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1页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2页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3页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4页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初中会考科目调研监测九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答题时,请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5.答题卡上不准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6.本试卷共21题,考试时量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学校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阅读下面相关活动内容,完成任务。【建设筹备】“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一个班级也必须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要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中,才能筑牢文化底蕴,要精选诗文打造班级文化墙,发挥其诲人不倦的作用,拟写具有文化气息的班训,设计好具有时代感的班徽,做好新闻宣传等,让全班同学都能在良好班级文化氛围中,找到力量源、航向标和助推剂,凝聚力量,铸就辉煌。1.上面是班长组织班干部在建设筹备时的讲话稿,对稿子中的字音、字形及词语的运用说明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关注词语的运用,“必须”的使用有误,应该为“必需”。B.注意特殊词语的字形,“根植”“筑牢”“凝聚”“铸就”均书写正确。C.注意加点字的读音,“底蕴(yùn)”“氛(fēn)围”“班徽(fēi)”三个词中加点的字注音均正确。D.注意成语的运用,“诲人不倦”大意指“不厌倦地教导”,文中使用正确。【墙壁文化】2.为发挥墙壁的育人功能,同学们选了几句诗文,请你用原文帮忙补全。(共4分)为激发大家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选择刘禹锡《秋词》中描写黄鹤直冲云霄的名句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为了让同学们在学习路上不畏艰险,敢于攀登,选择杜甫《望岳》中的“③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激励同学们拥有俯视一切的人生智慧。【活动展示】为更好地展现各班班级文化建设的特色,学校开展了班级文化展示活动,下面是展示活动新闻稿中的一段话,请你阅读并完成后面的任务。(甲)随风潜入“室”,润“生”细无声。①为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及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打造书香班级,创设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特组织45个学校的班主任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展示活动。(乙)②有的班级,展示的是小小图书角,开辟了一方富有特色的阅读天地;(丙)③有的班级,展示的是小小的生物角,布置得那样绿意盎然、那样赏心悦目,自然成画;(丁)④还有的展示的是“风采展示墙”,留下每一位孩子的独特印记等等……本次展示活动,看到了各班布置的“馨”意,和以“文”化人的“慧”心。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①句中,“45个学校的班主任”表意不明。B.第②句中,“开辟”与“阅读天地”搭配不当。C.顿号使用时,有时表示并列关系。第③句中顿号使用不准确。D.“等等”与“省略号”不需同时使用,第④句中省略号使用正确。4.将“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缩影,浸润着无声的教育力量。”这句话放回文段,哪个位置最合适?()(2分)A.(甲) B.(乙) C.(丙) D.(丁)综合性学习(共10分)5.【拟写班训】请结合下面材料,参考示例,拟写班训并简述内涵。(4分)【材料】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礼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示例】班训:宁静雅致蕙心醇远内涵:营造宁静的学习氛围,追求雅致的生活情趣,固守兰心蕙质的做人品德,静修醇远宽广的坦荡胸怀。6.【解说班徽】九年级一班制作了一个他们喜欢的班徽(见右图)。请用简洁的语言帮忙解说介绍。要求:要素齐全,条理清楚,不超过120字。(6分)二、阅读与理解(共50分)(一)古诗文阅读(共18分)蝶恋花南宋·范成大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水涨满,芳草萋绿,鹅儿活泼泼地游动,描绘了一幅早春水乡的五彩画面,透出了生命的温馨与活力。B.“横塘塔近依前远”一句,是说作者乘着画船看到前方的塔近了,其实还远,表现出作者急于到达塔前的心情。C.“谷雨才耕遍”句中着一“才”字,这不紧不慢的节奏写出农事的轻松和井然有序。D.本词展现了田地间春意盎然的一幕,笔调清新愉悦,充分表现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8.词的下片写农事,请你跟随词人走进江南农村,说说你看到了哪些农事场景,体会到了农民怎样的心情。(欧阳)修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中子棐①,字叔弼,广览强记,能文辞,年十三时,见修著《鸣蝉赋》,侍侧不去。修抚之曰:“儿异日能为吾此赋否?”因书以遗之。修卒,代草遗表,神宗读而爱之,意修自作也。服除,知襄州。曾布②执政,其妇兄魏泰倚声势来居襄,规占公私田园,强市民货,郡县莫敢谁何。至是,指州门东偏官邸废址为天荒,请之。吏具成牍至,棐曰:“孰谓州门之东偏而有天荒乎?”却之。众共白曰:“泰横于汉南久,今求地而缓与之,且不可,而又可却邪?”棐竟持不与。(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注释】①中子棐:欧阳修的第二个儿子欧阳棐。②曾布:曾巩的弟弟,北宋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词人。9.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2分)A.查阅字典,“顾”字的义项有①照顾;②看;③顾惜等;文中选择第②个义项,理解为“看”。B.“侍侧不去”中的“去”,文中指“前去,去往”,与成语“去国怀乡”的“去”含义相同。C.服除,即脱去了丧服,意为守丧结束,文中指的是欧阳棐为其父欧阳修守丧期满。D.“却之”中的“却”与“了却君王天下事”里的“却”是同一意思。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B.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C.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D.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11.请说说下面句子的大意。(3分)修卒,代草遗表,神宗读而爱之,意修自作也。12.欧阳修的一生不仅福泽民众,也“惠”及子孙。请结合选文概述欧阳棐哪些方面受到其父欧阳修的影响?(5分)(二)非文学作品阅读(共6分)材料一情绪是指人具有的喜、怒、哀、乐、惧等心理体验,这种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一种反映。情绪具有肯定和否定的性质。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会引起人的肯定性质的体验,如快乐、满意等,如愤怒、憎恨、哀怨等;与需要无关的事物,会使人产生无所谓的情绪和情感。正确处理和应对我们的情绪,我们就能很好地利用它。比如,考试前一天的晚上,你有点紧张,睡不着,但你想到老师、家长说过要保证充足睡眠才能有利于考试发挥,于是强迫自己躺在床上睡觉。你在床上辗转反侧,开始数羊:“1只羊、2只羊……199只羊?我怎么还如此清醒?完蛋了,明天考试一定考不好了。”这样就产生了消极的心理暗示。此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接纳紧张情绪,这是我们的身心在积极“备战”。研究发现,适度的紧张和亢奋,有利于能力水平的发挥。我们可以继续复习(建议做一些难度较低的记忆阅读类学习任务),也可以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让自己内在的这部分能量释放掉,人困了,自然就能入睡。考试中,如果你感觉情绪紧张,不能沉下心来考试,则可以多做几次深呼吸,让自己慢慢沉浸到考试中去,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材料二当人情绪不稳定时,会产生消极情绪。这时,不要一味地否认、压制、贬低、怀疑,也不要说“这有什么可怕的”“你不应该感到失望”“你没有理由生气”等等,而是要接受、识别,同时自己尝试用一些常用的方法锻炼和平复调整情绪,如与朋友沟通,听听音乐,做做运动等。每当自己平复调整一次,情绪控制能力就是得到了一次锻炼。情绪管理不是简单地压抑、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是要在正确理解情绪、体察接纳自身真实情绪的基础上,掌握调适消极情绪的有效方法与技巧,让自己成为情绪稳定的人。那么如何才能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呢?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在联合问卷网做的问卷调查。材料三情绪分类及影响表分类影响健康状况认知发展个性发展人际关系积极情绪能提高免疫力,有益健康。有助于集合注意力,提高记忆力,使思维敏捷。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个性特征。常表现为欣赏的微笑、认可的点头等,有利于建立相互尊重、和谐友好的关系。消极情绪引起机能紊乱,导致免疫力下降。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不牢靠,感知不深刻。易导致不良的行为方式和性格的形成。常表现为冷漠的表情、不良的身体语言等,使人际关系沟通畅,同伴之间关系疏远。13.依据材料相关内容,下列表述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如果考试前出现了紧张和亢奋的情绪,都不利于考试的发挥。B.情绪会对人的身体健康、记忆力、个性发展及人际关系等带来影响。C.调查认为,直面问题是成为一个情绪稳定的人的最认可的方式。D.情绪管理就是要学会压制消极情绪,获得积极情绪,不断提高情绪的控制能力。14.主题活动中,你需要做一个“如何做情绪的主人”小结。请结合材料内容,分条目拟写一个发言提纲。(4分)(三)文学作品阅读(共18分)和父亲一起当门卫小李飞道①1995年,12岁的我考上了县重点中学,消息很快传遍了父亲所在的印刷厂。那段日子,父亲脸上全是满足。我感觉他走在厂里都在故意放慢脚步,等着别人的祝贺。②8月,得了心脏病的父亲从省城看病回来,家里已是债台高筑。缺钱对我们家来说是家常便饭,已经拮据惯了的父母也从不为钱的事吵架。父亲原是车间一线工人,现在不能去上班,家里的收入自然锐减。但这次,背着外债的他们,脸上写满压力和忧愁。③日子要继续,我要读初中,家人要吃饭,看病借的钱要还。母亲急着回乡下茧站上班,父亲刚能下床走路就去找厂领导,要求重返岗位。他无法再干重活,便请求厂里给他安排个轻松点儿的工作,工资低点儿也行。厂长让父亲回家等通知,于是他成了“待业中年”。不久,厂里通知说门卫室有人退休,空出一个岗位。父亲当门卫了。④印刷厂的工厂区和家属区连成了一片,工人和家属300余人全从一个大门进出。门卫岗设置了两个保安,每人每天上12小时班,白班、夜班隔几天换一次。夜班从晚上8点上到第二天早上8点,对一个刚从死亡线上回来,仍靠吃药维持生命的心脏病人来说,无疑是项艰难的挑战。⑤母亲上班时,家里只有我和父亲两个人。我读初中后,中午、晚上要回家吃饭,轮到父亲上白班时,他就要抽空回家做两顿饭——可门岗不能缺人,于是我一放学便蹬着自行车去接替父亲的工作,成为“临时门卫”。我的门卫职业就从13岁开始了。⑥与父亲相比,我做门卫的时段,工作更清闲,毕竟中午、晚上工人都要回家属楼吃饭,门口过往行人较少,我只需要竖起耳朵留意过往汽车的喇叭声。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有闲钱买报刊的家庭不多。而那时,门卫室有各种报纸杂志,这个宝藏对我有致命的吸引力,成为我的快乐源泉。⑦有一次,厂里有个小孩和我争论,他争不过我,便骂道:“你和你爸都是‘看门狗’!”周围的小伙伴都安静了,齐刷刷地看着我。我感到受了极大的侮辱,气得嘴唇抖动,双手握紧拳头。⑧当天晚上,父亲看我没吃晚饭,情绪低落,就问了我几次,我便把这事告诉了他。⑨父亲说:“我们本来就是看门的啊!_________________”听他这么一打比方,我心情好了起来。⑩1998年,我考上高中。可才上高一,就得了一场大病。学业不佳,身体不好,16岁的我决定退学。父母也没有多说什么,他们同意我的决定。⑪那是一段难熬的日子。身体康复后,每天除了给父亲送饭,我几乎不出门。每天在家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没事找事做,把一个个蜂窝煤从阳台搬到厨房的煤炉子旁,把家里的衣服一件件拿出来整理,用抹布擦洗家具的每一个角落……我也不再去替父亲当门卫了,我怕进出的小伙伴看到我。就这样过了差不多一个月,一个晚上,父亲说他通宵夜班,让我陪他,因为他最近感觉自己心脏不舒服,怕夜里犯病。⑫当了3年临时门卫,我还从来没有陪父亲值过通宵夜班。当时天气已经很凉,晚上12点多,我和父亲坐在值班室里,靠个烧炭的小煤炉取暖。这几年随着我进入青春期,和父亲的沟通越来越少。退学后,我心情不好,更不想和人说话了。父亲先开口了,让我斜躺在椅子上睡觉,说他睡不着。我闭上了眼睛,其实也没睡着。⑬不知过了多久,迷迷糊糊中,我被一阵“哐当”声吵醒,原来是父亲在开小门。再一看,是厂里一个叫陈斌的孩子和他爸要出厂。他爸骑着拉货的三轮车,后面装满了桶和盆。盆里的水在荡漾,密密麻麻的鱼挤在水里。陈斌在后面使劲推着三轮车,他爸一边骑一边抱怨:“我叫你在家睡觉,明天还要上学!”我看了一下时间:3点。⑭“这么早就要去卖鱼?”⑮“是啊,不然怎么赚到钱?”父亲说,他们没钱租固定摊位,只好每天早上3点去抢位置好的移动摊位。又说,陈斌最近经常和他爸去出摊。⑯4点左右,我刚要闭眼休息,一个胖胖的身影骑着自行车过来了,是赵大娘。父亲帮赵大娘打开小门,赵大娘对父亲微笑致谢。父亲说,她每天早上这个点要去扫街,因为环卫工人要在6点之前完成所有街道的清扫工作。⑰接下来,还有出租车司机黄叔,推车卖早餐的张阿姨两口子,去街头捡垃圾的赵老头……每出去一个人,父亲就把这个人的故事讲给我听。⑱那几年厂里效益不好,很多工人都在艰难地自谋生路。几天后,我告诉父亲,我要回学校继续读书。⑲2002年,我如愿考上了理想中的大学。父亲也在那个月退休了。我和父亲同时告别了门卫工作。⑳大学毕业后10多年,我搬过几次家,每到一个新小区,门卫室总感觉特别亲切,最先混熟的人也总是小区的门卫。我知道,门卫是这个世界上最平易近人的人了。谈到门卫工作,我总是滔滔不绝,对方会忍不住问:“你咋这么熟悉门卫工作?”㉑我说:“我从初中就开始当门卫了,我们家是‘门卫世家’。”节选自《读者》(2023第10期),有删改1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A.第①段中,此时的“父亲”在为孩子考上县重点中学而感到满足,而“我”却感觉“父亲”是故意在“等着别人的祝贺”,体现了“我”的虚荣。B.文章第②~④段,叙述内容简单,语言直白,在一种“拉家常”式的叙述中,写出了“我和父亲一起当门卫”的缘由。C.第⑥段中加点的词句,写出了“我”与“厂里的小孩”争论时,“我”的心理、神态及动作,既是对“我”的形象刻画,也是当时不公平社会的一个缩影。D.文中较详细的记叙了“我”陪父亲通宵值夜班的一次经历,较深度的展现了一群努力生活打拼的群体形象,这给当时的“我”很大的触动。E.“我”在很多年后,依然能对门卫工作滔滔不绝,可见“我”,对那段岁月的怀念和对这份工作的热爱。16.文章按时间顺序讲述了“和父亲一起当门卫”的故事。请梳理文章内容,完成相关填空。(4分)17.结合全文,分析文章结尾处“我”说“我们家是门卫世家”时的心理,并简单说说你阅读后的感受。(6分)18.请结合上下文,为小说第⑨段划线处补全“父亲”打比方劝慰“我”的话。要求符合文章情境和人物身份,不超过100字。(4分)(四)名著阅读(共8分)阅读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片段,完成19~20题。片段一“呵——,没有口袋!你以为我不知道糟蹋面团这种坏事是谁干的!你以为你现在还能留在学校里?不,亲爱的,这回可饶不了你,上次是因为你母亲求我,才把你留下的,这次可该了解啦。从教室里滚出去!”他使劲揪住小孩的一只耳朵,把他推到走廊里,然后关上了教室的门。片段二卧床一个月之后,苍白瘦削的保尔终于站起来,迈着颤巍巍的双腿,扶着墙壁,在房间里试着走动。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路上望了很久。积雪融化了,小水洼闪闪发光。外面已经是乍暖还寒的早春天气了。紧靠窗户的樱桃树枝上,神气十足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麻雀,它不时用狡猾的小眼睛偷看保尔。“怎么样,冬天咱们总算熬过来了吧?”保尔用指头敲着窗户,低声说。片段三从这天起,保尔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暴风雨所诞生的》这本书的创作。他缓慢地写了一行又一行,写了一页又一页。他忘记了一切,完全被人物的形象迷住了,他第一次尝到了创作的痛苦,那些鲜明难忘的情景清晰地浮现在眼前,他却找不到恰当的词句表达,写出的东西苍白无力,缺少生气和激情。已经写好的部分,他必须逐字逐句地记住,否则,线索一断,工作就会停顿。母亲惴惴不安地注视着儿子的工作。写作过程中,保尔往往要凭记忆整页整页地,甚至整章整章地背诵,母亲有时觉得他好像疯了。儿子写作的时候,她不敢走近他。只有趁着替他把落在地上的手稿捡起来的机会,才胆怯地说:“你干点别的不好吗,保夫鲁沙?哪有你这样的,写起来就没完没了……对母亲的担心,他总是会心地笑一笑,并且告诉老人家,他还没有到完全“发疯”的程度。片段四小说已经写完了三章。保尔把它寄到敖德萨,给科托夫斯基师的老战友们看,征求他们的意见。他很快就收到了回信,大家都称赞他的小说写得好。但是原稿在寄回来的途中被邮局丢失了。六个月的心血白费了。这对保尔是一个很大的打击……19.下面关于文段的理解与表述正确的一项()(2分)A.片段一中,保尔将烟末撒到了神父家的复活节面团里,被神父发现,充分地写出了保尔天真顽皮、喜欢恶作剧的特点。B.片段二中加点的“总算熬过来了”,是保尔对灰麻雀说的,也是对自己说的,表现了他的乐观坚强。C.片段三中的保尔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拿起创作这个“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表现了保尔敢于挑战新事物的创新精神。D.片段四中提到,“原稿在寄回来的途中被邮局丢失了”,这个致命的打击击跨了保尔所有的信念。20.保尔面对生活的打击,也会表现出的灰心、绝望、无助等情绪,是否与书名中“钢铁”一词不符?请结合整本书说说你的理解。(6分)三、写作(共5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这一次,或许是重要的选择;这一回,或许是印象深刻的尝试;这一刻,或许让你深深铭记……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体验,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也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还可以发表议论;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不要写成书信体;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不要套作,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2024年初中会考科目调研监测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B。【解析】A.“必须”使用正确。C.班徽,huī。D.诲人不倦,主语为“人”。2.(1)晴空一鹤排云上(2)便引诗情到碧霄(3)会当凌绝顶(4)一览众山小3.B。【解析】B.搭配正确。4.A。【解析】依据下文需放在甲处。5.围绕材料选择词语或在基于材料内容自组词语作为班训,皆可。内涵表达,是围绕班训进行的阐述。【示例】班训:博学笃行自强敏行内涵:培养博学多思的习惯,树立笃行不怠的态度,自立自强的目标,敏行修身的追求6.能思路清晰有序介绍(2分)图上信息完整(3分)语言简洁不超过120字(1分)【示例】班徽呈圆形,中心部分为书海、帆船,海鸥高翔,下方为“云帆一班”的汉字及拼音,外围两个圆环,均匀摆放“云帆一班、扬帆起航、奋勇向前、气势不凡”16个字,辅以五角星、麦穗点缀,呈现出努力拼搏、积极向上的文化力量。二、阅读与鉴赏(50分)7.B。8.①江南春寒,谷雨时节,开犁破土,遍耕田野,春麦成片,桑树茂盛。(1分)②农人津津乐道,谈论品尝新面,收取新茧的农事。(1分)表达了丰收在望的期盼与欣喜;(1分)农家生活的满足。(1分)9.C。【解析】A.顾,顾惜。B.去,均为“离开”意。D.却之,推却。了却,了结。10.B。11.欧阳修去世,(他)代欧阳修写遗表。神宗读后喜爱这篇文章,以为是欧阳修自己写的。(3分)(大意正确即给满分)12.①为文之道上的影响:潜移默化教导,与其父亲文学风格相近。如代父所拟奏表,神宗读后喜爱,误认是欧阳修所作。(2分)②为政之德(为官之道/为人品格)上的影响:坚持正义,性格刚强(或为民请命,刚正不阿),如明知魏泰朝中有人,得罪不起,依然毅然拒绝其无理要求。(3分)【译文】欧阳修天性刚毅,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去做,即使有陷阱圈套在前,一触即发,他也会奋不顾身。因流放驱逐而流落,达到多次,但志气还是一如既往。刚贬职夷陵县时,没有什么排遣愁闷,就取出原来已办结的案卷反复查看,发现案卷中是非颠倒、违法曲断的错误数量之多,难以计算。于是他仰天长叹说:“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县,尚且如此,天下(冤假错案之多)就可想而知了。”从此以后,他遇事不敢疏忽怠慢。(欧阳修)排行居中的儿子欧阳棐,字叔弼,广泛阅读,记忆力强,擅长写文章。十三岁的时候,看到父亲欧阳修写《鸣蝉赋》,站在一边不肯离开,欧阳修摸着他的脑袋说:“儿子啊,他日能写我这样的文章吗?”于是写好了送给他。欧阳修去世,他代欧阳修写遗表(古代大臣临终前所写的章表,于死后上奏),神宗读后喜爱这篇文章,以为是欧阳修自己写的。服丧期满后,做襄州知州。曾布掌管政事(任宰相),曾布的大舅子魏泰依仗声威和权势来襄州居住,圈占公私田地园圃,强买民货,郡县没有人敢盘诘查问。到这时候,又强指州门东侧荒废的官邸旧址为无主土地,(向地方)索要这块地。地方官吏详细写成公文送到,欧阳棐说:“谁说州门东侧(土地)是无主土地?”拒绝了魏泰的索求。官员们都说:“魏泰横行于汉南很久了,如今(他)索要土地,给慢了尚且不行,又怎么可以拒绝呢?”欧阳棐最终坚持不给。13.B14.条理清晰,符合小结情境,能对情绪和管理情绪提出可行性的方法。参考示例给分,意思相近即可。【示例】(1)积极情绪能促进人各方面的发展,消极情绪却危害极大。我们要做情绪的主人。(1分)(2)一要学会理性思考,保持积极心态,看到事物好的一面,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做事条理有规划。(2分)(3)二要注意,一旦产生了消极情绪,可以尝试运用一些常用的方法锻炼和平复调整情绪,如与朋友沟通,听听音乐,做做运动等。(2分)15.BD.(答对一项如B,D,AB,BC,BE,AD,CD,DE得2分,二项BD给4分,其余不给分)【解析】A.体现“我的虚荣”,错误。C.“当时不公平社会的一个缩影”,错误。D.“对这份工作的热爱”错误。16.①“我”上高一,得病辍学(1分)②“我”考上大学,告别门卫工作(1分)③“父亲”带“我”通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