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第一次高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答案_第1页
2024届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第一次高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答案_第2页
2024届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第一次高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答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答案第历史答案第页重庆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4届高考模拟监测(一)历史答案(分数:100分,时间:75分钟)1.D 材料主张限制君权,属于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主张,故D项正确;其他时期思想家均没有类似思想主张,排除。2.A 根据所学,英国光荣革命后颁布的《权利法案》中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故A项正确;BC是美国的,D项是德国的,排除BCD项。3.D 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D项正确;清朝设置台湾府和台湾省,排除A、C项;安抚司是宋朝的地方机构,排除B项。故选D项。4.D 根据所学,庄子是道家代表人物,主张崇尚逍遥自由,D项正确;提出五行“相生相胜”理论是阴阳家,而孟子是儒家代表,排除A项;墨子主张“兼委”“非攻”“尚贤",排除B项;荀子儒家代表,而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是法家,排除C项。故选D项。5.B 根据所学,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在国民革命统一战线领导下开展北伐战争;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双方走向了对峙,长征是这一时期发生的事,此时为对立关系;在1937年抗日战争中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双方逐渐走向了合作,故答案为B项。6.D 根据材料可知,洋务运动创办了一大批军事及民用工业,发展交通运输业,促进了中国城市近代化,推动了中国近代化,D项正确;总理衙门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设立的,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B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没有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提及创办学堂,排除C项。故选D项。7.D 由“西汉中期后”刺史可以对皇帝提出的“新的对官吏考核的方法”“复以为不可”,可知其除了监察外,有了对政务干预的权利,D项正确。因为不是监察事务、职能和体系的发展,A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事件后续比较,B项错误。8.B 根据题中“更精确的确定地球的形状”可知这次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B项正确;迪亚士的航线主要集中在非洲西海岸,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哥伦布穿越大西洋,发现了美洲大陆,与题干“能够更精确地确定地球的形状和体积”的表述不符,排除C项;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与题中“形形色色的自然障碍”等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9.D 材料反映了外贸重心从广东转移到了上海,即主要反映了当时外贸重心转移的趋势,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外贸重心转移而非中国沦为列强的市场,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经济形态的瓦解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后外贸重心从广东转移到了上海。10.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景德镇御器厂的生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工序复杂,制造的御窑瓷器堪称经典等,说明当时瓷器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D项正确;景德镇开始成为制瓷中心是在北宋时期,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当时官营手工业居于主导地位,排除B项;我国手工业技术世界领先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11.C 材料并不涉及到“人是万物的尺度”,作者对阿略琉斯行为并不认可,是在反对阿略琉斯过度膨胀的个人意识的行为,是在对过度膨胀的个人意识的忧虑,材料涉及到个人意识问题并不涉及国家民族意识的问题,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12.B 依据图片材料中时间1920以及1936年说明是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此时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曾使民族经济快速发展,故选B项。其他选项时间均不符合题意。考点:经济结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3.D 汉代姓氏成为官方管控编户民的手段,户籍和官方文书中姓氏的登记具有法律效力,这样有助于加强政府对民众的管控,进而强化社会控制,D项正确;汉代并非法家治国,排除A项;B项错在“完整”,排除B项;“妻冠夫姓、妻从夫姓”体现了宗法观念,因此C项的“弱化”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14.B 材料反映了南京国民政府根据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调整了土地政策,这适应了抗战形势的需要,有利于团结农民和地主共同抗日,故B项正确;材料所述政策虽有一定功利性,但起到了一定作用,故排除A项;“二五减租”并未改变土地所有权,故C项错误;国民政府的政策与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不可能完全一致,故排除D项。15.C 据本题材料“英国人包令(1849—1859年在华),曾在厦门亲眼看见掠卖华工的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清政府允许列强招募华工,大量华工被掠卖至世界其他地区,他们在海外聚居并将中国文化传播至异国他乡,C项正确;此时还未开始一战,排除A项;材料只是提及华工被掠卖到加利福尼亚,未体现他们赴加利福尼亚从事太平洋铁路建造,排除B项;部分华工并非自愿且没有获得巨额利润,排除D项。故选C项。16.(1)特点:对象以遵守儒家伦理道德的忠孝节义群体为主;有严格的申报审核程序,制度完善;表彰兼有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评价:旌表制度是中国古代德政教化的体现,也是国家基层治理的重要体现。旌表制度的推行有助于惩恶扬善,构建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巩固统治;维护巩固理学的正统地位,以封建礼教对民众尤其对女性进行思想控制和人性束缚。(2)背景:新中国成立;国民经济的逐渐恢复;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展;妇女地位的提高。时代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无私奉献、吃苦耐劳、坚韧不拔。(3)劳动模范评选标准的新内涵:评选标范围扩大,使得更多的劳动者有机会参评:要求热爱祖国,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工作踏实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意义:有利于调动更多的优秀劳动者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改革开放向纵深处发展。17.(1)因素:金鸡纳树的有效成分能够治疗疟疾;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药物搜寻和贸易发展;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与进步;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及在殖民地的推广种植;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组织形式变革;企业与社会组织的推广。(2)提高了人类应对疟疾的能力;成为西方殖民扩张和建立世界殖民体系的助力因素;金鸡纳树的种植和采伐对殖民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18.观点:中华文明的特性,多元一体与和平包容。阐述: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性,这一特性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得到强化和体现。在中华大地上,各民族、各地域文化交融汇聚,形成了一条文化多元一体的发展脉络。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再到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繁荣发展,中华文明始终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不断前进。同时,中华文明具有和平包容的特性。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崇尚和平、追求和谐。无论是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还是明清时期的郑和下西洋,都体现了中华文明热爱和平、倡导和谐的价值观。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中,中华文明尊重差异、兼收并蓄,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