经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方面信息资

料;

6.《上海市生态保护红线》,上海市人民政府,2018年6月;

7.《上海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上海市人民政府,2012年12月;

8.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本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

的通知(沪府规〔2020〕11号),2020年5月;

9.《上海市声环境功能区划(2019年修订版)》,2020年4月1日施行;

10.关于印发《上海市水环境功能区划((2011年修订版)》通知(沪环保自〔2011〕

251号),2011年7月;

11.关于印发《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2011年修订版)》通知(沪环保

自〔2011〕250号),2011年7月;

12.《江苏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苏政发〔2014〕20号),2014年2月;

13.《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苏政复〔2003〕29号),2003年3月;

14.《省政府关于江苏省地表水新增水环境功能区划方案的批复》(苏政复〔2016〕

106号),2016年9月;

15.《江苏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江苏省环境保护厅,1998年6月;

16.《江苏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苏政发〔2004〕106号),2004年12月;

17.《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苏政发〔2018〕74号),2018年6月;

18.《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的通知》(苏政发〔2020〕1号),

2020年1月8日;

19.《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3-2022)》(苏政发〔2013〕86号),2013年7

月;

20.《江苏省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4-2020)》(苏发改农经发〔2015〕667号),

2015年7月;

7

新建沪渝蓉沿江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21.《江苏省“十三五”铁路发展规划》(苏政办发〔2016〕170号),2016年12月;

22.《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铁路建设规划(2019-2025年)》(发改基础〔2018〕1

911号),2018年12月;

23.《安徽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24.《安徽省生态功能区划》;

25.《安徽省水环境功能区划》,2004年9月;

26.《安徽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

27.《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

28.《太仓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2017年修改版)》;

29.《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30.《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

31.《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32.《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33.《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34.《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

二、评价目的

1.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思想,贯彻“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

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通过对工程沿线评价范围内的自然、社会环境质量的调查、

监测与分析,对工程沿线环境质量现状加以评价。

2.对工程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明确工

程可能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及影响对象。

3.根据拟建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工程设计文件中提出的治理措施进行必要

的论证;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建议,减少和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将工程对环境造成的

不利影响降至最小程度,达到铁路建设和环境保护两者间协调发展的目的。

4.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辅以经济分析,论证该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为环境保护

工程设计及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三、评价原则

以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文件为依据,以环评导则和铁路环评技

术标准为指导,根据新建铁路工程的特点,以涉及的生态、环境噪声、振动等环境敏

8

新建沪渝蓉沿江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感问题为重点的评价原则,充分利用已有资料,补充必要的现状监测、类比监测资料,

结合工程设计,按不同的评价要素选择不同的线路区段进行评价,依据评价结果提出

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治理措施和建议。

四、各环境要素的评价因子

(一)环境影响识别

铁路工程是一项投资高、施工期长、规模大、影响区域范围广的工程,因此在环

境影响因子的识别和评价因子的筛选上,应考虑不同建设期(施工期、运营期)的环

境影响特点。

总体上讲,项目对环境产生的环境污染影响表现为以能量损耗型(噪声、振动)

为主,以物质消耗型(污水、废气、固体废物)为辅;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表现为以自

然生态环境影响(土地利用、水土流失、动植物影响等)为主。

本工程环境影响识别见下表。

9

新建沪渝蓉沿江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1-1工程施工期、运营期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及筛选矩阵

主体工程临时工程

项目内容隧道桥梁路基站场施工道路弃土(渣)场施工场地

施工期/施工期/施工期/施工期/施工期/施工期/施工期/

影响影响影响影响影响影响影响

运营期运营期运营期运营期运营期运营期运营期

植物-1/0S/Ir/D/Na-2/0S/Ir/D/Na-1/0S/Ir/D/Na-1/0S/Ir/D/Na-3/0S/Ir/D/Na-3/0S/Ir/D/Na-2/0S/Ir/D/Na

野生动物-1/0S/Ir/D/A-2/-1L/Ir/D/A-3/-3L/Ir/D/A-1/-1L/Ir/D/A-3/-1S/Ir/D/A-3/0S/Ir/D/Na-2/0S/Ir/D/Na

水生生物-1/0S/Ir/Id/Na-3/0L/Ir/D/Na0/0L/Ir/Id/Na0/0L/Ir/Id/Na-1/0S/Ir/Id/Na0/0/0/0/

生态

土地资源-1/0S/Ir/D/Na-2/0S/Ir/D/Na-3/0S/Ir/D/Na-2/0S/Ir/D/Na-2/0S/Ir/D/Na-3/0S/Ir/D/Na-2/0S/Ir/D/Na

影响

水土流失-1/0S/Ir/D/Na-2/0S/Ir/D/Na-3/-1S/Ir/D/Na-1/0S/Ir/D/Na-3/0S/Ir/D/Na-3/0L/Ir/D/Na-1/0S/Ir/D/Na

地质灾害-1/0S/Ir/D/Na-1/0S/Ir/D/Na-1/0S/Ir/D/Na-1/0S/Ir/D/Na-1/0S/Ir/D/Na-2/0S/Ir/D/Na-1/0S/Ir/D/Na

景观-1/-1L/Ir/D/Na-3/-3L/Ir/D/Na-3/-3L/Ir/D/Na-1/0S/Ir/D/Na-3/0S/Ir/D/Na-2/0S/Ir/D/Na-2/0S/Ir/D/Na

声环境-1/0S/Ir/D/Na-2/-3L/Ir/D/Na-1/-3L/Ir/D/Na-1/-1L/Ir/D/Na-3/0S/Ir/D/Na0/0/0/0/

振动环境-1/0S/Ir/D/Na-2/-1L/Ir/D/Na-1/-3L/Ir/D/Na-1/0S/Ir/D/Na-1/0S/Ir/D/Na0/0/0/0/

电磁环境0/0/0/0/0/0/-1/0L/Ir/D/Na0/0/0/0/0/0/

污染水环境-1/0S/Ir/D/Na-2/0S/Ir/Id/Na-1/0S/Ir/Id/Na-1/-3L/Ir/D/Na0/0/0/0/-2/0S/Ir/D/Na

环境

影响大气环境-1/0S/Ir/D/Na-1/0S/Ir/D/Na-3/0S/Ir/D/Na-2/-1L/Ir/D/Na-3/0S/Ir/D/Na-2/0S/Ir/D/Na-2/0S/Ir/D/Na

固体废物-1/0S/Ir/D/Na-1/0S/Ir/D/A-1/0S/Ir/D/A-1/-3L/Ir/D/A-1/0S/Ir/D/A0/0/-2/0S/Ir/D/A

土壤环境0/0/0/0/0/0/0/-1S/Ir/D/Na0/0/0/0/0/0/

环境风险-1/0S/Ir/D/Na-2/0S/Ir/D/Na0/0/0/-1S/Ir/D/Na0/0/0/0/0/0/

注:(1)影响一栏中:L:长期影响,S:短期影响;R:可逆影响,Ir:不可逆影响;D:直接影响,Id:间接影响;A:累积影响,Na:非累积影响;

/表示无影响。

(2)影响识别:反映某一工程活动对某一个环境要素的影响,其影响程度按下列符号识别:+:有利影响;-:不利影响;3:较大影响;2:一般

影响;1:轻微影响;0:无影响或基本无影响。

10

新建沪渝蓉沿江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二)评价因子筛选

针对本工程特点及对环境敏感性的初步分析、判别和筛选,确定本工程各环境要

素的评价因子见下表。

表1-2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表

环境要素污染源评价因子环境现状评价因子预测评价因子

昼、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Ld、昼、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Ld、

声环境列车运行噪声、固定设备噪声

LnLn

铅垂向Z振级、VL平均铅垂向Z振级、VL平均

环境振动列车运行振动、固定设备振动ZmaxZmax

值,VLZ10值

PM、PM、SO、NO、C颗粒物(烟尘、TSP)、SO、

大气环境锅炉排放、施工期扬尘2.510222

O、O3、非甲烷总烃NOX、非甲烷总烃

生活污水、集便污水:

pH、CODcr、BOD5、SS、N

沿线地表水体

水温、pH、CODcr、BOD、H3-N

各站、所生活污水、集便污水、5

水环境氨氮、总磷、溶解氧、石油含油生产废水:

含油生产废水、客运洗衣房洗

类、LASpH、CODcr、SS、石油类

涤污水

客运洗衣房洗涤污水:

CODcr、SS、LAS

pH值、氨氮、硝酸盐、亚硝

酸盐、挥发酚、总硬度、铅、、

地下水

-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性总固COD、氨氮、石油类

环境2-++

体、Cl-、SO4、K、Na、C

2+2+2-

a、Mg、CO3、HCO3-

地形地貌、土壤、植被、土工程占地、植被、湿地、动

路基、站场、桥涵、隧道及土

生态环境地利用、水土流失、野生动物、取弃土(渣)、景观、水

石方工程

植物土流失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建设

启东机务折返所设置一座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

土壤2x80m3的油库、上海宝山站准》(GB3660-2018)表1中石油烃

和南京北站动车运用所45项基本因子及本工程特征

因子石油烃

五、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HJ2.2~2.5和HJ2.1-2016技术导则有关规定,确定各专题评价等级如下:

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4.2评价工作分级,本工

程影响范围>20km2,且线路长度大于100km,涉及长江刀鲚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

区、京杭大运河(中国大运河-维扬运河扬州段遗产区)等特殊生态敏感区以及南通市

和太仓市境内省级湿地(长江)、琅琊山国家森林公园等重要生态敏感区。因此本次生

11

新建沪渝蓉沿江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为一级。

表1-3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

工程占地(水域)范围

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面积≥20km2或长度面积2km2~20km2或长面积≤2km2或长度

≥100km度50km~100km≤50km

特殊生态敏感区一级一级一级

重要生态敏感区一级二级三级

一般区域二级三级三级

2.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经过地区适用于GB3096规定的2类标准的地区,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增高量>

5dB(A),受影响人口显著增多。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

5.2评价等级划分,本次声环境影响评价按一级评价进行。

3.环境振动影响评价等级

本次评价参照声环境影响,环境振动影响评价按一级评价进行。

4.电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根据HJ24-202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要求,本工程增容改造牵引变

电所、还建牵引变电所及8个新建牵引变电所为220kV地上户外变,评价等级为二级。

本工程2个新建220kV牵引变电所为地上户内变,评价等级为三级。

5.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本工程无第一类污染物产生或排放,本工程无第一类污染物产生或排放,工程各

站、所均不采用直接排放的方式,产生的污水经处理后接入市政管网或定期清掏外运

至环保指定地点,污水不外排,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

表1的注10,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B。

6.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附录A中Q铁路,新

建铁路项目中机务段属Ⅲ类,其余为Ⅳ类。本工程不涉及机务段,不需要开展地下水

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动车运用所、机务折返所有检修功能,且启东机务折返所设置油库,在营

运过程中可能会对水源地造成影响,因此,对本项目对地下水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评

价,并提出相应的地下水环境保护对策。

12

新建沪渝蓉沿江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7.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线性工程重点针

对站场位置(如输油站、泵站、阀室、加油站、维修场所等),分段判定评价等级,并

按相应等级分别开展评价工作。上海宝山站和南京北站新建动车运用所,扩建南通动

车所,启东机务折返所建设1座2×80m3的油库,需进行土壤评价。判别依据见表1-4、

表1-5,污染影响型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见表1-6。

表1-4污染影响型敏感程度分级表

敏感程度判别依据

建设项目周边存在耕地、园地、牧草地、饮用水源地或居民区、学校、医院、疗

敏感

养院、养老院等土壤环境敏感目标的

较敏感建设项目周边存在其他土壤环境敏感目标的

不敏感其他情况

表1-5污染影响型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

ⅠⅡⅢ

敏感程度

大中小大中小大中小

敏感一级一级一级二级二级三级三级三级三级

较敏感一级一级二级二级二级三级三级三级—

不敏感一级二级二级二级三级三级三级——

根据以上判定依据,本工程各动车运用所及油库土壤评价等级见下表。

表1-6本工程各动车运用所及油库占地面积周边用地情况表

序占地面积

名称周边用地情况敏感程度项目类别评价等级

号(hm2)

1启东机务折返所农田29.3敏感Ⅲ三级

2扩建南通动车所农田24.1敏感Ⅲ三级

上海宝山站动车

3农田、居民区11.7敏感Ⅲ三级

运用所

南京北站动车运农田、鱼塘及

450.9敏感Ⅲ三级

用所居民区

因此,上海宝山站、南京北站新建动车运用所、扩建南通动车所及启东机务折返

所属Ⅲ类,周边环境敏感,评价等级为三级。

8.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铁路项目按项目沿线主

要集中式排放源排放的污染物计算其评价等级。

本工程上海宝山站新建12t/h燃气锅炉2台,南京北站新建25t/h、20t/h燃气锅炉

2台,还建启东机务折返所设置2×80m3的油库1座。分别根据各锅炉大气污染物及油库

油气排放情况,采用导则推荐的大气估算工具AERSCREEN,对污染物的最大地面占

13

新建沪渝蓉沿江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标率Pi(第i个污染物)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

离D10%进行计算。其中Pi定义如下:

Ci

Pi=×100%

C0i

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

C0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

表1-7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分级判据

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

一级Pmax≥10%

二级1%≤Pmax<10%

三级Pmax<1%

本项目估算参数见表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