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政策法规概述-早期教育政策与法规_第1页
早期教育政策法规概述-早期教育政策与法规_第2页
早期教育政策法规概述-早期教育政策与法规_第3页
早期教育政策法规概述-早期教育政策与法规_第4页
早期教育政策法规概述-早期教育政策与法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早期教育政策、法规体系

我国早期教育政策、法规体系思考请问你是否了解当前有哪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正规范着早期教育事业的发展?

早期教育政策体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15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发改社会〔2019〕1606号关于印发托育机构登记和备案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卫办人口发〔2019〕25号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和托育机构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国卫人口发〔2019〕58号…………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预防性侵害学生工作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早期教育政策体系…………早期教育法律体系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早期教育法规体系③早期教育规章②①早期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早期教育法规

教师资格条例早期教育行政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早期教育行政法规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办法

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

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办法

早期教育地方性教育法规………………………………《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奖励规定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早期教育规章…………总结321早期教育政策体系早期教育法律体系早期教育法规体系我国早期教育政策发展史

我国早期教育政策发展史第一阶段国家重视恢复振兴

第二阶段托儿所逐渐萎缩、儿童照顾责任回归家庭第三阶段公益普惠性领航、推动早期教育发展第一阶段:国家重视恢复振兴(一)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重视,托幼事业复兴并快速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在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面向”、科教兴国战略方针指引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广大城乡人民对发展学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优生优育”观念兴起,托幼事业重新得到发展。这一阶段我国托育服务仍为集体福利形式,以工作组织和生产组织为提供主体,政府提供作为补充。1979年6月,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十分重视发展托儿所。[3]同年7月,国务院联合教育部、卫生部、国家计委等13个部门召开全国托幼工作会议,会议作出了由国务院设立“托幼工作领导小组”的决定,设立专职部门以此加强对托幼工作的领导。同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全国托幼工作会议纪要》[4]的通知并指出“加强对婴幼儿的保健和教育工作”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前途的根本大计,“各级党委和各级政府应关怀和重视托幼事业,积极抓好这项工作”。同时,明确了“坚持公办和民办并举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恢复、发展、整顿、提高各类托幼组织”。会议强调托幼事业是一项社会性的事业,需要全党全社会的重视和关心。1980年1月,国务院托幼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国务院副总理陈慕华任组长,并由13个部门组成领导小组成员,由教育部牵头,办事机构设在全国妇联。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最高层次和级别的学前教育领导机构。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在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面向”、科教兴国战略方针指引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广大城乡人民对发展学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优生优育”观念兴起,托幼事业重新得到发展。

优育托育服务工作组织和生产组织为主体,政府提供为补充。提供主体集体福利形式(一)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重视,托幼事业复兴并快速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在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面向”、科教兴国战略方针指引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广大城乡人民对发展学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优生优育”观念兴起,托幼事业重新得到发展。这一阶段我国托育服务仍为集体福利形式,以工作组织和生产组织为提供主体,政府提供作为补充。1979年6月,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十分重视发展托儿所。[3]同年7月,国务院联合教育部、卫生部、国家计委等13个部门召开全国托幼工作会议,会议作出了由国务院设立“托幼工作领导小组”的决定,设立专职部门以此加强对托幼工作的领导。同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全国托幼工作会议纪要》[4]的通知并指出“加强对婴幼儿的保健和教育工作”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前途的根本大计,“各级党委和各级政府应关怀和重视托幼事业,积极抓好这项工作”。同时,明确了“坚持公办和民办并举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恢复、发展、整顿、提高各类托幼组织”。会议强调托幼事业是一项社会性的事业,需要全党全社会的重视和关心。1980年1月,国务院托幼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国务院副总理陈慕华任组长,并由13个部门组成领导小组成员,由教育部牵头,办事机构设在全国妇联。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最高层次和级别的学前教育领导机构。第一阶段:国家重视恢复振兴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1979年6月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十分重视发展托儿所。1979年7月国务院联合教育部等13个部门召开全国托幼工作会议作出了由国务院设立专职部门“托幼工作领导小组”的决定。第一阶段:国家重视恢复振兴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1年6月卫生部、妇幼卫生局颁布《三岁前小儿教养大纲(草案)》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就0-3岁儿童的教育工作作出明确规范,具体提出了托儿所教养工作的教养目标、原则、内容和要求。1982年5月全国妇联四届四次执委会扩大会议指出全国妇联应把抓好幼托工作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主动配合相关职能部门解决好入托难问题。第一阶段:国家重视恢复振兴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7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委等部门关于明确幼儿教育事业领导管理职责分工请示的通知托儿工作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对此也要予以重视和加强。第一阶段:国家重视恢复振兴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高度重视婴幼儿照护和托育服务,强调托幼工作是“国事”,是一项社会性的事业。国家承担了0-3岁早期教育服务的绝大部分成本费用,政府不仅利用财政资金举办公办托幼机构,同时为企事业单位举办的托幼

机构提供多种间接投入以扶持其发展。小结第二阶段:托儿所逐渐萎缩、儿童照顾责任回归家庭(一)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重视,托幼事业复兴并快速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在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面向”、科教兴国战略方针指引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广大城乡人民对发展学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优生优育”观念兴起,托幼事业重新得到发展。这一阶段我国托育服务仍为集体福利形式,以工作组织和生产组织为提供主体,政府提供作为补充。1979年6月,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十分重视发展托儿所。[3]同年7月,国务院联合教育部、卫生部、国家计委等13个部门召开全国托幼工作会议,会议作出了由国务院设立“托幼工作领导小组”的决定,设立专职部门以此加强对托幼工作的领导。同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全国托幼工作会议纪要》[4]的通知并指出“加强对婴幼儿的保健和教育工作”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前途的根本大计,“各级党委和各级政府应关怀和重视托幼事业,积极抓好这项工作”。同时,明确了“坚持公办和民办并举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恢复、发展、整顿、提高各类托幼组织”。会议强调托幼事业是一项社会性的事业,需要全党全社会的重视和关心。1980年1月,国务院托幼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国务院副总理陈慕华任组长,并由13个部门组成领导小组成员,由教育部牵头,办事机构设在全国妇联。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最高层次和级别的学前教育领导机构。20世纪80年代末至2010年这一时期0-3岁早期教育服务走向市场化,福利性降低,受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转型大背景影响,企业办或机关办的托儿所萎缩消失,托幼服务不再是单位提供的福利形式。国家政策话语中儿童照顾责任逐渐回归家庭,家庭的早期教育指导逐渐受到关注。1988年8月国家教委等8部门联合制定《关于加强幼儿教育工作的意见》

养育子女是儿童家长依照法律规定应尽的社会义务,幼儿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家长送子女入园理应负担一定的保育、教育费用。1992年2月国务院颁布实行《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重点提出社会力量办园方向。第二阶段:托儿所逐渐萎缩、儿童照顾责任回归家庭20世纪80年代末至2010年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重视婴幼儿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开发,普及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2001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议》大力发展以社区为依托,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和多种儿童早期教育服务。第二阶段:托儿所逐渐萎缩、儿童照顾责任回归家庭20世纪80年代末至2010年2006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大力普及婴幼儿抚养和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第二阶段:托儿所逐渐萎缩、儿童照顾责任回归家庭20世纪80年代末至2010年托儿所逐渐萎缩儿童照顾责任回归家庭小结第三阶段:公益普惠性领航,推动早期教育发展(一)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重视,托幼事业复兴并快速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在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面向”、科教兴国战略方针指引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广大城乡人民对发展学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优生优育”观念兴起,托幼事业重新得到发展。这一阶段我国托育服务仍为集体福利形式,以工作组织和生产组织为提供主体,政府提供作为补充。1979年6月,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十分重视发展托儿所。[3]同年7月,国务院联合教育部、卫生部、国家计委等13个部门召开全国托幼工作会议,会议作出了由国务院设立“托幼工作领导小组”的决定,设立专职部门以此加强对托幼工作的领导。同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全国托幼工作会议纪要》[4]的通知并指出“加强对婴幼儿的保健和教育工作”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前途的根本大计,“各级党委和各级政府应关怀和重视托幼事业,积极抓好这项工作”。同时,明确了“坚持公办和民办并举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恢复、发展、整顿、提高各类托幼组织”。会议强调托幼事业是一项社会性的事业,需要全党全社会的重视和关心。1980年1月,国务院托幼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国务院副总理陈慕华任组长,并由13个部门组成领导小组成员,由教育部牵头,办事机构设在全国妇联。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最高层次和级别的学前教育领导机构。2010年至今

2010年是我国托幼政策与事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随着国家和政府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关注,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得到了改革开放以来从未有过的强调,托幼事业也因此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2010年11月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0-3岁早期教育服务作为公共服务的属性再次凸显。第三阶段:公益普惠性领航,推动早期教育发展2010年至今2011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了政府在发展0-3岁早期儿童教育上的责任。2012年6月教育部发布《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积极开展公益性的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服务。第三阶段:公益普惠性领航,推动早期教育发展2010年至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