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读书笔记_第1页
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读书笔记_第2页
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读书笔记_第3页
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读书笔记_第4页
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读书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读书笔记姓名吴俊指导老师华翔专业名称外交学学号xxxxxxxxx时间2023年11月25日本月我有幸阅读陈寅恪先生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最初在高中学习当中一直零零星星阅读到陈先生的一些观点,就对他的观点历史研究的功底所折服。陈先生在考据方面的真的是大家,对他考据的精神也深深感动,对于本书的史料积累考据,考察了上百个墓志铭,这种认真做研究的精神真的需要后人所学习的。现在说说此书,陈先生基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制度变化发展的史料,对隋唐制度的渊源这种方面做了很多功课,不仅清楚的梳理出隋唐制度与魏晋南北朝之间的继承关系,又接着对唐代政治的史料考察分析,提出了一些新观点,纠正了一些史学上一些错误的观点,对于隋唐时期制度渊源及新的史学观点的启发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在他在观点的得出过程中,是一步步基于分析推出来的,论证的可信度高、逻辑清楚、思绪清楚、论点明确,所以陈寅恪先生可谓是魏晋南北朝史学研究之大家。本书逻辑:本次所读的虽然是两本书,但是重要的思绪观点是一致的,并且有继承关系,有很多隋唐渊源和唐代政治问题是有交叉的地方,可以互相借鉴了解。我想在全书逻辑方面先做以别论,在问题阐发在进行两本书的一起分析。一方面对于第一本书《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作者开篇就道明自己写此书的因素,以及重要所论述的观点。陈寅恪先生在绪论中提到,隋唐时为中古盛世,然而当时却鲜有论述制度的渊源及流变过程的专著,所以先生为补其缺憾作此书。一曰(北)魏、(北)齐,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由此可见礼仪,对于个人、做事和国家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关系。第一,礼仪,起源于人类为协调主客观矛盾的需要,为维持自然的“人伦秩序”而产生礼,对于家庭成员言行的规范,为“止欲制乱”而制礼,是维系封建等级差别的需要;第二,礼起源于原始的宗教祭祀活动(“礼立于敬而源于祭”,礼的繁体字“禮”);第三,从祭祀之礼扩展而为各种礼仪。夏朝以前,礼仪开始起源,在夏、商、西周三代,是礼仪的形成时期。五礼涉及吉礼、宾礼、凶礼、嘉礼以及军礼。春秋战国时期是礼仪的变革时期,秦汉至清末,是礼仪的强化时期。而西晋初次将五礼制度应用于实践,奠定了东晋南北朝以及隋唐礼仪制度的基本框架,具有原点意义。可见其当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礼仪制度对于国家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礼仪一章成为全书的主体部分,由此出发(北)齐,“礼仪”不出三源:一曰(北)魏,二曰梁、陈,三曰(西)魏、周。“三源“礼仪制度对于之后东晋南北朝有着如何的特殊的原点意义,实为之源,大略有两端。对于《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已经很具体的对礼制的渊源做了严格的考证,重要出于前二源,为什么是这样,西晋初次把无礼应用于实践,也就是说西晋是礼仪制度的重要发展时期,但是由于社会呈分裂状态,其重要继承汉族中原文化的也分散开来,直接继承的是南朝所继承的礼仪文物制度,此外间接继承的是北魏更始用夏变夷所继承的南朝前期的礼仪文化制度,再传至北齐。此外就是南朝后期梁陈所继承的礼制和河陇一隅所保存的家族汉族中原文化礼仪被隋代建朝时被兼用之。南北朝时期实属民族文化大融合时期,但是汉族的文化礼仪制度是中国特有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从三代之秦汉传至魏晋,一脉相承,是其他民族不可替代的,在礼仪文化方面汉族实属领先的地位,胡化下的北周礼仪文化制度便是非驴非马,所以北魏(齐)和梁陈两源是隋唐礼仪制度最重要的渊源。西晋初次将五礼制度用于实践,奠定了东晋南北朝以及隋唐礼仪制度的基本框架之中,就已有吉、凶、兵、军、嘉五礼之称,部分具体礼仪亦见于先秦典籍,但《周礼》所记载的五礼体系并未用于姬周制礼作乐的实践,但是具体内容与后来西晋的五礼也有很多的不同。到曹魏咸熙元年,西晋初次将五礼制度用于实践,五礼之名取自《周礼》,实质内容多为创新,五礼体系成为晋礼,有别为序。《史记》,《汉书》,《后汉书》中所载礼制多数都是因类设目,不以五礼为序;而在晋礼之后,礼仪制度多以五礼为序,南北朝以及隋唐礼仪制度的基本框架也由此而剩。隋唐礼仪制度以梁、北齐为主源,北齐后主所定的礼仪皆以西晋五礼为基本框架。在具体的历史传承上,东晋南北朝礼制也以西晋礼制为近源。西晋为汉末三国和东晋南北朝另一方面。两个长时间的分裂段之间的统一时期,其对于后世东晋南北朝的影响类于秦之于汉,隋之于唐。如此看来中原汉族礼制是一脉相承,文化内涵丰富,是当时先进文化的代表,所以隋唐礼制采其前两源是合情合理的。为什么唐代皇位更替一直处在不稳定状态、与之玄武门和阉寺之间有和关系?不管是看了陈寅恪先生的这本书,还是看其他唐代政治的研究书物,都会发现唐代皇位更替一直处在不稳定的状态。这本书里认为在书中,陈寅恪先生有具体叙述了高祖、太宗至中宗、玄宗的四次中央政治革命,其成败都与玄武门的得失,是否掌握北门禁军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说掌握玄武门与否,对于中央政治革命的关键成败问题有着很大的影响。唐高祖即位后,李建成为太子,常驻宫内解决事务,为文官集团代表。李世民为秦王,继续率领武将集团带兵出征,功劳也最大。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李世民,心有忌惮,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同时李世民集团亦不服太子,双方连续明争暗斗,通过长期的斗争,李世民集团逐步占上风。李世民借口李建成被召进宫,于玄武门发动兵变,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夺取了唐帝国的军事领导权,随后李世民进宫逼迫李渊退位,自己登上皇位。从古至今,大部分历史学家对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持理解、同情甚至赞赏的态度。但是,在我看来李渊立李建成的思维是对的的,李世民为次子虽功绩非凡,但是不符合传统传位的思维,皇帝位传至李建成是符合传统的,也符合道德礼仪标准。李世民弑父杀兄,夺取皇位,显然是不符合传统的礼制道德的,这种社会效应也是负面的,对于自己的子孙的模范作用也是起悲观作用,李唐子孙在后世的皇位争夺上,多在玄武门发动兵变,以架空皇帝权力,是有很多典范的,以及肃宗在皇位的获得都是非法合理的途径的,直接架空玄宗权力,自己上位,玄宗也无可奈何。多数例子和唐太宗的获得皇位的手段是相似的,也就说李世民的非法手段获得王位的方式为其唐代皇位更替的不固定性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种心理的模范暗示作用增长了唐代皇位更替的不稳定性。“关中本位政策”在李唐的继承与发展对关陇集团及统治阶级的升降影响?在这本书中陈寅恪先生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关中本位说”,该说认为,西魏实行“关中本位政策”,北周、隋及唐前期(开元以前)皆踪行之。西魏靠实行此政策而与东魏、梁朝抗衡,北周因实行此政策而灭北齐,而唐代三百年间统治阶级的变迁升降,即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所鸠合集团的兴衰及其分化。北周的关中本位政策,在宇文泰和苏绰的建立之下,以及隋唐继续继承又扩充下开创了唐帝国的繁盛,而在最终在武周和玄宗被完全破坏。关中本位政策的发展看来与之关陇集团和府兵制都有着相同的发展轨迹,也就说明了这三者有着很大的关联性。此处府兵制不做详论,由于府兵制自身就是一个比较的复杂的制度。一方面我们先了解关中本位政策的核心内容以及发展过程。所谓“关中本位政策”即“关陇本位政策”,《述论稿》言:乃宇文泰“融合其所割据关陇区域内之鲜卑六镇民族,及其他胡汉土著之人为不可分离之集团,匪独物质上应处同一利害之环境,即精神上亦必具同出渊源之信仰,同受文化之熏习,始能内安反侧,外御强邻。而精神文化方面尤为融合复杂民族之要道”。其存在时间在西魏至高宗统御之前期。可见,“关中本位政策”涉及物质与文化两方面。隋唐时,即唐高宗统御之前期以前,前述《述论稿》所举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之四个例证中之第二、四两项即“属于官制之周官”与“以诸将功高者继塞外鲜卑部落之后”在隋唐显然已不在,只有第一、三两项即“府兵制”与“山东郡望为关内郡望”仍存在。然若究其实,则隋唐时此第一、三两项与西魏之情形亦有不同:“府兵制”在唐高宗前期以前虽存在,但其规模、素质等与西魏之野心。故‘关中本位政策’最重要之府兵制,即于此时开始崩溃,而关陇集团社会阶级亦在此际起升降之变动。这里也就梳理清楚了关中本位的核心内容,融合关陇胡汉民族武力才智,即鲜卑及胡人的武功和关陇的文化融合,即以府兵制和关陇文化为基础成长起来的胡汉文物一体关陇集团。宇文和杨隋皇室及辅佐的功臣大多余自西魏以来的关陇集团中的人物,所谓八柱国的代表。李唐初期此集团力量依旧比较强大,皇室和将相大臣同属一个系统和阶级,李唐居帝位为阶级统治的核心,将相大臣与皇室亦为同类,所以肯定不容的其他统治阶级。而到武周时期,武氏本不属关陇集团之内,因欲消灭唐室的势力,遂开始极力破坏传统的统治集团,崇尚进士文词科破格用人,提拔山东洛阳的士大夫集团,扶植自己的势力,但是这样一来即渐毁府兵制,关陇集团因自身的衰落加之武氏的破坏,不可救治。皇室开始与出任将相大臣实属不同的阶级,那么阶级统治基础被破坏,王朝的衰落也是在所难免的。至武氏与玄宗关陇集团便完全崩溃,关中本位政策也被更易,及唐代统治阶级转移升降即在此时之征象。在了解完“关中本位政策”的内容及发展过程,其中与之关陇集团的关系和府兵制之间的关系也就基本明了了。李唐承关中本位政策,且于形成的关陇集团属一个阶级,这样的阶级基础是非常稳固的,而随着武氏的破坏采用其他阶级形成新的官僚集团,这样李唐皇室的统治基础边非常的脆弱。玄宗继位已经无济于事,此时关中本位与关陇集团一起走向衰败。唐代统治阶级的转移升降与之关陇集团有着很大关系,离开了这一阶级基础,唐帝国也就步入了安史之乱后的衰落。河朔藩镇的文化种族问题推至牛李党之间文化种族差异问题。一方面在这里明确陈先生的文化与种族的基本观点,他认为种族(胡汉)之区分在于文化。陈先生称“然则李唐血统其初本是华夏,其与胡爽很杂,乃一较晚之事实也”,可见他区分中国隋唐时的种族和文化大体为两共,一类为汉种(华夏),一类为胡种(“胡”本来只指北方的一个种族,在这里扩展至不同于华夏的所有种族);一为华夏文化,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称汉人(民族),他们多地处中原,在文化上相对先进;一为胡夷文化,保持这种文化的人称胡人(胡民族),他们多居住边疆,在文化上相对落后。这里所说的汉种人并不一定就是汉人,胡种人并不一定就是胡人,种族并不重要,文化才是区分两类人的标准,只要是被汉文化所化之人,不管是胡种抑或是汉种都被视为汉人(汉民族)。同样胡人胡民族的划分也是这样的。我们弄清了基本的种族与文化概念之后,我们来讲河朔之地的文化种族问题及推至牛李党问题。陈寅悟先生是第一位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河朔三镇问题的学者。他多次指出河朔三镇与中央政府之关系,其核心实属种族文化之关系。他在谈到河朔藩镇诸将“一为其人之氏族本是胡族,而非汉族一为其人之氏族虽为汉族,而久居河朔,渐染胡化,与胡人不异。前者属于种族,后者属于文化。质言之,唐代安史之乱后之世局,凡河朔及其他藩镇与中央政府之问题,其核心实属种族文化之关系也。”'他又指出“唐代中国疆土之内,自安史乱后,除拥护李氏皇室之区域,即以东南财富及汉化维持长安为中心之集团外,尚别有以河北藩镇独立之团队,其政治、军事、财政等与长安中央政府事实上固无从属之关系,其民间社会亦未深受汉族文化之影响,即不以长安、洛阳之周孔名教及科举仕进为其安身立命之归宿。故论唐代河北藩镇问题必于民族及文化二端注意,方能得其真相所在也。”他认为“河北社会全是胡化,非复东汉、魏晋、北朝之旧”并论及河朔胡化的表现“语言习尚无非攻守战斗”、“长于骑射”等及河朔胡化的因素“恐不于民族迁移一事求之不得也”,并进一步具体论述了与河朔胡化相关的几次民族迁徙他又进一步指出青齐等地的胡化及因素,如“淄青一镇亦与河朔同风,遂为唐代中央政府之矩患。推求其故,实由其统治者本从河朔胡化集团中分出者也。”陈先生以“文化”把唐代后期社会分为长安汉化集团和河北等藩镇胡化集团。又以文化为标准,对长安集团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如以汉化限度之高低分为内廷阉寺与外廷士大夫集团以“文学”与“经学”科举与门第分为新进士与旧士族,进一步发展为牛党、李党之争,牛李党争之中又夹杂着内廷阉寺党派的竞争。总之,陈先生所说的集团、党派、阶级,都是以文化作为区分标准的,这些都是陈先生种族与文化观的体现。这里陈先生集中的说了河朔藩镇的种族文化问题,他认为河朔之地已经孤立于其他长安中央政府及其他汉化区域,完全被胡化,具体来说就是成为胡人集聚区(涉及被胡化的汉人),在政治制度经济等方面是具有独立性的,脱离中央的实际控制。社会风俗也渐与其他地区不同,甚至完全割裂。这么说来,河朔之地也就成为了胡文化代表区域,而河朔之地的胡化背景有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北魏孝文帝时期,以及北齐之地的胡化,胡风盛行,所以此地胡化问题由来已久。社会氛围一下是难以改变的,当然这个地区也增长了中央王朝的统治成本,成为中央王朝统治的祸患。但是陈先生这里所说的河朔地区的种族文化问题,即河朔的胡化也许是存在问题的,有学者提出河朔地区的胡文化氛围没有那么重,范围也没有那么广泛。具体来说,河朔三镇以农业生产为重要经济部门在政治上,河朔三镇的地方政权组织及设官制度,也同样是按照唐王朝统一规定建制其军事、政治、经济上无不打上封建主义的烙印。仅凭某些藩镇个人的民族出身、作战技能来断定河朔三镇沦为胡化地区,就难以令人信服。并且,河朔三镇反抗唐中央,内部军将争夺统治权利,抗击北方各族,都是以唐朝地方政权治者面目出现的。尽管陈先生的河朔胡化说也许在某些具体说法上存在问题,但是他在研究唐代后期历史中,以“种族”、“文化”为突破点,发现了当时社会的重要问题,并以此为线索形成对整个唐代历史结识得通解通识,给后人的启迪和深思却是无限的。所以文化种族这个观点去看当时的阶级、党派之争是很有启发性的,河朔藩镇问题和牛李党争都是可以用此观点来解释的。浅谈唐帝国的财政南方化及唐帝国的国运盛衰。陈寅恪先生在《略论稿》中财政一章便提到了财政的南方化,并且具体的论述了从南北朝至隋唐的南北方经济的差异,北朝经常遭受战乱,社会经济发展受到阻碍,南方社会则较为稳定,加之商品经济的发展,南北方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南方经济最后超过北方。因此中央财政的南方化也是不可避免的。并且陈先生还阐明当时隋唐时代长安承关中本位政策为政治文化中心,但是其发展的尴尬是关中的经济状况和物资实力主线承受不起皇室的花销,并且长安的为内陆地区,交通不便,所以物资运送方面还不及东都洛阳。那么这样一个现状,唐王朝不得不倚重南方的经济物资。安史之乱后,唐中央财政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财政区的缩小及其南方化,这是北方藩镇化的直接后果。北方河南河北藩镇化,中央政府的财政区急剧萎缩,不得依靠南方地区的税收来保证帝国的运营,而这样对于南方地区赋予巨大经济承担,又加之南方的藩镇化及地方起义的兴起,唐帝国的经济命脉也被破坏,唐帝国的国运也走向衰竭。就具体的史实来看,唐肃宗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乱人乘之,遂擅署吏,以赋税自私,不朝献于廷。”“当其盛时,蔡附齐连,内裂河南地,为合纵以抗天子。”从河北到河南的藩镇化,使北方的大部脱离了中央财政,“国命”悬寄于东南,在这一过程中,漕事日繁,转运使的地位尤显突出。永泰二年,分天下财赋、铸钱、常平、转运、盐铁,置转运、度支二使,“东都畿内、河南、淮南、江东西、湖南、荆南、山南东道,以转运使刘晏领之;京畿、关内、河东、剑南、山南西道,以京兆尹、判度支第五琦领之。及琦贬,以户部侍郎、判度支韩滉与晏分治”。此时“二使”分理之地,尚能看到唐代宗时中央财政的“天下”,但财政地图的东重西轻这种格局愈益明显,“初,安、史之乱,数年间,天下户口什亡八九,州县多为藩镇所据,贡赋不入,朝廷府库耗竭,中国多故,戎狄每岁犯边,所在宿重兵,仰给县,所费不赀,皆倚办于晏。晏初为转运使,独领陕东诸道”。至唐宪宗时,李吉甫《元和国计簿》里的“国计”的地区,中央财政的“天下”已复存在,其中所提供的数据,反映了安史之乱以后的财政地图和财税特点:一是财政区的缩小。当时,全国共有48个方镇,有15道不申户口,每岁赋入仅有浙江东西、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等8道,8道皆在江淮,故有“天下以江淮为国命”之称;二是政强度加大。元和时期为财政区的8道,合49州144万户,赋役户是天宝时的四分之一,而天下兵戎依县官供应的有83万余人。兵马比天宝时增长了三分之一,大约相称于每两户承担一兵的义务。其实,江淮赋役的承担,早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就已很繁重,“江、淮而南,赋敛不息”。安史之乱时,江淮财富给予朝廷重要的支持,“清河……有江淮租布备北军,号‘天下北库’,计其积,足以三平原之有……”此后,江淮作为比较稳定的财政区,赋役十分沉重。天宝以后财政区的南方化决定了财政内容和财政结构的南方化。天宝以后唐江淮财政区的状况表白,财政区在南方化的同时,财政区的财政对象也随之减少,前者体现了行政区划的藩镇化趋势,后者则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严重的土地兼并,征税的对象数量在减少,是百姓身份的蜕变,这从主线上动摇了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