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复习:叙事性散文阅读(附:真题精讲)_第1页
2021年中考复习:叙事性散文阅读(附:真题精讲)_第2页
2021年中考复习:叙事性散文阅读(附:真题精讲)_第3页
2021年中考复习:叙事性散文阅读(附:真题精讲)_第4页
2021年中考复习:叙事性散文阅读(附:真题精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中考复习专题:叙事性散文阅读(附:真题精讲)

【课标要求】(1)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

学样式。(2)欣箕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

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

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考点透视】(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主旨:(2)筛选整合信息:(3)理清文章脉

络(线索):(4)理清文章思路;(5)理解标题、词语或句子的含义:(6)分析标

题、句子(段落)的作用:(7)费析词语或句子:(8)分析常见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9)理解标题或句子的作用:(10)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费析:(11)体会作者情感、

观点、态度;(12)表达自我感悟和阅读启示(13)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题型描述】填空题、简答题、选择题।

【知识储备】

1.叙事性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还有的

侧重是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

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2.叙事性散文的线索:以情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为线索;以行为为线索。

有的文章不但有明线,还有暗线。

3.叙事性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托物言志、对比衬托、欲扬先抑、设置悬念、

渲染烘托等。具体而言:

(1)象征:就是托物喻义,即通过一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一种深远的意义。这里

的“具体形象”——“物”就是本体,与之相对应的事物就是象征体,“深远的意

义”就是象征意义。

(2)托物言志:就是借物喻人,是散文中写景状物的重要方法。也就是把所写的

景物或景象拟人化,赋予它人的思想情感和志向,

(3)对比衬托:在散文中,为了突出作者所写的对象,作者往往运用对比烘托的

写法。

(4)欲扬先抑:文似看山不喜平,散文更讲究波澜,要赞美某物,先表达对它没

有好感;想歌颂某个人物,先说他的不足等等,然后根据情节的发展,达到歌颂与

赞美的目的,而且使这种歌颂与赞美得到强调。

(5)设置悬念:在文章的某一部分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以造成读者某种急

切期待和热烈关心的心理的一种写法。主要包括:倒叙法、睹物思人法、误会法、

设问法等。

(6)渲染烘托:一般用景物、环境来烘托人或其情感,且对景物、环境多作正面

描写,使要突出的人、事物更加鲜明。

【真题精讲】

例【一】(2020•北京)阅读《抬头看见花》,完成下面小题。

抬头看见花

①早晨上班经过护城河岸,在花木交易区,看见大棚培育的鲜花散布在土里土

气的旧物之间,甚是生动,我便买来几盆。小巧的花盆里,盛开着毛茸茸的红色小

花,这种花在童年时的乡村很多见,它们叶子碧绿、花开红艳且日久不凋。乡下人

管这种花叫“长寿梅”。“长寿”是说这花好养活、花期长,“梅”的来意大约是

它开在冬天吧。这花并无枝干,如一墩菠菜样贴地而长,花朵的形状如同一个小绒

球,与“梅”的外形其实并不相干。

②我兴冲冲地把几盆长寿梅带到办公室,每个同事的桌角放一盆。已是寒冬,

小城万物萧瑟,这一簇簇鲜艳的“梅花”,在桌案上火焰一般跳跃,同事们都很高

兴。王老师大赞曰:“以前是抬头看见一堆资料,现在好啊,抬头看见花!"抬头

看见花,多么好的意境,当我们俯案劳作,忙到头眼昏花、筋疲力尽时,一抬头,

见桌案上一盆小小的长寿梅生机盎然地开着,多么令人欢喜!这长寿梅叶子碧绿浓

密,几朵花鲜润地高出叶浪,像一些小手臂在跟你打招呼;数朵花参差地插在叶子

间,有环佩叮当般的美感。看到此,心情怎能不澄澈、明朗、欣悦?肩疼、颈酸、

眼累、心乏等等,都被这一盆小花儿给疏解了。

③乡下人在过年时,都要贴对联和红帖,那些小红帖就像寻找窝巢的燕子,落

脚在农家屋檐下不同的角落,它们都写着相同的四个字:抬头见喜。一抬头,是红

艳艳的希望,看见它,就是愉悦,就是欢欣,就是希冀,就是撞进门来的春天。

④我的一位女性好友,每次出门必然化妆并衣着讲究,尤其是在冬天,她穿着

色彩艳丽的大衣,裹着飘逸的丝巾,戴着考究的帽子。她笑着说,我要给生活开朵

花!其实,她是被花治愈的人。几年前,她生病在家,大家都很担心她。有一天,

她走到窗前,突然看见光秃着枝丫的玉兰开花了,那玉兰将一柄花枝探进她的窗框,

像画一样美好。那初绽的玉兰花点燃了她,她的内心一点点融化,从那天开始,她

迅速康复。她还告诉我一个细节,当看见玉兰花开的那个上午,她推开窗子,楼下

一个女孩正在仰头看花,目光对视时,给了她一个真诚甜美的微笑,这笑和花都是

治疗她的药引子。所以,她现在也想做一枝花,开在严寒的冬天里,把别人心里的

冰融化。

⑤一日,孩子在阳台喊:“快看,‘黑森林’开花了!”“黑森林”是我家旁

边的原生态植物园,里面有很多落叶植物,到冬天全都褪去叶子,赤裸着黑乎乎的

粗裂枝干,风景单调得很。眼下隆冬天气,"黑森林”怎么会开花?我从阳台看过

去,那些黑乎乎的树枝上,还真是闪闪烁烁地“开”着不少“花”,有的像桃花般

粉红,有的像石榴花般鲜艳,也有迎春花一样金灿灿的,花朵间还有些绿色叶子,

看起来春光灿烂。我忍不住好奇,就去看个究竟。远远见一个老人手里拿着花往树

枝上绑。见我看她,便笑着解释:攒下些鲜花、礼品盒包装纸,都那么新、那么鲜

艳,不如做成花儿,叫它们再开一次。让我惊异的是,这个老人竟然是植物园大门

口卫生间的看护人。她和老伴一起来我们小城打工,就住在卫生间旁边的小储物间

里。卫生间周围都被她栽满了花,娇艳的凤仙花和高大的蜀葵、美人蕉开得春光流

泻,惹人注目。我曾看到在小储物间里,她那穿环卫工作服的老伴坐在马扎上喝酒、

吃饺子,两个老人都幸福满满的样子。我帮着老人往树枝上绑花儿时想,这些包装

纸大约是她老伴捡来的吧,但是它们做出的花儿却一样的光彩绚丽。

⑥再从阳台上眺望,那一树树花让我心情莞尔、无比温暖,那个往树上绑花的

老人似乎也成了一朵花,她和那些花儿像一轮月亮,照着我和更多人的梦。

⑦我还曾走进一个孤寡老人的家,他的腿病使他行走艰难,病发时下不了炕、

出不了屋子。他的屋子狭暗,但窗台上摆满各种各样的木花。他将树枝削掉外皮,

削出一层层木屑,木屑不落,卷起来像层层花瓣。他拿颜料将那些“花儿”染成各

种鲜艳的颜色,然后“栽”在窗台那一块长满孔洞的皱麻石上。坐在木花旁边的他

乐呵呵的,不见困顿之情。现在想来,那些生动的色彩是他为自己制造的阳光和火

焰,他用来温暧、照耀自己。当他被病痛折磨的时候,他从苦闷里抬起头的刹那,

看见的是鲜艳的花,是人人期待的春天。

⑧抬头看见花!这非常值得期待。在喧嚣忙碌的生活里,累了、乏了、倦了的

时候,猛然一抬头,与一树花对视,这是多大的幸福啊!但四时有序,花开有时,

那一束花开常常被辽阔的苍茫代替,被嘈杂的市声淹没。在没有花开的时节,乐观

的人们从不等待,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用纯洁而向美的心灵去创造,让寒冬

开花,让枯枝开花,让石头开花……

(取材于张金凤同名文章)

1.文章写了很多“花”这些“花”既指自然界鲜花,如长寿梅、玉兰花;也指①

,如纸花、木花;还指②________________,如女性好友、微笑的小女

孩、进城务工的夫妇。

【答案】①人们创造出来的花②有像花一样美丽心灵的人们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词语的含义的能力。从题干中可以看出①空处的内容应与“自

然界的鲜花”相对应。结合“攒下些鲜花、礼品盒包装纸,都那么新、那么鲜艳,

不如做成花儿,叫它们再开一次”可知,“纸花、木花”是人们创造出来的花。②

空结合“那个往树上绑花的老人似乎也成了一朵花”“所以,她现在也想做一枝花,

开在严寒的冬天里,把别人心里的冰融化”等句子可知,“女性好友、微笑的小女

孩、进城务工的夫妇”指的是有像花一样美丽心灵的人们。

2.文中动词的运用生动传神,请从三处画线句加点的动词中任选一个,结合上下文,

简要分析其妙处。

【答案】"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春天人格化,一个“撞”字极富动感的写出

了春天到来时的情景,体现出人们对于春天的喜爱,以及带来春意的花开后人们的

欢欣愉悦。“探”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了玉兰花人的动作,“探”字写出了玉

兰花仿佛主动地从窗外进入到窗内的形态,更带给病中的人希望和喜悦,体现出花

带来了生命的希望。“栽”字原本应该指真正的植物,这里用来形容老人自制的花,

是将假花当成了真花,因为老人是在“无花”的生活中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创造出了

属于自己的花,这样写更加能够体现老人对于花,对于生活的热爱。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能力。句中的“撞”是人的行为,这里用在春天上,

把春天拟人化,是拟人修辞。分析。“撞”是动词,极富动感,这里生动写出春天

到来的突然、力道之猛,表现了人们对于春天到来的惊喜和愉悦,对春天的喜爱之

情。“探”是探头的意思,是人的行为,用在玉兰花身上,把玉兰花拟人化,是拟

人修辞。这里指玉兰花主动把自己的花探进窗框,结合“像画一样美好”可知,写

出了这枝主动探进头的花给生病的友人带来了生命的希望,侧面烘托了生病友人当

时的愉悦的心情。“栽”是栽种的意思。这里指老人把自己制造的假花插在窗台上

长满孔洞的皱麻石上。这里指在老人眼里,这原来没有生命的假花是有生命的真花,

老人在欣赏这些花的美,表现了老人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生活的热爱。

3.纸花、木花不是自然界中真实的花,文章为什么要写这些花?请结合最后一段的

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本文由“长寿梅”开始写起,不仅写了自然界中的花,也写了人们创造

出来的花,这些花都能够带给人们希望和幸福,写纸花、木花是为了写创造纸花和

木花的人们。赞美了他们乐观的人生态度、智慧的双手和纯洁美好如花的心灵。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结合“在没有花开的时节,乐观的人们从

不等待,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用纯洁而向美的心灵去创造,让寒冬开花,让

枯枝开花,让石头开花……”“现在想来,那些生动的色彩是他为自己制造的阳光

和火焰,他用来温暧、照耀自己。当他被病痛折磨的时候,他从苦闷里抬起头的刹

那,看见的是鲜艳的花,是人人期待的春天”等句子可知,环卫工夫妇和孤寡老人

制造假花的目的是为了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希望和幸福。结合“那个往树上绑花的老

人似乎也成了一朵花,她和那些花儿像一轮月亮,照着我和更多人的梦”可知,写

这些假花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幸福,是为了进一步写出这些制造假花人们的美好形象,

赞美了他们乐观的人生态度、智慧的双手和纯洁美好如花的心灵。

例【二】(2020•福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拜谒李时珍

陈世旭

静静地站在雨中的长廊,遥望神圣。

新春少,处吴头楚尾,扼控长江。山川秀美而神秘,人文丰沛而多彩。

竹林湖村,一个翡翠般的山谷,满是苍劲的树、怪异的竹、迷蒙的云、甘甜的泉、碧绿

的水。莲叶上溅着雨花,遮住一湖天光云影。含苞的花朵,带着艳丽的霓裳,相守明镜。

巨大的香鼎排列在开阔的山麓,万绿丛中的高处,安卧着圣者的灵魂。

李时珍,一个自幼耳熟能详的名字。

想起我的表叔,一个老迈的中医。几重几进的幽深老宅,洗药的天井,煎药的作坊,堆

药的库房,长年累月氤最着浓浓的药香。表叔端坐于店堂,周边是一圈紫檀的书架,架上满

是靛蓝灰白的线装古籍。中堂黑色的金字招牌下,挂着“李时珍”画像:褐色的高筒帽,蓝

色的大襟袍,清痛的脸上尽是忧戚。这清瘦与忧戚似乎随医道一起传承,画像下的表叔亦是

此般的清寤此般的忧戚神情。在一张纹脉清晰的紫檀桌上,青筋毕现的手,苍白而温暖,把

握一个个问医者的脉息。偶尔的询问和叮咛,轻得就像亲人的耳语。仿佛踏进的是森严的殿

堂,人们一个个恭恭敬敬地弯腰进来,又一个个唯唯诺诺地躬身出门。门外车如流水马如龙,

门内古炉香烟静如海。

表叔是李时珍的私淑弟子支

一条古老的石路,横跨了数百年,我在路这端,圣者在路那端,我们彼此深情凝望。曾

经瘟疫弥漫了你的眼神,多少亡灵,拥挤着天空。风雨的哀怨,堆满大地。在沉重的呼吸里,

枯瘦的村庄摇摇晃晃。日子硬撑起呼吸,苦等着一剂良药。困顿的五脏六腑深处,期盼着望

闻问切的祥符。多少颤抖的呻吟,渴望着一个身影:一个杏林春暖的身影,一个悬壶济世的

身影,一个妙手回春的身影。

皇家宫殿丹炉旁的医者,决然走出堂皇的宫阙,回到久别的故土。国之医者,承载了太

多人的命运。怀抱仁心,步履蹒跚,在苦难的漫漫长路,愿为百姓守候一生。

配伍草根、花朵,调制天象、雨露,背负神农氏的典籍,“搜罗百氏”“采访四方”,

寻寻觅觅踏遍山野。攀上高耸的断崖,潜入无底的山涧,从荆棘深处背出一篓又一篓救苦救

难的“仙草”。敞开胸膛,揽尽大地的远山近水,只看到香气在飞,心灵清如止水。

太阳升起的每一个新的日子,生命都正在苍天的子宫着床。在无边无际的时间与空间,

一茎草的萌芽,在脸上积蓄着力量。于是穷搜博采,删削订正,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

稿三易而成《本草纲目》。苦行者的智慧,滋润了草的色泽,流溢着草的芳香。在众人的仰

望中,研磨天地的精华,抚慰百姓的切肤之疝。

一纸药方,点缀出专注的神情;羸弱而坚韧的手指,调和阴阳,由表及里;心无旁鹫的

针灸,以谦卑的姿态,直刺生之命门;流不完的汗水,炮制“神膏”,敷上肿胀的苦难;不

吝惜的热血,祛散肆虐的“伤风”,让涌动的脉搏,流出欢快的福音;于是滚沸的鼎釜里一

缕清苦的味道,泽润了天下的老弱贫疾;于是百草温汤融入子孙的血液,而“李时珍”,刻

进华夏永恒的记忆。

李时珍的脊梁始终那么高,又那么低。民族记录下了一个伟大医者朴素的背影。

“李时珍”,远不止仅仅等同于《本草纲目》,是永远的经典,更是一个符号,一个民

族的魂魄。(有删改)

【注】①新春:今湖北靳春,李时珍故乡。②私淑弟子:私下向自己仰慕敬佩的人学习的学

生。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开头描写竹林湖村的环境,营造了神秘圣洁的氛围,意在烘托表叔的形象。

B.文章以“一条古老的石路”连接时空,由写表叔转到写李时珍,过渡自然。

C.作者借助丰富想象,展现了李时珍离开皇宫回到故土,守候百姓的感人场景。

D.文中“圣者”“国之医者”“伟大医者”等称谓,突出李时珍在世人心中的地位。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和提炼能力。选择题做题的时候每个选项都要仔细看,然后带

着每个选项的信息回到原文中找到相对应的表述,联系上下文理解,逐一比照,看是否和原

文表述有出入。本题中A选项“意在烘托表叔的形象”表述错误,由标题和阅读全文后可知,

本文的主人公为李时珍,开头的环境描写通过营造神秘圣洁的氛围,是为了突出李时珍的形

象,而非表叔。故选A。

2.文中写“我的表叔”对刻画李时珍形象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有助于李时珍形象具体化,让读者对李时珍有初步的理解和感受;②衬托李时珍

形象的高大;③体现李时珍医道仁心在后世得到传承。(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次要人物作用的能力,次要人物的作用,•般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

对主题的作用;对情节的作用;衬托主要人物形象;表达与主要人物之间的情感等。解答这

个题目,要结合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来回答。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1)在沉重的呼吸里,枯瘦的村庄摇摇晃晃。(赏析加点词语)

(2)李时珍的脊梁始终那么高,又那么低。(赏析句子)

【答案】(1)“枯瘦”一词,赋予村庄以人的情态,形象地写出瘟疫弥漫下村庄的萧条、

了无生气。(2)“高”突出李时珍高尚的品格;“低”写出李时珍谦卑的姿态;“高”“低”

看似矛盾,实则凸显李时珍心怀天下、救济苍生的“伟大医者”形象。(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1)本题考查赏析词语含义的能力。答题思路为“表层义+语境义(+情感/人物形

象)”。根据这一思路,首先要分析的是“枯瘦”的原义,可以通过组词或近义词的方法得

出“枯瘦”一词原指“干枯、消瘦”;接着需要分析它在文中的语境义,联系上下文可知,

曾经瘟疫弥漫村庄,村庄被疾病和死亡围绕着,该词不仅赋予了村庄人的情态,也写出了村

庄得萧条和毫无生机。这题只答出语境义即可,不用答情感义。(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

能力。句子赏析题的答题思路为:“手法+效果+内容+情感+结构”。手法主要从修辞、描写、

用词、句式的角度去分析。这题着重从“高”和“低”两个词分析,人物形象容易答不完整,

有一定难度。这句话中用了“高”和“低”两个词语,对比鲜明,看似前后矛盾,实则不然。

“高”是人物形象上的高大,突出李时珍的伟大医者形象,“低”是李时珍的姿态低,抓住

这两点去回答即可。

4.李时珍回到故土,“为百姓守候一生”,文章是从哪三个方面表现的?请简要概括。

【答案】①山野采药;②编纂《本草纲目》;③为百姓治病。(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需要概括李时珍“为百姓守候--生”的相关

事件。题目给

出提示“回到故土”,文章第八自然段提到“回到久别的故土”“为百姓守候-一生”,因

此,答题范围从第八自然段开始找。其中“配伍草根、花朵,调制天象雨露,背负神农氏的

典籍“搜罗百氏”“采访四方”,寻寻觅觅踏遍山野。攀上高耸的断崖,潜入无底的山涧,

从荆棘深处背出一篓又•篓救苦救难的“仙草”可概括为山野采药;另外大家最耳熟能详的

事件便是编纂《本草纲目》;最后,文章倒三段的内容可概括为“为百姓治病”。

5.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含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①医学成就和影响跨越时代;②成为医道仁心的象征;③心忧百姓,不慕荣华,甘

于奉献,勇于担当,彰显了中华民族精神。(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语句含义的能力。解题思路是找出关键词,解释关键词的深层含义,

在串联起来,使整个句子使之成为一-个完成且语义通顺的语句。本题需要理解三个关键短

语的深层含义:《本草纲目》是永远的经典,指他的医学成就巨大;符号,指伟大的医者形

象,他的象征意义;一个民族的魂魄,指他的生平体现出的民族精神。

例【三】(2020•海南)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5题。

老师,我出彩了吗

潘银璋

①教了十八年的中学,突然面对天性活泼的三年级学生,像是面对一群吵闹的

小麻雀,让人束手无策。其实我知道,小孩子嘛,要多鼓励。可这些孩子,我对他

们说了无数次“你真棒!”“你真乖!”“你真聪明!”他们夸奖照收,课堂照闹。

②周三值日,我在走廊行走,听着别班孩子的琅琅书声,像泉水敲击细石,清

脆、灵动;再看看我们班,沉闷,没有生气。走着走着,突然看到墙上挂着的学校

办学理念:“人人向上,个个出彩”“你就是那片最独特的叶子”……我眼睛一亮,

有了。

③第二天上课,我给全班同学分享了“人人向上,个个出彩”的理念。我说:

“向上,就是每天都有进步,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出彩,就是每天都在变化,

向好的方向改变。班级是一棵大树,如果你能成为一片出彩的叶子,我就奖励你一

本老师的散文诗集《心灵的散章》。"教室里像平静的湖面投进了一块石子,泛起

了阵阵涟漪,“啪啪啪”,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④效果真的很好,很多同学马上态度就转变了,连平时最调皮的那几个孩子作

业也认真了,坐姿也端正了。班级的大树上长出越来越多独特的叶子,《心灵的散

章》也在班级里处处唱响。

⑤唯独李东,让我很忧心。他像是一片睡着了的叶子,书不会背,听写仍然错

一大片,作业老是不认真,唯一的变化就是坐姿稍微好了一点。

⑥有一天,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李东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我正要找你,

你却自己送上门来。”我正准备批评他。“老师,我送你一样东西,好吗?”他的

声音低得只有自己才能听见。“什么东西?”我皱起眉头。他的脸涨得通红,结结

巴巴地说,“是这个,老师。"我一看,泡泡糖。我正准备告诉他,我不吃糖,他

已经轻轻把糖纸撕开,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老师,您吃了吧,您每天上课擦黑

板,吸进了很多粉笔灰,每天吃一颗泡泡糖,它可以帮您吸收灰尘,对您的肺有好

处。”我听了很感动,原本皱着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⑦我放下手中的红笔,拉起他的手。“孩子,你怎么知道的?”“老师,您不是

每天安排三分钟的阅读分享吗?我是在书上看到的。“我心里不禁有些惭愧了,因

为李东调皮、不认真,每天三分钟的阅读分享从来没有让他上过台,但他一直在努

力跟着,不是吗?谁敢说他没有进步呢?

⑧傍晚在环湖散步,风从湖畔椰树的梢头拂过,椰树手舞足蹈,修长的叶片抖

动起来,将树下斑驳的光影抖得支离破碎。光斑破碎再合拢,合拢再破碎,互相追

逐着……李东的影子在我的脑海中不断闪现。

⑨六月,骄阳似火。教室里像个蒸笼,闷得透不过气。课堂上,我口干舌燥,

汗流狭背地上课,同学们正听得津津有味,突然有一只小手悄悄地举了起来。“什

么事?李东。”“老师,我要上厕所。”“又是他。”同学们叹气道。“好,你去

吧。"我不耐烦地说。

⑩同学们正在回答问题。“报告!”“进来!”“呀,怎么端着一杯水,你不

是上厕所吗?”全班同学一下子用惊奇的目光盯着他。

⑪李东涨红着脸,小心翼翼地端着水杯走进教室。“老师,您讲课声音都嘶哑

了,我知道您口渴了,请假出去给您倒杯热水润润喉咙。”他说完腰弓成90度,

两手笔直地伸出,礼貌地把水递给我。我看着水杯,热气在空中缘绕,慢慢向上、

向上。水汽氤(yin)M(yun),我的眼睛湿润了,同学们看着李东的目光也不觉

有了改变。我放下课本,露出赞赏的目光,慎重地接过热水喝了一口。真甜啊!

⑫一直着我的李东,露出天真的笑察,怯怯地问我:“老师,我出彩了喝?”

⑬我心里一颤,心弦仿佛被拨动了,每个人都是一片独特的叶子啊!我伸手从

讲台上拿出一本《心灵的散章》,“孩子,你出彩,你比任何人都出彩。因为你懂

得……”(摘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1.根据文意,在表格的横线处将相关内容补充完整。

小说情节“我”的心理感受

李东不爱学习忧心

(1)_—感动

“我”从没让李东上台分享惭愧

李东给“我”倒水润喉(2)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李东给“我”送糖(2)赞赏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概括的能力。此题先根据提示确定答案所在区域,再

进行概括或提取关键语句作答。“李东不爱学习”对应文章第⑤段内容,“‘我’

从没让李东上台分享”对应文章第⑦段内容,因此第①题根据第⑥段内容概括为:

李东给“我”送糖。第②题可根据第段“我放下课本,露出赞赏的目光,慎重地接

过热水喝了一口”得出答案:赞赏。

2.品读文章第⑧段,从描写或修辞的角度做简要赏析。

【答案】示例一: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人物难以平静的心情,为引出“我”对李东

关心这一情节作铺垫。示例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细腻地写出了晚风吹

拂下椰树舒展的情态,衬托了“我”难平的心绪。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语句的能力。此题要求从描写或修辞角度着手。“风从湖畔

椰树的梢头拂过,椰树手舞足蹈,修长的叶片抖动起来,将树下斑驳的光影抖得支

离破碎”是景物描写,景物描写具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衬托人

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结合“每天三分钟的阅读分享从来没有让他上过台,

但他一直在努力跟着,不是吗?谁敢说他没有进步呢?”“李东的影子在我的脑海

中不断闪现”等语句可知,这里的景物描写烘托/“我”难以平静的心情,也为下

文“孩子,你出彩,你比任何人都出彩”的情节作铺垫。“椰树手舞足蹈,修长的

叶片抖动起来”“光斑破碎再合拢,合拢再破碎,互相追逐着”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具有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衬托出“我”难以平静的心情。

3.第⑪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这句话一语双关,表面上说的是水杯里的热气在升腾向上,实质上指李东

正在发生变化,暗示他也在不断地成长进步。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此题应结合语境,分析重点词语的含义,

进而探究句子含义。“热气在空中缭绕,慢慢向上、向上”表面是写热气升腾,结

合“他说完腰弓成90度,两手笔直地伸出,礼貌地把水递给我”的行为,及“我

放下课本,露出赞赏的目光”等内容可知,这都暗示李东正在发生变化,有了明显

的成长进步。

4.结合文中的具体情节对李东的形象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①从李东给“我”送泡泡糖这个情节,可以看出李东是一个懂得关心他人、

尊重师长的好学生。②从“李东,露出天真的笑容,怯怯地问我:‘老师,我出彩

了吗?'”这个情节可以看出,李东渴望被认可,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学生。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可从行为事件和动作、语言

描写等角度分析。山“老师,您吃了吧,您每天上课擦黑板,吸进了很多粉笔灰,

每天吃一颗泡泡糖,它可以帮您吸收灰尘,对您的肺有好处”可见,李东懂得关心

他人、尊重师长。由“老师,我出彩了吗”可见,李东渴望被认可,有积极进取的

意愿。

5.文章的标题能否改为“一片独特的叶子”,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

【答案】示例一:能。以比喻的修辞作为标题,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增加悬念,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示例二:不能。因为原题中的“出彩”是小说所要揭示的中心,以“老师,我出彩

了吗”为标题,能揭示文章的主旨和情感,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标题的能力。此题答案具有开放性,回答“能”与“不能”

均可。如回答"能",可从“一片独特的叶子”作为标题,新颖、形象,能激发阅

读兴趣等角度陈述理由。由回答“不能”,可从“出彩”是文章线索和要揭示的中

心,并且与文章末尾的内容形成照应陈述理由。

例【四】(2020•河北)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一5题。

南瓜•茄子•小鸡

南瓜苗在围墙上的破脸盆里早已秧好,可以移栽了。

天阴漆漆的,挑一担火粪,在小麦地靠近坟包处,挖几个坑,火粪捧进去填实。

火粪肥力足,土质里含有草木灰、牛屎耙耙灰、刨花灰……蓬松得很,无需小铲子,

直接用手指掏个洞,将南瓜苗扶上,培土,浇水。

妈妈说:“水要慢慢浇,才泅得深……”

第二天,如果是个晴天,就不要偷懒,趁早饭前,摘几

片树叶子去把新载的南瓜苗盖上,免得被太阳晒篇了。还是

要浇水的,急不得,慢慢泅。黄昏,也要去浇一遍水。

过不了几日,南瓜苗养活了。从妈妈对待瓜苗的耐心、仔细和爱惜里,叫人自

小懂得人与万物的深厚关系。后来,每次听柴可夫斯基的《船歌》,便会想起乡下

岁月。钢琴一点点地往纵深处探,与我给南瓜苗浇水何等相似呵,一点点地,一点

点地往下滴,生怕冲垮了火粪,怕它疼似的,爱惜着,恰如春风微拂……

南瓜苗旁边耐不住寂寞地长了七八株野草,用小锄头尖轻轻勾掉,顺便给南瓜

苗松松土,再铺一把枯稻草上去,最好再描点儿淡肥。妈妈一边侍弄,一边告诉我,

肥力太足会把南瓜苗烧死,所以粪要兑水稀淡点。我努力地记住这些一一想着将来,

也要自立门户,一定要把庄稼活做好了。哪知,一辈子忘不了。

接下来,南瓜长高了,分了好几个杈,开始牵藤。植物有野性,却没眼睛,抹

黑一样,触须四处探,总不明白似的,妈妈就来引导,把这些触丝往坟包的方向引,

它们也听话,一直往那里长去。太快了,不及半个月,藤蔓将整个坟包覆盖住了,

巨大的叶片上白筋纵横,通常,这样的品种结出的瓜糯而甜。

皖南当地的南瓜是蒲团状的,扁扁圆圆的,好看,天生是艺术品。

同事的伯伯是位画家。有一天,她说想让伯伯画一幅画送我,问要怎样的。我

脱口而出:“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