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地区2 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1页
湖北省部分地区2 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2页
湖北省部分地区2 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3页
湖北省部分地区2 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4页
湖北省部分地区2 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人物弧线”或曰“人物弧光”,译自英文CharacterArc,在罗伯特·麦基看来,“是人物的路线,是人物本身性格的发展轨迹或是变化,无论是变好还是变坏。从出发点到目的地,人的发展和变化将形成一条轨迹”。在以成长励志、救赎重生、畸变黑化等为主题的影视作品中,既需要展现人物个性,也需要勾勒人物心理变化和性格变化的轨迹,因此人物弧线表现的顺畅完美与否,就决定着人物形象立得住或崩塌,决定着影视叙事的成败。“人物弧线”的理念滥觞于文艺复兴时期,成长于启蒙文学时期,在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中日渐成熟,在20世纪被电影人所吸纳,被罗伯特·麦基予以总结后被广泛应用于创作实践和影视批评中,对塑造富有艺术魅力的丰盈人物形象至关重要。在西方文学史上,人物塑造经历了从扁平人物到圆形人物的蜕变。在古希腊时期,《荷马史诗》中的阿喀琉斯、奥德修斯等英雄形象,其性格往往是刻板定型的。而在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等作品中,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和美狄亚等都是性格鲜明但一成不变的。在文艺复兴时期,作家们开始关注人物性格的流动性。如在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悲剧《哈姆雷特》中,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由一个单纯而充满理想的人文主义者,到父亲被杀后由于局势不明,犹豫多疑延宕,及至通过“戏中戏”证实了叔父确是杀父仇人,误杀恋人奥菲莉亚的父亲波罗涅斯,及至恋人自杀,被迫与其兄决斗,中毒临死时杀死仇敌克劳狄斯。哈姆雷特的复仇心路变化,体现出一道令人信服的弧线。18世纪德国启蒙主义戏剧理论家莱辛,也认识到了戏剧创作中人物性格流动的意义,随着典作《浮士德》等横空出世,才打破了人物形象单一的局面,出现了丰满立体、性格复杂多变的人物形象。至近代,美国戏剧理论家B·贝克受在《戏剧动力》中提出了类似于“人物弧线”理论的“动态人物”理论,及至德国“成长小说”的出现以及福斯特“圆形人物”理论的出现,极大程度上促进了“人物弧线”理论的完善。在今天,表现“人物弧线”已是小说家和剧作家们司空见惯的写作技巧。百年电影发展史中,“人物弧线”倍受重视,特别是当罗伯特·麦基在1997年出版的《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中对电影弧线做出界定后,是否表现了人物性格发展轨迹或变化,就成为衡量很多作品优秀与否的圭臬。人物弧线的唯一特征就是变化,而性格缺乏变化或变化趋近于静态的人物被称为扁平人物。扁平人物几乎是大多数商业类型电影的标配,如《007》和《碟中谍》系列等冒险片、《侏罗纪公园》等恐怖片,主角都是被事件和矛盾冲突推着往前走的扁平人物。而与之相对的圆形人物,强调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可分为静态的圆形人物和有人物弧线的动态的圆形人物。静态的圆形人物尽管性格丰富立体,但在同一部作品中,他的性格基本没有变化,如电影《复仇者联盟》系列中的反派灭霸等。而有弧线的动态圆形人物,指人物随着遭遇的不公际遇与处境而随之发生变化。“文似看山不喜平”,人物的塑造也一样,弧线人物因为性格的峰回路转,从而使故事产生跌宕起伏的叙事魅力。个人物弧线变化要有内在联系与逻辑,否则会使人物的弧线流畅性和完整性受损,以致角色行为浮夸失真,剧作叙事线断裂,结构坍塌,成为有硬伤的作品。给人物弧线变化要符合人性遭变的逻辑,真实可信。也即是说,要用充足的铺垫来逐步地表现人物心路历程,细腻而有层次地表现其变化缘由,不能让它一蹴而就。国产现象级作品如《大鱼海棠》《长津湖》等,由于迫使主角性格转化的原因铺垫牵强甚至不足,致使人物弧线顺畅度差强人意而成阿喀琉斯之踵。人物之所以有“弧线”,是因为现实生活的复杂多变,在时时刻刻改变和雕塑着人的性格。如《小丑》中小丑之所以由善良纯真变得癫狂残酷,充满暴力和仇恨,就是因为哥谭市冷漠的生存环境、社会的疏离和病态的文化氛围导致他好梦成灰。需要注意的是,人物弧线的变化要与环境影响合辙。个性突出、有弧线的“圆形人物”,即是对现实环境促使人性变化的展示和描摹。(摘编自杨晓林《影视人物弧线论》,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物弧线”是指作品中人物性格流动轨迹,关系到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叙事的成败,是许多优秀作品的标配。B.发端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物弧线”理论在20世纪被电影人吸纳,经罗伯特·麦基总结后,被广泛应用于创作实践和影视批评中。C.“文似看山不喜平”,塑造弧线人物的性格也应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让故事跌宕起伏,充满叙事魅力。D.国产现象级作品《大鱼海棠》《长津湖》等作品中人物弧线的顺畅度欠佳是因为人物弧线的发生变化与环境影响不合拍。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引用专家学者的观点对“人物弧线”的内涵进行阐释,为后文论述提供了事实依据。B.文章采用“横向式结构论述“人物弧线”理论的形成过程,让读者见识了文学作品中具体鲜活的圆形人物。C.文章通过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来对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进行论述,以突显人物弧线的特征。D.文章结尾通过引述恩格斯的观点,明确了影视作品要塑造个性突出、有弧线的“圆形人物”的原因和意义。3.依据文本,下列哪一项不是扁平人物()A.《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专横跋扈,趋炎附势,狡猾善变,寡廉鲜耻。B.《鸿门宴》中的项羽重情重义,豪放直爽,刚慢自负,寡断少谋。C.《百合花》中的通讯员天真淳朴,善良腼腆,积极向上,勇敢无私。D.《桃花扇》中的李香君美丽聪慧,明辨是非,侠肝义胆,坚贞刚烈。4.如今,“表现‘人物弧线’已是小说家和剧作家们司空见惯的写作技巧”。你认为有哪些原因?5.“现实生活的复杂多变,在时时刻刻改变和雕塑着人的性格。”请结合《雷雨》中鲁侍萍的性格变化说说该理论的具体体现。【答案】1.D2.D3.B4.①表现“人物弧线”,可以动态展示“人物心理变化和性格变化的轨迹”,让人物形象更丰盈;②表现“人物弧线”,让故事情节更跌宕起伏,增加叙事魅力;③表现“人物弧线”,可以揭示人物性格和环境的辩证关系,作品对现实的观照性更强。5.①被抛弃前,生活环境相对单纯的鲁侍萍和周家少爷未婚生子,体现了她少不更事,单纯善良。②被抛弃时,见识了人性之恶的鲁侍萍无奈投河自杀,体现了她的软弱、觉醒和自尊。③三十年后重回周公馆,饱经磨难的鲁侍萍当面撕毁周朴园给的支票,体现了她的自爱清醒和成熟坚韧。【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D.张冠李戴,由“国产现象级作品如《大鱼海棠》《长津湖》等,由于迫使主角性格转化的原因铺垫牵强甚至不足,致使人物弧线顺畅度差强人意而成阿喀琉斯之踵”可知,《大鱼海棠》《长津湖》等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弧线流畅度欠佳的原因是“迫使主角性格转化的原因铺垫牵强甚至不足”,而不是“人物弧线的发生变化与环境影响不合拍”。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A.“事实依据”错误,专家学者的观点应为事理论据;B.“横向”式结构错误,根据“在古希腊时期”“在文艺复兴时期”“18世纪”“至近代”“在今天”等信息可知是“纵向”式结构;C.“比喻论证”于文无据。文中有举例论证,如“国产现象级作品如《大鱼海棠》《长津湖》等,由于迫使主角性格转化的原因铺垫牵强甚至不足,致使人物弧线顺畅度差强人意而成阿喀琉斯之踵”,但没有比喻论证。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B.项羽的性格虽然立体丰富,但缺少变化,属于静态的圆形人物。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①根据罗伯特·麦基在1997年出版的《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中“是否表现了人物性格发展轨迹或变化,就成为衡量很多作品优秀与否的圭臬”可知,表现“人物弧线”,可以动态展示“人物心理变化和性格变化的轨迹”,让人物形象更丰盈;②根据“有弧线的动态圆形人物,指人物随着遭遇的不公际遇与处境而随之发生变化。‘文似看山不喜平’,人物的塑造也一样,弧线人物因为性格的峰回路转,从而使故事产生跌宕起伏的叙事魅力”可知,表现“人物弧线”,让故事情节更跌宕起伏,增加叙事魅力;③根据“需要注意的是,人物弧线的变化要与环境影响合辙。个性突出、有弧线的‘圆形人物’,即是对现实环境促使人性变化的展示和描摹”可知,表现“人物弧线”,可以揭示人物性格和环境的辩证关系,作品对现实的观照性更强。【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罗伯特·麦基在1997年出版的《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中“是否表现了人物性格发展轨迹或变化,就成为衡量很多作品优秀与否的圭臬”,“有弧线的动态圆形人物,指人物随着遭遇的不公际遇与处境而随之发生变化”“需要注意的是,人物弧线的变化要与环境影响合辙。个性突出、有弧线的‘圆形人物’,即是对现实环境促使人性变化的展示和描摹”。①人物的性格与其生活环境和经历有很大关系。被抛弃前,鲁侍萍只是周家的一个侍女,生活环境简单,因而心思单纯,这才造成了她相信周朴园的爱,和周家少爷未婚生子,体现了她少不更事,单纯善良。②人物遭遇的不公和环境的变化使人物性格发生改变。鲁侍萍已经生了两个孩子,却因为周家要娶一个有钱有门第的小姐而被抛弃,这样的不公际遇让鲁侍萍见识了人性之恶,此时她的性格不再那么单纯,而是认识到了世间丑恶,感觉心碎,并且她的做法也让父母生气,她感到羞耻,又走投无路,无奈投河自杀,体现了她的软弱、觉醒和自尊。③投河被人救起后,鲁侍萍远走他乡,三十年历经人世艰辛,嫁过两次,做老妈子伺候人,生活艰辛让她饱受磨难。而三十年后重回周公馆,她见识到了周朴园的冷漠和虚伪,饱经磨难的鲁侍萍当面撕毁周朴园给的支票,体现了她的自爱清醒和成熟坚韧。总之,鲁侍萍的性格随着她的人生经历而不断变换,性格转换合理,是个成功的“圆形人物”。湖北省襄阳市鄂北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①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上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诸多元素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和平性。②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为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提供了精神支撑。《周易》中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为大地的气势宽厚和顺,君子应以宽厚之德对待天下民众和事物。《大学》开篇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论语》中讲“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激发人们弘扬光明正大的德性,自觉把“道”弘扬光大。这种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经过中华儿女的践行传承与历史长河的淘洗积淀,形成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种“推己及人”的人已关系准则,以道德秩序构造出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③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为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提供了理想支撑。《礼记·礼运》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推崇天下为公的治世之道,倡导公共意识、公共道德,引导人们超越个体,各有所养、各尽所能,胸怀天下、谋求大同。中国古人讲,“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认为“天下”并不是个别人、个别国家、个别民族的天下,而是所有人、所有国家、所有民族的天下,表达出所有人、所有国家、所有民族都应平等相待、友好相处、守望相助的愿望和理想。④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为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提供了实践支撑。“讲信修睦”源自《礼记·礼运》,讲的是要相互讲信守义、建立和睦关系;“亲仁善邻”出自《左传·隐公六年》,讲的是要亲近仁道、友善邻国,这是治理国家的方略。中华文明是推崇信义、和睦、仁道、友善的伟大文明。个人、团体、民族、国家之间讲信守义、和睦相处、仁爱相助、友善邻里,是中华民族基于明德追求与大同理想而形成的处世之道、交往之道。丝绸之路就是这种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结出的硕果。南北朝时期沈约在《宋书》中讲“舟舶继路、商使交属”,记载了丝绸之路上商贾、使者来往频繁的热闹场面与繁荣景象。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其他重要元素,也为共同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等,都对中华文明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的拘固,形成开放包容、平和中正的文明特质作出了贡献。⑥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是中华文明思想理念的精华,同时也为新时代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历史根基、提供了充沛文化滋养。⑦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着热爱和平、崇尚和睦、追求和谐的理念。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没有主动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和冲突,没有侵占过别国一寸土地。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军控、裁军和防扩散进程,反对军备竞赛,是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⑧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着天下大同、共生并进、交通成和的理念。今日中国以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的大国担当将这些理念发扬光大。中国毫不动摇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⑨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决定了中国能够站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思考人类的前途命运问题,坚持团结合作,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⑩求和平、谋发展,凝结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蓬勃发展的智慧。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给予我们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底气和丰富智慧。我们要继续深入挖掘中华文明和平性的丰富内涵,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出更多中国方案,使之在人类应对风险挑战、开辟光明未来的道路上彰显更大的价值、更强的力量。(摘编自王杰《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华文化具有感召力和吸引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元素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B.“推己及人”的人己关系准则是经过中华儿女的践行传承与历史长河的淘洗积淀而形成的,是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的结果。C.中华民族基于明德追求与大同理想而形成了讲信守义、和睦相处、仁爱相助、友善邻里的处世之道、交往之道。D.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是我们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决定的,体现了大国担当。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不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哪些元素对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的塑造起了作用,将不利于对其进行深入理解。B.中华文明思想理念精华中的和平性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历史根基、提供了充沛文化滋养。C.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为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提供了精神支撑、理想支撑和实践支撑。D.中国能够站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思考人类的前途命运问题,坚持团结合作,是与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分不开的。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第⑤段中提到的“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生态理念的一项是()(3分)A.《礼记·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B.《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人合一。”C.《荀子·礼论篇》:“天地合,乃能载人。天不言,地不语,万物与我同根生;阴阳交感而变化,四时与我共存。”D.《左传》:“非知之难,唯行之不易;行之可勉,唯终实难。”4.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4分)5.当今的中国传承和发扬了中华文明的和平性,请结合材料概述我国在建设美好世界中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6分)1A【解析】“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错误,结合原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诸多元素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可知,两者无因果关系。选项“所以”强加因果。2.C【解析】“精神支撑、理想支撑和实践支撑”错误,结合原文“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为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提供了实践支撑”可知,选项“精神支撑、理想支撑”扩大范围。3.D【解析】A.意思是“万物共同在一起生长而不互相残害,道在一起施行而不相违背,小德就像流行的河水一样浸润滋养万物,大德使万物全都充实地生长、变化、发展,天地之所以大,原因就在这个地方。”这段话反映出宇宙和大自然法则中的包容精神与和合之道,也体现出一种兼收并蓄、博大恢弘的品格。符合“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生态理念。B.意思是“天地与我们都是道心之大用的妙用所生,万物与我们都是一个本体而没有人我万物之别。”符合“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生态理念。C.意思是“天与地配合,才能负载万物。天不会说话,地不会言语,世间万物都与我同根同源:阴阳交合而变化,四季轮转我与它们共存。”符合“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生态理念。D.意思是“知道是一回事,能够去做又是另一回事,因为做起来很难;而做事一会儿,难够善始善终又是另一会儿,因为能偶善始善终很难。”能够证明的是“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思想。4.(4分)①引用论证。引用《礼记》与《左传》中的话来支撑第④段的核心句;引用《宋书》的话证明丝绸之路的客观存在。②举例论证。丝绸之路就是这种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结出的硕果。(每点2分)【解析】结合原文“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为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提供了实践支撑。‘讲信修睦’源自《礼记·礼运》,讲的是要相互讲信守义、建立和睦关系;‘亲仁善邻’出自《左传·隐公六年》,讲的是要亲近仁道、友善邻国,这是治理国家的方略”可知,引用《礼记》与《左传》中的话来支撑第④段的核心句“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为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提供了实践支撑”;结合原文“南北朝时期沈约在《宋书》中讲‘舟舶继路、商使交属’,记载了丝绸之路上商贾、使者来往频繁的热闹场面与繁荣景象”可知,引用《宋书》的话证明丝绸之路的客观存在。结合原文“丝绸之路就是这种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结出的硕果。南北朝时期沈约在《宋书》中讲‘舟舶继路、商使交属’,记载了丝绸之路上商贾、使者来往频繁的热闹场面与繁荣景象”可知,运用举例论证,论证丝绸之路就是这种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结出的硕果。5.(6分)①和平建设方面:建国后,从不主动挑起战争和冲突;反对军备竞赛,积极参与国际维和事宜。②经济发展方面: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战略,积极推进世界经济发展。③国际秩序方面:坚持团结合作,维护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国际秩序、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积极推动全球体系健康发展。(每点2分)【解析】结合原文“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没有主动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和冲突,没有侵占过别国一寸土地。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军控、裁军和防扩散进程,反对军备竞赛,是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可知,在和平建设方面:建国后,从不主动挑起战争和冲突;反对军备竞赛,积极参与国际维和事宜。结合原文“中国毫不动摇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可知,在经济发展方面: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战略,积极推进世界经济发展。结合原文“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决定了中国能够站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思考人类的前途命运问题,坚持团结合作,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可知,在国际秩序方面:坚持团结合作,维护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国际秩序、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积极推动全球体系健康发展。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论语》在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塑造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者李泽厚从中总结出中国的“乐感文化”,他认为“乐感文化”是本民族所特有的一种诗性智慧。从《论语》来看,“乐感文化”有多重内涵。“乐生”的生命精神。《论语·乡党》云:“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夫子得知马厩失火后,并没有关心自己的财产,而是出于本能地问人有没有伤亡,可以看出夫子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和热爱。“乐生”的生命精神也体现为强调自强不息、韧性奋斗。《子罕》讲:“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其实是在提醒我们只有在冰雪严寒这般恶劣的环境之中,才能磨砺人的意志,最大程度激发人的生命潜能。《论语》中“慎终,追远”(《学而》)的生命关怀也是这种“乐生”的生命精神的体现。中国人不仅较为重视此生此世的生命和意义,而且也重视死后的哀荣,因此要“慎终追远”。正是由于对此世间的“人伦日用”的无比眷恋与喜爱,才产生这种以“慎终”“追远”为核心的生命关怀。“乐群”的生存智慧。中国“乐感文化”以“一个世界”的预设为立足点,不构想超出此岸世界的天堂或地狱的存在,因此没有上帝、天国可以依赖,只得靠个人自己的奋斗、靠人与人彼此之间从物质上到精神上的相互扶持,这就决定了中国人对儒家所强调的忠、孝、礼、义、仁的重视,对人际和谐的强调。因此,《学而》中才会有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的言论。由于“乐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认为,我们人类走不若马,力不若牛,又没有外在的上帝可以依靠,没有一个“超人”帮助我们。只能自己依靠自己,只能相互依靠,彼此团结,正如李泽厚所言:“人处于‘与他人共在’的‘主体间性’之中。要使这‘共在’的‘主体间性’真有意义、价值和生命,从儒学角度看,便须先由自己做起。”这就迫使中国的“乐感文化”具有一种“乐群”的生存智慧,所以才会要求我们“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我们才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乐观”的生活态度。“乐感文化”不提倡宗教信仰,认为没有上帝、天主可以依赖,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对生活悲观失望,而是坚信“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灵公》),这种坚信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便体现为“乐观”的生活态度,体现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述而》),体现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梁漱溟先生将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概括为“孔子生活之乐”,并对之阐释说:“一个人不过几十年顶多一百年的活头,眼看要老了!要死了!还不赶快乐一乐么?”总之,“乐感文化”包含多重内涵,蕴含着丰富的学术价值。“乐感文化”的研究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节选自张鹏举《从〈论语〉看“乐感文化”的四重内涵》)材料二:“忧患意识”说是徐复观提出的,牟宗三曾予阐释。他们认为,中国的人文精神躁动于殷周之际,其基本动力便是忧患意识。周人从商革夏命和周革殷命的历史嬗变中,发现了吉凶成败与当事者行为有密切关系,及当事者在行为上应负的责任,从而形成了所谓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一种道德意识,是人确立其主体性之始,它引起人自身的发现,人自身的把握以及人自身的升进。忧患意识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最具特色的,在于一种居安思危的理性精神,诗云“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要点全在一个“如”字上,未临深渊而如临,未履薄冰而如履,这才叫忧患意识;真的临深而履薄了,斯时需要的便不再是忧患意识,而恰恰是它的对立面——临危不惧、履险如夷、乐以忘忧之类的理智、情感和意志了。忧患并不在忧患者之中,倒是在它的对立面,在安乐者之中;一旦安于所安,乐于所乐,真正的忧患便开始了,临近了。儒家所津津乐道的,是理性的快乐,《论语》以乐开篇。学而时习之悦,有朋远来之乐,人不知而不愠,便都是理性之乐。《孟子》有所谓君子的三乐,其“父母俱在、兄弟无故”即后来称之为天伦之乐者,是宗法制度所规范的乐。而最要紧的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之乐,这种与道合一、与天地同体的超越之乐便是他们的极乐。这种乐当然也不应独享,但又不是凡民可得与共,所以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那也是一乐,为同登乐土而服务的乐。进而言之,这种得道之乐,也正就是那念念不忘的修德之忧。(节选自庞朴《忧乐圆融——中国的人文精神》)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乐生”是基于对此世间的无比眷恋与喜爱,从而尊重他人生命价值,强调自强不息、韧性奋斗,重视“慎终”“追远”的生命精神。B.“乐群”是基于“一个世界”的预设而强调人人“共在”的“主体间性”,重视彼此相互扶持、轻视个人奋斗的生存智慧。C.“乐感文化”不提倡宗教信仰,认为没有上帝、天主可以依赖,因此坚信“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精神便体现为“乐观”的生活态度。D.居安思危是忧患意识在儒家思想中的理性体现,具备这种精神需要对未来潜在危险的预见和准备,以及在安逸中保持警醒的态度。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材料一中“乐感文化”三重内涵应相互配合,才能将“乐感文化”的诗性智慧完满呈现。B.材料一本论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对“乐感文化”的内涵进行阐释,层次分明,条理清晰。C.材料二先追溯“忧患意识”的形成,然后着重论述忧患与快乐是截然相反的对立面。D.材料一谈“乐感文化”,材料二谈“忧患意识”,但两则材料对忧乐都有一定关涉。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乐感文化”精神内涵的一项是(

)(3分)A.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B.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C.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论语》)D.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定风波》)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中,孔子问曾点之志,曾点答“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此回答被后世誉为“曾点气象”。请结合材料一分析“曾点气象”中所体现出的“乐感文化”。(4分)5.根据材料,关于中国文化精神的标志性特征,除“乐感文化”一说之外,还有“忧患意识”说,两者矛盾吗?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1.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轻视个人奋斗的生存智慧”错,据原文“乐群”的生存智慧体现为“靠个人的奋斗、靠人与人彼此之间相互扶持”分析,并不轻视个人奋斗。B.“对此世间的无比眷恋与喜爱”错,据原文“乐生”的生命精神的体现为“慎终追远”,而对此世间的“人伦日用”的无比眷恋与喜爱,才产生这种以“慎终”“追远”为核心的生命关怀。少了“人伦日用”限定语,范围发生变化;另外,“对此世间的‘人伦日用’的无比眷恋与喜爱”只和“慎终追远”构成因果关系,不和选项中“尊重他人生命价值,强调自强不息、韧性奋斗”构成因果关系。C.“坚信……的精神便体现为‘乐观’的生活态度”错,原文是“坚信‘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精神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便体现为‘乐观’的生活态度”,可见,选项少了“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这个前提。D项正确。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判断和推理的能力。ABD均正确;C.“材料二……然后着重论述忧患与快乐是截然相反的对立面”错,材料二中“忧患并不在忧患者之中,倒是在它的对立面,在安乐者之中;一旦安于所安,乐于所乐,真正的忧患便开始了,临近了。”着重论述的是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忧乐圆融一体的关系。3.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句意:独自闲坐在幽静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深林中无人知晓,只有明月相伴。体现的是幽居独处的清寂恬淡,与“乐感文化”精神内涵无关。B.句意: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即便到了晚年,壮志也永不止息。体现自强不息的生命精神,是乐生。C.句意:君子在饮食方面不求饱足,在居住方面不求舒适,做事时勤劳敏捷,言语上小心谨慎,接近贤能之人来匡正和提高自己。符合“乐感文化”的“乐群”的生存智慧。D.句意:我试问:“岭南生活条件应该是很艰苦的吧?”回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该项体现乐观豁达的精神。4.①“乐生”的生命精神:曾点说要在暮春时节,穿上春服跳舞唱歌,曾点所描述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对自然的亲近和享受,展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他对生命和生活的尊重和热爱;(2分)②“乐群”的生存智慧:曾点要约上五六位成年人和六七个青少年同游,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群体和谐和社交活动的一面。在这种群体活动中,人们通过互动和共享快乐,增强了社会联系和归属感,这是精神上的相互扶持,是人际和谐的体现。(2分)5.“乐感文化”与“忧患意识”并不矛盾,而是中国文化中两种相辅相成的精神特质。(1分)①二者侧重点不同,不构成矛盾关系:“乐感文化”强调面对现实要“乐生”“乐群”“乐观”,是诗性智慧,“乐感文化”强调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态度,体现在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对人际和谐的追求以及对日常生活的积极享受。(2分)而“忧患意识”则强调作为主体的人需要在现实中居安思危,是道德意识。它源于对历史变迁和社会责任感的深刻认识。这种意识促使人们在安逸中不忘危机,始终保持一种居安思危的理性精神。它不是对快乐的否定,而是一种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困难和挑战的预见和准备。在儒家思想中,这种忧患意识与理性的快乐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忧患意识使人们在追求快乐的同时,不忘修身养性,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2分)②二者看似对立,实则统一。得道之乐,正是修德之忧,所以源于儒家之乐的“乐感文化”同“忧患意识”是统一关系。(1分)湖北省云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中国古代戏剧在元代发展至鼎盛,出现了一批以关汉卿为代表的优秀剧作家;而西方古典戏剧则在莎士比亚那里达到顶峰。悲剧,作为最能反映人类对世界、社会与人本身各种问题的严肃思考、不懈追求的一种戏剧形式,也分别于彼时臻于成熟。那么,同处于成熟时期的中西悲剧就悲剧精神(或曰悲剧本质)而言有何差异?这差异的文化根源何在?关于悲剧,人们的一致看法,是“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悲剧包含受难,“是人的痛苦或毁灭”。这些都不无道理,但它们都是从剧本本身的内容来论及的,而悲剧作为一种以演出为目的的文学形式,观众的反应或曰审美效果无疑是更重要的。使悲剧真正区别于其他戏剧形式的基本精神在于:悲剧在观众心里最终激起的是一种昂然向上的情绪,观众在经历了哀怜、同情、恐惧等诸种情绪之后,突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体验到了伟大与崇高,一种压抑之后的升华,即崇高感。《窦娥冤》,是关汉卿公案剧中最杰出的作品,而《窦娥冤》中能引发崇高感的人物无疑是窦娥。窦娥蒙受不白之冤,临刑前一腔悲愤喷如火,满心不平滚如雷,发出惊天动地的责问:“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喊声撼人心魄,激扬振奋之情油然而生。主人公的弱小与其最后的反抗形成极大的戏剧反差,抗争精神也得以最大彰显,这是观众产生崇高感的主要因素。但应当指出的是,这种抗争是被迫的,直到最后走投无路,才被逼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她的抗争精神呈现不彻底性与非自觉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主人公抗争意志与精神唤起的崇高感。窦娥身上另一个突出特点“节”和“孝”的结合,符合了当时观众的审美心理,在特定时代、特定人群中足以形成强大的伦理感召力,唤起崇高感,从而构成崇高感的另一个来源。剧中窦娥念念不忘服孝养婆,多次表达“一马难将两鞍鞴”的类似思想,节女形象不可谓不突出。窦娥的“孝”当然不是“愚孝”,很大程度上是她善良本质的体现,而且善良本质也正因为在其面临极为困难的境遇时表现出来而愈加熠熠闪光。所以她身上体现出来的完善的伦理精神使中国的观众更伤其不幸无辜,赞其坚贞善良,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抗争精神之非自觉性在崇高感方面引起的缺憾。《哈姆雷特》则是西方悲剧的一座高峰。与窦娥的被动抗争相比,哈姆雷特的抗争更体现了作为人的自由意志。年轻王子从鬼魂口中得知父王之死的真相后,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虽然期间有犹豫有彷徨,但他却从不曾有怯懦、退缩之意,始终坚持独立承担重负,直至以生命换来复仇与除奸使命的完成,换来正义秩序的恢复。对哈姆雷特而言,他所面临的不仅仅是复仇问题,更大意义上是与邪恶力量,与丑陋、不公的社会,与命运施加于他的不幸作斗争的问题。·通过抗争,他保住了尊严,体现了人的价值,也赢得了世人的尊敬,最大限度地唤醒我们的崇高感。同是悲剧,为何东西方在其精神上存在这样的差距?两种文化的命运观的不同使中西方悲剧走上了两条不尽相同的路。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长期占统治地位,儒家的命运观以一言概之:“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儒家这种人顺天命的态度,平和达观地解决了人对命运的困惑,使其有可.能探讨人事,从而发展出一套高度完善的伦理哲学。在这种观念影响下,悲剧人物一般不会自觉、清醒地体验到人生的悲剧性,有诸多不幸也只说命该如此,从而较少完全出于自主地显出抗争意识;但却有很深的伦理道德感,人物会根据伦理道德准则判断自己应该怎样做。故关汉卿在《窦娥冤》中对窦娥形象的塑造也就不足为奇了。《窦娥冤》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的中国下层社会的普通妇女,对自己身世的凄凉有悲叹,但更多的是对注定的命运的接受。直至最后临刑前,她才愤然而起,丢掉了一切幻想,发出了自己的呐喊。但她的“节”、“孝”思想与善良品质却是贯穿始终的。窦娥善良敦厚的人格,使观众悲其不幸,亦赞其善良,构建了人物的另一大闪光点。遵循这样的天命观,悲剧中也很少突显出对任何超常事物或突如其来的厄运的恐惧,相对应地,观众也较少在恐惧之后感受到崇高,他们往往是同情,义愤,然后被突如其来的振奋攫住。西方悲剧深受古希腊命运观的影响。在古希腊人的眼里,喜怒无常的命运之神掌握着宇宙。他们对她心存敬畏,却又不无怀疑。他们相信命运,但命运的无常更使他们意识到人在与厄运搏斗时所展示的勇气的可贵与伟大,他们确信身为万物之灵长的人反抗命运的合理性与高贵性。古希腊命运观对悲剧的影响从两方面体现出来。首先,在悲剧中往往有一种不可知的力量使人敬畏、恐惧,如哈姆雷特在突然之间从幸福云端跌入痛苦深渊,人被神秘的不可知的命运玩弄于股掌之下。但这还不够,古希腊人想展示的是与强大命运或对立势力相比显得弱小的悲剧英雄如何高傲地忍受着痛苦而不愿低下头颅。他们的命运观使他们认为,人的全部存在价值、人之高贵只有在悲剧中所呈现的生与死的抗争中、人与不可抗的命运的抵抗中才会完全展示出来。相对应地,观众会在恐惧之后感受到一种振奋鼓舞的情绪。(摘编自黎林《命运观成就中西悲剧精神差异——〈哈姆雷特〉和〈窦娥冤〉之比较》,有删改)1.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悲剧作为戏剧形式,最能反映人类对世界、社会与人本身各种问题的思考和追求。B.就剧本本身内容而言,人的痛苦或毁灭贯穿悲剧始终,这种说法被广泛认可。C.窦娥身上的“节”和“孝”符合当时观众的审美心理,具有强大的伦理感召力。D.哈姆莱特的高贵,是在生与死的抗争、与不可抗的命运的抵抗中展示出来的。2.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西悲剧就悲剧精神而言有明显差异,导致这一差异的文化根源也显著不同。B.悲剧以演出为目的,相较剧本内容,观众的反应或曰审美效果更为重要。C.中西悲剧都能唤起崇高感,引发崇高感的因素与崇高感中所包含的成分相同。D.哈姆雷特的抗争更体现了人的自由意志,窦娥的抗争则体现出不彻底性和非自觉性。结合材料,下列3.选项最符合中国古代命运观的一项是(3分)()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B.“莫非命也,顺受其正。”——《孟子》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德经》D.“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枉将她气杀也么哥。”——《窦娥冤》4.请简要分析第二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5.悲剧唤起观众崇高感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6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B【解析】“人的痛苦或毁灭贯穿悲剧始终”错,“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人的痛苦或毁灭”强调的是悲剧的结果,没有“贯穿悲剧始终”。故选B。2.C【解析】“引发崇高感的因素与崇高感中所包含的成分相同”错误。3.B【解析】儒家的命运观以一言概之:“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人们的态度是人顺天命的。A项句意:天的运动刚强劲健,君子处事,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永不停息;B项句意:一切都是命运,顺应它就是承受正常的命运;C项句意: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属于道家思想;D项,句意体现的是窦娥对婆婆的“孝”,而非中国古代命运观,答非所问。故选B。4.①第二段阐释了悲剧精神或悲剧本质在于观众获得崇高感;②第二段紧承第一段,具体阐释悲剧精神的内涵;③引出下文举例论述中西方悲剧引发崇高感的因素。评分标准: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答出三点得4分,只答“过渡”“承上启下”等术语但没有分析不给分。第4题【评分细则】1.评分标准:答出一点一分,答两点3分,答3点满分:2.仅回答承上文中国悲剧精神存在差异,引出下文中西悲剧精神差异的具体体现,正常给3分;3.答“使文章结构严谨”“增强流畅性”“使文章更连贯”之类的给1分;4.把第二段内容概括为给悲剧下定义、作解释之类不给分(必须是悲剧精神或本质);5.答到“承上启下”,但对“承上启下”的具体内容阐释不准确,可给1分。5.①中国古代悲剧中,主人公对命运的抗争激起人昂扬的情绪,能唤起人们一定的崇高感;(2分)②中国古代悲剧中,主人公完美的伦理精神符合当时观众的审美心理,形成强大的伦理感召力,是崇高感的一个来源:(2分)③西方悲剧中,主人公在经历不可知的命运带来的恐惧后,进行了可贵与伟大的抗争,在观众心里激起昂扬向上的情绪,唤起人们的崇高感。(2分)第5题【评分细则】①中国古代悲剧中,主人公对命运的抗争(或者弱小与反抗的形成的强大反差:给1分)激起人昂扬的情绪(或振奋昂扬等均可:给1分),能唤起人们一定的崇高感;(共2分)②中国古代悲剧中,主人公完美的伦理精神(1分)符合当时观众的审美心理,形成强大的伦理感召力,(1分)是崇高感的一个来源;(共2分)③西方悲剧中,主人公在经历不可知的命运带来的恐惧后,进行了可贵与伟大的抗争(给1分),在观众心里激起昂扬向上的情绪(给1分),唤起人们的崇高感。(共2分)评分标准:每条分两个得分点,答出一点得1分;每条2分,答出三点得6分湖北省仙桃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红楼梦》全书,共有诗词歌赋180余首,属于曹雪芹创作的有140余首(《红楼梦》前80回)。这些诗词决非可有可无,而是作品重要的组成部分。换言之,如果从《红楼梦》中抽掉这些诗歌词赋,作品还能产生如此强烈的艺术效果吗?回答自然是否定的。文备众体,引诗词歌赋等各种艺术形式入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形式上的一大特点。从唐传奇开始,经宋元话本,明清的长篇、短篇小说,最后到晚清的才子佳人小说等等,可以说这种形式一直在沿用。但这种形式与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等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在作品中起多大作用?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唐传奇中的《游仙窟》,人物对话全是诗句,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性。《长恨歌传》把白居易的《长恨歌》全诗抄录,又有什么必要呢?至于宋元话本、明清小说中的文前诗、文后诗、有诗为证、有诗叹曰之类,很多是可有可无的赘笔。而曹雪芹的《红楼梦》就不同了。他一方面吸收了这些艺术形式,另一方面又对它们进行了改造、丰富和发展,使之能够为作品的内容、情节和人物服务,为作者总体的艺术构思服务。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境”,是《红楼梦》中出现诗词最多的一回,这些诗词绝对不是什么“赘赋闲文”。《红楼梦》前五回是整个故事的开端,尤其在前四回中,通过“接外孙贾母惜孤女”和“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将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位女主人公一前一后送入贾府。伴随着黛玉、宝钗的登场,宝玉、凤姐、贾母等重要人物也一一亮相。那么十二钗中还有其他人物怎么办?是否也需要像钗黛那样逐一介绍呢?如果这样,那才真正成了赘笔闲文,使人读来毫无情趣。所以,当介绍了宝黛钗等人后,作者就在第五回通过宝玉梦境,利用诗词歌赋的形式,对十二钗及其他重要人物进行了一一介绍,而且草蛇灰线、若隐若显,让人产生一种玩味无穷的艺术感受。可见,这些诗词歌赋,不仅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构想。第二十二回中编了许多灯谜诗。如果把这些诗谜仅仅当作一种猜谜游戏看待,岂不辜负了作者的一番苦心?元春的“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谜底:爆竹),黛玉的“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谜底:更香)等,清晰地表明了这些灯谜暗含的丰富寓意,它们与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有着紧密的联系。由此可见,诗词在全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抽掉《红楼梦》的诗词,那么作品的艺术价值将受到极大的限制。包括像林黛玉这样的人物,去掉她的诗词,她给读者的印象也仅仅就是一个爱哭鼻子的娇小姐而已,这绝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林黛玉。(摘编自刘保忠《论诗词在<红楼梦>中的作用》)材料二:《红楼梦》中的诗词所表现出的中华文化内涵是博大精深的。从纵向的时间维度来说,它吸纳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思想精华;从横向的文学空间维度来说,它借鉴了古典诗词曲赋的表现技巧,具有广博的文化张力。汉乐府民歌中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在《红楼梦》诗词中运用得也相当精彩。薛宝钗、林黛玉、贾宝玉等同咏白海棠诗,却可以从中看出不同的性格:从薛诗中着出了封建淑女端庄的姿态;从林诗中看出了黛玉出淤泥而不染的纯洁品格;从宝玉诗中看出了他喜花怜女、不与臭男人为伍的情怀。魏晋南北朝的文化的味,在《红楼梦》诗词中亦可体现。如诗词的词藻华丽,讲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