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权的历史发展历程_第1页
论人权的历史发展历程_第2页
论人权的历史发展历程_第3页
论人权的历史发展历程_第4页
论人权的历史发展历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人权发展历程第第页论人权的历史发展摘要人权是现在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人们最关注的一个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的国家人民开始反对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种族歧视等等。尊重人权和保障人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世界人权的发展,离不开各国人民得努力摸索与付出。西方有西方的人权轨迹,中国有中国的人权历程,尽管背景、进程、目标不同,但是两者无不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以自由平等为武器、为实现各自的奋斗目标而进行着不断地探索和追求,因而尽管文明类型不同,却又都是值得肯定的社会进步,因为他们都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因此我们可以说人权问题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是沿着由少数人到多数人再到所有人都享有并且真正实现人权的轨迹前进的。关键词:人权霸权主义特殊性轨迹AbstractHumanrightshavebecomeoneofthemostconcernedsystemsincontemporarysociety,aftertheSecondWorldWar,somepeoplebegantoopposecolonialism,hegemony,racialdiscriminationandsoon.Respectforhumanrightsandprotectionofhumanrightsisthecornerstoneoftheprogressofhumancivilization.Thedevelopmentofworldhumanrightscannotbeseparatedfromtheeffortsofthepeopleofallcountries.Westernwesternlocusofhumanrights,ChinahasahistoryofhumanrightsinChina,despitethebackground,process,goalisdifferent,butbotharewiththedevelopmentofeconomy,thefreeequalityforweapons,toachievetheirgoalsandaconstantlyexploreandpursue,soGuanWenmingdifferenttypes,theyareworthyofrecognitionofsocialprogress,becausetheyallcomplywiththetideofhistoricaldevelopment,sowecansaytheissueofhumanrightshasbothuniversalityandparticularity.Itisapathforward,alongapaththatisenjoyedbytheminoritytothemajority,andtothetruerealizationofhumanrights.Keywords:humanrightshegemonyspecificcharacteristicstrajectory争议性的论题,其中人权概念就是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基本问题。现代人权概念是一个历时性与共时性相互作用的产物。在人类的人权发展史上,曾先后出现过人权的几个基本概念,厘清这些概念将有助于我们理解人权概念本身的演变及其内涵与外延的丰富与发展过程。它们从某个角度记载了人权事业发展的曲折艰难历程和人类在人权事业上不断进步的足迹。在近代,人权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以及这一革命在全球范围内取得胜利。

第二阶段是随着19世纪初开始的反对剥削与压迫的社会主义思潮、运动与革命而出现的人权。第三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反对殖民主义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人权。2.1中国人权发展的历史性转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社会,中国广大劳动人民长期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毫没有人权可言。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和人民开展了一系列规模宏大的运动,快速废除了旧中国残留下来的破旧风气,建立了促进和保护人权的基本社会政治制度,使国家和社会的面貌焕然一新,开创了中国人权发展的新纪元。实现和捍卫了真正完全的国家独立,为人权的发展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建立和健全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实行土地改革和其它民主改革,废除压迫人民的旧制度、旧习俗,扫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为新中国的人权发展扫清障碍[2]。三、中国古代人权文化的发展3.1发现了“人”。核心是“仁”和“礼”。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的理解和体贴他人,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孔子的仁学理论对于中国古代朴素的人权思想启蒙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3.2“人为宇宙中心”的思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3.3“人为万物之灵”的思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重视人,认为人为万物之灵。3.4“民为贵”的思想。

3.5“和为贵”的思想。中国古代朴素的人权文化思想,既对我国古代人民争取基本的生存发展具有积极的启蒙作用,又使得和谐与包容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今世界人权对话中的积极作用日益彰显。四、中国近代中国人权的发展的腐朽没落中国本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不仅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化而且对推动世界历史进程,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是,当历史发展到1840年,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专制的腐败,愚昧意识的桎梏,使中华民族的主权、中国人民的人权遭到了空前绝后的践踏。4.1明清时期封建愚昧意识的自我泯灭。4.2封建王权文化的任意剥夺。4.3西方殖民文化的肆意践踏。从1840年到1949年的110年间,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过大小数百次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了1000多个不平等条约。五、中国近代人权抗争的呐喊5.1康有为的人权思想启蒙。5.2孙中山的人权思想启蒙。在中国近百年人权思想史上,孙中山人权思想无疑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上面深深烙下了民权主义的印迹,反映出近现代中丵国人权思想的曲折历程和艰难险阻,孙中山的人权思想是民权主义的,而不是人权主义的。这一点决定了孙中山人权思想在本质上是集体本位主义的。集体本位主义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界始终占主导地位。与之相应,孙中山的民权主义的人权思想自形成以来便一直以不同方式在不同时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以人权主义为标志为旗帜的人权思想在本质上是个人本位主义的。个人本位主义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界始终处于下风,与之相应,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研究孙中山的人权思想,不能不在总结近百年人权思想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重新认识孙中山思想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当代中国固然需要研究和宣传民权主义,但更需要认识倡导人权主义。六、现代人权发展的变革6.1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人权变革。经过五四运动风暴洗礼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人权概念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6.2新民主主义革命争人权、争自由的浴血奋斗。6.3毛泽东人权思想的创立。6.4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确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人权制度[3]。中国在人权问题上的缺陷虽然我国在宪政建设和人权建设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我国现行法律体系还存在很多明显的缺陷,例如,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法、财政转移支付法等还存在无法可依的问题;宪法在保障人权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一直没有确认公民的知情权、信息权和迁徙自由权;民主法制尚不够健全,各级政府依法行政和尊重人权的意识有待加强,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相当突出等等。因此,我们必须切实从制度上、程序上保障“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走依法治国之路,建立法治政府,加强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尊严和权威,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尊重和保障人权,深化法制宣传教育,让更多人了解法律,运用法律。致谢大学时光转瞬即逝。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从确立题目,到开题写作,没当遇到问题,导师都会耐心的给我解释。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崇高的敬业精神、豁达及谦和的为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在学识上取得很大进步,在为人处世方面也受益匪浅。从论文的选题、构思、拟定提纲到写作,直至最终完成,自始至终都得到导师的谆谆教导。大到框架结构,小到语句细节,导师都提出了明确的指导建议。同时,我还要感谢传授我知识的各位老师们,感谢他们为我提供的无私帮助与指导。从他们那里我学到了专业前沿、时政热点以及谦和的品质,你们为我们的学业倾注了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