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宋明理学”这个概念,是中国学术史上一个比较有确定性的名称,可是这个名称要细究起来也不能说是完完全全的科学,是大家约定俗成的。因为宋明理学诞生在北宋,可是一直延续到清代,因此如果按照这段历史来讲理学的体系,应该叫“宋元明清理学”。可是这个叫法显得有点儿长,所以习惯上就用“宋明理学”这个概念来指称宋元明清的这个体系。关于宋明理学体系的特点,其中有一点:为什么叫“理学”?这个“理”字是怎么贯穿在这个体系及其发展中的?宋明理学的“理”的第一个意义就是“天理”,这个概念其实在先秦的《礼记》里已经出现:“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这里的天理其实讲的就是支配人的性情的伦理道德原则,因此,天理的概念并不是宋明理学的发明。包括道家《庄子》也讲天理,但儒家更多的是指向社会的伦理道德原则,把“天理”跟“人欲”相对提出来,宋明理学中所讲的“存天理,去人欲”也是从《礼记》的这种对立里面引申出来的。但宋明理学对“理”的理解,不是仅仅停留在《礼记》中的理解上,宋明理学的创始人二程之一程颢讲过一句很著名的话,在理学史上也受到关注:“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意思是我的学术思想虽然有老师教过我一些东西,对我有所启发,但是“天理”二字是我们自己体贴出来的,这可以说是理学的创始人对于创立理学的自觉、自述。那么,“天理”这两个字在先秦的儒学里面已经有了,怎么能说是自己提出来的?这就在于“体贴”二字,不是说这个概念形式是他提出来的,而是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以及通过这个理解所建立起来的一个新的儒学体系,他们有自己独特的体会。具体而言,哪些方面能表达出二程自己“体贴”的那一面?程颢说:“天者,理也。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帝者,以主宰事而名。”他把《诗经》《尚书》里面作为最高的具有人格的神性主宰的“帝”和“天”“神”的概念,做了理性化、哲学化的解释,因而天的意义就是理,帝不是一个人格神,而只是表示在这个宇宙里边有一个主宰的力量,神也不是宗教的鬼神,而是宇宙中能够推动事物变化的微妙的力量。这代表了程颢对于五经思想的新的诠释。程颐跟他哥哥的观点是一致的,他说“皇天震怒”其实并不是说有一个人格神在天上震怒,只是表达说理是这样。因而二程首先在对理的理解上已经颠覆了商周文化中把帝和天当做人格神的最高主宰的观念,把古代文化中代表宇宙最高实在、最高主宰的观念理性化,表达为理或者天理,这是哲学上的一大进步,也代表了他们自家体贴出来的新内容和理解。如此一来,“理”成为二程哲学的最高范畴,理学得名也跟这个有关系。在二程的体系里,是把理或者天理的概念提升为跟上古宗教中神的地位一样高的本体地位,成为一种最高范畴。而这个最高范畴贯通天人,统摄自然世界和人文世界,可以说这为儒家的价值原则提供了一个形而上学的依据,这是理学之所以为理学的一个根本。除了从宇宙论上、从本体上奠定了理在哲学体系里的最高的地位,程颐进一步提出了“性即理也”的命题。程颢从一个新的理性化的角度处理了天的概念的理解,程颐则解决了性的概念的理解:性也是理。如此一来,不仅把理贯穿到宇宙论中最高的本体,而且把它贯穿到了人的本性,使儒家的天理成为贯穿天人的统一原理,这是对儒家思想的理论体系的重要贡献。“性即理”这个命题对性善论提出了一个更加哲学化的支持。所以理学为什么叫理学,理学的体系就要表现“理”这个概念能贯穿在整个体系的各个重要部分。程颐的贡献还在于对格物的理解。《大学》中的“三纲领八条目”里的“致知在格物”,显示出最后的基础就落在格物上,那怎么理解格物呢?程颐同样做出了一个理学体系的重要贡献,就是把格物解释为穷理。“格,犹穷也;物,犹理也。”格的意思就是穷究,物指物之理。从理学体系的贯穿性来讲,这样就建立起来:理不仅是宇宙论的本体、人性论的本体,而且是认识论的主要的对象,理的概念贯穿到了天道论、人性论和知识论。后来,朱熹全面继承和发展了二程在这三个方面的思想,进一步做了哲学上的提高和体系化的论证。程朱理学作为宋代的主流学派,将理的概念贯穿在各个领域里面,但同时还出现了另一个学派,虽然当时不是主流派,但是经过元代和明代的发展,也变成了主流派之一,即心学。心学的主要命题是“心即理也”,用心来贯穿人的内心世界、意识、情感,使得理的统摄力量更加周全。宋明理学中理的概念贯穿在宇宙论、人性论、知识论、人心论中,这种叫法确实体现了这个理论体系的特征。(摘编自陈来《宋明理学“理”的意义是什么》)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理”这个概念不仅儒家讲,道家也讲,宋明理学的“天理”的概念与《礼记》存在渊源。B.程颢所说的“体贴”二字有独特的体会之意,传达出理学的创始人对于创立理学的自觉、自述。C.“理”或者“天理”作为二程哲学中的最高范畴,为儒家的价值原则提供了一个形而上学的依据。D.心学学派在宋代出现,但并不是主流派之一,经过元、明两代的发展,最终取代程朱理学成为主流学派。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明理学”并不仅仅包括宋代和明代的理学,还包括元代和清代,因此这个概念是不科学的。B.《礼记》所提倡的“灭天理,穷人欲”,宋明理学所讲的“存天理,去人欲”,二者是截然相反的。C.《诗经》《尚书》中的“天”是人格神的最高主宰,二程用“理”来解释它,使之具有了新的含义。D.二程对宋明理学的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朱熹则在继承和发展二程思想的基础上开创了心学学派。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程朱理学观点的一项是(3分)()A.道之大纲,只是日用间人伦事物所当行之理。B.穷至物理无他,唯思而已矣。C.天理云者,这一个道理,更有甚穷已?不为尧存,不为桀亡。D.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5.二程根据他们对“天理”的理解建立起了新的儒学体系,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其主要内容。(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我在小区遇见谁范小青我在一家代理公司上班。现在我手里的这单活,是去代望老人。不过单子不是我本人接的,我接到的已经是我公司自己制定印刷的十分规范的访问单,等我完成了看望任务,被看望者在访问单上签上名字表示认同,我的任务就算完成。说心里话,接到这单活的时候,我自然而然地想起我的父亲母亲,我和我父母不在同一个地方生活,我也有一段时间没和他们联系了。但是千万别以为我会动一点儿恻隐之心,千万别以为我会赶回家去看望他们,或者也让别的代理公司代我去看望他们。决不。我父亲是小镇上的小学老师,我母亲是小镇医院的护士,他们退休以后的工作,就是一起关心除了我的内心想法以外的所有关于我的一切。最后一次和他们通电话大约是两个月前,或者是一年前,也或者是其他什么时间,反正内容都是一样的,时间就显得不重要了。他们威胁我说,如果我再不能踏踏实实地稳定下来,他们就要搬来我所在这所城市来指导我、监督我。我也严词威胁,他们立刻服软了,哀求我说,你明明知道我们来不了,大城市的生活我们不能适应,生活成本那么高,我们还要省下钱来供你买房结婚生子。和天下许多成年未婚子女一样,他们不来纠缠我,已是上上大吉,难道我还会送上门去引颈受戮?我还是赶紧代表客户去看望他家的老人吧。我先看了看单子上的情况介绍,这才发现,委托人没有名,只有姓,王先生,恰好和我同姓;委托我们去看望的人,也一样,王先生。我按图索骥,很快找到了单子上填写的地址,是一个年代已经很久远的住宅小区。我先照着访问单上留的客户电话打过去。电话响了两声,有人接了,我说,请问是王先生吗?对方说,你打错了,就挂断了电话。我走到小区的门口,上前把访问单递给小区保安,请教他说,麻烦你帮我看一看,这个地址到底有没有问题。他一看,没问题呀,就是你刚才进去又出来的那个楼嘛。我在外面随便吃了点儿东西应付一下肚子,耗掉些时间,我越想越不能甘心,再次拨打了那个电话,电话铃只响了一声,就有人接电话了。我赶紧问,是王先生吗?对方说是。终于找到王先生了,我心里一块石头落地,但很快我又问道,王先生,为什么我中午打电话时你不承认?他说,中午不是我接的。我更觉不可思议,说,难道你家里的人不知道你姓王?他说,他才不是我家里人,一间朝北的小屋收我八百块租金。废话少说,我直奔主题,不仅确认他姓王,还确认了他们确实知道儿子委托了人去探望他们,他们正在家翘首等待呢。我心想,这回看你再往哪儿跑。我赶紧上楼进门,果然是一对老人在一间朝北的小屋里,屋子很小,光线很暗。我乍一眼看过去,怎么觉得他们有点儿眼熟,我奇怪说,咦,我在哪里见过你们?他们对我竟然也有同感,说,嘿,你好面熟啊。明明是熟的,却又想不起来,明明就在眼前,却又觉得遥远。我有些沮丧,只好玩老一套的把戏,套近乎说,老人家,原来你们是租房子住的,你们不是本地人啊。那老人说,我们原来一直是住在一个小镇上,离这里很远,我们的儿子很有出息,大学毕业后就留这里工作了,是公司白领。我觉得这下对上号了,赶紧说,这就对了,你们的儿子很孝顺,他工作忙,抽不出时间,何况最近又出差了,所以委托我们代理公司来看望你们。老两口很高兴,除了不停地感谢我,还主动跟我聊了他们的情况。那老先生说,我在小镇上当了一辈子小学老师,我一听,心里居然瞎跳了一下。那老太太又来戳我心惊,说,我从前是镇上医院的护士,后来退休了。我感觉有点儿不对劲,随便应付了几句,就想提前结束任务了。我拿出访问单请老先生签名,老先生爽快地签上名,我接过来一看,竟然和我父亲同名。我心里忽然有一点儿异常的敏感,赶紧编造说,这访问单需要老夫妻双方都签名。他们也信了,老太太也麻利地签上名,我再一看,竟是我母亲的名字。这回我彻底惊呆了,再仔细看他们,我认出来了,怎么不是我父母亲呢,他们就是我的父亲母亲呀。他们难道不认得我了吗?我也在访问单上签了自己的名字,其实这名可以回公司结算时再签的,但我提前签了,我把访问单递过去给他们看,他们一看我的名字,笑了起来,说,这不就我们儿子的名字吗,你不就是我们的儿子吗?我和我的父亲母亲互留了新的联系方式,就和他们道别了。我的任务完成了。我告诉老板说,今天巧了,我上门代看的居然是我的父亲母亲。我老板看了看访问单,跟我说,你父母的名字是你签的吧?我吓了一跳,这怎么可能?我老板说,你自己看看,跟你的笔迹一模一样的嘛。我老板见我紧蹙眉头,过来拍了拍我的肩,鼓励我说,这就对啦,当初我看中你的,不是你的工作能力,而是你的想象能力,我果然没看走眼,你编得很赞。我不服呀,我冤大了呀,我说,老板,你凭什么说我是编的?我老板笑道,那个小区本来是一个无人区嘛。原来,我去的那个小区,早几年就准备改造了,住户全迁走了,资金却掉链了,就成了无人区。但是,那张委托单是哪来的呢?这太好解释了,是我自己填写的。(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不会赶回家去看望父母,或者也让别的代理公司代“我”去看望他们,这说明“我”与父母之间隔阂很深。B.从“我”最后一次和父母通电话的时间的不确定,可以看出“我”很久没和父母联系,且“我”对此并不太在意。C.老先生签名很爽快,老太太签名也很麻利,此细节既体现他们对“我”服务的满意,也暗示他们即将认出“我”。D.“我”跑到一个无人区,想象着探望自己父母的情形,可见“我”内心深处是有对父母的愧疚和牵挂的。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设置被看望者需要在访问单上签上名字表示认同这一细节,为后面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B.委托人、委托代理公司去看望的人“恰好和我同姓”,这个巧合的交代,让故事情节的变化不至于突兀。C.小说写人物对话时不用冒号、引号而多用逗号,增强了文章的连贯性,使人物语言与叙事更加融为一体。D.小说同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一样,多用口语,幽默风趣;文中“戳我心惊”“编得很赞”等表述生动形象。8.如何理解小说中的“无人区”一词?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4分)9.小说暗含着多重的荒诞性,请概括相关情节。(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凡欲征伐,先用间谍,觇敌之众寡、虚实、动静,然后兴师,则大功可立,战无不胜。法曰:“无所不用间也。”周①将韦叔裕,字孝宽,以德行守镇玉壁。孝宽善于抚御,能得人心,所遣间谍入齐②者,皆为尽力。亦有齐人得孝宽金货者,遥通书疏。故齐动静,朝廷皆知之。齐相斛律光,字明月,贤而有勇,孝宽深忌之。参军曲严颇知卜筮,谓孝宽曰:“来年东朝③必大杀戮。”孝宽因令严作谣歌曰:“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百升,斛也。又言:“高山不推自崩,槲木不扶自立。”令谍者多赍此文,遗之于邺。祖孝征与光有隙,既闻更润色之。明月卒以此诛。周武帝闻光死,赦其境内,后大举兵,遂灭齐。(节选自《百战奇略》)材料二:《宋史》云:张齐贤知代州,契丹入寇,齐贤遣使期潘美以并师来会战,使为契丹所执。俄而美使至,云:“师出至柏井得密诏,不许出战,已还州矣。”齐贤曰:“敌知美之来而不知美之退。”乃夜发兵二百,持一帜,负一束刍,距州西南三十里列成燃刍。契丹兵遥见火光中有旗帜,意谓并师至,骇而小走。齐贤先伏卒二千于上镫砦,掩击大破之。《通鉴·宋纪》云:韩世忠驻镇江,金人与刘豫合兵分道入侵。帝手札命图进取。会遣魏良臣④使金,世忠撤炊爨,绐良臣有诏移屯守江,良臣疾驰去。世忠度良臣出境,而上马令军中皆视吾鞭所向。于是引军至大仪勒五阵设伏二十余所约闻鼓即起击。良臣至金军,金人问王师动息,具以所见对。金人闻世忠退,喜甚。达孛也引千骑过五阵东,伏兵四起,遂擒达孛也等。(节选自《间书》)【注】①周:指北周,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政权之一,都城为长安。②齐:指北齐,因皇室姓氏为高氏,故又称高齐,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政权之一,都城为邺城。③东朝:指北齐,北齐位于北周东面。④魏良臣:南宋大臣,属亲金派人物。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于是A引军至B大仪C勒五阵D设伏二十E余所F约G闻鼓H即起击。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赍,文中指携带,与《孔雀东南飞》中“赍钱三百万”的“赍”意思不同。B.有隙,指有嫌隙,与《鸿门宴》中“令将军与臣有郤”的“有郤”意思相同。C.寇,意为“侵犯”,与《谏逐客书》中“藉寇兵而赍盗粮”的“寇”意思不同。D.刍,指“草”。束刍,有“祭品”“成束的草”等义,文中指“捆草成束”。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派间谍侦察敌情,是进攻敌人前的必做功课。通过间谍的侦察,可以探明敌人的兵员、力量、动静等情况,这样做对取胜有所帮助。B.韦孝宽通过派间谍进入北齐以及收买北齐人为间谍等手段,可随时掌握北齐的情况,为其后北周出兵灭亡北齐,扫清了障碍。C.宋朝张齐贤利用契丹只知道潘美率军前来而不知其已奉命撤军的认知,派出奇兵,大造声势,使契丹军队自乱方寸,从而大败敌军。D.宋朝韩世忠随机应变,让军中撤除柴灶,利用派往金国的使者魏良臣传递假情报,然后设伏兵大破金兵,活捉其将领。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孝宽善于抚御,能得人心,所遣间谍入齐者,皆为尽力。(2)齐贤遣使期潘美以并师来会战,使为契丹所执。14.韦孝宽令人“作谣歌”,想传递什么信息?目的是什么?(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5~16题。赠燕田琢【注】几年塞外历崎危,谁谓乌衣亦此飞。朝向芦陂知有为,暮投茅舍重相依。君怜我处频迎语,我忆君时不掩扉。明日西风悲鼓角,君应先去我何归。【注】田琢:字器之,金代名吏,蔚州定安(今河北省蔚县)人。明昌五年,登进士第。七年,从军塞外。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塞外历经艰险,“谁谓”一词表达出作者见到燕子时的惊异之情。B.颔联写燕子清晨飞向池塘,傍晚与作者重聚,他们如朋友般相知相依。C.颈联中“频迎语”描摹出燕子的毫无拘束,显露出对作者真挚的情感。D.尾联运用想象,写燕子很快就要离开塞外南飞,自己不知道归向何方。16.有研究者认为这首诗虽然题名为《赠燕》,但实则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反战情绪。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______,______”两句,写众女子打扮得花枝招展,兴高采烈地去参加元宵盛会,反衬了下文与众不同的“那人”。(2)姚鼐《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两句,通过云来描绘太阳形体虽未出现,但其光芒已可见的景象。(3)在成绩分析会上,刘老师引用古人的名句“______,______”,阐述了保持谦虚不能骄傲的道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小寒是腊月(农历十二月)节气之一,《风俗通·礼典》中对腊的释义是“接”(a),取新旧交接之意,腊月的到来意味着一年将近尾声。小寒一般于公历1月5~7日间交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释其名曰:“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在古人看来,寒冷是一个冷气①的过程,冷气积久而寒,却未达极点,是谓“小寒”。寒冬腊月,人们注重饮食,保养身体,不同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②。比如南京人小寒要吃菜饭,取南京特色“矮脚黄”(b)青菜、咸肉片、香肠片、板鸭丁,再剁生姜粒与糯米同煮,味道十分鲜美。广州人喜欢在小寒早上吃糯米饭。糯米饭不光是糯米,得配上炒香的广州腊味(腊肠、腊肉)、花生、碎白葱等,吃来有滋有味。江浙一带有小寒吃花生的习俗,花生可以健体,当地俗谚说“小寒喜庆长生果”“小寒花生食来年”(c)。以传统中医观点来看,人体在经历春、夏、秋三季的消耗后,③。“三九”最是寒冷,阴邪之气颇盛,此时合理进补可以抵御寒气侵袭,使得来年身体强健。小寒食补多讲究“温润”,即用一些温热补益身体,比如羊肉、鸡肉等肉类,核桃仁、大枣等果蔬。正所谓“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严寒之中,仍有花信如约而至。宋代女词人朱淑真有“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的佳句。梅花自小寒时初绽,带着独有的暗香,为寥落寒冷的天地增添了几分色彩。梅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d),素以傲雪凌霜的高洁之姿得世人称颂。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6个字。(6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20.文中字母处所用的引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a处与b处的用法不同。B.a处与c处的用法相同。C.c处与d处的用法不同。D.b处与d处的用法相同。(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有一晚,我做了一个梦。我和锺书一同散步,说说笑笑,走到了不知什么地方。太阳已经下山,黄昏薄幕,苍苍茫茫中,忽然锺书不见了。我四顾寻找,不见他的影踪。我喊他,没人应。只我一人,站在荒郊野地里,锺书不知到哪里去了。我连名带姓地喊,①地喊。喊声落在旷野里,没留下一点依稀仿佛的音响。彻底的寂静,给沉沉夜色增添了分量,也加深了我的孤凄。往前看去,是一层深似一层的昏暗。我脚下是一条沙土路,旁边有林木,有潺潺流水,看不清楚溪流有多么宽广。向后看去,好像是连片的屋宇房舍,是有人烟的去处,但不见灯火。惶急中我忽然醒了,锺书在我旁边的床上睡得正酣呢。我②了半夜,等锺书醒来,就告诉他我做了一个梦,如此这般;于是埋怨他怎么一声不响地撇下我自顾自走了。锺书并不为我梦中的他辩护,只安慰我说: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是的,这类的梦我又做过多次,梦境不同而情味总相似。往往是我们两人从一个地方出来,他一晃眼就③。我到处问询,无人理我。我或是来回寻找,走入一连串的死胡同,或独在昏暗的车站等车,等那末一班车,车也总不来。梦中凄凄惶惶,好像只要能找到他,就能一同回家。2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22.文中用了两个“好像”,请分析两个“好像”各自的表达效果。(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海洋中生活着一种战斗力极强的长线鱼,它有500多颗牙齿。为了保持牙齿的锋利,它每天都要换掉约3%的旧牙。这种换牙,从出生开始直至死亡,从不间断。凭借这些锋利的牙齿,长线鱼在海洋中几乎没有天敌。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D【解析】“最终取代程朱理学成为主流学派”错,原文为“经过元代和明代的发展,也变成了主流派之一”。2.C【解析】A“因此这个概念是不科学的”错,根据原文第一段“可是这个名称要细究起来也不能说是完完全全的科学”“可是这个叫法显得有点儿长,所以习惯上就用‘宋明理学’这个概念来指称宋元明清的这个体系”可知,这个概念是简称,是有一定的科学性的。B“《礼记》所提倡的‘灭天理,穷人欲’”错,《礼记》并不提倡“灭天理,穷人欲”,它在批判这种现象,以免使人陷入物欲中不可自拔。D“朱熹则在继承和发展二程思想的基础上开创了心学学派”错,于文无据。3.D【解析】程朱理学把理的概念贯穿在天道论、人性论、知识论中。A项属于人性论,B项属于认识论,C项属于天道论。D项强调的是“吾心良知”,不属于程朱理学观点,这是宋明理学心学学派的观点。4.①先分析“宋明理学”这一概念的命名缘由和“宋明理学”中“理”的渊源;②然后介绍二程对“理”的理解与“体贴”(独特的体会);③再分三个方面论述二程自己“体贴”的内容;④最后介绍朱熹和心学对“理”的概念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每点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5.①天道论(宇宙论)。把古代文化中代表宇宙最高实在、最高主宰的观念理性化,表达为理或者天理。②人性论。把理贯穿到了人的本性,使儒家的天理成为贯穿天人的统一原理。③知识论(认识论)。把格物解释为穷理,理是认识论的主要的对象。(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6.C【解析】“也暗示他们即将认出‘我’”错,这一细节并没有这样的暗示作用,选项属于过度解读。7.D【解析】“幽默风趣”错,本文语言平实质朴,较难称得上“幽默风趣”。8.①“无人区”指长期空置没有人居住的地区;②也指父母与子女鲜有来往、没有温暖与活力的家庭,讽刺了当今社会中家庭亲情的缺失。(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9.①“我”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回家看望自己的父母了,如今却要代理别人去看望别人的父母;②“我”代理别人探望的居然是“我”的父母,通过签名才相互认出;③完成了任务的“我”回到公司,却被老板告知,“我”去的小区是一个无人区;④那张委托单是“我”自己填写的,一切都是“我”的想象。(每点2分,共6分。答出任意三点且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10.CDF(每处1分,共3分。多涂不给分。)【解析】“大仪”是“至”的地点,“于是”为连词,故应在C处断开;“勒五阵”“设伏二十余所”都是动词短语,语意完整,故应在D处、F处断开。参考标点:于是引军至大仪,勒五阵,设伏二十余所,约闻鼓即起击。11.D【解析】文中的“束刍”为名词性短语,应指“成束的草”。12.B【解析】“扫清了障碍”夸大了作用,斛律光被杀之后,障碍才得以扫清。13.(1)孝宽善于抚慰和管理,能赢得部众人心,所派往北齐的间谍,都能为他竭尽全力。(“御”“得”,定语后置“间谍入齐者”各1分,句意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2)张齐贤派遣使者希望潘美(与潘美约定)率领并州的军队来协同作战,使者被契丹抓获。(“期”“为……所”“执”各1分,句意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14.第一问:斛律光私通北周,并且有造反的意图。第二问:离间北齐君臣,害死斛律光。(第一问2分,第二问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参考译文】材料一:大凡要出兵攻打敌人,先派间谍侦察敌军人数多少、力量虚实、部队行止,然后再出兵进攻,就能立大功,战无不胜。兵法说:“(对敌作战)无时无处不可以使用间谍。”北周名将韦叔裕,字孝宽,凭借自身德行镇守玉壁城。孝宽善于抚慰和管理,能赢得部众人心,所派往北齐的间谍,都能为他竭尽全力。也有被他用钱财收买的北齐人,从遥远的齐国送来书面情报。所以北齐有什么动静,北周朝廷都了如指掌。北齐左丞相斛律光,字明月,贤明又勇武,孝宽非常忌恨他。参军曲严颇为了解占卜术,对孝宽说:“明年,东面的北齐必定大规模相互残杀。”孝宽因此命令曲严编造歌谣,说:“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斛律光要当皇帝,并将归顺北周)。”百升,就是斛。又说:“高山不推自崩,槲木不扶自立(北齐高氏统治即将垮台,斛律光要取而代之)。”命令间谍携带很多这种写好歌谣的传单,散发到邺城。(北齐尚书左仆射)祖孝征与斛律光有矛盾,听说歌谣后又加以润色。斛律光最终因此被杀。周武帝听说斛律光身亡,立即向全国颁布大赦令,后来出动大军,于是灭亡了北齐。材料二:《宋史》说:张齐贤管理代州,契丹入侵进犯,张齐贤派遣使者希望潘美(与潘美约定)率领并州的军队来协同作战,使者被契丹抓获。不久,潘美派的使者到了,说:“军队出发走到柏井得到密诏,不许外出作战,军队已经退回到了并州。”张齐贤说:“敌人知道潘美带兵前来,却不知道潘美已经奉命撤退。”于是在夜里发兵二百人,每人拿一面旗,背一捆草,到距离代州西南三十里的地方列成队伍点起草把。契丹兵远远看到火光中旌旗招展,以为并州的军队来了,惊慌地逃跑。张齐贤预先在上镫砦埋伏的两千士兵,袭击敌人,大破契丹。《通鉴·宋纪》说:韩世忠奉命驻守镇江,金兵和刘豫联合分路入侵。皇帝下手令命韩世忠竭力进兵取敌。恰巧这时派遣魏良臣出使金国,韩世忠就让军中撤除柴灶,欺骗魏良臣皇帝下诏令军队移防,去屯守江岸,魏良臣就快马加鞭地奔往金国。韩世忠估计魏良臣出了宋朝边境,就立刻上马下令全军将士都看我马鞭所指的方向(前进)。于是韩世忠带领军队来到大仪,摆好五个阵,设下二十多处埋伏,约定一听鼓声就向敌人发起攻击。魏良臣来到金兵营帐,金人询问宋兵的动静,魏良臣就把所见所闻向金人和盘托出。金人听说韩世忠的军队撤退,非常欣喜。达孛也率领上千的骑兵路过宋军五阵的东边时,伏兵四起,于是活捉了达孛也等人。15.(3分)D【解析】“不知道归向何方”错,从尾联“君应先去我何归”中的“先”可知,应是作者不知何时才能从塞外归家。16.①燕子在诗中是和平宁静生活的象征,作者通过写自己与燕子之间的互相依恋,表达了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流露出深沉的反战情绪。②几年的塞外生活让作者倍加思念家乡,想到燕子可以回去而自己却归期未定,这都是战争带来的伤痛。(每点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17.(1)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2)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3)示例:满招损谦得益/满招损谦受益/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每空1分,共6分。错字、多字、少字则该空不给分。第3小题答案不唯一。)18.示例:①不断积聚②小寒食俗③气血偏衰(每处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超过字数酌情扣分。)19.示例:小寒食补多讲究“温润”,即用一些温热食物补益身体,比如羊肉、鸡肉等肉类,核桃仁、大枣等果品。(每处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解析】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应在“温热”后添加宾语“食物”;二是不合逻辑,“核桃仁、大枣”均不属于蔬菜,只是果品,故“果蔬”应改为“果品”。20.(3分)B【解析】a处,表示强调;b处与d处,表示特定称谓;c处,表示直接引用。21.示例:①声嘶力竭②辗转反侧③无影无踪(每空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22.①第一个“好像”,写出了“我”在看身后连片的屋宇房舍时模模糊糊的状态,表达了远离人境的孤独感。②第二个“好像”,写出了“我”对找到自己丈夫的渴盼。(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海洋中生活着一种战斗力极强的长线鱼,它有500多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