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1页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2页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3页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4页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2010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

言学概论考研真题

2010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

言学概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1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

言学概论考研真题

2011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

言学概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

言学概论考研真题

2012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

言学概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

言学概论考研真题

2013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

言学概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

言学概论考研真题

2014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

言学概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5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

言学概论考研真题

2015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

言学概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6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

言学概论考研真题

2016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

言学概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0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以下不属于中国“小学”范畴的是()。

A.文字

B.音韵

C.语法

D.训诂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词义的模糊性说明词义是具有社会性的。

B.多义词使用不当会产生歧义,如“门没有锁”。

C.“grass”本义是“玻璃”,派生义是“玻璃杯”,这是词义的隐喻扩展。

D.同义词在修辞上具有对比作用,可用来突出对立面。

3.方言形成的语言内部原因是()。

A.语言变化的不平衡性。

B.形式和意义对应关系的复杂性。

C.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D.语言变化的类推作用

4.在[p]、[b]、[v]、[h]、[g]、[k]、[d]、[t]、[s]、[f]中,擦音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5.辅音[x]的发音特征是()。

A.舌面后不送气清塞音

B.舌尖后清擦音

C.舌面后清擦音

D.舌叶送气清塞擦音

6.“葡萄”中的“葡”是()。

A.一个词

B.一个语素

C.一个音节

D.一个词组

7.英语中的swell(膨胀)的过去分词原来写作swollen,后来写作

swelled。原因是()。

A.正字法

B.类推作用

C.误写

D.过分概括

8.汉语中“他”和“她”的不同,所涉及的对立是()。

A.性的区别

B.数的区别

C.格的区别

D.书写形式的区别

9.一种方言成为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时,决定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

化等各方面的条件。下面方言中,主要是由于文化原因成为共同语的基

础方言的是()。

A.多斯岗方言

B.汉语北方方言

C.伦敦方言

D.东京方言

10.下列普通话词中属于借词的是()。

A.足球

B.电话

C.罗汉

D.蜜月

二、名词解释题(要求举例说明。每小题5分,共20分)

1.零形式

2.聚合关系

3.黑话

4.汉藏语系

三、分析应用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试把下面的汉语句子泽成你所熟悉的外语,并据此说明你所发现的

两种语言的不同语法特点。

这是什么?这是书。

这是一本书吗?是的。/不,它不是。它是一个笔记本。

2.请以“狗”“猫”“龙”“鸡”“青蛙”“老虎”“老鼠”之类的动物名词为例,分

析汉语和你所熟悉的一种外语在词义上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性。

3.根据下面用国际音标记录的材料,说明英语、德语、瑞典语之间有

哪些音存在着有规则的对应关系。

四、论述题(每小题16分,共80分)

1.阿Q认为城里人不叫“长凳”叫“条凳”是错了,很可笑,因为未庄的人

都叫“长凳”,不叫“条凳”。试从语言符号的角度,分析阿Q的上述言

论。

2.论述改革开放以来普通话词汇发展变化的原因和特点。

3.从语言变体与社会特征、社会群体相联系的角度,论述语言是如何

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的?

4.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规范化。在我国当前的社会背景

下,语言规范化面临哪些新的问题?你是如何认识的?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和抢救濒危语言的纲领性文件开宗明义地指

出:“语言多样性是人类最重要的遗产。每一种语言都蕴藏着一个民族

独特的文化智慧,任何一种语言的消失都将是人类的损失。”如何理解

这句话?

2010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以下不属于中国“小学”范畴的是()。

A.文字

B.音韵

C.语法

D.训诂

【答案】C

【解析】中国传统语言研究主要是抓住汉字,分析它的形体,探求它的

古代读音和意义,形成了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也就是

中国传统的语文学。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词义的模糊性说明词义是具有社会性的。

B.多义词使用不当会产生歧义,如“门没有锁”。

C.“grass”本义是“玻璃”,派生义是“玻璃杯”,这是词义的隐喻扩展。

D.同义词在修辞上具有对比作用,可用来突出对立面。

【答案】B

【解析】B项前半句是正确的,歧义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词语的多

义,“锁”既有“上锁”的意思,也有“门锁”的意思。

3.方言形成的语言内部原因是()。

A.语言变化的不平衡性。

B.形式和意义对应关系的复杂性。

C.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D.语言变化的类推作用

【答案】A

【解析】现代汉语各方言大都是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才逐渐形成的。

形成汉语方言的因素很多,有属于社会、历史、地理方面的因素,如人

口的迁徙,山川地理的阻隔等;也有属于语言本身的因素,如语言发展

的不平衡性,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等。

4.在[p]、[b]、[v]、[h]、[g]、[k]、[d]、[t]、[s]、[f]中,擦音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答案】A

【解析】擦音是根据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式不同对普通话声母所作

的分类。发音时,发音部位接近,留下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的通

路,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题中的擦音有[h]、[s]、[f]。

5.辅音[x]的发音特征是()。

A.舌面后不送气清塞音

B.舌尖后清擦音

C.舌面后清擦音

D.舌叶送气清塞擦音

【答案】C

【解析】辅音[x]发音时,舌面后部接近软腭,留出窄缝,软腭上升,堵

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气流从舌面后部和软腭形成的窄缝中挤出,

摩擦成声。它是舌面后、清、擦音。

6.“葡萄”中的“葡”是()。

A.一个词

B.一个语素

C.一个音节

D.一个词组

【答案】C

【解析】“葡萄”是由一个语素组成的单纯词,语素“葡萄”又

由“葡”和“萄”两个音节组成。

7.英语中的swell(膨胀)的过去分词原来写作swollen,后来写作

swelled。原因是()。

A.正字法

B.类推作用

C.误写

D.过分概括

【答案】B

【解析】语言中有规则和条理,这些在语法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

称为“类推作用”。它可以使一些不规则的形式规则化,如题中swell过去

分词的变化。A项正字法,即是确定正规使用的、书写和语法符合相关

规范的文字;C项误写是指书写的错误;D项过分概括是一种以偏概全

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

8.汉语中“他”和“她”的不同,所涉及的对立是()。

A.性的区别

B.数的区别

C.格的区别

D.书写形式的区别

【答案】D

【解析】汉语由于缺少形态变化,所以严格地说,汉语没有语法范畴。

A项“性”是某些语言里的名词的分类,也会在句法上与之相关的其他词

上反映出来;B项“数”一般包括单数和复数两种意义;C项“格”表示名

词、代词在句中和其他词的关系,它的意义是直接和句法相关的。

9.一种方言成为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时,决定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

化等各方面的条件。下面方言中,主要是由于文化原因成为共同语的基

础方言的是()。

A.多斯岗方言

B.汉语北方方言

C.伦敦方言

D.东京方言

【答案】A

【解析】A项多斯岗方言成为意大利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主要是由于文化

的原因;BD两项汉语北方方言和东京方言成为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政

治的原因;C项伦敦方言成为英吉利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由于经济的原

因。

10.下列普通话词中属于借词的是()。

A.足球

B.电话

C.罗汉

D.蜜月

【答案】C

【解析】借词也称为外来词,是指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ABD三项都

属于意译词,即是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里某

个词的意义移植进来,这不属于借词。C项“罗汉”是汉代以后从印度借

入的佛教用词。

二、名词解释题(要求举例说明。每小题5分,共20分)

1.零形式

答:零形式是指用词的原形式来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的一种语法手段。

在语言学中的零形式指的是在深层语义中,理论上存在一个与它紧相邻

的结构成分。这个结构成分在表层结构中的形式是零,在实际话语中不

能添补。零形式这个概念是从数学引进到语言学领域的。语言学中的

零,表示的不是无的概念,而是表示空位的意思。例如英语中,有

boy/boys单复数的对立,boys有复数形式的标记-s,那单数就以不加标

记的形式为标记从而形成区分功能,这就是零形式。

2.聚合关系

答:聚合关系是指在结构的某一个特殊位置上,可以相互替代的成分之

间的关系或者是共现的成分和非共现的成分之间的关系。同一聚合关系

语句只受句法关系限制,语义因素不在考虑范围。例如:“我看书”中

的“我”,可以联想到“他”,那原句可以替换成“他吃饭”,其中的“书”也

可以用“电视、球赛”等替换,那么“我”“他”;“书”“电视”“球赛”这类词

之间就属于聚合关系。

3.黑话

答:黑话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其他的社会方言没有排他性,不拒绝

其他言语社团的人们了解、运用,因而其中的有些词语也可以被全民语

言所吸收而成为日常的交际用语(如“休克”“角色”等),而黑话具有强

烈的排他性,对本集团以外的人绝对保密。如《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

如果不是熟练地掌握座山雕所属盗匪集团的黑话,就无法打进匪窟,生

擒匪首。

4.汉藏语系

答:汉藏语系是世界上各种语言按其亲属关系大致分出来的九大语系之

一。汉藏语系的诸语言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西起克什米尔,东至我

国东部边界。一般学者认为汉藏语系包括汉语、侗台、苗瑶和藏缅四个

语族。汉藏语系的诸语言在结构类型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一般都有声

调而没有词的重音;多用词序、虚词表示语法关系,而不像印欧语那样

用词的内部形态变化;虚词中还有一类特殊的类别词(即量词)。

三、分析应用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试把下面的汉语句子译成你所熟悉的外语,并据此说明你所发现的

两种语言的不同语法特点。

这是什么?这是书。

这是一本书吗?是的。

不,它不是。它是一个笔记本。

答:(1)翻译

这是什么?这是书。

英译:Whatisthis?Thisisabook.

这是一本书吗?是的。

英译:Isthisabook?Yes.

不,它不是。它是一个笔记本。

英译:No,it′snot.Itisanotebook.

(2)两种语言的不同的语法特点

①汉语中短语和句子的基本结构方式一致;如“这是一本书吗?”和“这

是书”,一个疑问句,一个短语结构一致。而英语却不同。

②汉语缺乏形态,疑问句是在陈述句的句尾加上“吗”表疑问语气,同样

的例子英语中语序倒置。

③汉语中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而英语则一

般具有对应性。

④汉语中量词丰富,英语相对量词缺乏,只有a\an。

2.请以“狗”“猫”“龙”“鸡”“青蛙”“老虎”“老鼠”之类的动物名词为例,分

析汉语和你所熟悉的一种外语在词义上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性。

答:(1)词义的民族性

不同民族的社会背景不同,审美观点和角度不同,对事物自然属性引起

的联想,形成的比喻义、象征义、文化内涵也有差异,因此,词义具有

民族性。

(2)根据动物名称分析词义的民族性

例如,“狗”在中国文化中,往往是人们讨厌的对象,通常用于贬义语境

中,如“痛打落水狗”“猪狗不如的东西”“狗腿子”等;英语中,“dog”往往

表示褒义,含有喜爱情绪,比如形容人很走运“you’realuckydog”。

再如,“鹤”在中国文化中是寿星的主要标志之一,象征着长寿,如“松

鹤延年”“鹤发童颜”及“鹤立鸡群”等比喻长寿,仪表突出等;但在英国

它却是被认作是丑陋的鸟。

3.根据下面用国际音标记录的材料,说明英语、德语、瑞典语之间有

哪些音存在着有规则的对应关系。

答:根据上述例子归纳出三种语言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1)英语中的æ对应于德语和瑞典语中的a。

(2)德语中的s对应英语和瑞典语中的t。

(3)瑞典语中的u:对应于英语和德语中的au。

四、论述题(每小题16分,共80分)

1.阿Q认为城里人不叫“长凳”叫“条凳”是错了,很可笑,因为未庄的人

都叫“长凳”,不叫“条凳”。试从语言符号的角度,分析阿Q的上述言

论。

答:(1)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的特点,这是指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

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

社会约定的关系。

(2)语言符号中的形式和意义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只要为符号的使用

者共同认可,一定的语音形式就可以与一定的意义联系在一起,所以语

言符号的音义关系才是可变的。

(3)“长凳”和“条凳”都是用来指称凳子,城里人叫“条凳”是从凳子的宽

窄度而区分形成的名称,而阿Q所在的未庄人称的“长凳”是从凳子长短

而区分形成的名称。同一个事物,由于交际中所取的语义的侧重点不同

而形成不同的语言符号,符号本身没有对错之分。然而阿Q却讲“长

凳”和“条凳”对应为两个事物,所以才会有上述的言论。

2.论述改革开放以来普通话词汇发展变化的原因和特点。

答:(1)词汇发展的原因

词汇演变是语言演变的重要部分,和语言一样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的,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社会原因

词汇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a.词语随着社会观念的改变而变化

社会生活的急剧改变、社会观念的改变都会引发语言出现相当数量的词

语的替换。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出现了很多反映

人们需求的新词汇,如“美容美发”“足疗”等词。

b.政策和社会局势的影响

改革开以来,中国的社会文化自由发展,政局轻松,为词汇的快速和丰

富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文化环境。

c.词语随着社会现象的消亡而消失

我国封建社会的官吏有朝廷发的“俸禄”,包括“俸米”和“俸银”,随着封

建社会的消亡。

d.词语随着新的社会现象的产生而产生

例如,改革开放后,科技飞速发展,出现的“卫星”“克隆”“丁克”等一系

列反映科学现象的新词。

②不同语言间交流融合给词语带来的影响

词语演变还需要一个客观条件,这就是各族人民必须生活在同一地区,

形成杂居的局面。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局面相对开放,各族人民以

及外国民族之间的交流加强,词汇的演变进程加快。如汉语词汇中吸收

了很多外来词、少数民族词和方言词。

③语言发展的规律的作用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而语言其他系

统的演变也会一定程度的带动词汇的发展,词汇的发展也是满足语言交

际功能的需要。

(2)改革开放后词汇发展的特点

对改革开放后的词汇发展变化作出全局性的观察,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

特点:

①趋时性

改革开放后,社会发展迅速,词汇也在当代的社会中得到最新的发展。

词汇和当前社会生活的联系最为密切,并且正在经历着共时的变化,一

般共时性变化比历时变化更具主观性和灵活性。

②快速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作为汉语主体的中国大陆的新词和新词义正

以以前前所未有的速度大量涌现。

③趋同性

这首先表现在两岸三地的相互融合和吸收上。自改革开放以来,两岸三

地之间的交流剧增,使得三地不同的区域词汇在很大程度上彼此发生碰

撞并逐步相互吸收。作为主体的大陆普通话也从港台吸收了不少有用的

部分,其次,普通话也从方言中吸收了很多有用的特色词汇。

3.从语言变体与社会特征、社会群体相联系的角度,论述语言是如何

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的?

答:语言只要在社会中使用,就会不断地缓慢地变化。同一社会总有程

度不同的分化,每个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交际密度总是不均匀的,于是

语言的创新总是在交际密度高的人群中或区域内优先传播,这就造成了

语言的分化。根据社会分化的不同程度,语言分化为以下三种语言变

体:

(1)社会内部的分化产生社会方言

由于社会中的人群由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和社会分工的

不同而分化为不同的社团。在每个社团的内部,人们之间相互的联系比

较密切,交际频繁,而不同社团之间的交际则相对稀疏。交际密度的不

同,影响到语言创新的传播:社团内部的交际密度高,语言创新就能及

时地在社团内部推开;社团之间交际密度低,语言创新就不能及时地传

播到另一个社团,从而各个社团就会形成自己的语言特点。根据社会因

素而区分的社团与语言特点相关,因此这些社会社团又被称为不同

的“言语社团”。这种各个言语社团的语言是在全民语言基础上产生的各

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分支或语言变体,即社会方言。

(2)社会未完全的地域分化产生地域方言

一个社会的生产力有了特别的进步,通常会伴随着人口的突然增长和疆

域的日益扩大。由于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一个社会的一部分居民也

可能大规模的集体迁徙到很远的另一个地方。在古代交通不发达的条件

下,以上两种情况都会造成一个社会出现不同地域范围内的经济政治相

对独立和交际上的不均匀。于是,一个地区内发生的语言变化不大容易

传播到其他地区去,使得各地区使用的本来相同的语言的共同点不断减

少、不同点不断增加,形成同一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在社会不完

全分化的条件下,语言的地域分支就会一方面保持或增加各自的特点,

另一方面又在某些方面服从自己所从属语言的演变趋势,各地的说话人

就会保持归属同一语言的语言认同,同一种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就

是地域方言。

(3)社会独立完全的分化产生亲属语言

在地域上未完全分化的社会会由于某些战争或政治事件而完全分化——

分裂成几个各自独立的国家,并创制各自不同的文字和书面语。在不同

地域已经完全分化为不同的社会的条件下,各地说话人的语言认同一般

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不再认为各地所说的是同一语言。这些从同一语言

分化出来的、存在于社会完全分化条件下的、说话人认同为不同语言的

地域分支,称为“亲属语言”。例如拉丁语随着古罗马帝国的解体,它的

各个方言就发展成今天的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罗马

尼亚语等独立的语言

4.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规范化。在我国当前的社会背景

下,语言规范化面临哪些新的问题?你是如何认识的?

答:(1)语言规范化

①语言的规范化就是要根据语言的发展规律为语言的运用确定语音、词

汇、语法各方面的标准,把那些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新成分、新用法固

定下来,加以推广,使之广泛地为人们的交际服务;相反则将不符合规

律的要妥善处理。

②在我国这样一个存在着多种民族语言和存在着方言分歧的社会里,建

立全民族甚至全社会通用的共同语和对作为共同语的现代汉语加以规范

化,是语言文字建设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使现代汉语不但成为

汉民族的共同语,而且成为我国的官方语言和国语,就不但要做好推广

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的工作,更要持续不断地做好现代汉语

规范化的工作,及时和科学地解决好社会语文生活中出现的种种新现象

和新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语言规范化在我国社会背景下面临的问题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语言规范化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有很多都是

在新的社会时期,特别是对外开放日益扩大、网络传播日益广泛的情况

下,出现的新的语言文字规范的问题。这些问题从深层次上看,主要表

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规范的观念需要更新

应该看到目前学术界对现代汉语的“规范化”的观念还比较陈旧和保守,

缺乏科学发展的眼光,不但不能适应当前丰富多彩的社会语文生活的现

实,也跟不上当前语言文字应用的发展和变化速度。因此语言文字规范

的观念也要与时俱进,也要有创新意识。

②规范的对象需要梳理

应该承认目前现代汉语“规范化”主要应该针对哪些现象还心中无数,缺

乏轻重缓急的具体工作目标,因此不但常常是胡子眉毛一把抓,面对语

言文字的一团乱麻显得手足无措,而且还往往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对

语言文字的各种问题似乎是治标不治本。在当前形势下,抓住“语文生

活和精神文明建设”这个中心,把解决好语文生活中新出现的不规范现

象,特别是“不健康的复旧媚洋心态、俗不可耐的言谈举止、标新立异

的痞子语言”“不健康、不文明的负面东西”作为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的重

点和突破口,更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这不但直接关系到语言文字的健

康发展,也是建设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一方面要根

据社会的发展变化更新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观念,另一方面要根据社会的

需求状况确定当前语言文字规范化最紧迫的任务。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和抢救濒危语言的纲领性文件开宗明义地指

出:“语言多样性是人类最重要的遗产。每一种语言都蕴藏着一个民族

独特的文化智慧,任何一种语言的消失都将是人类的损失。”如何理解

这句话?

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这一宣言,代表人类对语言最为关切和重视的

宣言。

(1)因为语言是人类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它也是人类的思维工

具,更重要的是它是我们的文化载体。语言具有社会属性,它通常以具

体的民族语言形式得以存在,因为具有民族性,我们说讲的“母语”是指

生来最早习得的语言。每一种民族语言都承载着该民族的文化。语言除

了交际功能,还有思维功能,人们重视信息资源,不应以牺牲语言思维

功能所负载的文化资源作为代价。

(2)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每一个社会都

必须有自己的语言,因为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语言

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得靠语言来维持。没有语言,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语言还是思维的工具,没

有了语言,就无法对知识进行认知、获取、运用和加工。

(3)语言和文化是同步发生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是文化形

成和发展的前提,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语言的丰富的发展。有了语言,

人类就有了文化。没有语言,人类社会的宗教、信仰、道德、习俗等属

于文化范畴的东西也都会消失。

总之,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而且是不同的文化、自然环境、历史、

人性和血统的特有表现。为了保护丰富多彩的人类大家庭的文化和遗

产,必要的工作之一是保护濒危语言。语言维持着传统的活力,激励我

们了解和尊重历史以及我们所居住的这个世界,并使各种不同的社会超

越国界和时间建立相互联系。语言和濒危动物物种一样,正在迅速消

失,我们只有表现出承诺和关心,才能使濒危语言生存下去。

2011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聚合关系

2.非音质音位

3.亲属语言

4.克里奥尔语

5.索绪尔

二、分析应用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下面是“桃”等8个字在北京、苏州、长沙、南昌和广州的读音。请据

此分析北京话声母与其他四地方言声母的对应关系。

2.下面是三组短语。请据此分析:

(1)每组内的a和b两类短语有什么区别?

(2)造成这些区别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3.下面是三个词的释义。请据此分析:

(1)这三个词的词义(语素义)的引申方式;

(2)它们的引申方式可以归纳为几种类型?

信:(1)言语真实;(2)对人真诚;(3)相信;(4)的确、确实;

(5)凭证;(6)信使;(7)音讯;(8)书信。

要:(1)腰;(2)中间;(3)拦截;(4)要挟;(5)求得;(6)

需要。

节:(1)竹子的节;(2)用于树木,为木节;(3)用于动物,为关

节;(4)用于时日,为节气;(5)用于音乐,为节奏;(6)用于道

德,为节操;(7)用于社会,为法度;(8)用于动作,为节约。

4.下列是部分广州方言的词汇和普通话的对比。请据此分析:

(1)为这些异序词进一步分类;

(2)你如何解释这种“异序”现象?

普通话:要紧;蔬菜;已经;客人;公鸡;母鸡;干菜;生鱼;汤匙

广州话:紧要;菜蔬;经已;人客;鸡公;鸡也;菜干;鱼生;匙羹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一些动物内部有着特定的交际方式,这就是所谓的动物“语言”。请

论述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的本质差别。

2.汉语普通话与英语(或者你熟悉的其他外国语)在语法手段和语法

范畴上有什么差异?

3.结合我国的语言生活,谈谈双语双方言现象和语言替换(语言转

用)现象。

4.语言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性密切相关,设立专门机构推广本国的

语言文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英国的文化委员会、法国的

法语联盟、德国的歌德学院、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都属于这类机构。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不遗余力地推广法语,塞万提斯的院长由西班牙国王

兼任。我国最近几年推出的孔子学院,意在借助圣人声望向全世界推广

汉语及其背后广博的中国传统文化。请谈谈在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下,

强化和推广汉语言文化的战略意义。

2011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聚合关系

答:聚合关系是指在结构的某一个特殊位置上可以相互替代的成分之间

的关系或者是共现的成分和非共现的成分之间的关系。同一聚合关系语

句只受句法关系限制,语义因素不在考虑范围。比如:“我看书”中

的“我”,可以联想到“他”,那原句可以替换成“他吃饭”,其中的“书”也

可以用“电视、球赛”等替换,那么“我”“他”;“书”“电视”“球赛”这类词

之间就属于聚合关系。

2.非音质音位

答:非音质音位是指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强、音

长,以区别于由音素构成的音质音位。在语音中,音高、音强、音长也

能区别语言单位的语音形式,从而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因此也能构成音

位。非音质音位包括调位、重位和时位。例如汉语中的声调就是利用音

高作为区别特征的调位,而英语中重音就是以音强为区别特征的重位。

3.亲属语言

答:亲属语言是指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亲属语言

在语音、词汇、语法上有一定的共同特点和对应关系。语系、语族、语

支都是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建立的,称为亲属语言。如汉语和藏语、

壮语、苗语,它们同出一源,是亲属语言。单一社会在地域上的分化如

果进一步加剧而形成完全的分化,则方言就进一步发展为亲属语言。

4.克里奥尔语

答:克里奥尔语,是由洋泾浜作为母语演变而来的一种混合性语言,又

称为混合语。洋泾浜的特点之一在于它是一定场合下使用的特殊语言,

没有把它当作母语来学习使用。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也可能被社会

采用为主要的交际工具,由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洋

泾浜就变成了克里奥尔语。例如,非洲某些地区的种植园,不但欧洲殖

民者和非洲劳工之间没有共同的语言,就是非洲劳工,由于来自不同的

部落,彼此也不能通话。在这样的社会共同体里,唯一通用的交际工具

只能是经过洋泾浜化的殖民者的语言。随着不同种族、部落的人互相通

婚,克里奥尔语就在家庭里扎根,被下一代的孩子作为母语来学习使

用。

5.索绪尔

答: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者,也是结构主义的开创者之一,

被后人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结构主义的鼻祖。《普通语言学教程》

是索绪尔的代表性著作,集中体现了他的基本语言学思想,对二十世纪

的现代语言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由于其研究视角和方法论

所具有的一般性和深刻性,书中的思想成为二十世纪重要的哲学流派结

构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二、分析应用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下面是“桃”等8个字在北京、苏州、长沙、南昌和广州的读音。请据

此分析北京话声母与其他四地方言声母的对应关系。

答:(1)从上表可以看出,古浊塞音和浊塞擦音在今北京话声母中,

与相应的清音相拼时依据声调的平仄分为:①平声的浊塞音、浊塞擦音

和相应的送气清音相拼;②仄声的浊塞音、浊塞擦音和相应的不送气清

音相拼。

(2)而苏州则较完整地保留了古浊音,其中浊塞音、浊塞擦音的舌面

音仍保留古发音部位和方法,浊塞擦音中舌尖音则变为擦音;长沙则将

古浊塞音和浊塞擦音一律发展为同部位的不送气清音;南昌则将古浊塞

音和浊塞擦音一律发展为同部位的送气清音;广州在古浊塞音的演变上

与北京话相同,古浊塞擦音也变为清音,但有送气和不送气两种情况。

2.下面是三组短语。请据此分析:

(1)每组内的a和b两类短语有什么区别?

(2)造成这些区别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答:(1)a和b的区别

①第一组

a类短语不成立,短暂性动词直接和时间段搭配,语义上有冲突;b类短

语是延续性动词和时间段搭配,表示动作持续的状态。

②第二组

a类短语中的动词是短暂性动词,整个短语表示动作结束后持续的状

态;b类短语中动词是延续性动词,表示动作持续的状态。

③第三组

a类短语中的动词既可作短暂性动词亦可作延续性动词;b类短语中的动

词是延续性动词。

总之,a类短语多表示动作结束后所延续的状态,b类短语多表示动作延

续中的状态。

(2)区别造成的原因

这些区别是由动词的语义特征的不同造成的。第一组中的a类短语的动

词是非延续性动词,即瞬间性动词,它的动作只发生在一瞬间,接下来

都是该动作完成后所延续的状态,而b类短语的动词是延续性的动词,

它的动作是可以持续进行的,表示该动作持续中的状态。

3.下面是三个词的释义。请据此分析:

(1)这三个词的词义(语素义)的引申方式;

(2)它们的引申方式可以归纳为几种类型?

信:(1)言语真实;(2)对人真诚;(3)相信;(4)的确、确实;

(5)凭证;(6)信使;(7)音讯;(8)书信。

要:(1)腰;(2)中间;(3)拦截;(4)要挟;(5)求得;(6)

需要。

节:(1)竹子的节;(2)用于树木,为木节;(3)用于动物,为关

节;(4)用于时日,为节气;(5)用于音乐,为节奏;(6)用于道

德,为节操;(7)用于社会,为法度;(8)用于动作,为节约。

答:(1)三个词的词义引申方式

“信”的词义引申方式是隐喻,“要”的词义引申方式是隐喻,“节”的词义

引申方式是转喻。

(2)引申的类型

可以归纳为隐喻和转喻两种类型。

①隐喻建立在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某种相似的基础上。

②转喻的基础是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在人们的

心目中经常出现而固定化,因而可以用指称甲类现象的词去指称乙类现

象。

4.下列是部分广州方言的词汇和普通话的对比。请据此分析:

(1)为这些异序词进一步分类;

(2)你如何解释这种“异序”现象?

普通话:要紧;蔬菜;已经;客人;公鸡;母鸡;干菜;生鱼;汤匙

广州话:紧要;菜蔬;经已;人客;鸡公;鸡也;菜干;鱼生;匙羹

答:(1)异序词的进一步分类

这些异序词可以按照词类进一步分为:

形容词:紧要

副词:已经

名词:菜蔬、人客、鸡公、鸡也、菜干、鱼生、匙羹

(2)“异序”现象的解释

广东方言中这些词汇与普通话相比,语素相同,语义相关或相同,次序

相反,并且语素顺序改变后词性未发生变化,这属于同素异序现象。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一些动物内部有着特定的交际方式,这就是所谓的动物“语言”。请

论述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的本质差别。

答:人类语言和其他动物的交际方式如叫喊、舞蹈等,有本质的区别,

注意体现在以下几点:

(1)单位的明晰性

人类说出来的话是由界限清晰的单位、按照交际的需要、语言的规则组

装出来的句子。动物“语言”的表现则是以囫囵一团的叫喊或舞蹈动作来

表示某一固定的意思,分析不出单位,也没有单位的组装。

(2)任意性

动物有表示暴怒、恐怖、警告新信息的叫喊。人的惊呼、呻吟或哈哈大

笑或许可以和这种现象相比,这可以说是人类祖先还未发展成为“人”时

的一些前语言的本能叫喊的遗迹。这些叫喊在人类也是普遍的,不分种

族、民族,谈不上音义结合的任意性。好多动物“语言”也是同样的情

况。长臂猿的叫喊和蜜蜂的舞蹈比较复杂一些,有点任意性在里面。比

方说,表示花蜜质量的动作方式是任意的,走出圆形和8字形表示蜜源

的大概距离,看来也是任意的。但是摆尾舞的前进速度愈慢,标志距离

愈远,又是非任意的;以8字的细腰或半圆的直径和垂直线的交角表示

蜜源的方向,更不是任意的,动物“语言”中一定程度的任意性都局限于

一个题目,是僵硬的,不能与人类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同日而语。

(3)结构的二层性

人类语言是一种两层的结构装置:音位层和符号层。符号层又分若干个

级,它以语素为最小单位,经过排列组合构成符号的序列:词、句子。

这个分层装置依次以少数有规则地组成多数,几十个音位排列组合成几

千个语素的语音外壳,使意义具有人们可以感知的形式;几千个语素排

列组合成几万以至几十万个词,乃至无数的句子。动物的“语言”不能分

解成单位,谈不上有结构,更不用说有结构的二层性。

(4)开放性

结构二层性的最重要的结果就是语言的开放性或创造性,人们能够运用

有限的语言手段通过替换和组合造出无限的句子。动物的“语言”是一种

封闭的系统,它所能传递的信息是固定的,是受刺激限定的。它们的交

际方式及其所表示的意义可以——列举。

(5)传授性

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先天具备的,但是掌握什么语言,则是后天学会的,

没有现实的语言环境,就学不会一种语言。动物的“语言”则是与生俱来

的本能,不用学习。比方小鹰在出壳的时候就配备有对付未来生活中可

能出现的搏击、觅食、求偶、育幼等各种事情的本能,它的“语言”是一

种本能,像电路一样在脑子里预先定装好并且接通了。这一点与人类学

习语言的情形完全不同。其它动物的交际模式是先天带来的,而人类的

语言是后天学会的。

(6)不受时、地环境的限制

其他动物的交际都是由当时当地的刺激引起的,是对具体情景的感性的

反应,只能传递某种信息,既不能回顾过去发生过的事情,也不能设想

未来。长臂猿只有碰到了敌人的威胁才会发出尖叫;蜜蜂发现蜜源,回

巢后立即做出必要的舞蹈动作,它从不为昨天的发现而舞,也不猜测未

来的发现。只有人类能用语言说古道今,表达深邃的哲理,翱翔于丰富

的想像,思想驰骋到哪里,语言就如影随形地跟随到那里。人类语言的

这种特点说明信息的传递不受当时当地环境的限制。

总之,长臂猿的叫喊和蜜蜂的舞蹈动作是动物界比较高明的交际方式,

但它们还缺乏语言的很多基本条件。上述六个方面标志着人类语言与其

他动物“语言”的本质区别;只有具备这些特征,才称得上人类语言。所

以,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际工具。

2.汉语普通话与英语(或者你熟悉的其他外国语)在语法手段和语法

范畴上有什么差异?

答:汉语和英语在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汉语与英语在语法手法上的差异

①语法手段是表达语法意义的形式标志或物质手段的类型,是从语法形

式中概括出来的。各种基本语法结构的语法意义必须通过一定的语法形

式才能体现出来。选词、词序、虚词都是汉语普通话的语法手段。

②汉语普通话与英语在语法手段上的差别为:

a.词形的变化

汉语普通话缺乏词形变化,而英语则具有丰富的词形变化。

第一,通过附加词尾来表达语法意义,如taller/tallest,前者词尾表示比

较级,后者词尾表示最高级。

第二,内部屈折。如begin-began,两者分别表示开始这个动词的一般

式、过去式。

第三,异根。如better、best二者分别表示good的比较级、最高级。

b.语调

有人认为语调也是一种语法手段,主要指的是停顿。例如汉语普通

话:“我知道,你不知道。(联合)我知道你不知道。(主谓)”而英语

中语调的作用则不明显。

c.重叠

汉语中通过重叠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如“掂量”与“掂量掂量”具有不同

的意义;英语中则无。

(2)汉语与英语在语法范畴上的差异

①语法范畴是各种语法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常见的语法范畴有

性、数、格、时、体、态、人称等。

②汉语普通话与英语在语法范畴上的差别为:

a.性。性是某些语言里的名词的分类。形容词常常修饰名词,它也随

着有关的名词而有性的变化。汉语没有性的语法范畴,如男女服务员都

可成为服务员,而英语则分别表示为waiter、waitress。

b.数。数这个范畴一般包括单数和复数两种意义。英语的可数名词有

单数和复数的变化,如男孩,单数形式为boy,复数形式为boys。而汉

语名词的单复数则没有形式上的变化。

c.格。格表示名词、代词在句中和其他词的关系。名词、代词作主语

时用主格的形式,作及物动词的直接宾语时用宾格的形式,作间接宾语

时用与格的形式,表领属关系时用属格的形式。英语的名词有通格和所

有格两个格,而汉语则没有格的变化。

d.体。体表示行为动作进行的方式,是动词特有的语法范畴。不同语

言的体的范畴的表现各不一样。英语动词有普通体、进行体和完成体。

动词的简单形式表示普通体(如“Iwrite”我写),“be+动词的现在分

词”表示进行体(如“Iamwriting”),“have+动词的过去分词”表示完成

体(如“Ihavewritten”)。汉语动词加“了”“着”“过”的现象,有人认为也

是体的分别,“了”表示完成体,“过”表示经历体,“着”表示进行体。

e.时。时也是动词的语法范畴,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这时间往

往以说话的时刻为准,分为现在、过去、未来。英语“Iwrite”(我写,

现在时),“Iwrote”(过去时),“Ishallwrite”(将来时)。而汉语则

缺少时的变化。

f.人称。不少语言的动词随着主语的人称不同而有不同的形式。英语

动词只在现在时单数的时候有第三人称和其他人称的对立。如,例如:

He(she)writes和Iwrite。汉语则没有人称的变化。

g.态。态表示动作和主体的关系。它是动词所具有的语法范畴,一般

分为主动态和被动态两种。主动态表示主体是动作的发出者,被动态表

示主体是动作的承受者。比较:Johniswritingaletter.(约翰正在写

信)AletterisbeingwrittenbyJohn.(信正由约翰写着)。而汉语则没有

态的变化。

3.结合我国的语言生活,谈谈双语双方言现象和语言替换(语言转

用)现象。

答:(1)双语现象

双语现象是指被融合民族的成员一般会讲两种语言——本族语和在融合

中占优势的那种语言。双语现象的出现是融合过程中重要的、富有特征

性的现象,是两种或几种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必经的过渡阶段。在我

国来说,双语现象主要用于少数民族语言兼用汉语,而方言是指我国的

标准普通话和汉语方言兼用。

(2)语言替换

①语言替换是更深程度的语言接触。语言替换是不同民族①深度但不平

衡接触的结果。深度接触指在同一片区域内不同民族交错居住,属于同

一个国家共同体或经济文化圈。不平衡接触是指所接触的诸民族中有一

个民族在人口和文化上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这一优势民族一直保持有

聚居的人口而其他民族的聚居人口逐渐减少以至消失。语言深度但不平

衡接触的一般结果是优势语言排挤和替换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

同交际工具,弱势语言则因被替换而停止使用。

②我国是多民族大国,语言资源十分丰富,但这种多语言共存的情况同

时会影响人们的交际。人们交际时也许要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

随着社会发展、交流日增,各语言必会相互影响。就目前来说,随着普

通话的推广,很多方言被普通话化,普通话在带给人们交际便利的同

时,也在同化各方言和民族语。

③语言转用是指一个民族和一个民族的部分人放弃使用自己的母语而转

用另一种语言的现象,语言转用又称为语言替换、语言代替。比如我国

的回族,是整体转用了汉族人的语言,而居住在海外的华侨或一些国内

的少数民族地区,则一般属于部分转用型。比如云南通海地区的蒙古族

转用了彝语,湖南桃源、常德的维吾尔族转用了汉语。

4.语言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性密切相关,设立专门机构推广本国的

语言文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英国的文化委员会、法国的

法语联盟、德国的歌德学院、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都属于这类机构。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不遗余力地推广法语,塞万提斯的院长由西班牙国王

兼任。我国最近几年推出的孔子学院,意在借助圣人声望向全世界推广

汉语及其背后广博的中国传统文化。请谈谈在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下,

强化和推广汉语言文化的战略意义。

答:在各国不断推广自己民族语言的情况下,我国推推广汉语文化是具

有战略性意义的选择,也是与时俱进的表现,其意义有:

(1)有助于民族团结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

由。这在宪法中有明文规定,是我们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

语方言分歧,影响不同地区人民的交际,必须尽快地推广普通话。在国

内强化和推广汉语言文化,有益于民族团结和交流,有利于社会的发

展。

(2)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文化交流

“汉语国际化”是通过破除文化偏执而建构有效的话语系统,是以“积极

的文化安全观念”平衡世界的文化生态,是借助“传统文化的现代

化”和“中国文化的世界化”激活我们自身。汉语是国际会议上的工作语

言之一,随着我国国际威望的不断提高,国外学习汉语的人愈来愈多。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国际推广汉语言文化,对于增强我国与国际

的文化、社会交流和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3)增强我国的文化影响力

孔子学院是在借鉴国外有关机构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在海外

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它秉承

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建设

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为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

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之,加强汉语文化的国际推广,对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文化软实力

是非常重要的。

2012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

一、分析应用题(每题10分,共50分)

1.下列是某一语言的一组词,其中[t]、[s]和[z]分别与[ch]、[sh]和[zh]

互补分布(释义省略):

请对以上出现的[t]、[s]、[z]和[ch]、[sh]、[zh]六个音素进行音位归纳:

(1)描写[t,s,z]和[ch、sh、zh]的分布情况;

(2)一个音位下有几个音位变体,应该以哪个音素作为音位的代表音

素?为什么?

(3)以公式表达音位、音位变体以及音位变体出现的条件。

2.比较现代汉语“狗”与英语dog的词义(本义、引申义),分析词义的

民族性。

3.通过变换来分析下列两组句子中a与b不同的语义关系

(1)a.他喝醉了酒。b.他喝完了酒。

(2)a.三个人吃一锅饭。b.一锅饭吃三个人。

4.下面是某一语言的四句话及普通话译文:

(1)分析该语言属于哪种语法结构类型的语言?

(2)分析上面四句话所体现的语法范畴。

5.清代学者陈禮说:“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

字。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试对这段话进行评述。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100分)

1.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说:“Bydistinguishingbetwenthe

languageitselfandspeech,wedistinguishatthesametime:(1)whatis

socialfromwhatisindlvldual,and(2)whatisessnatialfromwhatis

ancillaryandmoreorlessaccidental。”请翻译这段话,并谈谈区分语言和

言语的意义。

2.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的特点,但是语言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

所指之间也存在象似性的现象,如拟声词的发音和自然界的声音、汉语

的语序和事件发生的顺序等。请谈谈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象似性

跟任意性是否矛盾,如何看待象似性跟任意性的关系?

3.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但是有的符号并不跟声音直接发生联系,

如从古文字中被重新发现的“囧”,“火星文”中常用的“ORZ”,粤方言早

期文献中使用的“膥”(鸡蛋)等。这些符号是不是文字?如何界定它

们?

4.汉语语法研究一定会涉及“形态”,有人说汉语缺乏形态变化,有人

说汉语有广义形态。请谈谈你对“形态”的看法。

5.双语和双方言现象是怎样产生的?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发展趋

势?

2012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分析应用题(每题10分,共50分)

1.下列是某一语言的一组词,其中[t]、[s]和[z]分别与[ch]、[sh]和[zh]

互补分布(释义省略):

请对以上出现的[t]、[s]、[z]和[ch]、[sh]、[zh]六个音素进行音位归纳:

(1)描写[t,s,z]和[ch、sh、zh]的分布情况;

(2)一个音位下有几个音位变体,应该以哪个音素作为音位的代表音

素?为什么?

(3)以公式表达音位、音位变体以及音位变体出现的条件。

答:(1)归纳音位

[t、s、z]多出现在元音[o]、[a]、[u]、[e]之前,[z]还可以出现在[w]之

前。

[ch、sh、zh]都是出现在元音[i]之前。

(2)音位变体中的代表音素

①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是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

每个音位下有多少个音位变体是和该音位在语音环境中的具体运用有关

的。

②音位变体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音位则是从音位变体中概括归纳出

来的。音位与音位变体的关系是类别与成员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一般和

个别的关系。代表音素也是从具体的音位变体中概括出来的,标写它的

时候,通常从各音位变体中选用典型变体的符号,同时还要找一个常

见、好认、便于印刷的符号作代表,加上//,表示它是音位,不加//表

示它是音位变体。

例如,北京话的音位/a/是一个音的类别,它至少包含[a]、[ɑ]两个成

员,也就是/a/至少包含两个变体。其符合音位归纳提取的原则,成

为该音位的代表音素。

(3)以公式表达音位、音位变体以及音位变体出现的条件

2.比较现代汉语“狗”与英语dog的词义(本义、引申义),分析词义的

民族性。

答:(1)比较英语和汉语“狗”意义的不同

现代汉语“狗”的本义是犬科的一种食肉类哺乳动物,引申义有:①比喻

坏人;②十二生肖之一;③詈词,该死的;④指事之失度或人之失意;

⑤谄媚,奉承。

英语dog的本义也是犬科哺乳动物,引申义有:①(用于形容词后)家

伙;②不受欢迎的人;③跟踪,紧随;④用夹具固定。

(2)词义的民族性

同类事物,在不同的语言里用什么词、用几个词来表示可以不同,词义

概括的对象范围也可以不同,它体现了词义的民族性。词义不仅在理性

意义上有民族性,在附加色彩上也可以显示出民族性。

例如“狗”,虽然中华民族与英吉利民族对这种家畜都是喜爱的,但用于

指人时,褒贬就大不相同。汉语中的“癞皮狗、走狗、疯狗、巴儿狗、

狗腿子、狼心狗肺、人模狗样”都是有贬义的,而英语中的这类词语小

部分具有贬义,大部分没有贬义,甚至有褒义,例如dogfight(激

战)、doggish(泼辣、华丽),而toworklikeadog是“拼命地工作”的

意思,aluckydog则指“幸运儿”。

3.通过变换来分析下列两组句子中a与b不同的语义关系

(1)a.他喝醉了酒。b.他喝完了酒。

(2)a.三个人吃一锅饭。b.一锅饭吃三个人。

答:(1)可以变换为“把”字句:

a.他喝醉了酒。——他把酒喝醉了。

b.他喝完了酒。——他把酒喝完了。

通过句式变换,可以发现两句话补语的语义指向不同,a句补语“醉”指

向主语“他”,b句补语“完”指向宾语“酒”。

(2)原句可以变换为:

a.三个人吃一锅饭。——三个人把一锅饭吃了。

b.一锅饭吃三个人。——一锅饭够吃三个人。

通过句式变换,可以发现两句的语义关系不同,a句语义关系是“施事主

语+动词+受事宾语”;b句的语义关系是“受事主语+动词+施事宾

语”。

4.下面是某一语言的四句话及普通话译文:

(1)分析该语言属于哪种语法结构类型的语言?

(2)分析上面四句话所体现的语法范畴。

答:(1)该语言的语法结构类型

该语言属于屈折语,原因是:

①该语言中词与词之间的结构关系主要靠词形变化来表示,如“我”“我

的”“这”“那”等。

②该语言中一个词缀可以同时表示好几种语法范畴义,

如“книrу”(书)中的-a就同时表示阴性、单数、主格三种意义。

(2)该语言的语法范畴

该语言所体现的语法范畴有:

①是某些语言里的名词的分类,也会在句法上与之相关的其他词上反映

出来。如“книra”(书)中的-a表示阴性。

②这个范畴一般包括单数和复数两种意义。如“книra”(书)中的-a表示

单数。

③格表示名词、代词在句中和其他词的关系,它的意义是直接和句法相

关的。如如“книra”(书)中的-a表示主格。

5.清代学者陈禮说:“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

字。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试对这段话进行评述。

答:这两句话说明了语言和文字的关系,也说明了文字的基本性质——

文字是用书写/视觉形式对语言进行再编码的符号系统,具体体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1)这段话反映了语言在信息传递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在文

字产生以前,语言主要是以口头语言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但是由于声

音的易逝性,所以其有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点,因而在其需要的基础上

产生了文字,文字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工具。是语言的拓展。

(2)文字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语言中的语素、词这些单位包括音和

义两个方面,文字是对语言中这些小的音义结合体的再编码。作为书

写/视觉符号,文字除了语言的音、义之外,还有自己的形体。即,文

字有形、音和义三个方面。

(3)语言是一种系统,文字也是一种系统。语言有大小不同的、音义

结合的各级单位,有单位的聚合类和组合规则;文字也有大小不同的各

级形体单位,有文字单位的聚合类和组合规则。同时,由于文字是对语

言的再编码,所以文字单位与语言单位、文字的组合规则与语言的组合

规则有着系统的对应关系。

(4)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形”,文字系统必然有一级较小但不是最小的

形体单位对应于语言的某一级音义结合的小单位。即,文字必有一级较

小的单位是可以用语言中的音读出来并表达语言中音义结合体的意义

的。

(5)尽管不同的文字形体不同,所对应的语言单位的大小不同,但文

字系统有某一级文字单位对应着语言的一级单位(音义结合体),这一

点则是相同的。如拼音文字一般是以文字系统中的次小单位——前后由

空格隔开的一串字母——对应语言中的次小的语法单位(音义结合

的“词”)。英文的book,字母串“book”是形,[buk]是音,“书”是义。汉

文则一般以占据一个方块空间的形体单位“字”对应汉语里的最小语法单

位、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素。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100分)

1.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说:“Bydistinguishingbetweenthe

languageitselfandspeech,wedistinguishatthesametime:(1)whatis

socialfromwhatisindividual,and(2)whatisessenatialfromwhatis

ancillaryandmoreorlessaccidental。”请翻译这段话,并谈谈区分语言和

言语的意义。

答:(1)翻译

通过区分语言和言语,我们同时也可以区分社会性和个人性、必然性和

偶然性。

(2)区分言语和语言

①区分言语和语言的差异

索绪尔把潜在于语言集团的头脑中的语言系统同实际的语言现象区别开

来,分别称为语言和言语。语言是由能指和所指组成的符号系统,而言

语则是个人对语言的运用和运用的结果,即言语行为和言语成果。语言

是抽象的、社会的、现成的、有限的、稳定的,言语是具体的、个人

的、临时的、无限的、多变的。

语言是从言语中总结归纳出来的规则,是约定俗成的,比较固定的,而

言语则是对语言的运用,其因人而异的可能性很大,所以较为灵活。

②区分言语和语言的意义

a.让人们注意到语言研究的必要性

学会使用一门语言几乎人人从小就可以做到,但很少有人真正了解一门

语言的构成要素及其系统。这显然不利于语言的学习使用和发展。语言

研究的任务就是把说话中反复运用的材料和规则找出来,把隐藏在话语

中的语言找出来,使其整体和部分都清楚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b.让人们更好地从事语言研究

在语言研究中分清主次,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特别是对语言规范化有

重要意义。通过言语事实去认识语言体系,去粗取精,寻求对规律和本

质的揭示

c.强调了语言是社会的活动

语言是属于集体的产物便得到了强调,因为这说明它不是说话者个人的

行为,后者应当是“言语”。而语言,是所有言语行为必须遵守的规则。

不论说话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可以是多么不同(在这一点上他们可以是自

由的),他们赖以运用的规则始终是相同的(在这一点上他们是完全不

自由的)。

d.明确了语言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索绪尔严格区分“语言”和“言语”的目的就是要纯化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这在一门科学发展的某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是完全合理的和完全必要的,

历史的实践也完全证明了这一点。区分语言和言语,有助于明确语言研

究的对象和范围,还具有一般科学方法论的价值,“因为它阐明了任何

科学程序所必需的抽象过程”。

2.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的特点,但是语言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

所指之间也存在象似性的现象,如拟声词的发音和自然界的声音、汉语

的语序和事件发生的顺序等。请谈谈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象似性

跟任意性是否矛盾,如何看待象似性跟任意性的关系?

答:(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

①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自然的、本质

的联系,而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关系。

②语言符号的象似性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即语言的形式和

内容之间有一种必然的联系,两者之间的结合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据

的。象似性体现在语音的象似、词形的象似和句法结构的象似。

(2)象似性和任意性的关系

象似性和任意性不矛盾。两者的关系是:

①象似性虽然存在于语言中,但它不是语言的根本属性,与任意性相

比,它是第二性的。

②任意性是语言的根本属性,象似性是对语言本质认识的深入和发展。

③语言符号既有任意性,又有象似性,这两者间的关系是并存的,甚至

是互动的。

④语言的任意性和象似性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以互补的方式存在。

3.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但是有的符号并不跟声音直接发生联系,

如从古文字中被重新发现的“囧”,“火星文”中常用的“ORZ”,粤方言早

期文献中使用的“膥”(鸡蛋)等。这些符号是不是文字?如何界定它

们?

答:(1)从古文字中被重新发现的“囧”“火星文”中常用的“ORZ”、粤方

言早期文献中使用的“膥”都是文字。

(2)对“囧”“火星文”等的界定

①文字是用书写/视觉形式对语言进行再编码的符号系统。文字在语言

的基础上产生。语言中的语素、词这些单位包括音和义两个方面,文字

是对语言中这些小得音义结合体的再编码。作为书写/视觉符号,文字

除了语言的音、义之外,还有自己的形体。即,文字有形、音和义三个

方面。

从古文字中被重新发现的“囧”“火星文”中常用的“ORZ”、粤方言早期文

献中使用的“膥”都具备这三个方面。

②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形”,文字系统必然有一级较小但不是最小的形体

单位对应于语言的某一级音义结合的小单位。即,文字必有一级较小的

单位是可以用语言中的音读出来并表达语言中音义结合体的意义的。尽

管不同的文字形体不同,所对应的原因呢单位的大小不同,但文字系统

有某一级文字单位对应着语言的一级单位(音义结合体)。

这一点这些符号与文字是相同的。

因此,这些符号属于文字系统。

4.汉语语法研究一定会涉及“形态”,有人说汉语缺乏形态变化,有人

说汉语有广义形态。请谈谈你对“形态”的看法。

答:汉语是没有形态的,是通过其他语法手段来表现语法意义的。主要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1)形态的含义

在有些语言中,词与词组合时形式要发生变化。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

合就有不同的变化。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了一个聚合,称为词形变化,

或者称为形态。

(2)现代汉语形态的观点

汉语是通过其他形式、手段来实现相应的语法意义的,而且这种“非形

态变化”的形式、手段也非常适合汉语。这是由语言的民族性决定的。

(3)决定汉语没有形态变化的因素

①构词方式

汉语中最常用的构词方式是词根复合法。两个各具意义的语素按照一定

的关系组合成词,语素和语素之间可以是联合、偏正、补充、动宾、主

谓、连动、兼语的关系。汉语在语素构词的过程中就已经反映出一部分

组合、搭配的关系,承担了一部分语法、语义内容。

②语义

汉语是“意合”的语言,同一个意思有许多种表达方法,或繁或简,只要

达意即可。正是由于汉语的理解是从语义出发的,中国古代训诂学才会

特别发达。由此也可以推知汉语用语义部分地弥补了形态变化的缺失,

再加上虚词、词序就和印欧语言在语法上达到了平衡。

③汉字

汉字是表意文字,即使汉字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发生字形变化,也不可能

通过语音表现出来,因为汉字字形不具有表音功能。汉语所选用的这种

表意文字的特点决定了汉语放弃选用形态的变化来表示语法意义。

总之,汉语语法是没有形态的,是通过虚词和语序等方式来表达语法意

义的,汉语不属于形态语言。

5.双语和双方言现象是怎样产生的?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发展趋

势?

答:(1)双语和双方言的产生

①双语现象是指被融合民族的成员一般会讲两种语言——本族语和在融

合中占优势的那种语言。双语现象的出现是融合过程中重要的、富有特

征性的现象,是两种或几种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必经的过渡阶段。双

方言现象则是指同一个民族间,由于语言交流的障碍而形成的同时使用

两种方言的现象。在我国主要用于少数民族语言兼用汉语,而方言是指

我国的标准普通话和汉语方言兼用。

②不管是双语现象的产生还是双方言的产生都是建立在地域相连的基础

山。我国是多民族大国,语言资源十分丰富,但这种多语言共存的情况

同时会影响人们的交际。人们交际时也许要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

言,随着社会发展、交流日增,各语言必会相互影响。就目前来说,随

着普通话的推广,很多方言被普通话化,普通话在带给人们交际便利的

同时,也在同化各方言和民族语。

(2)双语和双方言现象的发展趋势

①两种语言演变成为一种通用语言

随着两个社会或民族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双语和双方言的现象只是语言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这一现象继续向前发展,两种语言间的差异会

减少,相似处会逐渐变多,最后,会逐渐演化成一种通用的语言。

②两种语言相互疏远

如果一段时间里,两个社会和民族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语言的接触的

机会也会减少,两种语言之间的趋同演变就会降低。

③两种语言中优势语言替代另一种语言

如果两个相互接触的社会在发展上有差别,人口上有差异,那么优势语

言就会取代弱势社会的语言,成为两个民族的共同语。

④一直保存着双语和双方言现象

两个民族之间的交流一直处于均衡的接触中,则两种语言的共同使用的

局面一直保持着,双语现象一直保留。

2013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

一、简答分析题(共5题,每题15分,共75分)

1.一个孩子说:“猪之所以叫猪,是因为这种动物实在太脏。”从语言

的性质看,这种说法有什么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2.下列是某一语言的一组词,其中[ɔ]和[o]呈互补分布(释义省略),

构成一个音位。请描写[ɔ]和[o]的分布情况。

3.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是表达思想的符号体系”,德国语言

学家舒哈特认为“语言的本质就在于交际”,请谈谈你对这两种定义的看

法。

4.举例说明什么是语言演变的“类推作用”。

5.为什么不能把笔画定义为汉字的最小文字单位?

二、论述题〔共3题,每题25分,共75分)

6.下面分别是古英语和现代英语的辅音位:

请分别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角度分析这两套辅音音位内部的聚合关

系,说明古英语和现代英语辅音音位在系统上发生的变化。

7.201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随后有人对词典

中收录的"NBA”等239个西文字母词提出异议,认为这种做法违反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相关法规。请从语言学专业

的角度对这种异议进行回应。

8.语言有个性,也有共性,人类的语言有哪些具体的“普遍特征”?请例

举出5条以上。在语言学研究中探讨“普遍特征”的意义是什么?

2013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2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简答分析题(共5题,每题15分,共75分)

1.一个孩子说:“猪之所以叫猪,是因为这种动物实在太脏。”从语言

的性质看,这种说法有什么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答:(1)语言是意义结合的符号系统,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

面。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上的、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符

号的形式和意义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并不是因为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某

一特征而使它的物质形式具有了特定的意义。

(2)“猪”这一符号的语音形式是“zhu”,但“太脏”并不是这一语音形式

的具体意义,所以“猪之所以叫猪,是因为这种动物实在太脏。”这句话

是错误的,原因就在于他没有明白语言符号的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

2.下列是某一语言的一组词,其中[ɔ]和[o]呈互补分布,构成一

个音位。请描写[ɔ]和[o]的分布情况。

答:(1)没有鼻辅音出现的音节中,只能用[o]。

(2)在出现鼻辅音的音节中,[ɔ]与[o]的分布为:[ɔ]音位只能出现

在鼻辅音[m]、[ŋ]、[n]及其变体[ñ]之前,可位于词的开头或中间。

[o]音位可以出现在[m]和[ñ]之后,不能和[n]直接搭配,可以与其他

辅音音位相互搭配,位置任意。

3.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是表达思想的符号体系”,德国语言

学家舒哈特认为“语言的本质就在于交际”,请谈谈你对这两种定义的看

法。

答:(1)语言的两种属性

①索绪尔从语言的自然属性方面来描绘语言,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语

言的结构特征。

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形式是人们的感官可以感知的。而这些

可以感知的形式都具有专门的意义,因此这些形式就具有了符号的功

能。语言符号由语音和语义构成,语言符号具有系统性和层级性。组合

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符号的两种基本关系。

②舒哈特从语言的的社会属性方面来描绘语言,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最重

要的社会功能。

语言的社会功能中,信息传递功能是基础,为人际互动服务,而人际互

动功能的发挥,正是语言联系社会的重要体现。

(2)语言的本质

这两种定义都只是对语言的一方面作了说明,并没有对语言的本质做出

解释。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社会属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①语言之所以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因为语言的产生、发展是与一定社会

的产生发展息息相关的。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在许多情况下,语

言往往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的标志,不同语言的不同的

音义关系只能从社会性角度才能得以圆满解释;语言随社会的变化而变

化,语言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②语言是全民性的,是全民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没有阶级性。语言的

特殊性表现在,它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它不是为某个

特定的阶级或阶层服务的。语言是人类社会统一使用的交际工具,一视

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不是为特定的阶级或阶层服务的,在语言

面前,完全是人人平等。

4.举例说明什么是语言演变的“类推作用”。

答:语言是既有规则、有条理,又到处存在着强式和例外的系统。因此

语法中有齐整划一的趋势和抗拒这种趋势的矛盾。前者是语法演变中经

常起作用的力量,称为“类推作用”。类推作用铲平语法中的坎坷,推广

新规则的适用范围,起着调整整顿的作用,给语言带来更大的条理性。

很多语法演变的事实可以从类推中得到解释。例如:

(1)类推作用创造新形式。古英语的名词原来有三个数:单数,双

数,复数。后来双数的形式消失,只分单数和复数,“S”成为复数的标

记,单复数的对立就看“S”的有无。这样,有些原来是-S的名词也被解

释为复数,为了取得一致,只能另外创造单数的形式。例如来自古英语

byrgels的buriels(埋葬)原来是单数,后来仿照funeral(丧事),重新

创造了单数形式burial。这种新形式的创造就是类推作用的结果。

(2)类推作用使一些不规则的形式规则化。英语swell(膨胀)的过去

分词原先是swollen。由于绝大多数过去分词的形式是在词干后加-ed,

这就形成了一股力量,把不规则的swollen也拉到合规则的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