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教师基本功科学学科理论试题(附答案)_第1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师基本功科学学科理论试题(附答案)_第2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师基本功科学学科理论试题(附答案)_第3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师基本功科学学科理论试题(附答案)_第4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师基本功科学学科理论试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盐渎实验学校科学教师基本功测试题姓名:得分:一、

填空题(30分):1.空气的组成按体积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2.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

金刚石

,硬度最小的是

石墨

。3.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从内到外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4.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

气体

交换,使

氧气

进入血液,同时排出

二氧化碳

。5.人体内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6.脑由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其中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协调肌肉的运动。7、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8、科学课程内容标准所涉及的三个领域是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

选择题(30分):1.2010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是罗伯特.爱德华兹,他被称作(A)A.试管婴儿之父B.克隆之父C.多莉之父D.干细胞研究之父2.厄尔尼诺属于什么现象(D)A.物理现象B.社会现象C.天文现象D.天气现象3.以下不是用作物理学单位的科学家名字是(B)A.安培B.居里C.瓦特D.欧姆4.硝化甘油是一种无色的黏糊状液体。这种炸药极易爆炸,非常危险,人稍不留神,就会粉身碎骨。最早发明它的人是(C)A.容勃罗B.爱迪生C.诺贝尔5.如图所示是大熊星座的图,A、B、C、D、E、F、G、H各星中哪颗是北极星(D)A.AB.EC.FD.H6.E=mc2是哪位科学发现的著名公式(B)A.牛顿B.爱因斯坦C.李政道D.丁肇中7.地震了,如果你住在楼上,下面做法错误的是(B)A.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B.跑到阳台上呼救C.躲避到洗手间等空间跨度小的地方8.我们一般都采用排水法来收集氧气,这主要依据哪一种物质特性(C)A.氧气密度比空气大B.氧气是无色气体C.氧气不溶于水D.氧气能助燃9.下列哪一种热传播方式不需要依赖介质?(C)A.对流B.传导C.辐射D.以上的传播方式都不需要介质10.有一种气体在空气中的比例约为78%,其氧化物不仅参与地面臭氧的形成,还会导致全球变暖,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这种气体是(C)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甲烷11.1:500000的地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是(A

)A.5Km

B.50

Km

C.500Km

D.5000Km12.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够科学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最典型的质性评价方法是(D)A.纸笔测试

B.行为观察

C.情景测验

D.档案袋评价13.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A.知识、技能和方法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C.知识、技能和情感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A、可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学;B、可借此机会鼓励学生创新,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2.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步骤?为什么学生需要规范的实验程序?答:《沉与浮》一课“土豆沉浮”的实验程序,先放水与先放盐对实验的影响不大,因为不管水与盐哪样物体先放,对溶解的盐水来说,它的密度都不会发生改变(最好先放适量的水,再根据需要多次放盐进行搅拌)。但对放土豆的先后时间就有一定的讲究,如果土豆提前放入水中,在调制(搅拌)盐水的过程中,时间一长,土豆有可能会被盐水浸润,由于盐水的高渗透作用,土豆内的水分可能会被盐水析出来,以至于改变土豆的密度,这样就会影响实验数据的可靠性。科学需要客观精神,为保证获得的事实对证明一个问题的有效性,观察与实验必须要规范。在观察与实验所遵循的规则中,一个重要的规则就是要控制变量,如果应控制的变量未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实验的有效性就会受到影响。在《沉与浮》一课这一实验中,土豆的密度应该保持不变,是需要控制的变量,因此要避免任何影响改变土豆密度的因素。六、教学设计(20分)

请以《水变咸了》为题写一份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教学准备、重点及难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能从身边常见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水能溶解固体物质的特性,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意识到科学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3、(科学知识目标):知道水有溶解物质的特性;能定性地描述溶解变化;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准备

食盐、白糖、红糖、沙子、小石子、粉笔末、小苏打、洗衣粉、锯末、高锰酸钾、食用油等教学过程一、展示预习,科学猜想

1、展示交流课前观察的食盐和白开水各是什么样的,请看它们有什么不同?(食盐是白色颗粒状的固体,而白开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假如把食盐放入白开水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盐会不见了,水会变咸了,水位上升等)。二、初步验证,产生问题

1、刚才,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猜想,想不想亲自做一做,验证我们的说法?小组内交流实验方法,并说出要用到哪些材料。2、谁来提点建议或提醒同学们应该注意的问题a.不要用手拿药品,不要随便唱药品b.往水中放盐要适量,可以先放一小勺,观察现象,然后再放一小勺再观察(各小组学生亲自做实验,调制并品尝盐水,发现猜想正确)3、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食盐看不见与其颜色有关,如果换用有颜色的物体就有可能看到变化过程。

三、实验验证,得出结论1、同学们的桌子上有一种叫做高锰酸钾的药品,请看它与食盐有什么不同?(学生答出它是一种紫红色的固体粉末状颗粒)。2、下面,我们观察把它放入水中后发生了哪些现象?(学生汇报观察结果为:高锰酸钾变成了一些微小的颗粒,烧杯中的水变成了均匀的紫红色,在杯子底部没有沉下的高锰酸钾。)

3、看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自由回答,“高锰酸钾是均匀分散到水中的”)4、小结:像食盐、白糖、高锰酸钾一样,放入水中后变成了一些微小的颗粒,均匀地分散到水中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溶解。四、联系生活,自主探究1、刚才,我们研究了食盐、白糖、高锰酸钾等物体在水中溶解的现象,研究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想法?(教师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提出各种问题,如“还有哪些物体能溶解到水中?是不是所有物体都能溶解到水中?沙子、面粉、洗衣粉会不会在水中溶解?”)2、问题提出来了,那你们想怎样研究?(学生回答,可以亲自做实验。)3、下面,老师给大家充足的时间进行研究,看哪些物体能溶解到水中,哪些物体不能溶解到水中,把我们的发现记录下来。(各小组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指导学生细致观察,并做好记录。)我们的实验记录实验物质实验现象溶解不溶解洗衣粉沙子小苏打石子食用油红糖在相应的位置划”√”五、汇报交流,深度探究1、我发现同学们的研究热情很高,肯定有很多发现,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大屏幕展示实验记录表),现在我们开始汇报,进行汇报的同学要清楚的阐明小组的验证结果,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取他人的发言,然后进行补充。学生可以回答出:小苏打、洗衣粉、等溶解于水,石子、沙子等材料不溶解于水。“水有溶解别的物质的性质。”、“沙子入水中会沉淀到烧杯底部,它不能均匀分散到水中,可见沙子不溶于水”等。老师引导学生多方面汇报实验发现,并用鼓励性语言予以评价。2、在研究中,大家还有没有重大发现,让我们分享一下?(学生可能发现“过多的可溶性物质放入水中,可能会出现沉淀现象”、“使用玻璃棒搅拌会加快溶解”。此时,老师引导学生围绕“过多的可溶性物质放入水中会怎样?”、“怎样加快溶解”让学生深度探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