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课堂实录_第1页
寡人之于国-课堂实录_第2页
寡人之于国-课堂实录_第3页
寡人之于国-课堂实录_第4页
寡人之于国-课堂实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寡人之于国也》课堂实录授课者:抚宁五中陈秀莉执教班级:抚宁五中高一(4)班教学模式:新课改教学方法:教师引导法小组展示法教学课时:第二课时铃声响起——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导入新课)三岁时父亲去世,他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母亲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于是他开始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大家知道老师说的是谁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名轲,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也经常以孔孟并称,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主张实行仁政即王道,强调民贵君轻,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寡人之于国也》来了解他的思想。师:这篇文章是梁惠王和孟子的一场对话,这场对话围绕什么问题来展开呢?孟子对此又是如何一一来解答的。请同学们朗读1——4段。生读1——4段师:同学们读得非常好,很整齐。那么在第一段中,梁惠王提出了一个什么疑问呢?生(思考后)齐答: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师:它针对的主要问百姓加多加少的问题。这里要注意一个重点词,“加”,结合课下注释,识记“加”的意思。生齐声:更师:邻国的百姓不更少,我的百姓不更多。他对于这一问题产生了疑惑。为什么会有这种疑惑呢?(提示)因为他觉得……用原文的语句回答。生1:“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师:对,非常尽心。表现在哪里?快速筛选信息,用原文语句回答,并翻译。生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翻译是:河内闹饥荒的时候,他把自己的老百姓移到了河东。把粮食移到了河内。河东闹饥荒的时候也是如此。师:很好,这是梁惠王采取的一个具体措施。这里的凶是什么意思?结合课下注释进行积累(板书:凶)生齐答:饥荒师:梁惠王采取了这样一个移民移粟的办法,他觉得自己非常用心了。然后和他自己觉得和邻国相比,自己更用心,所以才发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来。师:对于梁惠王提出的问题,孟子是怎样来回答的?请一位同学读一下第二段。生3:朗读第二段师:(提示:熟话说伴君如伴虎,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用了什么方法?)生齐声:比喻。师:打了一个比方,用什么来打比方?生齐声:作战师:对,作战。“王好战,请以战喻。”他知道梁惠王比较喜欢战争,就用这个师:“未之有也”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提示:想一想这句话的标志,有否定词,有代词)班长:宾语前置。师:很好,其实它的正常语序是“未有之也”。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孟子在这里提到的仁政思想包括两个层面,即: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有了一定的措施还需要一定的态度,孟子是如何向梁惠王说明我们在具体施行时的一种态度的?让我们在下文中找答案。生齐读: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师:这几句应该怎么翻译?第六组的同学翻译。组6:猪狗吃人的食物却不加以制止,道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发放粮食。人死了,则说不是我的错,这是收成不好。师:这里有一个通假字。生齐声:涂师:很好。(板书:涂)后面这句“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应该怎么翻译?第七组的同学回答。组7:这与拿刀杀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区别呢?师:非常好。这里的“何异于”就是“和……有区别”。同学们注意到了吗,孟子没有直接来说明具体的态度,但是我们从这些语句中可以读出来孟子认为一个需要一种怎样的一种态度?生9:爱民师:那么这里提到的那些人说收成不好,说是兵器杀的人,这是一种怎样的行为?生齐声:推卸责任。师:所以这里孟子就是在向梁惠王说明一种具体态度。前面举的那些行为都是不应该的。正确的态度应该积极寻找主观原因,找到合理的治国策略,而不是推卸责任。如果说“王无罪岁”,那么,才会“天下之民至”也。这里的“罪”怎么解释?是什么用法?生齐声:归罪名词做动词师:如果大王不去归罪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就会归顺你了。这里孟子从反面突破,来告诉梁惠王应该有一种正确合理的治国态度。孟子设置了一个圈套,让梁惠王进入说话的内容。下面我们将整篇文章的思路理一下。本文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孟子抓住梁惠王的心理,用设喻手法欲擒故纵,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最后还是回到梁惠王最关心的问题,“斯天下之民至”。结构清晰,这是孟子文章的一个特点。文中还用了哪些方法?生齐声:设喻排比师:排比集中体现在哪里?生齐声:第五段。师:王道之始,王道之成,用层层排比来增强说话的气势。让梁惠王明白,如果要使百姓加多,就必须施行仁政。下面让我们齐读全文。再次感受一下孟子的论辩气势。生齐读师:很好。整篇文章重点的字词希望大家课后能掌握。我们除了掌握重点字词和孟子的论辩艺术还应该掌握孟子的思想。孟子的核心思想是……生齐声:仁政师:在他看来最重要的是……生齐声:老百姓师:我们一起来看文章最后一段,思考一下,孟子的思想对我们现今还有怎样的指导意义?生思考一分钟生10:鸡豚狗彘之蓄,无失其时师:其实有些做法,现实生活中还是有的,比如现在有些家庭养宠物,宠物吃的可能比人都好。生11:现在森林资源破坏比较严重,……师:我们要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