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_第1页
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_第2页
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_第3页
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_第4页
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必修3文化生活1整理课件考纲考点1.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态度+两个反对)3.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3个主要因素)4.教育的作用5.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2整理课件文化传播文化继承区别侧重原因态度共同点文化传播与文化继承的关系横向——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纵向——同一国家的历史与现实之间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具有继承性洋为中用,对外推广古为今用,发扬光大能够促进文化发展;都存在精华与糟粕,要辩证分析;教育在其中都发挥重要作用3整理课件1.含义:传统文化是在

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

的文化。2.传统文化的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其继承的形式有:

的继承、

的继承、

的继承、

的继承。(2)传统文化具有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

,同时,它的

又能够

。(3)传统文化具有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形成民族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

。考点1.传统文化的继承长期历史发展中相对稳定性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相对稳定性基本特征具体内涵因时而变鲜明的民族性精神纽带4整理课件3.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具有双重性: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学习小贴士文化作用的两面性与传统文化作用的两面性。5整理课件2011年9月27日,第四届世界儒学大会暨2011年度孔子文化奖颁奖典礼在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隆重举行。第四届世界儒学大会既关注儒学的理论价值,又将儒学研究与现实社会中的具体问题紧密结合,开拓儒学研究的现实意义。根据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结合传统文化的特点,说明弘扬儒家思想的意义。6整理课件结合传统文化的特点,说明弘扬儒家思想的意义。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仍具有现实意义。弘扬儒学中的精华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培养全民族的人文精神,提升全民族的道德水平,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弘扬儒学中的精华能够激发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③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第四届世界儒学大会关注儒学的理论价值,体现了对传统思想的继承。7整理课件考点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必要性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②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8整理课件2、如何对待传统文化:(1)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把握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发展与创新)(3)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4)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福建高考)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分析说明应如何正确对待儒家思想。9整理课件①对待儒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儒学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儒学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和剔除。②要正确处理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待儒学,要抛弃其的消极因素,发扬其积极因素,并根据实践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注入新的时代内容,使之与社会、时代相适应,体现时代性。分析说明应如何正确对待儒家思想。③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既要反对全盘否定儒家思想的“历史虚无主义”,也要反对固守儒家思想“守旧主义”。10整理课件学习小贴士正确理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关系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指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指在文化继承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2)“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侧重于对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11整理课件思考: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对漫画进行简要评析。1)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是宝贵的财富,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则是我们前进的包袱。2)用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就可能成为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巨大阻力”和“包袱”。3)坚持用与时俱进的观点去对待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把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结合起来,传统文化也可以成为我们进步的宝贵资源与财富。4)笼统地把传统文化看成是阻碍我们进步的包袱是片面的。12整理课件(11海南)23、辨析题“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请运用认识论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辨析。(10分)学习受主体已有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条件的制约。若不研究新情况,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就难以获取新知。在这个意义上,该观点有合理性。(3分)已知包含着真理性认识,可以成为探索未知的基础、阶梯。在这个意义上,该观点有片面性。(3分)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探索未知是一个艰难的过程。(2分)只有既立足已知,又开拓创新,认识才能不断发展。(2分)

(若考生只从一个角度作答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最高不超过6分)13整理课件考点3.文化继承和发展继承和发展的关系②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文化发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⑴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文化的发展方向的更替——根本因素⑵科学技术的进步——重要因素。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⑶思想运动⑷教育——人类特有,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如:传道授业解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如运用文化传承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优先发展教育”的正确性。14整理课件提示:

文化继承不等于文化传承。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可见,文化传承包括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15整理课件〈论语〉心得》狂销300万册,从古装影视剧热播到历史题材图书畅销,从人大成立国学院到北大、清华等高校开设“国学班”,从各地恢复祭孔到海外孔子学院遍地开花,从私塾重现到儿童读经……这一切都表明,曾经渐行渐远的传统文化正在回归。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探究我国传统文化如此之“热”的原因。热点链接材料一近年来,一股传统文化的热潮正在中国涌流。从《百家讲坛》吸引数亿观众到《于丹中国兴起“国学热”16整理课件①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我国传统文化“热”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特征的反映。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