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信息交换 第5部分:充电支付凭证技术要求与信息交换规范》_第1页
《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信息交换 第5部分:充电支付凭证技术要求与信息交换规范》_第2页
《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信息交换 第5部分:充电支付凭证技术要求与信息交换规范》_第3页
《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信息交换 第5部分:充电支付凭证技术要求与信息交换规范》_第4页
《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信息交换 第5部分:充电支付凭证技术要求与信息交换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35.240.60

L73T/CEC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

T/CECXXXXX—XXXX

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信息交换

第5部分:充电支付凭证技术要求与信息交换规范

Part5:

chargingservicecredentialtechnicalspecificationandinformationexchange

(送审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

目次

目次......................................................................................................................................................................2

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充电支付凭证技术要求与信息交换规范..........................................................................................................4

1范围..............................................................................................................................................................4

2规范性引用文件..........................................................................................................................................4

3术语和定义..................................................................................................................................................4

4符号和缩略语..............................................................................................................................................5

5凭证定义......................................................................................................................................................6

5.1凭证组成.............................................................................................................6

5.2凭证组成要素.....................................................................................................6

5.3凭证作用.............................................................................................................6

5.4凭证与账户的关联.............................................................................................7

6凭证使用......................................................................................................................................................7

6.1凭证注册.............................................................................................................7

6.2凭证识别.............................................................................................................7

6.3凭证传输.............................................................................................................7

6.4凭证注销.............................................................................................................7

7凭证应用框架..............................................................................................................................................7

7.1凭证分类.............................................................................................................8

7.2业务应用框架.....................................................................................................8

7.2.1充电服务凭证类型1..........................................................................................8

7.2.2充电服务凭证类型2..........................................................................................9

7.2.3充电服务凭证类型3........................................................................................10

7.2.4充电服务凭证类型4........................................................................................10

附录A充电服务凭证技术规范................................................................................................................12

1用户线上凭证技术规范............................................................................................................................12

1.1App凭证技术要求......................................................................................................................12

1.2凭证信息交换服务.....................................................................................................................12

1.2.1凭证关键信息...................................................................................................12

1.2.2信息交换服务...................................................................................................12

2用户线下凭证技术规范............................................................................................................................13

2.1智能卡技术要求.........................................................................................................................13

2.2凭证应用技术要求.....................................................................................................................13

2.3凭证信息交换服务.....................................................................................................................16

2.3.1即时扣费...........................................................................................................16

2.3.2充电扣费...........................................................................................................17

2.3.3账户扣费...........................................................................................................21

2.3.5交易指令...........................................................................................................23

2.4终端技术要求.............................................................................................................................26

2.4.1基本要求...........................................................................................................26

2.4.2基本命令...........................................................................................................26

2.4.3交易流程...........................................................................................................27

2.4.4复合充电消费交易...........................................................................................30

3车辆线下凭证技术规范............................................................................................................................34

3.1车辆凭证技术要求.....................................................................................................................35

3.2凭证应用技术要求.....................................................................................................................35

3.3凭证信息交换服务.....................................................................................................................35

3.3.1凭证关键信息...................................................................................................35

3.3.2信息交换服务...................................................................................................35

充电支付凭证技术要求与信息交换规范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采用智能卡、二维码、电动汽车标识、智能终端和NFC等支付方式所需的充电支付凭

证应用框架、支付流程、凭证信息交换接口等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支付凭证、识别终端、充电运营服务平台的设计、制造、建设及运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916识别卡物理特性

CJ/T166建设事业集成电路(IC)卡应用技术要求

CJ/T304建设事业CPU卡操作系统技术要求

CJ/T306建设事业非接触式CPU卡芯片技术要求

T/CEC102.1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信息交换第1部分:总则

T/CEC102.*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信息交换第7部分:充换电服务平台与电动汽车服务平台信息接

口技术规范

T/CEC102.*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信息交换第10部分:电动汽车即插即充应用场景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充电凭证chargingcredential

在充电服务过程中,承载客户唯一性有效身份标识信息,证明充电业务事项发生、明确计费方案

和支付方式的电子化证明和依据。简称“凭证”。

3.2

服务账户serviceaccount

在充电服务过程中,承载客户支付能力的基本信息结构,管理客户的充值,支付、余额等功能。

3.3

智能卡凭证ICbasedusercredential

基于智能卡识别技术实现充电交易服务凭证,充电服务提供通过凭证获得用户身份信息,凭证的

载体形式采用智能卡片、RFID手机和基于RFID的智能穿戴设备等多种模式。

3.4

终端terminal

为完成充电交易而在充电桩安装或集成的设备,用于同充换电凭证与充电服务网络的连接。它包

括接口设备,也可包括其他部件和接口。

3.5

命令command

终端向充换电智能凭证载体发出的一条信息,该信息启动一个操作或请求一个应答。

3.6

响应response

充换电智能凭证载体处理完成收到的命令报文后,返回给终端的报文。

3.7

电子钱包electronicpurse

方便持卡人小额消费而设计的金融IC卡应用。支持圈存、消费等交易。

3.8

复合应用complexapplication

在电子钱包应用基础上,根据行业应用特点引入的新应用模式。在消费交易中增加了卡片记录非

金融数据的能力,且数据写入和交易同时完成。复合应用消费适用于使用计程、计时或计次的消费领

域。

3.9

报文message

由终端向卡或卡向终端发出的,不含传输控制字符的字节串。

3.10

报文认证码messageauthenticationcode

对交易数据及其相关参数进行运算后产生的代码。主要用于验证报文的完整性。

3.11

密钥key

控制密码算法对数据加密、解密的关键信息或参数,经过加密后的数据称为密文,利用密钥可对

密文进行解密,使原数据文件恢复。

3.12

冲突collision

在同一接近耦合设备激励场中并且在同一时间周期内两个接近式卡的传输,使得接近耦合设备不

能辨别数据是从哪个接近式卡发出。

3.13

在线认证模式on-lineauthenticatingmode

充电服务过程中,电动汽车用户向客户归属运营商平台,提交充电凭证,完成路由、认证和获得

授权的过程。

3.14

近场认证模式nearfieldauthenticatingmode

充电服务过程中,电动汽车用户向访问设备的归属运营商平台,提交充电凭证,完成路由、认证

和获得授权的过程。

4符号和缩略语

AID应用标识符(ApplicationIdentifier)

ATS复位应答(AnswerToSelect)

BCD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BinaryCodedDecimal)

DDF目录定义文件(DirectoryDefinitionFile)

HEX十六进制数(Hexadecimal)

HHMMSS时、分、秒(Hours,Minutes,Seconds)

IC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

MAC报文认证码(MessageAuthenticationCode)

MF主控文件(MaterFile)

PIN个人识别码(PersonalIdentificationNumber)

PSAM消费安全存取模块(PurchaseSecureAccessModule)

SFI短文件标识符(ShortFileIdentifier)

TAC交易验证码(TransactionAuthorizationCryptogram)

YYYYMMDD年、月、日(Year,Month,Day)

5凭证定义

5.1凭证组成

承载充电客户唯一性有效身份标识信息,用于识别充电服务客户和支付信息的电子化证明和依据。

组成凭证的主要元素包括客户识别信息,运营商识别信息以及支付信息和防止篡改的安全信息。

5.2凭证组成要素

凭证元素应符合如表1的规定。

表1凭证组成元素

分类开放程组成要素是否主要定义的信息内容

度关键信息

运营发行方代码是客户归属运营商的统一编码

平台运营商代码是平台运营商的统一编码

行业代码-行业属性的统一编码,如分时租赁,出租车

服务类型标识是凭证的服务类型标志

公开

公共服务应用版本-运营商自定义

信息互通标识是是否支持互联互通标志

是凭证流水序号,由运营商自定义,需保证运营商内惟

流水序列号

服务启用日期-(YYYYMMDD)

服务有效日期-(YYYYMMDD)

客户类型标识-客户类型的统一编码

特殊标识-客户的特殊信息

客户

私密姓名-客户姓名

信息

证件号-客户证件号

证件类型-客户证件类型

扩展私密-根据运营商业务和管理需求的自行定义内容

运营上自定义

信息

备注:“是否关键信息”指凭证的关键信息结构。信息结构定义参加附录A。

5.3凭证作用

凭证在充电服务开始前,应识别充电服务客户身份,获得充电服务授权。

凭证的关键信息结构是标记充电记录的关键属性。

5.4凭证与账户的关联

凭证与账户的关联关系,可采用一对一方式,也可以采用一对多方式。

主要关系包括:

单凭证账户,即一个凭证关联一个账户。

多凭证账户,即多个凭证关联一个账户。

凭证与账户的关联关系可绑定,也可解除。

具备充电服务认证能力的凭证应与账户建立绑定关系。

6凭证使用

6.1凭证注册

凭证在使用前,应在客户运营商平台或第三方充电服务平台完成登记,产生合法标识,完成注册。凭

证与账户的关联关系完成绑定。

6.2凭证识别

凭证识别应根据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信息交换的密钥管理和使用规范要求由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运营商服务平台、客户运营商平台、第三方充电服务平台等进行识别。

6.3凭证传输

凭证传输过程应采用加密机制,达到凭证在网络通信过程中的保密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

6.4凭证注销

凭证过使用有效期后,应在客户运营商平台或第三方充电服务平台完成注销。凭证与账户的关联关系

完成解除。

7凭证应用框架

充电服务凭证应用框架如图1所示。

图1应用框架图

7.1凭证分类

凭证可以分为下列类型:

1)用户线上凭证:凭证应用时内置于移动智能终端,身份认证的信息直接访问客户归属运营平台,获

得认证和授权。

2)用户线下凭证:凭证应用时内置于携带式载体,身份认证的信息需用通过设备归属运营平台,转接

接入客户归属运营平台,获得认证和授权。

3)车辆线下凭证:凭证应用时内置于车辆智能终端,身份认证的信息需用通过设备归属运营平台,转

接接入客户归属运营平台,获得认证和授权。。

4)车辆线上凭证:凭证应用时内置于车辆智能终端,身份认证的信息直接访问电动汽车服务运营平台,

获得认证和授权。

7.2业务应用框架

凭证模式分类应符合表2规定。

表2凭证模式分类

模式分类认证访问类型应用场景凭证载体

凭证类型1用户线线上认证设备二维码标签扫码移动智能终端

上凭证设备RFID标签终端读卡移动智能终端

设备编码人工输入移动智能终端

凭证类型2用户线线下认证卡标识设备读卡智能卡(包含交通

下凭证卡NFC终端卡模式

智能穿戴等)

凭证类型3车辆线线下认证车辆信息标识设备与车通信交互电动汽车终端

下凭证

凭证类型4车辆线线上认证设备标签设备与车通信交互电动汽车终端

上凭证设备标签近场无线通信电动汽车终端

7.2.1充电服务凭证类型1

7.2.1.1定义

充电服务凭证类型1也称移动智能终端客户凭证或App凭证,属于用户线上凭证,由电动汽车用户使用的移

动智能终端承载。由客户归属运营商派发给电动汽车客户,客户在现场使用时,通过远程通信,将含有客

户运营商标记的客户App凭证与现场获得含有设备运营标记的设备标识提交客户运营商充电运营服务平台,

客户运营商充电运营服务平台根据设备运营商标识,向确定的设备归属运营商充电运营服务平台提交认证,

获得充电授权。

图2用户线上凭证应用框架图

7.2.1.2主要应用场景

1)二维码应用

前端通过设备二维码规范,采用扫码,获得设备归属运营商和设备标识

后端通过Iserv接口,实现跨运营商客户凭证认证和设备认证,获得充电服务授权。

2)RFID标签应用

前端通过设备RFID标签规范,采用扫码,获得设备归属运营商和设备标识

后端通过Iserv接口,实现跨运营商客户凭证认证和设备认证,获得充电服务授权。

3)联网输入应用

前端通过现场可视的设备编码规范,采用人工输入,获得设备归属运营商和设备标识,

后端通过Iserv接口,实现跨运营商客户凭证识别

7.2.1.3主要信息交互数据规范

字段名称开放程度备注

客户归属运营商标识开放

充电服务凭证标识私有/开放即客户关联在智能App客户凭证,客

户归属运营商管理

设备归属运营商标识开放

设备标识开放

7.2.2充电服务凭证类型2

7.2.2.1定义

充电服务凭证类型2也称智能卡凭证,属于用户线下凭证,由电动汽车用户使用的智能卡承载。由客户归属

运营商派发给电动汽车客户,客户在现场使用时,通过近场通信,将含有客户运营商标记的智能卡凭证与

现场获得含有设备运营标记的设备标识,通过设备归属运营商充电运营服务平台,向确定的客户归属运营

商充电运营服务平台提交认证,获得凭证认证许可和充电服务授权。

图3用户线下凭证应用框架图

7.2.2.2主要应用场景

1)充电卡应用

前端通过规范充电卡数据格式和读卡规范,采用刷卡或拍卡,获得客户归属运营商和客户标识

后端通过Iserv接口,实现跨运营商客户凭证认证和设备认证,获得充电服务授权

2)交通卡应用

前端通过规范充电卡数据格式和读卡规范,采用刷卡或挥卡,获得客户归属运营商和客户标识

后端通过Iserv接口,实现与交通卡运营服务平台的客户凭证认证和设备认证,获得充电服务授权

3)NFC手机应用

前端通过规范NFC识别数据规范,采用刷卡或挥卡,获得客户归属运营商和客户标识

后端通过Ipay接口,实现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客户凭证认证和设备认证,获得充电服务授权

7.2.2.3主要数据规范

字段名称开放程度备注

客户归属运营商标识开放

充电服务凭证标识私有/开放即智能卡凭证,客户归属运营商管理

设备归属运营商标识开放

设备标识私有/开放

7.2.3充电服务凭证类型3

7.2.3.1定义

充电服务凭证类型3也称车载终端凭证,属于车辆线下凭证,由电动汽车用户使用的车载终端承载。由电动

汽车服务运营商派发给电动汽车客户,客户在现场使用时,通过近场通信,将含有电动汽车服务运营商标

记的车载终端凭证与现场获得含有设备运营标记的设备标识,通过设备归属运营商充电运营服务平台,向

确定的客户归属运营商充电运营服务平台提交认证,获得凭证认证许可和充电服务授权。

图4车辆线下凭证应用框架图

7.2.3.2主要应用场景

1)插枪充电应用

前端通过规范车载终端标识,采用插枪建立连接,获得电动汽车服务运营商标记和客户标识

后端通过电动汽车服务运营商平台与运营商平台接口,实现跨运营商客户凭证认证和设备认证,获

得充电服务授权。

7.2.3.3主要数据规范

字段名称开放程度备注

客户归属运营商标识开放

充电服务凭证标识私有即车载终端凭证,电动汽车服务运

营商管理

设备归属运营商标识开放

设备标识私有/开放

7.2.4充电服务凭证类型4

7.2.4.1定义

充电服务凭证类型4也称车载联网凭证,属于车辆线上凭证。由电动汽车用户使用的车载终端承载。由电动

汽车服务运营商派发给电动汽车客户,客户在现场使用时,通过远程通信,将含有电动汽车服务运营商标

记的车载终端凭证与现场获得含有设备运营标记的设备标识,通过电动汽车服务运营商平台,向确定的设

备归属运营商充电运营服务平台提交认证,获得凭证认证许可和充电服务授权。

图5车辆线上凭证应用框架图

7.2.4.2主要应用场景

1)插枪远程充电应用

前端通过规范车载终端标识规范,采用插枪建立连接,获得电动汽车服务运营商标记和客户标识

后端通过电动汽车服务运营商平台与运营商平台接口,实现跨运营商客户凭证认证和设备认证,获

得充电服务授权。

7.2.4.3主要数据规范

字段名称开放程度备注

客户归属运营商标识开放

充电服务凭证标识私有即车载终端凭证,电动汽车服务运营

商管理

设备归属运营商标识开放

设备标识私有/开放

附录A充电服务凭证技术规范

1用户线上凭证技术规范

用户线上凭证以移动智能终端(即App)为主要载体。

1.1App凭证技术要求

App应具备身份鉴别功能,能够对登录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

App程序应具备身份认证功能,可考虑支持行业数字证书认证。

App凭证完整存储于客户归属运营平台。

凭证应用技术要求

App与客户归属运营平台进行的认证服务过程,应采用PKI机制实现安全传输。

图6用户线上凭证应用技术要求

1.2凭证信息交换服务

1.2.1凭证关键信息

运营发行方代码平台运营商代码服务类型标识互通标识流水序列号

字节长度2个2个1个1个16个

1.2.2信息交换服务

2用户线下凭证技术规范

用户线下凭证以智能卡为主要载体。

2.1智能卡技术要求

2.1.1逻辑接口与传输协议

2.1.2接触式CPU卡机电特性、逻辑接口与传输协议

接触式CPU卡机电特性、逻辑接口与传输协议应符合GB/T16649.1、GB/T16649.2、GB/T16649.3、

GB/T16649.4和GB/T16649.5标准中的规定。

2.1.3非接触式CPU卡机电特性、逻辑接口与传输协议

非接触式CPU卡机电特性、逻辑接口与传输协议应符合SO/IEC14443-1、ISO/IEC14443-2、ISO/IEC

14443-3和ISO/IEC14443-4标准中的规定。

2.1.4CPU卡的机械特性

CPU卡的机械特性应符合CJ/T243标准中的规定。

2.2凭证应用技术要求

2.2.1运营商互联互通应用

运营商互联互通应用AID为:EV-Roaming

2.2.2文件结构

充换电服务智能卡的基本文件目录应至少符合下图的规定。

2.2.3KEY文件(0000)

运营商互联互通应用密钥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运营商互联互通应用密钥

密钥名称密钥代码密钥类型密钥索引分散级别分散因子密钥作用

控制应用区

L1:运营商代码

应用主控子密钥DACK主控密钥002内结构添加

L2:应用序列号

和删除

应用区内有

L1:运营商代码

应用维护子密钥DAMK维护密钥002关信息文件

L2:应用序列号

的更新保护

L1:运营商代码

应用锁定子密钥维护密钥12应用锁定

L2:应用序列号

L1:运营商代码

应用解锁子密钥维护密钥22应用解锁

L2:应用序列号

应用区内有

L1:运营商代码

文件更新子密钥维护密钥32关信息文件

L2:应用序列号

的更新保护

L1:运营商代码

圈存子密钥DLK圈存密钥01-022产生圈存MAC

L2:应用序列号

2.2.3.1密钥版本、算法标识和密钥索引

充换电服务智能卡应支持的密钥版本、算法标识和密钥索引应符合表4、表5、表6的规定。

表2密钥版本

密钥版本算法名称

01DES3DES

表3算法标识

算法标识算法名称

003DES

01DES

表4密钥索引

密钥索引算法名称

00-043DESDES

80-84预留

2.2.3.2公共应用基本信息文件

公共应用基本信息文件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5公共应用基本信息文件

文件标识(SFI)0x15

文件类型二进制文件

文件大小001EH

文件存取控制读=自由改写=DAMK线路保护

字节数据元长度格式

01~02发卡方代码2BCD

03~04运营商代码2HEX

05~06行业代码2BCD

07~08预留2HEX

09~09应用类型标识(启用标志)1BCD

10~10应用版本(运营商自定义)1BCD

11~12互通标识2HEX

应用序列号(即卡号,由运营商自定义,但需

13~208HEX

保证运营商内惟一)

21~24应用启用日期(YYYYMMDD)4BCD

25~28应用有效日期(YYYYMMDD)4BCD

29~30预留(勿占用)2HEX

注1:互通标识为参与互通的运营商代码。

注2:应用类型标识(启用标志)00为未启用。

2.2.3.3持卡人基本信息文件

持卡人基本信息文件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6持卡人基本信息文件

文件标识(SFI)0x16

文件类型二进制文件

文件大小0037H

文件存取控制读=自由改写=DAMK线路保护

字节数据元长度格式

01~01卡类型标识1BCD

02~02运营商职工标识1HEX

03~22持卡人姓名20BCD

23~54持卡人身份证号32HEX

55持卡人证件类型1BCD

2.2.3.4运营商自定义文件

预留,可以由运营商扩展定义

2.3凭证信息交换服务

基于智能卡的充换电服务凭证服务模式可分为即时扣费、充电扣费和账户扣费。

2.3.1即时扣费

2.3.1.1服务定义

充电前完成刷卡扣费,根据扣费金额提供定量的充电服务。

2.3.1.2服务流程

1)用户在充电设施处选择“即时扣费”以及金额

2)用户刷卡完成扣费

3)扣费成功,提示设备进入充电状态

即时扣费的交易为标准扣费交易,基本流程可包括选择PPSE支付环境,选择电子支付应用,发送GPO

指令,根据消费金额扣费。

即时扣费交易流程图

2.3.2充电扣费

2.3.2.1服务定义

充电前完成刷卡认证,充电结束后刷卡扣费。

2.3.2.2服务流程

1)用户在充电设施处选择“充电扣费”

2)用户刷卡完成身份识别

3)识别成功,提示设备进入充电状态

4)充电结束后,根据实际充电量计算费用,用户刷卡完成扣费

充电模式可分为开始充电和结束充电:

开始充电交易的基本流程为:选择PPSE支付环境,然后选择电子支付应用,读取扩展应用专用文件,

判断上次交易是否正常完成。若上次交易正常完成,采用零金额消费,并更新文件;否则返回错误提示,

提示持卡人不应充电。

终端也可根据实际需求采用预处理,例如可事先获取卡片中的余额,判断是否允许持卡人充电。

始充电流程图

停止充电交易的基本流程为:选择PPSE支付环境,然后选择电子支付应用,读取扩展应用专用

文件,判断文件内容是否正确。若正确,根据充电开始信息,计算消费金额,扣款消费,并更新扩展应用

专用文件,表示正常完成交易,同时提示持卡人停止充电。

结束充电流程图

2.3.3账户扣费

2.3.3.1服务定义

充电前完成刷卡认证,充电结束后后台账户扣费。

2.3.3.2服务流程

1)用户在充电设施处选择“账户服务”

2)用户刷卡完成身份识别

3)识别成功,提示设备进入充电状态

4)充电结束后,根据实际充电量计算费用,后台账户完成扣费

5)后台发送消费凭证到客户

卡片和终端交易需要联机授权,且终端具有联机能力时,终端传送一个联机授权报文给发卡行。这

个报文包括授权请求密文、生成授权请求密文的数据和脱机处理结果指示器。在联机处理阶段,发卡行使

用一个名为卡片认证方法的处理过程验证授权请求密文来鉴别卡片。

如果授权响应包含授权响应密文而且卡支持发卡行认证,卡片通过验证授权响应密文执行发卡行认证,

验证响应来自真实的发卡行或代理。一旦发卡行认证成功,卡片可重新设置卡片中和风险控制相关参数。这

样阻止了通过模拟联机处理和伪造接受交易来重新设置计数器和指示器攻击卡片的安全特性。如发卡行认

证失败,卡片的后续交易将联机授权直到发卡行认证成功。发卡行可以选择当发卡行认证失败时设置卡

片拒绝交易。

2.3.4交易流程

a)启动充电交易流程参考下图:

b)结束充电交易流程参考下图:

使用PBOC规范的电子钱包圈存初始化指令生成的MAC1作为联机校验的验证关键数据。

2.3.5交易指令

智能卡指令集包括:SELECT命令、初始化圈存(INITIALIZEFORLOAD)命令。使用SELECT命令选

择互联互通充电应用,使用初始化圈存(INITIALIZEFORLOAD)命令生成的MAC1作为联机校验的关键数

据。

报文格式可参照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的第3部分:与应用无关的IC卡与终端接口规范。

2.3.5.1SELECT命令

SELECT命令通过文件名或AID选择IC卡中的PSE、DDF或ADF,命令执行成功后,PSE、DDF或ADF的路径

被设定,后续命令作用于与用SFI选定的PSE、DDF或ADF相联系的AEF,从IC卡的响应报文应由回送FCI

组成。其中SELECT命令报文的格式如表1所示,响应报文数据域如表3、表4、表5所示。

表1SELECT命令报文

代码值

CLA‘00’

INS‘A4’

P1引用控制参数,详见表2

P2‘00’第一个

Lc‘05’-’10’

Data文件名

Le‘00’

表2引用控制参数

b8b7b6b5b4b3b2b1含义

00000

1通过文件名选择

00

命令报文数据域应包括所选择的PSE名、DF名或AID。

响应报文数据域

响应报文中数据域应包括所选择的PSE、DDF或ADF的FCI。表3、表4、表5规定了此定义所用的标签。

本部分不规定FCI中回送的附加标志。

表3定义了成功选择PSE后回送的FCI:

表3成功选择PSE后的响应报文(FCI)

标签值存在方式

‘6FFCI模板M

’‘84DF名M

‘’A5FCI数据专用模板M

’‘8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