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专题研究汇报_第1页
绿色建筑专题研究汇报_第2页
绿色建筑专题研究汇报_第3页
绿色建筑专题研究汇报_第4页
绿色建筑专题研究汇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建筑专题研究汇报RESEARCH

REPORT

PROJECT

OFGREENBUILDING2015.3.3目录绿色建筑概论国内外发展概况认证标识体系成本与价值分析国内外经典案例现有项目的应用未来项目的应用1绿色建筑概论GreenBuilding概念解读绿色建筑: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GBT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三要素: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资源跟能源;创造一个健康安全、适用和经济的活动空间;

绿色建筑与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都注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而绿色建筑还强调人的健康、舒适空间,因此概念更先进;

设计原则节约能源:太阳能、风能等的利用;风冷系统的设置,使建筑能够有效利用夏季主导风向;

节约资源:减少资源的使用,强调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回归自然: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一致、互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的无害性;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事宜;

利用风能融入环境舒适空间利用太阳能建造特点地理位置:无污染,无毒害;地质较好;地温适宜,地磁适中;材料选择:无毒无害;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节约用材;绿色材料;能源利用: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发电、取暖、供热;风力发电;排放控制:控制生活污废水的排放;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雨水回收系统;技术措施雨水回收系统光伏电池遮阳板系统地源热泵系统Led节能照明系统中水回用系统太能能发电系统通风幕墙系统通风幕墙系统不止这些……..与一般建筑区别封闭:绿色建筑内部与外部有效连通,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能根据气候变化进行自适应调节;

资源:绿色建筑被看做为一种资源,以最小生态跟资源代价创造最大发展利益;

节能:绿色建筑减少能耗,能够产生可再生资源,是“零能耗”、“零排放”建筑;

风格:绿色建筑推行本地材料,尊重当地文化传统,随气候、自然资源及文化差异呈现不同风貌;

形式:绿色建筑从与自然和谐出发,可持续发展,达到形式的多样性跟丰富性;

时间:绿色建筑是在全寿命周期内,为人类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

92国内外发展概况DevelopmentSurvey国外发展国际上对绿色建筑的探索和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把生态学和建筑学两词合并,提出“生态建筑学”的新理念。1963年V.奥戈亚提出建筑设计与地域、气候相协调的设计理论。1969年美国风景建筑师麦克哈格提出建造生态建筑的有效途径与设计方法,它标志着生态建筑理论的正式确立。石油危机后,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注重建筑节能的研究,太阳能、地热、风能、节能围护结构等新技术应运而生,其中在掩土建筑研究方面的成果尤为突出。建筑节能体系日趋完善,并在英、德等发达国家广为应用,但建筑物密闭性提高后产生的室内环境问题逐渐显现。

绿色建筑理论研究开始走入正规。1991年布兰达·威尔和罗伯特·威尔合著的《绿色建筑:为可持续发展而设计》问世,阿莫里.B.洛温斯在文章《东西方的融合:为可持续发展建筑而进行的整体设计》中指出:“绿色建筑不仅仅关注的是物质上的创造,而且还包括经济、文化交流和精神等方面。”目前绿色建筑体系较为完善的国家有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内发展国内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及研究始于90年代1980~19901990~20002000~20052005~2010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组织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口号;1987年,联合国环境署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1992年巴西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大力推动了绿色建筑的发展;1994年国务院颁布《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1999年,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召开,通过《北京宪章》。2001年,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2002年,建设部—《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等;2004年,建设部—《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小区)管理办法》等;2005年,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召开,发表《北京宣言》等。

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7年,出台《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2008年,成立城市科学研究会节能与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2009年,发布了《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提出要立足国情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2009年、2010年分别启动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编制工作。绿色建筑在国内正处于不断发展阶段,绿色建筑的发展将是建筑发展的主流;国内现状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年底绿色建筑标识项目评审共通过1446个项目名单2011年后保持强劲的增长;

按规划,“十二五”末期,每年将新建1000个绿色建筑项目;

2013按面积统计按项目数统计发展前景宏观环境:建筑行业大发展、大变革时期;行业标准及认证体系越来越丰富完善;绿色建筑建造技术及成本管控技术越来越成熟;政策优惠越来越大,公众观念意识越来越强;国内外建筑将快速向绿色建筑方向发展,绿色建筑在未来将成为建筑业主流;143认证标识体系LabelingSystem国外绿色建筑标准美国LEED:国际性绿色建筑认证系统,1998年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建立,开始了绿色建筑认证工作;

英国BREEAM:英国建筑研究院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始创于1990年,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全球最广泛使用的绿色建筑评估方法;

日本CASBEE:以各种用途、规模的建筑物作为评价对象,从“环境效率”定义出发进行评价;试图评价建筑物在限定的环境性能下,通过措施降低环境负荷的效果;

法国HQE:法国推出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也是一个活跃在国际市场上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澳大利亚NABERS、荷兰GreenCalc、德国DGNB、新加坡GREENMARK、印度GRIHA

、意大利ProtocolloItaca……

“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是依据《标准》、《技术细则》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对处于规划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按照《管理办法》对其进行评价标识。标识有效期为2年。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是依据《标准》、《技术细则》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运行使用部分)》,对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按照《管理办法》对其进行评价标识。标识有效期为3年。国内绿色建筑的认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绿色施工导则><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试行修订)><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运行使用部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绿色建筑主要标准及文件绿色建筑标识的两个阶段国内目前最常用的认证美国LEED认证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美国LEED认证LEED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1996年制定。LEED是性能标准,主要强调建筑在整体、综合性能方面达到“绿化”要求。(得到认证的建筑不一定是节能建筑)LEED很少设置硬性指标,各指标间可通过相关调整形成相互补充,以方便使用者根据本地区的技术经济条件建造绿色建筑。LEED是自愿采用的评估体系标准。被认为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评价标准,且我国已成为第二大LEED认证市场。

考察对象LEED2.2比例LEED3.0比例选址与环境管理1420%2624%水资源利用效率57%109%能源和大气环境1725%3532%材料和资源1319%1413%室内环境质量1522%1514%设计流程创新57%65%区域优势

0%44%合计69100%110100%LEED宣扬绿色建筑的市场价值和投资回报消费者们购买/投资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市场价值不断提高经过美国LEED官方统计,通过LEED认证的项目在经济跟环境上的5点好处:建筑价值提升7.5%;

运营成本降低8-9%;租金提高3%;

入住率提高3.5%;投资回报提高6.6%;总分110分,分四个认证等级:认证级40-49分;银级50-59分;金级60-69分;铂金级80以上;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级一般项数(共40项)优选项数共9项

节地与室外环境共8项节能与能源利用共6项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共6项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共7项

室内环境质量共6项

运营管理共7项

423324--★★

5344353★★★

6455465等级一般项数(共43项)优选项数共14项

节地与室外环境共8项

节能与能源利用共10项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共6项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共6项

室内环境质量共6项

运营管理共7项★

343534--★★

4646456★★★

58575610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公共建筑)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住宅建筑)来源:《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按阶段分类根据规划设计阶段和运营阶段分别为:1.“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时间:施工图通过审查;2.“绿色建筑标识”申报时间:建筑竣工验收,运营满一年。两个阶段标识的设置是中国绿色建筑评价的特色,与其他国家不同标识按星级划分绿色建筑设计标识”和“绿色建筑标识”均分为三个等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等级最高)两种认证的比较LEED认证选项强调内容比较结果强调内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选项选址与环境管理侧重于场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同样包括节地、交通、环境保护等方面,侧重点不同侧重于人均居住用地效率的提高节地与室外环境水资源利用效率节水景观设计、废水利用、节约用水基本相似节约雨水、用水、及废水的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能源和大气环境优化能源、耗能组件、可再生能源利用

基本相似,LEED单项要求高,但最低认证要求项数少耗能组件、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材料和资源对旧建筑物和拆除建筑物的材料回收使用均包括当地取材及旧物利用,但侧重点不同在开发之始减少用材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强调二氧化碳检测、低污染材料、住户的系统可控性等LEED要求相对较高强调开窗、结露、室内温度、通风等室内环境质量在重点项的节能与节水相似,其它方面各有侧重,LEED在部分选项上要求更高204成本与价值CostAndValue成本增量(居住项目)一星级单位面积成本增量(元/㎡)平均63元/㎡一星级主要成本增量项目二星级单位面积成本增量(元/㎡)平均131元/㎡三星级单位面积成本增量(元/㎡)平均219元/㎡二星级主要成本增量项目三星级主要成本增量项目价值分析(居住项目)发展绿色建筑是建筑业发展趋势,跟上发展步伐,同时也能顺应政府意向;

政府政策优惠及奖励补助机制;

从概念上说是可持续的,容易对公众形成亲和力,吸引客户注意;

成本的增量可通过新技术、新概念的掩饰下转嫁于买主身上,降低成本增量;

新技术、新设备带来的运行费用降低,维护简单;

提升开发商的社会责任感及品牌知名度;

可以成为集团的另一个品牌立足点;

235国内外经典案例ClassicCase国外案例主要(生态)设计特征:1.空中花园:从一个三层高的植物绿化护堤开始,沿建筑表面螺旋上升;2.中庭:使凉空气能通过建筑的过度空间;

3.绿化种植为建筑提供阴影和富氧环境空间;4.曲面玻璃墙在南北两面为建筑调整日辐射得热量。浅绿色的玻璃成为通风滤过器,室内不至于完全被封闭;

5.办公室都设有外阳台和通高的推拉玻璃门,控制自然通风的程度;

6.所有楼电梯和卫生间都是自然采光和通风;7.屋顶露台由钢和铝的支架结构所覆盖,它同时为屋顶游泳池及顶层体育馆的曲屋顶(远期有安装太阳能电池的可能性)提供遮阳和自然采光;8.房间形成一个核心桶,通过交流空间的设置消除了黑暗空间;

9.一套自动检测系统被用于减少设备和空调系统的能耗。马来西亚米那亚大厦国外案例它是BRE的有关环境研究的一个试验产品。能源系统是设计师为一个尺度适中的办公建筑精心设计的,使之成为新一代生态办公建筑的模范之作。采光自然通风地下水降温遮阳板太阳能英国BRE楼国内案例深圳大梅沙万科中心整体挑高9到15米,底部自然透风和良好遮阴效果,绿化率达到100%以上;中水和污水全部回收,通过人工湿地进行生物降解处理,每日的水处理量达到100吨;整体工程可节约50%自来水,并实现100%污水处理。自动调节的创新式外遮阳系统能够降低空调能耗。外遮阳系统会根据太阳高度角以及室内的照度,在0~90度范围内自动调节水平遮阳板。使用本地材料,减少运送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采用可再生材料、快生木材。采用清水混凝土的做法,不做吊顶,节约大量装修费用。楼顶2000多平方米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总发电量30万度,为大楼降低14%的总体能耗。灵活的照明方式,配合节能型光源及灯具的使用,能耗比同等规模同类建筑减少30%左右。建筑进深控制20米以内,开窗率高达30%,保证了自然通风、采光及形成对流。空调系统:空调出风口都是在地板上,节约能量;采用了冰蓄冷系统,利用峰谷电价差节省运行费用。室内环境质量:吸烟室以及配套的排烟系统,保证室内的环境具有良好的空气素质。通风量增加了30%,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装修严格选用低放射物质。池水中央是一个下凹的空间,这是为万科中心地下空间的采光而设计。材料用水采光通风太阳能照明系统架空地下采光中庭零能耗中庭采暖空调的冷热源由地源热泵系统提供,地源热泵、采暖空调系统的能耗及照明等其他能耗由太阳能光电系统提供。通过地源热泵系统和太阳能光电的综合利用,使中庭能够实现自给自足的零能耗目的。运行参数实时监测通过建筑监测系统的布置,实现建筑信息化数据收集与智能控制,实时反映建筑能耗状况,节能率,节水率等运行参数,根据实际情况自动控制设备运行状态。建筑节能目标≥65%外墙采用性能优良内保温构造;屋面采用高效的种植保温屋面;高保温、高气密性的玻璃幕墙;外立面采用,降低夏季建筑整体隔热活动外遮阳效果,又不影响冬季建筑采暖需求。国内案例上海张江集电港办公中心生活污水零排放所有建筑生活污水统一收集,经过污水处理,达到水质要求,全部回用于建筑冲厕,绿化和景观用水。呼吸幕墙围护结构热工(传热系数1.0)遮阳(遮阳系数0.1)通风(呼吸循环通风)造价(中厅采用,实现中厅零能耗)方案编号遮阳形式节能率方案一固定遮阳45%方案二全部活动硬遮阳70%方案三部分活动硬遮阳,固定遮阳66%方案四部分活动软遮阳,固定遮阳63%外遮阳系统国内案例上海同济大学文远楼生态节能技术选用地源热泵技术太阳能及燃料补能系统辐射吊顶技术内遮阳节能系统绿色材料及保温系统屋顶花园节能照明系统智能控制即时展示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国内案例自然通风方面天然采光热湿独立式空调系统太阳能利用智能控制中水处理回用生态绿化绿色建材节能照明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306现有项目的应用Project

Application惠南项目项目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惠南镇,M05-01地块的14号楼拟达到三星级标准,其余建筑拟达到二星级标准。节能与能源利用:遮阳方式为中置百页;空调设备性能系数,三星区域达到一级;采用效率高的用能设备跟系统;屋顶绿化;节材与材料资源的利用:装饰性构件造价小于总价2%;现浇混凝土全部采用预拌混泥土;14#楼PC构件的工厂化率大于15%;室内环境质量:满足日照标准;满足采光通风标准;满足隔声标准;运营管理:垃圾房设置排气、冲洗、排水设计;安全可靠的智能化系统;设备管道位置便于维修;节水与水资源的利用:雨水回收系统,用于景观及道路浇洒;各个用水点处供水压力的控制,各类用水器具满足2级节水效率;

327未来项目的应用Project

Application“四节两环保”技术绿色建筑“四节两环保”是未来发展主导趋势,是绿色建筑的核心四节两环保建筑节能建筑节地建筑节水建筑节材室内环境保护室外环境保护节地节水节材节能“四节两环保”技术—节能太阳能光热系统太阳能供暖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热能,通过集热设备采集太阳光的热量,再通过热导循环系统将热量导入至换热中心,然后将热水导入地板采暖系统,通过电子控制仪器控制室内水温。在阴雨雪天气系统自动切换至燃气锅炉辅助加热让冬天的太阳能供暖得以完美的实现。春夏秋季可以利用太阳能集热装置生产大量的免费热水。利用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效应将太阳辐射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转化为电能后储备在蓄电池中,供用电装置使用。太阳能光伏系统“四节两环保”技术—节能地源热泵系统(原理:以岩土体为冷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埋管换热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热冷冷热热热冷暖暖

暖暖暖冷在冬天,我们从土壤中吸取热量在夏天,我们把热量排到土壤中“四节两环保”技术—节能毛细管三维辐射采暖制冷系统冬季,毛细管内流淌着较低温度的热水,均匀柔和的向房间辐射热量;夏季毛细管内流动着温度较高的冷水,均匀柔和的向房间辐射冷量。由于毛细管席换热面积大,传热速度快,因此传热效率更高。

“四节两环保”技术—节能采用温度与湿度两套独立的空调控制系统,分别控制、调节室内的温度与湿度,从而避免了常规空调系统中热湿联合处理所带来的损失,处理效率高,耗能低。由于温度、湿度采用独立的控制系统,可以满足不同区域和同一区域不同房间热湿比不断变化的要求,克服了常规空调系统中难以同时满足温、湿度参数的要求,避免了室内湿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