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3986-2021梨树化肥农药减施技术规程》_第1页
《DB32T 3986-2021梨树化肥农药减施技术规程》_第2页
《DB32T 3986-2021梨树化肥农药减施技术规程》_第3页
《DB32T 3986-2021梨树化肥农药减施技术规程》_第4页
《DB32T 3986-2021梨树化肥农药减施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

CCSB05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3986—2021

梨树化肥农药减施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reducedapplicationofchemicalfertilizerandpesticidein

pearplant

2021-02-03发布2021-03-03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2/T3986-2021

梨树化肥农药减施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梨树化肥农药减施技术的减施原则、建园、整形修剪、疏花疏果、地面管理、化学肥

料减施、化学农药减施及生产记录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梨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的减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569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NY/T442梨生产技术规程

NY525有机肥料

NY/T2157梨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NY/T291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

DB32/T3838梨病虫害绿色减量防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减施原则

按照“科学定量、绿色替代、精准施用、协同增效”的方针,在标准化建园和科学修剪的基础上,

采取以果定肥、因土补肥、因树调肥、生物-生态-化学相协调的病虫害综合防控策略,减少化肥农药用

量,实现梨果安全、优质生产。

5建园

5.1园地规划

新建梨园规划按NY/T442规定执行,远离(5km以上)周边的桧柏树、龙柏树等梨锈病菌的转主

寄主,避免与桃、李混栽。

5.2苗木检疫

加强对幼树苗、接穗检疫,杜绝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具体要求按GB15569规定执行。

1

DB32/T3986-2021

5.3栽植

宽行栽植,行距(4~5)m。采用定植穴或定植沟栽植,穴或沟底填腐熟有机物(25~30)cm,其

上覆薄土层。定植时将苗木的根系适度修剪后放入穴或沟中,将挖出的表层土与足量有机肥及适量磷、

钾肥混匀后回填,踏实,然后覆土起垄,浇透定根水。以嫁接口露出地面(5~10)cm为宜。

6整形修剪

按NY/T442规定,进行整形修剪。定植后,根据品种特性、土壤、栽植密度、管理要求等选择主

干形、小冠疏层形或Y字形树形;幼树期和初果期,通过修剪和拉枝培养树形骨架,加快长树扩冠;盛

果期,疏除过密枝、徒长枝、枯死枝、细弱枝和病虫枝等,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使营养生长和生殖

生长保持平衡。

7疏花疏果

按NY/T442规定疏花疏果,根据树龄、树势控制全树留果量,确保稳产、优质。

8地面管理

8.1行间生草

8.1.1人工生草

幼树在行间生草,生草区应距树盘外缘40cm;成龄果园行间生草,但树盘下不宜生草。人工生草

可选择矮生或匍匐性的耐阴豆科植物,如白三叶、苕子、小冠花、百脉根和扁茎黄芪等;也可选择豆科

与禾本科草类混播,如百脉根、扁茎黄芪、苕子与黑麦草混播,白三叶与多年生早熟禾混播。播种方式

可采取条播或撒播,以秋播为宜。

8.1.2自然生草

保留和培育行间自然生长的良性草种,及时清除恶性杂草。

8.1.3刈割

草高不宜超过30cm,过高要及时刈割,留茬(10~15)cm;割除的草可覆盖在树盘下。

8.2树盘覆盖

树盘下可覆盖粉碎的作物秸秆或枝条,厚度(10~15)cm,其上覆少量土;或树盘下铺设园艺地布。

9化学肥料减施

9.1有机肥施用

9.1.1有机肥种类

符合NY525的商品有机肥、沤肥、沼渣、沼液、堆肥、饼肥等。不应将畜禽粪便直接作为有机肥

施用。

2

DB32/T3986-2021

9.1.2有机肥施用方式

幼树期和初果期,商品有机肥500kg/亩或其它类型腐熟的有机肥1000kg/亩;盛果期,按照1kg

果施0.5kg商品有机肥或者(1~2)kg腐熟有机肥,可将适量腐熟饼肥与其它类型腐熟有机肥料混

合施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利用开沟机在树盘外侧行间开条形沟,树行两侧各开1条,深(40~50)

cm,宽(30~40)cm,填肥,灌足水,然后覆土耙平。

9.2化肥施用

9.2.1测土配方

按NY/T2911的相关规定,测定土壤养分特征,结合树龄、树势、生育期、产量等确定氮、磷、

钾及中微肥的施用量。每生产1000kg梨,需纯氮(4~5)kg,氮、磷、钾比例为1.0∶0.4∶1.1~1.2。

9.2.2化肥施用方式

9.2.2.1秋施基肥

秋季果实采收后,将全年氮肥用量的50%~60%、磷肥用量的60%~70%、钾肥用量的50%~60%与

有机肥混合后作为基肥,开沟施用。

9.2.2.2土壤追肥

落花后,施入全年氮肥用量的20%~30%、磷肥用量的10%、钾肥用量的10%;果实膨大期,施入

全年氮肥用量的10%、磷肥用量的20%、钾肥用量的30%。早、中熟品种,在果实采收后施入全年氮肥

用量的20%、磷肥用量的10%,钾肥用量的10%。可采用多点穴施、浅沟施或滴灌施用。

9.2.2.3叶面追肥

全年喷施叶面肥(4~5)次。生长前期2次,喷0.2%~0.3%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果实膨

大期(2~3)次,喷0.3%磷酸二氢钾和商品化微量元素叶面肥。注意避开高温,准确掌握浓度。

10化学农药减施

10.1化学防治替代

10.1.1农业防治

按DB32/T3838的相关规定,进行冬季清园、树干涂白、土壤深翻及灌封冻水等。

10.1.2物理防治

10.1.2.1果实套袋

谢花后(20~40)d进行果实套袋,套袋前喷施广谱杀菌杀虫剂,喷药后5d内完成套袋,套袋时

清除病虫果、畸形果等。

10.1.2.2杀虫灯诱杀

每(20~30)亩梨园悬挂频振式杀虫灯或黑光灯1盏,悬挂高度(2~2.5)m,诱杀梨小食心虫、金

龟子、茶翅蝽等。在成虫发生期开灯,开灯时间为20:00至次日凌晨5:00。

3

DB32/T3986-2021

10.1.2.3糖醋液诱杀

按DB32/T3838的规定执行。

10.1.2.4黄板诱杀

3月下旬至4月初开始,在梨园悬挂粘虫黄板,防治蚜虫、梨瘿蚊、梨茎蜂、梨木虱等。悬挂数

量和高度按照产品说明书执行。

10.1.2.5设置诱虫带

按NY/T2157的规定执行。

10.1.2.6休眠期刮除老翘树皮

按NY/T2157的规定执行。

10.1.3生物防治

10.1.3.1性诱剂迷向

梨树初花期,悬挂迷向丝,防治梨小食心虫。悬挂密度和更换时间按照产品说明书执行。

10.1.3.2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

按DB32/T3838的规定执行。

10.2化学农药替代

选用已登记的矿物源农药、生物源农药替代或部分替代化学农药,例如矿物油、石硫合剂、波尔多

液、苦参碱、阿维菌素、氨基寡糖素、多抗霉素等。

10.3化学防治

10.3.1主要防治对象

10.3.1.1病害

梨黑斑病、梨炭疽病、梨锈病、梨轮纹病、梨黑星病、梨树腐烂病等。

10.3.1.2虫害

梨小食心虫、梨瘿蚊、梨木虱、梨茎蜂、绿盲蝽、梨二叉蚜、锈线菊蚜、二斑叶螨等。

10.3.2主要病虫发生为害及防治适期

参见附录A。

10.3.3化学防治方法

梨树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参见附录B。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不同

作用机理的农药交替使用或合理混用。

4

DB32/T3986-2021

11生产记录

收集、记录、整理梨树全程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控过程中的各类信息资料,建立档案,妥善保存。

主要信息资料包括品种、树龄、栽培方式、土壤肥力、施肥种类、施肥量、施肥方式、行间生草,主要

病虫害种类、发生时间、危害程度、防治时期、防控措施及效果,整枝修剪、花果管理、采收及产量等。

5

DB32/T3986-2021

附录A

(资料性)

梨树主要病虫害发生为害及防治适期

表A.1梨树主要病虫害发生为害及防治适期

名称发生为害防治适期

梨黑斑病主要侵染果实、叶片及嫩稍,以分生孢子及菌丝体在病开春后萌芽前,喷施1次铲除性药

部越冬。气温24℃~28℃,且连续阴雨天气,有利于剂;落花后至套袋前喷施保护性药

梨黑斑病的发生及蔓延。剂;果实采后喷施保护性药剂。

梨炭疽病主要为害果实,也可侵染叶片和枝条。病原菌主要以菌开春后萌芽前,喷施1次铲除性药

丝体在病组织上越冬,翌年春季温度适宜时产生大量分剂;落花后至套袋前喷施保护性药

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危害。(4~7)月份遇连续阴雨剂;果实采收后喷施保护性药剂。

天气,发生为害严重。

梨锈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幼果、嫩梢等幼嫩组织。病菌梨树开花前后,喷施保护性药剂。

以冬孢子角或菌丝体在转主寄主桧柏上越冬,第二年春

季梨树发芽前后,产生担孢子转移到梨树上侵染为害,

(4~5)月份为盛发期。

梨轮纹病主要为害枝干和果实,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部越开春后萌芽前,喷施1次铲除性药

冬。3月下旬分生孢子开始扩散侵染为害,(5~7)月剂;落花后至套袋前喷施保护性药

份分生孢子散发达到高峰。分生孢子从落花后2周左剂。

右开始侵染果实,7月中旬达到高峰。

梨黑星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主要以菌丝体和子囊壳在芽鳞和落花后至套袋前喷施保护性药剂,果

病芽上越冬。4月初,产生的分子孢子和子囊孢子开始实采收后喷施保护性药剂。

侵染为害,园内湿度大、气温偏低适于病害发生,在多

雨的(5~6)月份和8月底至9月份形成两个发病高峰,

高温、干旱不利于病害发生。

梨树腐烂病主要为害梨树主干、主枝、侧枝及小枝的树皮,以菌丝开春后梨树萌芽前,刮除病斑,涂抹

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树皮内越冬。翌年春季天气回暖,药剂防治;(9~10)月份喷施药剂防

菌丝开始生长,病斑扩展;分生孢子器产生分生孢子,治。

借助风雨近距离传播为害。夏季,梨树进入旺盛生长期,

病害为害减弱或停止。

梨小食心虫为害新梢和果实,一年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越第3代卵发生及孵化期是药剂防治

冬。越冬幼虫于4月下旬至6月下旬羽化产卵,7月的关键期,也可在成虫羽化期悬挂迷

份以后各代开始为害果实。向丝。

梨瘿蚊主要为害梨芽和嫩叶,一年发生(3~4)代,以老熟幼第1代和第2代成虫羽化期及卵孵

虫在树盘土壤或根茎部树皮缝隙中结茧越冬。翌年早春化盛期药剂防治。

羽化产卵开始为害。

梨茎蜂主要为害新梢,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或蛹在二年开花前后成虫羽化期药剂防治;落花

生枝条髓部结薄茧越冬。翌年梨树开花期羽化产卵,开后15天内剪除上端枯萎的虫稍。

始为害嫩梢。

6

DB32/T3986-2021

表A.1梨主要病虫害发生为害及防治适期(续)

病虫害名称发生规律及为害防治适期

梨木虱主要以若虫刺吸叶片汁液,也可为害果实。一年发生冬季清园和萌芽前喷药,杀死越冬成

(5~6)代,以成虫在落叶、杂草和树皮缝隙中越冬。虫;终花后第1代卵孵化盛期药剂

在梨花芽开始萌动时出蛰为害,高温干旱季节或年份发防治。

生为害严重。

绿盲蝽主要为害嫩芽、嫩叶和幼果,一年发生(5~6)代,以萌芽前喷药杀死越冬虫卵;第1、2

卵或成虫越冬。3月底至4月初卵开始孵化为害,第1代盛发期喷药防治。

代发生盛期在4月底至5月初,第2代发生盛期在

6月上旬,发生为害严重。

梨二叉蚜主要为害嫩叶和嫩芽,一年发生(10~20)代,以受精梨树花芽彭大期、落花后10天内是

卵在芽、树皮缝隙处越冬。翌春梨树萌芽期,越冬卵孵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

化为害,4月中旬至5月中旬大量繁殖,为害严重。

锈线菊蚜主要为害新梢和叶片,一年繁殖10余代,以卵在树杈、休眠期喷施1次铲除性药剂,杀灭越

芽旁、树皮缝隙内越冬。翌春梨树萌芽后,越冬卵孵化冬卵;5月上中旬大量增殖前进行药

为害,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大量繁殖,为害严重。剂防治。

二斑叶螨主要为害叶片,一年繁殖10代左右,以雌成螨在果树休眠期做好冬季清园,喷施1次铲除

根茎部、落叶、翘皮缝隙、杂草根部等处群集越冬。翌性药剂;5月底至6月初,二斑叶

年春天出蛰产卵,开始在树下阔叶杂草及果树根部繁殖螨上树前加强药剂防治。

为害,然后逐渐上树为害。高温干旱,为害加重。

7

DB32/T3986-2021

附录B

(资料性)

梨树主要病虫害全程化学防治历

B.1休眠期

B.1.1防控重点:黑斑病、枝干轮纹病、炭疽病、梨树腐烂病、梨木虱、蚜虫、螨类、蚧壳虫等。

B.1.2防控措施:花芽露白时,全园树体及地面喷施1次(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

B.2谢花后

B.2.1防控重点:梨锈病、黑斑病、枝干轮纹病、炭疽病、黑星病、梨树腐烂病、梨木虱、梨茎蜂、

梨二叉蚜、绣线菊蚜、梨瘿蚊、蚧壳虫等。

B.2.2防控措施:80%梨花凋谢后,根据园内病虫害发生情况可选用下列药剂组合之一:

a)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9%阿维·高氯氟水乳剂4000倍液+50%螺虫乙酯悬浮剂

8000倍液;

b)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0%吡虫啉水分散

粒剂8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1500倍液;

c)4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4000倍液+4%高氯·甲维盐微乳剂1500倍液。梨锈病发生严重

的区域,选用的药剂组合中应包括防治梨锈病的三唑类杀菌剂。

B.3套袋前

B.3.1防控重点:黑斑病、黑星病、轮纹病、炭疽病、梨木虱、梨瘿蚊、粉蚧、绿盲蝽、梨二叉蚜、

绣线菊蚜、螨类等。

B.3.2防控措施:果实套袋前喷施广谱的杀菌杀虫剂,喷施药剂后5d内完成套袋,根据园内病虫害

发生情况可选用下列药剂组合之一:

a)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4000倍液+10%阿维菌素悬

浮剂5000倍液+50%螺虫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