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学试题(林学)-森林病理学林木病理学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大学试题(林学)-森林病理学林木病理学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大学试题(林学)-森林病理学林木病理学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大学试题(林学)-森林病理学林木病理学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大学试题(林学)-森林病理学林木病理学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人文库”水印下载源文件后可一键去除,请放心下载!(图片大小可任意调节)2024年大学试题(林学)-森林病理学林木病理学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人人文库”水印下载源文件后可一键去除,请放心下载!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75题)1.试述病原,寄主和环境三者之关系。2.简述接触时真菌孢子萌发。3.如何针对林木病害进行林业技术防治?4.引起油桐枯萎病的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5.为什么北方地区容易发生杨树腐烂?6.引起种实霉烂的锈病原:()、()、()、()、()。7.植物病原细菌与类菌原体都是原核生物。8.()属于林木病害。9.病毒的介质传播方式有:()、螨虫传播、()、()、菟丝子传播。10.阔叶树毛毡病的病原是()11.引起苹果腐烂病的病菌的分生孢子主要靠()和()传播,从死组织()、()和()等侵入。12.煤污病的症状、病原及其防治?13.真菌的繁殖分无性和有性两种方式,产生的孢子有两类,分别称为()和()14.虹吸式口器下颚的外叶延长成吸管,不取食时象钟表发条那样卷曲,为()。A、蛾、蝶类所特有B、甲虫类所特有C、蝽类所特有D、蝇类所特有15.类菌质体在植物体内的存在部分?四环素族抗菌素能否根治类菌质体病害?16.常见的病害病状类型:()、()、()、()、()。17.植物类菌原体病害的典型症状特征是()、()18.叶部病害有()、煤污病、锈病、()、叶斑病。19.简述病症类型的锈状物。20.简述单循环病害流行特点。21.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过程可划分为几个时期?侵入途径有哪些?22.真菌的无性孢子类型有:()、()、()和厚垣孢子。23.松针褐斑病主要分布在()、()、()等省。24.侵染循环包括3个环节:()、()和越冬。25.较真菌和细菌在侵染途径上的异同?26.简述枝干病害的主要类型。27.松树上重要的干部病害有松材线虫、松烂皮病、()和()。28.森林火灾、森林病虫鼠害和乱砍滥伐为害最大,人们称之为林业()。A、三害B、三乱C、三滥D、三危29.森林病虫害居高不下的原因。30.病害发生的三要素()、()、()31.根据引起林木病害的原因分类,将林木病害分为()、()两大类。32.简述林木的抗病机制?33.防治杨树花叶病的有效措施之一是()34.世界植物三大病害:()、()、()。35.林木叶、果类病害的流行条件?36.烟煤病的发生与()关系不大。37.叶病病害的初侵染来源有哪些?38.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的物理因素主要有()、水分失调、()39.简述植物病害的病状类型。40.依据落叶松枯梢病回答下列问题。落叶松枯梢病的危害。41.白粉病病原是什么。42.简述植物病害的病症类型。43.简述林木病害症状的类型及各类症状的特点。44.简述非侵染性病害与侵染性病害的区别。45.植物抗病性有哪些类型?46.侵害循环的基本环节是侵染程序和()47.栗疫病主要以()和()在病株枝干上越冬。48.昆虫脱下的旧表皮称为()。49.板栗疫病病菌的子囊壳埋生在子座中,具长颈。50.依据落叶松癌肿病(溃疡病、枝枯病、干枯病)回答下列问题。落叶松癌肿病影响发病的因素有哪些。51.木麻黄青枯病发病条件和流行因素?52.细菌病害主要通过自然孔口、伤口和直接侵入等方式侵入植物体内。53.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主要有植物检疫、农业防治、()、化学防治、()、抗病品种的利用等。54.被苏云金杆菌感染后的害虫表现出什么特征?55.植物病害的病理变化过程分为三阶段,即()、()、形态病变。56.种实霉烂的真菌所分泌的(),是一种致癌物质。A、氯霉素B、链霉素C、黄曲霉素D、青霉素57.林木炭疽病的症状特点。58.什么是耐久性幼虫?59.为什么说病害循环是制订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60.非侵染性病害有哪些种类?61.波尔多液是林木病害防治中常用的化学防治方法。62.()不是属于真菌的营养体类型。63.植物类菌原体病害的典型症状是黄化、丛枝。64.褐色腐朽和白色腐朽分别是什么?65.葡萄白粉病属于细菌病害。66.灭鼠剂按作用速度和特点分为()、()和()三大类。67.林木叶果病害的防治途径主要有()68.桑萎缩病、枣疯病、水稻黄矮病均是由()引起的。A、螺原体属B、植原体属C、黄症病毒属D、衣原体属69.林木非侵染性病害包含()A、物理因素B、化学因素C、营养因素D、环境因素70.油茶软腐病菌主要靠分生孢子侵染。71.什么是森林植物病理学?72.非侵染性病害的特点有哪些?73.杨树溃疡病病菌生物学特性及杨树溃疡病的防治方法?74.为防止梨锈病的严重发生梨园与桧柏的距离一般不得小于()。75.林木炭疽病类的症状、侵染循环及防治措施。第2卷一.参考题库(共75题)1.影响潜育期的关键气候因素是湿度。2.从病理学理论上看,防治植物病害有哪些方法?3.林木枝干溃疡病按其发生规律,可分为()和()两种。4.举例说明全寄生与半寄生对寄主植物的致病性?5.松材线虫的典型症状?6.简述植物病原物的主要越冬和越夏场所。7.活体营养生物是非专性寄生菌。8.植物细菌性病害哪些主要症状?9.松材线虫枯萎病主要()10.林木侵染性病原有()、()、()、类菌原体、寄生性种子植物以及线虫、藻类和螨类等。11.兼性寄生(兼腐生)12.松针褐斑病的病菌分生孢子主要是()或圆筒形。13.糖蛋白不属于病原物的致病因素。14.苗木茎腐病发生的主要诱因是()15.除虫菊的杀虫有效成分是除虫菊素主要存在于()中。A、茎B、叶C、花D、果实16.植物侵染性病害按照再侵染的有无和作用,将其分为()、多循环病害或单程病害、()17.病毒的的介体传播有:()、()、()、()、()。18.苗木猝倒病的防治方法。19.苗木受根结线虫危害后,通常地上部生长不良。因此,采取叶面喷药和增施有机肥可获良好的防效。20.苹果上重要的真菌性病害有()、()、()和()。21.植物病毒病的主要症状类型?内含体能否作为植物病毒病诊断的唯一标准?22.松(苗)落针病菌与松赤落针病菌的主要区别是子囊孢子的形态不同,前者()形,后者则为长梭形至圆柱 形。23.如何针对林木病害进行林业技术防治?24.林木炭疽类病害的病原有哪些?25.试述真菌生活史的概念,主要生活史的类型和特点。26.一种病原物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是()、致病性和()27.简述红松疱锈病的发生规律(侵染循环过程)28.下列病害中()不属于检疫对象。29.植物细菌性病害哪些主要症状?30.简述不同年代植物病害控制策略。31.()不属于植物病害。32.什么是多循环病害?33.针叶树根白腐病的主要症状?34.白粉病在低温阴雨季节发生重。35.简述病症类型的菌脓(溢脓)。36.白粉病菌属于()亚门()纲。37.以下不是病害三角之一的()A、病原B、环境C、人为因素D、植物38.林木病害三角关系是指()、()、()之间的关系。39.油茶炭疽病症状、发病规律? 40.病毒的非介体传播有:()、()、()、()。41.林木的病毒病发病后一般表现为系统症状,无病症出现。42.缺乏酶系统不属于病毒基本特征。43.半翅目昆虫通称()。44.苗木白绢病后期在病根颈表面形成油茶籽似的圆形()。45.繁殖只能产生无性孢子属于真菌的主要特征。46.下列属于真菌有性孢子类型的是()、()、()、()47.如何辨别松材线虫罹病木材?48.简述叶部病害的防治及措施。49.依据落叶松癌肿病(溃疡病、枝枯病、干枯病)回答下列问题。落叶松癌肿病(溃疡病、枝枯病、干枯病)的病原。50.简述煤污病类病原及其特点。51.油茶煤污病发病规律与防治措施? 52.简述植物病害的定义。53.简述病毒病的症状和诊断。54.寄生性植物的器官退化不能进行光合作用。55.樟子松疱锈病病原菌为()。A、德巴利腐霉B、瓜果腐霉C、茶藨生柱锈菌D、松芍柱锈菌56.木材腐朽根据色泽可分为()、()两类。57.简述根部病害的危害及特点。58.简述林木病害的概念。59.分生孢子器为一种无性子实体。60.有些真菌在完成其生活史过程中,需要在两种亲缘关系较远的寄主上生活,这种现象称为()61.举例列出林木病害的症状类型有那些?62.寄主植物这种抵御病原物侵染的活动的特性或能力称为()通常用高度抗病、()、()、高度感病。63.林木病害的防治原则和防治方法是什么?64.植物病害发生的症状。65.病原物越冬的主要场所有()A、生病的植株B、病株残体C、土壤肥料D、苗木、种实等其他繁殖材料66.简述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67.依据落叶松癌肿病(溃疡病、枝枯病、干枯病)回答下列问题。落叶松癌肿病(溃疡病、枝枯病、干枯病)的症状。68.苗木猝倒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69.简述枣疯病发生的主要症状。70.松疱锈病分布在东北三省等地,分别发生在二针松和五针松上。在黑龙江以()发病为重。A、樟子松和落叶松B、落叶松和马尾松C、红松和落叶松D、红松和樟子松71.可能引起杨树溃疡病发生的病原为()、()。72.简述病症类型的粉、霉状物。73.简述侵染循环特点。74.梨树上重要的真菌病害有()、()和()。75.耐病品种因其受害程度与感病品种一样严重,故不属于抗病的范畴。第1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 病原物在寄主体中生活,双方之间既有亲和性,又具有对抗性,构成一个有机的寄主——病原物体系。病理程序也就是这一体系建立和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进展出决定于双方本身所具有的动力外,也受到周围环境条件的制约。环境条件分别作用于寄主、病原物以及病原物体系。如果环境条件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而不利于病原物的活动,病害就难以发生或发展很慢,植物受害也轻。反之,病害就容易发生货品发展很快,植物受害也重。2.参考答案:湿度和水分影响很大(气传病害)空气相对湿度、植物表面湿润时间一般真菌需高湿度和长时间湿润,白粉病菌孢子在干旱的条件下亦能萌发3.参考答案: 采取适当的林业技术措施不但是林木速生丰产所必需,而且对某些林木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这些措施的防病作用是创造有利于林木生长发育的条件,增强寄主抗病力;或者造成不利于病原物生长、繁殖和传播的环境,使病害不会发展到流行的程度。在林业生产的各个阶段,与病害防治有关的一般性营林技术措施简述如下: 1.苗圃 (1)圃地是苗木生产的基地,首先要根据苗木生长的要求来选择圃地。 (2)轮作可使土壤中的病原物因缺乏合适的寄主而逐渐消亡,特别对土壤中的寄生线虫。根部习居菌类有较好的作用。 (3)精选种子 (4)及时间苗,保持适当的林木密度,是苗间通风透光 (5)注意苗圃卫生,发现病菌及时拔出烧毁,以免形成病害传染中心。4.参考答案:镰刀菌5.参考答案: 腐烂病菌为弱寄生菌,它们只能侵害生长不良、树势衰弱的树木,病菌先在各科伤口或衰弱的部位生活,并逐渐对活组织进行侵染,该病害可在已死的树上进行较长时间的腐生生活,腐烂病菌在苗木中带菌率很高,当条件合适时病害可大量发生,同时都是通过伤口侵入。由于北方地区易发生冻害、灼伤、风沙、病虫害等其他病害,易造成伤口,且树皮含水量与病害发生关系密切,树皮含水量低有利于病害发生,树皮含水量在75%以上不发生腐烂病,在75%以下易发生。6.参考答案: 青霉、曲霉、镰孢菌、根霉、交链孢7.参考答案:正确8.参考答案:树木上长有许多真菌9.参考答案:昆虫传播;线虫传播;真菌传播10.参考答案:螨类11.参考答案:雨水;昆虫;伤口;叶痕;果柄痕12.参考答案: 症状:在感病部位出现黑色霉层、烟煤状物(菌丝、分生孢子、子囊孢子),发病部位初退绿,后出现霉层,没有直接破坏作用,影响光合、呼吸。 病原:煤苔科(菌丝念珠状),小煤苔科(菌丝丝状,上部有刚毛)。 防治: 1.降低湿度、通风透光; 2.防止害虫(防刺吸式口器昆虫)。13.参考答案:无性孢子;有性孢子14.参考答案:A15.参考答案: 类菌质体主要寄生在植物韧皮部的筛管和管胞细胞内,偶尔也在韧皮部的薄壁细胞中发现。 四环素族抗菌素不能根治类菌质体病害。16.参考答案: 变色、坏死、萎蔫、腐烂、畸形17.参考答案:黄化;丛枝18.参考答案:白粉病;炭疽病19.参考答案:病部上黄褐色或铁锈色的点状、块状、毛状或花朵状物(锈病)。20.参考答案: 单循环病害每年的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初始菌量。 寄主的感病期较短.在病原物侵入阶段易受环境条件影响;一旦侵入成功,则当年的病害数量基本已成定局,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小。 此类病害在—个生长季中菌量能够逐年积累,稳定增长,若干年后将导致较大的流行,因而也称为“积年流行病害”。21.参考答案: 四个时期:①接触期②侵入期③潜育期④发病期。 侵入途径:①自然孔口侵入②伤口侵入③无伤表皮直接侵入。22.参考答案: 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23.参考答案:福建;广东;江西24.参考答案: 侵染程序、病原物的传播25.参考答案: 细菌:植物病原细菌不像有些真菌那样可以直接穿过角质层或从表皮侵入,而只能从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 气孔、水孔、皮孔、蜜腺都是细菌侵入的自然孔口。 各种自然因素(风雨、雹、冻害、昆虫等)和人为因素(耕作、施肥、嫁接、收获、运输等)造成的伤口都是细菌侵入的场所。 真菌: 主寄生:真菌只在同一寄主植物上寄生,就可完成其生活史的现象,称为单主寄生。 转主寄生:真菌必须在两种不同的寄主植物上寄生,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的现象,称为转主寄生。这两种寄主植物均称为转主寄主。26.参考答案:干锈病类、溃疡病类(包括水泡型、水渍型、腐烂型;枝枯型、干癌型)、从枝类类、枯萎类、肿瘤病类、寄生性种子植物引起的病害、膏药病类。27.参考答案:松疱锈病;松瘤锈病28.参考答案:A29.参考答案: 人工林面积迅速增加,树种单一,面积大;天然次生林面积大,生态平衡失控,物种多样性丧失;人为传播和生物入侵;森林系统人为破坏严重;生物入侵日趋严重: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松突圆蚧,松针褐斑病。生态环境恶化,全球气候变化。酸雨、气候变暖。30.参考答案:病原;有利发病的环境;感病植物31.参考答案: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32.参考答案:病原物对林木的损害开始于对体表细胞的穿透,继之在组织内扩展和产生有害影响。林木的抗病性则表现为抗病原物侵入、扩展或抗病原物生理活动所造成的损害。抗侵入的机制与林木表面的结构及分泌物的化学性质有关。叶片和果实表面的角质层,枝干、根表面的木栓层对保护机体不被病原物侵入有很重要的作用。植物对病害的抗病性往往随体表角质层的加厚而增强。植物叶表的气孔也是病原物侵入的途径之一。因而树木叶表气孔的数量和面积往往与它抗侵入的能力有关。植物体表的分泌物中几乎含有植物的各种可溶性化合物成分,这些分泌物能抑制或促进病原真菌孢子的萌发。因而直接影响病菌的侵入活动,植物表面的化学物质不仅直接影响病原的侵入,而且通过对叶围和根围微生物群落的作用也间接影响到病原物的侵入。生活在植物表面的微生物,有的对病原菌的孢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植物细胞的生化特性,如ceu中某些有毒物质的存在或某些营养物质的缺乏也可能成为抗病的因素。33.参考答案:选用抗病品种34.参考答案: 马铃薯晚疫病、榆树荷兰病、栗疫病35.参考答案: ①一般纯林比混交林发病重 ②郁闭度大的比郁闭度小的重 ③多雨高湿度有利于病菌孢子的传播、萌芽和侵入 ④林木生长衰弱也常诱发和加重病害的发生36.参考答案:植物表面的灰尘;氮肥不足37.参考答案:病落叶,先年被害枝条,转主寄主,昆虫等38.参考答案:温度不适;光照不适39.参考答案:大体分为5类:变色、坏死、萎蔫、畸形、流胶和流脂。40.参考答案: 危害:主要危害人工林,造成枯梢。41.参考答案: 由子囊菌亚门---白粉菌目中的真菌引起。全部都是专性寄生菌,耐旱,转化性较强。白粉菌的寄主范围较窄,仅限于同科内几个属的植物。42.参考答案: 1.粉、霉状物 2.锈状物 3.膜状物或线状物 4.粒状物 5.伞状物和马蹄状物 6.菌脓(溢脓)43.参考答案: 1)变色:林木感病后,由于叶绿素的形成受到抑制或破坏而使叶片表现出不正常的颜色,成为变色  花叶:叶绿素减少不均匀变色 黄化:叶绿素减少,均匀变色 2)坏死:病部组织局部或大片死亡,因发病部位不同而表现出多种形状,林木上常见的有:半点,腐烂,溃疡 3)为念或枯萎:病原物侵入林木后,根部或颈部维管束组织坏死,是水分疏导受阻,地上部枝叶出现萎垂的现象 4)畸形:林木局部组织受病原物激素类物质的刺激作用而表现的一场胜仗,林木上常见的有:癌肿,从枝变形,疮痂 5)流质或流胶:针阔叶树北海后,树干或枝条流出树脂或胶液 病症类型:雾状物,粉状物,林状物,丝状物,索状物,散装无,马蹄状物,均为真菌,脓状物(细菌)44.参考答案: A.非侵染性病害可以为病原生物开辟侵入途径 B.非侵染性病害可以降低植物对侵染性病害的抵抗力 C.侵染性病害消弱了植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45.参考答案: 植物抗病性是指植物避免、中止或阻滞病原物侵入与扩展,减轻发病和损失程度的一类特性。抗病性是植物普遍存在的、相对的性状,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利用不同的标准区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按照寄主抗病的机制不同,可将抗病性区分为主动抗病性和被动抗病性; 2.根据寄主品种与病原物小种之间有无特异性相互作用,可区分为小种专化性抗病性和非小种专化性抗病性; 3.根据抗病性的遗传方式,可区分为主效基因抗病性和微效基因抗病性; 4.根据抗病性表达的病程阶段不同,又可区分为抗接触(避病)、抗侵入、抗扩展、抗损失(耐病)和抗再侵染。46.参考答案:病原物的传播越冬47.参考答案:分生孢子;菌丝48.参考答案:蜕49.参考答案:正确50.参考答案: 影响发病因素:与林龄的关系:幼龄林的发病率大于壮龄林。 与立地条件的关系:山下部、地势低洼处林分发病率高。 与温度的关系:冻害,西南面。51.参考答案: (1)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一般来说,高温多湿的环境易发病,台风暴雨后,木麻黄青枯病往往随之流行(伤口增多)。 (2)发病与树种、种源及树龄的关系;粗枝木麻黄抗性较强。 (3)发病与栽培措施的关系。52.参考答案:正确53.参考答案:物理防治;生物防治54.参考答案:被细菌感染的昆虫,食欲减退,口腔和肛门具黏性排泄物,倒挂树上死亡。死后从腹部至全虫体变黑,软化腐烂,有恶臭味。55.参考答案:生理病变;组织病变56.参考答案:C57.参考答案:炭疽病虽然发生于许多植物,危害多个部位,它们的症状也有差异,但也有共同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在发病部位造成各种形状、大小颜色的坏死斑,有的在叶、果病斑上有明显或不明显的轮纹,在枝稍上形成梭形或不规则的溃疡斑,扩展后造成枝枯。在病症上更具有明显的共同特征,即在发病后期,—般都会产生黑色小点--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在高湿条件下多数产生胶粘状的带红色的分生孢子堆,这是诊断炭疽病的标志。58.参考答案: 松材线虫在病树枯死后或期间,此时3、4龄幼虫角质膜加厚,内含物增多,口针、食道退化,抗逆性增强,适应昆虫传播,所以被称为耐久性幼虫或休眠幼虫。59.参考答案: 病害循环是一种病害从寄主前一生长季节发病到后一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有人称作侵染循环。 它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病原物的越冬越夏、病原物的传播以及病原物的初侵染和再侵染。这三个方面是制定病害防治的主要依据,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是根据病害循环的特征拟制的。从中可了解病原物越冬的方式、场所;侵入和传播的方式;有无再侵染,是单病程病害还是多病程病害等,由此可见病害循环确实是制订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60.参考答案: 1大气污染 2缺素 3药害 4温度不适 5综合因子引起的林木病害61.参考答案:正确62.参考答案:假根63.参考答案:正确64.参考答案: 褐色腐朽:纤维素被木腐菌借纤维素酶分解利用,木质部残留下来的是木质素,显示红褐色,一般叫褐腐,朽材易粉碎解体。 白色腐朽:木质细胞壁中的木质素被分解利用,木质部中仅留下纤维素,呈现白色,一般叫白腐,朽材不易粉碎解体,且富于弹性。65.参考答案:错误66.参考答案:急性灭鼠剂;抗凝血灭鼠剂;不育性灭鼠剂67.参考答案:集中清除侵染来源和喷药保护68.参考答案:B69.参考答案:A,B,D70.参考答案:错误71.参考答案:简言之,就是关于森林植物病害的学问。是研究森林植物病害的表现特征、产生原因、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防治理论和方法。症状学、病原学、病理学、流行学和治理学。72.参考答案: 1分布普遍,危害严重; 2没有病症,通常是全株性的。初期表现多为黄化、花叶、枯斑、畸形、落花、落果等; 3田间分布往往成片,与一定的特殊环境相关联4发生的时间与气象因素密切相关。73.参考答案: (1)病原菌弱寄生性:易侵染树势衰弱、抗病性低的树木,苗木水分状况是影响造林成活率和病害是否发生的关键因素。 (2)病原菌的潜伏侵染特点:病菌进入树皮后,如果树木生长旺盛,抗病性强,病菌便停止扩展,处于潜伏状态;当年生枝条潜伏侵染率低,2-3年最高;5年后,抗病力增强,侵染也逐渐减少。潜伏侵染期从4-10月底。 (3)发生的隐蔽性:从侵染到症状出现,一般需一个月时间。当病原菌进入树体,受杨树树皮保护,很难发现症状,一旦发现,发生已经相当严重,很难彻底清除。74.参考答案:5km75.参考答案: 症状:主要表现为在发病部位造成各种形状、大小、颜色的坏死斑,有的在叶、果病斑上有明显或不明显的轮纹;在枝梢上形成梭形或不规则形的溃疡斑,扩展后造成枝枯。在病症上更具有明显的共同特征,即在发病后期,一般都会产生黑色小点——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在高湿条件下多数产生胶黏状的带红色的分生孢子堆,这时诊断炭疽病的标志之一。 病原:引起林木炭疽病的病原真菌,主要是无性型菌的炭疽菌属。 发病规律:炭疽病菌一般以菌丝在落叶、落果或残留于树上的病叶,病果和病枝中越冬。病菌孢子主要通过风雨传播,昆虫在传播中也有一定作用。通过带病的苗木和无性繁殖材料,有的甚至通过种子得以远距离传播。病菌可通过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同时也可穿透侵入,但一般多通过各种伤口侵入。 初次侵染:潜伏侵染在林木炭疽病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处于侵染初期的病菌,由于寄生生长状况或环境条件限制,而暂时中止侵染活动,待条件适宜时重新活动,引起发病。炭疽病的流行与多种因素有关,尤其与降雨有密切关系,雨水偏多的年份发病也偏重。栽植密度大,枝叶稠密,通风透光差,易发病。 防治措施: 1.首先应在经营管理上采取合理措施,促使树木生长健壮。 2.清除病叶、病果及病枝,以减少病菌的侵染来源。 3.利用和选育抗病树种和品种,或于林内补植抗病优株,改善原有林分结构。第2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错误2.参考答案: 可从三个方面着手 1.消灭或抑制病原 2.提高寄主抗病性 3.控制环境条件,使之不利于病原物而利于寄主3.参考答案:一年性溃疡;多年性溃疡4.参考答案: 全寄生:指从寄主植物上获取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吸取水、无机盐、有机营养物质进行新陈代谢,如菟丝子、列当、无根藤等。 特点:叶片退化,叶绿素消失,根系蜕变为吸根,吸根中的导管和筛管皆与寄主的导管和筛管相连,并从中不断吸取各种营养物质。 半寄生:寄生物对寄主的寄生关系主要是水分的依赖关系,故俗称“水寄生”。 特点:具有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寄生物的导管与寄主维管束的导管相连,吸取寄生植物的水分和无机盐。5.参考答案: (1)唇区高,头部和身体界限明显; (2)口针细,基部有小的膨大; (3)中食道球椭圆形,占体宽的2/3以上; (4)背食道腺开口于中食道球; (5)排泄孔的位置大致和食道球与肠交接处平行; (6)雌虫卵巢1个,阴门位于73%处,有阴门盖; (7)雄虫交合刺大,弓形,喙突明显,交合刺远端膨大; (8)雄虫有端生胶合伞; (9)雌虫有明显的阴门盖; (10)雌虫具有圆形尾端。6.参考答案: 1、感病的植株; 2、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 3、土壤; 4、病株残体; 5、肥料。7.参考答案:错误8.参考答案: 菌点:通常发生在叶片、果实和嫩枝上,叶上病斑常常以叶脉为界成为多角型,也有不受限制迅速扩展成大型圆斑的。细菌病斑初为水清状,在扩大到一定程度时,中部组织坏死呈褐色至黑色,周围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半透明水渍状褪色圈,称为晕圈。 腐烂:植物的多汁组织受细菌侵染后通常表现腐烂症状,细菌产生原粘胶酶,分解植物细胞间的中胶层,使组织完全解体,流出液体病有臭味。 枯萎:细菌侵入植物维管组织后,使植物输导系统被破坏,引起整株枯萎,同真菌引起的枯萎病基本相似,受害的维管束组织变褐色,在潮湿的环境下,受害茎的断面有细菌粘液溢出。 畸形:以植物组织过度生长的畸形为主,野杆菌属的细菌可以引起根或枝干产生肿瘤,或使须根丛生,假单胞杆菌也可能引起肿瘤。9.参考答案:症状是萎蔫无松脂10.参考答案:真菌;细菌;病毒11.参考答案: 通常引起活的植物体发病,以寄生为主,但也能在发病死亡后的植物组织上腐生、繁殖。如大多数叶斑病、枝枯病菌等。12.参考答案:线形13.参考答案:正确14.参考答案:高温灼伤15.参考答案:C16.参考答案:单循环病害;多病程病害17.参考答案: 昆虫传播、螨类传播、线虫传播、真菌传播、菟丝子传播18.参考答案: 防治方法:①选好苗圃地,不连作。 ②播种前要精耕细作。有机肥要腐熟。 ③各种作业在晴天或土壤干燥时进行。适时播种,不宜过早过晚。 ④化学药剂防治。 ⑤生防。19.参考答案:错误20.参考答案:苹果白粉病;苹果炭疽病;苹果锈病;苹果腐烂病21.参考答案: 植物病毒病的症状大致可以分为3类:①变色:病毒引起的变色通常发生在叶和果上。叶上最常见的是花叶。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受病毒的影响,有的发育不足,有的更为发达,因而叶片的颜色显出深浅相间的斑块,即是花叶。如果叶片均匀退绿而成黄绿色或黄色.则称为黄化。有时叶片退绿的部分成各种花纹状,如条纹、环纹、橡叶纹等。由于病毒在叶脉中扩展较快.所以在某些病害中,变色首先表现在叶脉和叶脉附近的组织上。形成明脉或沿脉变色症状。 ②畸形:叶片的畸形常表现为卷叶、皱叶、缩叶、线形叶等变态。 ③生长停滞:受病毒侵染的植物感病器官变小和植株矮小几乎是所有病毒病害的最终表见。内含体不能作为植物病毒病诊断的唯一标准,只能作为植物病毒病诊断的参考依据。22.参考答案:线23.参考答案: 采取适当的林业技术措施不但是林木速生丰产所必需,而且对某些林木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这些措施的防病作用是创造有利于林木生长发育的条件,增强寄主抗病力;或者造成不利于病原物生长、繁殖和传播的环境,使病害不会发展到流行的程度。在林业生产的各个阶段,与病害防治有关的一般性营林技术措施简述如下:①圃地是苗木生产的基地,首先要根据苗木生长的要求来选择圃地。 ②轮作可使土壤中的病原物因缺乏合适的寄主而逐渐消亡,特别对土壤中的寄生线虫。根部习居菌类有较好的作用。 ③精选种子。 ④及时间苗,保持适当的林木密度,是苗间通风透光。 ⑤注意苗圃卫生,发现病菌及时拔出烧毁,以免形成病害传染中心。24.参考答案: 无性阶段:半知菌亚门,盘长孢状刺盘孢 有性阶段:子囊菌亚门,围小丛壳菌25.参考答案: 概念:真菌孢子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真菌典型的生活史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真菌的生活是类型: 1.无性型:只有无性阶段,缺乏有性阶段,如半知菌。 2.单倍体型:营养体和无性繁殖体为单倍体。有性生殖过程中,质配后立即进行核配和减数分裂,二倍体阶段很短,如子囊菌。 3.单倍体-二倍体型:生活史中出现单倍体和二倍体营养体,有明显的单倍体和二倍体世代交替现象。见少数低等水霉菌。 4.单倍体-双核型:生活史中出现单倍体和双核单倍体菌丝,如高等子囊菌和多数担子菌。 5.二倍体型:营养体为二倍体。生活史中二倍体占大部分时间。如卵菌。26.参考答案:寄生性;传染性27.参考答案: 在转主寄主上产生的冬孢子,于当年8-9月间萌发,产生担子和担孢子,借风力传播到松针上,萌发后利用芽管从气孔侵入,也有从枝干皮层伤口侵入。2-3年病枝干皮上产生病斑,并生裂纹,7-9月间分泌蜜滴,为性孢子混合液。第3-4年5-8月间病部生锈孢子器,内有锈孢子,以后每年都可产生锈孢子器。锈孢子借风传到马先蒿或茶藨子叶片上,萌发后生芽管从气孔侵入。6-8月产生夏孢子堆,夏孢子进行重复侵染。8-9月叶背生冬孢子柱,萌发后产生担子和担孢子。担孢子侵染松针。28.参考答案:马尾松枯梢病29.参考答案: (1)菌点通常发生在叶片、果实和嫩枝上,叶上病斑常常以叶脉为界成为多角型,也有不受限制迅速扩展成大型圆斑的。细菌病斑初为水清状,在扩大到一定程度时,中部组织坏死呈褐色至黑色,周围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半透明水渍状褪色圈,称为晕圈。 (2)腐烂植物的多汁组织受细菌侵染后通常表现腐烂症状,细菌产生原粘胶酶,分解植物细胞间的中胶层,使组织完全解体,流出液体病有臭味。 (3)枯萎细菌侵入植物维管组织后,使植物输导系统被破坏,引起整株枯萎,同真菌引起的枯萎病基本相似,受害的维管束组织变褐色,在潮湿的环境下,受害茎的断面有细菌粘液溢出。 (4)畸形以植物组织过度生长的畸形为主,野杆菌属的细菌可以引起根或枝干产生肿瘤,或使须根丛生,假单胞杆菌也可能引起肿瘤。30.参考答案: 二战以前:自然防治阶段,天灾,提倡“修德减灾”。 二战——60年代末:化学防治阶段,方针“全面防治,土洋结合,全面消灭,重点肃清”。 70年代开始: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现代:有害生物的生态治理;有害生物持续治理;森林保健;森林有害生物持续控制31.参考答案:风折32.参考答案:是指在一个生长季中病原物能够连续繁殖多代,从而发生多次再侵染的病害。例如马铃薯晚疫病、玫瑰花灰霉病等气流和流水传播的病害。33.参考答案: (1)在皮层和木质部只见产生白色薄纸状菌膜,木质部呈现海绵状腐朽;初期,腐朽部分表现为淡紫色,接着出现黑色斑块,斑块逐渐转呈白色,最后形成空洞。 (2)松类树种根部有流脂现象。 (3)病株地上部分表现为针叶转黄绿色或淡黄色,叶形短小,早落,然后逐渐枯萎衰亡。 (4)死亡根颈处有时可见病原菌的子实体。 (5)树冠稀疏,易风倒、风折。34.参考答案:错误35.参考答案:细菌病害特有,潮湿时病部出现的脓状粘液,干燥后成为胶质膜状、粒状或小块状物。36.参考答案:子囊菌;核菌37.参考答案:C38.参考答案:寄主;病原物;环境39.参考答案: 症状:为害果、叶、枝、梢和花蕾等部位。 ①果实:病斑黑褐色或棕褐色,后期有轮生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雨后或露水湿润,产生粘性粉红色的分生孢子堆。果实从中间开裂。 ②叶片:病斑多发生在叶缘或叶尖,半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心灰白色,内轮生小黑点。 ③新梢:多发生在基部,少数发生在中部,椭圆或梭形,略下陷,边缘淡红色,后期病斑呈褐色,中部带灰色,有黑色小点及纵向裂纹。 ④枝干:病斑呈梭形溃疡状或不规则下陷,病斑和枝干有明显界限。 ⑤花蕾:多发生在基部鳞片上,呈不规则形,黑褐色或黄褐色,无明显边缘,也不隆起;病梗后期呈灰白色,上有黑点。病重时芽枯,蕾落。 发病规律:①病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或子囊腔在病枝干或病枝上越冬。 ②传播方式:雨水,昆虫传播; ③4月初开始发病,危害嫩叶梢;5月中旬至6月侵染果实。 ④油茶不同物种,品种和类型抗炭疽病程度不同。40.参考答案: 机械传播、种子及无性材料传播、嫁接传播、花粉传播41.参考答案:正确42.参考答案:正确43.参考答案:椿象44.参考答案:菌核45.参考答案:错误46.参考答案:卵孢子;子囊孢子;接合孢子;担孢子47.参考答案: ①查验松木产地是否来自于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区; ②当年病死树木材比同期砍伐的健康松木材轻,手感干燥; ③一般在松材线虫罹病木材上有不同程度的蓝变现象。严重者整个截面完全变蓝。 ④一般罹病木材树皮上有大量的松褐天牛的产卵槽,松褐天牛为害树皮易脱落,剥开树皮,在韧皮部周围或边材上有幼虫蛀食的不规则扁平虫坑和蛀屑,并多可见松褐天牛幼虫。 ⑤取木材进行分离,可分离到松材线虫。48.参考答案: 防治原则:一般不防治,只有大面积严重发生,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时才防治。叶部病害的防治主要在幼苗,幼林,果树,经济林木以及行道树和公园树木上进行。 叶部病害的防治措施:1、清除侵染来源;2.喷药保护;3.林业技术措施;4.选育抗病育种。49.参考答案: 病原:韦氏毛杯菌(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柔膜菌目,晶杯菌科,小毛盘菌属)50.参考答案: 子囊菌亚门中的煤炱菌科和小煤炱菌科。 特点:专性寄生菌,耐旱51.参考答案: 发病规律:①越冬方式:以子囊壳或菌丝直接在病叶中越冬。 ②昆虫(介壳虫、蚜虫、木虱等)危害严重是发病严重。 ③与温度的关系:湿度大,则发病重。在平均温度13度,有雾湖或露水时病害蔓延较快。高海拔阴坡密闭的林分发病严重。 ④两个发病高峰期:3-5月以及9-11月。 防治:①化学防治:利用杀虫剂防治昆虫(在介壳虫孵化时) ②营林措施:修枝,间伐透光。 ③生物防治:天敌昆虫与天敌真菌。52.参考答案: 林木在生活过程中,由于受生物或非生物的因素影响,在生理上、组织结构上、外部形态上产生一系列的局部或整体的异常变化,生长发育收到显著影响甚至死亡。53.参考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