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2023-2024学年(下)2月月度质量检测高三地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全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在我国乡村发展历程中,介于县城和乡村之间的建制镇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县城和乡村的投资力度增大,县城对乡村地区的服务功能愈发突出,镇逐渐成为城乡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下图示意广东某典型县域“县—镇一村”空间服务结构的演变。完成下面小题。1.服务结构模式由阶段Ⅰ向阶段Ⅱ演变直接得益于()A.县城的范围扩大 B.交通条件的改善C.农业规模化推广 D.建制镇企业发展2.与阶段Ⅰ相比,阶段Ⅱ的建制镇()A.村民就业比例降低 B.服务空间范围缩小C.医疗教育水平降低 D.商品交易类型减少3.当前建制镇对农村地区服务职能依然突出的县域可能是()A.大城市周边直接管辖县 B.平原上以农业为主的县C.经济水平落后的山区县 D.行政区划面积较小的县【答案】1.B2.A3.C【解析】【1题详解】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加强县—镇一村的空间联系,结合图示内容可知,与阶段Ⅰ相比,阶段Ⅱ县与镇的空间联系增强,村与镇的空间联系渠道由单一向多点多重联系转变,服务结构的变化主要得益于交通条件的改善,B正确;与县城的范围变化、农业规模和建制镇企业发展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2题详解】读图可知,与阶段Ⅰ相比,阶段Ⅱ以建制镇为局域中心的半封闭式服务网络解体,县城对乡村的服务功能增强,这会使更多村民到县城就业,建制镇吸引村民就业比例降低,A正确;由于交通条件改善,建制镇之间联系增强,建制镇的服务空间范围可能会扩大,B错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建制镇的医疗教育设施水平将有所提高,C错误;各建制镇之间及其与县城联系增强,建制镇的商铺进货渠道更通畅,商品交易类型不会减少,D错误。故选A。【3题详解】由材料可知,介于县城和乡村之间的建制镇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故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交通不便,县城难以辐射县域大部分的农村地区,仍然需要局域中心即建制镇发挥服务功能,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在城市体系中,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功能越多,服务范围越大,同级别城市距离越远;等级越低,数量越多,功能越少,服务范围越小,同级别城市距离越近。高一级别城市一般覆盖低一级别城市的功能和服务范围;同一级别的城市功能相似,服务范围相互排斥,但也有可能有重叠现象。湿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指有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大约为(干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指无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大约为读我国西南某区域(区域内地形为2000m以上的高山)某日等温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4.图示区域山地走向为()A.东北—西南 B.西北—东南 C.东一西走向 D.南—北走向5.若此日当地盛行风为西南风,沿图示虚线(23°26'N)所做地形剖面,最吻合的是()A. B.C. D.6.这片山区中,很多地方四季如春,物产丰富,环境优良,但却人口稀疏,其制约的根本因素是()A.气候 B.地形 C.农业 D.经济水平【答案】4.D5.A6.B【解析】【4题详解】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根据纬线分布可确定东西方位,结合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为南北走向,等温线的走向一般与山脉走向一致,可判断山体走向也为南北走向,D正确,ABC错误。故选D。【5题详解】根据等温线的分布特征,中间温度低,向两侧逐渐升高,可判断该地为一山脊,排除C、D;因盛行西南风,东坡为背风坡,气温垂直变化更倾向于干绝热垂直变化,气温垂直变率更大,但图示等温线分布两坡都较为均匀,故可推测东坡坡度较缓、西坡坡度较大,A正确,B错误。故选A。【6题详解】综合分析该地为西南横断山区,海拔1200~2300米地区因地形崎岖起伏大,导致耕地少且破碎,可耕种土地资源(粮食)不足且地质灾害多发、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等。其根本原因为地形,B正确,气候、农业、经济水平不是根本原因,ACD错误。故选B。【点睛】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有: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自然灾害等;②社会经济因素:就业、收入、交通、教育、婚姻和家庭、宗教信仰等;③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等。工业生态效率是指生态资源满足人类需要的效率,它是产出与投入的比值。将工业生态效率分为工业经济、能源、环境三个子系统,既能有效分析各子系统内部的效率,也有助于全面分析工业发展与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之间的关系。图示意长江经济带工业生态系统效率测算的网络结构。完成下面小题。7.关于工业生态效率三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的治理能推动能源需求增加B.能源消耗仅通过碳排放影响环境C.能源子系统能支撑工业经济发展D.工业经济发展会提高固废利用率8.长江经济带能源子系统效率水平表现为()A.中游最高、上游最低 B.上游最高、中游最低C.中游最高、下游最低 D.下游最高、上游最低9.长江经济带的环境效率水平在中游最低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性较强而产出较低B.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大且环境治理效果不好C.工业资本投入不足且单位能源消耗成本高D.能源再利用率低且环境治理资本投入不足【答案】7.C8.D9.B【解析】【分析】【7题详解】工业生态效率三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关联,存在很强的相互依赖关系。能源子系统为工业经济子系统提供生产要素,支撑工业经济发展,工业经济发展也推动能源需求增加,C正确,A错误。据图可知,环境治理使得废弃物再次利用成为资源,提高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且工业经济发展与提高固体废弃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只是随着技术水平的升级和环保意识的提升,固废利用率会有所提高,BD错误。故选C。【8题详解】长江经济带下游能源子系统效率最高,主要是下游能源利用率高、能源利用成本较低等优势。长江经济带上游能源子系统效率最低,主要是能源行业资本投入力度不足、能源再利用率水平不高且能源消耗成本较高。D正确,ABC错误,故选D。【9题详解】长江经济带中游环境子系统效率最低,主要是污染物排放量大,环境治理效果不显著,B正确。工业发展对能源依赖性较强,产出较低是上游的特征,而且这导致的是经济子系统效率最低,A错误。工业资本投入不足影响的是经济效率水平,能源消耗成本,能源再利用率水平不高影响的是能源效率水平,都不是对环境效率水平的影响,CD错误。故选B。【点睛】工业生态效率指标体系的功能:工业生态效率指标体系的功能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描述和反映任何一个时点上(或时期内)各方面经济与环境的水平或状况;二是评价和监测一定时期内经济与环境变化的趋势及速度;三是综合衡量经济与环境各领域之间的协调程度。地面气旋一般和锋面联系在一起,我们称之为锋面气旋。现代气象研究将锋面气旋发展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如下图所示,图中阴影为云区,实线为等压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锋面气旋天气的发展过程为()AⅠ→Ⅱ→Ⅲ→Ⅳ B.Ⅳ→Ⅱ→Ⅰ→Ⅲ C.Ⅱ→Ⅳ→Ⅰ→Ⅲ D.Ⅳ→Ⅱ→Ⅲ→Ⅰ11.锋面气旋发展过程中,暖气团全部脱离地面被抬升到空中,低层全部被冷气团占据的是()A.I B.Ⅱ C.Ⅲ D.Ⅳ【答案】10.B11.C【解析】【10题详解】该图为北半球锋面气旋,左侧低压槽为冷锋,右侧低压槽为暖锋,呈逆时针旋转移动,根据图中冷暖锋的位置可知,冷锋移动速度快,暖锋移动速度慢,在移动的过程中,冷锋与暖锋的位置越来越近,由此可知图中锋面气旋天气的发展过程为IV→Ⅱ→I→Ⅲ,B正确,ACD错。故选B。【11题详解】如果暖气团全部脱离地面被抬升到空中,低层全部被冷气团占据,则暖气团在抬升的过程中,水汽发生凝结,云量面积大,应为发展的后期阶段。读图可知,Ⅲ图云量大,且处于锋面气旋发展的后期阶段,最符合题意,C正确。ABD云量较小,暖气团还没有充分抬升,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锋面只能在气旋的低压槽处形成,且无论南北半球都是左侧低压槽形成冷锋,右侧低压槽形成暖锋。气旋处,气压值由四周向中心递减。风向判断:由高压吹响低压,然后向左(南半球)或向右(北半球)偏转;注意锋面线上地点的风向与锋面移动方向相同。锋面处降雨区,主要在冷气团一侧(暖锋锋前及冷锋的锋后)。图为某地地质图,图中褶曲为向斜构造。岩层M、N、K、L、T为沉积岩,X为侵入岩,Y为断层。完成下面小题。12.图中岩层或地质构造形成顺序正确的是()A.M-N-K-L-T-Y-X B.T-L-K-Y-X-N-MC.T-L-K-Y-N-M-X D.T-L-K-N-M-Y-X13.图中()A.X岩体矿物结晶颗粒物细小 B.N岩层受张力作用质地疏松C.断层西北侧向北移动 D.断层东南侧相对上升【答案】12.D13.D【解析】【12题详解】据图所示岩层由中间到两翼分别是MNKLT,根据向斜中间新两翼老的规律,这五个岩层的形成顺序是T-L-K-N-M。断层线Y切断了岩层K和L,说明各沉积岩岩层形成后发生弯曲褶皱,再形成断层Y;而侵入岩X没有被断层切断,说明是先有断层再出现侵入岩,所以是先有断层Y再有侵入岩X,故此推断图中岩层及断层形成按由老到新排序是T-L-K-N-M-Y-X,D正确。故选D。【13题详解】X岩体是岩浆岩中的侵入岩,矿物结晶颗粒物较大,A错误。N岩层处为向斜槽部,岩层受挤压作用,岩性紧密,B错误。图中无信息表明断层西北侧向北移动,C错误;图示为向斜构造,则向斜槽部岩层上宽下窄,图中断层两侧同一岩层K,东南侧出露较窄,西北侧出露较宽,表明东南侧岩层上升后遭受侵蚀所致,D正确。故选D。【点睛】判断岩层新老关系:(1)沉积岩是沉积作用形成的,一般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接近地表。(2)岩浆岩可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3)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多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最强的坡向及部位是()A.阳坡2200米 B.阴坡2200米C.阳坡2000米 D.阴坡2600米15.随海拔升高山体面积逐渐减小,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是()A.2000-2300米阴坡植物多样性增加,阳坡植物多样性减少B.2000-2300米阴坡与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先减小再增大C.2300-2600米阴坡比阳坡植物多样性减小速度快D.2300-2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答案】14.C15.D【解析】【14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山地苔原带呈单峰变化,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按照一般变化规律,植物多样性应当先增加后减少,读图可知,阳坡曲线(虚线)呈单一变化,生物多样性始终呈减少趋势,说明受到了干扰,阴坡基本呈单峰变化,说明基本不受干扰,BD错误;读图阳坡2300米以上,基本符合苔原带植被类型的变化规律,阳坡2000-2300米,生物多样性减少,应该与阴坡变化相一致,随海拔升高植物多样性增加,所以在2300米以下,随海拔降低,干扰越强,阳坡2000米干扰最强,C选项正确,A错误,该题选C。【15题详解】随海拔升高,阴、阳坡面积减小,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从而导致阴坡和阳坡的植物多样性差异减小,B错误,D选项正确;随海拔升高山体面积逐渐减小,阴坡和阳坡植物多样性减少,A错误;读图2300-2600米阴坡比阳坡植物多样性减少慢,C错误,该题选D。【点睛】此题解答的关键是抓住“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这一关键信息,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阳坡曲线没有呈现单峰变化,而是一直降低,故说明其受到干扰。二、非选择题(满分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距今约1亿年,北美板块大致已经漂移到现今的纬度位置附近,北美西部为贯通北冰洋和墨西哥湾的西部陆海,瓦希塔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成为重要的分水岭。距今约6500万年,西部陆海整体抬升,逐渐演化为高原。直到距今约5000万年,密西西比河贯通瓦希塔山脉,向南注入墨西哥湾,彼时的田纳西河成为阿巴拉契亚山脉西缘独流入海的河流。考察确认距今约3000万年,田纳西河已经注入俄亥俄河,成为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左图示意距今约1亿年北美南部的水系,右图示意距今约5000万年密西西比河、田纳西河的位置关系。(1)比较距今约1亿年时瓦希塔山脉两侧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2)西部陆海的抬升改变了瓦希塔山脉北侧的气候、地形特征,试分析这些特征变化对密西西比河贯通方向的影响。(3)推测田纳西河向西改道成为密西西比河支流的条件。【答案】(1)北侧水系临西部陆海,海域面积小,降水量小,河流径流量小(或南侧水系径流量较大);北侧水系冬季西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冬春季节受来自高纬气流(经水域加湿)的影响,降水较多,出现冬(春)汛(或南侧水系在夏季出现汛期);北侧因降水少,植被较少,河流含沙量较大(或南侧含沙量小)。(2)抬升进一步拦截西风水汽,瓦希塔山脉北侧气候变干,径流量减小;地势抬高,和分水岭(瓦希塔山脉)之间落差减小,导致北侧支流侵蚀能力弱于南侧,南侧河流(低位河)溯源切穿分水岭(瓦希塔山脉),袭夺北侧水系,形成向南入墨西哥湾的密西西比河水系。(3)田纳西河向西方向地势落差增大;阿巴拉契亚山脉南侧河流径流量小,溯源侵蚀能力弱,始终未袭夺田纳西河。【解析】【分析】本题以距今约1亿年北美南部的水系和距今约5000万年密西西比河、田纳西河的位置关系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河流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河流侵蚀地貌、地理环境整体性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及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河流的水文特征指河流的水情,即河流状况及其变化规律等,包括流量、水位、汛期、水能(流速)、含沙量、结冰期(凌汛)等要素。读图可知,距今约1亿年时,瓦希塔山脉北侧水系主要邻近西部陆海,流域面积较小;年降水总量较小,河流径流量小;冬季为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加之高纬气流经水域加湿,带来降水,故河流在冬春季节出现汛期;且由于水热条件较差,植被较差,含沙量大。南部河流靠近墨西哥湾,流域面积较大;年降水总量较多,河流径流量大;夏季受来自墨西哥湾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河流水量较丰,出现夏汛;水热条件较好,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等。【小问2详解】从气候角度看,西部陆海的抬升,使西风进一步被拦截,瓦希塔山脉北侧降水减少,气候变干,河流径流量减小;从地形角度看,西部陆海的抬升,和瓦希塔山脉之间的落差减小,导致山脉西侧整体地势落差减小,北侧支流侵蚀能力减弱;瓦希塔山脉东南部的水系侵蚀能力更强,溯源侵蚀加剧,率先切开分水岭(瓦希塔山脉),袭夺北侧水系,形成向南入墨西哥湾的密西西比河水系,实现贯通。【小问3详解】本小题主要从溯源侵蚀的角度进行分析。田纳西河汇入密西西比河,主要是因为朝向密西西比河这一侧的地势落差增大,水流逐渐向此方向汇集;且田纳西河长期未切穿阿巴拉契亚山脉,说明山脉南侧河流径流量小,侵蚀能力弱,始终未能溯源袭夺田纳西河。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来,深圳、东莞等大湾区城市在借鉴香港“工业大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落地性改良,逐渐形成符合大湾区的“工业上楼”发展模式,将传统工业厂房由平面空间向立体空间转换。下图为普通厂房与“工业上楼”模式对比示意图。(1)简析深圳、东莞等城市推广“工业上楼”的原因。(2)简述“工业上楼”后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3)列举适宜推广“工业上楼”的企业应具备的条件。【答案】(1)人口密集,土地供应不足,“工业上楼”模式的土地利用率较高;“工业上楼”模式下,工厂的投入成本较低。(2)用电集中,易造成电力供给紧张、供需不平衡;工业过于密集,人口过于集中,管理难度大;原料与产品的外运压力较大,对交通运输的要求高;消防压力加大,存在安全隐患。(3)生产设备重量较轻;产品体积小;生产过程震动小、无污染、能耗低、火灾隐患小。【解析】【分析】本题以“工业上楼”为材料,设置3道题,涉及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发展对区域的影响,工业的发展方向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深圳、东莞等城市推广“工业上楼”主要是为了应对该区域人口密集、土地紧张的状况,“工业上楼”能够减少工业对土地的占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工业上楼”能够减少工厂的投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小问2详解】由材料可知,“工业上楼”最大的优势就是土地集约利用,企业更加集中,提升了单位面积产值和产业集聚程度,由于工业对电能的需求量较大,“工业上楼”会使局部区域用电集中程度加强,增加了供电压力,同时“工业上楼”使众多人口聚集,管理难度加大,对工业原料、产品的外运也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同时也会增加火灾风险,使消防压力增大。【小问3详解】据图可知“工业上楼”,使得厂房楼层增多,结合“工业上楼”后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推测“工业上楼”的企业应具备的条件为:工业生产设备应重量较轻,便于搬运和维护;产品应体积较小,便于搬运;生产过程应震动小,减少对建筑物的破坏;无污染,利于环境保护;能耗低,避免电力供应紧张;火灾隐患小,减少火灾安全隐患等。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早在1960年我国登山队首次攀登珠峰时,就发现珠峰北坡的许多冰川谷里昼夜盛行下山的南风,这就是“冰川风”,其形成原因是冰川上的气温永远比同海拔的自由大气低。珠峰北坡的冰川风十分强劲,在冰川中部,平均风速达3米/秒,最大可达10米/秒。在珠峰科学考察队的记载中写道:“尤其在晴朗的下午,强劲的冰川风有时会扬起砂石,掀起帐篷。”材料二下图为冰川风形成示意图。(1)分析珠峰北坡冰川谷昼夜均能够形成冰川风的主要原因。(2)简述珠峰北坡冰川谷冰川与山谷间的气流运动过程。(3)分析在晴朗的下午珠峰北坡冰川的中部冰川风最为强劲的原因。(4)与珠峰相比,祁连山北坡的冰川风____(填“强”或“弱”),并作出合理解释____。【答案】(1)白天,山坡上的冰川反射作用和融化吸热作用使冰川表面气温明显低于谷地同海拔的气温,谷地同海拔的气温偏高,冰川表面冷而重的空气沿冰面向谷地流动,形成冰川风;夜晚,冰川风使山谷形成逆温层,使山谷气温仍高于同海拔的山坡,继续引发冰川风。(2)冰川表面冷而重的空气沿冰面向山谷运动,迫使山谷较暖的空气上升,在高空气流由山谷(高压区)流回冰川上方(低压区),形成对流循环。(3)晴朗的下午,山谷气温升至最高,与冰面气温温差达到最大,气压梯度力最大,冰川风最为强劲;在冰川中部下垫面摩擦力最小,导致风力最大。(4)①.弱②.祁连山冰川规模小,与同海拔的自由大气比,温差较小,冰川风较弱。【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冰川风”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热力环流、风力大小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白天,山坡上的冰川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于岩石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且由于冰川融化吸收热量,导致冰川表面气温明显低于谷地同海拔的气温,而谷地同海拔地区的气温偏高,气压偏低,冰川表面由于气温较低,形成冷而重的空气沿冰面向谷地流动,形成冰川风;夜晚,冰川风使山谷形成了下冷上暖的逆温层,使山谷气温仍高于同海拔的山坡,山谷地区气压仍然较低,继续引发冰川风。【小问2详解】冰川与山谷间的气流运动过程可以用热力环流的原理来解释。由于冰川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得到的热量较少,使得冰川表面气温比山谷中相同高度处要低很多,冰川表面的空气遇冷下沉,使得空气沿冰面向冰川前方做下沉运动,导致冰缘地区的山谷中较暖的空气被迫上升,导致山谷高空形成高压,气流由山谷高空的高压区流回冰川上方的低压区,形成对流循环。【小问3详解】影响风力大小的力有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其中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力呈正相关,摩擦力与风力呈负相关。晴朗的山谷升温快,冰川表面升温慢,下午山谷升温至最高,与冰川表面的气温温差达到最大,产生的气压梯度力最大,给冰川风最大的初始动力,风力最为强劲;而冰川中部下垫面产生的摩擦力最小,导致风力最大。【小问4详解】根据材料“其形成原因是冰川上的气温永远比同海拔的自由大气低,珠峰北坡的冰川风十分强劲”可知冰川风的强度与气温相关,冰川规模越大,气温越低,温差越大,冰川风越强。祁连山冰川规模小,与同海拔的自由大气比,温差较小,所以祁连山冰川风较弱。19.[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通过人造资源和对次级资源进行提升改造而形成区域吸引力,是我国诸多景区的发展思路,这类景区采用了重资产的发展模式。然而,旅游者从简单的观光到深度体验的需求升级和盈利的需求,要求旅游开发应当从重建设、重资产的开发模式向重项目、轻资产的开发模式转变。如河南省鲁山县云裳牧场项目,开发者将主要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各类轻资产游乐项目(包括滑草、五彩滑道、森林营地、高空吊桥、跑马场等)的建设,形成景区的引爆点,以游乐项目的营收快速实现投资收益,进而带动景区其他项目的开发建设,实现良性的滚动式发展。近期,云裳牧场项目依托周边现有的村庄发展农家乐和民宿,为景区减小前期建设负担的同时,为周边村庄带来收益,实现景区和周边村庄的合作共赢。推测重资产旅游发展模式的特点,并为轻资产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提供建议。【答案】特点:前期投入大量建设资金;后期运营收益难以弥补前期投入成本;投资压力大;资金回报周期长。建议:充分利用优惠政策及景区周边资源,降低运营成本;集中人力、财力打造优势旅游项目,快速回笼资金;紧跟时代步伐,提高互联网在轻资产旅游项目中的作用;通过回笼资金,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实现景区旅游项目升级;通过招商引资,降低轻资产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的成本。【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