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信林场森林经营专项方案_第1页
长信林场森林经营专项方案_第2页
长信林场森林经营专项方案_第3页
长信林场森林经营专项方案_第4页
长信林场森林经营专项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营主体为了科学、合理、有序地经营森林、制订林业生产年度计划和安排、组织森林经营活动规范性文件;充足发挥森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依据森林资源情况和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编制森林培育、保护和利用中长久计划。科学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是永续经营利用森林资源、提升森林经营能力需要,也是实施林业可连续发展战略有效方法和手段。森林经营方案是依据《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相关要求,同时依据河北省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细则精神,依据林场森林资源情况和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编制此经营方案。此次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是依据省二类调查森林资源数据,经过补充调查,将森林资源数据更新。以更新后森林资源数据作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依据。长信林场经过几十年建设发展,由单纯造林育林向采育结合转变,由单纯营林投资型向生态保护型转变,由单纯林向混交林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在建设过程中,努力提升林业经营管理水平,积累了丰富发展经验。同时,重视应用现代林业新技术新结果,该场经营科技含量不停提升。尤其是天然林保护中取得很大效益和贡献。国有林场经营模式和显著成效,在国营林区中起到了主动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长信林场在林业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党林业政策正确指导下,在一代代林场职员努力下,为社会提供了宝贵建设用材。同时,发挥了林业生态、社会和经济三大效益。不过,大面积天然林、针叶林和纯林,也给生物多样性、地力维护和生态效益正常发挥等,带来部分问题,必需引以重视。长信林场面对现在国家对林业高度重视和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有利时机和大好形势,这将对林场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和挑战。我们此次对林场森林经营方案重新编制,将深入依据林场现实状况和林业发展大政方针,根据科学、合理、可连续、实用可行思绪,为以后指导和加紧该场深入发展和崛起做出主动贡献。此次经营方案编制工作受到了市县林业局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邢台县国营长信林场森林经营方案 第一章基础概况1.1自然环境1.1.1地理位置邢台县国营长信林场是一个始建于1956年生态防护型国有林场,总场在邢台市北郊,京深高速公路西侧,107国道东侧、白马河下游南岸,紧靠107国道,交通十分便利。下辖长信、白云山、灵霄山三个林区,总面积1.9327万亩,白云山和灵霄山林区关键以天然林为主,长信林区全部是人工林。其中:长信林区1.5333万亩,在邢台市北郊白马河南岸,东起晏家屯镇北王段村,西至皇寺镇西青山村;白云山林区0.2137万亩,在邢台县西部山区浆水镇和路罗镇境内;灵霄山林区0.1857万亩,在邢台县西部山区北小庄境内。1.1.2地质、地貌长信林区在平原区,白云山和灵霄山林区为太行山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境内群山起伏,沟谷纵横,林场境内海拔100-957米,岩石以片麻岩和石英砂岩为主。1.1.3水文、气候我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干旱多风,夏季湿润多雨,秋季清凉宜人,冬季严寒少雪;年无霜期230天,年平均气温11—13度,年平均降水量558.7mm;项目区含有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光照充足、冬季严寒少雪特点,气候条件适宜于多个林木生长和发育。1.1.4土壤白云山分场和灵霄山分场以片麻岩和石英砂岩为关键成土母质棕壤、褐土、红土、草甸土等,褐土分布最广,占95%以上;长信分场以山前平原冲积扇形成沙质壤土为主,立地条件适合多个树木生长。1.2社会经济条件邢台县是一个山区大县,林业大县。多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一直把造林绿化、兴林致富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一项重大举措,率领全县人民艰苦创业,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发动、全社会办林业方针,以科技为支撑,不停深化林业改革,主动推进林业增加方法转变,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山场开发治理高潮,走出了一条以生态经济沟为关键治理模式“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顶坡沟谷滩立体开发”太行山绿化之路,使全县林木数量不停增加,使我县林业建设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现在,全县共有各类林木资源130.59万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117.33万亩,天然林面积13.26万亩。集体林面积达129.57万亩,占全县林地面积130.56万亩99.2%。森林覆盖率达44.7%,植被覆盖率达87%,活立木蓄积达255万立方米。全县干鲜果树面积达56万亩,2637万株,年产量突破1.1亿千克,年产值达3.6亿元,林果业收入已成为山区人民关键经济起源。全县共界定国家级公益林26.23万亩,省级公益林1.5万亩,县级公益林15万亩。国家级公益林中一级公益林8.1039万亩,三级公益林18.1261万亩。1.3林场森林经营情况1.3.1管理机构长信林场始建于1956年,属于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自收自支机关,为股级建制,行政隶属邢台县林业局。1.3.2职员情况全场共有职员100人:退休人员12人,在职职员76人,长久临时工12人。在职职员中本科学历4人,大专学历36人,中专学历20人;含有中级职称20人,初级职称30人;25—40岁之间50人,40岁以上26人。1.3.3林场设施林场现有固定资产净值900万元,办公用房和辅助用房面积1392平方米,林场全部实现了“五通”即: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话、通网络;现有林道50公里,汽车2辆。1.3.4森林经营国家相关停止天然林采伐以来,林场进入了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保护天然林、以生态公益林建设为主林业建设转变时期。这一时期关键任务是全方面保护天然林资源,进行林业生态体系和后续产业体系建设。伴随林业建设战略转变,林场原有经营模式被打破,旧产业体系陷于瘫痪,收入起源被掐断,经济滑坡,职员收入降低,各方面矛盾凸显,保护和发展成为林场林业发展首要课题。林场现有林业用地面积18640亩,其中:有林地13765亩,苗圃地3000亩,宜林地1875亩。林场森林覆盖率为87.7﹪,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243000立方米。停止天然林采伐以来,林场在管护好现有森林和林地同时,关键进行了林中空闲地补植补造,造林800亩,增加了森林植被,提升了生态效益。同时结合本身资源条件,关键发展了良种苗木繁育生产,有力地促进了林场全方面协调可连续发展,填补了林场经济不足。森林资源此次森林经营方案以二类调查森林资源数据为基础,经过补充调查,将森林资源数据更新。以更新后森林资源数据作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依据。2.1森林资源调查2.1.1调查人员组成此次森林资源资源调查工作由邢台县林业局林调队牵头,抽调林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2.1.2调查方法制订森林资源调查采取抽样调查和小班补充调查相结合方法,以总体抽样调查控制小班调查,提升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调查精度。技术标准严格实施《森林资源计划设计调查技术要求》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细则》各项相关标准。1抽样调查依据国家林业局颁发《森林资源计划设计调查关键技术要求》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细则》要求,林场森林资源蓄积量是以林场为总体进行总体蓄积量抽样控制,总体抽样控制精度为91.2%。2小班补充调查依据《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细则》、《森林资源调查计划设计调查关键技术要求》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细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了森林资源补充调查工作。(1)调查范围内容:凡发生改变小班,均应重新调查,并填写小班调查统计卡,并依据补充调查统计统计修正森林资源统计表。补充调查内容关键有:地类、林种、小班面积、树种起源、林龄、权属及小班改变原因。对因地类改变而增加林分蓄积量小班还应测定树高、胸径、株数、蓄积、郁闭度等因子。(2)调查方法:利用1:1万卫星影像图和1:1万地形图,采取对坡观察勾绘小班界限,然后深入小班调查核实小班改变情况,需要实地量测林分蓄积量采取角规测树和样圆调查两种方法。2.1.3调查精度分析此次林分蓄积抽样调查精度为91.2%,高于要求总体估测精度要求。经补充调查修正后小班资源数据其蓄积量累计值和抽样调查估测值对比误差率为3.24%,均符合国家林业局颁发《森林资源计划设计调查关键技术要求》要求。小班调查单位面积蓄积量和抽样调查单位面积蓄积量小于±1倍标准误,符合精度要求,以各小班汇总蓄积量可作为全场总蓄积量。2.2森林资源现实状况2.2.1各类土地面积林场经营总面积为19327亩。其中:林业用地18640亩,非林业用地687亩。林业用地中有林地13765亩,苗圃地3000亩,宜林地1875亩。有林地占林业用地面积73.8%;苗圃地占林业用地面积16.1%;宜林地占林业用地面积10.1%。2.2.2林木蓄积林场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243000立方米。2.2.3有林地面积、蓄积林场有林地面积为18640亩,总蓄积为1243000立方米。其中:幼龄林面积391亩,占有林地面积2.1%,幼龄林蓄积21100立方米,占有林地蓄积量1.7%;中龄林面积12601亩,占有林地面积67.6%,中龄林蓄积843250立方米,占有林地蓄积量67.9%;近熟林面积5163亩,占有林地面积27.7%,近熟林蓄积345100立方米,占有林地蓄积量27.8%;成过熟林面积485亩,占有林地面积2.6%,成过熟林蓄积33550立方米,占有林地蓄积量2.7%。2.2.6生态公益林面积林场生态公益林面积6300亩,占经营总面积32.6%。第三章上期经营方案实施评价该场经过几十年经营管理、保护和调整,已形成含有一定规模天然林保护基地和较完备生态体系。在上经理期间以坚持“以保为主、生态优先、分类经营、可连续发展”经营方针,坚持以保护为基础,加紧资源培育和利用步伐,基础实现了本经理期间森林经营方案目标。3.1经营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林场中心任务是森林管护,在管护好现有18640亩林地同时,进行了林中空闲地补植补造、造林800亩,增加了森林植被,提升了生态效益。结合本身资源条件,关键发展了良种苗木繁育生产,繁育多种苗木万株,有力地促进了林场全方面协调可连续发展,填补了林场经济不足。3.2实施情况评价林场上经理期经营管理实施情况,归结为以下几点:(1)坚持分类经营,生态公益林建设卓有成效。禁伐以来,林场进入了以木材生产为主向天然林保护和生态公益林建设为主林业建设转变时期。林场从经营商品林,变为发展和经营好生态公益林,发挥森林社会和生态效益。现在林场国家关键公益林面积达成6000亩,占全场林业用地面积32%。(2)开展多个经营,经济效益稳步提升。林场在以保护为基础前提下,大力发展多个经营,繁育多种苗木万株,经过努力,实现经济收入5000万元,经济效益有所提升,填补了林场经费严重不足缺口。总而言之,该场上期经营方案实施效果良好,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得到深入提升,实现了增资源、增效益、增活力预期目标,为国有林场可连续发展奠定了基础。3.3经验和问题分析3.3.1关键经验1森林资源总量增加林场上经理期间完成造林800亩,并加紧林种树种结构调整。2森林资源保护得到加强林场切实加强森林管理、林地林权管理、林业行政执法建设,并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停改善和完善各项管理方法,强化对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深入抓好“三防”体系建设工作。经过努力该场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乱砍滥伐林木、乱征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破坏森林资源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维护了林区稳定。3林业生态建设稳步推进林场坚持生态优先标准,不停提升森林生态功效和质量,发明良好人居环境。全场现有林业用地32%已界定为国家关键公益林。3.3.2存在问题1森林资源结构不尽合理在乔木林中,存在着幼龄林和成过熟林百分比过小,中龄林百分比过大问题。幼:中:近:成过本期面积百分比为2.1:67.6:27.7:2.6,蓄积百分比为1.7:67.9:27.8:2.7。2树种结构单一,柞树比重过大林场现有有林地中,柞树林面积为3285亩,蓄积量为211258.4立方米,占有林地面积17.5%,绝大部分为柞树林。树种单一已成为林场森林火灾和病虫害防治关键矛盾。3资金匮乏,林场工作难于开展林场经济陷入困境是从二OO十二个月,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正式开启。以后,林场进入了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保护天然林、以生态建设为主林业建设转变时期。伴随林业建设战略转变,林场原有经营模式被打破,旧产业体系陷于瘫痪,收入起源被掐断,经济滑坡,职员收入降低,各方面矛盾凸显,保护和发展成为林场林业发展首要课题。作为林场没有生产任务,就没有了经济起源,全场一切开支关键靠公益林补助经费来维持,经费远远不能满足林场正常运行,更谈不上发展;另外,扶持林业发展政策落实也不够到位,争取到部分项目,配套资金也难以到位;金融部门对林场政策性投入规模不大,林业建设任务和资金投入矛盾仍比较突出。第四章经营方针和目标4.1经营方针森林经营方针是国家和地方相关林业方针政策、国际森林可连续经营标准和林场场情相结合产物,是经理期内指导林场森林经营管理和林场林业建设行动指南。经营方针应含有时代性、针对性、方向性和简明性。《中共中央国务院相关加紧林业发展决定》确立了林业发展指导思想,坚持三大效益相统一,生态效益优先和“严格保护、主动发展、科学经营、连续利用林业资源”林业发展方针,林业实施了森林分类经营发展模式,国有林场办场方针是“以林为本,合理开发,综合经营,全方面发展”。依据发展现代林业要求,和国有林场性质、任务、区位和特点,现代林场建设基础内容和要求是:培育管理科学,森林优质高效,生态经济协调,资源连续经营,基础设施优异,林场富裕友好。依据林场林地分布特定位置和当地社会、生态效益需要,响应FSC标准和标准,和生态公益型林场实际,确定本经理期经营方针为:“以森林分类经营为指导,以保护为基础,大力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定向培育、集约管理,以科学技术为依靠,优化森林结构,提升森林质量,努力提升多资源开发和多个经营收入百分比,改善经营效益,实现林场可连续发展。”4.2经营目标林场是一个以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公益林建设为主生态公益型林场,其森林经营总体目标是:实施科学森林经营体系,发挥各经营(管护)区森林功效和价值,形成份类经营、分区管理基础架构,完善森林保护体系,保持公益林稳定性,发挥森林资源多个效益。本经理期关键经营目标以下:4.2.1经营任务目标1任务(1)造林1000亩。(2)封山育林1465亩。(3)国家关键公益林封山管护6300亩,每十二个月6300亩。(4)中龄林抚育6000亩。(5)苗圃地建设3000亩公顷,每十二个月新育苗300亩。(6)林区道路建设70公里,其中:新修林道20公里,维修和改造林道50公里。2目标(1)到2027年林场有林地面积达成14765亩,森林覆盖率由现在87.7%增加到88.5%,增加0.8个百分点。(2)坚持“以保为主、生态优先、分类经营、连续发展”经营方针,加紧资源培育和保护利用步伐,使得森林覆盖率显著提升,森林蓄积逐年增加,林种结构更趋合理,树种百分比愈加协调,森林火灾发生面积控制在总面积0.5%以下,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控制在总面积1%以内,实现森林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最大化。4.2.2调整结构继续调整树种结构、景观结构,提升森林服务功效和产品生产力。4.2.3修复改善有林地对现有林地进行修复改善,由原来纯林向混交林、单层林向复层林、同龄林向异龄林、不稳定向稳定、景观单一型向景观多样化等转变。4.2.4提升职员生活水平以加紧林场经济发展和提升职员生活水平为出发点,使林场经济效益逐年好转,职员经济收入逐年递增,全场职员人均收入有所增加。4.2.5发展现代林业林场以现有森林资源为基础,以现代林业为指导,以林业可连续发展为动力,建立并完善生态、产业和文化体系,大力发展现代林业,推进生态旅游、多个经营等事业发展,逐步形成多产业协调发展国有林场经济新格局。努力实现林场在新时期林业快速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优良目标。4.3编案标准⑴坚持科学发展,生态、经济、社会可连续协调发展标准。⑵坚持生态优先,合理利用,保护和发展并重标准。⑶坚持尊重自然、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和市场相结合标准。⑷坚持科教兴林、依法治林,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标准。⑸坚持以人为本,重视职员物质、精神全方面发展标准。⑹坚持全社会参与,全方位筹集资金标准。4.4编案依据依据森林可连续发展经营目标总体要求,此次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和森林资源调查关键依据为:1《中国森林法》(1998)2《中共中央国务院相关加紧林业发展决定》(中发【】9号)3《国家林业局相关编制“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工作通知》(林资发[]111号)4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施策导则》5《森林采伐作业规程》(8月)6《森林抚育规程》(1995年12月)7《造林作业设计规程》(8月)8《封山育林技术规程》(5月)9《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3月)10《生态公益林建设计划设计通则》(3月)11《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3月)12《森林资源计划设计调查技术要求》13生态公益林抚育技术规程14上期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和近期森林资源计划设计调查结果生态公益林经营类型组织依据林场森林资源现实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坚持可连续发展战略,实施分类经营,不停提升森林经营效益,以保护生态公益林为主体,在保护前提下实施集约经营,科学管理,不停提升林地生产力,努力提升森林总体质量。5.1制订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类型(组)标准1、分类经营、科学管理标准;2、适地适树、充足发挥林地生产力标准;3、生态和经济兼顾、最好效益标准;4、优化结构、规模经营标准。5.4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类型在遵照制订经营类型标准和依据前提下,针对林场资源现实状况,确定经营目标和培养方向,结合生态关键性等级和区域生态敏感级指标等原因,确定经营类型,在经营类型前提下,深入确定经营方法类型,经过经营方法类型实施,实现经营类型所确定目标,便于林场在本经理期经营管理中合理利用。林场从林种划分上均为生态防护林,其森林经营类型划分为天然水土保持林和人工水土保持林两个大经营类型。森林经营管理类型设计表林种经营类型经营类型代码立地质量等级经营周期培育目标造林技术幼龄林抚育管护中龄林抚育管护采伐和更新公益林(防护林)天然水土保持林1Ⅱ、Ⅲ、Ⅳ不限水土保持封山育林定株抚育,封山管护合适采伐,封山管护天然更新人工水土保持林2Ⅱ、Ⅲ、Ⅳ不限水土保持人工造林或封山育林定株抚育,封山管护择伐、生态疏伐、卫生伐天然更新5.5森林经营方法类型组织为了确保在计划期内实施多种经营方法有效性和合理性,针对各经营管理类型组内森林资源结构、功效和林分质量差异性,依据林分现有情况、立地条件、经营水平、经济条件对森林经营类型进行组织。林场围绕经营类型依据各小班现实状况综合分析确定了以下五种经营方法类型以下。1、更新造林型在该类型组中依据经营对象和培养目标不一样,林场采取了防特林人工营造一个经营类型方法。经过以上经营方法类型实施,能够增加国有林场林地面积,促进林分健康生长。2、封禁培育型依据该类型组经营对象、培育目标不一样,林场采取了封山育林和封山管护两种经营类型方法。对于有望培育成乔木林灌木林地、和含有封育条件宜林地、疏林地等林分实施封山育林;对林场省级关键公益林全部实施封山管护,经过以上两种经营方法类型实施,以保持森林生态自然恢复和自我完善。3、抚育间伐型依据该类型组经营对象、培育目标不一样,林场采取了防特林定株抚育采伐和防特林生态疏伐两种经营类型方法。对于林场省级关键公益林有林地中幼龄林林分进行防特林定株抚育采伐;对于林场省级关键公益林有林地中中龄林林分进行防特林生态疏伐。4、林分改造型依据该类型组经营对象、培育目标不一样,林场采取了低效防护林择伐改造一个经营类型方法。对于林场省级关键公益林有林地中近成熟林林分进行低效防护林择伐改造。5、种苗经营型依据该类型组经营对象、培育目标不一样,林场采取了苗圃地建设一个经营类型方法。对含有苗木生产条件林业用地进行种苗生产。第六章生态公益林培育、管护及采伐计划生态公益林经营计划设计是实现森林可连续利用,促进林业生产力发展前提,是合理调整森林结构和提升森林资源质量关键手段,也是制订年森林采伐限额关键依据。从可连续发展战略目标出发,坚持生态优先,合理利用,保护和发展并重标准。来进行森林经营方向确实定。6.1建设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方面保护,合理利用,依法治林,科教兴林,着力培育连续、健康、协调发展林业生态、林业产业两大致系。6.2计划标准(1)坚持科学发展,生态、经济、社会可连续协调发展标准。(2)坚持生态优先,合理利用,保护和发展并重标准。(3)坚持尊重自然、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和市场相结合标准。(4)坚持科教兴林、依法治林,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标准。(5)坚持以人为本,重视职员物质、精神全方面发展标准。(6)适时采伐各类可利用资源,不要求主伐和更新采伐未成熟林分。(7)有利于改善林分树种组成,不停增强森林生态功效。6.3公益林管护计划生态公益林管护是保护森林一项关键方法和手段,经过采取封山、封禁管护,能使森林得到修养生息,促进本身健康生长,维持特有自然景观,林场现对省级关键公益林全部采取了封山管护一个管护方法。6.3.1管护对象林场对6300亩国家关键公益林全部进行封山管护。6.3.2管护类型依据《国家林业局、财政部关键公益林区划界定措施》、公益林划分标准,将林场生态公益林划分为特殊、关键和通常三个保护等级。此次编案依据GB/T18337.3-《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和《生态公益林抚育规程要求》要求,全部生态公益林均应加强管护。森林管护分为封禁管护、关键管护和通常管护三个等级。林场依据生态公益林森林管护情况采取了封山管护一个经营类型。封山管护就是对生态脆弱区关键性通常或较低,亚脆弱区关键性高、较高或通常,亚稳定关键性高水源涵养林(地)、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和护岸林等关键生态公益防护林进行全方面封禁或定时封禁,严格限制采伐、开垦、放牧等人为干扰和一切生产经营活动。6.3.3管护面积国家关键公益林封山管护总面积为6300亩,每十二个月封山管护6300亩。6.3.4管护设施林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在基础设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有三个管护站,分别为长信管护站、白云山管护站和灵霄山管护站,计划在对以上三个管护站全部进行改造。6.3.5管护方法对林场国家关键公益林全方面进行封山管护,严格限制采伐、开垦、放牧等人为干扰和一切生产经营活动。1、提升宣传力度,增强公众保护意识,建立小区联防体系。要利用多种手段主动主动向社会宣传天然林生态系统保护意义,争取得到社会对保护工作关注和支持。宣传保护条例和政策,提升小区公民保护意识,聘用有威信、有能力、有责任心村干部或村民为联防队员,建立起强有力小区联合保护体系,让小区参与保护。2、生态公益林林权全部单位,应依据生态公益林分布特点、保护等级和管护难易程度,按一定面积划定管护责任区,配置专职护林员,并和管护人员签署管护协议。3、认真落实“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方针,做好生态公益林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主动营造混交林,大力进行封山育林、改善林分生态环境。同时,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定时对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进行估计预报,控制病虫害发生和蔓延。4、严禁在生态公益林内进行开垦、采石、挖沙、取土、筑坟等损坏生态公益林活动;严禁采矿等破坏生态公益林地植被经营活动。严厉打击乱砍滥伐、乱征滥占、乱采滥挖、乱捕滥猎、毁林开垦等破坏生态公益林违法犯罪行为。5、加大管护投资力度,改善管护手段和管护条件,加强各管护站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管护设施,增设管护站,修缮区内巡查道路,配置交通工具,实施专款专用,确保经费落实。建立起较为完善保护体系。6、管理方法严格根据天然林保护管理措施实施。6.4封山育林计划6.4.1封山育林对象林场封山育林对象为有望培育成乔木林灌木林地,和含有封山条件宜林地和疏林地。6.4.2封山育林面积林场封山育林总面积为1465亩。6.4.3封山育林方法林场对有望培育成乔木林灌木林地,和含有封山条件宜林地和疏林地,全部实施“半封”方法,在封育期间严禁进山采伐和砍柴,但可进行部分不破坏林木林副业生产及多个经营活动。6.4.3封山育林方法封禁方法为在人畜常常出入沟口、路口、河流交叉处和轻易进入林地山脚地段,采取铁丝网围封,设置标志碑(牌)10个,设置检验哨卡5个,进行补植面积200亩。6.5造林计划造林是扩大森林资源和提升森林质量有效方法,利用优异营林技术,实施科学造林,培育速生优质丰产林。造林计划是在小班调查基础上,对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林中空地、宜林荒山荒地进行人工造林和未成林造林地、疏林地进行补植补种,提升造林成活率和造林质量。林场人工造林全部是在宜林荒山荒地上进行。6.5.1计划标准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科学造林标准,按总体计划和造林地立地条件设计林种和树种,林场营造以油松、柞树、黄连木、刺槐、山杏(山桃)为主生态公益林,逐步扩大人工混交林面积,实现多林种、多树种林分结构。6.5.2造林方法方法有三种:人工造林、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场在本经营期内全部进行人工造林。6.5.3造林树种和造林密度适地适树是造林成败关键,对具体地块造林树种选择含相关键指导作用。适地适树要求依据造林地地形、海拔、土壤等立地原因,选择适宜造林树种,以促进成活、成林、成材。乡土树种是对当地立地条件历史适应产物,不仅和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长久相适应,而且和当地多种生物成份相适应,相互协调,在恢复原有植被活动中应该是首先重视目标。依据以上标准,确定林场主栽及适栽树种为黄连木,依据立地质量、坡位、坡度、树种等原因确定造林密度为111株/亩,株行距为1.2×5m6.5.4造林规模造林面积为1000亩,全部在宜林荒山荒地上进行,作业面积为小班面积。6.5.5造林苗木规格为提升造林质量,苗木规格统一为容器袋黄连木2年生留床苗,d≥0.6cm、H≥50cm。6.5.6造林关键方法为了愈加好达成营林目标,必需采取合理技术方法,做到“适地适树、细致整地、良种壮苗、精细种植、抚育保护”,不停提升造林质量和人工林经营水平。1、适地适树。依据造林地立地条件,选择适宜造林树种,使树种生物学及生态学特征和造林地环境条件基础相适应,最好选择乡土树种为好,要认真做好林地准备,把握植树要领,提升造林成活率。2、良种壮苗。在相同立地条件下,采取良种壮苗,即能够确保成活率,又能够提升林地生产力。采取容器苗移植,既可节省大量良种,又能确保提升成活。苗木处理上采取泥浆蘸根、水凝胶蘸根、苗木根系保护剂及使用抗蒸腾剂等,确保苗木造林后能成活、成林、成材。3、适时进行幼林抚育。抚育采取除草、松土、扩穴等技术方法,促进幼树生长。造林头三年进行中耕锄草,第十二个月进行三次、第二年进行二次、第三年进行一次3、2、1幼林抚育方法,以改善幼树生长环境。在立地条件较差、坡度较陡地方,可酌情考虑进行带状或块状除草,幼林内保留部分林下植被,保持生物多样性及预防水土流失。4、大力营造混交林。营造混交林时,要依据各类树种生物学及生态学特征和各树种根系结构及在土壤中分布情况,最大程度地发挥林地生产力。营造阔叶树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和乔灌混交林,能够维护和提升土壤肥力。此次造林计划全部营造针阔混交林,混交树种为油松、山杏(山桃)混交。造林树种要合理配置,采取多树种造林,营造混交林,预防单一树种纯林多代连栽,降低病虫害发生和森林火灾发生。5、植苗造林。根据《造林技术规程》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把好更新造林质量关。通常采取穴植,栽植前应先挖穴,栽植时,一手执苗茎基部,一手整理根系,将苗正置于穴中央,使苗根舒展,填土至穴内二分之一时将苗木向上略提一下,然后再把余土覆上扎实等造林方法,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根正、苗展、踩实、合适深栽、不窝根”。具体栽植方法、方法、关键点等见附表23-森林更新、人工造林模型表。6.6森林采伐计划森林采伐是一个经营森林关键方法和手段,经过森林采伐经营后,能够改善林分卫生情况和营养空间,达成林木加速生长,提升林分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充足发挥森林多个效益。本经理期林场森林采伐全部在国家关键公益林地块上进行计划。6.6.1森林采伐经营类型本经理期林场森林采伐经营类型关键采取抚育间伐型和林分改造型两种类型。1、抚育间伐型依据该类型组经营对象、培育目标不一样,林场采取了防特林定株抚育采伐和防特林生态疏伐两种经营类型方法。(1)、防特林定株抚育采伐对林场国家关键公益林有林地中幼龄林林分进行防特林定株抚育采伐。(2)、防特林生态疏伐对林场国家关键公益林有林地中中龄林林分进行防特林生态疏伐。2、林分改造型依据该类型组经营对象、培育目标不一样,林场采取了低效防护林择伐改造一个经营类型方法。对林场国家关键公益林有林地中近成熟林林分进行低效防护林择伐改造。6.6.2森林采伐技术方法1、标号坚持“三砍三留”标准,由林场技术人员对砍伐木进行标号。2、伐树对全部标有采伐号林木进行伐除,用刀锯伐树,伐根和地面相平,上下锯口不得超出2cm。3、制材坚持划线员制度,要做到长材不短制,优材不劣制。4、归楞所生产木材全部下山分材种进行归楞,楞堆距离林道不超出20m。5、林地清理对林地内砍伐剩下物进行清理和堆积,每亩不超出8堆,或带状堆积。6.7种苗建设计划林场在本经理期进行苗圃地建设3000亩,每十二个月新育苗300亩。关键培育国槐、杨树、红花槐、椿树、榆树、核桃等裸根苗;并对部分乡土树种及花卉灌木进行移植培育等。并购置喷灌、苗木检疫检验设备及对应配套设施设备。第七章森林保护计划森林保护计划要坚持“预防为主,主动消亡,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方针和可连续控灾战略,建立布局合理、技术优异、管理高效林业有害生物预防体系,实现对林业有害生物实时监测、立即预警、有效封锁和科学除治,预防区域外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和区域内林业有害生物传出,实现对林业有害生物可连续控制,保障林业健康发展,保护生态安全。大力推进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构筑生物阻隔带和自然阻隔带相结合林火阻隔网络,有效控制森林火灾危害。7.1森林防火7.1.1指导思想认真落实“预防为主、主动消亡”方针,大力推进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构筑生物阻隔带和自然阻隔带相结合林火阻隔网络,有效控制森林火灾危害。7.1.2基础标准以人为本、科学防火,因害设防、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突出关键、循序渐进,防火功效和多个效益相兼顾。7.1.3森林防火计划1、森林防火隔离带林场森林资源分布相对集中,阴坡森林比较多,阳坡森林有少许分布。另外,林分多集中在深山,地形多为山区,沟梁比较显著。为此林场范围内防火隔离带采取以下方法:(1)、选址:按地形、地势分别建主带和副带,主带建在大沟大梁上,副带建在小沟小梁上。(2)、技术参数:主林带25米,副林带10米。(3)、在不引发新水土流失前提下,每十二个月定时清除带内杂灌草。(4)、新建防火隔离带20公里。(5)、50公里旧林道也可作为辅助林带使用。2、防火物资贮备库和防火器具建设建设1个防火物资贮备库60平方米,购置越野用兵车1辆,风力灭火机25台,灭火水枪40把,消防泵10个,消防铲80把,割灌机15台,扑火服130套,帐篷10顶,睡袋60套,发电机3台,灭火弹2500发,油锯25个,卫星电话1部,对讲机15部。3、林火估计预报网和监测系统建设新建1个气象因子采集站,新建3个视频监控了望塔台和对讲通讯塔,购置1套数字微波监控系统和对讲通讯系统。4、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新建阔叶林生物防火林带10公里。阔叶林生物防火林带栽培技术标准以下:A、栽培树种:杨树、柳树、榆树等阔叶树种。B、密度和株行距:密度为41株/亩,株行距为4*4m。C、林带宽度不少于斜距50米。D、进行全方面整地,穴状整地规格为0.6m*0.6m*0.4m。E、采取劈灌清杂方法进行林地清理。F、造林季节以越冬芽萌动前为宜,苗木用十二个月生壮苗,要做到根系舒展,合适深栽。G、造林后于当年6-7月份进行幼林抚育。7.1.4森林防火方法1、加强领导,层层签署责任状把森林防火作为一项战略性工作摆上议事日程。为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领导,林场要成立森林防火领导小组,由场长任组长,主管副场长为副组长,其它场领导为小组组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督查、验收森林防火工作。将护林防火工作作为林场日常工作一项关键内容,下达任务指标,层层分解,并进行督查和考评,做到任务落实,责任明确。2、制订方法,狠抓落实从林场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深入制订建立和完善护林防火规章制度,并狠抓落实。3、宣传教育和依法护林组织职员及周围村民学习森林防火法规和林区防火基础知识,在周围农村,发放护林防火宣传手册,使森林防火条例和扑火、救火等相关知识为林区千家万户所掌握。在毗邻乡村地带、林区要道设置护林防火宣传牌。严禁进山砍柴,保护林下幼树。天然更新将得到重视,所以需保护幼树,发明良好天然更新条件,严禁砍柴、砍伐锄头柄等破坏幼树行为。对盗伐林木、引发森林火灾行为,依法处理。4、建立护林防火责任制和加强护林联防工作深入完善护林责任制。明确护林员、林区、林场各级应负责任,制订护林岗位职责。责、权、利、罚相结合,对护林任务完成好护林员奖励,对管护区内常有林木被盗而又不能立即提供相关线索护林员则处罚。对护林员进行培训,制订护林纪律,监督护林员巡查时间和路径,提升护林效果。林场和乡村实施防火联防制度,制订联防护林条约,加强联络,发觉火灾相互支援,立即扑救。经过和各邻近乡(镇)村建立护林联防区,进行信息沟通,相互帮助,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形成护林防火人人有责气氛。7.2林业有害生物防治7.2.1指导思想“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方针,重视搞好生物防治,关键牢靠树立以营林为基础森林病虫害防治,加强抚育管理,改善林分卫生情况,促进林木健康生长,提升林木对病虫害抵御能力,大力营造针阔混交林,扩大混交林百分比,同时要继续抓好虫情测报工作,加强生物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力度和植物检疫工作。7.2.2防治任务1、林业有害生物基层监测点建设:林场配置电脑1台,打印机1台,数码摄影机1台,数码摄像机1台,越野车1辆,远程监控1套。2、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林场在-2027年共进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18640亩。7.2.3关键方法1、加强领导,落实森防检疫目标管理责任制,保障森防检疫工作顺利进行把森防工作纳入林场综合考评,分解指标,实施目标管理考评。除平时深入基层检验外,年底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目标管理考评检验,并将检验情况进行通报,做到奖罚分明,深入认识到森防检疫工作关键性。2、加大森防检疫宣传力度,提升防灾意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是一项法律性、技术性较强,包含面较广社会性工作,为提升全民防灾意识,加强森林生物灾难知识普及和森防法规宣传教育,常常性开展森防检疫法规及关键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科普知识宣传,发放宣传材料,提升森林经营者主动参与防灾、减灾意识。3、加强森林病虫害监测和预报工作。要做好管护区森林病虫害监测工作和预报工作,尤其是针对油松松毛虫、大小蠹等危害监测工作,一但发觉有发生,就要立即预报,并制订防治方案,果断采取方法,控制病虫害,预防病虫害大面积发生和蔓延。4、加强森林经营水平,提升林木抗病抗虫能力。经过抚育间伐、林分改造和营造针阔叶树混交林等方法,改善林分卫生情况,提升林分质量,增强林木抗御病虫害能力7.3护林管理体系和机制7.3.1建立护林管理体系资源保护是林场关键工作之一,怎样有效制(防)止林木乱砍滥伐和打击盗伐现象,维护林场利益是资源保护关键内容,为此,在长久实践基础上,林场必需建立科学有效护林管理体系:1、林场要加强领导,责成专员分管护林工作。2、护林员要严格推行职责,要到岗到位,形成“有林就有些人”护林管理网络。3、在制度上要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护林管理考评措施。明确管护职责,严格对护林工作进行管理考评。7.3.2加强关键区域整改对于盗砍盗伐风气盛行,长久以来难以治理区域要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关键整改工作:1、增加护林员;2、不定时进行巡查;3、在人、财、物上给予全力支持和倾斜;4、依靠执法力量及协调社会各方关系,取得广泛支持和帮助,开展以控制路面为关键连续打击和震慑活动,使护林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7.3.4提升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和敬业精神依据林场对护林工作要求,各管护区要建立森林资源小班因子资料库,从而使护林工作由粗放式管理提升为应用图表资料较为细致管理。要深入提升护林员业务素质,学会识图、判图和图表资料管理应用工作,并配置必需设备。和此同时要重视对管理人员敬业精神教育和培养,增强全局观念配合开展护林工作,发觉问题,查找原因,寻求对策,进行自纠。经过不停护林督查和自纠,推进护林工作不停进步。7.4建立森林监测预警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和水平直接关系到森林资源可连续利用程度,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等直接影响到森林资源健康和安全,所以,在森林资源和环境保护中,除上述提出防火计划和病虫害防治方法,还应建设一套优异、完善森林监测预警体系,为此,在经理期内将购置集遥感、监测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无线网络通讯技术、GIS信息管理技术于一体实时森林监测预警系统,加强林场森林保护能力,完善森林“三防”体系。7.5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主体,毁坏森林会直接造成水土流失,引发旱涝等自然灾难及破坏生物多样性,最终使自然环境质量下降,所以,自然环境保护关键是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同时在森林经营活动中采取合理生态环境保护方法。7.5.1加强资源管理要严格实施森林抚育采伐管理制度,加强林政资源管理,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和非法侵占林地等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同时要严格根据规程合理安排组织林业生产,搞好综合利用,降低森林资源消耗量。7.5.2搞好造林整地:尽可能少采取鱼鳞坑造林整地方法。提倡采取“品”字型块状或穴状方法进行造林整地。造林:加大阔叶林营造林百分比,提倡营造针阔混交林。生态脆弱区尤其是坡度较大时,山顶带“帽”(保留山顶现有林分)以提升区域森林生态防护效能。7.5.3严格林木采伐林场现有林地32.6%已界定为国家生态公益林,要采取抚育采伐和低效林改造等形式,杜绝采取主伐类型,提升森林生态效益,以恢复和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第八章基础设施设备建设计划8.1林场道路建设林区道路是林场生产、生活生命线,也是农村生产、生活关键保障,伴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大力推进,道路建设计划尤为关键。8.1.1林场道路计划林场道路就其用途而言,可分为三类:Ⅰ类是生产道路(林道);Ⅱ类是生活道路;Ⅲ类是生产兼生活道路。林场内现有干线公路20公里,林道30公里。此次计划关键是生产道路(林道),新建林道20公里,路基宽4米,路面3.5米,维修改造道路50公里。8.1.2林区道路规模1、新建林道林场结合公益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每十二个月需新建林道2公里,累计20公里。2、维修改造林道林场结合公益林抚育,每十二个月需维修改造林道5公里,累计50公里。8.2基础设施设备建设林场工作以现代林业为指导,以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为关键,以加紧林场经济发展和提升职员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实施可连续发展战略,建立并完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逐步形成多产业协调发展国有林场经济新格局。基础设施建设是林场各项建设保障,依据林场发展需要,为实现该场在新时期林业快速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优良目标,统一计划,合理布局,分期实施逐步改善。8.2.1管护站建设计划管护站是林场森林管护桥梁和纽带,战略位置十分关键。管护站建设计划指导思想是:主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动构建友好社会,最大程度地满足管护站工作人员生活需要。管护站建设伴随省级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建了3个管护站,但林场三个管护站房屋已多年,不能满足现在生产和生活需要,计划在全部进行改造扩建。8.2.2其它基础设施建设和办公用具购置A、电脑依据工作需要,林场计划购置10台电脑,累计20台。B、相机依据工作需要,林场计划购置5台相机。C、健身器材林场计划购置健身器材一套。D、安全饮水工程林场计划进行安全饮水工程建设1处。E、电路改造工程林场计划进行电路改造工程1处。F、森林资源管理系统(数字林业)林场计划购置森林资源管理系统(数字林业)一套。G、林场卫生所设施设备投资林场计划购置林场卫生所设施设备一套。H、传真机依据工作需要,林场计划购置3台传真机。第九章林业科研建设计划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林场在本经理期要重视林业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和科学技术研究,加大科技支撑力度。要建设1个综合性科研基地,以基地为依靠,主动开展研、学、产相集合科研发展道路,要加强和省林科院、农大、林学院等科研单位和专业院校联络和合作,以基地为课堂,采取聘用教授讲课和本身实践相集合方法,多层次,全方位开展技术职员林业科技培训,以提升务林人适应林业建设新形势能力。综合性科研基地关键包含建立科技试验点基地、建立林业科技推广基地、建立林业科普基地、科研仪器配置、林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林业科技试验室建设等。第十一章投资概算和效益分析11.1概算编制依据1、多年技术经济指标2、当地域同类工程费用综合价格3、相关部门概(预)算编制措施4、关键经济指标见指标表11.2投资概算项目11.2.1包含:造林更新、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林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工程费用。11.2.2—2027年11.2.31、造林投资投资60万元。2、封山育林投资投资30万元。3、公益林封山管护投资投资189万元。5、中龄林抚育投资投资180万元。6、苗圃建设投资投资600万元8、林区道路建设投资投资200万元9、森林防火建设投资投资150元。10、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项目投资投资80万元。11、基础设施设备建设投资投资50万元。12、林业科研项目投资投资50万元。11.3投资概算结果11.3.1本经理期间总投资1589万元。11.3.2资金起源国有林场建设和发展资金,经过上级补助、自筹资金、等方法加以处理。上级补助关键渠道有专题投资、生态公益林赔偿等;自筹资金关键渠道有专题基金、经营利润等。同时,对于该场生态建设和发展,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出台对应优惠政策和方法加以扶持。11.4社会生态效益分析11.4.1森林资源动态展望

森林覆盖率现在为87.7%,伴随项目标实施,这一情况将大为改观。项目实施后,到2027年,森林面积净增1000亩,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将达成88.5%,净增0.8个百分点。11.4.2

工程实施后,工程区林木覆盖率将由现在68.55%,提升到69.37%,新增0.8个百分点,新增林地面积1000亩,对于工程区及其周围气候、水资源、水质情况改善将起到很大作用。1、涵养水源效益森林能有效地截留和吸收大气降水,降低地表径流,降低风速和降低土壤蒸发量,能够提升土壤含水量。相关资料表明,有林地土壤含水量高出无林地2.0—5.3%,每亩林地能多贮水20m3。工程区新增有林地面积1000亩,每十二个月可多贮水2万m3。2、固土保肥效益森林活地被物层和枯枝落叶层存在,基础消除了雨滴对表土溅蚀和地表径流侵蚀作用,存在显著固土效能。按新增林地每亩森林降低土壤流失量2.67吨计算,每十二个月可降低土壤流失量2670吨。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土壤中N、P、K三种关键养分损失量含有较强固土保肥效益。按每亩降低N、P、K肥损失20千克左右,工程实现效益后每十二个月可降低2万千克肥料损失。3、固碳释氧效益森林净化大气效益关键包含森林释放氧气、固定二氧化碳、产生负养离子、滞尘作用,吸收吸附有毒物质及杀菌作用。4、净化大气效益森林植物叶、枝、皮、干等对空气中烟尘、粉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含有较强接收吸附作用。森林植物还能分泌和释放大量带有芳香气味挥发性物质,如有机酸、烯、醚、醛、酮等,这些物质能杀死原生动物、细菌和真菌。5、改善小气候效益森林改善小气候效益关键包含对温湿度调解,增加降水量,降低蒸发量,蓄水保墒等多个方面。森林经过蒸腾作用向空中输送大量水分,增加了大气湿度,从而增加降水量。因为森林阻挡气流前进,减弱了风速,加之树冠遮蔽,从而降低了蒸发量。森林调整气候效益关键表现在对农业增产增收幅度上,而大气温湿度是关键农业气候指标,它综合反应水分收入和支出,热量吸收和散发。6、消除噪声效益噪声已组成威胁人类新“杀手”和城市公害。森林含有减弱噪声功效,林带可降低噪声15分贝左右。相比之下,没有树木城市街道噪声比有树木街道高出4倍。7、减轻水旱灾难效益因为森林含有很强蓄水保土功效,能有效避免和降低旱灾、山洪暴发和江河库湖淤积,从而产生减轻水旱灾难效益和价值。总而言之,经营方案实施后,其生态效益十分显著。11.4.3

1、提升人类生存环境质量项目标实施,极大地提升了工程区森林覆盖率,使工程区生态环境得以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得以美化,提升了人类生存环境质量,降低了各类疾病发生。2、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项目标实施,使多出劳力得到妥善安置,消除了社会不安定原因;为一步招商引资提供了良好环境条件,为广大干群生活起居提供了健康、优美理想园区;提升了工程区干群生态环境意识,为工程区国民经济连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明了良好生态环境条件。3、安排就业人员效益经过该项目标实施,多出劳力得到妥善安置。该工程新造林地、封山育林、公益林封山管护、中龄林抚育等每十二个月可增加就业人数近200人。所以,经营方案实施社会效益尤其显著。11.4.4

1、防护功效转化效益伴随项目标实施,工程区森林面积快速增加,防护功效日趋完善,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呵护农田、调整气候功效得以充足发挥,由此产生间接经济效益十分巨大。实施经营方案后,可新增加国有森林面积1000亩,按每亩森林每十二个月截留降雨和降低径流20吨计算,共可涵养水源2万吨,每亩每十二个月效益值按33元计算,年总体效益值将达成3.3万元。2、森林景观效益项目建成后,森林景观效益愈加显著,依据工程区地貌、植被、色彩、奇特征、镶嵌度、水体、风景和类景度等因子综合测评,每亩森林平均每十二个月增加景观效益值为10元,项目建成后,每十二个月新增景观效益1万元。3、苗木经济效益3000亩苗圃地,每十二个月平均出圃苗木60万株,每株按均价5元计算,年可发明经济效益300万元,十年可达3000万元。第十二章保障方法森林资源是林业发展物质基础,只有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实施资源配置合理化、资源管理信息化、资源利用综合化,才能科学经营森林,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利用,使林业产业不停做大做强。要实现做大做强发展战略目标,必需靠坚强有力方法作保障,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大胆创新,适应新形势,寻求新对策。所以,要在总结过去经验教训基础上,转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