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初中+语文】《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初中+语文】《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初中+语文】《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初中+语文】《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鹏”是古典诗词中的一个奇伟的意象,李清照曾说“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白也写过类似的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北冥有鱼》,去看看鲲鹏到底是何物。北冥有鱼《庄子·逍遥游》学习目标1.识记庄子及《庄子》相关文学常识,背诵课文。2.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汇,概

述文章内容。3.概括“鲲鹏”的形象特点,并学习庄子追求逍遥洒脱

的人生态度,和无所恃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誉为“老庄哲学”。庄子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但其思想包含朴素辩证法因素;主张通过“坐忘”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对待生活,他主张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净无为”。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作者简介

《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

其文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被誉为“钳揵九流,括囊百氏”。背景介绍本文选自《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本课第一则节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第二则节选自外篇中的《秋水》,题目是编者加的。庄子所处的年代,一方面社会经历着剧烈的动荡,战争频发,生灵涂炭;另一方面,正值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文化成为一种强烈的需要,“士”这一阶层的人数大量增加。这种社会与文化状况对庄子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北冥有鱼北冥/(mínɡ)有鱼,其名/为鲲(kūn)。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xǐ)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xié

)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yé)?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读准字音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叫做。北冥有鱼疏通文意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结构助词,的。而,连词,表顺承。

为,成为变化。

【译文】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鸟,鸟的名字叫鹏。鹏的脊背,不知道长几千里;当它振翅奋飞时,展开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疏通文意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这。疏通文意徙,迁徙;于,往,去。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译文】这只鸟,海水运动时就将飞往南海。南海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的事物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时,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它离开北海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疏通文意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湛蓝。同“耶”,疑问语气词。这样。

【译文】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尽头。疏通文意通假字北冥有鱼同“溟”,海。归纳总结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今义: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古义:海水运动。野马也,尘埃也()古义:山中野的雾气,奔腾如野马。今义:哺乳动物,外形像家马。怒而飞()古义:振奋,文中指用力鼓动翅膀。今义:愤怒。古今异义归纳总结为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叫作)(成为)一词多义其其名为鲲不知其几千里也其正色邪?(代词,它的)(代词,它)(连词,表选择)归纳总结《齐谐》者,志怪者也形容词用作名词,怪异的事物。词类活用归纳总结判断句南冥者,天池也。倒装句去以六月息者也。“……者,……也”表判断。文言句式状语后置,应为“以六月息者去也”。归纳总结任务一

探究鲲鹏之形象·请同学们细读慢品,想象鲲鹏的形象,并根据下列句式说出你的理解。[示例]这是一只体形硕大的鹏鸟,它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展开的翅膀就像天空的云。你的回答:这是一只

的鹏鸟,它

在海水运动的时候,从北方的大海飞向南方的大海

飞向南海的时候,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

这是一只的鹏鸟,它志存高远。

这是一只的鹏鸟,它力大无穷。

这是一只的鹏鸟,它善借长风。是凭借六月的大风飞上高空的任务一

探究鲲鹏之形象任务一

探究鲲鹏之形象·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体型硕大顶真:“其名为鲲。鲲之大……其名为鹏。鹏之背”作用:联结成一个整体,结构严密,读来语气连绵,音律流畅。反复、夸张:“不知其几千里也”作用:极力渲染鲲鹏之硕大无比。比喻:“其翼若垂天之云。”作用:把鹏的翅膀比作悬挂在天空的云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鹏的形体之大,想象奇特。任务一

探究鲲鹏之形象·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力大无穷引用:“《谐》之言曰……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作用:借《齐谐》中的话,证明前文中大鹏南飞的描写是可信的,同时使用了两个极度夸大的数字形象地写出了大鹏的硕大无比和乘风南徙时的磅礴气势。墨剑飘雨·试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句话。击抟三千里传神、生动地勾勒出大鹏拍击水面、乘风而上的情形极写激起波涛之大,突出其力气之大九万里极写大鹏飞行高度之高以奇特的夸张、丰富的想象描述了大鹏由北海迁往南海时击水而行、乘风而上的壮观景象。任务一

探究鲲鹏之形象任务一

探究鲲鹏之形象·徙于南冥。志存高远对比:与出发地“北冥”形成对比,表现鲲鹏从渺远幽深的极北之地迁徙到极南之地,可见其志向远大。任务二

辨析鲲鹏之自由·鲲鹏为什么要迁徙到南冥?

南冥是天然的水池,是鸟心目中的理想境地,是要追求一种精神的自由。·鲲鹏是否得到了真正的自由?借助海水运动和长风“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任务二

辨析鲲鹏之自由“海运则将徙于南冥”·“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依靠气息。作用:①在想象中进行对比,以它们都需要气息吹动,来解释体积庞大的大鹏飞往南海需乘风而上的原因。②与大鹏相照应,共同揭示一个道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有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要有所凭借,有所依靠。③由大及小,说明这一现象的普遍性。任务二

辨析鲲鹏之自由·文中为什么写了大鹏后,又要写尘埃和雾气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相同之处:大鹏与雾气、尘埃都是有所凭借的。不同之处:大鹏不仅自己主动发很大的力,而且还借助外力达到自己的目标,而雾气、尘埃是被动地凭借外力才漂浮起来。依存关系:虽然大鹏硕大无比、势冲云霄,但它鼓风起飞时,尘埃和雾气有时候也是它凭借的条件,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任务二

辨析鲲鹏之自由·人视苍穹如同大鹏视下,意在说明什么问题?大鹏在九万里高空俯瞰地面,也如同地面的人仰望高空,只见莽莽苍苍,难辨其正色。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在于:①突出大鹏飞翔高度之高。②表明人与大鹏的视力都有限,不能达到真正的逍遥。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想象:“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作用:以人之视天来想象鹏之视下,意境开阔邈远。任务二

辨析鲲鹏之自由逍遥?“乘物以游心” ——《庄子·人间世》“游心乎德之和” ——《庄子·德充符》

“游心于淡” ——《庄子·应帝王》 《逍遥游》追寻的不是现实世界的逍遥,而是“游心”,即心意之逍遥,精神之逍遥。能够借助外物却不受制于外物,实现精神的自由和解放。任务二

辨析鲲鹏之自由·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要有所凭借。《北冥有鱼》通过借鲲的变化,鹏的飞升,描述大鹏在一个广大的世界中飞翔的离奇故事,表现了作者对自由的渴望。同时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要有所凭借的道理。任务二

辨析鲲鹏之自由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变化神奇莫测,志向高远,但又无法摆脱外力束缚的大鸟形象,它象征着渴望追求崇高理想却又无法挣脱现实束缚的庄子。任务二

辨析鲲鹏之自由·从鲲鹏身上你得到哪些启示?任务三

学习鲲鹏之志向①鲲鹏入深海,翔九天,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搏击长空,纵横大海,就像范仲淹、诸葛亮、孙中山等历史人物,他们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推动历史向前发展。②任何事物的活动都要有所凭借,我敬佩鲲鹏善于借助“六月息”扶摇直上的智慧。时代给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的机遇,我们也要好好凭借我们的“长风”而志存高远,自强不息。·要想化身为逍遥的鲲鹏,我们需要怎么做?任务三

学习鲲鹏之志向要想化身逍遥的鲲鹏,就得树立远大志向,突破舒适区。要想化身逍遥的鲲鹏,就得有大抱负,大视野,大胸襟,大境界。要想化身逍遥的鲲鹏,就得不怕“万里南征”,不仅自己主动发力,还要善于借力。要想化身逍遥的鲲鹏,就得……李白一生常以大鹏自比,下面这首《上李邕》,是他写给当时德高望重的名士、北海太守李邕的。结合注释,并查阅工具书,说说诗人借助大鹏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