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地区 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1页
湖北省部分地区 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2页
湖北省部分地区 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3页
湖北省部分地区 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4页
湖北省部分地区 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阅读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独不见沈伦期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①南秋夜长。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②!【注】①丹凤城:指长安。②流黄:黄紫色相间的丝织品,此指帷帐。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郁金堂”“玳瑁梁”描绘女主人公的闺房之美,“海燕双栖”以梁上海燕的双栖同少妇独居应用公作对照,兴起下文离愁别绪。B.“十年”突出夫妻分离时间之久远,“辽阳”表明他们空间距离之阻隔,在时空的转换中加重了情感的分量。C.“白狼”两句写因为征人杳无音讯,所以思妇彻夜难眠感觉秋夜漫长,凸显出女主人公内心的思念与担忧。D.“谁谓”两句写幸好有照在“流黄”上的月光给了思妇以安慰,让她减轻了因思念丈夫而带来的愁绪。16.《说“木叶”》一文中作者以“木叶”为对象,从意象的角度探讨了古诗的暗示性,试结合文中观点分析本诗中“木叶”意象的暗示性。【答案】15.D16.①“木叶”本指秋天自然凋零的落叶,诗中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②“木叶”具有微黄、干燥和萧索飘零的特征,渲染了秋天萧瑟孤寂的氛围;③以物见人,暗示了思妇的情感状态。“木叶”勾起了思妇在征夫远戍后独守空闺怅然若失的愁绪,以及袅袅不断的余情。【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月光对于思妇不是安慰,而是加深了她的愁绪。思妇因不胜其愁而迁怒于明月,无理而妙。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意象及情感的能力。“木叶”意象的暗示性可从内容和情感两个角度思考。首先“九月寒砧催木叶”中的“木叶”指秋天自然凋零的落叶,结合“九月”和“寒”可知,这里描写的季节是秋季,“催”字写出秋风吹落秋叶的景象,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其次,《说“木叶”》一文中说木叶的特征是“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干燥之感”“飘零之意”,因而“木叶”的意象能够渲染秋天萧瑟孤寂的氛围;“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寒砧催木叶”,造句十分奇警,分明是萧萧落叶催人捣衣而砧声不止,诗人却故意主宾倒置,以渲染砧声所引起的心理反响。事实上,正是寒砧声落叶声汇集起来在催动着闺中少妇的相思,促使她更觉内心的空虚寂寞,更觉不见所思的愁苦。夫婿远戍辽阳,一去就是十年,她的苦苦相忆,也已整整十年了。“木叶”勾起了思妇在征夫远戍后独守空闺怅然若失的愁绪,以及袅袅不断的余情。可见“木叶”以物见人,暗示了思妇的情感状态。湖北省襄阳市鄂北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示长安君①王安石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尘见雁南征。【注】①本诗作于宋仁宗嘉祐五年王安石出使辽国之前。王安石时年四十岁,此前曾上书变法,但未被采纳。长安君是王安石的大妹,名文淑,是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的颔联描绘了兄妹相聚时的场景,杯盘简单但欢笑不断,灯火昏暗但谈笑风生,字里行间透露出无拘无束、温暖融洽的气氛,但也饱含着世事沧桑的人生感慨。B.颈联表达了诗人对三年未归的家乡深深的思念,也写了刚刚重逢又要离别,即将出使万里之遥的辽国,将作者的悲意又加深了一层。C.尾联出句表达了诗人对重逢的渴望,对句以鸿雁传书以慰思念之情作结,与李清照《一剪梅》中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有异曲同工之妙。D.王安石的这首七律表达了诗人对与亲友重逢的珍惜和不舍,以及对再次离别的无奈和忧虑,言浅而情深,使人体味到亲人间的纯朴而真挚的感情。16.亲人相遇常常是欢欣的,这首诗中作者却道“相逢亦怆情”,请结合诗句分析作者是如何抒发“怆情”的?(6分)15.B【解析】:诗句“自怜湖海三年隔”表达的是诗人对自己三年间漂泊在外的感慨,而非对家乡深深的思念。16(1)直抒胸臆:首联写的是少年时就已经伤感离别,人到中年,这种离情别绪教人更加难堪,何况在刚相逢的时候。颈联的“自怜”与“又作”更是直接表达心中的万端悲慨。(2)情景交融:颔联通过描绘相聚时简单的酒菜和昏暗的灯火,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又悲凉的氛围,“共笑语”表达了相逢的欢乐,“话平生”则道尽了人生的沧桑:二者相互映衬,更添一层悲凉况味。(颔联如果答叙事抒情酌情给分)(3)用典抒情:诗歌最后一句用了鸿雁传书的典故,既回答了上句的“归期”的问题,也进一步抒发了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如答“虚实结合”或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经行岚州杜审言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中的“春光晚”“气候寒”点明了边城岚州的环境特点,从而奠定了全诗悲凉的感情基调。B.“往来花不发”紧承首句,从空间角度写出了诗人行程的变化,表现了岚州城“春光晚”的特点。C.“新旧雪仍残”中“新旧”两个形容词连用,言旧雪未融,新雪又下,写出了边地的“气候寒”。D.尾联描写远行的人在艰难的旅途中频频加鞭,以期早日完成任务,表达诗人以国事为重的情怀。16.颈联“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6分)15.AA项对诗歌情感基调的解读有误。虽然诗歌首联确实通过“春光晚”“气候寒”描绘了岚州边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并非单一的“悲凉”。细读全诗可以发现:1.颔联“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进一步描绘了边地春迟雪长的景象,客观呈现了边地特有的自然景观。2.颈联“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则是诗人主观感受的抒发,将山水之美比拟为琴声画卷,展现了诗人欣赏沿途风景的愉悦心境。这两句诗以艺术化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岚州山水之美的赞叹与欣赏,透露出一种豁达乐观的情绪。3.尾联“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虽提及路途艰辛、行役紧迫,但这种描述更多是诗人在感慨个人际遇的同时,表达了因身负国家使命而毅然前行的决心,展现的是诗人以国事为重的壮志豪情,而非单纯的悲凉情绪。综上所述,全诗虽然描绘了边地的寒冷、花木未发等景象,但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面对艰苦环境的乐观态度和以国事为重的高尚情怀,并非全然悲凉。因此,选项A中“奠定了全诗悲凉的感情基调”的说法不够准确全面,故为不恰当选项。16.①用琴声描摹水流的声响,用画卷比喻山间的美景,生动贴切。②视听结合,写出了岚州一带的山水之美,令人陶醉。③情景交融,以景写情,强化了诗人欣赏边地风光的喜悦之情。④颈联与前两联形成鲜明对比。前两联侧重于实写岚州边地春迟雪长、气候寒冷的客观现实,颈联则转向主观感受,展现了山水之美。由实入虚、由冷入暖,使得全诗内容丰富,情感层次分明。⑤颈联的优美景致也与尾联诗人因身负国事、催马前行的叙述形成对照,暗示诗人即使面对艰险征途,也能以积极心态欣赏沿途风光,展现出豁达乐观的精神风貌。(前2点必答,每点2分;后3点任选其一即可,2分)湖北省云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秋兴八首(其一)①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注】①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至广德元年始告结束,而吐蕃、回纥乘虚而入,藩镇拥兵割据,战乱时起,《秋兴八首》就是在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写成的。②即指夔州(今重庆奉节)一带的长江和峡谷。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景,先以冷暖色调对比营造了伤感的氛围,再从高到低描绘了萧森肃杀的秋景。B.颈联中的“孤舟”与孟浩然“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的“舟”寄托的情感一致。C.末句以景结情,白帝城内,月下捣衣,风送砧声,情感表达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D.全诗用词精当,格律工整,意境深闳,情感厚重,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有很高艺术成就。16.本诗感秋而抒怀,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5.B【解析】孟浩然“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中的“舟”暗指引荐之人,表达出词人渴望得到知遇赏识的心声,与本诗中的“孤舟”不同。16.①伤秋之情。首联景物阴沉萧瑟,气氛悲凉,衬托诗人内心的伤感,为诗歌奠下伤感的基调;②忧国之思。颔联波涛汹涌,天翻地覆,又暗示时局动荡;“塞上风云”,象征国家命运暗淡。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动荡不安、前途未卜的忧思;③羁旅之愁(或身世之悲、漂泊之苦)。颈联写诗人羁旅他乡,见丛菊再开,不禁再度流泪,触动羁旅情思;尾联回到景物,诗人身在夔州,听到白帝城传来的砧杵之声,客子羁旅之情更加明显。④故园之思。诗人羁旅他乡,孤舟不发,心里牵挂着故园;尾联漂泊的游子听到砧声,回想家庭温暖,更增心中思乡之愁。第16题【评分细则】每答出一点给2分,观点1分,分析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分析时要结合诗句内容和关键词语,有具体分析过程,不能泛泛而谈。【解析】起笔开门见山,叙写景物之中点明地点时间。“玉露”即白露,秋天,草木摇落,白露为霜。“巫山巫峡”,诗人所在。二句下字密重,用“凋伤”、“萧森”给意境笼罩着败落景象,定下全诗感情基调。接着用对偶句展开“气萧森”的悲壮景象。“江间”承“巫峡”,“塞上”承“巫山”,波浪在地而兼天涌,风云在天而接地阴,可见整个天地之间风云波浪,极言阴晦萧森之状。既写眼前的实景,也暗寓时事。当时土蕃入侵,边关吃紧,处处是阴暗的战云,虚实兼之。此联景物描绘之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和时局动荡不安、前途未卜的处境以及作者胸中翻腾起伏的忧思与郁勃不平之气。把峡谷深秋、个人身世、国家沦丧囊括其中,波澜壮阔,哀感深沉。颈联由继续描写景物转入直接抒情,即由秋天景物触动羁旅情思。与上二句交叉承接,“丛菊”承“塞上”句,“孤舟”承“江间”句。“他日”即往日,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此日在夔州,均对丛菊,故云“两开”,“丛菊两开他日泪”,表明去年对丛菊掉泪,今年又对丛菊掉泪;两开而字,实乃双关,既指菊开两度,又指泪流两回,见丛菊而流泪,去年如此,今年又如此,足见羁留夔州心情的凄伤。“故园心”,实即思念长安之心。“系”字亦双关词语:孤舟停泊,舟系于岸;心念长安,系于故园。从云安到夔州苦苦挣扎了两年,孤舟不发,见丛菊再开,不禁再度流泪,心总牵挂着故园。诗人《客社》一诗亦云:“南菊再逢人病卧”,《九日》又云:“系舟身万里”,均可参读。此处写得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身在夔州,心系故园。尾联在时序推移中叙写秋声。西风凛冽,傍晚时分天气更是萧瑟寒冷,意味冬日即将来临,人们在加紧赶制寒衣,白帝城高高的城楼上,晚风中传来急促的砧声。白帝城在东,夔州府在西,诗人身在夔州,听到白帝城传来的砧杵之声。砧杵声是妇女制裁棉衣时,槌捣衣服的声音。砧即捣衣之石。此诗末二句,关合全诗,回到景物,时序由白天推到日暮,客子羁旅之情更见艰难,故能结上生下,下面接着写夔州孤城,一气蝉联。钱注杜诗称:“以节则杪秋,以地则高城,以时则薄暮,刀尺苦寒,急砧促别,末句标举兴会,略有五重,所谓嵯峨萧瑟,真不可言。”湖北省仙桃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金陵怀古①王珪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②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③,人心无复更风流。【注】①此诗作时正是宋朝立国不久,当时国穷民贫。王珪时任北宋左相。②萧萧:风声。③与问:过问。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怀古诗和苏轼的《赤壁怀古》相同,都是按照“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的顺序来结构全诗的。B.首句破题,兼点时、地。“满目秋”中的“秋”,既点出秋光萧瑟,令人感伤;又暗指金陵旧都风流不再,冷落凄凉。C.别渚孤岛,数帆归舟,晚风落叶,寒云压楼,集中反映了秋光的萧瑟,格调寥落沉郁,与昂奋进取的盛唐气象迥然有别。D.此诗尾联直抒胸臆、抒发悲愁。与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尾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抒情方式不同。16.诗人是如何描绘眼中寥落清冷的秋光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15.A【解析】A本诗不是按照“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的顺序写的。首联破题兼点明时间地点,并营造出孤寂凄凉的氛围,颔、颈两联描写眼观金陵秋景,勾画出秋光的萧条,尾联是全诗秋景图的点睛之笔,反映出诗人的忧思。可见诗歌没有“思古人——忆其事”,而是写眼前景。故选A。16.①视听结合。“萧萧暮吹惊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