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教案(人教版必修四)_第1页
《苏武传》教案(人教版必修四)_第2页
《苏武传》教案(人教版必修四)_第3页
《苏武传》教案(人教版必修四)_第4页
《苏武传》教案(人教版必修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武传》教案(人教版必修四)

《苏武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历史事实,理清文章脉络。

2、疏通文言知识,掌握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3、分析苏武这一人物形象,研读体会文章鲜明突出的对比与生动入微的细节

对突出主题、塑造人物的作用;

4、学习苏武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与民族气节。

教学重点:

1、积累相关词语;了解作者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

2、把握历史事实,理清文章脉络。

3、分析人物性格,重点剖析苏武的性格特征,体会苏武的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

1、分析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技巧。

2、领会文章蕴涵的精神,概括苏武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板书标题:苏武传)故事讲到苏武奉命持节出使匈奴,被牵连入匈奴国中叛

乱事件,他两度寻死,慷慨陈词,终于消弭了可能导致两国发生误解争端的危机,

扭转了外交上的被动局面。但是不料匈奴公然违背两国通好的宗旨,粗暴扣留了

苏武等使节,要逼迫他们投降,以此来羞辱汉朝。卫律的威逼利诱以失败告终。

(板书:苏武-张胜,苏武-卫律)匈奴明白苏武“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便

改变了劝降策略。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民歌,歌曲里所歌唱的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

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苏武历

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

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

(二)简介班固及《汉书》

班固(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东汉著名

的史学家。《后汉书班固传》称他“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

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其父班彪曾

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继承父业,在《后传》基

础上,进一步广搜材料,编写《汉书》。后因有人向汉明帝诬告他篡改国史,被捕

入狱。其弟班超上书解释,始得获释,被命为兰台令史,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写

成了《汉书》。汉和帝永元初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不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

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汉书》中的八“表”与“天文志”是由其妹班昭

和同郡人马续续成的。

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模仿《史记》,但略有变更。

全书有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起自汉高祖,止于王

莽,记西汉一代二百三十年间史实。《汉书》评价历史人物往往从封建正统观念出

发,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标准,如对陈涉、项羽加以贬抑,即是显例。历来《汉

书》与《史记》并称,史学家刘知几说《汉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史通

六家》),则是其特色。

(三)疏通文言知识

(四)安小标题,理清脉络

本文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下面请同学们给文章的情节发展添加小

标题,以此把握文章的脉络中。

要求:小标题要准确概括情节变化,并尽量展现人物性格特点,同时注意语

言的通顺凝练。

小标题(仅供参考,答案不限)

1、出使匈奴,单于受礼。

2、缄王谋反,祸及汉使。

3、舍生取义,以死明志。

4、卫律劝降,威武不屈。

5、饮雪吞毡,此志不渝。

6、李陵劝降,忠贞如一。

7、武帝驾崩,恸哭数月。

8、汉匈和亲,请还苏武。

9、历尽艰难,发白归汉。

五、串讲全文:文章大致分为三部分。

1.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凭着父亲的职位,兄弟三人都做了皇帝的侍从,并逐

渐被提升为掌管皇帝鞍马鹰犬射猎工具的官。当时汉朝廷不断讨伐匈奴,多次互

派使节彼此暗中侦察。匈奴扣留了汉使节郭吉、路克国等前后十余批人。匈奴使

节前来,汉朝庭也扣留他们以相抵。公元前100年,且鞋刚刚立为单于,唯恐受

到汉的袭击,于是说:“汉皇帝,是我的长辈。”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克国等

人。汉武帝赞许他这种通晓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

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顺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好

意。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属官常惠等,加上招募来的士卒、

侦察人员百多人一同前往。到了匈奴那里,摆列财物赠给单于。单于越发傲慢,

不是汉所期望的那样。

2.单于正要派使者护送苏武等人归汉,适逢绥王与长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内

部谋反。案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与昆邪王一起降汉,后来又跟随妮野侯赵破

奴重新陷胡地,在卫律统率的那些投降者中,暗中共同策划绑架单于的母亲阂氏

归汉。正好碰上苏武等人到匈奴。虞常在汉的时候,一向与副使张胜有交往,私

下拜访张胜,说:“听说汉天子很怨恨卫律,我虞常能为汉廷埋伏弩弓将他射死。

我的母亲与弟弟都在汉,希望受到汉廷的照顾。”张胜许诺了他,把财物送给了

虞常。

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1、2段,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一开

始写道:“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苏武出使匈奴的这一背景,表明苏武出使时的严

酷历史环境,同时交代了匈奴尽管“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却只是因为“且鞋侯单

于初立,恐汉袭之”的缓兵之计,并非真心和好。

所以当汉武帝派苏武护送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还朝,并“厚赂单于”时,

“单于益骄”,这也是后来单于悍然扣留苏武一行的原因。

3.一个多月后,单于外出打猎,只有阙氏和单于的子弟在家。虞常等七十余

人将要起事,其中一人夜晚逃走,把他们的计划报告了网氏及其子弟。单于子弟

发兵与他们交战,维王等都战死;虞常被活捉。单于派卫律审处这一案件。张胜

听到这个消息,担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说的那些话被揭发,便把事情经过告诉了苏

武。苏武说:“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样一定会牵连到我们。受到侮辱才去死,

更对不起国家!”因此想自杀。张胜、常惠一起制止了他。虞常果然供出了张胜。

单于大怒,召集许多贵族前来商议,想杀掉汉使者。左伊秩詈说:“假如是谋杀

单于,又用什么更严的刑法呢?应当都叫他们投降。”

4.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苏武对常惠说:“丧失气节、玷辱使命,

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廷去呢!”说着拔出佩带的刀自刎,卫律大吃一

惊,自己抱住、扶好苏武,派人骑快马去找医生。医生在地上挖一个坑,在坑中

点燃微火,然后把苏武脸朝下放在坑上,轻轻地敲打他的背部,让淤血流出来。

苏武本来已经断了气,这样过了好半天才重新呼吸。常惠等人哭泣着,用车子把

苏武拉回营帐。单于钦佩苏武的节操,早晚派人探望、询问苏武,而把张胜逮捕

监禁起来。

6.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

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

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

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

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

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

系在节上的耗牛尾毛全部脱尽。一共过了五、六年,单于的弟弟於草千王到北海上

打猎。苏武会编结打猎的网,矫正弓弩,於草干王颇器重他,供给他衣服、食品。

三年多过后,於野王得病,赐给苏武马匹和牲畜、盛酒酪的瓦器、圆顶的毡帐篷。

王死后,他的部下也都迁离。这年冬天,丁令人盗去了苏武的牛羊,苏武又陷入

穷困。

7.当初,苏武与李陵都为侍中。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匈奴,不

敢访求苏武。时间一久,单于派遣李陵去北海,为苏武安排了酒宴和歌舞。李陵

趁机对苏武说:“单于听说我与你交情一向深厚,所以派我来劝说足下,愿谦诚

地相待你。你终究不能回归本朝了,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你对汉廷的

信义又怎能有所表现呢?以前你的大哥苏嘉做奉车都尉,跟随皇上到雍的械宫,

扶着皇帝的车驾下殿阶,碰到柱子,折断了车辕,被定为大不敬的罪,用剑自杀

了,只不过赐钱二百万用以下葬。你弟弟孺卿跟随皇上去祭祀河东土神,骑着马

的宦官与驸马争船,把驸马推下去掉到河中淹死了。骑着马的宦官逃走了。皇上

命令孺卿去追捕,他抓不到,因害怕而服毒自杀。我离开长安的时候,你的母亲

已去世,我送葬到阳陵。你的夫人年纪还轻,听说已改嫁了,家中只有两个妹妹,

两个女儿和一个男孩,如今又过了十多年,生死不知。人生像早晨的露水,何必

长久地像这样折磨自己!我刚投降时,终日若有所失,几乎要发狂,自己痛心对

不起汉廷,加上老母拘禁在保宫,你不想投降的心情,怎能超过当时我李陵呢!

并且皇上年纪大了,法令随时变更,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十几家,安危不可

预料。你还打算为谁守节呢?希望你听从我的劝告,不要再说什么了!”苏武说:

“我苏武父子无功劳和恩德,都是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官职升到列将,爵位封

为通侯,兄弟三人都是皇帝的亲近之臣,常常愿意为朝庭牺牲一切。现在得到牺

牲自己以效忠国家的机会,即使受到斧钺和汤镶这样的极刑,我也心甘情愿。大

臣效忠君王,就像儿子效忠父亲,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可恨,希望你不要

再说了!”

8.李陵与苏武共饮了几天,又说:“你一定要听从我的话。”苏武说:“我

料定自己已经是死去的人了!单于一定要逼迫我投降,那么就请结束今天的欢乐,

让我死在你的面前!”李陵见苏武对朝廷如此真诚,慨然长叹道:“啊,义士!

我李陵与卫律的罪恶,上能达天!”说着眼泪直流,浸湿了衣襟,告别苏武而去。

第二部分即文章第3〜8段,重点记述了苏武留胡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持民族

气节的事迹。

这部分也是文章着力描写的部分,以精彩的笔墨描写了苏武反抗匈奴统治者

招降的种种斗争情形。具体描写到匈奴招降共有三次:

第一次是卫律软硬兼施想迫使苏武投降,被苏武正气凛然的怒斥所喝退,双

方矛盾斗争激烈,场面紧张。

接着写匈奴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斗志,把他囚禁于地窖中,

使他备受饥寒,接着流放苏武到荒无人烟的北海让他牧羊。然而在极端恶劣的环

境中,苏武不可磨灭的爱国精神再一次粉碎了匈奴的险恶用心。他手握汉节一一

国家民族的象征,在九死一生中维持着一个使者的使命。这时斗争是相对缓和的,

直接表现的是苏武与自然环境做斗争。

第三次是故友李陵劝降。这段描写不但表现了苏武可贵的气节,同时也刻画

了叛将李陵的复杂心态。他那尚未泯灭的爱国之情、羞恶之心在苏武的崇高境界

面前被唤醒了,其内心剖白真实感人。

李陵在劝苏武时曾说:“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这是作者借李陵之口表达对汉武帝动辄杀戮大臣的残忍行为的不满,也是《汉书》

中少有的表现批判统治者的进步思想倾向之处。而苏武与李陵的对答针锋相对,

波澜起伏,非常精彩,人物之声气跃然纸上。此处苏武的斗争对象是交情很深而

今已是敌对阵营的故友,双方的心态都比较复杂,而作者的描写也很到位,是这

部分最出彩之处。

9.汉昭帝登位,几年后,匈奴和汉达成和议。汉廷寻求苏武等人,匈奴撒谎

说苏武已死。后来汉使者又到匈奴,常惠请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在夜晚见

到了汉使,原原本本地述说了几年来在匈奴的情况。告诉汉使者要他对单于说:

“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猎,射得一只大雁,脚上系着帛书,上面说苏武等人在北

海。”汉使者万分高兴,按照常惠所教的话去责问单于。单于看着身边的人十分

惊讶,向汉使道歉说:“苏武等人的确还活着。”

10.单于召集苏武的部下,除了以前已经投降和死亡的,总共跟随苏武回来的

有九人。苏武于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春回到长安。苏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

年,当初壮年出使,等到回来,胡须头发全都白了。

第三部分即文章最后两节,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

课文最后一句“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看似平

实记述,细细品味却包含着作者诸多感情。人生不过百年,十九年何其太长!苏

武“强壮出”,出使时正当壮年,及回归故国时已是“须发尽白”,一生大好时

光都在煎熬中过去了,作者的叹惋之情溢于言表,而能为信念坚执如此确实令人

敬佩!幸而虽历尽磨难,终于完成了使者的任务,维护了国家尊严,保持了民族

气节,且荣归故里,作者欣慰之感也显而易见。可以说这句表达的是作者与读者

共同的心声。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性格,重点剖析苏武的性格特征,体会苏武的人格魅力。

2、分析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技巧。

四、教学过程:

(一)分析人物,总结手法

1、学生初步总结苏武的人物性格。

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答案不限)

2、教师引导学生从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

3、学生讨论: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

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

么?

参考答案: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所谓“真金

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

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4、学生仔细研读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这部分内容。

(1)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2)学生分别总结卫律、李陵的性格特征,再次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分

组讨论、探究、总结)

卫律:傲慢自大、阴险狡诈,是个卖国求荣的小人。

李陵: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卖国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

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

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

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

(二)学生总结文章塑人物的艺术手法。

1、详略得当的情节安排。

2、以典型环境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

苏武留胡十九年,经历坎坷曲折,汉与匈奴的关系错综复杂。作者抓住苏武

经历中的关键之处,运用典型环境和细节描写,使苏武这个人物跃然纸上。苏武

出使匈奴,因突发事变,被扣幽禁。在他的周围,有操生杀予夺之权的单于和卫

律的屠刀,有贪生怕死的副使张胜的屈降,有曾为同事、朋友的李陵的声泪俱下

的劝降。而冰天雪地縻食不至的北海牧羊,苏武更是被置之死地。这些典型环境,

把苏武这个人物推到了矛盾斗争的风口浪尖上,让人物一展风采。

作者又通过一些细节描写,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

如写苏武的两次自杀,第一次被“胜、惠共止之”;第二次又被救活。

又如写苏武被幽禁在大窖中,“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流放北海,“掘

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等。

苏武的语言也具有典型意义。如卫律逼降时,说:“副有罪,当相坐。”苏

武斥责说:“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使卫律哑口无言,只得无耻地

“举剑拟之”,但苏武出然不动。又如,李陵劝降,苏武仍然不为其情所动,表

示“虽蒙斧钺汤镇,诚甘乐之”,表现出至死不屈的品德。

3、次要人物的对比、衬托。

为了突出表现苏武的民族气节,文中着重写了三个叛徒,与苏武形成鲜明对

比:一个是副使张胜,一个是为虎作侬的卫律,一个是曾为朋友的李陵。他们都

在匈奴的威势面前丧失了民族气节,拜倒在敌人脚下。唯独苏武大义凛然,为了

民族尊严和汉王朝的利益,宁死不屈。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丰满的、动人的、

高大的民族英雄形象。里个性鲜明的各种人物对苏武也起了对比映衬的作用,请

同学们把文章里各种人物的性格和苏武作一个对比,看看他们的映衬分别凸现了

苏武怎样的性格特征。

3、学生讨论、分析、总结

(1)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维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

降。

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

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