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语法全解析_第1页
古汉语语法全解析_第2页
古汉语语法全解析_第3页
古汉语语法全解析_第4页
古汉语语法全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语法(上)

第一节语法概说

每一种自然语言都有一定得语言得组合法则,人们只有按照一定得组合法则把语法单位组合起

来,才能构成语言,才能表达与交流思想。语言中得这种组合法则就就是语法。人们对于自然语言中

得组合法则进行研究所形成得科学,就就是语法学,或叫理论语法,亦简称语法。目前语法学界将语法

单位一般分为四级,即语素、词、短语、句子0各级语法单位内部又可以根据不同得语法特点而分

成若干大小不同得类别,例如词可以分为实词与虚词,实词又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虚词又

可以分为介词、连词、助词等;短语可以分为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等;句子可以分为单

句与复句,单句与复句内部又可以分为若干类。从历时得角度来瞧,在语音、词汇与语法这语言得三

要素当中,古今语音已经发生了巨大得变化,古今词汇得发展变化也就是相当大得,而只有语法就是

比较稳定得。尽管语法也就是一个极其复杂得交又网络,并且处在变动之中,然而就其基本结构来瞧,

古今语法仍然具有一致性。当然,与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语法毕竟有它得显著特点。譬如: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词类得数目大致相同,一般分为十二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然而在语法功能方面它们之间还就是有所不同,

例如:现代汉语里一般把代词划归实词,而古代汉语里则划归虚词,这就是根据古今汉语里代词得不

同特点而划分得。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实词方面得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古代汉语里存在着大量得词类活用现象。词类活用主要就是实词得活用,并且往往就是其她类

得实词活用为动词。现代汉语里也有词类活用,但远不及古代汉语,特别就是上古汉语那样普遍。

从词性方面来瞧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数词用作动词。从用法方面来

瞧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一般用法得动词,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使动用

法得动词,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意动用法得动词。另外,古代汉语里动词也有使动用法,还有为

动用法,等等。

古代汉语里数词与量词跟现代汉语相比,也有其特殊性。例如:古代汉语里量词不发达。先秦得

物量词主要就是随着度量衡制度得建立而出现得,汉代之后物量词有所发展,由普通名词而演变出

了一些物量词。动量词更不发达.先秦没有动量词,汉代以后才逐渐出现,到唐代才逐渐多起来,但就

是古代书面语中还就是很少使用。古代汉语里有一些数目字常常不就是用来表示实际得数量,而就

是用来表示夸大或众多得意思,有时则表示少得意思。这样得数目字就叫虚数。

古代汉语里数词与量词在组合能力与造句功能方面跟现代汉语相比也有差异。例如:现代汉语

里数词一般不能与名词直接组合;而古代汉语里,尤其在先秦,数词往往就是直接与名词组合。现代汉

语里表示动量得数词一般不单独做句子成分,要与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在句子中一般作补语;而古

代汉语里得数词常常直接与动词组合表示动量,在句子中一般作状语。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虚词方面得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古代汉语里虚词不仅用法复杂,并且兼类现象极为普遍。例如:“以"经常作介词,其用法较为

复杂,须根据上下文意仔细辨析;同时''以"还经常作连词,有时作代词、副词与助词。另外,“以”

本就是动词,还可作名词。这样一来,“以”跨了七个词类,其中五个虚词词类。

古代汉语里得人称代词与现代汉语有较大得不同,譬如:现代汉语里人称代词“我”、“您”、“她”

分别代表第一、第二与第三人称代词,而古代汉语里人称代词得数量远比现代汉语多;现代汉语里

“我”、“您”、“她”皆只作人称代词,而古代汉语里得人称代词有不少就是兼类词,譬如既可作人称

代词又可作指示代词,既可表示第一人称又可表示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现代汉语里“我”、“您”、

“她”皆可作主语、宾语与定语,而古代汉语里人称代词得语法功能则比较复杂,同时可以作这三种

句子成分得并不多见;古代汉语里人称代词得复数表示法也与现代汉语大不相同;有时古代汉语里

不使用第一人称代词与第二人称代词,而分别使用谦称与尊称。

古代汉语里得副词较为复杂。从数量来瞧,古代汉语里副词较为丰富,就是虚词中词语数量最多

得一类,远远超过了现代汉语副词中词语得数量;从类别来瞧,尽管人们对副词得分类不太一致,但

就是“谦敬副词”这一类却就是古代汉语里副词所特有得。

古代汉语里得语气助词与现代汉语也有较大得不同,譬如:古代汉语里得语气词数量较多,可分

为句首语气词、句中语气词与句末语气词等三类。其用法也较复杂;古代汉语里还常常连用两个或

三个语气词,以加强语气。

古代汉语里一个词有时同时兼有两个词得词性与意义,在语言结构中大都起两个词得语法作

用。这就就是古代汉语里特有得所谓“兼词”。

句子就是语言得使用单位。句子从结构方面来瞧,可分为单句与复句两类。古今复句差别不大,

只就是古代汉语里复句往往不用关联词语,而就是使用意合法。因此我们只介绍古代汉语单句得有

关知识。单句可分为主谓句与非主谓句两类。古今主谓句得句型有相同得一面,也有存在一定差异

得一面,其中判断句、被动句等,古今差异较大,古代汉语双宾语句也有其特点。

句子就是由词或短语组成得。根据词或短语在句子中不同得语法关系,可以将这些词或短语分

析为不同得句子成分。不同得词类,它们充当句子成分得功能就是不同得。各类词得造句功能古今

有相同得一面,也有存在一定差异得一面,其中名词、动词、副词得某些造句功能古今汉语就存在一

定得差异,如古代汉语里名词作状语、动词作状语、副词作谓语等。

汉语得语法手段最主要得、经常使用得就是语序与虚词。语序就是语法单位得排列次序。就

单句内部成分得排列次序而言,现代汉语里一般就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等等。

在语序方面,古今有相同得一面,也有存在一定差异得一面,如宾语得位置、谓语得位置、定语得位置

等。

古代汉语里还有比较多得省略现象,也存在着不少习惯说法。

学习古代汉语语法,主要就是掌握它与现代汉语不同得地方,或者说就是掌握古代汉语得语法

特点,因此我们在“语法”上下两章里就只重点介绍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语法得不同之处,还附带介

绍古文得标点与文言文今译方面得知识。

思考与练习

一、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实词方面得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虚词方面得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二节词类活用

跟现代汉语一样,古汉语中得每个词都比较固定地属于某一类词,各类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

分也有一定得分工。比如“天”、“山”等就是名词,名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走”、“去”等

就是动词,动词经常用作谓语,等等。但就是古汉语里得某些词在一定得语言环境中往往出现灵活性

得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得基本功能而具有另一类词得语法功能。这种现象就叫做词类活用。

如《史记•项羽本纪》:“范增数目项王。”其中得“目”字本为名词,这里临时充当了动词,作谓语。

古代汉语中得词类活用主要就是实词得活用,并且往往就是其她类得实词活用为动词。现代汉

语里也有词类活用,但远不及古代汉语,特别就是上古汉语那样普遍。现代汉语词类活用主要表现在

两个方面:一就是保留在成语中得词类活用现象,如生死肉骨、草菅人命、正本清源、兵贵神速等,

二就是口语与书面语中得词类活用现象,例如:

(1)可就是“友邦人士”一惊诧,我们得国府就怕了,“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好象失

去了东三省,党国倒愈象一个国,失去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象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

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象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得夸奖,永远“国”下

去一样。(鲁迅《“友邦惊诧“论》)

⑵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就是呼气了您!您里?,要不就是我信息灵……(鲁迅

《药》)

例(1)中得名词“国”前面有副词“不”修饰则活用为动词;“国”后面带补语“下去”也活

用为动词。这两处活用,使语言简洁,增强了讽刺性。

例⑵中得“运气”就是名词,这里得前一个“运气”带了宾语“您”,后一个“运气”单独处

在谓语得位置,都活用为动词。这两处活用,生动地描绘出了刽子手康大叔那种自鸣得意、“居功”

自傲得嘴脸。

⑶两岸得豆麦与河底得水草所发散出来得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吹来;月色便磐展在

这水气里。(鲁迅《社戏》)

⑷最惹眼得就是屹立在庄外临河得空地上得一座戏台,楔棚在远处得月夜中,与空间几

乎分不出界限。(鲁迅《社戏》)

例(3)中得“模糊”与例(4)中得“朦胧”都就是形容词带宾语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之后,既保留了形容词得属性,又能给人一种运动或变化得感觉,使语言生动。

从词类方面来瞧活用,主要有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数词用作动词等。

从用法方面来瞧活用,主要有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一般用法得动词,名词、形容词、数词

活用为使动用法得动词,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意动用法得动词等。另外,古代汉语里动词也有

使动用法,还有为动用法。严格地说,这不叫活用,但考虑到跟现代汉语相比,它得确具有特殊性,因此

也附带谈一谈动词得使动用法与为动用法。

一、名词用作动词

从造句功能方面瞧,普通名词得特点就是常作主语、宾语与定语。除了在判断句中作谓语之外,

一般不作谓语。从组合能力方面瞧,名词不受副词修饰,也不受助动词修饰。如果某个名词在一定得

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它得上述基本功能而具有动词得语法功能,那么就可以判断这个名词用作动

词。具体来说,名词用作动词大致有下面七种情况:

(一)名词单独处于谓语得位置上时,就用作动词。例如:

(1)公宫%。(《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⑵微禹,吾其隼乎?(《左传•昭公元年》)

⑶许子遇乎?(《孟子•滕文公上》)

⑷翼侯炙,鬼侯咿。(《韩非子•难言》)

(5)以古非今者族。(《史记•秦始皇本纪》)

⑹引兵理,无不下者。(《史记•高祖本纪》)

⑺陆处者在。(《淮南子•齐俗训》)

⑻昔禹木汤旱,百姓匮乏。(《盐铁论•力耕》)

名词单独处于谓语得位置而用作动词,我们在理解时一般要在名词之前加上一个相应得动词。

如果就是方位名词则在后面加动词。如:例⑴中得“火”就是“起火”得意思;例⑵中得“鱼”就

是“变成鱼”得意思;例(3)中得“冠”就是“戴帽子”得意思;例(4)中得“腊”,本义就是“干肉”,

“鬼侯腊”就是说“鬼侯被做成了干肉”;例(5)中得“族”就是“灭族”得意思;例(6)中得“西”

就是“西进”得意思;例(7)中得“农”就是“从事农业”得意思;例(8)中得“水”就是指“遭受水

灾”,“旱”就是指“遭受旱灾”。

(二)名词带宾语时,就用作动词。例如:

(9)从左右,皆时之,使立于后。(《左传•成公二年》)

(10)公子怒,将鞍之。(《国语•晋语》)

(11)决荧泽而本大梁。(《战国策•魏策》)

(⑵擅鼓人,赦死罪。(贾谊《治安策》)

(13)左右欲刃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4)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史记•留侯世家》)

(15)夏季行水杀草,善田畴。(柳宗元《时令论》)

(16)试再襄之,吾观其状,果困苦否。(马中锡《中山狼传》)

(17)明陛天南。(姚鼐《登泰山记》)

(18)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昭大号以承天下之梅也。(龚自珍《病梅馆记》)

名词带宾语而用作一般动词,我们在理解时一般要在名词之前加上一个相应得介词,并在名词

之后加上一个相应得动词;有时也可把该名词直接解释为相应得动词。如:例(9)中得“肘”可理解为

“用肘撞”;例(10)中得“鞭”可理解为“用鞭打”;例(11)中得“水”可理解为“用水淹”,也可直

接解释为“淹”;例(12)中得“爵”可理解为“用爵封”;例(13)中得“刃”可理解为“用刀杀”;例

(14)中得“履”可理解为“替……穿鞋”;例(15)中得“粪”可直接解释为“灌溉”;例(16)中得“囊”

可理解为“用囊装”;例(17)中得“烛”可直接解释为“映亮”;例(18)中得“绳”可直接解释为“衡

且,,

里O

(三)名词带介词结构作补语时,就用作动词。例如:

(19)请勾践女才于王,大夫女才于大夫。(《国语•越语上》)

(20)晋侯围曹,门焉,多死。(《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21)勇士入其大门,则无人口焉;入其闺,则无人用焉。(《公羊传•宣公六年》)

(22)其言谈者必部于法。(《韩非子•五蠹》)

(23)东夷之陶者器苦解,舜往医焉,期年而器牢。(《韩非子•难一》)

(24)后妃率九嫔事于郊,泰于公田。(《吕氏春秋•上农》)

(25)项军擘垓下。(《史记•项羽本纪》)

(26)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廊以露床,啖以枣脯。(《史记•滑稽列传》)

(27)有诸内,必殄诸外。(《孟子•告子下》)

(28)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郡彭城。(《史记•淮阴侯列传》)

关于这种情况,应注意两个问题:一就是有时名词后面省略了介词,如:例(25)中得“壁垓下''即"壁

(于)垓下”,例(28)中得“都彭城”即“都(于)彭城”。它们都就是动补短语,而不就是动宾短语。二

就是名词后面得兼词“焉”与“诸”应作补语瞧。因为“焉”就是“于就是”得合音,“诸”就是

“之于”得合音。如:例(20)与例⑵)中得“焉”字,例(27)中得“诸”字。

名词带介词结构作补语而用作动词,我们在理解时一般要在名词之前加上一个相应得动词。如:

例(19)中得“女”可理解为“做妾”(这里得“女”不宜解释为“做女”);例(20)中得“门”可理解

为“攻打城门”;例⑵)中得“门”可理解为“守门”,“闺”可理解为“守闺”;例(22)中得“轨”

本就是“法则、法度”,这里可理解为“符合法度”;例(23)中得“陶”可理解为“做陶器”;例(24)

中得“蚕”可理解为“养蚕”,“桑”可理解为“种桑”;例(25)中得“壁”本就是“军营”,这里可

理解为“扎营”;例(26)中得“席”可理解为“当做席”;例(27)中得“形”可理解为“表露”例(28)

中得“都”可理解为“建都”。

(四)名词前面有副词修饰时,就用作动词。例如:

(29)虞不膻矣。(《左传•僖公五年》)

(30)今京不废,非制也。(《左传•隐公元年》)

(31)不耕而食,不事而衣。(桓宽《盐铁论•相刺》)

(32)不足生于不在。(晁错《论贵粟疏》)

(33)百姓孰敢不磐像事豕以迎将军者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34)秦师遂本。(《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35)治家之宽严,亦犹国焉。(《颜氏家训•治家》)

(36)三日不接,父子不能相存。(《颜氏家训•涉务》)

(37)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如。(韩愈《师说》)

(38)但观之,慎勿?。(魏禧《大铁椎传》)

名词前面有副词修饰而用作动词,我们在理解时一般要在名词之前加上一个相应得动词。如:

例(29)中得“腊”可理解为“举行腊祭”;例(30)中得“度”可理解为“符合制度”;例(31)中得“蚕”

可理解为“养蚕”;例(32)中得“农”可理解为“从事农业”;例(33)中得“箪食壶浆”可理解为“拿

着箪食壶浆”;例(34)中得“东”可理解为“往东”;例(35)中得“国”可理解为“治国”;例(36)中

得“粒”可理解为“进粒米”;例(37)中得“师”可直接解释为“学习”;例(38)中得“声”可理解

为“出声”。

(五)名词前面有助动词作状语时,就用作动词。例如:

(39)公冶长可舂也。(《论语•公冶长》)

(40)假舟楫者,非能事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41)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掌。(《荀子•天论》)

(42)皇后兄王信可侯也。(《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43)吾亦欲木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史记•淮阴侯列传》)

(44)晚来天欲雪。(白居易《问刘十九》)

(45)陈骇涕不敢声。(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名词前面有助动词作状语而用作动词,我们在理解时一般要在名词之前加上一个相应得动词。

如:例(39)中得“妻”可理解为“娶妻”;例(40)中得“水”可理解为“游泳”;例(41)中得“祸”可

理解为“降祸”;例(42)中得“侯”可理解为“封侯”;例(43)中得“东”可理解为“往东”;例(44)

中得“雪可理解为“下雪”;例(45)中得“声”可理解为“出声

(六)名词前后有“而”连接时,就用作动词。例如:

(46)夫子式而听之。(《礼记•檀弓下》)

(47)骋而存有,何也?(《左传•成公十六年》)

(48)若阙地及泉,解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左传•隐公元年》)

(49)为臣而有,过而不惨,亡之本也。(《左传•襄公七年》)

(50)季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零而雨也。(《荀子•天论》)

(51)居楚而卷,居越而尊,居夏而夏。(《荀子•儒效》)

(52)寡人将立管仲为仲父,善者入门而左,不善者入门而有。(《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53)擎而归,君亲推之。(《左传•昭公十年》)

(54)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理。(《史记•项羽本纪》)

(55)夫五人之死,去今之摹而葬焉。(张溥《五人墓碑记》)

关于这种情况,应注意“而”字前面得名词就是不就是作主语,如果名词就是作主语,则不能用作

动词。如《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而”也可以连接状语与中心词,如《韩非子•外

储说左下》:“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

名词前后有“而”连接而用作动词,我们在理解时一般要在名词之前加上一个相应得动词。如:

例(46)中得“式”即“轼”,可理解为“凭轼”;例(47)中得“左右”可理解为“往左往右”;例(48)

中得“隧”可理解为“挖隧道”;例(49)中得“君”可理解为“像国君”;例(50)中得“零”本就是

古代一种求雨得祭祀活动,可理解为“举行求雨得祭祀”;例(51)中“而”后面得“楚”、“越”、“夏”

可分别理解为“变成楚人”、“变成越人”、“变成夏人”(即中原人);例(52)中得“左”、“右”可理解

为“往左”、“往右”。例(53)中得“辇”可理解为“乘辇”;例(54)中得“西”可理解为“往西”为

(55)中得“墓”可理解为“修墓”。

(七)名词用在“所”字后面时,就用作动词。例如:

(56)所呼不必美。(《韩非子•难四》)

(57)民之所誉,上之所礼,乱国之术也。(《韩非子•五蠹》)

(58)就是以令人完客所停。(《左传•襄公三H—年》)

(59)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60)非博士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⑹)而衣吾之所窜。(苏洵《易论》)

(62)孤山有陈时柏二株,其一为人所新。(苏轼《孤山二咏引言》)

名词用在“所”字后面而用作动词,我们在理解时一般可理解为“所+动词+得事物”,有时也

可理解为“所+动词”。如:例(56冲得“味”可理解为“所品尝得食物”;例(57)中得可理可理解

为“所尊敬得东西”;例(58)中得“馆”可理解为“所住宿得宾馆”;例(59)中得“瞥”即“鱼网”,

可理解为“所网得”例(60)中得“职”可理解为“所掌管得东西”;例(61)中得“蚕”可理解为“所

养得蚕”;例(62)中得“薪”可理解为“所砍伐”。

二、形容词用作动词

从造句功能方面瞧,形容词得特点就是常作谓语与定语,也可作状语、补语、主语与宾语。但就

是作谓语时,不能带宾语。从组合能力方面瞧,形容词不受助动词修饰。如果某个形容词在一定得语

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它得上述基本功能而具有动词得语法功能,那么就可以判断这个形容词用作动

词。具体来说,形容词用作动词主要有下面三种情况:

(一)形容词带宾语时,就用作动词。例如:

(1)就是以君子军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

(2)今兹未能,请辑之。(《孟子•滕文公下》)

⑶承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⑷小贤而理不肖。(《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5)夫以人言着我,必以人言罪我。(《韩非子•说林上》)

(6)上多足下,故赦足下。(《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7)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阴不欺。(《史记•商君列传》)

⑻又安敢事(之)耶?(柳宗元《捕蛇者说》)

(9)西人卡火器而号技击。(徐珂《冯婉贞》)

(10)有偏宠者,虽欲以序之,更所以祸之。(《颜氏家训•教子》)

形容词带宾语而用作动词,如果就是用作一般动词,我们在理解时可把该形容词直接解释为相

应得动词。下面得两种活用情况也可以这样处理。如:例(1)中得“远”可解释为“远离”;例(2)中

得“轻”可解释为“减轻”;例(3)中得“亲”与“善”可分别解释为“亲近”、“亲善”;例(4)中得

“近”与“远”可分别解释为“亲近”、“远离”;例⑸中得“善”可解释为“善待”;例⑹中得“多”

可解释为“赞扬”;例⑺中“明”可解释为“表明”;例(8)中得“毒”可解释为“痛恨”;例(9)中得

“长”与“短”可分别解释为“擅长”、“短于”;例(10)中“厚”可解释为“厚爱”。

(二)形容词前面有助动词或副词“乃”作状语时,就用作动词。例如:

(11)鼻大可个,小不可衣也。(《韩非子•说林下》)

(12)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多。(《荀子•天论》)

(13)江河可般。(《荀子•修身》)

(14)太子欲善,善人将至。(《国语•楚语上》)

(15)自上观之,至于子胥、比干,皆不足恭也。(《庄子•盗跖》)

(16)桓公立,(石错)乃考。(《左传•隐公三年》)

例(11)中得“小”与“大”可分别解释为“变小”、“变大”;例(12)中得“贫”可解释为“使(人)

贫穷”;例(13)中得“竭”可解释为“竭尽”;例(14)中得“善”可解释为“变善”;例(15)中得“贵”

可解释为“敬重”;例(16)中得“老”可解释为“告老”。

(三)形容词用在“所”字后面时,就用作动词。例如:

(17)故俗之所贵,主之所矮也;吏之所卑,法之所等也。(晁错《论贵粟疏》)

(⑻世之所商,莫若黄帝。(《庄子•盗跖》)

(19)毛媾、丽姬,人之所差也。(《庄子•齐物论》)

(20)别易会难,古人所事。(《颜氏家训•风操》)

例(17)中得“贵”可解释为“瞧重”,“贱”与“卑”都可解释为“轻视”,“尊”可解释为“尊

重”;例(18)中得“高”可解释为“敬佩”;例(19)中得“美”可解释为“赞美”;例(20)中得“重”

可解释为“重视”。

三、数词用作动词

从造句功能方面瞧,数词得特点就是常同名量词组合作定语,或同动量词组合作状语、补语。在

计算数目得句中可以作主语与宾语,极少数可作谓语。从组合能力方面瞧,数词不能同名词直接组合,

不受副词修饰。如果某个数词在一定得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它得上述基本功能而具有动词得语

法功能,那么就可以判断这个数词用作动词。具体来说,数词用作动词大致有下面四种情况:

(一)数词带宾语时,就用作动词。例如:

(1)素丝组之,良马与之。(《诗•邮风•干旄》)

⑵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礼记•中庸》)

(3)霸主将德就是以,而三三之,其何以长有诸侯乎?(《左传•成公八年》)

(4)女也不爽,士或其行。士也罔极,?■其德。(《诗•卫风•氓》)

⑸上帝临汝,无或尔心。(《诗•大雅•大明》)

⑹不迁怒,不或过。(《论语•雍也》)

(7)王者之制,道不过三代,法不或后王。(《荀子•王制》)

(8)法后王,统礼仪,二制度。(《荀子•儒效》)

(9)孰能二之?(《孟子•梁惠王上》)

(10)今君虽杀臣之身以三之可也。(《韩非子•十过》)

当数词带宾语用作动词时,有一般用法,也有使动用法。其意义比较灵活,可根据具体情况来解

释。如:例⑴中得“五”可解释为“用五匹马”;例(2)中得“百”与“千”可分别解释为“一百次

地做”、“一千次地做”;例⑶中得“二三之”为使动用法,可解释为“反复无常”;例(4)中得“二三”

与“贰”都就是使动用法,可解释为“两样”;例(5)中得“贰”也就是使动用法,可解释为“生疑”;

例(6)中得“贰”就是使动用法,可解释为“两次”;例⑺中“贰”可解释为“背离”;例(8)与例(9)

中得“一”都就是使动用法,可解释为“统一”;例(10)中得“三”就是使动用法,可解释为“把身体

砍为三段”。

(二)数词带补语时,就用作动词。例如:

(11)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冢于己。(《左传•隐公元年》)

(12)以其无礼于晋,且或于楚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以上两例中得“贰”都就是“两属”得意思。

(三)数词前面有副词作状语时,就用作动词。例如:

(13)黎民咸或。(《尚书•五子之歌》)

(14)从许子之道,则市价不或,国中无伪。(《孟子•滕文公上》)

(15)与臣而将坦矣。(《战国策・魏策》)

(16)晋、楚伐郑,自今郑国不丹百年弗得宁矣。(《左传•襄公八年》)

例(13)中得“贰”可解释为“贰心”;例(14)中得“贰”可解释为“两样”;例(15)中得“四”

可解释为“成为四(人)";例(16)中得“四五”可解释为“经过四五”。

(四)数词单独处在谓语得位置上时,就用作动词。例如:

(17)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或。(《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18)势齐则不:,众齐则不使。(《荀子•王制》)

(19)六王毕,四海(杜牧《阿房宫赋》)

例(17)中得“贰”可解释为“贰心”;例(18)与(19)中得“一”可分别解释为“一致”与“统

四、使动用法

一般说来,如果谓语动词带了宾语,那么宾语就就是这个谓语动词支配得对象,但就是古代汉语

里得动宾关系就是十分复杂得,或为一般动宾关系,或为特殊动宾关系。其中特殊动宾关系主要有:

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等。

如果谓语动词带了宾语,而宾语又不就是这个谓语动词支配得对象,而就是动作行为得发出者,

并且就是主语使宾语发出得,那么这种现象叫使动用法。用于使动用法得动词叫“使动词”或“致

动词”。我们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换言之,也就就是(主语)使宾语产生某种

动作行为。如《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瞥。”其中得“走”这

一动作得发出者就是宾语“蒙鹫”,并且就是主语(公子)使宾语(蒙鹫)发出得。

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时,可以有使动用法;动词本身,也可以有使动用法。

(一)名词得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动词之后,如果它就是使所带得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得人或事物,那么这个名词

就用作使动用法得动词。这就就是名词得使动用法。例如:

⑴我疆我理,串本其亩。(《诗•小雅•信南山》)

(2)于就是本诸侯之师。(《左传•襄公元年》)

(3)故王不如本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史记•苏秦列传》)

⑷乘势,则哀公卑仲尼。(《韩非子•五蠹》)

⑸公若曰:“尔欲后手我乎?"(《左传•定公十年》)

(6)就是欲卑袭我也,就是欲刘.我也。(胡铃《上高宗意动封事》)

(7)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史记•晋世家》)

(8)项王虽霸天下而县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史记•淮阴侯列传》)

⑼A其人,火其书,卑其居(韩愈《原道》)

(10)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马中锡《中山狼传》)

例⑴中得“南东其亩”就是“使其亩向南向东”;例(2)与例(3)中得“东”都就是“使……往东”;

例(4)中得“臣仲尼”就是“使仲尼为臣”;例⑸与例(6)中得“吴王我”与“我”、“刘豫我”分别就

是“使我成为吴王那样得人”、“使我成为臣妾”、“使我成为刘豫那样得人”。例(7)中得“国异姓”

就是“使异姓建国”;例(8)中得“臣诸侯”就是“使诸侯为臣”;例⑼中得“人其人”、“庐其居”

就是“使其人(宗教徒)成为人(返俗之人)”、“使其居处(寺庙)成为住房”;例(10)中得“肉骨”就是

“使骨长肉”。

(二)形容词得使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动词之后,如果它使所带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得性质或状态,那么这个形

容词就用作使动用法得动词。这就就是形容词得使动用法。例如:

(11)人量己以进。(《论语•述而》)

(12)古之为治者,将以尊民。(《老子》)

(13)以生君臣,以筝父子,以哮兄弟,以与夫妇。(《礼记•礼运》)

(14)百余冠之岌岌兮,卡余佩之陆离。(《楚辞•离骚》)

(15)辱其墙垣。(《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16)其达士,*其居,券其服,饱其食。(《国语•越语上》)

(17)今媪停长安君之位。(《战国策•赵策》)

(⑻儒者在本朝则蓑政,在下位则蓑俗。(《荀子•儒效》)

(19)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凰项王意。(《史记•留侯世家》)

(20)春风又攀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

例⑴)中得“洁己”就是“使已洁”;例(12)中得“愚民”就是“使民愚”;例(13)中得“正君臣”、

“笃父子”、“睦兄弟”、“与夫妇”分别就是“使君臣正”、“使父子笃”、“使兄弟睦”、“使夫妇与”;

例(14)中得“高余冠”、“长余佩”就是“使余冠高”、“使余佩长”;例(15)中得“厚其墙垣”就是“使

其墙垣厚”;例(16)中得“洁其居”、“美其服”就是“使其居洁”、“使其服美”;例(17)中得“尊长

安君之位”就是“使长安君之位尊”;例(18)中得“美政”、“美俗”就是“使政美”、“使俗美”;例

(19)中得“固项王意”就是“使项王意固”;例(20)中得“绿江南岸”就是“使江南岸绿”。

(三)动词得使动用法

如果动词所带得宾语成为了这个动作行为得发出者,并且就是主语使宾语发出得,那么这个动

词就用作使动用法得动词。这就就是动词得使动用法。

第一,不及物动词带宾语时,往往用作使动用法。例如:

(21)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本之。既本之,则案之。(《论语•季氏》)

(22)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演。(《荀子•天论》)

(23)就是子报仇之时也,而子何故肯逃我?(《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24)我能举死人。(《吕氏春秋•别类》)

(25)毕礼而用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6)含相如广成传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7)匈奴使其贵人至汉,病。汉予药,欲塞之,不幸而死。(《史记•匈奴列传》)

(28)汉兵二千里客居,齐城皆反之,其势无所得食,可无战而当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例(21)中得“来之”、“安之”就是“使之来使之安”;例(22)中得“病”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就是“使之病”;例(23)中得“逃我”就是“使我逃”;例(24)中得“起死人”就是“使死人起”;例

(25)中得“归之”就是“使之归”;例(26)中得“舍相如”就是“使相如住宿”;例(27)中得“愈之”

就是“使之愈”;例(28)中得“降”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就是“使之降”。下面得例句可仿此解释。

第二,及物动词也有使动用法,但就是比较少见。例如:

(29)子曰:“求也退,故世之;由也兼人,故逑之。”(《论语•先进》)

(30)欲辟土地,咽秦楚。(《孟子•梁惠王上》)

(31)穰岁之秋,疏客必像。(《韩非子•五蠹》)

(32)公将尝膳,姬曰:“所由远,请使人尝之学人,人死;像狗,狗死。(《吕氏春秋•上

德》)

(33)非能耕而住之,织而衣之也。(晁错《论贵粟疏》)

(34)夫以曾参之贤与其母信之也,三人”之,其母惧焉。(《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35)又何吝一躯,照我而全微命乎?(马中锡《中山狼传》)

第三,使动词有时带两个宾语,这时前一个宾语(间接宾语)就是动作行为得发出者,后一个

宾语(直接宾语)就是动作行为支配得对象。例如:

(36)季氏保大夫酒。(《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37)吾欲辅重耳而△之晋,何如?(《韩非子•十过》)

(38)宁许以负秦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36)中得“饮大夫酒”就是“使大夫饮酒”;例(37)中得“入之晋”就是“使之入晋”;例(38)

中得“负秦曲”就是“使秦负曲”。

第四,一个一般用法得及物动词与一个不及物得使动词连用,可以同带一个宾语。例如:

(39)今夫水,等而然之,可使过辄激而勺之,可使在山。(《孟子•告子上》)

(40)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摩处广。(《史记•李将军列传》)

⑷)君将惠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42)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播而本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例(39)中得“搏而跃之”就是“搏之而使之跃”,“激而行之”就是“激之而使之行”;例(40)

中得“盛卧广”就是“盛李广使李广卧”;例(41)中得“哀而生之”就是“可怜我并使我活下去”

得意思;例(42)中得“烧而走”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就是“烧之而使之走”。

五、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就是指谓语动词对于宾语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得意思。用于意动用法

得动词叫“意动词”。只有名词与形容词用作动词时,才有意动用法。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一)名词得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动词之后,如果它把宾语瞧作这个名词所代表得人或事物,那么这个名词就用作意动

用法得动词。这就就是名词得意动用法。我们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就是这个名

词所代表得人或事物。在理解时可用“以……为……”或“把……当作……”格式来解释。例如:

(1)室珠玉者殃必及身。(《孟子•尽心下》)

⑵(云)托地而游宇,京风而于雨。(《荀子•云赋》)

(3)不如吾闻而哲之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4)其谓之秦何?衷然之也。(《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

⑸孟尝君率我。(《战国策•齐策》)

(6)吾从而呼之。(韩愈《师说》)

⑺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柳宗元《封建论》)

(8)邑人奇之,稍稍寒客其父。(王安石《伤仲永》)

(9)公子乃自骄而切之,窃为公子不取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例(1)中得“宝珠玉”就是“以珠玉为宝”;例(2)中得“友风”就是“以风为友”,“子雨”就

是“以南为子”;例(3)中得“药之”就是“把它当作药";例(4)中得“夷狄之”就是“把她当作夷

狄”;例(5)中得“客我”就是“把我当作客”;例(6)中得“师之”就是“以之为师”;例⑺中得“君

君”就是“把君主当作君主”;例(8)中得“宾客其父”就是“把其父当作宾客”;例(9)中得“功之”

就是“以之为功:

(二)形容词得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动词之后,如果它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得性质或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

就用作意动用法得动词。这就就是形容词得意动用法。我们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主语)认为宾

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得性质或状态。在理解时可用“以……为……”、"把……当作……”或

“认为……怎么样”等格式来解释,有时也可以直接用一个相应得动词来解释。例如:

(10)甘其食,蓑其服。(《老子》)

(11)孝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⑵不举千里而来。(《孟子•梁惠王上》)

(13)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韩非子•说难》)

(14)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

(15)吾妻之蓑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齐策》)

(16)固已倭之矣。(《史记•陈涉世家》)

(⑺就是故明君觉五谷而蝮金玉。(晁错《论贵粟疏》)

(18)渔人甚早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19)邑人号之,稍稍宾客其父。(王安石《伤仲永》)

例(10)中得“甘其食”就是“以其食为甘”,“美其服”就是“以其服为美”;例(11)中得“老

吾老”就是“把自己得老人当作老人”,也可以直接解释为“尊敬自己得老人”;“幼吾幼”就是“把

自己得小孩当作小孩”,也可以直接解释为“爱护自己得小孩”;例(12)中得“远千里”就是“以千

里为远”;例(13)中得“智其子”就是“认为其子智”;例(14)中得“贱之”就是“认为她贱”,也可

以直接解释为“轻视她、瞧不起她”;例(15)中得“美我”就是“认为我美”;例(16)中得“怪之”

就是“认为这件事奇怪”;例(17)中得“贵五谷”就是“以五谷为贵”,也可以直接解释为“重视五

谷”,“贱金玉”就是“以金玉为贱”,也可以直接解释为“轻视金玉”;例(18)中得“异之”就是“认

为这种景象奇异”;例(19)中得“奇之”就是“认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