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滨淮2024届中考化学仿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滨淮2024届中考化学仿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滨淮2024届中考化学仿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滨淮2024届中考化学仿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滨淮2024届中考化学仿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滨淮2024届中考化学仿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药品或仪器中,不能用于判断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NaNO3溶液 B.CuSO4溶液 C.pH计 D.温度计2.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B.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至过量C.向一定量硝酸银溶液中逐渐加入铜粉至过量D.向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3.欲鉴别空气、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四瓶无色气体,最可行的方案的是()A.先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再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B.先用燃着的木条试验,再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C.先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再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D.先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再用红热的细铁丝试验4.某粒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下列对该粒子的判断中,错误的是A.该粒子是原子B.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C.原子核内有17个中子D.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5.生活中的下列做法符合科学道理的是A.用大量亚硝酸钠(NaNO2)腌渍食品B.室内发生火灾,打开门窗防止中毒C.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D.用铝制容器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含硫酸铜)6.下列数轴表示正确的是A. B.C. D.7.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做溶质B.NH4NO3溶解过程中吸热,溶液温度降低C.欲使100克KNO3溶液的质量分数由5%变成10%,可向其中加入5克KNO3固体D.25℃时,将某KNO3溶液蒸发10克水析出a克晶体,再蒸发10克水析出b克晶体,a与b的质量不一定相等8.学习科学知识的目的是运用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用汽油能去除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B.夜间看到月光,是月亮反射太阳光的缘故C.焊锡的熔点比锡高,常用于焊接金属D.“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9.下列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或硫酸钠,以增强导电性B.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气体体积常略小于另一极气体体积的2倍C.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需在广口瓶中加入NaOH溶液D.用铁丝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需要在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1.按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检验氧气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硬水软化D.加热液体12.下列关于O2的“自述”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我能让铁生锈B.我能用排水法收集C.加压降温我可以变成淡蓝色液体D.我能供给呼吸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研究“水”可从多角度展开。水的电解①宏观现象:按如图所示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检验B中气体的现象是___________。②微观分析:该反应中发生分解的微粒名称是___________。③结论:水由__________组成。水的性质将黄豆大小的金属钾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生成H2;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水的用途①碘与锌在常温下反应速度很慢,若滴入几滴水则反应剧烈,水在此的作用是_____。②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主要作用分析不全面的是_________(填字母)A.a图中的水便于观察烧瓶内气压变化B.b图中的水提供热量C.c图集气瓶中的水排尽空气且便于观察H2何时集满D.d图中的水防止熔融物炸裂集气瓶14.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其中溶解度曲线与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变化相似的是物质_________;(填“A”或“B”);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相等时的温度为_________(填“t1°C”或“t2°C”);t2°C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15.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种适当的物质填空,并将字母序号填写在横线上。A.维生素B.氧气(或空气)C.尿素[CO(NH2)2]D.一氧化碳(CO)E.氮气(N2)F.小苏打(NaHCO3)(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2)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3)黄瓜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4)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气体是________;(5)植物叶色发黄可施用的化肥是________;⑥焙制糕点用的发酵粉主要成分之是________。16.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物质的溶解度。t1℃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丙物质______g。t2℃时,把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______。t2℃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60g甲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乙炔是一种常见的有机燃料,将乙炔在纯氧气中燃烧后进行以下实验,已知①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形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②白色无水CuSO4粉末遇水变蓝色:(1)若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纯氧气,为控制反应速率应选下面发生装置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2)将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A-F装置(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进行验证:若交换A、B装置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B、E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D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该实验中乙炔燃烧的产物是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除去CO2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8.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并进行有关实验的装置图,请回答问题:图中标识①仪器的名称是_____;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实验室既可以制取CO2,又可以制取O2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_____(在A~E中选),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用F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_____(填字母代号)ANH3BH2CO22018年4月11日,疑似圆明园文物、西周晚期的“青铜虎鎣(yíng)”在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拍卖,其表面呈绿色,小明查阅资料得知,这是铜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生成了铜绿,主要成分为Cu2(OH)2CO3。①根据铜绿的成分,你认为铜绿的形成是铜与水、氧气和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②为探究铜绿的组成中是否含有碳元素,小明同学从其它铜器上取下适量的铜绿,可利用装置A和_____(填序号)相连进行实验,若观察到_____,则证明铜绿的组成中含有碳元素;实验结束时,应先_____(填序号,A.移出导管;B.熄灭酒精灯)。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现有家用食用碱12g(主要成分Na2CO3,其它成分不与酸反应),向其中加入某未知浓度的稀盐酸100g,恰好完全反应,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7.6g,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请计算:该图中,m的值为____;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

A、NaNO3溶液与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等均不反应,不能用于判断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正确。B、CuSO4溶液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能用于判断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C、用pH计,根据测定pH的变化,能用于判断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D、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根据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变化,能用于判断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A。2、B【解析】

A、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然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A正确;B、该图像中,横坐标是金属的质量。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锌的质量比铁多。故应该是硫酸与铁的反应的曲线先达到拐点。B错误;C、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根据方程式可知,每消耗340份质量的硝酸银,就会生成188份质量的银,溶质的质量逐渐减少,溶液的质量也会逐渐减少。C正确;D、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水,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无限的趋近于7。D正确。故选B。3、B【解析】

根据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解答。【详解】A、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氮气和二氧化碳中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即使再加入澄清石灰水也不会鉴别出空气和氮气,故A操作不可行;B、先用燃着的木条试验,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没有变化的是空气,木条熄灭的是氮气和二氧化碳,再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生成白色沉淀的是二氧化碳,剩下的是氮气,所以能够鉴别四种气体,故B操作可行;C、先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只能先区分出二氧化碳,再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和氮气中不会有明显的不同,故不能区分,故C操作不可行;D、先加入澄清的水并振荡,只能先区分出二氧化碳,再用用红热的细铁丝试,铁丝能燃烧的是氧气,但不能区分氮气和空气,故D操作不可行。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氧气、空气、二氧化碳、氮气这四种气体的性质的了解,解题时需要认真分析题目给出的条件,联系实际,逐一分析推断。4、C【解析】

A、从图示可以看出该粒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都为17,为氯原子,故说法正确;B、该元素的原子核内存在17个质子,属于氯元素,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说法正确;C、从图示可以看出,该元素核内质子数为17,但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故说法错误;D、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从而形成阴离子,故说法正确。故选C。5、C【解析】

A、亚硝酸钠有毒,不能食用,故A错误;B、发生火灾时,要关闭门窗,阻断氧气,延缓火的燃烧,打开门窗,氧气充足会加快燃烧,故B错误;C、活性炭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故C正确;D、波尔多液是硫酸铜和熟石灰反应配制而成的,铝会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而使农药变质,故D错误。故选C。6、C【解析】

A、生铁中的含碳量高于钢中的含碳量,错误;

B、氨气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82.3%,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6.7%,错误;

C、在硫化氢中,硫元素为-2价,在单质硫中硫元素为0价,在二氧化硫中硫元素为+4价,在硫酸中,硫元素为+6价,正确;

D、火碱溶液显碱性,pH大于7,酸奶显酸性,pH小于7,错误;

故选:C。7、C【解析】试题分析:A、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故A说法正确;B、NH4NO3溶解过程中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故B说法正确;C、溶质质量分数:,故C错;D、如果硝酸钾溶液蒸发溶剂前,是饱和溶液,蒸发10克水析出a克晶体,再蒸发10克水析出b克晶体,a与b的质量一定相等,如果硝酸钾溶液蒸发溶剂前,是不饱和溶液,蒸发10克水析出a克晶体,再蒸发10克水析出b克晶体,a与b的质量一定不相等,故D说法正确。故选C。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8、C【解析】

A、根据除油污的原理来分析;B、夜间看到月光,是月亮反射太阳光的缘故;C、根据合金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雪融化时会吸收热量的角度分析。【详解】A.油污能溶解于汽油中,所以可用汽油清除油污,故正确;B.夜间看到月光,是月亮反射太阳光的缘故,故正确;C.一般合金的熔点低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熔点,所以焊锡的熔点比锡低,常用于焊接金属,故错误;D.雪融化属于液化,液化要吸收热量,由于这一过程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而是环境温度下降,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是一个理化综合题,难度不大,掌握相关理化基础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A【解析】

A.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以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钠或硫酸,故选项说法正确。B.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的溶解性较氢气略大,所以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气体体积常略大于另一极气体体积的2倍,故选项说法错误。C.木炭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而氧气的量不足时生成了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所以不能用木碳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所以无法用铁丝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10、D【解析】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不符合题意;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不符合题意;C、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属于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不符合题意;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符合题意。故选D。11、A【解析】

A、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否为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能达到实验目的,故符合题意;B、有气体参与或生成时,要在密闭容器中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因为,气体容易逸出,导致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相等,无法达到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C、硬水软化常通过煮沸的方法,过滤达不到软化的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D、给烧杯中液体加热时,液体的量应以容积的1/3~2/3为宜,加热时,须垫石棉网,该选项中没有石棉网,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12、C【解析】

A、能让铁生锈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故A错误;B、能用排水法收集,是利用了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的性质,既利用了化学性质又利用了物理性质,故B错误;C、加压降温我可以变成淡蓝色液体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故C正确;D、能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故D错误。故选C。【点睛】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2∶1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水分子氢氧元素(或H、O)2K+2H2O=2KOH+H2↑加快反应速度(或催化剂)AB【解析】(1)水的电解。①宏观现象:试管A、B中产生气体分别是氢气和氧气,它们的体积比约为2∶1。检验B中气体的现象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②微观分析:该反应中发生分解的微粒名称是水分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划分,原子的重新组合。③结论:水由氢氧元素(或H、O)组成。(2)水的性质。将黄豆大小的金属钾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生成H2;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生成了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2H2O=2KOH+H2↑。(3)水的用途。①碘与锌在常温下反应速度很慢,若滴入几滴水则反应剧烈,水在此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度(或催化剂)。②对水的主要作用分析∶A、a图中的水不仅便于观察烧瓶内气压变化,还可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A分析不全面;B、b图中的水不仅提供热量,还可以隔绝空气,故B分析不全面;C、c图集气瓶中的水排尽空气且便于观察H2何时集满,故C分析全面;D、d图中的水防止熔融物炸裂集气瓶,故D分析全面。点睛∶水电解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水作用广泛,用途也广泛。14、Bt1°C20%【解析】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图中溶解度曲线与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变化相似的是物质B;该温度下,两者的溶解度相等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相等,此时温度为t1°C。t2°C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为25g,质量分数为=20%。15、E;B;A;D;C;F【解析】(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选E;(2)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火的原理是隔绝氧气,故选B;(3)黄瓜富含的营养素是维生素,故选A;(4)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气体是一氧化碳,故选D;(5)植物叶色发黄可施用的化肥是氮肥,故选C;(6)焙制糕点用的发酵粉主要成分之是小苏打碳酸氢钠,故选F。16、小于20甲1.3%【解析】

(1)由溶解度曲线图中三种物质在t1℃时的溶解度大小可知,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2)从图中可知,t1℃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是20g,因此t1℃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丙物质20g;(3)t2℃时,把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因为甲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比乙物质大,所以析出晶体较多的是甲物质;(4)根据t2℃时甲的溶解度,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60g甲物质,充分溶解后,剩余10g甲物质,故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③无法检验H2OH2O、CO2、COCO2+2NaOH=H2O+Na2CO3【解析】

(1)装置③中分液漏斗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若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纯氧气,为控制反应速率应选下面发生装置中的③;(2)从B中出来的气体带有水蒸气,将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A-F装置(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进行验证:若交换A、B装置的后果是无法检验H2O;(3)白色无水CuSO4粉末遇水变蓝色,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说明的水生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