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加热均匀性研究_第1页
电磁加热均匀性研究_第2页
电磁加热均匀性研究_第3页
电磁加热均匀性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磁加热均匀性研究摘要:电磁炉由于其加热快、安全、使用方便等优点,伸手消费大众所喜爱。但同时,与燃气灶比较,其存在加热集中,加热均匀性差的问题,影响使用体验。本文主要介绍通过调整电磁加热线圈盘的磁场分布,重新分布电磁加热时的功率密度,提升电磁加热的均匀性。关键词:电磁加热;线圈盘;功率密度;磁场分布引言:电磁炉是通过电磁感应进行加热的一种灶具,与传统燃气灶具相比,电磁炉具有热效率高、加热快、安全、使用方便等优点,深受消费大众所喜爱。但同时,相对于燃气灶的均匀性相比,电磁炉存在加热集中,加热不均匀的问题。加热集中、加热不均匀是由于锅具局部功率密度大所造成。我们对电磁炉和燃气灶的功率密度作比较:(1)普通电磁炉功率2100W,能效等级为二级能效88%,有效加热直径按φ12cm。电磁炉加热区域的能量密度为:2100×88%÷(3.14×12²÷4)=16.35W/cm²(2)普通燃气灶功率5000W,能效55%,锅底直径16mm和锅沿20mm高度被火焰包裹。S锅底面积=3.14*16²/4=263.76cm²S锅沿=3.14*(16+17)/2*2=103.62cm²S总=263.76+103.62=367.38cm²锅具受热区域的能量密度为:5000×55%÷367.38=7.49W/cm²从分析数据看出,电磁炉加热区域的能量密度为16.35W/cm²,5kW燃气灶的能量密度为7.49W/cm²,电磁炉的能量密度为燃气灶的2.2倍。由于对于相同功率加热,能量密度越大,加热越集中,加热越不均匀。根据能量密度理论,要提高电磁炉加热的均匀性,则需在加热总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将加热区域增大,降低能量密度,同时将能量在加热区域进行均衡分配,使区域内各点温差减小。1.方案设计电磁加热的原理是线圈盘产生的交变磁场作用在锅具上,形成涡流,铁分子高速振荡摩擦产生热量。而锅具产生的热量与磁场密度与强度有关,磁场密度与强度高,则该区域产生的热量也大,即能量密度大,反之则热量少,能量密度小。所以,如果要改善产品对锅具的加热均匀性,可以通过改变磁场作用在锅具上的密度与强度来实现。由于燃气灶的加热均匀性符合消费者使用期望,所以,以燃气灶的能量密度7.49W/cm²作为电磁加热能量密度的设计目标。按照电磁炉功率为2100W,能效为88%,能量密度为7.49W/cm²计算,假设电磁炉加热区域直径为D,则计算式为:2100×88%÷(3.14×D²÷4)=7.49求解,D=17.73cm,即电磁炉的有效加热区域直径需设计为17.73cm。如下图1所示,设置绕线最大直径为17cm,6条磁条均匀排布,对磁场进行聚拢。通过仿真分析(图2),可以看到磁场的分布面积虽然能覆盖整个线圈盘的直径区域,但其在加热区域的分布强度并不均匀,两侧磁场强度明显比重新磁场强度要小。

图1绕线与磁条布局1

图2磁场分布仿真分析1要使加热均匀性更好,需要对磁场分布进行优化。由于外侧的磁场强度聚拢较差,可以在磁场薄弱位置,增加磁条,对磁场进行聚拢。如下图3所示,在线圈盘外圆区域增加6根均匀分布的短磁条,利用磁条聚磁性与导磁性,在外圆区域增加短磁条排布,一方面通过聚磁性加强外圆区域的磁场强度,另一方面通过导磁性将内圆的磁场向外圆导出,均匀化中心和外圆的磁场强度。以此,短磁条与原有长磁条形成互补方式,将加热区域中的磁场密度进行均匀化。通过仿真分析可见(图3),线圈盘内外侧磁场分布均匀,磁场强度一致性更好。

图3绕线与磁条布局2

图4磁场分布仿真分析22.方案验证为了验证方案实际加热效果,在锅具底部设置热电偶,实际测试烹饪过程锅具底部的温度分布。如下图5所示。

图5热电偶分布如下图6为原始线圈盘烹饪过程中锅底各位置温度测试结果。从结果可见,温度分布于磁场仿真分析一致,中心区域温度集中,中心和外侧之间存在低温区域,最大温差达87℃。图6温度分布图1如下图7为增加磁条后的线圈盘烹饪过程中锅底各位置温度测试结果。从测试结果可看出,通过互补式磁条的应用,加热区域的最大温差从原87℃降低到了26℃,降低了70.1%,大幅增加了线圈盘的加热均匀性。

图7温度分布图23.结论电磁加热加热集中、加热均匀性差的问题,是由锅具局部的功率密度大所造成。从电磁加热原理和实验验证,可以通过加大线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