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轮复习历史课时检测(七)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_第1页
高中一轮复习历史课时检测(七)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_第2页
高中一轮复习历史课时检测(七)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_第3页
高中一轮复习历史课时检测(七)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检测(七)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想寻找史实印证“明清时期中华文明出现了诸多新因素”这一观点,他找到的经济方面最有力的证据是()A.苏州机户“自行设机督造,雇匠织造”B.临清“绅士商民近百万”C.吴江“游手之徒,十室而九”D.汉口“人烟数十里,贸户数千家”解析:选A明清时期中华文明在经济方面出现的新因素即资本主义萌芽,“雇匠织造”体现了雇佣关系,它是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故A项正确;“绅士商民近百万”反映的是商人数增多及商人社会地位提高,“游手之徒,十室而九”体现的是社会失业者增多,“贸户数千家”反映了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盛况,均不属于明清时期的新因素,故B、C、D三项错误。2.《宋书·周朗传》:“制度日侈,商贩之室,饰等王侯……见车马不辨贵贱,视冠服不知尊卑。”材料主张()A.抑制商业的发展 B.王侯要重视商业C.反对尊卑与贵贱 D.商人王侯等贵贱解析:选A材料认为社会奢靡之风日盛,商人车马服饰与王侯贵族并没有差别,以致不能通过车马服饰来辨别贵贱尊卑的身份等级,反映出主张抑制商业的发展以维护社会等级,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表明商业发展冲击了社会等级关系,并没有提到要王侯重视商业,故B项错误;材料所体现的是限制商业发展,以维护尊卑等级秩序,故C、D两项错误。3.据《盐铁论》记载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商业都会,如“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齐之临淄……三川之二周。富冠四海,皆为天下名都”。其中就是没有一处是秦国的城镇,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秦国()A.社会经济极度的落后 B.长期抑制工商业发展C.受到了其他国家孤立 D.尚未完成社会的转型解析:选B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故A项错误;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抑制了工商业发展,故B项正确;战国时期的秦国和其他诸侯国有正常的交往,故C项错误;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完成了社会转型,故D项错误。4.清代雍正二年(1724年),山西巡抚刘于义奏称:“山右(今山西)积习,重利之念,甚于重名。子弟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这表明()A.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被抛弃C.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发生变化D.商人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解析:选A材料中“重利之念,甚于重名”表明轻利观念发生变化,故A项正确;抛弃学而优则仕与材料中“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山右(今山西)积习”表明是地方性的观念变化,而非政府政策,清雍正帝也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与材料中“清代雍正二年”不符,故C项错误;清雍正帝强调“工贾皆其末也”,商人地位没有“大大提高”,故D项错误。5.明代以及清代有些时期,曾经短暂地实行所谓对外开放,但是限禁极为严格。如雍正时期虽曾一度“开闽省洋禁”,允许浙江“一体贸易”,然而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就又宣布关闭江浙闽三海关,限制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这种“开放”实质上()A.完全开放民间贸易 B.具有官方垄断的性质C.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反映 D.体现了重商主义政策解析:选B由材料可知当时的对外开放是受官方控制的,具有官方垄断性质,故B项正确。6.如图为《清俗纪闻》描绘的乾隆六十年(1795年)官府颁发的执照,反映了浙江地方政府对日贸易中商船管理的一般情况。图中省略的部分文云:“如敢私行顶替,及夹带违禁(物)……将该船户舵水一并拏送,以凭严究,解宪治罪,毋违。”图文信息可以佐证乾隆年间()A.严格防范倭寇侵扰沿海 B.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C.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 D.禁止国人私自出海贸易解析:选D自元末至明万历年间倭寇侵扰,与材料中“乾隆六十年(1795年)官府颁发”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了浙江地方政府对日贸易中商船管理的一般情况”,没有涉及全国其他地方及广州,故B项错误;材料中“如敢私行顶替,及夹带违禁(物)……将该船户舵水一并……治罪”表明是限制中国商人,而不是限制外国商人,故C项错误;材料中“如敢私行顶替,及夹带违禁(物)……一并……治罪”表明禁止国人私自出海贸易,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共20分)7.重农抑商的政策和理念对古代中国产生极大影响,也是当今经济史研究的热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韩非子·五蠹》材料二唐宋以来,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统治者曾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保护商人利益的政策措施,但这只是在“重农抑商”大背景下的局部性变动与调整。部分学者将这些政策措施称之为“恤商”政策,很显然,如果没有“抑商”,何来“恤商”。——刘颜东《抑商还是重商:中国古代商业政策再认识》材料三当然,不能否认重农抑末思想在宋以后至清代的长期存在。在一般士大夫甚至皇帝的议论中都有其地盘。但应当加以强调的是这样一个事实:所有议论都不曾改变经济上官、商分利的政策原则。人们喜欢举雍正五年发布的一份诏书作为清代抑商的证据。的确,他说了“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之类的话,但是,他对于农民“群趋为工”的现象并不主张强行抑制,而是训谕地方官“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遂成风俗。虽不必使为工者尽归于农,然可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郑韶《重农抑商是“固定国策”吗?》(1)据材料一,概括韩非子对“商”的认识。(4分)(2)据材料二,概括唐宋以来统治者的商业政策,并指出出现这种复杂情况的原因。(6分)(3)据材料三,指出宋以后对“商”的思想和政策的看法。作者认为雍正五年发布的诏书能否作为清政府实行抑商政策的证据?为什么?(6分)(4)综上材料,研究者应如何全面认识古代中国商业政策的复杂性?(4分)解析:第(1)问,由“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可知韩非子认为应该通过“名卑”即压制社会地位的方式减少从事工商业的人数,让更多的人从事农业。第(2)问,第一小问由“统治者曾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保护商人利益的政策措施,但这只是在‘重农抑商’大背景下的局部性变动与调整”可知,唐宋时期统治者在不改变“重农抑商”大前提的情况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商业的发展。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抑商是封建统治者保护小农经济、稳定专制统治的根本需要,推动商业发展则是适应了当时商业发展的需要。第(3)问,第一小问由“重农抑末思想在宋以后至清代的长期存在……所有议论都不曾改变经济上官、商分利的政策原则”可知宋代以后仍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但是在该政策之下还坚持了官、商分利的原则。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三观点可知,作者认为雍正五年发布的诏书不能作为清政府实行抑商政策的证据。第三小问由“他对于农民‘群趋为工’的现象并不主张强行抑制,而是训谕地方官‘……而趋于工矣’”可知作者认为雍正帝并不主张强行抑制私人工商业,而是训谕地方官劝导百姓重农。第(4)问,材料一体现了重农抑商思想,材料二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下的官、商分利原则,材料三则体现了雍正帝并不是强行进行抑商,由此可见对待我国古代的商业政策要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进行多角度认识,不能脱离当时实际进行主观臆断。答案:(1)认识:减少从事工商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