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采购柴油检验检测服务_第1页
柴油采购柴油检验检测服务_第2页
柴油采购柴油检验检测服务_第3页
柴油采购柴油检验检测服务_第4页
柴油采购柴油检验检测服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柴油检测仪器 1一、检测仪器描述 2二、检测仪器特性 3三、检测仪器资料 4第二节柴油密度检测仪使用方法 5第三节柴油检测的重点 6第四节柴油检测内容及方法 8一、柴油种类及牌号 8二、柴油标准 9三、柴油质量指标检验 13四、黏度检测 23五、低温流动性检测 28六、安定性检测 32七、腐蚀性检测 36八、清洁性检测 36九、润滑性检测 39第一节柴油检测仪器我方拥有多种柴油检测仪器,确保所提供的柴油符合相关标准。我方将依据各类型仪器操作规程对本项目的柴油进行检测并提供检测报告。一、检测仪器描述在线式柴油气体检测仪,适用于各种环境中的柴油气体浓度和泄露实时准确检测,采用进口传感器和微控制器技术.响应速度快,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等优点.防爆接线方式适用于各种危险场所,并兼容各种控制报警器,PLC,DCS等控制系统,可以同时实现现场报警预警,4-20mA标准信号输出,继电器开关量输出;完美显示各项技术指标和气体浓度值;同时具有多种极强的电路保护功能,有效防止各种人为因素,不可控因素导致的仪器损坏。二、检测仪器特性1.进口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使用寿命长达3年。2.采用先进微处理器技术,响应速度快,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3.检测现场具有现场声光报警功能,气体浓度超标即时报警,是危险现场作业的安全保障。4.现场带背光大屏幕LCD显示,直观显示气体浓度/类型/单位/工作状态等。5.独立气室,传感器更换便捷,更换无需现场标定,传感器关键参数自动识别。6.全量程范围温度数字自动跟踪补偿,保证测量准确性。7.半导体纳米工艺超低功耗32位微处量器。8.全软件自动校准,传感器多达6级目标点校准功能,保证测量准确性和线性及数据恢复功能。9.具备过压保护,防雷保护,短路保护,反接保护,防静电干扰,防磁场干扰等功能。10.并且具有自动恢复功能,防止发生外部原因,人为原因,自然灾害等造成仪器损坏。11全中文/英文操作菜单,简单实用,带温度补偿功能。12.ppm,ppm,mg/m3三种浓度单位可自由切换。13.防高浓度气体冲击的自动保护功能。三、检测仪器资料1.显示方式3.5寸液晶显示2.温湿度温度检测范围:-40~60℃,湿度检测范围:0-100%RH3.响应时间≤3秒(T90)零点漂移:≤±1%(F.S/年)4.信号输出(1)4-20mA信号:标准的16位精度4-20mA输出芯片,传输距离1Km(2)RS485信号:采用标准MODBUSRTU协议,传输距离2Km(3)电压信号:0-5V、0-10V输出,可自行设置(4)脉冲信号:又称频率信号,频率范围可调(选配)(5)开关量信号:标配2组继电器,可选第三组继电器,继电器无源触点5.防爆标志ExdIICT6(隔爆型)壳体材料:压铸铝+喷砂氧化/氟碳漆,防爆防腐蚀防护等级:P66工作温度:-30~60℃工作电源:24VDC(12~30VDC)工作湿度:≤95%RH,无冷凝6.尺寸重量183×143×107mm(L×W×H)1.5Kg(仪器净重)7.工作压力0~100Kpa(可根据实际情况更改)第二节柴油密度检测仪使用方法柴油密度测量仪利用的是阿基米德浮力法原理进行液体比重测定。国标中,柴油的标准密度是要在恒温20℃条件下进行。而常温或者说非标准条件下测定的柴油密度,我们称为视密度。视密度根据《XXXX石油计量表》可换算出柴油的标准密度。通常国标柴油的密度范围为0.83~0.855g/ml,不同型号的密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国标柴油的密度范围是在830~855kg/m3之间,即0.830~0.855g/cm3。而日常生产活动中,我们将密度值0.840g/cm3作为柴油密度进行计算。电子数显式柴油密度计的使用方法并不复杂,但是细节要注意。开机前,先将测量支架搭在测量架子上,将挂钩挂在测量支架上,开机后先将称重读数清零。在0.00g状态下,将玻璃砝码挂于挂钩上,用烧杯盛装50ml左右的柴油样品,然后使其浸没挂钩吊着的玻璃砝码,待称重数值稳定时,按Enter键即可读取柴油密度值。第三节柴油检测的重点柴油主要检测指标有:运动粘度、水分、闪点、色度、密度、凝点、酸度、馏程、残碳、灰分、机械杂质、硫含量、氧化安定性、十六烷值、热值、金属元素含量。1.运动粘度:表示燃料油的粘稠程度粘度是划分燃料油等级的主要依据。也是燃料油重要的质量指标。2.水分:表示燃料油中水含量的多少水分会降低燃料油的热值,锈蚀设备有关部件。3.闪点:燃料油挥发气体的最低闪火点燃料油的安全性指标,也反映燃料油中轻质组分的含量。4.色度:柴油颜色的深浅程度柴油颜色的深浅往往能间接反映柴油精炼程度的好与坏。5.密度:燃料油的质量与体积之比燃料油计量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燃料油组分的重要指标。6.凝点:轻质燃料油不流动的最低温度衡量燃料油的低温流动性指标,划分柴油等级的主要依据。7.酸度:表示燃料油中所含酸性物质的多少酸度过高,会腐蚀设备,也是轻质燃料油重要的质量指标。8.馏程:表示轻质燃料油中各组分的分布情况判定燃料油各组分的重要方法,燃料油重要的质量指标。9.残碳:燃料油经蒸发和热解后所形成的残留物燃料油残炭多,表明燃料油容易氧化生成胶质或积炭。10.灰分:燃料油被碳化后的残留物经煅烧所得的无机物灰分过多,将形成结垢,加剧设备的磨损,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11.机械杂质:燃料油中不溶解的沉淀物或悬浮物机械杂质的存在将会堵塞油滤,加剧设备的磨损,影响燃烧。12.硫含量:燃料油中的硫及其衍生物的含量环保指标,也是燃料油重要的质量指标。13.氧化安定性:用以表示馏分燃料油的氧化安定性抗氧化能力是柴油的重要质量指标,能反映柴油的胶质生成倾向。14.十六烷值:衡量柴油的发火性能的高低衡量柴油在发动机中发火性能和做功能力的指标。15.热值:单位重量的燃料油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燃料油产生热能的高低,是评价燃料油质量的主要指标。16.金属元素含量:燃料油中金属元素AI、V,Si等的含量Al、V,Si等金属元素的含量是被限制的,其对设备有危害。第四节柴油检测内容及方法一、柴油种类及牌号1.柴油种类用于压燃式发动机(简称柴油机)作能源的石油燃料称为柴油。我国柴油主要分为馏分和残渣型两类,馏分型柴油机燃料即为轻柴油和车用柴油,前者适用于轿车、汽车、拖拉机、内燃机车、工程机械、船舶和发电机组等压燃式发动机;后者主要用于压燃式柴油发动机汽车。残渣型柴油机燃料目前主要用于船用大功率、低速柴油机,故又称为船用残渣燃料油。2.柴油牌号我国轻柴油和车用柴油均按凝点不同划分为七个牌号,即10号、5号、0号、-10号、-20号、-35号、和-50号轻柴油或车用柴油。其中,10号轻柴油表示其凝点不高于10℃。轻柴油和车用柴油产品标记由国家标准号、产品牌号和产品名称三部分组成,例如,-10号轻柴油标记为GB252-10号轻柴油;-10号用车柴油的标记为GB∕T19417-10号车用柴油。不同牌号的轻柴油,车用柴油适用于不同地区和季节。残渣型柴油机燃料按100℃时的运动黏度划分牌号,如35.0是指该油品在100℃时的运动黏度不大于35.0mm2∕s。二、柴油标准1.车用柴油标准是GB∕T1XXX《车用柴油》,该标准是参照采用欧盟标准ENXXX《车用柴油》,制定的,排放达到欧Ⅱ标准,满足国际贸易和环保要求。轻柴油标准为GBXXX《轻柴油》,残渣型船用燃料油标准执行GB∕TXXX船用燃料。2.技术要求轻柴油和车用柴油的馏程、铜片腐蚀、水分、机械杂质、总不溶物、10%蒸余物残炭值、炭分、凝点、冷滤点和运动黏度等指标准要求相同,其他质量指标略有差异,车用柴油要求更高。此外,车用柴油还堆密度提出了具体要求;而轻柴油还有色度和酸度两项指标。3.车用柴油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项目质量指标(GB∕T19147─2003)试验方法10号5号0号-10号-20号-35号-50号氧化安定性,总不溶物(mg∕100Ml)不大于2.52.52.52.52.52.52.5GB∕T0175硫含量不大于0.050.050.050.050.050.050.05GB∕T238010%蒸余物残炭不大于0.30.30.30.30.30.30.3GB∕T268灰分不大于0.010.010.010.010.010.010.01GB∕T508铜片腐蚀(50℃,3h)∕级不大于1111111GB∕T5096水分不大于痕迹痕迹痕迹痕迹痕迹痕迹痕迹GB∕T260机械杂志无无无无无无无GB∕511润滑性磨痕直径不大于460460460460460460460ISO12156-1项目质量指标(GB/T19147-2003)试验方法10号5号0号-10号-20号-35号-50号运动黏度(20℃﹚﹙mm2/s﹚3.0-8.03.0-8.03.0-8.02.5-8.02.5-8.01.8-7.01.8-7.0GB/T265凝点/℃不高于1050-10-20-35-50GB/T510冷滤点/℃不高于1284-5-14-29-44SH/T0248闪点(闭口)/℃不低于55555555504545GB/T261着火性(需满足下列要求之一)十六烷值不小于或十六烷指数不小于4946494649464946464645434543GB/T386GB/T11139SH/T0694馏程50%回收温度/℃不高于90%回收温度/℃不高于95%回收温度/℃不高于300355365300355365300355365300355365300355365300355365300355365GB/T6536密度(20℃)/(㎏/m3﹚820-860820-860820-860820-860820-860820-840800-840GB/T1884GB/T1885(可根据实际情况更改)(1)为出厂保证项目,每月应检测一次。在原油性质变化,加工工艺条件改变,调和比例变化及检修开工后等情况下应及时检测。对特殊要求用户,按双方合同要求进行检验。(2)可用GB/T11131、GB/T11140、GB/T12700、GB/T17040和SH/T0689方法测定。结果有争议时,以GB/T380方法为准。(3)可用GB/XXX《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微量法)》方法测定。结果有争议时,以GB/T268《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康氏法)》方法为准。若柴油中含有硝酸酯型十六烷值的基础燃料进行。(4)可用目测法,即将试样注入100ml玻璃筒中,在室温(20℃±5℃)下观察,应当透明。没有悬浮和沉降的水分及机械杂质。为出厂保证项目,对特殊要求用户,按双方合同要求进行检验。三、柴油质量指标检验由于轻柴油与车用柴油应用普遍,质量指标多,因此柴油质量指标检验仅以此为重点进行介绍。1.蒸发性(1)质量要求在燃烧室与喷油设备一定的条件下,柴油发动机中油气混合气地形成速度与质量决定于柴油的蒸发性,由于高速柴油机油气混合气形成的时间极短,故对柴油的蒸发性有较高要求。轻柴油和车用柴油主要用于高速柴油机,它对蒸发性的质量要求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完全蒸发,迅速与空气形成均匀的可燃性混合气,以保证发动机正常、稳定运转。(2)评定指标及意义轻柴油和车用柴油的蒸发性主要是用馏程与闪点来评价。①馏程与汽油略有不同,车用柴油的馏程主要用50%、90%和95%回收温度评价。②50%回收温度反映轻柴油和车用柴油的启动性。该点温度低,表明柴油中的轻质馏分含量多,柴油机易于启动,我国轻柴油和车用柴油要求50%回收温度不高于300℃。但轻质馏分含量也不能过多,否则会使喷入汽缸的柴油蒸发过快,易引起全部柴油迅速燃烧,造成压力剧增,使柴油机工作不稳定,车用柴油闪点控制蒸发性下限。③90%与95%回收温度反映车用柴油的燃烧完全性。该亮的温度过高,表明柴油中重质馏分含量过多,易使其燃烧不充分,这不仅增大油耗,降低柴油机的动力性,而且还加大机械磨损,易引起发动机过热。我国轻柴油和车用柴油要求95%回收温度不高于365℃。④显见,柴油的馏分过轻、过重都不适宜,我国轻柴油和车用柴油馏程一般控制在200-380℃范围内。(3)闪点是将可燃性液体在专门仪器和规定条件下加热,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的最低温度。闪点既是评价柴油蒸发倾向的指标,又是确保其安全性的指标。①根据测定仪器的不同,闪点又分为开口闪点与闭口闪点两种,轻柴油和车用柴油的蒸发倾向用闭口闪点评价。通常,低闪点柴油蒸发信号;但过低的闪点,也会引起柴油燃烧猛烈,致使柴油机工作不稳定。②此外,闪点又是柴油储运及使用中的安全指标,其要求通常随发动机工作条件和油箱的位置而不同,例如,一些固定式柴油机的油箱躲在空气流通性较差的室内,故对闪点的要求较为严格,不可过低,以降低着火危险性,确保安全。柴油在使用前如需预热,其加温度应低于闪点10-20℃2.测定方法(1)馏程轻柴油和车用柴油的馏程测定也按GB/T6536-1997《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进行。但与汽油相比,除测定项目不同外,其取样条件、仪器准备及测定条件也略有差异。例如,样品的储存温度要求在室温下即可,而不是0-10℃;若试样含水,需用无水硫酸钠或其他适合的干燥剂干燥,再用倾注法除去,而无需另取试样;蒸馏烧瓶支板孔径为50mm,而不是38mm;蒸馏烧瓶和温度计温度不高于室温即可,不是限制在13-18℃;量筒和100ml试样温度为13-室温之间,而不是13-18℃;试验过程中冷浴温度控制在0-60℃内,可根据试样含蜡量控制操作允许的最低温度,不是限制在0-1℃之间;量筒周围的稳定为试样温度±3℃;从开始加热到初馏点的时间限制在5-15min;从蒸馏烧瓶残留液体约为5ml到终馏点的时间,要求不大于5min即可,而不是3-5min。(2)闪点轻柴油和车用柴油闪点的测定按GB/T261-83(91)《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闭口杯法)》进行,该标准参照采用ISO2719-1988,适用于测定燃料油、润滑油等油品的闭口杯闪点。测定时,将试样装入油杯至环状刻线处,在连续搅拌下加热,按要求控制恒定的升温速度,在规定温度间隔内用一小火焰进行点火试验,点火时必须中断搅拌,试样表面上蒸气闪火时的最低温度,即为闭口杯法闪点。(3)影响测定的主要因素影响闭口闪点测定的主要因素有试样含水量、加热速度、点火控制、试样装入量和大气压力等。①试样含水量闭口杯闪点测定法规定试样含水量不大于0.05%,否则,必须脱水。含水试样加热时,分散在油中的水会气化,形成水蒸气,有时形成气泡覆盖于液面上,影响油品的正常气化,推迟闪火时间,使测定结果偏高。②加热速度过快,试样蒸发迅速,会使混合气局部浓度达到爆炸下限而提前闪火,导致测定结果偏低;加热速度过慢,测定时间将延长,点火次数增多,消耗了部分油气,使到达爆炸下限的温度升高,则测定结果偏高。因此,必须严格按标准控制加热速度。③点火控制点火用的火焰大小、与试样液面的距离及停留时间都应按国家标准规定执行。球形火焰直径偏大,与液面距离较近及停留时间过长等都会使测定结果偏低。④试样装入量按要求杯中试样要装至环形刻线处,过多或过少都会改变液面以上的空间高度,进而影响油蒸气和空气的混合气浓度,使测定结果不准确。⑤大气压力油品的闪点与外界压力有关。气压低,油品易挥发,闪点有所降低;反之,闪点则升高。标准中规定以101.3kPa为闪点测定的基准压力。若有偏离,需作压力修正。闭口闪点的压力修正公式为:to=t+0.25﹙101.3-p﹚式中to——相当于基准压力(101.3kPa﹚时的闪点,t——实测闪点,p——实际大气压力。3.着火性(1)质量要求柴油机的爆震柴油机工作过程与汽油机即相似又有本质区别。其工作过程与汽油机既相似又有本质区别。其工作过程也分为吸气、压缩、膨胀做功和排气四个行程;不同的是柴油机吸入与压缩的是空气,而不是空气与燃料的混合气体,由于压缩终了温度可达500-700℃,压力达3.5-4.5Mpa,已超过柴油的自燃点,所以喷入汽缸的燃料靠自燃而膨胀做功,故柴油机又称为压燃式发动机。柴油喷入燃烧室,便已具备了着火燃烧的基本条件。但实际上从柴油喷入至自燃,往往还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这是由于柴油需完成与空气充分混合、先期氧化及形成局部着火点等物理化学准备的缘故。从喷油器开始喷油到柴油开始着火这段时间称为着火滞后期或称为滞燃期。着火滞后期很短,通常为百分之几秒到千分之几秒,但它对柴油机工作状况的影响却很大。正常情况下,柴油的自燃点较低,着火滞后期短,燃料着火后,边喷油、边燃烧,发动机工作平稳,热功效率高。但如果柴油的自燃点过高,则着火滞后期延长,以至于在开始自燃时,汽缸内积累较多的柴油同时自燃,温度和压力剧烈增高,冲击活塞头剧烈运动而发生金属敲击声,这就是柴油机的爆震。柴油机的爆震同样会使燃料燃烧不完全,形成黑烟,油耗增大,功率降低,并使机件磨损加剧,甚至损坏。柴油机的爆震与汽油机有着本质的不同。汽油机是点火燃烧的,其爆震是由于火焰前沿还没传播到的那部分混合气生成的过氧化物自行燃烧而致,一般发生在燃烧末期;而柴油机是压燃的,其爆震是由于柴油着火性差,滞燃期过长而致、一般发生在燃烧的初期。影响柴油机爆震的因素较多,其中柴油的着火性(或称发火性)是主要因素之一。柴油着火性是指柴油的自燃能力,着火性好的柴油,滞燃期短,燃烧后缸内压力上升平缓,柴油机工作稳定。柴油着火性的好坏与其化学组成及馏分组成密切相关。试验表明,相同碳原子数的不同烃类,正构烷烃的滞燃期最短,物侧链稠环芳烃的滞燃期最长,正构烯烃、环烷烃、异构烷烃居中;烃类异构化程度越高,环数越多,其滞燃期越长;芳烃和环烷烃随侧链长度的增加,其滞燃期缩短,而随侧链分支的增多,滞燃期显著加长;对相同的烃类来说,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而稳定性越差,自燃点越低,其滞燃期越短。由相同类型原油生产的柴油,直馏柴油的滞燃期要比催化裂化柴油含有较多芳烃,热裂化合焦化柴油含有较多烯烃,因此滞燃期有所加大。经过加氢精制的柴油,由于其中的烯烃转变为烷烃,芳烃转变为环烷烃,故滞燃期明显缩短。为提高柴油的抗爆性能,可将滞燃期长的热裂化、焦化柴油和部分滞燃期较短的直馏柴油惨和使用,此即柴油的调和。此外还可采用加入添加剂的手段,改善柴油的着火性,常用的添加剂时硝酸烷基酯。影响柴油机爆震的因素与汽油机有着根本的不同。汽油机提高压缩比或增高汽缸温度会促发爆震,而柴油机提高压缩比或增高汽缸温度却能减轻爆震。原因在于柴油机压缩的是空气,而不是空气与燃料的混合气体,不受燃料性质的影响,因此压缩比可以尽可能的增大(可高达16-24),使燃料转化为功的效率显著提高,实际上柴油机燃料的单位消耗率比汽油机约低30%-70%,非常经济。质量要求轻质柴油和车用柴油有良好的燃烧后性,十六烷值适宜,自燃点低,燃烧完全,发动机工作稳定性好,不发生爆震现象,能发挥应有的功率。(2)评定指标及意义轻柴油和车用柴油的着火性是评价柴油燃烧性(抗爆性)能的重要指标,具体用十六烷值和十六烷指数来评定。十六烷值十六烷值时表示柴油在发动机中着火性能的一个约定量值。它是在规定操作条件的标准发动机试验中,将柴油试样与标准燃料进行比较测定,当两者具有相同的着火滞后期时,标准燃料中的正十六烷值即为试样的十六烷值。标准燃料是用抗爆性能好的正十六烷和抗爆性能较差的七甲基壬烷按不同体积比配制成的混合物。规定正十六烷的十六烷值为100,七甲基壬烷的十六烷值为15。则试样的十六烷值为:CN=Φ1+0.15Φ2式中CN——标准燃料的十六烷值;Φ1——标准燃料中正十六烷的体积分数,Φ2——标准燃料中七甲基壬烷的体积分数,计算结果,取两位小数。十六烷值高的柴油,自燃点低,着火性好,燃烧均匀,易于启动,不易发生爆震现象,发动机热功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但柴油十六烷值也并非越高越好,使用十六烷值过高(如十六烷值大于65)的柴油,同样会冒黑烟,燃料消耗量反而增加,其原因是燃料的着火滞后期太短,自燃时还未与空气形成均匀混合气,致使燃烧不完全,部分烃类热分解而形成黑烟;另外,柴油的十六烷值过高,还会减少燃料的来源。因此,从使用性和经济性两方面考虑,使用十六烷值适当的柴油才合理,通常柴油机的转速越大,要求燃料的十六烷值越高。不同转速的柴油机对柴油十六烷值要求不同。GB/T19147-2003中规定,10、5、0、-10号车用柴油的十六烷值不小于49,-20号车用柴油的十六烷值不小于46,-35、-50号车用柴油的十六烷值不小于45;而GB252-2000中规定轻柴油的十六烷值一律要求不小于45.十六烷指数是表示柴油抗爆性能的一个计算值,它是用来预测馏分燃料十六烷值的一种辅助手段。其计算按GB/T11139-89《馏分燃料十六烷指数计算法》进行,该标准参照采用ASTMD976-80,适用于计算直馏馏分、催化裂化馏分以及两者的混合燃料的十六烷指数,特别是当试样量很少或不具备非手动机实验条件时,计算十六烷指数是估计十六烷值的有效方法。当原料和生产工艺不变时,可用十六烷指数检验柴油馏分的十六烷值,进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试样的十六烷指数按下式计算。CI=431.29-1586.88ρ20+730.97(ρ20)2+12.392(ρ20﹚3+0.0515(ρ20)4-0.554B+97.803(㏒B)2式中CI——试样的十六烷指数ρ20——试样在20℃时的密度,g/mlB——按GB/T6536《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测得的试样中沸点,℃计算结果,要求修约至整数。上式的应用有一定局限性,它不适用于计算纯烃、合成燃料、烷基化产品、焦化产品以及从页岩油和油砂中提炼燃料的十六烷指数;也不适用于计算加有十六烷改进剂的馏分燃料的十六烷指数。我国车用柴油十六烷指数的计算还可按SH/T0694-XXXX《中间馏分燃料十六烷指数计算法(四变量公式法)》进行。(3)测定方法柴油十六烷值按GB/T386-91《柴油着火性质测定法(十六烷值法)》进行,该标准参照采用ASTMD613-86.测定仪器是一台可改变压缩比的专用单缸柴油机(900r/min),压缩比可调范围为7.95-23.50,机上装有着火滞后期表及辅助装置(包括四个电磁传感器,即燃烧传感器、喷油传感器及两个参比传感器)。测定十六烷值的基本原理是:在标准操作条件下,将试样的着火性质与已知十六烷值的两个标准燃料相比较,其中两个标准燃料的十六烷值分别比试样略高或略低,在着火滞后期相同的情况下,测定它们的压缩比(用手轮读数表示),据此用内插法计算试样的十六烷值。其具体测定步骤如下。喷油量的测量稳定发动机操作条件,并按规定调整喷射量为13.0ml/min±0.2ml/min。燃料喷油量用测微计调节。喷油提前角的调整旋转测微计,按规定调整并固定喷油提前角为上止点前13°。试样着火滞后期的测量将着火滞后期表上的选择开关转到着火滞后位置,然后用手轮调节发动机压缩比,准确锁紧在上述要求的喷油提前角(上止点前13°﹚位置上,记录手轮读数。以同样的方法,至少重复三遍,计算平均值。标准燃料的选择两个相差不大于5个十六烷值的标准燃料进行试验,调节发动机压缩比,使试样在仪表指示13°的手轮读数处于两个标准燃料之间,否则另选标准燃料。根据标准燃料的十六烷值和压缩比数值,用内插法按式(3-4)即可计算试样的十六烷值。CN=CN1+﹙CN2-CN1﹚﹙a-a1﹚/﹙a2-a1﹚式中CN——试样的十六烷值;CN1——低十六烷值标准燃料的十六烷值;CN2——高十六烷值标准燃料的十六烷值;a——-试样三次测定手轮读数的平均值;a1——低十六烷值标准燃料三次测定手轮读数的平均值;a2——高十六烷值标准燃料三次测定手轮读数的平均值。计算结果准确至小数点后一位,作为十六烷值测定结果。报告时,用符号××.×/CN表示,例如,47.8/CN。目前,已研制出多种便携式十六烷值测定仪,应用于柴油的生产、质检和科研中。它们多为快速、简便、数显式多功能分析仪器,一般能同时测定柴油的十六烷值、十六烷指数、十六烷添加剂、总芳香族化合物含量等多种参数。四、黏度检测黏度是保证车用柴油正常输送、雾化、燃烧及油泵润滑的重要质量指标。黏度关系到发动机供油系统(滤清器、油泵、喷嘴)的正常工作,黏度过大,油泵效率降低,发动机的供油量减少,同时喷油嘴喷出的油射程远,油滴颗粒大,不均匀,雾化状态不好,与空气混合不均匀,燃烧不完全,甚至形成积炭;黏度过小,则影响油泵润滑,加剧磨损,而且喷油过近,造成局部燃烧,同样会降低发动机功率。因此,高、中、低速柴油机均需要有一个适宜黏度范围的燃料。轻柴油和车用柴油对黏度的质量要求是:黏度适宜,即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以保证高压油泵的润滑油和喷油雾化的质量,利于形成良好的混合气。黏度是液体在一定剪切应力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黏度有动力黏度与运动黏度之分,两者有简单的换算关系,车用柴油的黏度用运动黏度评价。动力黏度是表示液体在一定剪切应力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当流体处于层流状态时,符合以下的牛顿黏性定律公式:τ=F/S=μdν/dx式中τ——剪切应力,即单位面积上的剪力,Pa;S——相邻两层流体的接触面积,㎡;F——相邻两层流体相对运动时产生的剪力(或称为内摩擦力),Ndν/dx---在与流动方向垂直方向上的流体速度变化率,称为速度梯度,S-1μ——流体的黏滞系数,又称动力黏度,简称黏度,Pa·s符合上式关系的流体称为牛顿型流体。黏滞系数是衡量流体黏性大小的指标,称为动力黏度,简称黏度。其物理意义是:当两个面积为1㎡,垂直距离为1m的相邻流体层,以1m/s的速度作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内摩擦力。运动黏度则是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数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黏度与其密度之比,如下式:νt=μt/ρt式中:νt——-油品在温度t时的运动黏度,㎡/s;μt——-油品在温度t时的动力黏度,Pa·sρt——-油品在温度t时的密度,㎏/M3实际生产中,常用㎜2/s作为油品运动黏度单位,1㎡/s=106㎜2/s黏度与流体的化学组成密切相关。通常,当碳原子数相同时,各种烃类黏度大小排列的顺序是:正构烷烃<异构烷烃<芳香烃<环烷烃,且黏度随环数的增加及异构程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油品中,环上碳原子在油料分子中所占比例越大,其黏度越大,表现为不同原油的相同馏分,含环状烃多的(特性常数K值小)油品比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间引力增大,则黏度也增大,故石油馏分越重,其黏度越大。柴油运动黏度的测定按GB/T265-88《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法和动力黏度计算法》进行,主要仪器是玻璃毛细管黏度计,该法适用于属于牛顿型流体的液体石油产品。其原理是依据泊赛耳方程式:μ=πγ4pτ/8VL(3-7)式中μ——试样的动力黏度,Pa/sγ——毛细管半径,mL——毛细管长度,mV——毛细管流出试样的体积,m³τ——试样的平均流动时间(多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sP——使试样流动的压力,N/㎡如果试样流动压力改用油柱静压力表示,即P=hρg,再将动力黏度转换为运动粘度,则式(3-7)改写为:ν=μ/ρ=﹙πγ4hρgτ﹚/﹙8VLρ﹚=﹙πγ4hg﹚·τ/﹙8VL﹚(3-8)式中:ν——试样的运动粘度,㎡/sh——油柱高度,mg——重力加速度,m/s2对于指定的毛细管粘度计,其直径、长度和液柱高度都是定值,即γ、V、L、h、g均为常数,因此(3-8)可改写为:ν=Cτ(3-9)C=﹙πγ4hg﹚/﹙8VL﹚式中C——毛细管黏度计常数,㎡/s2其他符号意义同式(3-8)。毛细管粘度计常数仅与粘度计的几何形状有关,而与测定温度无关。式(3-9)表明液体的运动黏度与流过毛细管的时间成正比。因此,只要预先测得毛细管粘度计常数,就可以根据液体流出毛细管的时间计算其黏度。测定时,把被测试样装入直径合适的毛细管粘度计中,在恒定的温度下,测定一定体积试样在重力作用下流过该毛细管粘度计的时间,粘度计的毛细管常数与流动时间的乘积即为该温度下试样的运动黏度。由于油品的黏度与温度有关,故式(3-9)可改为:νt=Cτt(3-10)式中νt——在温度t时,试样的运动黏度,㎜2/s;τt——在温度t时,试样的平均流动时间,s玻璃毛细管黏度计规格型号型号毛细管内径/㎜BMN-1BMN-2BMN-3BMN-40.40.60.81.01.21.52.02.53.03.54.05.06.01.01.21.52.02.53.03.54.01.01.21.52.02.53.0不同的毛细管黏度计,其常数C值不尽相同,其测定方法如下:用已知黏度的,在规定条件下测定其通过毛细管粘度计的时间,再根据式(3-8)计算出C,测定时,要注意选用的标准液体其黏度应与试样接近,以减少误差。通常,不同规格的黏度计出厂时,都给出C的标定值。温度油品黏度随温度变化很明显,为此规定试验温度必须控制恒定在所要求温度的±0.1℃以内,否则即使是极小的波动,也会使测定结果产生较大的误差。为维持稳定的测定温度,要求试验使用的恒温浴高度不小于180㎜,容积不小于2L,设有自动搅拌装置和能够准确调温的电热装置。不同测定温度下使用的恒温浴液体测定温度/℃恒温浴液体50-10020-500-200-﹙-50﹚透明矿物油、丙三醇(甘油)或25%硝酸铵溶液水水与冰的混合物或乙醇与干冰(固体二氧化碳)的混合物乙醇与干冰的混合物(若没有乙醇,可用车用无铅汽油代替)恒温浴中的矿物油最好加有抗氧化添加剂,以防止氧化,延长使用时间。流动时间试样通过毛细管黏度计的流动时间要控制在不少于200s,内径为0.4㎜得粘度计流动时间不少于350s。以确保试样在毛细管内处于层流状态,符合式(3-10)的使用条件,试样通过时间过短,易产生湍流,会使测定结果产生较大偏差;通过时间过长,不易保持温度恒定,也可引起测定偏差。黏度计位置黏度计必须调整成垂直状态,否则会改变液柱高度,引起静压差的变化,使测定结果出现偏差。黏度计向前倾斜时,液面压差增大,流动时间缩短,测定结果偏低。黏度计向其他方向倾斜时,都会使测定结果偏高。气泡的产生吸入黏度计的试样不允许有气泡,气泡不但会影响装油体积,而且进入毛细管后还能形成气塞,增大流体流动阻力,使流动时间增长,测定结果偏高。试样预处理试样必须脱水、除去机械杂质。试样含水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测定时会气化;在低温下测定时则会凝结,均影响试样的正常流动,使测定结果产生偏差。杂质的存在,易黏附于毛细管内壁,增大流动阻力,使测定结果偏高。五、低温流动性检测1.油品的地低温流动性能是指油品在低温下使用时,维持正常流动,顺利输送的能力。例如,我国“三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室外发动机或机器的启动温度与环境温度基本相同,流动性差的柴油,往往造成不能可靠供油,严重时甚至使发动机无法工作。因此,轻柴油和车用柴油要求有良好的低温流动性能,以保证在使用条件下无结晶析出,不堵塞滤清器,容易泵送,供油正常,发动机易于启动。2.评定车用柴油低温流动性的指标主要有凝点和冷滤点。(1)凝点石油产品是多种烃类的复杂混合物,在低温下油品时逐渐失去流动性的,没有固定的凝固温度。根据组成不同,油品失去流动性的原因有两种。其一是黏温凝固,对含蜡很少或不含蜡的油品,温度降低,黏度迅速增大,当黏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变成无定形的粘稠玻璃状物质而失去流动性,这种现象称为黏温凝固,影响黏温凝固的是油品中的胶状物质以及多环短侧链的环状烃;其二是构造凝固,对含蜡较多的油品,温度降低,蜡就会逐渐结晶出来,当析出的蜡形成网状骨架时,就会将液态的油包在其中而失去流动性,这种现象称为构造凝固,影响构造凝固的是油品中高熔点的正构烷烃、异构烷烃及带长烷基侧链的环状烃。黏温凝固和构造凝固,都是指油品刚刚失去流动性的状态,事实上,油品并未凝成坚硬的固体,仍是一种黏稠的膏状物,所以“凝固”一词并不十分确切。由于油品的凝固过程是一个渐变过程,所以凝点的高低与测定条件有关。油品的凝点(或称凝固点)是指油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至液面不移动时的最高温度,以℃表示。凝点是油品完全失去流动性的温度,我国轻柴油和车用柴油按凝点划分牌号,如-10号车用柴油,其凝点不高于-10℃,余此类推。不同地区和气温下,选用不同牌号的油品。油品凝点的高低与其化学组成密切相关。当碳原子数相同时,柴油以上馏分的各类烃中,通常正构烷烃熔点最高,带长侧链的芳烃、环烷烃次之,异构烷烃则较小,因此石蜡基原油直馏柴油的凝点会明显增高。胶质、沥青质、表面活性剂等能吸附在石蜡结晶中心的表面上,阻止石蜡结晶的生长,防止、延缓石蜡形成网状结构,致使油品的凝点下降,因此加入某些表面活性物质(将凝添加剂),可以降低油品的凝点,使油品的低温流动性能得到改善,这是降低柴油凝点最为经济、简便的措施,广泛应用于油品生产中。此外,凝点较高的柴油中掺入裂化柴油也可以明显降低其凝点,如凝点为-3℃的直馏柴油按1:1的比例掺入-6℃的催化裂化柴油,其调和凝点为-14℃。(2)冷滤点在规定条件下,柴油试样在60s内开始不能通过过滤器20ml时的最高温度,称为冷滤点,以℃﹙按1℃的整数倍﹚表示。对柴油而言,并不是在失去流动性时才不能使用,大量的行车及冷启动试验表明,其最低极限使用温度是冷滤点。冷滤点测定仪是模拟车用柴油在低温下通过滤清器的工作状况而设计的,因此冷滤点比凝点更能反映车用柴油的低温使用性能,它是保证车用柴油输送和过滤性的指标,并且能正确判断添加低温流动改进剂(降凝剂)后的车用柴油质量,一般冷滤点比凝点高2-6℃,而添加了降凝剂的柴油其冷滤点可比凝点高10-15℃,最高者可达30℃。为保证柴油发动机正常工作,规定轻柴油和车用柴油要在高于其冷滤点5℃的环境温度下使用。3.测定方法(1)凝点柴油凝点的测定按GB/T510-83(91)《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进行。该标准方法适用于测定深色石油产品及润滑油的凝点。测定时将试样装入规定的试管中,按规定条件预热到50℃±5℃,然后将试管放入装好冷却剂的容器中。当试样冷却到预期的凝点时,将浸在冷却剂中的试管倾斜45°。保持1min,观察液面是否移动。然后,从套管中取出试管重新将试样预热到50℃±1℃,按液面有无移动的情况,用比上次试验温度低或高4℃的温度重新测定,直至能使液面位置静止不动而提高2℃又能使液面移动时,则取液面不动的温度作为试样的凝点。凝点的测定常用半导体制冷石油分析试验仪,这类仪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无污染、无噪声、无磨损,可连续工作等特点,是油品检测的理想仪器。冷凝点柴油冷滤点的测定按SH/T0248-92《馏分燃料冷滤点测定法》进行,该标准参照采用XXXX《馏分燃料的冷率堵塞点》。测定冷滤点时,先将45ml清洁的试样注入试杯中,水浴加热到30℃±5℃,再按规定条件冷却,当试样冷却到比预期冷滤点高5-6℃时,以1.96kPa(200㎜H2O)压力抽吸,使试样通过规定的过滤器20ml时停止。同时停止秒表计时,继续以1℃是时间间隔降温,再抽吸。如此反复操作,直至60s内通过过滤器的试样不足20ml为止,记录此时的温度,即为冷滤点。预热条件和冷却速率时影响凝点、冷滤点测定的主要因素。不同预热条件和冷却速度下,石蜡在油品中的溶解程度、结晶温度、晶体结构及形成网状骨架的能力均不相同,可致使测定结果出现明显误差。因此,试验时只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才能得到正确的具有可比性的数据。六、安定性检测与汽油相似,影响柴油安定性的主要原因同样是油品中的不饱和烃(如烯烃、二烯烃)以及含硫、氮化合物等不安定组分。安定性差的柴油,长期储存,颜色会变深,易在油罐或油箱底部、油库管线内及发动机燃油系统生成胶质和沉渣。在使用过程中,油箱温度可达60-80℃,由于剧烈震荡,油品中的溶解氧可达到饱和程度。进入燃油系统后,温度继续升高,在金属的催化作用下,不安定组分会急剧氧化生成胶质。这些胶质堵塞滤清器,会影响供油;沉积在喷嘴上,会影响雾化质量,导致不完全燃烧,甚至中断供油;沉积在燃烧室壁,会形成积炭,加剧设备磨损。车用柴油要求安定性好,阻碍储存时生成胶质及燃烧后形成积炭倾向要小。1.总不溶物总不溶物是评价车用柴油固有安定性的指标。所谓固有安定性是在没有水及活性金属表面及污物存在的情况下,试样暴露于大气中的抗氧化能力。柴油是复杂的有机混合物,其中也有以聚集状态存在的胶体化合物,在大量溶剂的稀释下,其固有的胶体稳定性被破坏,使胶体凝集而沉降下来,此即为不溶物。不溶物量与溶剂的相对分子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得到的结果需注明是什么溶剂的不溶物。通常,溶剂用量为试样量的30-40倍。总不溶物包括黏附性不溶物和可过滤不溶物两部分。其中,黏附性不溶物是试验条件下,试样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黏附在氧化管壁上,且不溶于异辛烷的物质。可过滤不溶物是试验条件下,试样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能过滤分离出来的物质,它包括氧化后在试样中悬浮的物质和在管壁上易于用异辛烷洗涤下来的物质。2.10%蒸余物残炭油品在规定的仪器中隔绝空气加热,使其蒸发、裂解及缩合所形成的残留物,称为残炭。残炭是评价油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焦炭倾向的指标。由于车用柴油馏分轻,直接测定残炭值很低,误差较大,故规定测定10%蒸余物残炭。车用柴油10%蒸余物残炭反映油品的精致深度或油质的好坏。10%蒸余物残炭值大的柴油在使用中会在汽缸内形成积炭,导致散热不良,机件磨损加剧,缩短发动机使用寿命。轻柴油和车用柴油均要求10%蒸余物残炭值不大于0.3%(1)总不溶物总不溶物的测定按SH/T0175-94《馏分燃料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加速法)》进行。该标准试验方法适用于评定初馏点不低于175℃,90%点温度不高于370℃的中间馏分燃料油的固有安定性。但不适用于含渣油的燃料油以及主要组分为非石油成分的合成燃料油;也不能准确预测中间馏分燃料油在储存一定时间后生成的总不溶物量。测定时,将以过滤是350ml试样注入氧化管中,通进氧气,速度为50ml/min。在95℃的温度条件下氧化16h;然后将氧化后的试样冷却到室温,过滤,得到可过滤的不溶物;用三合剂(等体积混合的分析纯丙酮、甲醇和甲苯液体)把黏附性不溶物从氧化管上洗下来,蒸发除去三合剂后,既得黏附性不溶物;可过滤的不溶物与黏附性不溶物之和即为总不溶物量,以㎎/100ml表示。(2)10%蒸余物残炭车用柴油10%蒸余物残炭在测定前先按GB/T6536-1977《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对200ml试样进行蒸馏,收集10%残余物作为试样;也可用GB/T255-77(88)《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获取10%残余物,由于该法采用100ml蒸馏烧瓶,因此需进行不少于两次的蒸馏,收集10%蒸余物作为试样。再按康氏法测定残炭。康氏法残炭按CB/T268-87《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方法(康氏法)》进行。该方法参照采用ISO6615-1983,是国际普遍应用的一种标准试验方法,康氏法残炭一般用于常压蒸馏时易分解、相对易挥发的石油产品,测定时,用恒重好的瓷坩埚按规定称取试样,将盛有试样的瓷坩埚放入内铁坩埚中,再将内铁坩埚放在外铁坩埚内(内外铁坩埚之间装有细砂),然后再将全部套坩埚放在镍铬丝三角架上,使外铁坩埚置于遮焰体中心,用圆铁罩罩好。用强火焰的煤气喷灯加热,使试样蒸发、燃烧,生成残留物,冷却40min后称量,计算残炭占试样的质量分数,即为康氏法残炭值。加热过程分预热期、燃烧期和强热期三个阶段,测定时,要严格执行标准,以确保测定结果的有效性。①试样地贮存与保管。试样的贮存与保管条件应不致引起总不溶物增多,按要求试样应装在金属桶或棕,色瓶中避光保存,不得用塑料容器或软质玻璃材料容器存放。如果不能立即试验,应用氮气加以保护,储存温度不应高于10℃,储存时间不得超过一周。②试验条件的保证。试验必须在没有水、活性金属表面及污物存在的规定条件下进行,同时避免光照,否则可导致测定结果偏高。(3)10%蒸余物残碳①量取温度。为了得到较准确的10%蒸余物,蒸馏时应设法使馏出物温度与装样温度一致。②仪器的安装。全套坩埚放在镍铬丝三脚架上,必须将外铁坩埚放在遮焰体的正中心,不能倾斜。全套坩埚用圆铁罩罩上。必须受热均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