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2023-202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中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高二上】2023-202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中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高二上】2023-202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中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高二上】2023-202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中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高二上】2023-202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中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上】2023-202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中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所谓“诗礼复兴”,指的是在当前社会生活中致敬、追溯古典诗词文化和礼乐传统的潮流,其表现方式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和大众传媒提倡诵读古典诗词、重温古典礼仪,以此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传统文化的复兴。在当前时代背景和生活条件下,如何认识和看待“诗礼复兴”潮流?回答这一问题,有必要对中国历史上的诗礼传统进行回溯,反思诗礼文化对于文化生活的实质性意义,同时分析当前人们追溯传统的社会心态,在此基础上,尝试理解和解释当前的“诗礼复兴”潮流。“歌诗习礼”具有强大的传统惯性。诗礼的创制是孔子之前的事,但以诗礼教人,从文献上看,在先秦时期则以孔子为盛,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就是对其子孔鲤的过庭之训,后世将孔子的家训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文化传统承继下来。自汉代开始,由于历代都推崇儒家思想作为治理国家的正统,故而儒家诗礼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都能延续不绝,形成了巨大的历史惯性。自春秋以来,虽然社会大局上存在着“礼崩乐坏”的情况,但就民间生活而言,诗礼传家首先是在孔子家族得到了验证,孔子家族也对诗礼传承发挥了典范性的作用。中国传统社会中“诗礼传家”的愿望,是儒家诗礼文化在民间生活的朴素表达,也体现了儒家诗礼文化鲜活的生命力和深厚的传统。诗、礼意味着教化和规范。“诗”是优美文字,“礼”是仪式制度,都具有一定的外向型、形式化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悦服人心”“安定秩序”的意义。人们往往认为,“歌诗习礼”,可能陶冶自己的精神,实现自我教化与自我约束,过一种安定优雅的生活,从而隐恶扬善,促进社会走向良善,正如王阳明所说:“凡歌诗,久则精神宣畅心气和平矣;凡习礼,久则体貌习熟,德性坚定矣。”从本质上说,诗礼之教能够助人“远恶向善”,能够保障差等性的社会秩序,使得人们不至于轻易犯上作乱,切中了人们对于教化与规范、优美与秩序的诉求,故而历代对其追念不已。近年来,由于人们对于光怪陆离的现代审美产生疲劳和质疑,以当前人们生活中所喜闻乐见的短视频为例,新、奇、怪、短以及搞笑化、娱乐化成为趋势,新技术主宰下的内容肤浅和碎片化成为人们日常审美的主要特质,这反映了人们片面追求感官娱乐的“审美心态”,正如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所揭示的放弃理性思考、艺术追求而一味满足耳目之欲的现象。对于“娱乐至死”心态的警惕与担忧,往往也使得人们倾向于从“诗歌”传统中寻找“优雅”与“崇高”,特别是知识分子群体,对于“快餐文化”有着天然的情感抵制,希望以雅言传统来抵制时下的通俗文化。同时从伦理生活层面看,也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产生忧虑。诸多的社会性伦理问题都与传“礼”的秩序有着抵悟之处,也使得人们对诗礼文化中的优雅、礼让精神更加期待,希望从传统的诗礼中寻求解决之道,于是呈现出某种意义上的“诗礼复兴”,如中小学兴起的传统诗礼教育,社会上广为人知的“中华诗词大赛”“国学达人”比赛,以及各地方兴未艾的国乐、古礼、汉服复兴活动等,都是当前“诗礼复兴”潮流的表现形式。这既是当代人对于诗礼传统的常态传承,也反映了一种期望以“传统之药”来疗治“现代之病”的社会心态。“诗礼复兴”现象,是从传统角度对于现代性的一种回应,其不是“博物馆”中的陈列品,而是“活生生”的精神传统,希望以古典的诗礼精神来充实和完善现代教化和现代伦理秩序,改造审美缺失与伦理混乱的社会问题,有助于纠正现代社会生活的某些弊病,有利于实现“审美重塑”和“道德重建”。(摘编自朱承《“诗礼复兴”与回溯传统的社会心态》)材料二:《诗经》是先秦诗性文化的总结,礼制是先秦制度文明的核心。“诗”缘于仪式化艺术搬演需求,进入礼制建构和运作;而“诗”与“乐”共同参与礼制,构筑礼乐文明。这是一种最明显、最典型的共生互动模式,并日益转化为政治理想和文化思想领域的“诗礼文化”。礼制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构建与时代社会生活及政治生活相适应的雍容典雅、温婉和谐、秩序井然的礼乐文明社会。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诗》不仅是艺术化的礼,更是礼制建设的艺术途径。于是,《诗》自然成为历代礼仪典章和社会教化的重要依据,“诗教”便成为“礼教”与“乐教”的核心内容。故自西周初期开始,周人开始将“诗”与“礼”“乐”结合,在对贵族子弟的教育过程中,自觉建构了“诗教”“礼教”“乐教”结合的教育体系,使得“诗”与“礼”在“乐”的中介作用下,日益密切联系,交融发展,形成宗周礼乐文明中诗礼相成的特殊现象——“诗礼文化”。这种“诗礼文化”,经由周代王族宗子、公族宗子与家族宗子的大力倡导而不断完善,进而经由历代上自庙堂下自民间的创造性传承与创造性转化,逐渐成为华夏礼乐文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因此,以传统“诗礼文化”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当代礼乐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在“诗”与“礼”广泛而深刻嬗变的过程中,贯穿始终的则是“诗”与“礼”在制度、仪式、文本上的互动性、互文性,及其“诗礼文化”在政治理想和文化思想领域的交融性、相通性。故“诗礼文化”作为华夏民族精神文化的内核,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创立“诗礼文化”研究的话语系统,建构“诗礼文化”研究的理论体系,客观地、准确地、科学地把握“诗礼文化”科学内涵、生成机制、传播方式、流变规律及其当代创新性传承与创造性转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摘编自邵炳军《从<诗经>与礼制的共生互动关系看诗礼文化的生成》)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礼复兴”反映的是传统文化的复兴,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和大众传媒提倡诵读古典诗词、重温古典礼仪等方式实现。B.诗礼传统的传承离不开历代封建统治者对儒家思想的推崇,也离不开传统社会中普通百姓对“诗礼传家”愿望的追求。C.“诗礼复兴”反映了人们对审美再塑和道德重建的期盼,也表现出人们希望借助传统文化来解决现实问题的社会心态。D.“诗”与“礼”共生互动、密切联系,“诗礼文化”也在政治理想和文化思想领域具有交融性和相通性。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所处的时代是“礼坏乐崩”的时代,孔子家族对“诗礼”传统的传承呼应了当时社会的需求。B.只要诗礼传统受到重视,就能解决当下出现的社会性伦理问题,矫正片面追求感官娱乐的“审美心态”。C.材料中的“诗”的内涵有所不同,材料一指以《诗经》为起源的中华诗词歌赋文化,材料二单指《诗经》。D.两则材料的侧重点不同,材料一侧重分析如何认识和看待“诗礼复兴”潮流,材料二侧重分析“诗”与“礼”的共生互动。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够支持“诗、礼意味着教化和规范”观点一项是()A.《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B.礼以行义,信以守礼,刑以正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C.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毛诗序》)D.诗礼相成,哀乐相生。(《孔子家语·论礼篇》)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5.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为什么依然需要继承诗礼传统?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会明沈从文会明是三十三连一个火夫。提起三十三连,很容易使人同时记起国民军讨袁时在黔、湘边界一带的血战。事情已过去十年了。如今的三十三连,全连中只剩会明一人同一面旗帜,十年前参加过革命战争,光荣的三十三连俨然只是为他一人而有了。旗在会明身上谨谨慎慎的缠裹着,他忘不了蔡锷都督说过“把你的军旗插到堡上去”那一句话。这十年来的纪录是流一些愚人的血,升一些聪明人的官。这一次,三十三连被调到黄州前线,会明老早就编好了草鞋三双,还有绳子、铁饭碗、成束的草烟,都预备得完完全全。他算定这热闹快来了。在开向前线的路上,他肩上的重量有时不下一百二十斤,但是他还唱歌。一歇息,就大喉咙说话。驻到前线三天,一切却无动静。这事情仿佛和自己太有关系了,他成天总想念到这件事。白天累了,草堆里一倒就睡死,可是忽然在半夜醒来,他就想,或者这时候前哨已有命令到了?或者有夜袭的事发生了?或者有些地方已动了手?他打了一个冷战,爬起身来,悄悄的走出去望了一望帐篷外的天气,走近哨兵旁边,问:“大爷,怎么样,没有事情么?”“没有。”“我好像听见枪声。”“说鬼话。”他身上也有点发冷,就又钻进帐篷去了。他还记得去年鄂西战役,时间正是六月,人一倒下,气还不断,糜烂处就发了臭。再过一天,全身就有小蛆虫爬行。为了那太难看、太不和鼻子相宜的六月情形,他愿意动手的命令即刻就下。然而前线的光景和平了许多。这和平倘若当真成了事实,真是一件使他不太高兴的事情。人人都并不喜欢打仗,但期望从战事中得到一种解决:打赢了,就奏凯;败了,退下。总而言之,一到冲突,真的和平也就很快了。于是,他逢人就问究竟什么时候开火,他那样关心,好像一开火后就可以擢升营长。可是这事谁也不清楚,看样子,非要在此过六月不可了。去他们驻防处不远有一个小村落,看看情形不甚紧张,就有些乡下人敢拿鸡蛋之类陈列在荒凉的村前大路旁,来同这些副爷冒险做生意的。会明常常到村子里去。一面是代连上的弟兄采买一点东西,一面是找个把乡下上年纪的农民谈一谈话。他一到村落里,找到谈话的人,就很风光的说及十年前的故事,有时也不免小小吹了一点无害于事的牛皮,譬如本来只见过都督蔡锷两次,他说顺了口,就说是五次。他随后做的事是把腰间缠的小小三角旗取了下来。“看,这个!”看的人露出吃惊的神气,他得意了。“看,这是他送我们的,他说‘嗨,勇敢点,插到那个地方去!’你明白插到哪个地方去吗?’”听的人自然是摇头,他就慢慢地一面含着烟管一面说……因为这慷慨的谈论,他得到一个人赠送的一只母鸡,带回了帐篷,用一个无用处的白木子弹箱安置了它,到第二天早晨,其中多了一个鸡卵,第三天又是一个。他为一种新的兴味所牵引,把战事的一切完全忘却了。他同别人讨论这只鸡时,也像一个母亲与人讨论儿女一样。他夜间做梦,就梦到有二十只小鸡旋绕脚边吱吱地叫。鸡卵到后当真积到了二十枚,就孵小鸡,小鸡从薄薄的蛋壳里出到日光下,一身嫩黄乳白的茸毛,啁啾地叫喊,把会明欢喜到快成疯子。白天有太阳,他就把小鸡雏同母鸡从木箱中倒出来,尽这母子在帐篷附近玩,自己却赤了膊子咬着烟管看鸡玩,或者举起斧头劈柴,把新劈的柴堆成塔形。遇到进村里去,他把这笼鸡也带去,给原来的主人看,像那人是他的亲家。从旧主人口中得到一些动人的称赞后,他就非常荣耀骄傲还极谦虚的说:“这完全是鸡好,它太懂事了,它太乖巧了。”看样子,为了这一群鸡雏发育的方便,会明已渐渐地倾向于“非战主义”了。后来,和议的局势成熟,照例约好各把军队撤退。队伍撤回原防时,会明的财产多了一个木箱,一个鸡的家庭。无仗可打,把旗插到堡子上便一时无从希望。但他喂鸡,很细心地料理它们,他是很幸福的。六月来了,这一连人没有一个腐烂,会明望着这些人微笑时,那微笑的意义,是没有一个人明白的。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十年来的纪录是流一些愚人的血,升一些聪明人的官”此句表达了作者对讨袁战争后军阀持续混战、民不聊生局势的愤慨,也为小说的情节设置了背景。B.“他算定这热闹快来了”,将打仗当作热闹,这是会明对战争的理解,与此相呼应的是下文开往前线路上的唱歌和大声说话,以及驻到前线后逢人就问何时开火。C.会明与村民的交往中虽有一些吹嘘成分,但也有一种淳朴和友善,体现了宁静和谐、全无机心的乡土气息。D.得到别人赠送的母鸡并进而孵出小鸡,在养鸡的过程中会明体验到了生命的美好、和平生活的宝贵,在与以前生活的对比中,他开始意识到战争的残酷。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采用全知视角叙事,故事讲述者不但能深入人物的内心,而且能对人物和事件加以评点。B.小说以散文化笔调叙事,没有设置激烈的矛盾冲突,而是从容描述了许多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C.会明希望动手的命令即刻就下,且和平成真反倒是一件使他不太高兴的事情,这些内容塑造了会明好战的武夫形象。D.小说详写会明养小鸡的过程,形象地表现出他从中感受到了虚妄中的真切、混乱世道中的温暖,激发了他的“非战主义”。8.文中三次写到“插军旗”,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说明这个细节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9.请探究小说结尾“那微笑的意义”的意蕴。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上自出玄武门,与高士廉、房玄龄等六骑径诣渭水上,与颉利隔水而语,责以负约。突厥大惊,皆下马罗拜。俄而诸军继至,旌甲蔽野,颉利见执失思力不返,而上挺身轻出,军容甚盛,有惧色。上麾诸军使却而布陈,独留与颉利语。萧瑀以上轻敌,叩马固谏,上曰:“吾筹之已熟非卿所知突厥所以敢倾国而来直抵郊甸者以我国内有难朕新即位谓我不能抗御故也我若示之以弱,闭门拒守,虏必放兵大掠,不可复制。故朕轻骑独出,示若轻之;又震曜军容,使知必战;出虏不意,使之失图。虏入我地既深,必有惧心,故与战则克,与和则固矣。制服突厥,在此一举,卿第观之!”是日,颉利来请和,诏许之。上即日还宫。乙酉,又幸城西,与颉利盟于便桥之上,突厥引兵退。萧瑀请于上曰:“突厥未和之时,诸将争战,陛下不许,臣等亦以为疑,既而虏自退,其策安在?”上曰:“吾观突厥之众虽多而不整,君臣之志惟贿是求,当其请和之时,可汗独在水西,达官皆来谒我,我若醉而缚之,因袭击其众,势如拉朽。又命长孙无忌、李靖伏兵于幽州以待之,虏若奔归,伏兵邀其前,大军蹑其后,覆之如反掌耳。所以不战者,吾即位日浅,国家未安,百姓未富,且当静以抚之。一与虏战,所损甚多;虏结怨既深,惧而修备,则吾未可以得志矣。故卷甲韬戈,啖以金帛,彼既得所欲,理当自退,志意骄惰,不复设备,然后养威伺衅,一举可灭也。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此之谓矣。卿知之乎?”瑀再拜曰:“非所及也。”(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吾筹之已熟/非卿所知突厥/所以敢倾国而来/直抵郊甸者/以我国/内有难/朕新即位/谓我不能抗御故也/B.吾筹之己熟/非卿所知/突厥所以敢倾国而来/直抵郊甸者/以我国/内有难/朕新即位/谓我不能抗御/故也/C.吾筹之已熟/非卿所知/突厥所以敢倾国而来/直抵郊甸者/以我国内有难/朕新即位/谓我不能抗御故也/D.吾筹之已熟/非卿所知突厥/所以敢倾国而来/直抵郊甸者/以我国内有难/朕新即位/谓我不能抗御/故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玄武,中国古代神话中天之四灵之一,源于远古星宿崇拜,方位在北。B.突厥,是历史上活跃在中国西北与北方草原地区的一个重要游牧民族。C.诏,告知之意,多用于上对下,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如“封禅诏”。D.可汗,中国古代鲜卑、蒙古、匈奴等少数民族对其最高统治者的称呼。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责备突厥背弃盟约,突厥人都大为惊讶,颉利可汗看到太宗挺身而出,唐军阵容盛大,脸上不禁浮现出恐惧的神色。B.太宗指挥各军退出一些地方来结成阵列,自己仍独自留下与颉利可汗交谈,萧瑀认太宗轻敌,便阻止了他这种冒险行为。C.太宗认为,突厥深入大唐腹地,肯定怀有戒惧之心,如果开战,大唐一定会取胜;如果与他们通好言和,则可以相安无事。D.萧瑀对太宗不许诸将出战而结果突厥自行退兵表示不解,太宗称自己对策实质为“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萧瑀深表叹服。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虏若奔归,伏兵邀其前,大军蹑其后,覆之如反掌耳。(2)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14.太宗为什么要对突厥采取“静以抚之”政策?(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题严陵钓台①(唐)王贞白②山色四时碧,溪声七里清。严陵爱此景,下视汉公卿。垂钓月初上,放歌风正轻。应怜渭滨叟③,匡国正论兵。过严子陵钓台二首(其一)(宋)张浚古木笼烟半锁空,高台隐隐翠微中。身安不羡三公贵,宁与渔樵卒岁同。[注]①严陵钓台:东汉著名隐士严光(字子陵)隐居垂钓的地方。严光少有高名,与东汉光武帝刘秀同学,亦为好友。刘秀即位后,多次延聘严光,但他隐姓埋名,退居富春山。②王贞白:唐末著名诗人,早年曾两中进士,曾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③谓滨叟:太公望吕尚,即姜子牙,曾在渭水边垂钓得遇周文王。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首诗都写出了钓台环境的清幽秀美,这是严光选择在此隐居的因素。B.王诗的“下视”和张诗的“不羡”,都写出了严光不慕权贵的品格。C.两首诗在写景方面各有特色,王诗注重声色结合,张诗巧用点面结合。D.两首诗分别描写了严光垂钓、渔樵的生活场景,王诗比张诗更具体可感。16.两首诗对严光归隐的情感态度有所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孔子提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2)《诗经•秦风•无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战士们团结友爱,同穿贴身穿的衣服。(3)普通人常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老子》第六十四章中给出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诫人们,要不忘初心,不改始终,不到最后的胜利,决不松懈。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纵观古今历史,横跨不同文化,人类的同理心与悲悯情怀会让我们的行动遵循这样的黄金法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

。理由是人们的价值观、生活经历和对于事物的接受度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别: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你想要的东西,可能完全不是另一个人想要的。譬如在医学领域,医疗工作者受过良好教育,受人尊敬,薪资丰厚,这些因素会改变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作为脆弱病人,A他本身想要的东西或医生设想自己在同等情形下想要的东西可能存在巨大差别,难以被黄金法则弥合。因此,精神病学教授哈维·马克斯·乔奇诺夫就提出了一项“白金法则”——

,B以尽可能避免因为他人做选择或是影响他人的选择而不付出昂贵的代价。白金法则并不是全新的法则,但在医学中,它将目前关于患者自主、平等和多样性的规定,以凝练的表达精巧地整合在了一起,很适合教授给健康从业者。当然,努力理解患者的需求和愿望,并不意味着,

。医学无法提供“外卖服务”,乔奇诺夫说:“不可能一直让所有人获得所有东西。在医疗系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现实,最起码,尝试去努力完成它,会确保你对自己的明智选择保持足够的谦逊。”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宽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19.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部分都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元宵(汤圆)上市,新年的高潮到了——元宵节(从正月十三到十七)。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元旦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①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②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③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的,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除了悬灯,广场上还放花合。在城隍庙里燃起火判,火舌从判官的泥像的口、耳、鼻、眼中伸吐出来。公园里放起天灯,像巨星似的飞到天空。男男女女都出来踏月。看灯,看焰火;街上的人拥挤不动。在旧社会里,女人们④轻易不出门,她们可以在灯节里得到些自由。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原始的电影——宫灯、各式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汤圆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20.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分析与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处加点的三个字词不可以互换。B.②处的“也”字去掉,表达的意味有细微差别。C.③处的“可不”比“绝不”更亲切;更口语化,更合乎语境。D.④处的“轻易”移到“不”后面不影响意思表达。21.语段中画横线部分,都有“像”,说说二者的不同。①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②公园里放起天灯,像巨星似的飞到天空。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为“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带小铃的纱灯。大家还吃汤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句表达效果更好?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荀子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口出善言,是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应该珍视的美德,善于说话亦即“善言”,也是为人处事之智慧,因此“善言”在写作、劝谏、冰释前嫌乃至化干戈为玉帛等情境运用中屡试不爽。鲁迅身处风雨如磐的年代,曾慷慨激昂地说过:“青年人先可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前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古人,将自己的真心话发表出来。”不难看出,在关乎国运、解开蒙昧、推动社会进步等形势下,鲁迅先生更鼓励青年“敢言”。同学们很快就要投身社会、报效家国,你认为“善言”“敢言”哪一种对成长中的青年更重要?请比较“善言”“敢言”的益处,结合上述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权衡与思考。要求:题目自拟,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少于800字议论文。2023-202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中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所谓“诗礼复兴”,指的是在当前社会生活中致敬、追溯古典诗词文化和礼乐传统的潮流,其表现方式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和大众传媒提倡诵读古典诗词、重温古典礼仪,以此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传统文化的复兴。在当前时代背景和生活条件下,如何认识和看待“诗礼复兴”潮流?回答这一问题,有必要对中国历史上的诗礼传统进行回溯,反思诗礼文化对于文化生活的实质性意义,同时分析当前人们追溯传统的社会心态,在此基础上,尝试理解和解释当前的“诗礼复兴”潮流。“歌诗习礼”具有强大的传统惯性。诗礼的创制是孔子之前的事,但以诗礼教人,从文献上看,在先秦时期则以孔子为盛,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就是对其子孔鲤的过庭之训,后世将孔子的家训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文化传统承继下来。自汉代开始,由于历代都推崇儒家思想作为治理国家的正统,故而儒家诗礼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都能延续不绝,形成了巨大的历史惯性。自春秋以来,虽然社会大局上存在着“礼崩乐坏”的情况,但就民间生活而言,诗礼传家首先是在孔子家族得到了验证,孔子家族也对诗礼传承发挥了典范性的作用。中国传统社会中“诗礼传家”的愿望,是儒家诗礼文化在民间生活的朴素表达,也体现了儒家诗礼文化鲜活的生命力和深厚的传统。诗、礼意味着教化和规范。“诗”是优美文字,“礼”是仪式制度,都具有一定的外向型、形式化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悦服人心”“安定秩序”的意义。人们往往认为,“歌诗习礼”,可能陶冶自己的精神,实现自我教化与自我约束,过一种安定优雅的生活,从而隐恶扬善,促进社会走向良善,正如王阳明所说:“凡歌诗,久则精神宣畅心气和平矣;凡习礼,久则体貌习熟,德性坚定矣。”从本质上说,诗礼之教能够助人“远恶向善”,能够保障差等性的社会秩序,使得人们不至于轻易犯上作乱,切中了人们对于教化与规范、优美与秩序的诉求,故而历代对其追念不已。近年来,由于人们对于光怪陆离的现代审美产生疲劳和质疑,以当前人们生活中所喜闻乐见的短视频为例,新、奇、怪、短以及搞笑化、娱乐化成为趋势,新技术主宰下的内容肤浅和碎片化成为人们日常审美的主要特质,这反映了人们片面追求感官娱乐的“审美心态”,正如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所揭示的放弃理性思考、艺术追求而一味满足耳目之欲的现象。对于“娱乐至死”心态的警惕与担忧,往往也使得人们倾向于从“诗歌”传统中寻找“优雅”与“崇高”,特别是知识分子群体,对于“快餐文化”有着天然的情感抵制,希望以雅言传统来抵制时下的通俗文化。同时从伦理生活层面看,也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产生忧虑。诸多的社会性伦理问题都与传“礼”的秩序有着抵悟之处,也使得人们对诗礼文化中的优雅、礼让精神更加期待,希望从传统的诗礼中寻求解决之道,于是呈现出某种意义上的“诗礼复兴”,如中小学兴起的传统诗礼教育,社会上广为人知的“中华诗词大赛”“国学达人”比赛,以及各地方兴未艾的国乐、古礼、汉服复兴活动等,都是当前“诗礼复兴”潮流的表现形式。这既是当代人对于诗礼传统的常态传承,也反映了一种期望以“传统之药”来疗治“现代之病”的社会心态。“诗礼复兴”现象,是从传统角度对于现代性的一种回应,其不是“博物馆”中的陈列品,而是“活生生”的精神传统,希望以古典的诗礼精神来充实和完善现代教化和现代伦理秩序,改造审美缺失与伦理混乱的社会问题,有助于纠正现代社会生活的某些弊病,有利于实现“审美重塑”和“道德重建”。(摘编自朱承《“诗礼复兴”与回溯传统的社会心态》)材料二:《诗经》是先秦诗性文化的总结,礼制是先秦制度文明的核心。“诗”缘于仪式化艺术搬演需求,进入礼制建构和运作;而“诗”与“乐”共同参与礼制,构筑礼乐文明。这是一种最明显、最典型的共生互动模式,并日益转化为政治理想和文化思想领域的“诗礼文化”。礼制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构建与时代社会生活及政治生活相适应的雍容典雅、温婉和谐、秩序井然的礼乐文明社会。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诗》不仅是艺术化的礼,更是礼制建设的艺术途径。于是,《诗》自然成为历代礼仪典章和社会教化的重要依据,“诗教”便成为“礼教”与“乐教”的核心内容。故自西周初期开始,周人开始将“诗”与“礼”“乐”结合,在对贵族子弟的教育过程中,自觉建构了“诗教”“礼教”“乐教”结合的教育体系,使得“诗”与“礼”在“乐”的中介作用下,日益密切联系,交融发展,形成宗周礼乐文明中诗礼相成的特殊现象——“诗礼文化”。这种“诗礼文化”,经由周代王族宗子、公族宗子与家族宗子的大力倡导而不断完善,进而经由历代上自庙堂下自民间的创造性传承与创造性转化,逐渐成为华夏礼乐文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因此,以传统“诗礼文化”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当代礼乐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在“诗”与“礼”广泛而深刻嬗变的过程中,贯穿始终的则是“诗”与“礼”在制度、仪式、文本上的互动性、互文性,及其“诗礼文化”在政治理想和文化思想领域的交融性、相通性。故“诗礼文化”作为华夏民族精神文化的内核,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创立“诗礼文化”研究的话语系统,建构“诗礼文化”研究的理论体系,客观地、准确地、科学地把握“诗礼文化”科学内涵、生成机制、传播方式、流变规律及其当代创新性传承与创造性转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摘编自邵炳军《从<诗经>与礼制的共生互动关系看诗礼文化的生成》)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礼复兴”反映的是传统文化的复兴,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和大众传媒提倡诵读古典诗词、重温古典礼仪等方式实现。B.诗礼传统的传承离不开历代封建统治者对儒家思想的推崇,也离不开传统社会中普通百姓对“诗礼传家”愿望的追求。C.“诗礼复兴”反映了人们对审美再塑和道德重建的期盼,也表现出人们希望借助传统文化来解决现实问题的社会心态。D.“诗”与“礼”共生互动、密切联系,“诗礼文化”也在政治理想和文化思想领域具有交融性和相通性。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所处的时代是“礼坏乐崩”的时代,孔子家族对“诗礼”传统的传承呼应了当时社会的需求。B.只要诗礼传统受到重视,就能解决当下出现的社会性伦理问题,矫正片面追求感官娱乐的“审美心态”。C.材料中的“诗”的内涵有所不同,材料一指以《诗经》为起源的中华诗词歌赋文化,材料二单指《诗经》。D.两则材料的侧重点不同,材料一侧重分析如何认识和看待“诗礼复兴”潮流,材料二侧重分析“诗”与“礼”的共生互动。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够支持“诗、礼意味着教化和规范”观点一项是()A.《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B.礼以行义,信以守礼,刑以正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C.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毛诗序》)D.诗礼相成,哀乐相生。(《孔子家语·论礼篇》)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5.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为什么依然需要继承诗礼传统?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B2.A

3.D

4.①首先提出如何认识和看待“诗礼复兴”潮流的问题;②然后分析诗礼传统的传统惯性特点和教化规范的功能;③再揭示当下人对诗礼传统传承的社会心态;④最后总结“诗礼复兴”的现实意义。5.①诗礼传统具有强大的惯性和鲜活的生命力;②具有教化和规范的作用;③有助于解决当下出现的社会性伦理问题,矫正片面追求感官娱乐的“审美心态”;④诗礼传统能够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历代封建统治者”错误,扩大范围,根据原文“自汉代开始,由于历代都推崇儒家思想作为治理国家的正统,故而儒家诗礼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都能延续不绝,形成了巨大的历史惯性。”可知,推崇儒家思想是从汉代开始的历代封建统治者,选项扩大范围。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只要……就”错误,说法过于绝对,根据原文“对于‘娱乐至死’心态的警惕与担忧,往往也使得人们倾向于从‘诗歌’传统中寻找‘优雅’与‘崇高’,特别是知识分子群体,对于‘快餐文化’有着天然的情感抵制,希望以雅言传统来抵制时下的通俗文化。”“有助于纠正现代社会生活的某些弊病”可知,知识分子希望以雅言传统来抵制时下的通俗文化。且“诗礼传统”有利于纠正社会的某些弊病。C.“材料二单指《诗经》”错,原文是说“‘诗’缘于仪式化艺术搬演需求,进入礼制建构和运作;而‘诗'与‘乐’,共同参与礼制,构筑礼乐文明。这是一种最明显、最典型的共生互动模式,并日益转化为政治理想和文化思想领域的‘诗礼文化’”可知,选项错误。D.“材料二侧重分析‘诗’与‘礼’的共生互动。”错,材料二是从与礼制的共生互动关系看诗礼文化的生成及其意义,而非单纯的“分析‘诗’与‘礼’的共生互动。”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D.“诗礼相成,哀乐相生。”阐释的是诗礼的共生相合,而非教化和规范功能,不能支持“诗、礼意味着教化和规范”的观点。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思路的能力。材料一以“在当前时代背景和生活条件下,如何认识和看待“诗礼复兴”潮流?”以问题引出中心,“有必要对中国历史上的诗礼传统进行回潮,反思诗礼文化对于文化生活的实质性意义,同时分析当前人们追溯传统的社会心态,在此基础上,尝试理解和解释当前的‘诗礼复兴’潮流”来提出如何认识和看待“诗礼复兴”潮流的问题。根据“‘歌诗习礼’具有强大的传统惯性”“诗、礼意味着教化和规范”,可知,然后分析诗礼传统的传统惯性特点和教化规范的功能。根据“对于‘娱乐至死'心态的警惕与担忧,往往也使得人们倾向于从‘诗歌'传统中寻找‘优雅'与‘崇高’,特别是知识分子群体,对于‘快餐文化’有着天然的情感抵制,希望以雅言传统来抵制时下的通俗文化。同时从伦理生活层面看,也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产生忧虑。诸多的社会性伦理问题都与传‘礼’的秩序有着抵悟之处,也使得人们对诗礼文化中的优雅、礼让精神更加期待,希望从传统的诗礼中寻求解决之道,于是呈现出某种意义上的‘诗礼复兴’”可知,再揭示当下人对诗礼传统传承的社会心态。最后一段,总结“诗礼复兴”的现实意义。【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的能力。根据“中国传统社会中‘诗礼传家’的愿望,是儒家诗礼文化在民间生活的朴素表达,也体现了儒家诗礼文化鲜活的生命力和深厚的传统”可以推断:诗礼传统具有强大的惯性和鲜活的生命力;根据“诗、礼意味着教化和规范”可以推断:具有教化和规范的作用;根据“对于‘娱乐至死’心态的警惕与担忧,往往也使得人们倾向于从‘诗歌’传统中寻找‘优雅'与‘崇高’,特别是知识分子群体,对于‘快餐文化’有着天然的情感抵制,希望以雅言传统来抵制时下的通俗文化。同时从伦理生活层面看,也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产生忧虑。诸多的社会性伦理问题都与传‘礼’的秩序有着抵悟之处,也使得人们对诗礼文化中的优雅、礼让精神更加期待,希望从传统的诗礼中寻求解决之道,于是呈现出某种意义上的‘诗礼复兴’”可以推断:有助于解决当下出现的社会性伦理问题,矫正片面追求感官娱乐的“审美心态”;根据“以传统‘诗礼文化’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当代礼乐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可以推断:诗礼传统能够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会明沈从文会明是三十三连一个火夫。提起三十三连,很容易使人同时记起国民军讨袁时在黔、湘边界一带的血战。事情已过去十年了。如今的三十三连,全连中只剩会明一人同一面旗帜,十年前参加过革命战争,光荣的三十三连俨然只是为他一人而有了。旗在会明身上谨谨慎慎的缠裹着,他忘不了蔡锷都督说过“把你的军旗插到堡上去”那一句话。这十年来的纪录是流一些愚人的血,升一些聪明人的官。这一次,三十三连被调到黄州前线,会明老早就编好了草鞋三双,还有绳子、铁饭碗、成束的草烟,都预备得完完全全。他算定这热闹快来了。在开向前线的路上,他肩上的重量有时不下一百二十斤,但是他还唱歌。一歇息,就大喉咙说话。驻到前线三天,一切却无动静。这事情仿佛和自己太有关系了,他成天总想念到这件事。白天累了,草堆里一倒就睡死,可是忽然在半夜醒来,他就想,或者这时候前哨已有命令到了?或者有夜袭的事发生了?或者有些地方已动了手?他打了一个冷战,爬起身来,悄悄的走出去望了一望帐篷外的天气,走近哨兵旁边,问:“大爷,怎么样,没有事情么?”“没有。”“我好像听见枪声。”“说鬼话。”他身上也有点发冷,就又钻进帐篷去了。他还记得去年鄂西战役,时间正是六月,人一倒下,气还不断,糜烂处就发了臭。再过一天,全身就有小蛆虫爬行。为了那太难看、太不和鼻子相宜的六月情形,他愿意动手的命令即刻就下。然而前线的光景和平了许多。这和平倘若当真成了事实,真是一件使他不太高兴的事情。人人都并不喜欢打仗,但期望从战事中得到一种解决:打赢了,就奏凯;败了,退下。总而言之,一到冲突,真的和平也就很快了。于是,他逢人就问究竟什么时候开火,他那样关心,好像一开火后就可以擢升营长。可是这事谁也不清楚,看样子,非要在此过六月不可了。去他们驻防处不远有一个小村落,看看情形不甚紧张,就有些乡下人敢拿鸡蛋之类陈列在荒凉的村前大路旁,来同这些副爷冒险做生意的。会明常常到村子里去。一面是代连上的弟兄采买一点东西,一面是找个把乡下上年纪的农民谈一谈话。他一到村落里,找到谈话的人,就很风光的说及十年前的故事,有时也不免小小吹了一点无害于事的牛皮,譬如本来只见过都督蔡锷两次,他说顺了口,就说是五次。他随后做的事是把腰间缠的小小三角旗取了下来。“看,这个!”看的人露出吃惊的神气,他得意了。“看,这是他送我们的,他说‘嗨,勇敢点,插到那个地方去!’你明白插到哪个地方去吗?’”听的人自然是摇头,他就慢慢地一面含着烟管一面说……因为这慷慨的谈论,他得到一个人赠送的一只母鸡,带回了帐篷,用一个无用处的白木子弹箱安置了它,到第二天早晨,其中多了一个鸡卵,第三天又是一个。他为一种新的兴味所牵引,把战事的一切完全忘却了。他同别人讨论这只鸡时,也像一个母亲与人讨论儿女一样。他夜间做梦,就梦到有二十只小鸡旋绕脚边吱吱地叫。鸡卵到后当真积到了二十枚,就孵小鸡,小鸡从薄薄的蛋壳里出到日光下,一身嫩黄乳白的茸毛,啁啾地叫喊,把会明欢喜到快成疯子。白天有太阳,他就把小鸡雏同母鸡从木箱中倒出来,尽这母子在帐篷附近玩,自己却赤了膊子咬着烟管看鸡玩,或者举起斧头劈柴,把新劈的柴堆成塔形。遇到进村里去,他把这笼鸡也带去,给原来的主人看,像那人是他的亲家。从旧主人口中得到一些动人的称赞后,他就非常荣耀骄傲还极谦虚的说:“这完全是鸡好,它太懂事了,它太乖巧了。”看样子,为了这一群鸡雏发育的方便,会明已渐渐地倾向于“非战主义”了。后来,和议的局势成熟,照例约好各把军队撤退。队伍撤回原防时,会明的财产多了一个木箱,一个鸡的家庭。无仗可打,把旗插到堡子上便一时无从希望。但他喂鸡,很细心地料理它们,他是很幸福的。六月来了,这一连人没有一个腐烂,会明望着这些人微笑时,那微笑的意义,是没有一个人明白的。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十年来的纪录是流一些愚人的血,升一些聪明人的官”此句表达了作者对讨袁战争后军阀持续混战、民不聊生局势的愤慨,也为小说的情节设置了背景。B.“他算定这热闹快来了”,将打仗当作热闹,这是会明对战争的理解,与此相呼应的是下文开往前线路上的唱歌和大声说话,以及驻到前线后逢人就问何时开火。C.会明与村民的交往中虽有一些吹嘘成分,但也有一种淳朴和友善,体现了宁静和谐、全无机心的乡土气息。D.得到别人赠送的母鸡并进而孵出小鸡,在养鸡的过程中会明体验到了生命的美好、和平生活的宝贵,在与以前生活的对比中,他开始意识到战争的残酷。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采用全知视角叙事,故事讲述者不但能深入人物的内心,而且能对人物和事件加以评点。B.小说以散文化笔调叙事,没有设置激烈的矛盾冲突,而是从容描述了许多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C.会明希望动手的命令即刻就下,且和平成真反倒是一件使他不太高兴的事情,这些内容塑造了会明好战的武夫形象。D.小说详写会明养小鸡的过程,形象地表现出他从中感受到了虚妄中的真切、混乱世道中的温暖,激发了他的“非战主义”。8.文中三次写到“插军旗”,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说明这个细节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9.请探究小说结尾“那微笑的意义”的意蕴。【答案】6.D7.C

8.①第一处插军旗是蔡锷对会明的鼓励,体现他作为一名士兵的价值,是他为自己军人身份感到自豪的原因;②第二处插军旗是向别人吹嘘过去的荣耀,满足虚荣心,体现内心的空虚;③第三处写不再想插军旗、打仗,体现了会明内心的充实平和。9.①这个六月没有士兵因战事而伤亡、腐烂,会明对此感到欣慰;②在喂鸡的行为中,会明体验到幸福感;③从热衷于战争转变到“非战主义”,会明感到思想提升的快乐;④心灵世界由单一走向丰富,会明的生命变得更加立体。【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在与以前生活的对比中,他开始意识到战争的残酷”错误。战争的残酷在第3段中就有表现,而且是通过会明对去年鄂西战役的回忆。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鉴赏的能力。C.“且和平成真反倒是一件使他不太高兴的事情,这些内容塑造了会明好战的武夫形象”错误。这些内容表现会明对战争拖到六月的惨状不忍直视,且对冲突后获得一段时间和平的期待。文中的会明并不是一个好战的武夫形象。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第一处插军旗是蔡锷对会明的鼓励,结合“如今的三十三连,全连中只剩会明一人同一面旗帜,十年前参加过革命战争,光荣的三十三连俨然只是为他一人而有了。旗在会明身上谨谨慎慎的缠裹着,他忘不了蔡锷都督说过‘把你的军旗插到堡上去’那一句话”可知,会明参加过革命战争,旗在会明身上谨谨慎慎的缠裹着,他忘不了蔡锷都督说过“把你的军旗插到堡上去”那一句话。体现他作为一名士兵的价值,是他为自己军人身份感到自豪的原因。第二处插军旗是向别人吹嘘过去的荣耀,结合“他一到村落里,找到谈话的人,就很风光的说及十年前的故事,有时也不免小小吹了一点无害于事的牛皮,譬如本来只见过都督蔡锷两次,他说顺了口,就说是五次。他随后做的事是把腰间缠的小小三角旗取了下来。‘看,这个!’看的人露出吃惊的神气,他得意了。‘看,这是他送我们的,……你明白插到哪个地方去吗?’听的人自然是摇头,他就慢慢地一面含着烟管一面说……”可知,他在村子里跟人谈话时,有时也不免小小吹了一点无害于事的牛皮,满足虚荣心,体现内心的空虚。结合“无仗可打,把旗插到堡子上便一时无从希望。但他喂鸡,很细心地料理它们,他是很幸福的”可知,第三处写不再想插军旗、打仗,他喂鸡,很细心地料理它们,他是很幸福的,体现了会明内心的充实平和。【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句子意蕴的能力。结合“六月来了,这一连人没有一个腐烂,会明望着这些人微笑时,那微笑的意义,是没有一个人明白的”可知,这个六月没有士兵因战事而伤亡、腐烂,会明对此感到欣慰。结合“无仗可打,把旗插到堡子上便一时无从希望。但他喂鸡,很细心地料理它们,他是很幸福的”可知,会明喂鸡,很细心地料理它们,在喂鸡的行为中,会明体验到幸福感。会明养小鸡的过程,使他从中感受到了虚妄中的真切、混乱世道中的温暖,激发了他的“非战主义”。从热衷于战争转变到“非战主义”,会明感到思想提升的快乐。结合“后来,和议的局势成熟,照例约好各把军队撤退。队伍撤回原防时,会明的财产多了一个木箱,一个鸡的家庭。无仗可打,把旗插到堡子上便一时无从希望。但他喂鸡,很细心地料理它们,他是很幸福的”可知,在养鸡的过程中会明体验到了生命的美好、和平生活的宝贵,心灵世界由单一走向丰富,会明的生命变得更加立体。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上自出玄武门,与高士廉、房玄龄等六骑径诣渭水上,与颉利隔水而语,责以负约。突厥大惊,皆下马罗拜。俄而诸军继至,旌甲蔽野,颉利见执失思力不返,而上挺身轻出,军容甚盛,有惧色。上麾诸军使却而布陈,独留与颉利语。萧瑀以上轻敌,叩马固谏,上曰:“吾筹之已熟非卿所知突厥所以敢倾国而来直抵郊甸者以我国内有难朕新即位谓我不能抗御故也我若示之以弱,闭门拒守,虏必放兵大掠,不可复制。故朕轻骑独出,示若轻之;又震曜军容,使知必战;出虏不意,使之失图。虏入我地既深,必有惧心,故与战则克,与和则固矣。制服突厥,在此一举,卿第观之!”是日,颉利来请和,诏许之。上即日还宫。乙酉,又幸城西,与颉利盟于便桥之上,突厥引兵退。萧瑀请于上曰:“突厥未和之时,诸将争战,陛下不许,臣等亦以为疑,既而虏自退,其策安在?”上曰:“吾观突厥之众虽多而不整,君臣之志惟贿是求,当其请和之时,可汗独在水西,达官皆来谒我,我若醉而缚之,因袭击其众,势如拉朽。又命长孙无忌、李靖伏兵于幽州以待之,虏若奔归,伏兵邀其前,大军蹑其后,覆之如反掌耳。所以不战者,吾即位日浅,国家未安,百姓未富,且当静以抚之。一与虏战,所损甚多;虏结怨既深,惧而修备,则吾未可以得志矣。故卷甲韬戈,啖以金帛,彼既得所欲,理当自退,志意骄惰,不复设备,然后养威伺衅,一举可灭也。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此之谓矣。卿知之乎?”瑀再拜曰:“非所及也。”(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吾筹之已熟/非卿所知突厥/所以敢倾国而来/直抵郊甸者/以我国/内有难/朕新即位/谓我不能抗御故也/B.吾筹之己熟/非卿所知/突厥所以敢倾国而来/直抵郊甸者/以我国/内有难/朕新即位/谓我不能抗御/故也/C.吾筹之已熟/非卿所知/突厥所以敢倾国而来/直抵郊甸者/以我国内有难/朕新即位/谓我不能抗御故也/D.吾筹之已熟/非卿所知突厥/所以敢倾国而来/直抵郊甸者/以我国内有难/朕新即位/谓我不能抗御/故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玄武,中国古代神话中天之四灵之一,源于远古星宿崇拜,方位在北。B.突厥,是历史上活跃在中国西北与北方草原地区的一个重要游牧民族。C.诏,告知之意,多用于上对下,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如“封禅诏”。D.可汗,中国古代鲜卑、蒙古、匈奴等少数民族对其最高统治者的称呼。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责备突厥背弃盟约,突厥人都大为惊讶,颉利可汗看到太宗挺身而出,唐军阵容盛大,脸上不禁浮现出恐惧的神色。B.太宗指挥各军退出一些地方来结成阵列,自己仍独自留下与颉利可汗交谈,萧瑀认太宗轻敌,便阻止了他这种冒险行为。C.太宗认为,突厥深入大唐腹地,肯定怀有戒惧之心,如果开战,大唐一定会取胜;如果与他们通好言和,则可以相安无事。D.萧瑀对太宗不许诸将出战而结果突厥自行退兵表示不解,太宗称自己对策实质为“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萧瑀深表叹服。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虏若奔归,伏兵邀其前,大军蹑其后,覆之如反掌耳。(2)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14.太宗为什么要对突厥采取“静以抚之”政策?【答案】10.C11.D

12.B

13.(1)假如突厥奔逃回去,埋伏着的兵马在前面阻拦截击,大部队在后面跟踪追击,消灭他们易如反掌。(2)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14.①知道突厥进攻大唐的意图只是贪图财物;②太宗即位的时间短,国家尚未安定,百姓并不富足,暂且应当休息生养;③突厥会因为结下深仇而心怀戒惧并认真备战,就不容易消灭了;④现在蓄养军威,窥伺破绽,就能够一举消灭突厥。【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句意:我已经周密地谋划过了,不是你所能知晓的。突厥之所以胆敢竭尽全国兵力前来,径直抵达京城的郊野,是因为我们国家内部出现了祸难,我又是新近即位,认为我军不能抵抗防御他们的缘故。“非卿所知”,结构完整;“突厥”作“所以敢倾国而来”的主语,在其前断开,排除A、D。“国内”是一个词,即国家内部,中间不应断开,排除B。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可汗……匈奴等少数民族对其最高统治者的称呼”错误,“匈奴”最高统治者称呼为“单于”。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B.“萧瑀认为太宗轻敌,便阻止了他这种冒险行为”错误,根据原文“萧瑀以上轻敌,叩马固谏。上曰……制服突厥,在此一举,卿第观之!”,意为“萧瑀认为太宗轻敌,便勒住太宗的坐骑再三劝阻”,从后文来看,太宗并未被阻止,因此“阻止了他这种冒险行为”错。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邀其前”“蹑其后”,省略兼状语后置句,“(于)其前邀,(于)其后蹑”,在前面阻拦截击,在后面跟踪追击;“邀”,阻击、拦截;“蹑”,追踪、追击;“覆”,消灭。(2)“所以”,表原因;“内”通“纳”,结交;“要誉”,博取声誉;“然”,这样。【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吾观突厥之众虽多而不整,君臣之志惟贿是求”可见,他知道突厥进攻大唐的意图只是贪图财物;“所以不战者,吾即位日浅,国家未安,百姓未富,且当静以抚之”可见,太宗即位的时间短,国家尚未安定,百姓并不富足,暂且应当休息生养;“与虏战,所损甚多;虏结怨既深,惧而修备,则吾未可以得志矣”可见,突厥会因为结下深仇而心怀戒惧并认真备战,就不容易消灭了;“故卷甲韬戈,啖以金帛,彼既得所欲,理当自退,志意骄惰,不复设备,然后养威伺衅,一举可灭也”可见,现在故意示弱,让突厥意志消磨,而己方则蓄养军威,窥伺破绽,就能够一举消灭突厥。参考译文:太宗亲自出玄武门,与高士廉、房玄龄等六人骑马径直来到渭水边上,同颉利可汗隔着渭水对话,责备他背弃盟约。突厥大为吃惊,纷纷跳下马来,对着太宗罗列而拜。一会儿,唐朝各军相继赶到,旗帜与盔甲遮盖了原野。颉利可汗看到执失思力没有回来,而太宗挺身而出,唐军的阵容又很盛大,脸上也浮现出恐惧的神色。太宗指挥各军退出一些地方来结成阵列,自己仍独自留下与颉利可汗交谈,萧瑀认为太宗轻敌,便勒住太宗的坐骑再三劝阻。太宗说:“我已经周密地谋划过了,不是你所能知晓的。突厥之所以胆敢竭尽全国兵力前来,径直抵达京城的郊野,是因为我们国家内部出现了祸难,我又是新近即位,认为我军不能抵抗防御他们的缘故。如果我军向他们示弱,关闭城门,防守抵御,突厥必然要放纵兵马大规模地劫掠,使我们难以再次遏制他们。所以,我轻装骑马独自前来,是要显示出看不起他们的样子;又向他们大肆炫耀军队的阵容,是要让他们知道我军肯定会出战;我的行动出于突厥的意料之外,是要让他们失去主意。突厥已经深入到我国疆域中来,肯定怀有戒惧之心。所以,如果我军与他们交战,便能取胜,与他们通好言和,则可以相安无事。制服突厥,就看这一行动了。你只管看着好了。”当天,颉利可汗前来请求讲和,得到了太宗的许可。太宗当天返回宫中。乙酉这一天,唐太宗又来到城西,和颉利可汗在便桥上缔结盟约,突厥人带领军队撤退了。萧瑀向太宗请教说:“在突厥没有准备言和的时候,各位将领争相请求出战,陛下没有允许,我等对陛下的做法也感到疑惑不解。不久,突厥果然自动撤退了,您计策(的奥妙)在哪里?”太宗说:“我观察突厥兵马虽然为数众多,但是阵容并不整饬,突厥君臣的意图只是一味贪图财物。当突厥请求讲和的时候,可汗独自留在渭水西岸,他的职位显要的官员都来谒见我,如果我们将他们灌醉了,再将他们捉拿起来,就势袭击突厥兵马,那形势就如摧毁朽坏的物品一样容易。我再让长孙无忌和李靖在幽州埋伏兵力,等待他们前往,假如突厥奔逃回去,埋伏着的兵马在前面阻拦截击,大部队在后面跟踪追击,消灭他们易如反掌。我不肯与他们交战,是由于我即位的时间太短,国家尚未安定,百姓并不富足,暂且应当休养生息,安抚他们。一旦与突厥开战,带来的损失一定很多。突厥在与我们结下深深的怨仇以后,因恐惧而整饬武备,我们便不能够如愿以偿了。所以才决定停战息兵,用金银布帛诱惑他们。他们的欲望得到满足以后,理应自动撤退,心志骄矜,意气怠惰,不再设置军备防御。然后,我军蓄养军威,窥伺破绽,就能够一举消灭他们。打算有所索取,就要先有所给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你明白了吗?”萧瑀拜了两拜说:“这不是我所能够想到的啊!”(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题严陵钓台①(唐)王贞白②山色四时碧,溪声七里清。严陵爱此景,下视汉公卿。垂钓月初上,放歌风正轻。应怜渭滨叟③,匡国正论兵。过严子陵钓台二首(其一)(宋)张浚古木笼烟半锁空,高台隐隐翠微中。身安不羡三公贵,宁与渔樵卒岁同。[注]①严陵钓台:东汉著名隐士严光(字子陵)隐居垂钓的地方。严光少有高名,与东汉光武帝刘秀同学,亦为好友。刘秀即位后,多次延聘严光,但他隐姓埋名,退居富春山。②王贞白:唐末著名诗人,早年曾两中进士,曾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③谓滨叟:太公望吕尚,即姜子牙,曾在渭水边垂钓得遇周文王。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首诗都写出了钓台环境的清幽秀美,这是严光选择在此隐居的因素。B.王诗的“下视”和张诗的“不羡”,都写出了严光不慕权贵的品格。C.两首诗在写景方面各有特色,王诗注重声色结合,张诗巧用点面结合。D.两首诗分别描写了严光垂钓、渔樵的生活场景,王诗比张诗更具体可感。16.两首诗对严光归隐的情感态度有所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答案】15.D16.①王诗使用姜子牙垂钓的典故,赞扬姜子牙匡国济世的功业,提倡为国效命的情怀抱负,含蓄地表达了对严光归隐的批评;②张诗则对严光选择隐居高度赞许,“不羡”“宁与”表达了对严陵不慕名利的敬佩之情。【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D.“分别描写了严光垂钓、渔樵的生活场景”错误。王诗的颈联“垂钓月初上,放歌风正轻”通过想象描写了严光月夜垂钓放歌的生活场景;张诗最后一句点出“渔樵”,没有描写渔樵的生活场景。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王诗赞赏严子陵那种“下视汉公卿”的风格,作者先对严子陵这种不趋附权势的风格进行赞赏,结合诗人初入官场,就写诗指斥奸佞小人,希望匡扶朝廷重回圣明社会,但诗人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唐末政治上的污浊与腐败,他不仅对那些贪官污吏痛加斥责,而且对苦难的劳动人民表现出无比的同情可知,尾联“应怜渭滨叟,匡国正论兵”作者使用姜子牙垂钓的典故,赞扬姜子牙匡国济世的功业,提倡为国效命的情怀抱负,表现出作者反对并批评严子陵的置国家安危而不顾的消极态度,含蓄地表达了对严光归隐的批评。张诗前两句“古木”“笼烟”“半锁空”“高台”“隐隐”“翠微”对严子陵钓台的景色的描写,表达出作者对严子陵隐居环境的高度赞美之情,而后两句中的“不羡”“宁与”表达了对严陵在刘秀即位后隐姓埋名,退居富春山,过上隐居生活,不慕名利的敬佩之情。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孔子提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2)《诗经•秦风•无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战士们团结友爱,同穿贴身穿的衣服。(3)普通人常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老子》第六十四章中给出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诫人们,要不忘初心,不改始终,不到最后的胜利,决不松懈。【答案】①.见贤思齐焉②.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③.

岂曰无衣

④.与子同泽

⑤.慎终如始

⑥.则无败事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纵观古今历史,横跨不同文化,人类的同理心与悲悯情怀会让我们的行动遵循这样的黄金法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

。理由是人们的价值观、生活经历和对于事物的接受度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别: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你想要的东西,可能完全不是另一个人想要的。譬如在医学领域,医疗工作者受过良好教育,受人尊敬,薪资丰厚,这些因素会改变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作为脆弱病人,A他本身想要的东西或医生设想自己在同等情形下想要的东西可能存在巨大差别,难以被黄金法则弥合。因此,精神病学教授哈维·马克斯·乔奇诺夫就提出了一项“白金法则”——

,B以尽可能避免因为他人做选择或是影响他人的选择而不付出昂贵的代价。白金法则并不是全新的法则,但在医学中,它将目前关于患者自主、平等和多样性的规定,以凝练的表达精巧地整合在了一起,很适合教授给健康从业者。当然,努力理解患者的需求和愿望,并不意味着,

。医学无法提供“外卖服务”,乔奇诺夫说:“不可能一直让所有人获得所有东西。在医疗系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现实,最起码,尝试去努力完成它,会确保你对自己的明智选择保持足够的谦逊。”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宽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19.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部分都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①这个法则并不完美②人所不欲而勿施于人③要为所有需求提供服务19.A处修改为:他本身想要的东西和医生设想自己在同等情形下想要的东西可能存在巨大差别。B处修改为:以尽可能避免因为他人做选择或是影响他人的选择而付出昂贵的代价。【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准确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第①处,根据前面的“黄金法则”和转折词“但”,以及后文“理由是人们的价值观、生活经历和对于事物的接受度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别: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你想要的东西,可能完全不是另一个人想要的”可知,这个“黄金法则”并不适用于所有人、所有情况,这里可填“这个法则并不完美”之类的内容;第②处,根据前文“人类的同理心与悲悯情怀会让我们的行动遵循这样的黄金法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脆弱病人,他本身想要的东西……可能存在巨大差别”和后文“以尽可能避免因为他人做选择或是影响他人的选择而付出昂贵的代价”可知,这里是说医生要尽量尊重、理解病人的需求,可填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对的内容,如“人所不欲而勿施于人”之类的内容;第③处,根据前文“并不意味着”和后文“医学无法提供‘外卖服务’,乔奇诺夫说:‘不可能一直让所有人获得所有东西。在医疗系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现实’”可知,“努力理解患者的需求和愿望”并不是要为病人所有的需求提供服务,这里可填“要为所有需求提供服务”之类的内容。【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A处不合逻辑,虚词使用不当,应将“或”改成“和”或“与”。B处不合逻辑,“避免”后面不能再接否定词,应删掉“不”。(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元宵(汤圆)上市,新年的高潮到了——元宵节(从正月十三到十七)。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元旦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