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辽宁省中考实训卷语文试题二_第1页
2024年辽宁省中考实训卷语文试题二_第2页
2024年辽宁省中考实训卷语文试题二_第3页
2024年辽宁省中考实训卷语文试题二_第4页
2024年辽宁省中考实训卷语文试题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实训卷语文卷(二)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拮据(jù) 恣睢(suī) 阴诲(huì) 不知所措(cuò)B.孕育(yùn) 罔然(wǎng) 抉择(jué) 孜孜不倦(zhī)C.端详(xiáng) 阔绰(chuò) 鲁钝(dùn)走投无路(tóu)D.卑鄙(bì)阻碍(ài)儒夫(nuò)戛然而止(jiá)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在这的尘世,我们需要有适合自己的地方,用来安放灵魂。也许,是一座安静宅院;也许,是一本无字经书;也许,是一条迷津小路。是自己心之所往,就是驿站,为了将来启程时,自己不再那么迷惘。也许,有风有雨的日子,才了生命的厚重,的日子,更适于静静领悟。A.喧嚣 即使 承担 风轻云淡B.喧闹 只要 承担 风起云涌C.喧闹 即使 承载 风起云涌D.喧嚣 只要 承载 风轻云淡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不管身居高位,还是被贬南地,苏轼都是人间不一样的烟火。②在生命的尽头,他只有一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③他饱经忧患,却不怨天尤人;经历贬官漂泊,却无凄凉惆怅之感;在困苦失意的人生道路上,偏要大吟豪放诗词。④漂泊一生、独处异乡、骨肉分离,最后还能淡然地说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的人,也只有苏东坡了。A.“平生功业”“怨天尤人”“漂泊一生”三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B.句②中“在生命的尽头”作定语,“只有”作谓语。2024年中考实训卷·语文卷(二)第1页(共12页)C.“苏轼的一生,除了未做官时的安定闲适,只余艰辛。”这句话适合接在句②前。D.句③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复句。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地的民歌。B.三皇五帝指传说中远古时代的帝王,说法不一。有的说,三皇指伏羲、神农、女娲,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车站食堂当过杂工,在发电厂也工作过。他后来参加了红军,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成长为一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战士。D.《简·爱》中,简·爱因为得知罗切斯特已经娶妻,伤心地离开了桑菲尔德庄园,最终嫁给了圣·约翰,并跟随他去印度传教。(2)名著阅读(3分)班级要开展“我喜欢的英雄”阅读专题探究活动,你最喜欢下面材料中哪个英雄人物?写出他(她)的名字并简要概括关于他(她)的一个情节,说一说材料中他(她)体现的性格特点。材料一:于是我(A)开始研究怎么利用火力烧制几只罐子。我不知道怎样搭建陶器工人烧陶器用的那种窑,也不知道怎么用铅去涂釉,虽然我还有一点儿铅。我只是把三只大泥锅和两三只泥罐一个搭一个地垒起来,四面架上木材料二:说时迟,那时快,他(B)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他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蒋门神双手按了,便蹲下去。他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材料三:在工作过程中,他(C)必须凭记忆整页整页,甚至整章整章地背诵,因此母亲有时觉得他疯了。他写字的时候,她不敢走近他,只在趁着替他捡起滑落在地上的手稿时,才怯生生地说:“保夫鲁沙,你最好还是做点别的什么事吧。哪里见过像你这样的,老写个没完没了……”5.古诗文默写(6分)(1)山河破碎风飘絮,。(文天祥《过零丁洋》)(2),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3)晓雾将歇,。(陶弘景《答谢中书书》)(4),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当我们陷入理想不能实现的困顿之时,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总会让我们从沉郁中奋起,重新鼓起扬帆远航的勇气。二、古诗文阅读(17分)[宋]欧阳修⑤⑥⑦2024年中考实训卷·语文卷(二)第4页(共12页)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

B.则又请焉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C.金石可镂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D.《礼》《乐》法而不说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8.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2分)(2)学莫便乎近其人。(3分)9.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0.甲、乙两篇文章都是关于学习的。甲文中宋濂的“俯身倾耳”“色愈恭,礼愈至”的表现,与乙文中“①”的观点一致。甲文与乙文第一段都采用对比的方法。甲文将“②”的倨傲粗暴与宋濂的谦卑恭顺形成对比,突出宋濂③的学习态度。乙文第一段的多处对比,意在强调④(4分)三、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1-13题。(8分)【材料一】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打响了入朝后的第一仗,以光荣的胜利拉开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帷幕。这一天后来被定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纪念日。10月8日,在美军越过“三八线”的第二天,毛泽东签署命令,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待令出动。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和朝鲜人民共同抗击侵略者,以正义之师行正义之举,开始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70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军民一道,历经2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2024年中考实训卷·语文卷(二)第5页(共12页)胜利。美国在战场上没有得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同样没有得到,不得不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在朝鲜战场上,19万多名中华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永远是“最可爱的人”。自2014年以来,我国连续10年以隆重礼仪迎接总计938位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让他们回到祖国的怀抱。(选自学习强国)【材料二】别时正值风华正茂,再见已是垂垂暮年。5月中旬,在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军地相关单位协助下,该区五位抗美援朝老兵时隔多年后再相聚。老兵身着志愿军军服,佩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几位老兵忆铁血战场热泪盈眶,聊当下幸福生活倍感欣慰。硝烟散尽享太平,勿忘当年卫国人。相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表示,接下来,他们将继续用心用情做好关爱老兵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到老兵心里。(选自《中国国防报》)【材料三】2023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辽宁日报》报道组走进辽宁地方志,去寻找辽宁大地上有关抗美援朝的记载;走进《东北日报》,去了解辽宁人民最真实的抗美援朝“日记”;走进各类抗美援朝遗址遗迹,去体味时光深处的热血与豪迈。经过2个多月的时间,报道组翻阅了71本地方志、1000多期的《东北日报》,走访了十几个抗美援朝遗址遗迹,推出特刊《独家记忆:〈东北日报〉和辽宁71本地方志中的抗美援朝》,谨以此特刊纪念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致敬不朽的英雄,致敬伟大的祖国,致敬伟大的中国人民!(选自学习强国·辽宁学习平台)【材料四】70多年前的铿锵誓言犹在耳畔,英雄壮举历历在目--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身处恶劣而残酷的战场环境,抛头颅、洒热血,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在他们中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2024年中考实训卷·语文卷(二)第6页(共12页)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为了祖国人民的和平,英雄们的血性令敌人胆寒,让天地动容!英雄不是天生的。回望历史,英雄成长的足迹依然清晰可循……(选自《中国新闻发布》)11.对以上材料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中国人民志愿军历经2年零9个月的孤军奋战,赢得了战争的伟大胜利。B.五位抗美援朝老兵时隔多年后再相聚,忆铁血战场、聊当下幸福生活情绪复杂。

C、70多本地方志、1000多期的《东北日报》,真实地记录了辽宁人民抗美援朝的情况。

D.材料一第三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牺牲人数多及党和政府对烈士的追思。12.围绕纪念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学校计划开展“革命文化”系列活动,准备推出一期主题展板,展板需围绕“革命文化”设计几个栏目,请你将其补充完整。(3分)栏目一:栏目二:革命故事集锦栏目三:革命歌曲传唱栏目四:13.某同学负责“革命文化”活动栏目二,他收集了下面几张图片,请你帮他选择一张,并说明选择该图片的理由。(3分)图片1图片2图片3(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8题。(17分)姐姐的蒲公英人生①经常在家庭群里看姐姐发关于母亲的视频,在吃饭的母亲、吵架的母亲2024年中考实训卷·语文卷(二)第7页(共12页)和几个舅舅端坐在一起的母亲。这些,都是我不在场时姐姐记录的母亲的日常。

②三年前,辞别打工生涯,姐姐回家照顾患老年痴呆症的母亲。在这之前,她一直在迁徙,像随风飘零的蒲公英。年轻时,她是乡镇企业的下岗职工。中年时,她是珠三角的流水线女工,其间回到家乡开小吃店。当了奶奶后,她又到遥远的东莞打工。

③选择和母亲一起生活,姐姐也是犹豫了很久。

④母亲是一个“特别”的人。父亲在城里工作,母亲常年被一群孩子和无穷无尽的琐事淹没,这让她成为院子里最苦命也最能干的女人。一个身高不到1.5米、体重80斤的女人,硬生生把自己熬成了一根炭。

⑤可是,我们不喜欢母亲,对她更多的是敬畏。

⑥在物资极度短缺的时代,我们见得最多的场景是,母亲一边劳作,一边和邻居吵架,争晒坝,争自留地,争生产队分配的粮食,或一边劳作,一边厉色斥责我们。稍有不慎,母亲就会充满怒火。姐姐是老大,常被母亲拿来出气,挨骂挨打是家常便饭。

⑦姐姐大我5岁,是我们眼中的大人。她早早学会了懂事,告诫我们要拼命学习,放学就回家干活。她领着家里的弟妹们打猪草、捡柴禾、下地种庄稼、煮饭、喂猪,替母亲分担家务,希望能抚平母亲心上的忧愁,让家和平安宁。

⑧有时,姐姐会望着一簇簇的蒲公英发愣,蒲公英多自由啊,风吹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可是,我们无权选择自己的家庭。

⑨一年一年挨过去,姐姐在无人注目的角落长大。和大多数小镇姑娘一样,姐姐初中毕业后,在裁缝铺当学徒,她心灵手巧,很快学会裁剪衣服。后来,乡镇办起了缫丝厂,姐姐由农民身份转成了乡镇企业的工人,姐姐有集体宿舍了,姐姐可以领工资补贴家用了。我和妹妹都为她高兴,母亲不喜欢她,她终于可以做一株自由自在的蒲公英,飞出这个家,不回来了。

⑩一切都和从前一样,姐姐上完班,匆匆赶回来,继续做永远也做不完的农活,她分担了母亲的职责。我常常觉得对不起姐姐,她过早地懂事,默默承受母亲的打骂,也不反抗,她理解母亲内心的苦。记得看《姐姐》这部电影时,我边看边哭,我也想起了自己的姐姐,生在这样的家庭,出头椽子先遭难啊。2024年中考实训卷·语文卷(二)第8页(共12页)⑪幸运的是,命运馈赠给她一个深情憨厚的老公。姐姐这株蒲公英,飘在离娘家十分钟路程的铁厂落地生了根,姐夫是铁厂工人。姐姐的人生开始在铁厂和娘家的轨道上往返。

⑫母亲一如既往地刻薄,连带着姐夫也被嫌弃。姐姐走了,家里突然空落了许多。母亲会追到姐姐家,编造她的各种罪名,骂够了才“收兵”。这辈子,亲爱的姐姐都没有分到母亲几个爱的眼神。好在,姐姐坚强如蒲公英,给点阳光就灿烂。

⑬无数个辛勤耕耘的日子来了又去了,姐姐有了小蒲公英,两个儿子相继出生,姐姐和姐夫又接连遭受夫妻下岗的打击。他们开始了长达30余年不断迁徙的蒲公英人生,加入中国最早南下的打工群体,车间流水线、街头卖玩具、餐厅帮厨,什么能挣钱就干什么。

⑭中途,姐姐为了管两个孩子,回到家乡,在园区的电子厂开了一家小吃店,早上五点起床,蒸馒头包子,卖凉面凉粉,做小炒,挣打工人的钱。一家人起早贪黑,小本薄利。后来,姐姐也曾在朋友的餐厅打工,那时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母亲跟着我们进了城,有时姐姐来看她,她却依然爱搭不理。

⑮姐姐和姐夫再次到东莞干烧电焊的老本行,是娶了媳妇带了孙子后。姐姐做主,给两个儿子在城里按揭了房子,家里陡然增加了支出。两人公不离婆,去东莞干了好多年,姐夫烧电焊,姐姐在工地上煮饭。夫妻二人省吃俭用存钱,想着儿孙再也不用漂泊,苦也是甜,电话里全是爽朗的笑。⑯我打心底里景仰这对贫贱不移、风雨同舟的夫妻。

⑰三年前,母亲老年痴呆症越来越严重,生活已不能自理。姐姐纠结了很久,抛下姐夫独自回到家。疏离几十年的母女,终于重新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看着亮堂的灯光下,母亲像几个月的婴儿,走一步都要姐姐牵着,最不被待见的姐姐成了她的拐杖,我的心里特感动。世间最温暖的词条,莫过于汪曾祺笔下描绘的灯火可亲。其实,可亲的不是灯火,是灯火下心有所栖的姐姐,是灯火下老有所依的母亲。

⑱前几天,姐姐带母亲做了一次体检,除了老年痴呆,没有任何问题。母亲也许能长命百岁呢!姐姐的笑容在脸上扎了根。当生活被重新框定在家的周围,姐姐想法儿过出饱满的日子,每天带母亲去商务区玩,在家里学习吹葫芦丝,也穿着旗袍,参加街头演出。她还像有分身术一样照顾大家2024年中考实训卷·语文卷(二)第9页(共12页)族的每一个人——舅舅的就医、同辈的婚恋、下一辈的教育,家长里短,都装在她的心里。

⑩春夏秋冬,日复一日。姐姐在责任心和成就感并存中,领着全家一路前行。姐姐不懂得苏东坡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可是,她分明就有着这样的人生。14.阅读选文,补全表格内容。(4分)时间A出嫁后C孙子出生后事件在裁缝铺当学徒,又在缫丝厂当工人,挣钱补贴家用B南下打工,挣钱养家。D15.选文第⑧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16.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⑦段画线句子。(3分)17.选文第③段说“选择和母亲一起生活,姐姐也是犹豫了很久”,请从文中找到姐姐犹豫的依据。(2分)18.选文的标题改为“姐姐的人生”好不好?请说明理由。(4分)(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9-22题。(11分)用好善于总结这把“金钥匙”魏顺庆①总结,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岁末年初,既是盘点成绩、“充电加油”的中转站,更是筹划部署、蓄势待发的新起点。围绕“去年的工作怎么看”总结得失,锚定“新年的工作怎么干”筹划部署。善于总结,无论对单位建设发展,还是对个人成长进步,都极为重要、大有益处。2024年中考实训卷·语文卷(二)第10页(共12页)②凡事业有成者,无不重视复盘、善于总结。秦国蜀郡太守李冰潜心钻研水文,设计建造了“独奇千古”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总结出“深淘滩,低作堰”的治水六字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的八字真言,泽被后世。人生因反省而完美,工作因总结而提高。有些人漠视反思、疏于总结,安于当思想懒汉,惯于照猫画虎,不能经常对既往的工作进行总结,满足于感性经验,就会陷入主观主义的窠白,或者机械重复地盲做蛮干,或者悲观绝望地无所作为,甚至功败垂成。重不重视总结,善不善于总结,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人生走向和事业成败。③工作是一个埋头苦干、推进落实的过程,也是一个慎思明辨、探求规律的历程。撸起袖子加油干并非不问西东、一味蛮干,而是要明确方向地干、卓有成效地干,既要“实打实”,也要“常反思”。静下来复盘,是“运筹帷幄之中”的研判;沉下来思考,是“决胜千里之外”的妙算。只有弄清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方向正确,有的放矢,才不会南辕北辙、事倍功半。有时工作出现失误、遭遇挫折,往往是因为事先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不清,进程把握不准所致。各级领导干部更要善于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分析形势、思考问题、明晰道理、谋划思路、把握大局。然而,在现实工作中,有些同志看上去整天忙忙碌碌,吃了不少苦,也受了不少累,但工作成效不大,本领提高不快。细究原因,恐怕与其疏于总结和不善总结有着很大关系。④总结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门学问。重视总结、勤于总结,还远远不够。要总结经验,也要剖析教训。不可坐而论道、玩“花架子”,更不能把总结当作评功摆好的机会,徒有总结之表,而无总结之实。倘若如此,便难以“总”出真经,“结”出真果。要立足当下,也要瞻望未来。眼里有未来,胸中有志向,脚下才更有力量。要坚持群众路线,加强调查研究,虚心问计于群众,求策于基层,集思广益,汇聚众智,唯此方能明方向、知得失、晓进退,识变应变,赢得主动,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取得新发展。(选自《中国城市报》2023年12月25日,有删改)19.概括选文的中心论点。(2分)2024年中考实训卷·语文卷(二)第11页(共12页)20.阅读选文第②段,厘清论证思路,补全下面的分析。(3分)首先,(1)。接着,(2)。然后,列举有些人漠视反思、疏于总结的危害。最后,(3)。21.结合选文内容,谈一谈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地总结。(3分)22.善不善于总结,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效率。下面是班会上同学们总结的学期学习情况。请结合对选文的理解,用相同的句式补全总结。(3分)甲同学:我学习效率不高。为了提高学习效率,以后我要埋头苦干,也要明确方向;要发奋图强,也要复盘反思。乙同学:对,总结对于我们的学习非常重要。我们要总结经验,也要(1)要(2),也要(3)四、写作(50分)23.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1)美丽不仅仅在于外表,更在于内心的品质和态度。我美丽,因为我勇敢追求梦想;我美丽,因为我懂得感恩;我美丽,因为我胸有家国;我美丽,因为我眼中有未来……请将“我美丽,因为我”补充完整,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2)心底的声音,如涓涓细流,诉说着最真挚的情感。它低吟浅唱,却能穿越灵魂的深处,唤醒我们内心深藏的美好。请以“心底的声音”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2024年中考实训卷·语文卷(二)第12页(共12页)2024年中考实训卷语文卷参考答案1.C2.D3.A4.(1)D(2)A:鲁滨逊烧制陶器聪慧细心B:武松醉打蒋门神武艺高强、嫉恶如仇C:保尔写作小说坚强5.(1)身世浮沉雨打萍(2)浊酒一杯家万里(3)猿鸟乱鸣(4)瀚海阑干百丈冰(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6.D7.D8.(1)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能够有所收获。(2)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9.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0、①学莫便乎近其人②乡之先达③虚心求教④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心专一11.A12.示例:革命历史回顾;革命精神传承(句式、意思对即可,每空1.5分)13.选择图片1。画面的主体是两位朝鲜妇女正为志愿军战士送水,其中一位妇女还背着可爱的幼儿。在几位主要人物的身后,画家细致地描绘了志愿军战士们在农田里帮助朝鲜人民恢复农业生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