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下全册生物复习资料_第1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全册生物复习资料_第2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全册生物复习资料_第3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全册生物复习资料_第4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全册生物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生物复习提纲PAGE4-生物学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八章人的生殖和发育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输精管、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其中主要的生殖器官是睾丸。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器官组成,其中主要的生殖器官是卵巢。雌性激素的分泌是由卵巢完成的;雄性激素的分泌是由睾丸完成。人体内最大的、几乎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的细胞是卵子。男性的精子呈蝌蚪状。胚胎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分裂开始的,胚胎发育所经的场所有输卵管、子宫。新生命诞生的起点是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形成和开始进行细胞分裂的场所是输卵管。母亲在怀孕期间,母亲和胎儿通过胎盘进行物质交换。胎儿在母亲体内发育期为280天。胚胎发育到初具人形时,胚胎已发育到第8周。试管婴儿指受精过程在试管中完成。能促使人体出现第二性征的激素是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就青春期开始的年龄来说,男孩比女孩晚两年。10、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期是青春期。 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 呼吸系统: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循环系统:运输氧气、养料、二氧化碳、废物11、 人体 的八大系统泌尿系统:排除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调节作用 生殖系统:繁衍后代 运动系统:产生运动12、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是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13、探究“骨的成分和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1)骨的煅烧:将一段骨放在酒精灯上煅烧至灰白色,然后轻敲,这段骨便会破碎。这是因为骨中的有机物燃烧后,剩下的是硬而脆的无机物。(2)骨的脱钙:将大鱼的一根肋骨浸泡在10﹪的盐酸中,经过一段时间后,骨变得柔韧。这是因为骨的成分中无机盐溶解于盐酸中,剩余的成分是有机物。从实验结果,可得到结论:骨的成分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主要是钙盐,使骨脆硬;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使骨柔韧。发育阶段骨内无机物含量骨内有机物含量特性儿童和青少年不足2/3超过1/3硬度小,弹性大,柔韧,易变形成年人约2/3约1/3既坚固又有弹性老年人超过2/3不足1/3硬度大,弹性小,脆硬,易骨折14、各系统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调解下相互联系、互相协调、共同完成生命活动。 第九章人的食物来自环境第一节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食物。蛋白质: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食物来源:瘦肉、鱼、蛋、奶糖类: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主要的供能物质。食物来源:甘薯、马铃薯、甘蔗、甜菜脂肪: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贮存能量,具有保持体温和防止机械性损伤等作用。食物来源:大豆、花生、肉类、核桃等维生素:既不构成细胞,也不供能,体内含量少,作用大。无机盐:参与人体的代谢活动.水:占人体比重最多,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之一在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既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又能够成人体细胞的是糖类、蛋白质、脂肪。只能构成人体,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水、无机盐。既不能构成人体,又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作用又非常大的是维生素。病人不能进食时输葡萄糖液,这是因为葡萄糖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病人几天不吃食物会消瘦,这是因为贮存在体内的脂肪等营养物质被消耗。儿童青少年需要多吃些奶、鱼等食品,主要是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大头娃娃”所吃的“黑心”奶粉中蛋白质含量极少,故影响到幼儿的生长发育。缺少维生素A,会患夜盲病;缺少的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缺乏维生素D,会患佝偻病;某同学刷牙时发现牙龈多次出血,他体内可能缺乏的物质是维生素C,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原因是骨中缺少了钙。小明天天喝牛奶体内任缺钙,可能是体内缺少维生素D。含钙丰富的食物,可以预防儿童佝偻病、老人骨质疏松等;含铁丰富的食物可以预防贫血症;含碘丰富的食物,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某人患骨质疏松症,应多吃含钙多的食物,贫血患者除了多吃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外,还应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的人常吃海带、紫菜、海盐能使病症得到缓解,是因为这些食物能提供碘。钙和磷是牙齿和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膳食纤维能出进肠道蠕动,利于粪便排出。第二节人体的消化与吸收1.消化系统的组成口腔:牙齿咀嚼、舌的搅拌(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分为牙冠、牙颈、牙根)咽和食道:食物由口腔进入胃的管道消化道胃: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大肠: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出肛门肛门:推出食物残渣唾液腺:分泌唾液分解淀粉肝:分泌胆汁消化腺胰:分泌胰液胃腺:分泌胃液,消化蛋白质肠腺:分泌肠液2、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咀嚼和搅拌的过程是物理性消化。食物在消化液的作用下逐步分解的12、小明的下肢受伤发炎,医生在手腕处静脉注射青霉素进行治疗,这个过程中,青霉素依次经过了:上肢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下肢动脉—下肢伤口。即:经过体循环→肺循环→体循环的途径。13、在血液循环中,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叫血压。心室收缩时,血压上升到的最高值叫收缩压,心室舒张时,血压下降到的最低值叫舒张压。健康人收缩压为12~18.7Kpa,舒张压为8~12Kpa。血压表示方法:收缩压/舒张压,如果一个人的血压经常超过18.7/12Kpa,则为高血压。第三节人体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功能:不断地从空气中吸收氧气,排出体内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2、鼻腔内有鼻毛和黏膜。黏膜分泌黏液即“鼻涕”,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黏膜功能:使冷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粘连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鼻毛能阻挡空气中的灰尘。因此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卫生。3、咽既是空气的通道,又是食物的通道,喉仅是空气的通道。人的声带位于喉部。当说话时,空气经过喉部,振动声带发出声音。4、气管的内表面有黏膜,能分泌黏液。黏液可以粘连空气里的灰尘和细菌并经咳嗽咳出体外,即“痰”。5、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每个肺泡外面都缠绕着许多毛细血管,有利于肺泡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呼吸系统的组成组成:鼻、咽、喉、气管、支气管(1)呼吸道作用:气体进出的通道,并使气体温暖、湿润、清洁组成:大量肺泡(2)肺作用: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气体交换的场所6、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状态有关。7、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过程。8、肋间肌舒张时,肋骨因重力的作用而下降,使胸廓的前后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缩小,肺也随着回缩,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过程。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膈肌胸廓容积肺的变化结果呼气收缩增大扩张气体进入肺吸气舒张缩小回缩气体出肺9、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肺活量反映肺在一次呼吸运动中最大的通气能力。成年人的肺活量大约是2500ml-4000ml。成年男性的肺活量明显高于女性。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1、向澄清石灰水里吹气,石灰水将变浑浊。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氧气体交换过程:肺泡 血液(毛细血管)(1)肺泡内气体交换二氧化碳 血液变化:静脉血变成动脉血二氧化碳气体交换过程:组织细胞血液(毛细血管)(2)组织内气体交换氧血液变化:动脉血变成静脉血3、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吸入的肺泡里的气体,其中的氧气可以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静脉血就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而肺泡周围毛细血管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则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通过呼气排出体外。4、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指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当动脉血经组织细胞之间的毛细血管,血液中的氧气便扩散到组织细胞里,同时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则扩散到血液里,使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第五节人体的能量供给1、人体内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全身各处。这些营养物质的一部分用于细胞的分裂与生长,转变成人体的组成物质;另一部分被暂时储藏在人体内。2、人体的能量供给:糖类、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释放能量贮存的能量被释放出来,用于维持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3、若以消耗细胞内的物质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则糖类、脂肪、蛋白质的消耗顺序是糖类、脂肪、蛋白质。其中的原因是糖类是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脂类则是能量的储备物质,所以当糖类消耗尽时,首先消耗脂类,最后才消耗蛋白质。4、人体产生的部分能量用于维持体温,人的体温是相对稳定的。体温是人体内部的温度,可用体温计来测量,测量的部位一般是腋窝、口腔、直肠三处。平均数值分别为36.8℃、37.2℃和37.5℃。人的体温与年龄、性别5、体温过高或过低会影响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从而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第十一章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1、泌肾(主要的)——形成尿液尿输尿管——输送尿液系膀胱——暂时贮存尿液统尿道——排出尿液2、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又分为肾小球和肾小囊。(或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3、肾小球实质上是毛细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其终端汇合成一条出球小动脉(肾小球内流动的液体是动脉血)。出球小动脉分支形成许多毛细血管,环绕在肾小管周围。肾结构中的毛细血管网两端着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都是动脉;人体其他部位的毛细血管网一端连着动脉、一端连着静脉。4、肾小囊一端包裹着肾小球,另一端连着肾小管。肾小管细长而曲折,最终汇集成集合管,并与肾盂相连。形成的尿液,通过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途径排出体外。5、尿液的形成肾小球肾小管血液──────→原尿────────→尿液滤过作用(肾小囊内液)重新吸收6、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液中其他成分都能透过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壁进入肾小囊内,形成肾小囊内液,即原尿。形成原尿的过程,称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7、原尿中含有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被重新吸收进入毛细血管,这个过程称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含有的所有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和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是尿液。经检测,某人的尿液中含有蛋白质或者血细胞(血尿),他可能的病变部位是肾小球。尿液中含有葡萄糖(糖尿病)或者尿量比常人多,他可能的病变部位是肾小管。9、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新吸收作用。尿的生成途径是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集合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10人体内废物排出体外的方式分出排泄和排遗。排泄是人体将代谢的产物(包括二氧化碳、无机盐、尿素、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排遗是将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及其他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如人体排便。11、人体排泄的主要器官有肾、肺和皮肤。尿液在肾中形成,其主要成分是尿素、无机盐和水。二氧化碳通过肺排出体外,还带走少量的水。皮肤中的汗腺通过导管把汗液排到皮肤表面,汗液主要成分是水、无机盐和少量尿素。12、高温堆肥就是将人粪尿、禽畜粪尿和秸秆等堆积起来,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并且释放出能量形成高温,从而杀死粪尿中的各种病菌和虫卵。第十二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人体激素调节1、激素是由人体的内分泌腺分泌的一些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2、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睾丸或卵巢)。3、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患侏儒症(身材矮小、智力正常),分泌过多患巨人症。肾上腺促进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胸腺抵御疾病。4、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甲状腺,甲状腺分泌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细胞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5、碘是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原料。如果胎儿期甲状腺激素不足,会引起呆小症,成年人甲状腺激素不足,患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平时要食用一些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食物。同时食用碘盐是预防缺碘的有效方法。6、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引起甲亢。7、胰岛素是胰腺中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加速血糖的分解,促进血糖合成糖元。)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糖尿病。分泌过多,患低血糖症。8、青春期的同学身体各部分发生明显变化,主要是由于激素的调节作用。第二节人体的神经调节1、人的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脑神经和脊神经构成周围神经系统。2、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构成。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3、脊髓横切面上,灰质位于中央呈蝴蝶状,周围白质。灰质主要由神经元的细胞体组成;白质只要有神经纤维构成。4、成年人的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主要部分。5、大脑的表层是灰质,也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有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运动中枢等,是调节人体生命运动的最高级中枢。其中人类特有的是语言中枢,使人类能对抽象的语言文字发生反应建立复杂的反射。6、小脑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的平衡,调节和协调肌肉的运动,协调准确。人喝醉后走路不稳是由于小脑受到酒精的麻痹。杂技演员走钢丝时,协调身体动作的器官主要是小脑。7、人的排尿、排便、膝跳、眨眼、缩手等中枢位于脊髓,语言、感觉、运动、听觉、视觉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位于脑干。用小锤敲击兔子的后脑部位,它很快死亡,因为损伤了脑干。8、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人一生下来就有的反应叫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通过学习逐步形成的,是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比较复杂的反射活动。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一种后天性的反射。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条件发射,不强化也会随之消退。9、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10、人的手偶然触到很烫的馒头、钉子等,出现的现象是先缩手后感到疼。11、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当人在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使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可见,激素调节受到神经系统的调控。第三节人体感知信息眼与视觉:1、人的眼球外层由角膜和巩膜组成,角膜:聚光作用。中层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虹膜(中间的圆孔为瞳孔)。内层是视网膜,具有感光作用。2、外界光线透过角膜,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折射,到达视网膜,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视网膜上感觉细胞受光的刺激而产生兴奋,兴奋沿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视觉。即: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产生兴奋)→大脑皮层3、近视、远视及矫正方法(1)、近视: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凸度过大,物象落在视网膜前方矫正:戴凹透镜(2)、远视: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凸度过小,物象落在视网膜后方矫正:戴凸透镜二、耳和听觉1、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2、外界的声波信息由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经三块听小骨传到内耳的耳蜗,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接受信息,并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将信息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3、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保持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若鼻、咽、喉感染时,病菌可能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耳郭:收集声波外耳外耳道:传送声波鼓膜:在声波作用下,产生振动鼓室(位于鼓膜内侧)4、耳的结构中耳听小骨:传导鼓膜产生的振动和功能咽鼓管:与咽部相通,空气能通过此管进入鼓室维持鼓膜内外两侧气压平衡耳蜗: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