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宁波市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宁波市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宁波市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宁波市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实验中利用提供的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提纯混有少量Na2CO3的NaCl固体加入稀硫酸,蒸发B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木炭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C鉴别羊毛制品和涤纶制品观察色泽D分离KCl与MnO2的固体混合物加足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洗涤、烘干、蒸发A.A B.B C.C D.D2.下列各方程式中,书写正确是()A.P+O2↑PO2B.4Fe+3O2=2Fe2O3C.CH4+2O2CO2+2H2OD.C+2CuO2Cu+CO23.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变大——受热后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C.做完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为避免药品浪费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4.鉴别物质的方法或试剂正确的是选项待鉴别的物质所选试剂或方法A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烧的木条B二氧化锰和氧化铜观察颜色C水和双氧水二氧化锰D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无色酚酞试液A.A B.B C.C D.D5.乐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的实验如图所示,R物质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关于图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R物质是氯化铵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烧杯①小于烧杯③C.若使烧杯③中的固体溶解,只能采用加水的方法D.烧杯①②③中,只有烧杯③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6.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逻辑合理的是()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B.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C.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D.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7.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常用方法。以下推理过程正确的是A.单质中一定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铝、锌与盐酸反应都产生氢气,所以金属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C.碱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D.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都会生成CO2,所以燃烧有CO2生成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8.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归納正确的是()A.PH和溶液的酸碱性B.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D.置换反应与复分解反应9.以下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证明燃烧需要氧气参加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验证铁生锈的条件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0.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食用油加入水中,振荡后可形成溶液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C.稀硫酸能够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D.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少量氯化钠固体,固体不溶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硝酸钾与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t2℃时,两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质量较大的是_____的溶液。t2℃时,将25g氯化钾加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氯化钾溶液的质量是_____g.保持温度不变,往该烧杯中再加入5g水,充分搅拌后,氯化钾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当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钾时,可用_____的方法提纯硝酸钾。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实验技能训练中,小亮同学向氧化铜和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现无明显现象。小亮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反应后的废液进行了实验:他分别取50g废液,并向其中逐渐加入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三组实验的数据与其中一组的图象如下:实验组数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g5010080产生沉淀的质量/g0.982.942.94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所得(1)废液中的溶质有_____(填化学式)。(2)计算废液中硫酸铜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3)若三组数据中,只有某一组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废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实验为第_____组,下图中a的数值为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在实验室里常常将固体药品配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试从微粒的角度说明溶质在溶液中是怎样存在的,由此说明为什么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比较快。14.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备:Al2O3+N2+3C2AlN+3CO,若要得到41Kg的氮化铝,则至少需要参加反应的氧化铝(Al2O3)的质量为多少千克?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已知某固体混合物A中含有CuSO4、FeCl3、NaNO3、BaCl2、CaCO3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为了确定成分,分别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所有的反应都恰好完全)。根据以上实验分析:(1)实验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2)由实验一可以确定在混合物A里,上述五种物质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写化学式)(3)根据实验一、二的现象,大帝同学认为混合物A只含有FeC13、BaC12请对大帝同学的结论进行评价:_____。实验三:达意同学将所得溶液C和溶液E充分混合,得到溶液G;(4)该溶液G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是_____。(5)为确定可能存在的物质是否存在,取原固体混合物溶于足量的水中,先加入适量的_____,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_____过滤蒸发后,若有白色固体存在则证明含有该物质。(6)根据上述探究我们可以总结出,若溶液中存在多种固体溶质,当只有一种可能存在的固体溶质不能通过加入某种试剂产生明显现象来证明时,可通过先加入相应的试剂_____,然后将所得的液体蒸发来判断其是否存在。16.课本的资料卡片“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中有这样的介绍“碳酸钙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CaCO3+H2O+CO2=Ca(HCO3)2”。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碳酸钠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也会发生类似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于是他们对“向NaOH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了探究的兴趣。(提出问题)一定量的二氧化碳通入NaOH溶液后溶质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碳酸氢盐都可溶于水,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提出猜想)(1)溶质为NaOH、Na2CO3(2)溶质为Na2CO3(3)溶质为_____(4)溶质为NaHCO3(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用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pH=9该溶液显碱性②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过滤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_____不成立③取步骤②中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猜想(1)(2)不成立(解释与结论)(1)小明提出步骤①是多余的,你同意他的观点吗?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你的理由是_____;(2)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D【解析】

A、提纯混有少量Na2CO3的NaCl固体,加入稀硫酸,蒸发,会生成硫酸钠而引入杂质,选项错误;B、用木炭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气体,导致容器内气体的量不减少,压强不变小,不能用于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选项错误;C、鉴别羊毛制品和涤纶制品,应该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没有气味的为涤纶,不能用观察色泽的方法,选项错误;D、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能溶于水,分离KCl与MnO2的固体时,混合物加足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洗涤、烘干得二氧化锰,将滤液蒸发得氯化钾,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除杂的原则:只除杂,不引杂。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鉴别题要做到同一操作下或与同一物质反应时,现象要不同。2、C【解析】

A、该化学方程式氧气是反应物,后面不需要标注↑,且生成物应为五氧化二磷,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D、该化学方程式二氧化碳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3、C【解析】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错误;B、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正确;C、对化学实验中的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可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入的指定的容器内,错误;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因为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缘故,正确。故选C。点睛: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C【解析】

A、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支持燃烧,燃着的木条都熄灭,不能鉴别,错误;B、氧化铜和二氧化锰都是黑色的粉末,所以不能通过颜色来鉴别,错误;C、加入二氧化锰产生大量气泡的是双氧水,无现象的是水,可以鉴别,正确;D、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水溶液都显碱性,都会使酚酞变红色,现象相同,不能鉴别,错误。故选C。【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5、B【解析】

A、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0g,氯化铵的溶解度小于60g,100g水中能溶解60gR,所以R物质是硝酸钾,不是氯化铵,故A错误B、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40g小于60g,200g水中溶解60g硝酸钾烧杯①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烧杯③溶液是t1℃时的饱和溶液,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所以一定是烧杯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烧杯③,故B正确;C、若使烧杯③中的固体溶解,可采用加水或加热的方法,故C错误;D、烧杯①②③中,烧杯③中上层清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烧杯②中100g溶解60g硝酸钾,达到饱和状态,是饱和溶液,故D错误。故选B。6、D【解析】

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例如质子、电子都是带电的微粒,选项A逻辑不合理;B、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因为分子构成不同,选项B逻辑不合理;C、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比如浓硫酸稀释放热,属于物理变化,选项C逻辑不合理;D、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选项D逻辑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逻辑推理,做题的关键是举出反例。7、D【解析】

A、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红磷和白磷组成的混合物中只有磷元素,故A错误;B、金属不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例如铜不能和盐酸反应,故B错误;C、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不一定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C错误;D、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都会生成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燃烧有CO2生成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故D正确。故选D。【点睛】碱溶液一定显碱性,盐溶液有的显碱性,有的显酸性,有的显中性。8、B【解析】

A、pH从0到7,酸性逐渐减弱,pH从14到7,也是碱性逐渐减弱,不符合题意;B、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故该结构示意图是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符合题意;C、金属的物理性质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有光泽等,但是银白色不是金属的物理通性,有些金属不是银白色,如铜是红色,不符合题意;D、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9、A【解析】

A、烧杯中的蜡烛一会儿熄灭,放在空气中的蜡烛正常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加,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B、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会散逸到空气中,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质量减小,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C、一段时间后,两只试管中的铁钉均不能生锈,不能验证铁生锈的条件,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与消耗氧气的体积相同,冷却后,不能形成压强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铁生锈的条件是:铁和氧气、水接触;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10、C【解析】试题分析:A、食用油不容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故A错;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故B错;C、稀硫酸能够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故C正确;D、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少量氯化钠固体,固体溶解,故D错。故选C。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硝酸钾70不变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降温结晶法)【解析】

(1)t2℃时,两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质量较大的是硝酸钾,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比氯化钾大;(2)t2℃时,将25g氯化钾加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氯化钾溶液的质量=20g+50g=70g;保持温度不变,往该烧杯中再加入5g水,充分搅拌后,氯化钾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因为它还是饱和溶液;(3)当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钾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因为硝酸钾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大。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H2SO4、CuSO49.6%三127.06【解析】

由于开始加入的50g氢氧化钠溶液得到的沉淀质量小于第二次加入的,所以应该是废液中的溶质有H2SO4、CuSO4。

第一阶段是和硫酸反应,第二阶段是和硫酸铜反应

设废液中硫酸铜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x=9.6%

只有第三组是恰好完全反应,右图中a的数值为50g+80g-2.94g=127.06g

故答案为:

(1)H2SO4、CuSO4。

(2)9.6%。

(3)三;127.06。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溶液中溶质是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所以在溶液中构成反应物的微粒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解析】

根据增大物质的接触面积,可以提高反应速率进行解答。【详解】解:溶液中溶质是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所以在溶液中构成反应物的微粒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14、51Kg【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确定反应中氮化铝与氧化铝的质量关系,利用这一质量关系可由制得氮化铝的质量计算出参加反应氧化铝的质量。解:设至少需要参加反应的氧化铝的质量为xAl2O3+N2+3C2AlN+3CO10282x41Kg=解得x=51Kg答:至少需要参加反应的氧化铝的质量为51Kg考点:考查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H2SO4+BaCl2=BaSO4↓+2HCl硫酸铜和碳酸钙大帝同学的结论不正确,硝酸钠(NaNO3)与所加入的试剂都不发生反应,硝酸钠不影响实验现象,所以还可能存在硝酸钠(NaNO3)氯离子(Cl-)氢氧化钡溶液稀硫酸除去一定存在的物质【解析】

碳酸钙难溶于水,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硫酸铜和氢氧化钠会生成蓝色沉淀,氯化铁和氢氧化钠会生成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氯化钡和硫酸反应会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实验一: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A放入一洁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红褐色沉淀B和滤液C,所以混合物中含有氯化铁,一定不含硫酸铜和碳酸钙,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所以B是氢氧化铁,C中含有氯化钠,可能含有氯化钡;实验二:另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A放入另一洁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适量H2SO4溶液,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D和滤液E,硫酸和氯化钡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所以D是硫酸钡沉淀,E中含有盐酸和氯化铁。【详解】(1)实验二发生的反应是氯化钡和硫酸反应会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Cl2=BaSO4↓+2HCl;(2)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A放入一洁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红褐色沉淀B和滤液C,所以混合物中含有氯化铁,一定不含硫酸铜和碳酸钙;(3)大帝同学的结论不正确,硝酸钠(NaNO3)与所加入的试剂都不发生反应,硝酸钠不影响实验现象,所以还可能存在硝酸钠(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