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环保意识论文_第1页
大学生环保意识论文_第2页
大学生环保意识论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环保意识论文:

摘要:该文作者通过分析我国环境危机的现状,提出了解决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加强公众的环境意识水平的观点。同时作者认为。在开展全体公众环境意识教育的条件不具备的前提下,首先应该加强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环境意识教育,并在分析加强大学生环境意识教育原因的基础上,就高校如何加强大学生环境意识教育的具体措施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大学生;环境意识;教育

环境意识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种自我的观念和行为,既包括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和认知程度,同时也表现为人们保护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身相互关系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这里,“环境”一词指的是广义上的环境,既包括人们的生活与生产环境,也包括人们生存其间的自然生态系统及其所有组分。环境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有意或无意的教育来加以培养和提高,即进行环境意识教育。也可以说,环境意识教育是通过对环境知识的传播,达到提高受教育者环境意识的目的,使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养成保护环境的道德责任感,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态度。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创造了辉煌的成就:经济高速增长,人们物质、精神生活极大的改善和提高,足迹还拓展到了外太空。但与此同时,却付出了环境危机的惨重代价:森林锐减、土地沙化、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环境污染、资源减少,等等。频繁的环境危机给我国公众和政府敲响了警钟:发展必须从掠夺型、征服型和污染型走向恢复型、建设型和协调型,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种认识上的提高,表明了我国政府以及部分公众环境意识的增强。目前,要解决我国面临的环境危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国全体公众加强环境意识并规范自身的行为。因此,对公众进行环境意识教育势在必行。但是,在开展全体公众环境意识教育的条件不具备的前提下,首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加强环境意识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大学生环境意识教育的原因分析

1.当代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现状呼唤环境意识教育的加强

有调查表明,当今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已达到一定的高度,但相对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求而言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举办的亚太地区大学校长务虚会上指出:“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高校环境教育工作的进步是明显的,但目前中国大学生环境意识的总体水平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甚至一些环境专业的学生也没有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崇高的事业,缺乏使命感和热情,这种现象令人担忧。进行持续和深入的环境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必不可少的保障条件。因此,要大力普及高校环境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环境意识。”

2.当代大学生的优势特点决定首先对其加强环境意识教育的合理性

首先,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思维开阔,易于接受先进思想,对社会的现实和未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他们有可能也有必要率先实现环境意识对传统经济生活的跨越,对他们进行环境意识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可塑性很强,环保意识一旦形成,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第三,当代的大学生特别是师范院校的大学生对解决环境危机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将来相当一部分要从事教育工作,如果对他们进行环境意识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那么,他们走向工作岗位以后,就会对没有受过环境意识教育的老一代尤其是下一代进行环境意识教育,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这样,整个社会才会有良好的行为规范,从而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环境危机,这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将起着重大的作用。

3.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现有赖于加强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

近年来,素质教育成为高校教育的核心与目标。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完整意义上的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体。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应该具备较高的环境意识,有为保护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身相互关系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环境意识教育是对其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是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21世纪环境意识将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环境意识也将成为21世纪人类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培养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正是新世纪发展的客观要求。”

4.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要求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社会发展的新课题。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目标之一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应该制定更加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建立一支高效的环境执法队伍,倡导对环境友好的生活与生产方式。但是,这一切必须以价值观念的转变为前提。大学生只有在内心深处树立了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竭力解决并消除环境危机的意识,才能担负起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重任,我国乃至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才能更加灿烂。

二、加强大学生环境意识教育的措施

有效的学校教育离不开课程的合理设置、合格教师的配备、实践环节的辅助以及激励机制的完善。高校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也不例外。笔者针对这四个方面就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1.开设与环境保护知识相关的必修课,并在德育课程中引入环境意识的内容

有调查表明,日前很多大学生已有的环境知识不是来之于学校的教学,而且对现有的环境教学感到不满。因此,有必要在大学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增加环境科学知识的教学内容。大学环境教育课程主要应加强三部分课程内容:一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公共必选课,如“环境保护”、“环境与发展”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这类公选课的设置要兼顾全校各专业的特点,教学的重点放在让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现状、危害及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环境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真正从思想上对环境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二是根据全校不同专业的特点开设专业必选课,如“清洁生产工艺”、“三废处理”、“可更新资源管理”、“旅游景区环境评估”、“环境监测”等,专业选修课要结合各专业的具体特点,在提高学生环境意识的同时,还提高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二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增加旨在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的内容,如: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向学生通报高时效性的国际与国内的环境状况及环境问题,同时通报由环境问题带来的现实与潜在的危害;在“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中加强环境道德教育;在“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加强环境法律法规教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要求,等等。如此将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有机地渗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当中,这既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具有启示意义,更是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的有效途径。

2.培养具有较高环境意识水平的教师队伍

在高校中加强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是要具有开展环境教育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因此,对现有教师除要求具备普通教师必须的教育理论知识以外,还要对其加强环境知识培训,使教师获得“充电”的机会,掌握较为系统的环境学专业知识以及相关学科如环境法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知识;还应该培养教师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与时俱进的精神,从而使教师能根据现实生活中环境问题的例子,用环境科学和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背景、产生的过程和对人类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环境科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

3.开展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的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有利于将课堂上学到的环保知识加以巩固和应用。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很多,例如开展广泛的环境教育宣传,办展览、开讲座、结合环境保护主题节日开展活动等。我们也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引导大学生走向户外、走进社区、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并吸引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参与,以此提升大学生以及公众的环境意识水平。

4.构建并完善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的激励机制

构建并完善激励机制是促进大学生环境意识提高的有效途径之一。瑞典的成功经验是设立绿色学校奖,尽管其目的是鼓励学校为健康的环境而采取了基于课程的行动,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