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二则课件_第1页
《礼记》二则课件_第2页
《礼记》二则课件_第3页
《礼记》二则课件_第4页
《礼记》二则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大道之行也22十三四岁是有很多愿望的年龄。你能讲一讲你有哪些愿望吗?大家的愿望都很美好,美好的愿望带给人无穷的动力。在个人愿望之外,我们还需要共同的社会理想,来凝聚人心,凝聚力量。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课文《大道之行也》给我们描述的一个至善至美的世界。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重点)(难点)(重点)3.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4.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大道之行也》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原文此前还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照录如下:昔者仲尼与于蜡(祭祀名)宾,事毕,出游于观(读guàn,宫门前两旁的建筑物)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即子游,孔子的学生)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呈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才有这番言论。选贤与能

矜恶其弃于地

幼有所长男有分jǔguān

读一读字音wùzhǎngfèn(一)通假字

选贤与能“与”同“举”,推举矜、寡、孤、独、废疾者“矜”同“鳏”,老而无妻

(二)古今异义1.大道之行也古义: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今义:宽阔的路。2.男有分,女有归古义:归宿。今义:返回。

3.盗窃乱贼而不作“乱”的古义:造反。今义:没有秩序;没有条理。“贼”的古义:害人。今义:小偷,窃贼。4.是谓大同古义:代词,“这”。今义:表判断或与“非”相对。(三)一词多义1.修:讲信修睦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2.为: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天下为公不必为己3.能:选贤与能能以径寸之木(培养)(长)(雕刻)(是)(为了)(才干出众的人)(能够)4.分:男有分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5.亲:不独亲其亲不独亲其亲6.子:不独子其子不独子其子(职分,职守)(长度单位)(以……为亲)(父母)(以……为子)(子女)(四)词类活用1.选贤与能2.故人不独亲其亲3.不独子其子

形容词用作名词,品德高尚的人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子4.使老有所终5.壮有所用6.幼有所长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形容词作名词,壮年人形容词作名词,孩子(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天下为公“为”表判断。2.倒装句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藏于己”,介宾短语后置。(六)成语积累1.鳏寡孤独:泛指没有或丧失劳动力而又无依无靠的人。例句:国家的社会保障政策一天天完善,使鳏寡孤独也有了自己幸福的生活。2.物尽其用:各种东西的功用充分发挥出来。例句:这家工厂大搞综合利用,做到了变废为宝,物尽其用。3.夜不闭户:夜间睡觉不用关门,形容社会安定,风气良好。例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样美好的世界就算是真正的大同世界了。(七)名句积累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导思1:作者认为治理大同社会的三个准则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准则、特征关键词:理想社会导思2:《大道之行也》这篇课文中表现的是什么思想?政治理想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大道之行也》课文朗读。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为:是,表判断。与:同“举”,推举。修:培养。注释: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译文:

原文: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亲其亲:第一个“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第二个“亲”,父母。子其子:第一个“子”,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子;第二个“子”,子女。终:终老,终其天年。矜、寡、孤、独、废疾者:矜,同“鳏”,老而无妻;寡,老而无夫;孤,幼而无父;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有残疾。分:职分,指职业,职守。注释:归:归宿。于:在。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有残疾的人都有人供养,男子有职业,女子有归宿。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但并非出于自己想私藏力气,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译文:

原文: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是故:即“故是”,可译为“因此”。乱:指造反。作:兴起。闭:关(门)。大同:指理想社会。注释:贼:指害人。外户:大门。谓:叫作、称作。因此奸诈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造反害人的事不会兴起,所以(家家户户)大门不关。这叫作理想社会。译文:

1.谈谈你对“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理解。

【答案】“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三个分句是对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道”的分述。“天下为公”是说政权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选贤与能”是说社会的管理者应由品德高尚的人和有才干的人担任,“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之间应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2.谈谈你对“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理解。【答案】“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子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对各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特别要对“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实行生活保障。这句话点出了大同社会一个方面的特征:人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在形式上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形成整齐划一的句式,增强了表达效果。3.“有分”“有归”点出大同社会的什么特征?

【答案】“有分”就是有稳定的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这是大同社会另一个方面的特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4.写人们对财物、劳动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答案】通过人们在对待财物和劳动上毫无私心的表现,点出大同社会又一方面的特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5.从“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中,你感受到了当时社会怎样的状况?

【答案】“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是大同社会安定、和谐的状况的反映,其中折射出现实社会的黑暗、阴险,这正是人们迫切追求理想社会的原因。【答案】“世外桃源”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的艺术再现,二者都描绘了理想的社会蓝图,“大同”社会中人人都能受到关爱的基本特征,在“世外桃源”中有具体的体现,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花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体现。【难点探究】“大同”社会和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有哪些相似的地方?社会纲领基本特征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理想社会社会关爱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大道之行也谋闭不兴盗窃乱贼不作外户不闭大同《大道之行也》通过对理想社会的特征的描述,阐述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天下为公”的思想。1.层次清楚,有条不紊。

文章第一层首先对“大同”社会进行纲领性说明,然后再具体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最后总括并定名为“大同”。全面具体地展现了古人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2.多用排偶句式。

文章大多采用排偶句式,如“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等,使句式整齐,节奏分明;而又变化有致,不拘一格。读起来抑扬顿挫,毫无呆板之感。3.用对比手法突出“大同”的特征。

“是故谋闭……大同”,作者拿现实社会跟理想中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黑暗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等,这些在“大同”社会里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和平、安定的局面。《礼记》中的成语【美轮美奂】语出《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伦焉,美哉奂焉’。”郑玄注:心讥其奢也。轮,轮囷,言高大;奂,言众多。”后来用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美观。【温文尔雅】《礼记•文王世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唐•孔颖达疏:“恭敬而温之者,谓内外有礼,貌恭心敬,而温润文章”。“尔雅”:近于雅正。《史记•儒林传序》:“明天人分际,通古今之义,文章尔雅,训辞深厚”。后来四字成文,形容态度温和,举止文雅。《聊斋志异•八•陈锡九》:“(锡九)至郡见太守,历述家世。太守愕然曰:‘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移风易俗】《礼记•乐记》:“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指改变旧的、不良的社会风气和习惯。李斯《上书秦始皇》:“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译文】尊敬自己的长辈,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儿女。2.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译文】有仁心的人爱别人,懂礼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总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总尊敬他。文言文虽有嘉肴22课文节选自《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它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今天我们就认真研究这篇《虽有嘉肴》,古代先哲的教育思想。1.了解《礼记》相关知识,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课文。2.准确翻译课文;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理解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重点)(难点)《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由西汉戴圣编纂而成,共49篇。《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礼记》简介弗食自强嘉肴fúqiǎngyáo读一读字音(一)古今异义虽有嘉肴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二)文言句式省略句学然后知不足“知”后面省略代词“自”。意为“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三)成语积累教学相长:通过教学,不但学生得到进步,教师自己也得到提高。

(四)名句积累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导思1:《虽有嘉肴》中写嘉肴的目的是什么?比喻论证关键词:教学相长导思2: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增长自己的学问?教学相长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虽然嘉肴》课文朗读。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虽:即使。

嘉肴:美味的菜肴。旨:味美。至:到达了极点。注释: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译文:

原文: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是故:因此。困:困惑。自反:自我反思。自强:自己督促自己。注释:因此,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知道了(自己的)欠缺,然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的)困惑,然后才能自己督促自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译文:

1.开头写嘉肴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以嘉肴喻至道,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说明“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通俗易懂。阅读方法解密比喻论证作用分析法。比喻论证是一种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来论证观点的论证方法。答题模式:将……比作……,证明……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具有更强的说服力。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答案】写出了“学”“教”之后的结果,为下面的观点作铺垫。3.“教学相长”该如何理解?【答案】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教使学有所增长,教人学习又反过来促进教人者知识的积累。4.结尾引用《兑命》中的言论有什么作用?【答案】引用《兑命》中的言论,证明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使论证更有权威性。【答案】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论证,最后得出“教学相长”这个结论。【手法探究】试分析《虽有嘉肴》一文的论证思路。嘉肴教学相长食虽有嘉肴弗学知旨善学教比喻至道不知其不足困自反自强《虽有嘉肴》论述了教和学的关系,说明了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逻辑严密,有条有理,言简意赅。

文章开头运用了设喻说理,接着讲到教与学的关系,最后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条理清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译文〕学习的人缺点有四类,教师必须知道才行:在学中习中,有的失之于贪多,有的失之于过少,有的失之于把学习看得很容易,有的失之于遇到困难就停止不进。这四类缺点,是由于学习的人心理不同所致。了解他们的心理,才能补救他们的过失。教师的作用就是在于发扬他们的优点,补救他们的过失。一、背诵略。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即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文章主要运用了反面论证的方法,在开头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类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再从教与学两个方面进行道理阐述,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观点,最后又引用“学学半”来深化强调论点。二、背诵略。大同社会理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社会充满关爱;2.人人安居乐业;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示例:《虽有嘉肴》中“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一句,运用对偶句式,将“学”和“教”的作用展示出来,朗朗上口,让人易于接受。《大道之行也》中“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一句运用对偶,写出了大同社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的淳朴民风,句子读起来节奏感强,富于文采和气势。三、1.教与学。2.子女。3.归宿。4.财货。5.害人的事。四、1.这句话启示我们,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炼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2.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讲时效的,错过了最佳时间,事倍而功半,所以我们要及时发挥年龄优势,珍惜年少时光,刻苦学习。3.这句话启示我们,只有与朋友共同学习,互相交流,才能弥补自身的缺憾,并获得更多知识。4.这句话告诉我们探讨学问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像木工砍硬木先从易进斧的地方下手一样。点拨:对这些格言警句的理解可以不拘一格,见仁见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品味。五、22.《礼记》二则八年级语文•下(R版)第6单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兑命(

)

学学半(

)选贤与能(

) 讲信修睦(

)矜、寡(

) 男有分(

)••••••yuèxiàoyuèjǔguānfèn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选贤与能

能:(2)讲信修睦

修:(3)不独亲其亲

亲:(4)不独子其子

子:(5)男有分

分:•••••才干出众培养父母子女职分,职守(6)盗窃乱贼而不作

作:(7)弗食

弗:(8)虽有至道

至道:(9)不知其善也

善:(10)教然后知困

困:•••••兴起不最好的道理好困惑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选贤与能(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3)学学半“与”同“举”,推举“矜”同“鳏”,老而无妻第一个“学”同“敩”,教导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虽有嘉肴。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虽然。

(2)教学相长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教书。

(3)大道之行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宽阔的路。

即使教与学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4)女有归。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归来,归属。

(5)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偷东西的人。女子出嫁害人••5.下列句中加点的“其”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择其善者而从之B.弗食,不知其旨也C.其此之谓乎D.弗学,不知其善也••••C6.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故人/不独亲其亲B.货/恶其弃于地也C.是故/谋闭而不兴D.是谓/大同A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3)故曰:教学相长也。(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别人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困惑。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5)选贤与能,讲信修睦。(6)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7)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8)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财货,憎恨把它扔在地上,但并非自己想私藏。因此奸诈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的事情不会兴起。一、课文研读(一)阅读《虽有嘉肴》全文,回答问题。8.“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强调了什么问题?强调了亲身学习的重要性。9.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说说作者是怎样论述文章的中心论点的。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设喻类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接着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纳出“教学相长”的中心论点。10.选文集中论述了______与______的关系问题,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用一个成语概括选文的中心意思,这个成语可以是____________。教教与学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学11.学完本文,你获得了哪些启示?示例: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二)阅读《大道之行也》全文,回答问题。12.文中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领全文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应此句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13.本文最后说“是谓大同”,那么从文中看,“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解释。“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是说社会成员间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培养和睦气氛,防止争斗。点拨《大道之行也》中作者认为在大道施行的时候,一定会形成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文章的开头就明确了作者的观点。“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几句话的意思就是: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作答时,根据文章的内容将句子采用意译的方法译句作答即可。14.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的?①满足生存的需要,人人都得到社会的关爱;②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安居乐业;③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15.本文中的“大同”社会与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与文中所构想的“大同”社会是一样的。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花源”中的老人和小孩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16.“大同”社会的理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但其对后世依然有巨大的影响,请你说说这种“大同”理想的积极意义。理想中的“大同”社会,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的社会。这是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崇高目标,两千多年来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奋斗的目标。可以说“大同”社会的理想是我国社会思想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二、精题演练【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①,②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③,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④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节选自荀子《劝学》)【注释】①中(zhòng)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②(róu):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③暴:通“曝”,晒干。④参:通“叁”,多次。1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然后能自反也(

)(2)然后能自强也(

)(3)学不可以已(

)(4)故木受绳则直(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停止反思所以,因此勉励•••••每天18.翻译下列句子。(1)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19.【甲】文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引出了阐述的论点_________________;【乙】文则开头就提出了论点“学不可以已”,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