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附属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小学附属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小学附属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小学附属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小学附属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附属工程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1章总论.........................................1

1.1项目概况......................................1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3

1.3研究结论与建议...............................4

第2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可行性...................6

2.1项目建设背景..................................6

2.2项目建设必要性...............................9

2.3项目建设可行性..............................10

第3章项目建设条件.................................12

3.1地理位置.....................................12

3.2自然条件.....................................12

3.3项目周边配套条件............................14

第4章工程建设方案................................16

4.1编制依据.....................................16

4.2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17

4.3总平面设计...................................17

4.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18

4.5室外运动场...................................19

4.6围墙........................................19

4.7道路工程.....................................22

4.8花池绿化.....................................24

4.9铺装工程.....................................26

4.10管线综合工程................................28

4.11给水工程....................................29

4.12排水工程....................................30

4.13电力通信工程................................33

第5章节能措施.....................................38

第6章环境影响评价.................................40

6.1环境保护规范及标准..........................40

6.2项目场址环境现状............................41

6.3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41

6.4环境保护措施................................42

6.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43

第7章劳动安全与卫生...............................45

7.1设计原则和依据..............................45

7.2影响劳动安全的因素分析......................45

7.3确保安全生产的组织措施......................48

7.4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措施......................50

7.5预期效果及评价...............................51

第8章项目管理及建设进度...........................52

8.1组织机构组建方案............................52

8.2项目建设管理体系............................52

II

8.3项目建设管理................................53

8.4人员培训.....................................53

8.5劳动制度.....................................54

8.6建设进度.....................................54

第9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5

9.1投资估算编制的依据及办法.....................55

9.2总投资估算...................................55

9.3资金来源.....................................60

第10章项目招标..................................61

10.1招标依据..................................61

10.2招标范围..................................61

10.3项目招标基本情况表........................63

10.4招标方案..................................64

第11章风险分析..................................67

11.1项目风险识别..............................67

11.2项目风险评价..............................68

11.1项目风险防范对策..........................70

11.2风险分析结论..............................71

第12章效益分析及社会评价........................72

12.1项目对小学形象的影响......................72

12.2项目建设对教育事业的影响..................72

12.3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72

III

12.4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72

12.5社会风险分析..............................73

12.6社会评价结论..............................73

第13章研究结论及建议............................75

13.1研究结论..................................75

13.2建议......................................75

附图及附件

IV

第1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小学附属工程建设项目

1.1.2项目性质

新建

1.1.3项目建设期

本项目建设期6个月

1.1.4建设单位

有限公司

1.1.5拟建地点

市办村

1.1.6建设内容与规模

本项目为小学附属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校内连接道路、

运动场与围墙的建设,含学校内部室外给排水工程、室外强弱电及室

外照明、校内部分绿化等。

建设规模见技术经济指标。

1.1.7项目总投资与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618.19万元,其中工程直接费用520.31万元,工

程建设其它费用68.44万元,基本预备费29.44万元。

1

本项目资金来源为申请上级资金及地方自筹。

1.1.8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项目数量单位备注

—■主要;配套设力

1混凝土路面614m2道路宽度2m,总长度约307m

2混凝土地面(运动场)3648m2混凝土地面

3铺装工程3067.99m2

4花池2座每个约414.76m2

6围墙679.61m高2.5,宽0.24

7成品不锈钢围栏173.71m

8成品电动伸缩门1橙长度为3m,配有门墩2座

室夕、排水工程

1雨水

1.1雨水管m30DN600

1.2雨水暗沟m700B*H=400*400

2给水

2.1PE给水管m650

2.1.1DN50m38.64

611.3

2.1.2DN160m

6

2.2室外消防栓套4含阀门井等全套设施

2.3闸阀个10DN50-DN110

2.4水表套2含阀门井等全套设施

2.5预留给水点套3DN25(绿化、洗手等)

3污水

3.1HDPE污水管m440DN300化粪池前后总长度

3.2检查井座15

三室夕、电力工程

1强电

1.1室外变电箱个1

1.2高压电力电电缆m12.28高压电缆

1.3穿管低压电缆m149低压电缆

1.4综合电缆手井个5图集07SD101-8

2弱电

2.1穿管弱电电缆m134

2.2综合电缆手井个4图集07SD101-8

3照明

3.1景观照明配电箱套1

3.2庭院灯只14LED灯、每只18W、3m灯杆

2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21有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5)《省教育“9+3”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办发L2013]

18号;

(6)省教育厅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征

求意见稿);

(7)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分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

数》(第三版);

(8)《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修订)》;

(9)《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122规范、规程及标准、

(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

(2)《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

(3)《中小学校体育设施技术规程》JGJT280-2012;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5)《节约型学校评价导则》GBT29117-2012;

(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

(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9)《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原国家计委编写组编著.北

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123主有关地方规划、文件

(1)《市城乡总体规划修编2016—2030》;

(2)委托人提供的其他有关基础资料、技术资料;

(3)编制人员调研资料等。

1.3研究结论与建议

1.3.1研究结论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市村,较为西北部的位置,二环路南侧,该

场址地势开阔,交通便利,基础配套设施基本可以满足本项目的建设

需要。

本项目预计建设期为6个月,项目建成后可大大提升小学教学环

境,完善学校基本硬件设施,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条件,具有显著的社

会效益。且本项目建设方案可行,投资合理,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益。

1.3.2建议

按照计划落实建设内容和项目,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应积极、主动与国家、、、有关部门联系、协调,抓紧开展项目

前期工作,落实项目建设的外围条件,以保证项目进程按预定计划推

进。

落实项目建设的技术,管理组织体系、组织有经验、有能力、有

4

水平的各专业人才,直接参与从项目前期、工程设计、施工到竣工验

收;参与项目投资控制与管理全过程的实施,应使本项目从一开始就

进入科学化、系统化、程序化的管理状态。

应进一步落实资金方案,保证建设资金合理化利用。

5

第2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可行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017年人民政府,把小学的建设纳入总体规划,根据安开发改

社会(2017)23号《小学改扩建建设项目立项的通知》、安开教呈

(2017)119号《经济技术教育局关于办理异地新建小学项目选址意

见手续的请示》、黔教规划发(2016)97号《省教育厅、省财政厅

关于2016年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央专项资金项目的批

复》、小学规划用地红线图。新征土地52.5亩,新建小学新址。本

项目是基于《市小学建设项目》,为新建的小学建设学校相关配套基

础设施。学校原有教育基础较为薄弱,学校基础设施落后。为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努力改善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学生

学习和生活条件,吸引和留住学生,挽留农村学生资源,推进区域教

育均衡发展,使学校建设能满足学校规划发展需要。

2.1.1市教育概况

市“十三五”发展期间,严格实施教育“9+3”计划、学前教育

三年行动计划、“4+2”突破工程、中职“百校大战”建设等一系列

工程,教育保障条件大为改善,学前三年毛入学率和高中阶段毛入学

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85.44%,义务

教育巩固率达到96.0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92%,高等教育

毛入学率达到32.08%。加大了高等院校软硬件建设,不断改善高等

院校办学条件。

6

市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单位200920152020

学前幼儿在园人数万人4.897.48.4

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41.156070

小学在校生人数万人29.7825.6223.76

九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399以上99以上

义务初中在校人数万人13.7913.513

教育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7680以上85

义务教育巩固率%76.4185以上95

高中阶段在校生万人4.567.110.8

教育毛入学率%42.66390

职业中职在校生万人1.382.885.4

教育高职在校生万人0.460.91.4

全日制在校生万人3.274.76.4

高等其中本市高校在校生万人1.051.92.9

教育非全日制在学规模万人1.331.34135

毛入学率%18.192740

市中长期教育事业发展重点工程项目

重点项目建设面积投资规模

项目类别

(个)(万平方米)(万元)

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工程845270441307

学前教育建设工/p>

普通高中建设工程1130200000

职业教育基础建设工程1170204433

特殊教育保障工程62.65225

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50000

高等教育水平提升工程3/200000

7

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7633548691

合计1787/1258476

2.1.2市经济教育背景分析

截止2018年8月,经济技术辖区有高等学校1所(学院),在

校学生7798人;十二年制学校1所(经济技术大洋公学),办学规

模4000人,目前在校学生860人;普通高中3所(其中市民族中学

为直教育局直管单位),在校学生8756人;初级中学(含九年制学

校初中部)11所,初中在校学生6578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

学生5046人;小学(含村级小学和九年制小学部)38所,在校学生

14076人。幼儿园53所,在园幼儿8681人;校外教育培训机构3所,

培训学生1100人。其中,共有民办学校6所(行知高中、京华学校、

精中华学校、三联学校、百川学校、大洋公学);民办幼儿园48所;

民办教育培训机构3所(环球英语学校、红舞鞋舞蹈培训学校、安安

英语培训学校)。

的教育需求在不断增加,而且不再满足于有学上,而是渴望优质

教育条件,优美的教学环境。从最基础的幼儿教育开始,更多的居民

更愿意“舍近求远”的选择基础教育服务配套更完善,但是更远的学

校,初、高中阶段的择校就更普遍了。这种趋势发展的后果是基层教

育资源不足,难以投资改善教育设施,提高教育质量,教育功能进一

步萎缩;而城镇学校则人满为患,农民子女上学难读书贵问题无法得

到彻底解决,百姓的教育投资负担明显加重。另一方面,学校的自身

发展存在结构性的缺失,没有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学校教育体系,

8

即就是附属工程不完善,也存在着教学结构不合理等矛盾。

《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市

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发

展任务之一是合理调整中小学学校布局结构。加快小学附属工程的建

设步伐,逐步缩小与市区域内校际间的差距。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十三五”规划中指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建

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农村、边远贫困地区、

民族地区教育投入。中央财政通过加大转移支付,支持农村欠发达地

区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解决突出问

题。

222是防止优秀人才外流的有效措施

边远艰苦地区教育落后的一个关键原因是缺少优秀教师,而教学

环境困难正在成为学校师资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学校不能提供

良好的办公环境,必然会使一部分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不能安心工

作,而想方设法往城市或是经济发达地区调动,导致城镇学校教师超

编、农村教师严重不足。这种现状已经影响到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

量的提高和农村教育的发展。

223防止生源分布不均衡

生源分布不均衡可以通过让学生就地入学,再加上硬件改造以及

9

教师按照机制流动,应该可以解决,由于受到利益的驱使仍无法实现

本地生源的就近入学。部分家长通过花费高额的教育费用,把孩子送

到当地知名度较高的学校就读,这样使得所谓的名校冲击农村区域学

校的生源和质量,造成有的农村区域学校生源质量差,甚至生源逐年

减少,直接影响到一些农村区域学校的生存。所以农村区域学校要想

拥有好生源,就必须从根源着手一一提高教育基础设施、提高教学资

源,重而提高升学率,这是农村区域学校持续发展和壮大的有效途径。

2.3项目建设可行性

2.3.1项目选址可行性结论

小学位于市村,本项目在小学内建设学校附属工程,规划地块交

通便利,地理优越,周围环境不影响教学,满足学校附属工程的建设。

故项目选址可行。

2.3.2项目工程方案可行性结论

本项目采用的工程方案设计科学合理,建设技术相对成熟,与当

地技术、物质条件相适应。项目建设期管理科学,项目建成后机构完

善,工程方案措施具体到位,能够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运行。

故该项目工程方案可行。

233投资估算可行性结论

本项目资金来源为申请上级资金和地方自筹,资金来源能更好的

保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项目建成后,可普及当地基础教育水平,进

一步扩大当地教育资源的覆盖面积。

10

故本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11

第3章项目建设条件

3.1地理位置

W

安时木材市场

O

海维中央公园

O

潘力光华乐窜

苫理全军王

金色濯海o

远大国绅四季园

玉林率军售

安瞰西斯南马C

科福超行3

本项目位于市村,较为西北部的位置,有较好的区位优势,二环

路南侧,交通十分便利。

3.2自然条件

3.2.1地形、地貌

本项目场址北面地势较为平坦,无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记录。

3.2.2地层岩性

场址内地层分布,上覆以第四系坡积、冲洪积物和碳酸盐类岩为

主,伴有粘土岩及碎屑岩分布,下伏地层为三迭系、二迭系、石炭系、

泥盆系地层。由新至老分述如下:

三迭系地层主要为:灰岩、白云岩及灰岩与页岩互层,灰岩大多

呈片状,少数呈薄、中厚层状。

12

二迭系地层主要为:厚层灰岩、粘土岩夹砂岩、煤层及燧石灰岩、

薄中厚层状。

石炭系地层主要为:灰岩、白云岩,中厚层状。

泥盆第六地层主要为:条带状灰岩及瘤状灰岩。厚层块状。

323地质构造

场址位于黔中南北东向构造与黔西北西向构造交汇地带,受构造

作用,发育系列近南北向的紧闭褶皱和断裂,控制着山体及谷地的走

向。

324气象、水文条件

场址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中,属亚热带湿

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3℃,年平均降雨量为1337.4〜1361.4毫

米,降雨多集中在夏季,约占年降水总量的75%以上,冬季降水量减

少,多为小雨。相对湿度年平均达82%,10月-1月为高湿度月份。

场址河流属珠江流域北盘江和红水河水系,沿线主要与两水系交

叉。

325水文地质特征

项目区碳酸盐类岩广泛公布,均处于两个河流水系的补给区和径

流区,地下水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地表渗入量大,地下水位埋藏较

深。地下水在低洼处仅以孔隙水,岩溶裂隙水及断层泉点形式出露,

且流量较小,无具一定规模的地下暗河,岩溶的发育程度主要受岩性

地形和断裂制约,一般呈线状分布,溶洞溶槽及溶蚀洼地,溶洞分布

常呈顺层特点,且规模不大,受区域地下水分水岭和排泄基准面的限

13

制,场址内水文地质条件较为简单。

326地震基本列度

根据国家地震局发布《中国地震裂度区划图(1990)》,抗震设

防强度为6度,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增强抗震设防能力,

建筑抗震烈度按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地震分组为一组,地震加

速度峰值为0.05g。

3.3项目周边配套条件

(1)供水、供电

本项目属于小学的附属工程,供电、供水已接通,可由学校供电、

供水系统接入,实现全区域覆盖。

(2)排水

该项目统一规划雨、污水处理管网。建设后雨水经暗渠汇集后可

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网,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

网。

(3)通讯

可接入周边市政通讯管线,实现通讯覆盖。

(4)交通

本项目位于市村,较为西北部的位置,有较好的区位优势,二环

路南侧,交通十分便利。

(5)建设条件评价

经调查,场址内无明显滑坡和泥石流等不良现象:无人工采矿以

及地下隐蔽工程造成的塌陷;无较大洪水造成的破坏和物质堆积;无

14

岩溶漏斗和裂隙引起的陷落;无大规模断破碎带引起的变形和崩塌松

动,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在设计及施工中,针对其特征和突出

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可预防不良地质危害。

建设场地条件:场地位于VI度地震基本烈度区,区域稳定性好,

拟建场地不存在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活断层、淹没冲蚀等不

良工程地质现象,地势平缓,视野开阔。拟建场地地势相对高差6米

以内,持力层1米以内均为黄粘土,无不良地势现象,地基土强度较

高,可满足建设需要。

15

第4章工程建设方案

4.1编制依据

(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

(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版;

(3)《中小学校体育设施技术规程》JGJT280-2012;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版;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6)《小区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7)《小区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

(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8)

(9)《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10)《小区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

(11)《小区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2012)

(12)《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

(13)《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1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1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16)《建筑物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1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18)《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19)《教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310-2013o

(20)《绿地设计规范》(DG/TJO8T5-2009);

16

(21)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数据和资料。

4.2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

4.2.1指导思想

本项目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将教育近期需

要和长远发展相结合,以中小学校建设标准为依据,结合项目现有实

际情况,注重体现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整合现有教

育资源,提高学校建设标准,建设安全、高质量的美好校园。

4.2.2建设原则

(1)学校附属工程的总体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形、

地貌,并根据需要适当预留发展余地;

(2)学校附属工程总平面设计宜按教学、体育运动、生活等不

同功能进行分区,合理布局。各区之间要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4.3总平面设计

431功能分区

运动场总面积为3648nl2,位于学校的南部,主要提升师生室外

活动环境;修建围墙约679.61m长,覆盖学校四周,划分学校区域与

周围居民区界线,保障学校方面的资源财产及师生安全;学校连接道

路总计614m,连接学校南北两侧,形成校园道路空间主轴,确保校

区人流畅通;校园内教师宿舍入口处、食堂入口、教学楼室外石材铺

2

地,共铺设约3067.99mo平面布置各分区流线便捷清晰又互不干扰,

形成校园规划合理空间。

17

4.3.2交通流线分析

用地北面为现状道路(悦翠路),设置两个出入口,主入口设置

在校区南侧,另一个设置在北侧,新建园路连接两个出入口,人流经

过主入口广场进入校园内部,并通过垂直和水平的交通空间分散至各

个建筑单体,实现了分流,优化资源。

4.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在新建运动场、围墙、校园连接道路(含给

水管、排水管、综通电气管道等)、绿化等。

序号项目数量单位备注

.

一主要:配套设就

1混凝土路面614m2道路宽度2m,总长度约307m

2混凝土地面(运动场)3648m2混凝土地面

3铺装工程3067.99m2

4花池2座每个约414.76m2

6围墙679.61m高2.5,宽0.24

7成品不锈钢围栏173.71in

8成品电动伸缩门1橙长度为3m,配有门墩2座

二室夕、排水工程

1雨水

1.1雨水管m30DN600

1.2雨水暗沟m700B*H=400*400

2给水

2.1PE给水管m650

2.1.1DN50m38.64

611.3

2.1.2DN160m

6

2.2室外消防栓套4含阀门井等全套设施

2.3闸阀个10DN50-DN110

2.4水表套2含阀门井等全套设施

2.5预留给水点套3DN25(绿化、洗手等)

3污水

3.1HDPE污水管m440DN300化粪池前后总长度

3.2检查井座15

三室夕、电力工程

18

序号项目数量单位备注

1强电

1.1室外变电箱个1

1.2高压电力电电缆m12.28高压电缆

1.3穿管低压电缆m149低压电缆

1.4综合电缆手井个5图集07SD101-8

2弱电

2.1穿管弱电电缆m134

2.2综合电缆手井个4图集07SD101-8

3照明

3.1景观照明配电箱套1

3.2庭院灯只14LED灯、每只18W、3m灯杆

4.5室外运动场

室外运动场作为学校体育活动的场地,是上体育课、课间操及课

外活动时间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成片场地。本项目建设内容为硬化混

凝地面约3648nl=具体做法如下:

(1)场地测量;

(2)土方开挖外运;

(3)素土夯实;

(4)150厚级配碎石;

(5)150厚水泥(8—10%)石粉稳定层;

(6)150厚C25碎浇注;

(7)养护。

4.6围墙

本项目围墙工程为学校四周路边砖砌围墙,总长约为679.61m,

每隔3.6m建设一个方柱独立柱基础。

本项目围墙建设基础需要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150KPa的一般

19

土壤上,方柱从上至下为:

基础:810X100的C15混凝土垫层;

610X400的C15混凝土;(总厚度为500);

柱体:MU10深灰色外墙褥(370X3040),M5.0水泥砂浆;

柱顶:60X490的C15混凝土白色外墙砖;

墙体从下至上依次为:

基础:680X100的C15混凝土垫层;

480X400的C15混凝土;(总厚度为500);

墙体:MU10米白色外墙砖(240X2840),M5.0水泥砂浆;

墙顶:60X360的C15混凝土白色外墙砖;

注意事项:1、墙体材料可使用烧结页岩砖、水泥标砖粉煤灰砖

等,强度不低于MU10;

2、围墙院内面采用与外墙相同颜色及做法,每开间均设一过水

洞(120X60),洞底与地面同高。围墙按40m内设置变形缝。

20

NI

4.7道路工程

本项目为校园连接道路主要为2m宽混凝土路面307m,主要为

连接学校南北两侧的园路。

471平面设计

1、设计原则:

(1)道路平面位置应按学校规划布设。

(2)道路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质、水文等结合,并符合各

级道路的技术指标。

(3)道路平面设计应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本项目道

路均为等外级道路不考虑缓和曲线、超高、加宽等。

(4)平面线形标准需分期实施时,应满足近期使用要求,兼

顾远期发展,减少废弃工程。

(5)道路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质、水文等结合,并符合《小

区道路工程设计规范》的技术指标。

2、路线平面设计

道路工程共包含1条道路,道路总长度为307m,道路起终点均

位于与市政道路相接。

道路平面线形基本按照规划线形,经检验道路线形完全满足《小

区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小区道路路线设计规范》

CJJ193-2012要求。

本次道路设计等级为小区道路。

22

道路总平面图

472竖向设计

校区内室外铺装路面标高以校园建筑一层室内地坪标高为参考

进行设计,一般以低于建筑一层室内地坪标高30cm为标准,铺装路

面以高于混凝土路面2cm为标高进行设计。铺装地面与道路(混凝

23

土)交接处应设置道牙(暗道牙),所有硬化路面与绿化地交接处设

置侧石。路面标高详见附图。

本项目所经地段总体上势平坦,地形起伏较小,地面坡度不大,

用地条件较好,最大坡度为2.7%,最小坡度为0.8%,详见附图。

4.7.3路面设计

总长度为307m,宽度为2m。校区内道路铺装主要以混凝土为主,

每块路面为6X6cm,厚度为150cm的C25混凝土。道路与石材铺地

的侧石主要采用100X250X600花岗石道牙,基础为厚100的C15

素混凝土垫层。结构层方案:

150厚C25混凝土路面(分块捣制密实,每块6X6cm);

30厚粗砂层;

100厚级配碎石找平层;

素土夯实。

-150125混凝土路耐分趟制密实,每块路面6mx6m)

-30鞠砂层

-100厚戏级和碎石垫层

一素士夯实

4.8花池绿化

花池布置于三栋教学楼之间,是学校的主体建筑群区,也是校园

24

绿化的精华所在,花池绿化植物功能上应形成幽静美丽的环境,不影

响室内的通风采光。在校园平视或在楼上俯视,都能取得最佳观赏效

果。由于此区是师生休息、游乐的中心,绿地宜采用自然式的布局。

以草坪为基调,点缀银杏、桂花等树姿优美的乔木,形成疏林草坪。

布置棣棠等常绿树,配置蜡梅、丁香等。四季相变化明显,丰富空间

内容。种植合欢、地棠、西府海棠等,用以遮阴和创造一种幽静的环

境。也可用小叶黄杨、南天竹等常绿灌木,围成半封闭的空间,宜于

学生学习、乘凉。此外,花池内应广植花灌木,花开不断。

在学校已建三栋教学楼之间,分别建立两个长22m宽12的椭圆

形花池,每个周长约54m,面积约为415m2o花池周边用MU10标砖

M5.0水泥砂浆砌筑,表层铺20厚文化石,用20厚1:2.5水泥砂浆粘

合。结构如下:

25

20厚文化石

10012^100

2。厚文化石一

20酗25*我砂蒙抬息一⑦花池1:20

MU1。标制5.0水避爆两鼠一

1。。麻15聿温於出候一

索土务实-

花池结构示意图

4.9铺装工程

为营造学校优良的学习氛围,在学校教师宿舍入口、食堂入口与

教学楼一层空地广场处铺设大理石石材砖面,总体铺装面积约3068

m2,具体做法如下:垫层先对素土夯实,铺设150厚级配碎石找平后

铺筑150厚水泥石粉层,最后用30厚1:2干硬性水泥砂浆铺设300

X600X30的豆青色毛面青石板,3〜5mm水泥扫缝。

26

铺装示意图

注意事项:1、碎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垫层或需铺厚度的2/3,并

不宜大于50mm;

2、水泥石粉层水泥含量不低于5%;

3、花岗岩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

(JC79)、《天然花岗石建筑石材》(JC205)、《建筑材料放射性

核素限量》(GB6566),并按规定检验石材的放射性是否符合要求。

27

4.10管线综合工程

由于项目基础建设工程管线较多,其功能和施工时间也不统一,

为避免各种工程管线在平面和竖向空间位置上的互相冲突和干扰,需

在道路有限断面上对各种管线进行综合安排、统筹规划,合理利用地

下空间,以保证校园功能的正常运转。

1、设计范围及内容

管线综合设计范围与道路工程一致。本次设计将给水、雨水、污

水、通信、电力、照明等管线进行综合设计。

2、管线综合布置方案

本项目为校内道路,涉及各类地下管线,设计须充分考虑地下管

线的合理布置。根据城市工程规划的要求,各类管线一次规划布置,

本工程涉及到的地下管线有:给水管;电力管;雨水管;污水管;路

灯电缆;通讯电缆等,按照《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50289-2016),管线横向布置相互错开,避免检查井等相互重叠。

3、各专业管线设置具体如下:

(1)本项目设置雨水暗沟及雨水主管,沿学校主要建筑群及新

建园路右侧布置,雨水暗沟长度700m,B*H=400*400,主管管径DN600,

长度30m,埋深1.5米;

(2)本项目设置污水主干管,埋在污水管旁,间距大于1m,通

过化粪池厚介入市政污水管道,长度440m,管径DN300、埋深2米;

28

(3)本项目设置给水总管与接户支管,具体位置详见室外给水

总平面图,主管DN160,长度6n.36m,埋深1.0米;

(4)通讯、广电管沟、电力管设置于主教学楼(4F)左侧,主

管网长度约为140m,埋深0.7米;

(5)照明管道沿用学校原有管道,本项目不涉及。

(6)电力沟设置于道路下埋深0.5米。

管道横断面示意图

4.11给水工程

1)给水管管径采用DN160,沿道路按一定距离布置生活给水和

绿化用水预留管。沿道路不超过120m间距布置室外地上式消火栓,

消火栓布置在人行道上距路缘石0.5m处。

2)给水管的阀门应根据配水管网分段,分区检修的需要设置,

尚要考虑连接管及重要供水支管的节点的设置。给水管道在道路最低

29

点设置排泥阀,高点设置排气阀。

本次设计给水主材采用PE实壁管。给水管道穿越障碍物时采用

焊接钢管,以提高管道的整体性和刚度。

4.12排水工程

排水管线是学校基础设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学

校道路的功能和使用年限。

建设区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污水经污水管收集,最终汇入

市政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雨水经规划区内雨水管收集就近排

入河沟。

(1)设计原则

1、排水体制为雨、污水分流制,雨水就近入河沟,污水排入城

市污水管道系统,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河沟。

2、雨水排放采用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就近排入城市排水系统

的原则;

3、避免道路外的雨水流入道路,道路内的雨水尽可能快地收集

排放;

4、雨水采用重力自流排放为原则尽量避免动力提升排放带来的

投资增加。

5、道路排水系统应充分利用周边的水体,使路面积水尽快排放。

30

6、其他管线根据本专业特点协调布线。

(2)暴雨强度公式

暴雨强度公式参照暴雨公式进行估算,暴雨强度公式如下:

二3756(1+0.8751g尸)

"一(E+13.14P0/58)"827

暴雨强度公式按暴雨公式进行估算。

(3)污水量标准

根据相关规范,污水量标准为100升/人•日,公共污水为生活

污水的0.2倍。

(4)雨、污水系统的平面布置

根据管综设计,雨、污水管布置在园路右侧和主教学楼左侧,详

见附图。雨、污水管中线间距原则上为1.5m,雨水管管径大于1m时,

该间距相应增加。

(5)检查井

检查井间距一般为3050m,由于雨水管径增大适当增大检查井间

距,节省工程量。一方面便于检修清掏,另一方面便于两侧交汇支管

的接入。

(6)雨水工程设计

本次设计的雨水暗沟及雨水管服务范围为学校区域的雨水排水。

31

1、管道平面设计

本道路为校内道路,道路路幅2m,根据服务范围,不考虑上游

雨水管道转输的雨水量,依据“分散出口,就近入河”以及尽量沿道

路坡度的原则。

2、管道纵断面设计

尽量利用道路的纵向坡度,减少土方造价。雨水管道埋深满足:

①最小覆土大于0.7m,②满足沿线区块雨水预留管的接入,③雨水

暗沟按设计重现期的降雨强度并在高水位情况下能重力排放。

(7)污水工程设计

1、管道平面设计

污水管道布置详见附图。

2、管道纵断面设计

污水管道在竖向上考虑与其他管线的交叉以及与校园内污水支

管、相交道路转输污水管的衔接,同时尽量利用道路的纵向坡度,减

少土方造价。

3、雨污水管材设计

本次设计排水主材采用HDPE缠绕增强管(B型结构壁管),承

插式电熔接口,环刚度不小于8kN/m2。

雨污水检查井井圈、井盖及污水口算子均推荐采用复合材料产

32

品。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制品较笨重,易被压坏;铸铁制品虽较美观,

但极易被盗影响行人和行车安全。

4.13电力通信工程

4.13.1通信管道建设原则

(1)通信管道的建设是根据学校电话分布的地理位置、电话局

点设置、各种缆线网的结构并结合管道技术要求,综合考虑进行设计,

同时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2)本通信管道建设从建设区实际情况出发,结合通信建设规

划要求建设。

(3)通信管道建设应与城市道路、地下管线规划密切配合,既

要合理利用人行道平断面布局,又要保证有足够的间距,以确保安全。

(4)做到新与老、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布局,统一

建设;发挥网络高效的优势,使之达到通融性能好,稳定性强,可持

续发展,能满足各电信运营商的需求。

(5)学校内各地块已建教学楼与新建教室宿舍,及各种建筑设

施均应设计建筑物内管线,与建筑物外管线相接。

4.13.2通信管材

本次设计管道路由采用硬质双壁波纹管(PVC)管材,单管内径

90mm,外径110mm,7孔梅花管外径107mm(单孔内径28mm,外径32mm);

过路及特殊地段建议采用PE支架固定后做混凝土包封,支架安装间

33

距不超过3米;过道及特殊地段建议采用镀锌钢管材质(钢管内径

90mm,外径100mm)。

4.13.3管孔容量

根据规划区控制性详规,根据所在区域的道路设置情况、各地块

使用情况、局点分布、运营接入等综合因素,结合各类用户对通信的

不同需求,以及整体网络的预期需求,并留有适当的备用管孔来预测

管道的建设容量。

本地网中继光缆、规划区内局间中继光缆、局所至用户间的各种

用户光缆均考虑在梅花管中占用管孔。移动通信网、有线电视网、以

及其他一些数据专用网所需的各种光缆及数据线路应一并设计。

综合以上各种因素,来确定道路通信管道的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