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_第1页
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_第2页
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_第3页
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_第4页
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莫尔尼宫广场树立着列宁的巨型雕像

——指引俄国革命前进的方向斯莫尔尼宫广场第2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俄国十月革命(1)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落后于其他国家;(2)俄国社会多种矛盾交织,形势复杂;(3)一战激化矛盾,并提供有利的国际环境;(4)俄国无产阶级有坚强而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有杰出的革命领袖列宁。1、背景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表现得最为集中尖锐;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第3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二月革命(前奏)

:推翻了沙皇统治(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月革命后的形势:两个政权并存(2)《四月提纲》报告: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平过渡(3)七月事件:政权并存局面结束(和平过渡失败)(4)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成立工农苏维埃政府(无产阶级革命)2、过程策略转变:武装起义第4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意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冲破了帝国主义阵线,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也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1)对俄国:(2)对世界:第5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国内战争爆发,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固定粮食税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取消自由贸易实行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普遍义务劳动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第6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政权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兼有“战时”和“强制”两种特点,是在战时用强制性统制手段管理经济;试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积极:消极:损害了农民利益,不利于生产发展,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经济: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奠定基础;政治:理论: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与创新,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第7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斯大林模式(1924—1953)1、背景(1)经济:(2)政治:(3)思想:(4)个人:经济结构中小生产者占优势,经济落后党内政治斗争激烈;外部环境险恶长期的专制统治遗留了大量的个人专断和迷信思想斯大林的专断独行第8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形成过程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优先发展重工业,追求高速度、高积累

大规模、群众性、强制性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为工业化创造便利条件形成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农民付出的代价过大不能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违反了自愿原则第9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标志:1936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4、特征实行单一的公有制;通过指令性计划对经济进行直接管理,排斥市场调节高度集权、一党专政、个人专断;开展大清洗运动个人崇拜成为社会思潮;学术文化受行政干预严重,思想理论单调划一(1)经济:(2)政治:(3)思想:也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基本确立第10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丘吉尔斯大林这个名字足以震撼世界有人说他是个残暴凶狠的魔鬼有人说他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暴君有人说他是十恶不赦的历史罪人也有人把他视为天之骄子扭转整个世界的历史巨人他是英勇无畏的,又是冷酷无情的

第11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评价(3)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以国家指令和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超越了苏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存在巨大隐患积极消极(1)开创了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2)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1)经济:(2)政治:高度专权,个人崇拜盛行,使社会主义民主法治遭到严重践踏第12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第13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扩大农庄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收购价格;开荒增产,种植玉米运动扩大农庄自主权,降低收购指标,提高收购价格,放松副业限制使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承认企业、个人的物质利益推行“新经济体制”,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经济上提出“加速发展战略”,承认企业独立,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政治上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实行多党制第14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一定成效;打开了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只是局部调整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后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使经济全面滑坡突破了原有经济体制,但没有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经济改革效果不佳;政治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使国内局势失控,导致苏联解体第15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