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_第1页
安徽省亳州市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_第2页
安徽省亳州市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_第3页
安徽省亳州市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_第4页
安徽省亳州市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期末知识点复习1、在地图的家族中分为两类包括:自然地图和_社会经济地图。2、地图的三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地图上的方向:

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____方;

②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采用“上___下___左___右___”来确定方向。

③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线判断方向,经线指示_____方向,纬线指示_____方向。5.比例尺:就是______距离与_____距离之比。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①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____。

②所画地图范围越大(如中国地图),内容就越_____,选用比例尺越______,

③所画地图范围越小(如北京地图),内容就越______,选用比例尺越_____。

④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_____式、_____式、______式。6、①历史上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航行的航海家是_____(国)的_______;②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不规则球体。7、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____万千米,平均半径为_____千米;表面积为___亿平方千米。8、赤道把地球平分成___、__两个半球。9、纬线的特征:都指示_______方向,形状都是_____(极点除外);长度_______,其中最长的纬线是_____;从赤道向两级纬线的长度越来越_____。10、纬度的划分:①赤道的纬度是_____,赤道以北称为____纬(字母____),赤道以南称为___纬(字母__)。②北极的纬度是______,南极的纬度是____。③从赤道向两级,纬线的度数逐渐______(增大、减小)。11、低纬度范围是_______;中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_;高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_。12、经线都指示______方向;都是_____形状;长度都_______13、经度的划分:①把经过英国伦敦___________的经线作为经度的起点线,又叫______,其经度为___度。②从0°经线向东的180°称为____(字母___表示),以西的180°称为______(字母____)③经度变化规律:由0°经线向东、西逐渐______9、一个经线圈由___条经线组成。如50°E和130°W、140°W和_______都能组成经线圈。10、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的经线圈_11、东西半球的划分:东半球的范围:20°W以东到160°E;根据经度定东西半球:西经度与20°W比,东经度与160°E比,“小小为东,大大西”12、全球海洋面积占70.8%,陆地占29.2%,常用“__分陆地___海洋”说明海陆面积比例。13、七大洲:①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____________②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_____;面积最大的大洲是______。③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_____大陆,是地球上最大的大陆。14、四大洋:①面积最大、最深、岛屿最多的大洋是______;最浅、最小的大洋是_______。②第二大洋是大西洋,呈“_____”形;③_____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16、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____;_______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在地图上用相对高度表示地面起伏的大小。17、人们通常把陆地上的地形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基本类型。(1)________:海拔较低,地面平坦;(2)________: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3)________: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4)________: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5)_________:周围高,中间低。18、陆地上的山脉主要有两大山脉带:一是______________山脉带,二是横贯_________南部和___________的山脉带。19、世界之最:①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_____盆地,位于_____;②世界最大的平原是______平原,位于____洲;③世界最高的高原是_____高原,位于_____洲;面积最大的高原是____高原,位于_____洲。④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______山脉,位于_____洲。世界上最高峰是_________,海拔___米⑤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________海沟,位于太平洋。20、科迪勒拉山系主要有北美洲的__________脉和南美洲的__________山脉等山脉组成。21.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的线叫_____。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叫等高距。22、等高线上的数值为海拔,单位为米,数值越_______,即海拔越______。同线等高2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的是____坡,等高线稠密的地方表示的是______坡。①两个山顶之间低洼的部分是_______②高线重合的地方_______③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是_______④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的地方是________:24、大陆漂移假说:20世纪初由____国______提出的。大陆漂移的原因是由_板块运动引起的25、板块构造学说:①地球岩石圈由_____大板块组成,其中____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②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_____,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______,易发生_________。26、①地球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_________和_______带。②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③中国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在六大板块分布图上填写六大板块的名称,并能用板块学说的理论解释一些现象。a地中海在不断缩小因为____板块与____板块继续碰撞。b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因为_____板块与_____板块不断地张裂c喜马拉雅山脉是_____板块与______板块碰撞形成的。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一节世界的人口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在1800年以前,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以后,世界人口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到2011年,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2025将达80亿。3、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①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发达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②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是非洲,最低的大洲是欧洲,人数最多的是亚洲。5、世界人口绝大部分住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带,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1)世界人口稠密区:①亚洲东部,②亚洲南部,③欧洲西部,④北美洲东部,⑤南美洲东部。6、人口稀少的地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地区。7、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公式:人口密度=_总_÷_总8、世界人口问题:①人口过多,增长过快:给经济发展造成压力,交通拥挤,使就业、教育、住房、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②人口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和社会福利负担加重。9、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10、根据人类的体质特征(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等)分为三大人种:白种人最多。划分人种的重要标志是肤色①黄色人种分布:主要在亚洲的东部,还有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也属黄色人种。②白色人种分布: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③黑色人种分布:非洲的中部和南部。11、目前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12、拉丁美洲,除巴西通用葡萄牙语,其他国家多数为西班牙语。西亚和北非通用阿拉伯语。13、世界三大宗教:(补充: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起源(都在亚洲)巴勒斯坦地区耶路撒冷沙特阿拉伯麦加古印度经典<<圣经>><<古兰经>><<金刚经>>分布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及大洋洲相对集中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中部,中国西北(新疆一带)亚洲最多,在亚洲分别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斯里兰卡。典型建筑教堂清真寺寺庙14、聚落(1)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在支流与干流汇合处,或者河流入海处,及地形、气候条件优越处,往往形成比较大的城市。(2)城市: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人口密集,高层建筑,道路密集乡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房屋不高,经济实用,道路稀疏。乡村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条件: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气候温和,资源丰富。15、=1\*GB3①寒冷地区:民居墙体厚实,屋内建有壁炉或者火炕,或安有暖气,窗户比较小,有的窗户还装上双层玻璃,为了防寒保暖。在冬天积雪较多的地方,屋顶大多高耸,便于排雪。=2\*GB3②湿热地区:民居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屋顶大都为斜顶或叫人字顶,并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以便通风散热。=3\*GB3③干旱地区:屋顶多为平顶,便于晾晒东西;沙漠地带,门窗小,防风沙侵入。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一节天气与气候(课本67—70页)1、天气和气候概念和区别?2.在卫星云图上,三种颜色分别表示什么?3、空气污染指数反映了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被污染的越严重。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级别越_高,空气质量状况越差。4、天气符号的识别:p68图4-35、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6、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南半球大陆上7月最低,1月最高。7、气温年较差=最热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8、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①等温线大致和纬线平行,南北半球的等温线较平直的是南半球,原因海洋面积广阔②影响气温分布的重要因素是纬度。③a夏季气温,陆高海低;b冬季气温,陆低海高。④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9、最炎热的大陆是非洲,最寒冷的大陆是南极洲。10、(2)降水形成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水汽和凝结核;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11、①降水的三种主要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②世界“雨极”是乞拉朋齐,其降水类型属于地形雨。(测量仪器:雨量器)1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①赤道附近降水较多,两极地区降水较少;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②在中纬度(相当于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的东岸降水多,大陆的西岸降水少。④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13影响气候主要因素:地球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纬度位置。14、地球的形状与气候①太阳高度指的是太阳光线和地平面的夹角。②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就越强,太阳高度越小,太阳辐射就越弱。地球具有球状表面,在同一天,不同地方,正午太阳高度不同,太阳辐射强度也随之变化③夏季气温高的原因:因为夏季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地面得到的热量多。冬季气温低的原因:因为冬季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弱,地面得到的热量少。④当太阳直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大,太阳高度变小。15、人类活动与气候(1)全球的气温升高,主要是因为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造成的(2)热岛效应指的是在城市,城市中心的气温比郊区高绕转中心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地球自转地轴自西向东一天昼夜更替,太阳东升西落地球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五带划分公转时的重要特征:地球公转时地轴总与公转轨道平面保持66.5度的夹角不变。16、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①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有极昼,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内有极夜,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③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都在赤道上,此时昼夜等长:④赤道上,全年昼夜长短。17、一年内,太阳直射一次的地方在南(北)回归线上,能直射两次的地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18、判断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①天津的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海陆分布;②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地形地势③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多,东侧降水少:地形地势;④赤道终年炎热,南极洲终年冰雪覆盖:纬度位置19、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极昼极夜现象、是否有太阳直射,将地球表面分为五带:(1)有太阳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的是热带;(2)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的是寒带;(3)既没有阳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的四季变化明显的是温带。气候类型分布地区气候特点对应景观热带雨林气候。附近地区(刚果盆地、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热带草原气候非洲、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巴马科)终年高温,分、两季热带季雨林热带季风气候亚洲的半岛半岛)终年高温,分、两季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亚热带的大陆东岸冬季最冷月均温在0°C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亚热带常绿林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的大陆岸,以最典型亚热带常绿林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地区的部夏季,冬季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内部;大陆和北美洲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集中于夏季温带森林草原、荒漠温带海洋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均匀(全年温和湿润)温带海洋性阔叶林苔原气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