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6章我国的区域差异单元测试题_第1页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6章我国的区域差异单元测试题_第2页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6章我国的区域差异单元测试题_第3页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6章我国的区域差异单元测试题_第4页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6章我国的区域差异单元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章我国的区域差异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到冬天南方的湿冷让人难以忍受,“南方也要像北方一样集中供暖”成为网上热搜话题,集中供暖需要锅炉和输暖管网等大量配套设施。读“我国集中供暖分界线”示意图,完成1~2题。一一省里界o海域©城市---供跪外界明图1.集中供暖分界线的分布,与我国下列分界线相近的是()①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河流有无封冻期的分界线③400mm年等降水量线④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虽然网上对于集中供暖呼声很高,但实际上南方难以开展大面积集中供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①集中供暖会加剧能源紧张的局面,给经济发展带来压力②集中供暖的改建费用并不高,但后期管网维护费用高③南方房屋墙体较薄,保温作用差,暖气利用率低④南方冬季温度较高,供暖时间短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游学地理”项目策划了四条线路游学中国。读图,完成3~5题。图2TOC\o"1-5"\h\z.四条游学地理线路中,跨越我国三级阶梯的是 ()a.路线I b.路线n c.路线m D.路线W.当沿路线I走到甲时,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A.大漠孤烟直 B.水村山郭酒旗风C.林深不知处 D.风吹草低见牛羊.当沿线路m经过乙山脉时,发现其两侧差异有 ()①农耕区和畜牧区②香蕉和柑橘③陆运和水运④屋顶坡度大和屋顶坡度小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甘肃、四川、海南三省有我国三大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基地。其中,海南省南繁基地被誉为“国家种业硅谷”。读“海南岛农业分区示意图”,回答6〜7题。==杂制林业国水再甘成区Q河ME*南*是地.下列有关海南岛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稻一年一熟 B.水稻一年三熟C.杂粮林业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D.水稻甘蔗区地形以山地为主.与我国其他育种基地相比,南繁基地最突出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B.季风气候,雨热同期C.地处热带,热量充足 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石济客运专线正式运营,标志着国家“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的青太客运专线全线贯通。读图,完成8~9题。图4.石济高铁可沟通北方的内陆地区与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石济高铁沿线景观最可能是()A.平原上的麦田 B.丘陵上的稻田C.高原上的草场 D.山地上的森林读我国某地区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关系图,完成10〜11题。图5.据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关系,可以判断此地区最可能位于()A.西北地区 B.南方地区C.青藏地区 D.北方地区.图中N环节对河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径流量平稳 B.河流泥沙含量大C.冬季有结冰现象 D.河流夏季出现汛期2020年4月9日,随着气温回暖,作为中国的棉花主产区新疆棉花春播从南向北依次拉开序幕。其中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首次大规模推广实施“麦棉同播”模式进行棉田春播。读新疆棉花分布图,完成12〜13题。向口城市»向口城市»何愧m山腆・竦洲如棉花产惬.>?::-眇费新疆棉花分布示意图图6.新疆棉花春播从南向北依次拉开序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C.地形因素 D.降水分布特点.新疆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因其品质优良,纤维柔长,被世人誉为“棉中极品”。新疆种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①夏季气温高,热量充足②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③多高山冰雪融水,水源充足④位于盆地内部,地形平坦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某旅行团沿世界著名高海拔公路—-新藏线219国道旅行。如图示意219国道路线,读图完成14~15题。图7TOC\o"1-5"\h\z.沿途可以观赏到的自然景观是 ()A.黑土广布 8.沟壑纵横 C.水田连片 D.雪峰高耸.行程中可品尝到的当地特有美食有 ()①牦牛干②粽子③青稞酒④海蛎煎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综合题(共55分).(每空2分,共18分)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图8(1)石家庄市所在的区域是,广州市所在的区域是,拉萨市所在的区域是,乌鲁木齐市所在的区域是。(2)A区域与B区域相比,河流冬季有结冰期的是区域;C区域与D区域相比,地势较高的是区域。(均填字母)⑶四大地理区域中,全部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是地区,全部位于湿润区的是地区,跨中温带、暖温带、寒温带的是地区。(均填字母).(23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河西走廊是我国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如图9),也是我国最大的玉米种植基地。每年都生产9亿千克左右的杂交玉米种子,全国70%的杂交玉米种子都来自这里。材料二北京时间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完成月球自动采样后返回地球,成功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材料三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图10)。河西走廊地区示意图 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图9 图10⑴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中,③是地区。①地区和④地区之间的分界线为和一线,划分它们的主导因素是。(12分)⑵读材料一图文可知,河西走廊位于(填写四大地理区域名称),其种植玉米的限制性因素是(填“地形”“水源”或“光照”)。(6分)⑶国家航天局将着陆场选择在内蒙古的主要原因是考虑到内蒙古高原的地形特点是_(填“开阔坦荡”“千沟万壑”或“山河相间”),便于开展搜寻工作。(2分)⑷以下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说法,错误的是。(3分)A.①地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的糖料作物为甘蔗B.②地区可以看到牧民根据季节变化选择不同海拔高度的牧场C.③地区的居民热情好客,常用青稞酒、酥油茶招待客人D.④地区的传统运输方式以水运为主18.(14分)(陕西中考)适逢建党100周年。重庆“小脚丫爱地理”社团的同学们进行了一次“红船带我游长江”研学活动。请将下列游记片段补充完整,并做进一步的探究。图11⑴穿过巫山,眼前的景色令人震撼,“高峡出平湖”原来说的就是这里,三峡河段因流量和落差很大、资源非常丰富,我国在此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2分)(2)在湖口,我们遇到了船夫老杨,他说:“我们这里地形,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历来是我国的‘鱼米之乡’,但由于降水飘忽不定,灾害也给我们带了诸多的困扰。”(4分)⑶湖口之后的航程,长江变得温柔起来,江阔水深、水流,船只来来往往,难怪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2分)⑷一路走来,重庆、武汉、南京、上海这些城市无不呈现出现代繁荣的景象,长江为这些地区工农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便利的水运条件。这些城市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 作用。(2分)⑸追随着革命的足迹我们最后到达了浙江嘉兴,这里“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我们拍了很多照片……结合所学知识,请从地形、气温、降水、河流等要素中任选一个,说明照片中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4分)答案.A.C[解析]我国南方地区能源相对短缺,集中供暖会加剧能源紧张的局面,给经济发展带来压力;南方房屋墙体较薄,保温作用差,暖气利用率低;南方冬季温度较高,供暖时间短,集中供暖的改建费用高是南方难以大面积开展集中供暖的原因。.B4.A5.D[解析]第3题,路线I跨越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路线H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路线m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路线W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第4题,路线I经过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图中甲位于塔里木盆地,当沿路线I走到甲时,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观是大漠孤烟直。第5题,图中乙山脉为秦岭,秦岭以北以陆运为主,以南水运仍是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以北屋顶坡度小,以南屋顶坡度大。6.B7.C8.B9.A[解析]第8题,从图中看,石济高铁西部连接了内陆,东部可连接到青岛。青岛位于黄海沿岸。第9题,石济高铁穿过的地形区为华北平原,多旱地,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10.B11.D[解析]第10题,通过“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红壤”等信息可判断该地区位于南方地区。第11题,南方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河流径流量不平稳,河流泥沙含量小,冬季没有结冰期,夏季出现汛期。12.B13.C[解析]新疆主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新疆种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夏季气温高,热量充足;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多高山冰雪融水,水源充足。新疆棉花产区位于盆地边缘。14.D15.A.(1)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2)A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