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当代社区建设的四大思考_第1页
对中国当代社区建设的四大思考_第2页
对中国当代社区建设的四大思考_第3页
对中国当代社区建设的四大思考_第4页
对中国当代社区建设的四大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当前中国社区建设四大问题的思考作者:鲍宗豪来源:添加日期:11年03月14日

1991年,在社区服务的基础上,民政部提出了城市社区建设的概念。之后,中国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对中国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索社区建设的不同经验,1999年,民政部在全国确定了26个城市社区建设实验区。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由社区服务到社区建设,再由社区实验到社区示范,中国的社区建设走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里程,也提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如何认识社区类型的新拓展

从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提出社区概念以来,社区概念的内涵不断在丰富,社区的类型也不断在拓展。尤其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历史和不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原因,社区的类型更是复杂多样。比如,上海与北京、天津、重庆、广州等全国各城市的最大差异是:将社区定位于街道。这适应了当时上海城市“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需要,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推动了上海社区的发展。但是,随着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航运、贸易中心的深入,随着上海街道职能的转变,不仅使定位于街道的社区难以成为“共同体”,而且,常常把街道下的30~50个左右的居民小区当社区,以至社区的类型复杂多样。在浦东新区,不同的小区类型已有40多种。到底应当如何认识社区,社区能定位于街道或小区吗?如何对社区类型进行归类?

1.从社区的内涵看社区的定位

社区的定义具有多样性。在1950年代,西方学者希勒作研究统计时,已有94种社区定义;中国学者杨庆kun在1981年作统计时,已达到140多种。社区定义的多样性本质上与社区在世界各国的发展紧密相关。

为了把握社区定义的合理性,我们必须考察一下社区认识的本义及其丰富和发展。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出版了GemeinschaftundGesellschaft(英文版译为CommunityandSociety,中文版译为《社区与社会》或《共同体与社会》),该书首次提出了“共同体”即“社区”的概念。滕尼斯认为,社区是由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的共同体。罗密斯把腾尼斯的“社区”(Gemeinschaft)译成了英文“Community”,其词义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变化,不仅包括社会生活共同体,而且包括地域生活共同体;不仅包括传统的乡村社区,而且包括现代都市社区,这就扩展了腾尼斯“社区”一词的原意。1917年,麦基文发表的《社区:一种社会学的研究》将村镇、县市和国家都称为社区,这对社区内涵的延伸似有些泛化。之后,一些国外学者也对社区作了不同的定义,但地域性几乎是共识,代表性的学者有帕克(Park,1936)、桑德斯(Sanders,1982)、道特森(Dotson,1986)、吉达尔(Girdhar,1987)等。

在中国,1930年代将帕克“社区”一词引入中国后,费孝通、袁方、吴铎、郑杭生等学人都对社区作了本土化的定义。从党和政府的层面看,2000年11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指出:“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1](P135)随着2006年中共中央提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以来,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村民委员会辖区,又成了新型农村社区的重要特征。

2.从社区内涵的中国化看社区类型

民政部对中国社区的定位,既吸收了国内外学者有关社区内涵的研究成果,又立足于中国社区发展的现实。所以,对中国城市社区的范围,在“一般意义”上作了界定,同时,也考虑到了诸如上海社区定位的特殊情况。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应该对复杂多样的社区类型做一个大致的界定,以把握“中国化”社区的特征。

在中国,社区类型随着社区内涵的丰富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开展社区建设以后,得到不断拓展,可以把各种社区大致归为以下四种类型:

一是行政型社区。行政型社区是改革开放初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在改革开放初期,城市的管理主要是“单位制”和“街居制”模式。随着“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化,突出了“街居制”的功能。而“街居制”行政社区后来又出现了两种样式:一是在上海,街道是大社区,居委会是小社区,但缺乏社区本义上的(或者说位于两者之间的)“中社区”,居委会作为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经常被置于政府的管理和控制之下,而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直接领导居委会的各项工作;二是在中国不少城市的“‘中社区”(即由五六个小区合成的社区),虽然它的定位合理,但由于处在“转型”的过程中,“行政化”的倾向比较突出。

二是合作型社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需要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出现了合作型社区。这一社区的一种模式是政府通过授权或购买服务,将原先由政府组织承担的社会职能交给社区内的自治组织;另一种模式是设立集党务、政务、业务与一体的社区管理中心,如北京朝阳区社区的新探索。

三是自治型社区。近十年来,根据市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不同条件,一些社区过渡为自治型的社区。如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南京等城市一些商品房社区已经成化,充分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群体居民的文化需求。但问题在于,如何使社区文化活动持续有效,如何使社区文化中心、社区文化馆始终姓“文”以及以什么方式引入市场机制?

1.当前社区文化发展面临的三大困境

当今中国,不少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面临以下困境:

一是在社区文化刚兴起时,不少街道由政府投资建造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科技文化中心等。但随着市民文化需求的新变化,不仅到科技文化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的次数在减少,科技文化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的设施也在损耗,维修费日增。上海在2003-2007年间,先后为一百个街道建了一百个标准化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但由于管理体制不完善,没有形成市场化的运作机制,结果有的社区文化中心、社区文化馆变了“性”,部分姓“文”,或部分姓“商”,以“商”养“文”;这恰恰是政府办社区文化,把社区文化仅仅看作是一种公益性文化事业而产生的困境。

二是以广场文化为标志的城市社区文化的广泛开展,为城市社区构筑了一道又一道风景线,营造了大城市良好的人文环境。广场文化以群众文化艺术表演为主,也有各类专业艺术团队的表演。但问题在于,专业艺术团队的义演不可能是经常的,它也需要有一定的报酬,而且是水涨船高,要使广场文化不断跃上新的台阶,如何解决广场文化发展的资金是当务之急。

三是难以真正实现社区资源的共享。在社区文化兴起之初,社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基本是无偿的,许多社区单位和个人完全不计较得失及报酬,为推动社区文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市场的日渐成熟,一些社区单位已经不可能长期无条件地提供资源(如体育场、操场、文化中心、文化馆等)。因为资源的利用和共享有成本及消耗,仅仅强调义务与无偿,影响资源所有者的积极性,也不利于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共享,这又是一大困境。

2.社区文化的公益性与非公益性

在2003年时,笔者曾提出了社区可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产业运作方式促进社区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因为城市的社区文化一般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公益—福利性的。社区文化的公益性,主要源于社区文化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社区文化服务的对象是居住在该社区所有居民,但中国社区文化开展之初,接受社区文化服务的群体大部分是工薪阶层、贫弱势群体。社区文化这种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必然要求社区文化以公益为主导。随着一般商品房、中高档商品房的兴起,居住在该类社区中的居民不再是一般的工薪阶层,人口的结构也日趋多元化;尤其是大城市国际社区的兴起,各个国籍的中国居民对社区文化的多元化、多层化需求更为突出。因此,社区文化除了必须坚持公益性,满足不同群体居民文化需求之外,还要引入市场机制、培育社区文化产业。

所以,社区文化的公益—福利性并不代表社区文化的全部,社区文化还有其非公益性、可产业化的另一类或另一方面。当然,社区文化所具有的市场与产业特性不同于一般的文化产业。社区文化产业的目标是为了通过产业的方式使社区文化的发展和硬件设施的更新与维护、软件的提升等,不断有新的和源源不断的补充。目前,中国大致有三种类型的社区文化产业:一是会所文化,如上海长宁区周家桥街道的会所文化;二是社区文化馆,如北京朝阳区的文化馆,以产业化方式支撑社区公益文化,促进社区文化可持续发展;三是从不同社区的实际出发,形成社区文化产业特色,如有花鸟、书刊市场,集邮、文化娱乐市场,各类文化、艺术、体育培训班,等等。社区文化不追求基本功能齐全的文化市场,而是根据不同社区市民的需求,形成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市场,以支持社区文化产业,繁荣社区文化。

马克思说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2](P103)那么,社区文化一旦与经济进程相结合,一旦找到现实可行的产业途径,便会产生现实的巨大力量,便会对社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实际效果。

3.社区文化产业的培育

北京民间的社区专题(如历代状元)博物馆,上海、深圳的各类社区文化艺术节,厦门的

书院等培育社区文化产业的经验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把部分社区文化纳入产业运作方式的轨道,不仅可以保障现有社区文化设施的维护与更新,促进社区文化资源共享,为社区公益性的文化事业提供资金支撑,真正找到一条社区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且因为有了资金和机制,可以吸引更多、更好的文艺团队下社区演出,为大城市社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享受。

同时,这还有助于大城市社区文化艺术创作的发展和文化艺术人才的成长,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可持续的文化人力资源支撑。文化艺术人才的成长需要氛围和条件,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哪里的文化市场成熟,哪里便会形成对文化艺术人才的聚集效应。这也是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带来的共生效应。文化艺术骨干的冒出,不能靠“构筑高地”的目标吸引,也不能靠引进,而应通过培植社区文化产业、社区文化市场来吸引和聚集。

为此,第一要切实转变观念,认识城市社区文化所具有的非公益性特点,认识城市社区文化不是“官办文化”,它只有引入产业和市场机制,才能使城市社区文化逐渐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上述城市的大部分社区正是通过转变观念,走出“官办社区文化”与“官管社区文化”的误区,在社区文化实践中探索城市社区文化产业的途径与方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第二,要以城市社区文化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为切入口,逐渐摆脱依赖政府办城市社区文化的状况,以“自立、自养、自兴”为发展策略,发展城市社区文化产业。如茶室、棋牌室、健身房、影剧院等,可以由事业单位转制而来、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司或企业经营,也可以通过政府的鼓励和政策扶持,吸引社会团体或个人参与。另外,通过税收杠杆调节,可以使社区居委会既能补充一部分文化建设资金,又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社区大型的综艺文化活动和个人难以顾及的文化发展项目上来。

第三,建立多元的社区文化投入机制,为城市社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经费支撑与保证。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公益性的社区文化必须由政府投入,如社区公共图书馆、阅览室、文化站等,但非公益性的经营性的社区文化,要努力形成多元的投资与管理体制。

第四,培育和发展非政府、非营利性的城市社区文化中介组织与机构,这是当前促进大城市社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可以考虑从三个方面进行操作:一是逐步实现部分事业单位转制,可以先在半社会事业的部门按照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的架构进行试点改革,成功后再作推进;二是充分发挥现有社会团体的作用,要明确政府与社会团体的关系,社团离不开政府支持和宏观调控,但要改变政府用行政手段管理社团的机制和方法,把提供经费与社团的服务内容和质量联系起来;三是可以考虑在现有群众性组织的基础上,组建若干专门性的社区群众性团体,诸如社区服务志愿协会、社区文教协会、社区卫生协会等。政府应该从法律、税收政策以及资金筹措等方面给予鼓励,这些中介组织的发展程度大体上标志着社区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成熟程度。

四、城市老城区、老社区如何建设宜居社区

在宜居社区、宜居城市建设成为一种新的世界潮流的背景下,城市老城区、老社区如何建设宜居社区,这是当今中国各大城市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

1.借鉴国外宜居社区建设的经验

1990年代以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兴起了“社区适宜居住性运动”。该运动中形成的“社区适宜居住性”理论强调十个要点:第一,创造适宜居住的步行社区;第二,将学校、商店和服务设施安排在方便的步行范围内;第三,设置社区公园和开敞空间;第四,丰富、整齐的社区景观;第五,清洁的自然环境;第六,社区能够被所有人接受并感觉安全;第七,社区文化、历史和生态具有独创性;第八,创建有活力的社区中心,形成商业、服务业以及公共设施集中的社区中心,创造居民愿意停留、访问和社交的场所,增加人们使用社区中心的频率,提供居民相互交流的机会,提高社区的凝聚力;第九,增强社区凝聚力的设计;第十,欢庆的社区公共区域和公共生活。

2.“社区重塑”与城市老社区宜居品质的提升

借鉴国内外社区建设、改造经验的基础上,上海市长宁区提出了从“人居环境”、“公共服务”、“人际关系”和“数字生活”四个方面重塑社区、提升老社区品质的四维模式;“社区重塑”不是简单的“改造”,而是对社区形态的重塑,对社区功能、素质的提升,使生活于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社区的居民,均能享受社区重塑之后的温馨、和谐,均能感受社区的美好生活。

维度之一:人居环境的重塑。上海市长宁区人居环境的重塑着重在社区宜居设施改造和生态环境上下工夫。上海市长宁区从多样化、差异化居住设施的实际出发,通过老式住宅改造,提升社区宜居设施的品质。截至目前,已整治345万平方米,累计投入资金近6亿元,提前两年超额完成了目标,使近7万户家庭、近20万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上海市长宁区对老式住宅改造的做法,为一个现代化进展中老城区的社区重塑提供了具体的样式。

同时,着力于社区生态环境的重塑。生态环境的重塑是对社区公共生活、交往空间的重塑。目标是让居住在社区中的每个家庭,让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个人,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老上海还是新上海,或者是打工妹,都对居住环境有一种亲切、和谐的感觉。

维度之二:公共服务的重塑。上海市长宁区公共服务的重塑聚焦于社区文化繁荣和服务完善。20世纪末以来曾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长宁“凝聚力”工程,其可贵价值不仅考虑不同各阶层、不同群体、不同职业的文化需求,更关注社区居民各种公共服务的需求,在不断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让社区生活更加便捷、舒适的过程中,“凝聚”社区居民的需求、利益和价值取向。近年来,上海市长宁区着力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