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下期期中质量监测试卷八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不直接在本试卷上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及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积累与运用(22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4分)小语说:阅读经典的过程就是与先贤对话、与智者神交的过程。品读隽永深刻的学术著作,沐浴字里行间弥散的理性光辉,我们能领略历代硕儒的宏博哲思,获得人生的启迪和向美而生的力量。阅读,为我们打开一扇大门,吸引我们探寻bān①斓的世界。小文说:听了你讲的话,我想起了我们一起学习那些经典课文的过程。在江南赵庄皎洁的月光下,我们和迅哥儿同看一台好戏;在革命老区延安,我们品尝了美味的糜子、米酒和油馍;在黄土高原上,我们感受了一场不容束缚、不容羁绊、不容闭塞的震hàn②人心的安塞腰鼓;在吴伯箫家乡静mù③的庭院里,我们看到了那盏暖融融的灯笼……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都在我们眼前一一展现。(1)依次给句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jiāomíjīsāiB.jiǎoméijīsèC.jiǎomíjìsāiD.jiāoméijìsè(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班②憾③暮B.①班②撼③睦C.①斑②撼⑧穆D.①斑②憾③慕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黄发垂髫”中黄发旧时是长寿的象征,用来指老人,垂髫用来指小孩。B.《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C.《核舟记》一文使用从中间到两头,先整体后局部,从正面到背面的空间顺序和总一分一总的叙述顺序介绍了“核舟”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和对民间艺术的赞扬。D.《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诗经》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八年级语文第1页共6页3.古诗文默写。(8分)(1)青青子衿,?《子衿》(2),君子好逑。《关雎》(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让我们体会到洞庭湖水势浩大、气势磅礴的动荡美的句子是:,。(4)面对别离,可将缺憾置于广袤时空,以期豁达,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5)《小石潭记》中环境冷清,使人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4.请运用对联知识,把下列词语组合成一副对联,完整地书写在横线上。(2分)传美名将相和成佳话国事为重邻里想让六尺巷上联:下联:5.请你仿照画横线的句子续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修辞一致。(2分)我古老而年轻的祖国啊,我是一棵春天蓬勃的秧苗,扎根在你坚实的黑土地;我是,;我的血管里,涌动着黄河的波浪,我的心灵里,劳筑着长城的坚强。6.根据要求,完成问题。(4分)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和”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社会交往的准绳、国家共处的原则。学校决定组织同学们开展以“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不可避免会有观点的交锋。请从“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角度,写出两条同学相处时的班级公约。(2分)(2)同学们畅所欲言,谈起了“和”在自己心中的意义,请仿照示例写出你对“和“的理解。(2分)示例:同学A说:“和”是“和煦”,是春风温暖,阳光明媚。同学B说:“和”是“和平”,是百姓安居,世界太平。你说:二、现代文阅读(28分)(一)阅读下面课文,完成7-10题。(12分)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八年级语文第2页共6页小红书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④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⑤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剌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节选自《大自然的语言》)7.选文①—③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3分)8.“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加点词“许多”为什么不能删掉?(3分)9.选文第⑤段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10.选文节选自《大自然的语言》,请问以“大自然的语言”为标题,有什么好处?(3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4题。(16分)豫南的春茶赵安华①说起信阳,人们常常会想到大别山革命老区。每逢春天,漫山遍野的映山红,成了大别山一道独特的风景。但在红色基因、红色记忆之外,这片土地上还有另一道绿色的风景。②我与信阳结缘,始于1982年的冬天,一辆绿皮火车把我拉到这里。随后的十年,我与八年级语文第3页共6页小红书红书号:945348060

这座城市一起成长,见证这里的变化和发展。虽然我后来离开了这里,但对这座城市的感情总是那么特别。③信阳地处豫南,与湖北接壤。这个大别山深处的城市虽然不大,但却很美。这里四季分明,水田盈野,稻香鱼跃。地形南高北低,南边群山环绕,大山一座挨着一座;北部丘陵起伏,岗谷相间,梯地层层,河渠纵横,塘堰密布。山上生态环境非常好,适合果树、茶树生长,我就曾在山上见过极其优质的香菇和板栗。还有一座湖叫南湾湖,湖水清澈见底,湖里盛产鱼虾,野鸭成群,湖中间还有很多小岛。放眼望去,碧波荡漾,无数小岛若隐若现,景色十分优美。④好山好水出好茶。说到信阳,怎能不说这里最具特色、名声在外的毛尖呢?它是豫南春绿的代表,也是这座城市的一张名片。信阳毛尖属名贵绿茶,号称“五云”茶山的车云山、集云山、云雾山、连云山、天云山,还有黑龙潭.白龙潭,都是信阳毛尖茶的正宗产地。每到清明前的日子,便有众多采茶女在此摘茶。她们身背采茶篓,一字排开,动作娴熟,口中还唱着快乐的山歌。⑤这些信阳毛尖茶的产地,共同特点是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这也让信阳人深感自豪。这些年来,信阳人始终把保护绿水青山作为头等大事。守住了这片青山,守住了这片绿水,才生产出了如此好的茶。不仅是眼前这一代人,包括子孙后代,都将得到丰厚的回报。⑥记得有一年春天,我慕名去黑龙潭买茶。那时,这里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山坳,自然形成了一条古朴的小街。小街两侧是一些炒茶、烘茶的作坊和卖茶的门店。沿街而行,新茶香气扑鼻。一份茶买到手,往往还带着温度。这里的茶几乎没有包装,来买茶的人多是城里的茶商,他们把茶从这儿买回去后再进行分袋包装。那些上了年纪的制茶师傅和前来买茶的茶商长期合作,早已形成默契,有时只需一个眼神,师傅们就能领会这次的茶要炒到怎样的火候。⑦刚出锅的信阳毛尖,品上一杯,香气沁人心脾,足可醒脑提神。信阳本地人泡茶十分讲究,水烧开后须先让沸水凉至八九十摄氏度再用来冲泡。茶杯多选用透明的玻璃杯,这样泡出的茶,既可欣赏,也可享用。若是水温掌握得当,泡出的毛尖便会在水中鲜活地站立着,那茶汤绿得发亮,喝在口中甜香柔顺。信阳人泡毛尖茶前还讲究洗茶。洗茶看似简单,似乎只是用水一冲再将水倒去,但门道就在这水温和水量上,没有学过练过的人还真洗不好。很多茶客认为,洗茶不仅能把茶中的杂物清洗干净,更能激发茶的香气。⑧直到现在,我的那些信阳的朋友,每逢清明节一过,就会给我捎来点正宗的黑龙潭明前毛尖茶。每每喝上这带着情感和温度的信阳毛尖,我总会回味起在信阳生活的那些时光,我心中的那个豫南的春天,便又鲜活了起来。(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1.第③段交代了信阳地理特征以及丰富的物产,与后文写的“茶”有什么内在联系?(3分)八年级语文第4页共6页12.文章围绕信阳著名的毛尖茶介绍了哪些内容?(3分)13.请品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1)每到清明前的日子,便有众多采茶女在此摘茶。她们身背采茶篓,一字排开,动作娴熟,口中还唱着快乐的山歌。(从描写角度赏析)(2)若是水温掌握得当,泡出的毛尖便会在水中鲜活地站立着,那茶汤绿得发亮,喝在口中甜香柔顺。(从修辞角度赏析)14.请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4分)三、古诗文阅读(16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7题。(12分)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5.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1)落英缤纷:(2)处处志之: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7.第二段划线句子对桃花源环境的描写有何作用?(3分)18.作者借桃花源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3分)八年级语文第5页共6页(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9-20题。(4分)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兼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9.本诗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开头,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2分)20.“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描绘出“伊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